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關於儲能產業的學習與思考

習近平主席提出“碳達峯、碳中和”頂層目標以後,更堅定了中國走低碳發展道路的決心。能源清潔低碳化發展大勢所趨,而儲能作爲清潔能源發展的重要支撐和補充,將放大未來能源之所能,可以確定的是,“十四五”是儲能產業蓬勃發展的機遇期。寧海要實現經濟跨越發展必須抓住這一朝陽產業,本文從儲能(指電化學儲能)的應用價值、市場前景、產業鏈結構、電池技術等方面學習與分析,簡思寧海如何發展儲能產業。

關於儲能產業的學習與思考

一、儲能的應用價值

儲能的應用場景體現了其價值,概括而言就是“兩個一體化”,即:“風光火儲一體化”和“源網荷儲一體化”,其核心價值是解決不同時間尺度的能量不平衡問題。發揮儲能的作用是能源企業發展和轉型的戰略性選擇,能源轉型爲儲能帶來機遇。一是用電需求的增長,2017年,我們國家人均用電爲4300度,而美國爲13000度。可以預估,隨着中國經濟的不斷髮展,中國的電力需求將進一步提升。儲能系統可快速響應電網調度,削峯填谷、緩解峯荷時段電力供需緊張形勢。二是新能源大量引入,我國火電發電比例過高,需要對現有能源結構進行優化。可再生能源的大量引入,風能、光伏發電的波動性和間歇性,造成新能源安全穩定運行和有效消納問題非常突出。儲能技術可以平滑新能源發電的波動性,是能源替代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三是用電結構的變化,在未來我們的用電結構有很大變化,也就是從工業用電向居民、商業用電轉移。工業用電曲線基本平穩,而居民、商業用電都會存在峯值。居民、商業用電的比例增加,意味着峯谷問題將會更大。在這種情況下,儲能將作爲能量海綿,削峯填谷,有效減少能源浪費。四是電力體制改革帶來的機遇,隨着我國電力體制改革的進行,參考目前發達國家對於儲能電站的應用推廣。可以預測,儲能在我國電力輔助市場也存在着巨大的發展潛力。五是儲能價值理念帶來“V2G技術”、“能源互聯網”、“儲能區塊鏈交易平臺”等新技術,掀起能源數字浪潮。

二、儲能的市場前景

2020年儲能的市場規模達到了2019年的3倍以上,儲能EPC(1C以內)的價格從2019年的1.8-2.0元/wh,2020年下半年降到1.2-1.4元/wh。根據《儲能項目白皮書》2020年下半年度共有179個儲能項目,已開工或竣工項目110個,規模達3290.13MW/5310.987MWh。2021年儲能綜合市場有望達到4GWh-5GWh。根據預測,到2050年電能在我國終端能源消費佔比將提升至60%,我國人均用電量達到約1萬千瓦時,與世界發達國家比肩。因此,這一應用市場正在高速成長,據麥肯錫預測,到2050年全球電力儲能市場總額會大於1萬億美元。

四、儲能的電池分析

電池是儲能產業鏈的上游端,佔據了儲能60%的成本,因此,分析和了解電池對發展儲能產業至關重要。當前儲能電池應用以鋰電池與鉛酸電池爲主,兩者各有優勢,鐵鋰電池在比能量和循環壽命方面佔優,但鉛酸電池在安全性、原材料來源、循環利用性和殘餘價值方面佔優。事實上,電池種類非常繁多,技術迭代非常之快,但能夠非常全面滿足大型儲能技術要求——安全、長壽命、低成本、環保、耐極端溫度等,目前還沒有一種公認的性價比極高的儲能專用型電池。當今電池生產可謂百家爭鳴:寧德時代研發專用的儲能鋰電,類比與汽車動力鋰電池的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特性,儲能鋰電突出更好的安全性和更長的循環壽命;超威集團研發的鈉鹽電池,耐高溫、耐嚴寒,溫度從零下40度到零上65度的範圍內進行應用,對電芯沒有任何影響,而且壽命長;融科儲能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研發的全釩液流電池,在安全性、循環壽命和系統殘值等方面優勢突出;恩力能源科技研發的水系離子電池,採用中性的鹽水溶液作爲電解質,避免了鋰離子電池有機電解液的易燃問題,還克服了傳統水系電池的高污染,壽命短的缺點;西恩迪蓄電池有限公司開發的鉛炭電池具有優異的深循環性能、強大的充電接受能力、最小的鹽酸流化率、極端溫度的耐受性能;另外還有鉛炭電池、OPZV管式膠體電池、鈦酸鋰電池、鋰硫電池等等。

五、我縣儲能產業發展思考

儲能是新能源產業範疇,符合我縣產業發展導向;我縣龍頭企業東方日升已經佈局儲能產業開發儲能產品,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爲進一步加快發展儲能產業,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整體規劃儲能產業園區,確保產業規劃清晰,資源保障充分;二是龍頭企業帶動,全產業鏈佈局,目前東方日升已經佈局PCS生產基地及系統集成工廠,下步應重點引進電池生產企業、BMS生產企業及更多的EMS和系統集成供應商,尤其在電池生產企業的引進上,重點考慮引進儲能專用電池生產商(如寧德時代的儲能電池生產基地),及更具未來前景的新型電池生產商;三是出臺地方專項扶持政策,吸引優秀企業落地,如蘇州工業園區出臺的“儲能補貼”政策;四是搶抓國家政策資源,謀深產業協同,如以建立循環產業園的方式導入特殊牌照等政策資源;五是以儲能爲基礎推進能源數字浪潮帶動產業發展,如利用先進電力物聯網技術、分佈式能源與先進儲能技術、V2G技術等推動新業態發展;建設“多站合一”智慧能源站,包括變電站、儲能站、數據中心、電動汽車充電站等;利用能源互聯網、儲能區塊鏈交易平臺等技術發展“共享儲能”產業。

標籤:儲能 學習 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