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畢業論文

行政管理專業畢業論文【精品多篇】

行政管理專業畢業論文【精品多篇】

行政管理畢業論文 篇一

摘 要:行政程序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在行使行政權力,實施行政活動過程中所遵循的方式、步驟、順序以及時限的總和。根據道路運輸管理法規、規章中的行政程序,闡述了行政程序是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

關鍵詞:道路運輸管理;行政程序

我國目前的道路運輸管理體制中,縣級以上地方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負責具體實施道路運輸管理工作,包括行政許可、監督檢查、行政處罰等,其日常的執法活動必須按照行政法及道路運輸有關法規、規章中的行政程序進行。

所謂行政程序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在行使行政權力,實施行政活動過程中所遵循的方式、步驟、順序以及時限的總和,即行政主體實施行政行爲的空間與時間表現形式。

在我國存在着“重實體輕程序”的現象,法律文化傳統一向不重視程序法規範的作用。目前的現狀是行政權力膨漲,運用混亂、控制不力,公民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的保護;同時生產力發展水平落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設要求能有高效率的行政權力行使。

基於此,行政程序的作用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限制行政權力的恣意行使,防止對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遭受行政權力的侵害;二是使行政決定具有確定性、合法性,維護行政權力、提高行政效率。

例如,《行政處罰法》第一條就表明了立法目的是“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道路運輸條例》第一條規定“保護道路運輸有關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道路運輸行政處罰規定》第一條規定“保護道路運輸經營者、旅客、貨主和其他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爲體現上述精神,道路運輸行政法規及規章設立了一系列具體的程序來規範行政權力的運行,略述如下。

1 簡易程序和普通程序

行政處罰種類繁多,它對行政相對人利益的影響很大,因此需要對這種權力的行使規定一個正式而嚴格的程序以保障相對人的切身利益。然而,其中一些較輕的處罰如警告、小額罰款等對當事人的利益影響甚小,而正式、嚴格的行政程序一般手續繁瑣、費用較高,國家所付出的較之當事人受到保護的利益更大。

《交通行政處罰規定》第十條規定了道路運輸行政處罰簡易程序即:“違法事實確鑿並有法定依據,985 211大學名單,對公民處以五十元以下,對法人或其他組織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警告的行政處罰的,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第十五條規定“交通管理部門必須對案件情況進行全面、客觀、公正地調查、收集證據;必要時,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可以進行檢查”即爲道路運輸行政處罰的普通程序。兩種程序的不同在於普通程序有着嚴格的調查、質證、抗辯、決定、送達等規定,而簡易程序較爲簡便,可以“當場”作出決定。

2 聽證程序

其目的在於保護行政相對人的重大利益,因爲聽證能擴大相對人的行政參與權,收集各方面意見和建議便於行政決策切實可行,通過爲當事人提供辯論、陳述自己觀點的機會以避免行政機關片面地作出行政決定。

《交通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第二十五條確定了行政處罰的聽證程序。在普通程序基礎上,對“交通管理部門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證照、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交通行政許可實施程序規定》規定行政許可的聽證程序“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實施交通行政許可應當聽證的事項,或者交通行政許可實施機關認爲需要聽證的其它涉及公共利益的行政許可事項”〔第二十條〕;“交通行政許可直接涉及申請人與他人之間重大利益衝突的,實施機關在作出交通行政許可決定前,應當告知申請人、利害關係人享有要求聽證的權力”。

聽證程序的核心是抗辯,即當事人可以對於自己不利的證據提出異議並要求指控方加以證明,同時可以提出利於自己的證據。當事人通過這種參與、介入對行政行爲的事實和理由加以論證,防止了行政專橫和自由裁量權的恣意行使,保持了行政權力與相對人權利的平衡。

3 申辯和質證程序

《交通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第十一條規定“當事人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執法人員必須充分聽取當事人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應當進行復核,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成立的,應當採納”。《交通行政許可實施程序規定》第十四條規定“申請人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

這些規定,一方面可以使行政主體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時注意到以事實爲根據,以法律爲準繩,促使依法行政;二是允許當事人申辯、質證,可以澄清事實、避免失誤、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三是可以促進法治觀念的形成。當事人在申辯質證過程中,可以增強維護主體權利的意識,受到生動的法制教育,有利於法治觀念的培養。

