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關於“三品一標”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2016年10月至11月,按照全委統一部署,我處組織就“發展綠色農業推進農產品質量建設”專題,與法規處、省綠辦分赴四平市雙遼市、梨樹縣、遼河墾區、天元潤土農業有限公司、松原市前郭縣、延邊州延吉市、吉林市永吉縣等市、縣(市、區)及有關企業開展了調研工作。現就“三品一標”發展專題作如下報告。

關於“三品一標”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一、“三品一標”產業發展現狀

我省的“三品一標”產業經過“八五”的起步、“九五”的加快發展、“十五”的大發展、“十一五”的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背景下全面協調發展和“十二五”的質量規模效益協調穩步發展等五個階段,爲“十三五”的加快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產業基礎。

(一)初具產業規模

步入“十三五”後,按照保質量、樹品牌、擴規模、強效益的目標,開發認證“三品一標”、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把基地創建作爲實現“十三五”目標的突破口。如四平市目前有“三品一標”農產品企業74家,產品374個,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2個。目前又新申報綠色食品企業24家,產品109個,新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3個。截至目前,全省有效使用“三品一標”的產品總量達到1593個,獲證企業(協會、合作社)415家,其中:綠色食品628個,有機食品97個,無公害農產品853個,農產品地理標誌15個。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23個。“三品一標”生產面積1036萬畝,產量566萬噸,實現產值263億元。由於第十七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在長春舉辦,今年新申報“三品一標”和基地創建現場檢查和材料審覈工作剛剛結束,綠色食品現場檢查企業100家,產品280個;檢查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20個,現場檢查、材料審覈合格的8個,已報送國家中心;有機食品現場檢查企業26家,產品100個;無公害農產品現場檢查企業78家,產品146個;農產品地理標誌現場檢查1個。

(二)產業基礎穩固

“三品一標”實行基地、生產經營主體、產品的一體化認證(登記),“三品一標”產品的生產、加工、包裝、貯運、產品檢測都有相應的標準、規程和管理辦法,產品涵蓋糧食、果蔬、林特、畜禽、水產等所有初級產品和大部分初級加工產品。我省無公害農產品認證以瓜果、蔬菜爲主,認證主體以合作社、協會爲主;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以玉米、水稻、雜糧雜豆、林特產品、畜禽產品、水產品爲主,認證主體以農產品生產、加工、經營企業爲主;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主體爲行業協會;如四平市綠色農產品協會登記了地理標誌“葉赫白蘑”。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創建主體爲各級政府組織創建,各級農業產業化龍企業訂單式生產。“三品一標”認證(登記)產品都能形成各自獨立的產業鏈條。

(三)產品質量穩定

“三品一標”通過落實“從農田到餐桌”全程質量控制,實施標準化生產,嚴格產地環境和投入品管控的同時,實施企業年檢、產品質量抽檢、標誌市場監察、退出制度等確保產品質量的組合拳,打造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品牌。我省綠色食品抽檢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無公害農產品、有機食品、農產品地理標誌和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產品抽檢均100%合格,沒有出現過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我省“三品一標”的質量是安全可靠有保障的。

(四)品牌影響力增強

“三品一標”作爲農業部打造的安全農產品公衆品牌,已被社會廣泛接受和認可。如雙遼市培育了金銳米業有限責任公司的金鉤牌大米、天元潤土農業公司的鄭家屯牌雜糧等品牌。我省也培育了皓月、天景、大荒地、北顯、查幹湖、天一、保利祥、二馬泡、萬昌等一批國內知名的綠色、有機食品品牌,成爲我省安全優質農產品的代言產品。產品的品牌價值在認證後得以實現,以大米爲例,未認證大米價格在2.35元—3.5元/斤,認證後的大米一般售價在10元—30元/斤,精品大米在50元/斤以上。

(五)工作隊伍專業化

我省建立了覆蓋省、市、縣三級“三品一標”工作機構,全部工作人員通過農業部的培訓考覈,成爲註冊監管員、檢查員,爲每一家認證企業培訓1名以上內檢員。截至目前,全省培訓國家級“三品一標”監管員、檢查員、內檢員10次1602人次,獲得國家註冊的各類檢查員585人,監管員137人,內檢員673人。建立了“從農田到餐桌”全程質量控制和監督管理的專業化工作體系。

