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關於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近日,組織農牧業、經信、科技、商務等部門對全旗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進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對農村牧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現狀和下一步發展建議進行了梳理和彙總,形成了以下調研報告。 

關於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一、優化農牧業產業結構和佈局,提升農牧業發展質量效益情況

1、按照穩糧、優經、擴飼的要求,推動全旗糧經飼協調發展。全旗農作物總播面積134.78萬畝,比上年減少4.64萬畝。其中:糧食麪積75.44萬畝。主要農作物小麥播種32.60萬畝,比上年減少0.16萬畝;玉米播種41.90萬畝,比上年減少5.58萬畝。經濟作物播種53.88萬畝,比上年增加1.42萬畝,其中:油料面積47.34萬畝,比上年增加10.78萬畝。優質牧草面積5.37萬畝,比上年減少0.07萬畝。藥材類0.18萬畝,果樹類0.20萬畝。總體上玉米種植面積明顯減少,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明顯增加,特別是果樹和藥材呈顯著增長態勢。

2.落實“穩羊增牛擴豬禽”,大力推進“糧改飼”,形成以養帶種、爲牧而農、農牧結合的種養結構情況:發展規模高效養殖業,加快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變情況。按照全市提出的“穩定發展肉羊產業、積極發展奶牛和肉牛、支持發展絨山羊和豬禽、適度發展特色養殖”的多元化發展思路,穩步推進畜牧業生產。截止目前,全旗大小牲畜飼養量306.3萬頭(只),牲畜存欄265.6萬頭(只)同比增長1.6%;其中羊飼養量304.5萬隻,羊存欄261.4萬隻,同比下降0.4%,能繁母羊存欄133.9萬隻,出欄肉羊43.2萬隻;生豬存欄2.11萬頭,同比增長9.3%;大畜存欄1.76萬頭,同比增長31.7%,總體上小畜穩定發展,大畜明顯增加。

二、加快農牧業科技創新,引領現代農牧業發展情況

1.強化農牧業和農村牧區人才支撐。爲切實提高新型職業農牧民種養殖技能水平,第一季度開展了2期新型職業農牧民培訓班,對172餘名學員進行集中培訓。3月15日-17日,組織102名學員赴呼和浩特市農業博覽會、伊利集團、包頭市南星農業現代園和農科院包頭市農牧業局現代農業產業園進行觀摩教學。聘請了市農牧業局專家組對科技示範戶和種養大戶開展科技培訓,現場採取面對面解答問題,參訓學員500餘名,發放了科普資料1500餘份。4月份舉辦全旗農村牧區村嘎查級財務管理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班,培訓對象爲蘇木鎮和嘎查村兩級集體經濟財務人員,共計參培95人。6月份又派50名農技推廣體系科技骨幹赴清華大學學習。

2、加強農牧業科技推廣技術。在使用種植新技術方面有:玉米寬覆膜高密度栽培技術完成2.01萬畝;玉米一穴雙株綠色增產栽培技術完成1.2萬畝;春小麥兩改三防綠色高效栽培技術完成3.1萬畝;玉米三優兩增全程社會化高效栽培技術完成17.4萬畝;地膜玉米後茬免耕種植向日葵栽培技術完成1.1萬畝;向日葵“6推1防”綜合配套技術完成5.3萬畝;小麥套種晚播向日葵栽培技術完成0.49萬畝;向日葵套種葫蘆提質增效栽培技術完成0.4萬畝;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完成10.1萬畝;鹽鹼地“改排提增” 綜合改良技術完成0.53萬畝;控肥增效技術完成23萬畝;春小麥麥後複種小秋作物栽培技術已落實0.52萬畝。完成全旗鹽鹼地摸底調查工作,全旗共有鹽鹼地66.3畝,其中輕度鹽鹼地38.3畝,中度鹽鹼地20畝,重度鹽鹼地8畝,全部標註在了烏拉特中旗行政區劃圖上。在原有花生、甜瓜特色園區的基礎上,全面推廣擴大種植規模,在豐富特色農業品種上,今年又種植黑枸杞1500多畝,油用牡丹320畝,板藍根260畝,甜葉菊500多畝,牛夕、黃芪、樹莓、桑葚等660畝。在德嶺山鎮四義堂村,建成以河套大學和內蒙古環農腐植酸研究員爲技術依託的“百品園”。園區核心區面積爲170畝,主要示範種植了各類雜糧雜豆和油料作物等20多個品種(豆類作物30畝:蠶豆、綠豆、豌豆、黑豆、豇豆;油料作物40畝:胡麻、大麻、油葵、花生、油菜;雜糧作物30畝:糜子、黍子、穀子、甜玉米、白高粱、蕎麥;經濟觀賞林木:油用牡丹等),實現多元化有效供給。

