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跟蹤觀察問題調研報告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跟蹤觀察問題調研報告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跟蹤觀察問題調研報告

我的家鄉在陝西省延安市宜川縣,位於陝西省北部,延安市東南部。在這裏,我們的長輩通過種植蘋果、花椒、梨、核桃、柿子等農作物而生,安詳而幸福。農民人均純年收入1106元,可是隨着人口的增加,人均土地的減少,再加上由於信息技術的發展,有更多的人接觸到外面的世界而選擇了外出務工以增加家庭的和收入,改善家庭條件。雖然在外務工不比農村種地輕鬆,可是爲了家庭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爲了子女能夠上學,他們還是堅持了下來。於是,農村裏面出現了大量的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外出務工賺錢,由爺爺奶奶撫養,大部分在家裏上學,過年或者放寒暑假的時候才能夠和父母見面。這就是我們宜川很多留守家庭的現狀。

不止在我們縣上,其他地方乃至全國都存在大量的留守兒童,目前我國有多達921萬的農村留守兒童,一年都無法見到父母,他們由於脫離父母監護、享受不到家庭溫暖而成爲“事實孤兒”;我縣2017年8月共有中國小學生10577名,城區學校學生有10086名,全縣留守兒童197名,佔學生總數的1.9%,其中城區學校留守兒童73名,佔留守兒童0.7%。由此出現了大量留守兒童。通過我們調查研究,瞭解到現在5%學生屬於農村留守兒童,95%的學生屬於城鎮留守兒童,我們對留守兒童的範疇進行了擴充,通過調查瞭解到2017年城區學生公寓有留守兒童243人。公寓有收費每月900元的,有每月收費700元的。2017年得出我縣城鄉留守兒童共440元。

這幾年的寒假暑假裏,我在宜川縣的好幾個村子裏面拜訪了很多戶人家,並通過與留守兒童近距離的接觸和交談,瞭解到了很多這個羣體,我以前從沒注意過的問題和他們內心的渴望,由於這種與其他孩子不同的家庭狀況和成長環境,使得他們之中的大部分孩子有了其他孩子所沒有的思想和行爲,在生活、學習、心理等各方面都有較突出的問題。

以下是留守兒童所存在的問題:

1.孤獨感

當我問到他們在家裏一般都做什麼的時候,很多小孩都說放學後有作業就寫作業,沒有作業要寫的時候就看電視,星期天的時候就跟小朋友們一起玩,好多爺爺奶奶也說,“一到星期天就不見人了,也不知道回家吃飯,每次吃飯的時候都要到處去找,找到了還極不情願回家,說他,他也不聽。”然後我問一個小孩爲什麼不想回家,他說:“回家只有我一個人,不好玩,我喜歡跟小朋友一起玩。”可是當我問到如果父母在家的話,你會不會還總是不想回家,結果完全不相同,他說,父母在家比較熱鬧,人比較多,而且還會買很多好吃的,好玩的,自然就喜歡在家裏了。多麼強烈的對比啊!此刻我眼中浮現出一張畫面,沒有父母陪伴的留守兒童,在那一個個放學後的黃昏坐在門前的石階上呆呆的望着西邊即將下落的紅日。

2.學習成績的差距

在與他們的交流中我發現大部分留守兒童的學習中等偏下,也有少數成績較好,成績好的那些孩子,都是家裏的爺爺奶奶懂點知識或者有哥哥姐姐的,而那些沒有人輔導的孩子,大多成績不怎麼好。我問他們爲什麼不好好學習,得到的回答大同小異,大概原因都是很多不會的東西,沒有人教,然後自己也不去問老師,不懂得就越來越多了,成績自然就不好了。也有一部分孩子說:“不會就不會唄,”學習成績不好又不會怎樣。我不知道爲什麼他們會覺得讀書沒什麼用,但是我問成績比較好的同學讀書是爲了什麼,他們說是:“爸媽總是告訴他們要好好讀書的,還說讀書了以後,上大學就可以賺很多的錢了。”我想,這就是家庭教育的區別吧。可能雖然很多父母知道要讓孩子好好讀書,可是常年不在家裏,平時也只是打電話,電話裏說的也不知道能夠起到多大的效果,而爺爺奶奶又不懂教育,更不懂學習上面的東西,所以,對於學習,基本上靠孩子自己自覺。但是留守的少青年兒童正處在成長的關鍵時期,要他們一個人去抵抗社會上方方面面的誘惑談何容易。

3.心理情況

很多孩子性格孤僻、倔強,與生人交往時害羞,不敢說話,當我第一次跟那些我不怎麼熟悉的小孩說話時,他們都是躲在爺爺或者奶奶的背後,不敢看我,大一點的孩子還會小聲的回答我的一些簡單的問題,可見他們的內心是多麼的沒有害怕和缺乏信心。歸根到底。還是家庭教育的缺乏,對於尚處於中國小階段的兒童來說,對父母的依戀還是他們的基本需要之一,特別是長期得不到父母的關愛的留守兒童,他們的這種依戀性情感很難得到滿足,沒有感情依靠,在感情問題方面他們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和幫助,這對他們的心裏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在我見過的這些留守兒童中,有三分之二的孩子由於長期的沉默寡言,對父母的思念以及自己內心的無奈,逐漸養成了孤僻、鬱悶和自卑的心理。他們害怕跟陌生人說話,哪怕簡簡單單的問答也顯得不自信。甚至有一個國中生在九年級那一年,因爲對父母的思念和學習的壓力,最後由於不會自己調節情緒而導致精神分裂,這對孩子自己以及家庭和社會都是難以彌補的遺憾。