(六)即將實現全程可追溯

我省利用世界銀行貸款,開發建設了吉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信息平臺,12月末即可正式上線運行,現正在以市(州)爲單位組織開展應用培訓,爲明年的全面開通運行打好基礎。平臺運行後,監管機構可實現對“三品一標”生產過程的網上監管,企業(基地、合作社、協會)可實現對生產的信息化管理,消費者可實現對消費產品生產過程、生產者、投入品使用情況和產品檢測情況的實時查詢和追溯。明年,農業部主導的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外部追溯系統也將在我省試點,屆時省級內部追溯平臺將與國家級外部追溯平臺和食藥監部門追溯平臺的數據對接,實現農產品從生產、加工、包裝、貯運到市場的來源可追溯,去向可追綜的全程溯源。

二、“三品一標”產業發展面臨的形勢

今年,農業部下發的《關於推進“三品一標”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農質發[2016]6號)提出:力爭通過5年左右的推進,使“三品一標”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產品質量安全穩定在較高水平。“三品一標”獲證產品數量年增幅保持在6%以上,產地環境監測面積達到佔食用農產品生產總面積的40%,獲證產品抽檢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率先實現“三品一標”產品可追溯。我省目前“三品一標”和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面積佔農作物播種面積的12%,較2015年增長6.6%,獲證產品數量增長32.5%。今年“三品一標”認證面積和獲證產品數量激增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發展融入現代農業

“三品一標”產業符合現代農業所倡導的“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發展思路和提質、增效、轉方式的主旋律。2015年,省農委把“三品一標”生產規模達到食用農產品面積的40%以納入在我省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考覈指標中,通過“三品一標”的品牌帶動,推行基地化建設、規模化發展、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來有效提升農產品品質和市場競爭力,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現代農業進程,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產業發展得到支持

在“十三五”前,各級政府關注支持“三品一標”主要是宣傳引導,更多依賴企業(合作社、協會)自主發展,只有鼓勵,沒有政策資金支持。2015年四平市在全省率先出臺了“三品一標”獎補政策,當年獲證產品數量和生產規模雙雙翻翻,今年較2015年又增長了6倍。松原市、長春市也在今年相繼出臺獎補政策,申報企業積極踊躍,認證產品和生產規模也將成倍增長。集安市、伊通縣等生態環境優良、資源豐富的縣市也在研究制定獎補政策。

(三)市場前景廣闊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扶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攻堅階段,吃得飽不是問題,如何吃得好、吃得健康才成了問題。初級農產品的多樣化、優質化、綠色化成爲消費主流,安全、優質、品牌農產品日益受到追捧,市場購銷兩旺。“三品一標”涵蓋了現代消費者需求的全部要素,既能滿足公衆對營養健康農產品的消費需求,又能解決消費者吃得放心、健康的民生問題,促進了農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四)質量有保證

“三品一標”實行標準化生產和規範化管理,將農產品質量安全源頭控制和全程監管落實到農產品生產經營各個環節,全程有記錄檔案。吉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信息平臺上線運行後,把“三品一標”納入追溯管理,建立起證後年檢、產品抽檢、市場監察和網上監管四位一體的監管機制,實現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質量控制體系,有利於實現“產”、“管”並舉,從生產過程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向質量要效益。

三、“三品一標”產業發展短板

(一)結構不合理

我省生態環境良好,農產品豐饒,地域特色鮮明的產品很多,符合“三品一標”產地環境標準和產品質量標準的產品豐富。但目前我省“三品一標”產品中,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無公害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數量佔比分別爲:39%、6%、54%、1%;生產基地面積佔比分別爲:37%、7%、11%、14%;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面積佔31%。作爲保障基本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無公害農產品數量少,基地規模嚴重不足,現有規模與其承擔的社會責任極不相稱。綠色食品作爲優質精品,是我省由農業大省變成農業強省主要推動力,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的需求還有差距。

(二)區域發展不平衡

在獲證的“三品一標”中,長春市佔20%、吉林市佔18%、四平市17%、通化市11%,穩居全省前四名,這四個地區獲證產品數量佔66%,其餘5個地區加2個擴權強縣(市)僅佔34%。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數量小、品種少、規模不大,很多優勢產區的優勢產品還沒有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生產基地。區域間的發展不平衡,導致我省的生態優勢、資源優勢不能全面轉化爲市場優勢和經濟優勢。

(三)掉標率高

“三品一標”產業經過25年的發展,累計認證產品數量超過4500個,但目前有效用標的產品只有1593個,掉標率超過65%,生產基地規模1036萬畝(包括340.3萬畝的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平均每個產品的生產面積6791畝。掉標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就是生產規模小,效益低,沒有形成品牌,市場生存空間小。