3實施種子工程建設。種植業方面:重點做好專用小麥、青貯玉米、雜交向日葵、加工型蔬菜的新品種選育工作,並研究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的綜合栽培技術。建立以企業爲主體的商業化育種創新體系,支持種業企業兼併重組,做大做強;支持種業企業與科研院所開展合作研究,培育適應市場需求的新品種。畜牧業方面:加強巴美肉羊、白絨山羊等良繁體系建設,加大優質種公羊的引進、擴繁和推廣利用,特別是開展巴美肉羊高繁多胎新品系選育工作,擴大優質基礎母畜的繁育速度。要下大力氣把優質肉羊二、三元經濟雜交作爲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和提質增效的重要手段來抓。積極扶持肉牛產業和馬、駱駝、驢業發展,強化大畜種業繁育基地建設。

4、實施科技創新工程。一是不斷增強農牧業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健全我旗現代農牧業科技推廣體系,加強旗、蘇木鎮科技推廣服務機構建設。制定優惠政策,加快涉農涉牧適用人才引進。積極探索和倡導科技有償服務,提高專業化、社會化科技服務水平。依託科研院所組建農牧業科技創新平臺,構建以科研院所爲主導,帶動農牧業龍頭企業及推廣單位,不斷加強農牧業科技創新與轉化能力建設。二是全面提升農牧業機械化發展水平。嚴格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全面提高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完善農作物秸稈綜合處理、殘膜回收等全程機械化技術集成、示範與推廣方面實現新突破。三是加快發展農牧業信息化。依託農業部農業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建立健全鄉村信息服務站(點)。充分發揮現有《農牧業信息網》、《農牧百科》、“巴彥淖爾農牧微信平臺”和“12316”農牧業熱線諮詢服務作用,及時把農畜產品和農牧業生產資料供求信息、農牧業實用技術傳送到千家萬戶。四是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牧民。大力實施新型職業農牧民培育工程,積極引導投身現代農牧業建設的農村青年、返鄉農牧民、農技推廣人員、農牧區廣大中專畢業生和退役軍人等加入職業農牧民隊伍,加快培養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和社會服務型職業農牧民。鼓勵農牧民和職業院校畢業生返鄉創業,實施現代青年農場牧場主計劃和農村牧區實用人才培養計劃。

三、改善農牧業生產條件,增強農牧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情況

一是近幾年通過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水保生態修復項目、京津風沙源治理等項目的實施,水土流失區林草覆蓋度由治理前的23%提高到治理後的42%,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二是嚴格控制實行“三控”。控肥:2016年有機肥施用量爲41萬噸,化肥施用量爲6.8萬噸,較上年減少0.4萬噸,每畝施用量爲48.8公斤/畝,較上年畝用量減少了3.1公斤/畝。

三是實施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工程。井灌區推進小型農田規模化高效節水灌溉,在全旗推廣已滴灌爲主的田間節水技術,合理佈局灌溉飼草料地,集中建設一批高效節水灌溉工程。2017年實施高效節水工程5項,投資爲0.84億元,發展節水面積共7.50萬畝。目前已開工建設4項:2016年度節水增效(追加投資)工程、2017年度節水增效項目(一)、2017年度節水增效項目(二)、2016年千億斤糧食生產建設項目管道、更新井工程已完成,正在進行井房的施工。2017年小型農田水利牧區節水灌溉項目,已完成招標,近期完工。

四是近年來我旗已實施的土地整治項目共24個,建設規模33.98萬畝,投入資金3.48億,新增耕地2.49萬畝。待實施項目16個,建設規模23萬畝,投入資金2.3億,項目實施後新增耕地2.44萬畝。

四、發展新產業業態,拓展農牧業產業鏈價值鏈情況

1、打造龍頭企業。培育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羣體,用龍頭企業引領全產業鏈。強化品牌培育和市場營銷,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優勢企業和名牌產品集羣。培育壯大本旗農產品電商企業,加快推進“互聯網+農業”新型業態發展,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

2、創新利益聯結。大力推廣“公司+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等行之有效的農業產業化組織形式,引導龍頭企業與基地農戶實施合同、訂單農業,實行保護價收購,引導合同訂單向規範化、穩定化方向發展,提高合同履約率。完善農業產業鏈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推廣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農企利益聯結方式,讓農民更多分享加工和營銷的增值收益,實現農企雙贏。2017年目標:全旗農畜產品加工總產值9.65億元;種養基地直接爲龍頭企業提供的產品佔全旗農畜產品總量的48%以上;農畜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75%;農牧民來自產業化收入達到5700元。龍頭企業和農牧民建立緊密利益聯結比例由25%提高到40%。2、2020年預期目標:全旗農畜產品加工總產值超過11.82億元;種養基地直接爲龍頭企業提供的產品佔全旗農畜產品總量的60%以上;農畜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80%;農牧民來自產業化的收入達到7000元以上。龍頭企業和農牧民建立緊密利益聯結的比例由40%提高到55%。

3、推動三產融合。搶抓國家支持推動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有利契機,鼓勵扶持農民創業,打破以傳統種養業爲主的創業格局,重點向營銷流通業、農業社會化服務業、鄉村休閒旅遊餐飲業等服務業領域拓展,推動農民由生產者向經營者轉變,加快發展休閒觀光農業,重點培育我旗周邊產業示範戶和示範羣,積極促進觀光休閒農業的發展。

