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家校合作促進農村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成因及對策的研究

摘要: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提高,學生的心裏健康問題日益受到各方的重視。然而,在我國農村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容樂觀。家庭和學校是學生成長的重要環境,缺一不可。家校合作是學校、家庭共同教育子女的過程,可以促進國小生全方面發展。本文從農村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分析了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在農村面臨的困境,並與其提出了針對性的有效措施。

家校合作促進農村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成因及對策的研究

關鍵詞:家校合作;農村;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

隨着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中國小生的心理健康日益得到人們重視。但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是不同等的,尤其是在偏遠的山區,廣大的農村地區。由於各種原因,農村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處於零邊緣。爲了讓農村國小生心理更加健康,得到全面發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經刻不容緩。只有開展了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對國小生的心理進行疏導與指引,進而促進國小生全面發展。家庭和學校是學生成長的重要環境,因此,家校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不可缺失的一節,家校在重視應試教育時,也應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問題。

一、農村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1、不受重視

雖然國家在提倡素質教育,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在偏遠地區,尤其是廣大農村地區,由於種種原因,仍然以應試教育爲主,家庭和學校都只注重學生的成績,而忽視其心理健康。在家長的心理裏普遍認爲孩子有問題、有“病”了纔會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他們從心理裏是不接受的,只要孩子的成績好,其他的都不重要,並且他們認爲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的事情,和他們沒有多大的關係。在偏遠的農村地區,由於面臨着升學壓力和教育部門的考覈導向,學校的課程以考試科目爲主,心理健康教育幾乎是形同虛設,再加上教育部門領導心理健康意識的淡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在多數情況下都只是表面功夫。

2、缺乏專業人士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學生生理心理髮展的規律,運用心理學的教育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是一門對各方面要求極高的課程,對專業素養要求極爲嚴格,它要求從教者必須擁有完整的心理學理論知識、豐富的工作經驗以及被外面認可的職業感。但在偏遠的農村地區,這些要求恰恰是達不到的,農村學校幾乎是沒有心理教育師,通常都是由其他任課教師擔任,每一位教師的教學任務都是很重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是被忽視掉的、不存在的學科。即使該校有一名專業的心理教育師,但由於農村教育的特殊性,他也是缺乏相應專業的知識理論和工作經驗,面對全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數衆多,層次不等,他也束手無策,面臨困境,並且個人的職業道德和職業規範更有待完善。

3、內容單一

學校與社會力量合作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心理問題預防、環境教育、心理衛生知識宣傳、心理疾病干預和支持、健全人格促進等,通過家長會、家校聯繫卡、電話交流、社區關心下一代委員會等多種渠道進行交流。但家長對自己孩子學習成績的過分關注,參與學校、社區協作意識的薄弱,使合作的內容受到了極大限制。學生所能學到心理健康知識更加有限,更不用說實際運用和去解決心理問題。

4、教育方式不正確

目前在偏遠的農村地區,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與普通科目是一樣的,任課教師只是對本照宣,用填鴨式的方式把心理健康知識灌輸給學生,走個過場,讓學生知道一下就行了,完全違背了心理教學的理念和宗旨,沒有把心理知識真正的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徹底的瞭解心理知識、並且能夠運用到實際中去,對其促進學生的素質素養和健全的人格是沒有任何幫助的。況且在日常的教學中,面對升學的壓力和教育部門的考覈,在處理學生心理問題上,沒有足夠的耐心,再加上缺乏專業的知識技能,基本上是草草了事,未能以正確的方式解決學生的問題。更可悲的是學生處於青春期,隨着社會的發展以及受家庭、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學生學生的心理更加複雜,更加叛逆,而教師並不理解學生目前的狀況,未能及時應對,從而採取了不正確的教育方式,對他們的心理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傷害。因而,採取正確的教育方式對於學生而言極爲重要的。

5、沒有統一領導機構,缺乏監督指導。

美國的中國小都建立了嚴密的家、校合作組織,如早期學習項目組織、家庭與學校同在項目組織等。我國雖然建立了家校合作組織,例如家長會並開展了一些活動,但當活動結束後,家庭就與學校徹底的失去了聯繫,家長不能有效參與進來,更不要協助學校開展關愛學生心理健康活動了。社區也沒有發揮其相應的作用,只是形同擺設,沒有與學校、家庭緊密合作,相互配合。

二、農村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成因

1、家庭因素

在偏遠的農村地區,家長的素質普遍偏低,對學校的工作基本上是不理解、不支持,他們只知道教育孩子是學校的本分,是學校的責任,他們只注重學生的成績,其他的一概不論,只要學生的成績不理想,他們不是打就是罵,對學生的心理造成極大傷害。爲了生活,在農村外出打工的家長多,學生普遍與爺爺奶奶居住,家長無法擔當起對孩子教育輔導的責任,同時又因爲其文化水平有限,對教育缺乏正確認識。對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嚴重缺乏,這些不爭的事實使家長對孩子無心進行輔導,也無力進行輔導。但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態又普遍存在,在矛盾的對抗中,導致出現兩種極端的家庭教育方式,有些家庭對孩子百依百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上對孩子疼愛有加,什麼事情都圍繞着孩子來轉,使孩子形成了“我就是整個世界的中心”的觀念,而家長對孩子的寵愛默許,使孩子更認爲長輩對自己的愛是理所當然的,自己不用付出任何的愛而應該得到別人的愛,久而久之,形成了依賴性和強烈的自我中心意識。有些家庭則認爲“棍棒之下出人才,對孩子實施打罵教育,孩子一有錯誤,家長就對孩子動粗,給孩子在心理產生了很大的壓力,兩種不良現象對孩子的困擾,使孩子產生心理障礙和心理問題。