(四)政策資金支持少

我省“三品一標”基本由企業自主發展,自己闖市場,產業扶植政策少,也沒“三品一標”發展專項資金,導致企業認證積極性不高,發展後勁不足。全國發展較好的省份,如江蘇省、上海市、黑龍江省、甘肅省等省、市均設立“三品一標”發展專項資金,用來補貼或獎勵“三品一標”認證企業,用來集中打造、推介“三品一標”品牌和產品。黑龍江省每年投入近8億元,打造“三品一標”產品銷售平臺,建立覆蓋全國的營銷網絡,集中打造品牌,扶持擴大“三品一標”生產基地等。

(五)認證主體不強

我省的“三品一標”企業都在走着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道路,發展得好的,維繫下來,發展不好的就掉隊了。尤其是無公害農產品,46%的認證主體是合作社、行業協會或者是種養殖大戶,由於生產規模小,資金不足,很難自己闖市場,在沒有“三品一標”專銷區的和營銷渠道的情況下,認證產品只能和非認證產品一個價,不能實現優質優價的預期目標。國家級、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近幾年纔開始陸續加入到“三品一標”的行列,僅佔獲證企業的6%。

(六)玉米成爲“三品一標”產業發展難點

我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8698萬畝,其中籽粒玉米播種面積5567萬畝,佔農作物播種面積的64%,也就是除籽粒玉米以外的其他農作物全部通過“三品一標”認證,還差348萬畝達不到發展目標。不是我省所有玉米種植區域均符合“三品一標”產地環境標準。

四、大力發展“三品一標”的戰略定位

(一 )大力“三品一標”發展的戰略定位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遵循“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緊緊圍繞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充分發揮市場主導和政府推動作用,以標準化生產和基地創建爲載體,以政府獎勵政策爲引導,通過規模化和產業化,推行全程控制和品牌發展戰略,大力發展“三品一標”,把我省建設成爲優質農產品大省,進而實現農業經濟強省的目標。

(二)大力發展“三品一標”的基本原則

——注重質量安全,大力加快發展。產品質量和品牌信譽是“三品一標”核心競爭力,應嚴格質量標準,規範質量管理,強化行業自律,在維護好“三品一標”品牌公信力的同時,加大措施,加快步伐,擴展認證,擴大宣傳, 下大氣力加快“三品一標”發展。

——發揮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根據我省東部山區特產豐富、中部平原耕地連片、西部草原水好草肥的農業資源稟賦,結合我省糧畜水生產、農產品加工、特產業發展的產業特點,統籌規劃,合理佈局, 借鑑“三品一標”成功發展的模式和經驗,充分發揮典型示範帶動作用,因地制宜加快“三品一標”發展。

——政府強力推進,市場主導發展。充分發揮各級政府部門在政策扶持、資金投入、執法監管等方面的引領作用,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打造有利的發展空間,充分發揮市場消費引領產品生產的主導作用,政府部門服務推進發展的輔助作用,堅定不移加快“三品一標”發展。

(三)大力發展“三品一標”的目標定位

力爭通過5年左右的推進,使全省“三品一標”獲證產品數量年增幅達保持在6%以上,產地環境監測面積達到佔全省食用農產品生產總面積的40;“三品一標” 獲證產品抽檢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帶動全省農產品抽檢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農產品質量安全穩定保持在較高水平;“三品一標”產品總量達到佔全省食用農產品總量30%以上。

(四)大力發展“三品一標”的主要措施

1、鼓勵開展環境整體評價。開展環境整體評價主要優點是省時、省力、省錢,既爲生產經營企業、農民合作社和種植大戶申請有“三品一標”認證奠定基礎,也可爲縣域整體基地建設創造良好條件。應採取措施,鼓勵和支持各地政府按照“三品一標”標準開展市、縣、鄉區域整體環境評價,依據環境評價報告劃分“三品一標”適宜發展區域,制定發展規劃,因地制宜的大力發展“三品一標”。在產品定位上,無公害農產品立足安全管控,在強化產地認定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產地準出功能;綠色食品突出安全優質和全產業鏈優勢,引領優質優價;有機農產品彰顯生態安全特點,因地制宜,滿足公衆追求生態、環保的消費需求;農產品地理標誌突出地域特色和品質特性,帶動優勢特色農產品區域品牌創立。