4 職能分離程序

(1)辦案與決定處罰相分離。在普通程序中,規定由執法人員調查或檢查、收集證據,而由行政機關負責人對調查結果進行審查並作出處罰決定,重大複雜的違法行爲導致的行政處罰還應由行政機關負責人集體討論決定。在聽證程序中,要求聽證由行政機關指定的非本案調查人員主持。

(2)罰款決定的機關與收繳罰款的機構相分離。作出罰款決定的機關不得自行收繳罰款,由當事人在規定時間內到指定的銀行交納罰款。同時罰款必須全部上交國庫,任何行政機關或個人都不得以任何形式私分截留。

5 說明理由程序

《交通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第十一條“規定執法人員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前,應當講認定的違法事實處罰的理由和依據告知當事人”。第二十條“交通管理部門…告知給予處罰的事實、理由和依據…”。《交通行政許可實施程序規定》第十七條規定“實施機關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許可的決定的,…說明理由…”

理由,是行政決定作出者對法律、政策和自由裁量權所持的觀點的解釋說明,也就是對行政決定的事實依據和法律政策適用及其相互之間的對應關係的認識。行政機關如果不對這種理由作出說明,就會使得行政權力行使趨於草率、專橫,當事人往往也無法明瞭其理由及行政機關所執行的法律政策的意義,不利於法律和政策的順利實施。因此說明行政處罰決定的理由有助於限制自由裁量權力的恣意行使、促進合理、謹慎行政,有助於行政處罰決定的可靠性、穩定性,對人民法院的司法審查也有助益能成立。

6 資訊公開程序

資訊公開是現代行政程序的重要制度之一,指有關行政主體活動的情況和資料,凡是涉及相對人權利義務、不屬於法律法規規定應予保密的範圍,都應依法向社會公開,任何公民、組織均可依法查閱或複製。資訊公開制度是行政相對人蔘與行政的體現,可以增進公民對政府的信任,加強公民和政府之間的溝通和合作,調動公民參與行政的積極性。此外,也便於公民對行政機關的活動進行監督。《交通行政處罰程序規定》和《交通行政許可實施程序規定》都確立了公開原則,規定對行政處罰和行政許可的結果必須公佈,後者還規定了進行公示的方式。

7 通知程序

通知指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行爲或其他管理活動時,將應該讓公民瞭解的事項通過一定的途徑告知。通知的對象不僅指利害關係人,有時也針對一般公衆。聽證程序中規定,行政機關應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行政機關應當在聽證的七日前通知當事人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

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的道路運輸管理行政程序,如時效、迴避等,在此不一一詳述。就前者,《交通行政處罰程序規定》規定了行政機關的調查、送達、聽證等法定期限;關於後者,明確規定了在聽證程序中“當事人認爲主持人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係的有權申請回避”。

參考文獻

[1]@羅豪才主編。中國行政法學教程[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

行政管理畢業論文 篇二

摘要:

當前,世界正處於知識經濟快速發展時期,企業市場競爭激烈。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加強對企業行政管理的分析有着重大的意義和價值。需要注意的是,企業正處於改革的核心階段,若要更進一步的促進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不僅需要立足於本國的具體國情,還應積極吸取國外企業行政管理和服務體系中的有益經驗,更好的促進我國企業行政管理和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關鍵詞:

國外企業行政管理;服務體系;國內企業行政管理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隨着國際國內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壓力也隨之加大。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以可持續發展,或在行業中佔有一席之地,不僅需要有自己的獨特性,還必須有高效的行政管理。因此,借鑑國外企業行政管理經驗,對我國企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大的實踐意義。

一、我國行政管理所面臨的問題

隨着科技的進步和知識經濟的快速發展,行政管理在企業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正在日益發生變化。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我國行政管理也面臨着諸多的問題。

1.行政管理意識不強。在我國,由於受傳統觀念的束縛,大多企業管理層認爲行政部門的工作就是單一的後勤及文件管理等事務性工作,在企業生產經營中作用不大。從這可以看出,企業對於行政管理這一領域是重視不夠的。因此,企業在招聘行政人員時,設置准入門欄低,更甚者直接將關係比較好的人員安排在企業管理行政部門,以至於行政管理人員缺乏專業的管理能力和服務意識。