4、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形成現代農牧業產業化核心

多種途徑創辦龍頭企業。抓住資本流動和東部發達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勞動密集型企業向西部遷移的機遇,積極引進資金、技術、設備和人才,特別是要引進國內外知名的大企業、大公司投資和落戶我旗,提高我旗農畜產品加工轉化率。出臺更加優惠的政策,鼓勵城鄉各類企業、個體工商戶,有實力的農牧民投資興辦農畜產品加工企業,形成羣體規模發展的格局。繼續走內涵發展的路子。按照“扶優、扶強、扶大、淘劣”的原則,對現有農畜產品加工企業通過技改、資產重組,兼併、租賃經營等形式增強實力,開展市場領先產品,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市場佔有率,真正把這些企業培育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企業。

5、抓好現代農牧業產業園建設,搭建融合發展新載體。

我旗完成高產創建項目3個。小麥高產創建示範片:建設核心攻關田115畝,千畝展示田2195畝,其中種植有機小麥590畝,輻射帶動周邊8217畝;玉米高產創建示範片:落實了玉米高產創建示範片12個,總建設面積126354畝,其中核心攻關田1496畝,千畝展示田16434畝,輻射帶動108424畝;向日葵高產創建示範片:落實了向日葵高產創建示範片1個,總面積爲7283畝,其中百畝核心田108畝,千畝展示田1392畝,輻射帶動田5783畝。

五、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進程緩慢的原因和對策

在推進農村牧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過程中,因農牧業發展基礎薄弱,融合主體帶動能力總體較弱,新型業態發展面臨一些特殊困難,產業鏈與農戶利益聯結機制不健全,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仍面臨較多困難,儘管採取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方法和措施,但推進依然緩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農牧業種養業與二三產業融合程度低、層次淺,融合程度不緊密,鏈條短,附加值不高。

二是新型農牧業經營組織發育遲緩,對產業融合的帶動能力不強,有帶動能力的經營主體僅有蒙羊牧業、草原恆通、高塔樑有機食品公司又太少,一些新型經營主體有名無實,還有一些新型主體成長慢、創新能力較差,不具備開發新業態、新產品、新模式和新產業的能力。

三是農企利益聯結機制鬆散,合作方式簡單。目前產業融合大多采取訂單式農牧業、流轉承包農牧業,真正採取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將農牧民利益與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利益緊密連接在一起的,所佔比例並不高。

四是先進技術要素擴散滲透力不強,由於農牧業存在着自然和市場雙重風險,加之盈利低,許多社會資本和先進成熟的技術生產要素向農村牧區擴散滲透進程緩慢,同時還由於農牧民的技能素質低,產業融合型人才缺乏,也抑制了先進技術要素的融合滲透。

五是基礎設施建設滯後,涉農涉牧公共服務供給不足。農村牧區產業融合發展,需要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和高效的公共服務。

針對上述問題需要進一步通過試點示範,探索路徑,總結經驗,不斷提升農村牧區產業融合發展總體水平,逐步形成產業鏈條完整、功能多樣、業態豐富、利益聯結緊密、產城融合更加協調的新格局,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產品加工業、休閒農業、鄉村旅遊和農村服務業轉型升級發展,進一步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增強農村發展活力,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使其成爲農民持續較快增收的重要支撐。

一是着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利用我旗作爲全市新型城鎮化試點的契機,將農村牧區產業融合發展與新型城鎮化建設有機結合,引導農村牧區二三產業向重點蘇木鎮、產業園區集中。加強規劃引導和市場開發,培育農畜產品加工、商貿物流等專業特色區域。

二是加快農牧業結構調整。以農牧結合循環發展爲導向,調整優化農業種植養殖結構,加快發展綠色農牧業。建設現代飼草料產業體系,推廣優質飼草料種植,促進糧食、經濟作物、飼草料三元種植結構協調發展。大力發展種養結合循環農業,合理佈局規模化生態農牧場場。推廣適合精深加工、休閒採摘的作物新品種。加強農牧業標準化體系建設。

三是延伸農牧業產業鏈。發展農牧業生產性服務業,鼓勵開展代耕代種代收、大田託管、統防統治等市場化和專業化服務機構。加強政策引導,支持農畜產品深加工發展,促進其向優勢產區和關鍵物流節點集中。支持農村牧區特色加工業發展。推進市場流通體系與儲運加工佈局有機銜接。加快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進行農畜產品加工、倉儲物流、產地批發市場等輔助設施建設。健全農畜產品產地營銷體系,推廣農超、農企等形式的產銷對接。

四是拓展農牧業多種功能。加強統籌規劃,推進農牧業與旅遊、文化產業深度融合。積極發展多種形式的農家樂、牧家樂,山旱區油菜觀光,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建設一批具有歷史、地域、民族特點的特色旅遊村鎮和鄉村旅遊示範村,有序發展新型鄉村旅遊休閒產品。加強農村牧區傳統文化保護。

五是大力發展農業新型業態。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推進現代信息技術應用於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鼓勵對大田種植、畜禽養殖等進行物聯網改造。採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改進監測統計、分析預警、信息發佈等手段,健全農牧業信息監測預警體系。大力發展農畜產品電子商務,完善配送及綜合服務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