2、加大基地創建力度。規模化、穩定的基地是大力發展“三品一標”重要基礎。各地政府應依據各自“三品一標”發展規劃,整合農業、農發、發改、國土、環保等相關涉農項目、資金,大力開展“三品一標”生產基地創建。應加快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進一步擴大總量規模;主推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基地建設,擴大面積和總量,大力發展綠色產業;穩步推進有機農業示範基地建設,打造精品品牌;鼓勵開展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和發展產品和品牌。

3、嚴把質量關。各地應當嚴格產地環境監測、評估和產品驗證檢測,嚴把獲證審查准入關,嚴格落實審覈監管措施,加強對獲證產品抽查和督導巡查,把“三品一標”質量管理納入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範疇,防範系統性風險隱患。健全淘汰退出機制,嚴肅查處不合格產品,嚴格規範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標籤標識管理。將“三品一標”農產品標識與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機制有機結合,凡加施“三品一標”獲證產品標識產品,實施順暢快捷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嚴查冒用和超範圍使用“三品一標”標誌等行爲,維護“三品一標”公共品牌形象。

4、加強品牌培育推介。一是各地應抓好“三品一標”獲證企業、農民合作社、種植大戶等生產經營主體的技術培訓和服務,督導其正確和規範使用標識,不斷提升產品市場影響力和企業知名度。二是各地應積極組織“三品一標”企業參加各種展會,如農交會、綠博會、有機博覽會、長春農博會等。三是依託央視、各地衛視、報刊、網絡、微信、電商、微商等信息網絡媒體和平臺,全方位宣傳推介“三品一標”產品和品牌。四是在經濟發達地區舉辦“三品一標”產品、品牌推介展洽會,邀請家樂福、沃爾瑪、華潤萬家、華聯超市等大型超市及電商、零售商等集中採購,搭建吉林省綠色農產品展銷訂購及技術、學術交流平臺。

5、構建營銷網絡體系。保證我省農產品能夠從原產地出發,原汁原味、安全的送到消費者餐桌,避免在流通環節造成二次污染或假冒產品的混入,各地應依託現有的物流產業化龍頭企業,逐步搭建起覆蓋全國的物流配送體系,實現“三品一標”品牌農產品直銷直供,保證流通渠道暢通,降低營運成本,保證運輸過程的質量安全。支持“三品一標”企業在各省會城市構建營銷網絡體系,兼具展銷功能,成爲電商體驗店和批發直銷點以及售後服務站。藉助現有電商平臺、物流配送體系、營銷網絡體系,集中我省“三品一標”原產地的網店,統一規劃設計、統一價格及營銷手段、統一配送物流系統、統一售後服務。

6、改革創新推動產業發展。結合現代農業示範區、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試點、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等農業項目創建,推動“三品一標”加快發展,輻射帶動農產品質量安全整體水平提升。圍繞國家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和農業可持續發展要求,鼓勵使用優質安全、生態環保型肥料農藥等農業投入品,全面推廣綠色、生態和環境友好型生產技術。搭建科研院校與“三品一標”企業交流合作平臺,提高“三品一標”產品的科技含量,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交流。加快“三品一標”信息化建設,鼓勵“三品一標”生產經營主體採用信息化手段進行生產信息管理,開展“三品一標”產品質量追溯試點。

7、推進玉米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玉米是我省主產的大宗糧食作物,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提升其經濟價值帶動農民增收上成爲瓶頸,但吉林玉米在全國乃至世界知名,也是吉林省農業的代名詞。各地應充分利用吉林玉米這一品牌,依據縣域環境評價結果,按照主食、鮮食、高油、高澱粉、角質、飼料、工業原料等用途,實施專業化、標準化生產,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與相應“三品一標”龍頭企業實施訂單式生產,帶動玉米產業的提質增效。

8、加強體系隊伍建設。各地應把“三品一標”隊伍納入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體系當中,統籌謀劃,加強從業人員業務技能培訓,完善激勵約束機制,着力培育和打造一支“熱心農業、科學公正、廉潔高效”的“三品一標”工作隊伍,使之成爲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重要組成部分和有力的技術支撐。

9、加大政府推進力度。各地應把大力發展“三品一標”作爲推動現代農業建設、農業轉型升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重要抓手,納入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規劃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計劃,予以統籌部署和整體推進。把大力發展“三品一標”納入現代農業示範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等建設。應制定“三品一標”獎補政策,設立專項資金,納入年度財政預算,大力扶持“三品一標”發展,努力打造吉林特色“三品一標”品牌,大力發展吉林綠色農業,把吉林建設成爲優質農產品大省,進而實現農業經濟強省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