2、學校因素

近年來,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得到重視。但在農村地區依然是以考試教育爲主,面臨升學的壓力和教育部門的考覈,學校不得不把考試科目歸爲重點,只注重學生成績,忽視其心理問題,只重智育輕德育,知行不一,這是導致學生心理出現問題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領導組織機構不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制度不完善,心理健康課程不合理等一系列因素加劇了學生心理健康疾病。再加上教育部門重視教學骨幹教師的培訓,輕視心理教師培訓;重視教學技能的提高,輕視育人技巧的攀升;重視教師業績的考覈,輕視教師心理的健康,未能及時培養大量的專業心理健康教育人才,以其專業的知識技能來給學生開導心理問題,從而造就學生心理問題加深。

3、社會環境因素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區教育難以有效的結合起來,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難以形成影響。同時,國小生在校接受的教育與在家庭、社會有所不同,這也是導致國小生出現心理問題因素之一。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對學生的成績尤爲關注,教師之間的比較,家長之間的攀比,都以成績爲依據來判斷學生的將來是否有前途,從而忽視掉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些都對學生的身心造成了重要影響,學生的學業壓力與日俱增,對其心理產生壓力,一旦問題沒有得到妥善的,學生的心理就會扭曲。再加上國小生正處於懵懂時期,對未知事物充滿好奇,社會中的陳規陋俗,格調低下的影視鏡頭、街頭書刊、成人用品、兒童不宜等社會環境,都不同程度地影響着他們的心靈,使心理防線脆弱的學生失去平衡,從而影響他們的生活和學習。

三、改善農村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措施

1、轉變觀念,提高合作認識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它對其塑造學生健全人格和素質教育全面發展有着至關的作用,學校和家庭應引起重視。學校、家庭和社區要確立“以學生爲本”的服務意識。

家庭要改變教育理念,提高思想認識,不以成績論孩子。把孩子放在首位,以孩子爲本,關注其發展。而不是以我爲中心,總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孩子好,絲毫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感受,這樣的教育觀念是不利於孩子成長的。不要再覺得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情,要與學校共同努力,幫助其孩子健康成長。

學校要轉變教育觀念,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與其他科目同等的地位中去。不在只注重學生成績而忽視其心理,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日常教育學中,當做常規的教學手段去做,健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領導機構,完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制度,豐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關注學生心理歷程的變化,對其對症下藥,解決疑難雜症。

2、建立家校聯合機制,多種合作形式

一是學校要健全完善家長委員會制度。學生家長選出代表參加家長委員會,與學校領導面對面交流,商討學生事宜,協作學校管理好學生,給學校智力、財力、物力等多方面支持,與學校多方面進行交流合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是設立學校家長開放日、教師走訪日。學校要確定學校家長開放日,讓家長走進校園,走進課堂,走進學生生活,讓家長了解學生的學習內容,促進家長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瞭解學生的思想動態,讓家長切身體會學生的感受。學校還要邀請相關的心理教育專家給家長講解心理教育理念,幫助家長解決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學校要確定教師走訪日,定期開展教師走訪活動,深入學生家長,與家長面對面交談,瞭解學生在家學習情況和思想變化,並把先進的教育理念帶給家長。對於家長那些不合理的教育觀念,教師要耐心地、悉心地的勸導。教師與家長多交流,促進家校合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是藉助QQ、微信等軟件,建立家校交流平臺。隨着社會進步與發展,科技日益更新,學校要充分利用科學技術,藉助QQ、微信等熱度高的交流軟件,建立班級家長羣,家校交流羣等。在羣裏與家長暢所欲言,交流教育心得,發佈一些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指導家長教育學生,並邀請家長爲學校的教育獻言獻策,拉近學校與家長的距離。

3、加強學校和家庭、社區之間的聯繫,豐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目前而言,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只有課堂授識、講座兩種形式,學生接受的心理健康知識只是表面,無法運用到實際中去。學校、家庭、社區是三種不同的資源,三方資源要綜合、相互合作。以學校爲主體,家庭協助,社區支持展開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針對國小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開展專題的心理健康講座、話劇表演、文藝演出等開導學生心理問題。學校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定期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普查;設立心理圖書室供學生借閱,學習初淺心理知識;設立心理諮詢室,社區安排專業的心理教育師進校園進行一對一心理疏導交流。

4、建立組織機構,使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形成合力

建立學校、家庭、社區統一領導機構,形成合力使心理健康教育資源的到充分利用,協調本地區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本地區心理健康教育委員會,具體負責本地區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宣傳與活動。完善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爲本地區的曾心理有障礙的學生提供幫助,爲本地區學生心理疾病預防提供服務。結合本地區民族特色,舉辦攝影比賽、朗誦比賽、歌唱比賽、文化節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爲學生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學生的發展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學校和家庭是學生成長中重要的環境,缺一不可,所以家校合作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大意義,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應站在統一戰線上,懷着共同的目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爲孩子的健康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