4.道德問題

在平時的觀察中,我發現有一些留守兒童他們的穿着挺好的,跟那些城裏的孩子差不了多少,而且零花錢也從來不缺。我分析了原因,家長外出打工時間太久,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盡到自己撫養教育孩子的義務,所以心裏會感到愧疚,就只有通過物質方面來補償,還有的父母因爲一年與孩子見面的時間太少,所以不希望在這短暫的時間內給孩子留個不好的影響,就儘可能的包容孩子以至於放縱,所以久而久之很多孩子養成了奢侈浪費,互相攀比的陋習。同時,留守的少年兒童正處於成長髮育的關鍵時期,他們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而且成長過程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關愛和呵護極易產生認識、價值上的偏離和個性、心理髮展的異常,甚至我聽村裏的幹部說,村裏面打架的、去網吧玩遊戲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留守兒童,父母在家的孩子,一般都比較聽話。由此可見,父母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多大!

留守兒童問題的產生,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個環節存在缺陷所導致的。以下是我對留守兒童問題提出的看法:

1.家庭教育

完善家庭教育,充分發揮父母和監護人的教育職能,家庭式個體出生後接受社會化進行面對面直接的互動,自我在其中得到充分的發展。而父母是這個羣體中最重要的部分,在這個羣體中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的交流時孩子成長過程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不是每個父母都能意識到自己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性,所以我認爲要改善留守兒童面臨的困境,首先要從家庭做起,而且每個留守兒童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都有自己的優點,也有自己獨特的需求和問題,無論是在教育和管理方面還是採取特殊的觀察、愛護、援助手段都需要給每個兒童制定一套獨特的方案,這就需要政府、社區投入相應的人力財力與物力,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些熱心的能勝任此工作的“教育者”,對家庭做好相應的教育,從而從家庭入手,改善留守兒童的身心狀況。

2.學校教育

充分利用學校教育資源,發揮學校的教育職能。 由於留守兒童缺乏來自家庭的關愛和親情,因此,他們特別需要從學校生活中得到彌補,學校老師的的關注是他們學習的外部動力,但是很多學校只重視升學率,有些老師也是看重學習成績好的同學,而忽視了成績差的同學,也忽視了對留守學生情感和心理健康的關注。由於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這個重要環節,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整體水平要比非留守兒童差。在這種情況下,於是形成了越是成績好的學生,受到老師的關愛越多,越是成績差的學生,受到老師的關愛就越少。有部分留守中國小生跟我說:“老師排座位是按成績的好壞排的,成績好的就坐在前排,成績不好的就坐在後面跟旁邊。”試想這樣的老師能夠對留守兒童的教育起到什麼積極的作用呢?所以,我們縣上的每個學校都有留守兒童管護中心,作爲留守兒童所在的教育機構,應該儘可能的利用各種教育資源,爲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多做貢獻。比如,學校可以在這裏,配置專門的心理諮詢師,並且配備有專業的心理諮詢老師,定期爲同學們進行思想教育,並且要隨時觀察留守兒童的異常行爲及時爲他們進行心理方面的指導;定期對家長和監護人進行培訓,讓監護人懂得自己的小孩在學校的一些學習生活心理方面的變化,並指導家長如何配合老師,一起更好的監護留守兒童,讓他們健康活潑的成長。但是通過調查研究瞭解到只有宜川中學有2個心理健康教師。希望各學校開齊開足心理健康課,把留守兒童守護中心心理輔導工作落到實處。

3.社會支持

留守兒童的問題是一個及其複雜的、綜合的社會問題,僅僅靠學校家庭的教育難以解決,還需要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同意認識,一同努力,形成關愛留守兒童的氛圍,讓留守兒童有被關愛的感覺,逐步形成家庭、社會、學校密切配合的留守兒童管理體系。當然,還要淨化社會環境,加強對學校周邊環境的監管力度,尤其是網吧、遊戲廳等,這些不良社會環境對自制力比較差的兒童存在很大的吸引力。

總之,留守兒童是一個綜合性問題,既牽涉到教育方面,也關乎心理、社會、法律等方面。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的解決,影響的不僅僅是孩子的成長,同時也影響到家庭的和諧甚至影響到社會的穩定。因此農村留守兒童,能否得到良好的教育,能否健康的成長,取決於全社會能否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和重要性,而且,就中國的發展來看,農民工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將依舊爲中國經濟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所以農民工的子女留守兒童的一系列問題也將依舊存在,希望大家能夠自覺的關心、幫助、支持他們,也希望農村的教育水平能夠得到改善,我相信只要他們能感覺到社會對他們的愛,他們一定不會辜負我們對他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