2.行政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企業領導者對企業行政管理有了一定的認識並設置了獨立的部門。但是,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力還沒有消失,傳統的行政管理思維在現代企業中依然存在,並且沒有形成健全的行政管理體制。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企業行政管理者如果不能結合企業的現實情況,只是按照固定的模式制定、下發規章制度,就會使企業在遇到緊急情況時無章可循,致使企業無法正常運營。另外,由於受傳統思維的影響,一些企業管理者不能結合自身實際,在管理工程中跟不上新形勢下的企業行政管理的步伐,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3.行政管理體系有待健全。對於企業來講,擁有一套科學合理的行政管理體系不僅有利於企業的健康發展,還能夠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但是,就目前來講,機關習氣在企業行政管理中任然盛行,以至於各部門人員的職責和分工不明確,降低了企業人員的工作效率。甚至,在有些企業中,企業行政管理領導者在管理過程中爲了個人利益,插手執行層次人員的工作,做出了損害企業利益的違法行爲。

二、國外企業的行政管理和服務體系分析

從國家層面講,企業的出現,爲社會人員提供了衆多的崗位,有利於解決勞動力的就業形勢,維護社會穩定;從企業自身來講,在市場競爭中,企業爲獲得生存和發展,必須不斷的進行科技創新,有利於促進社會的不斷髮展。而企業行政管理與服務體系的建立,對於企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世界各國也都十分重視。但是,由於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狀況的不同,各國在行政管理方面也不盡相同。

1.企業行政管理機構設置的不同。從政府對企業的扶持情況看,企業行政管理可分爲市場主導型和政府主導型;按政府機構設置看,企業行政管理可分爲中央直管型與中央和地方分設型。首先,就企業發展的推動力來說,市場主導型主要推崇的是市場自由競爭的作用,對於政府的扶持政策也有必然要求,也就是說,政府的。扶持政策必須是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最終是爲了維護市場競爭的公平和自由,美國的行政管理就是其典型代表。而政府主導型則十分強調政府對企業發展的推動作用。爲促進企業和國家經濟增長,企業更需要運用政府的行政權利來對市場進行相當程度的干預和指導,如實行“混合經濟”的德國。其次,由於政府機構設置的不同,聯邦制國家大多采用中央直管型。因爲,在聯邦制國家,明確劃分了中央政府與各地方成員政府之間權利,爲了有效監督地方對企業的支持政策執行力度,所以,在行政上實行的是中央與地方分治,進行垂直管理。就單一制國家來說,地方政府只是中央政府的下屬或代理機構,所有國家大權是由中央政府掌握着,因此,單一制國家多采取中央與地方分設型行政管理方式,如法國。

2.服務體系的設立。總的來說,行政服務體系包括營利性組織服務和非營利性組織服務兩大類。首先是營利性組織服務。我們知道,營利性組織的主要目的就是爲組織獲得最大限度的利益,但是,營利性組織在其工作過程中也發揮了重要的服務性功能。如銀行提供資金服務,非銀行組織提供各種金融諮詢服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參與了社會服務業。其次是非營利性機構服務。非營利性組織是由民間成立的、不以營利爲目的的非政治性組織或團體,主要從事社會服務與管理。在國家企業服務體系中,非營利機構主要包括半官方機構和民間機構。一是半官方機構。半官方機構是由政府和民間聯合開辦的,具有可靠性和靈活性優勢。根據國傢俱體的政治制度,半官方機構又可分爲聯邦制國家的半官方機構和單一制國家的半官方機構。聯邦制國家大多通過採用其他手段,而不是直接干預地方性事務,來調動社會各界共同開辦服務機構,比如美國設置的出口援助中心。而單一制國家是根據官方機構形式來設置爲企業服務的機構,其政策性較強,如日本的商工會議所。二是民間機構。從其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民間機構是由民間組織發起的或是由政府支持和推動而成立的具有專門性的服務組織和機構,其主要目的是爲企業需求服務,如美國的技術推廣中心。

三、分析國外企業行政管理及服務體系所帶來的啓示

通過對國外企業行政管理和服務體系的瞭解,我認爲,其對我國的企業行政管理及服務具有以下啓示意義。

1.明確企業行政管理的重大價值。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行政管理是企業強有力的服務後盾,企業管理者必須予以高度重視。首先,企業管理者要找準自己的位置,明確自己的角色,在統一的框架內,建立一個科學的行政管理機構。其次,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企業管理者要充分結合當前實際工作狀況,明確企業行政機構的重大價值。最後,企業管理者要採取相應措施,依法制定合理的企業發展原則和策略,以更好的推進企業行政管理的工作水準。

2.完善企業行政管理系統。完善的企業行政管理系統應包括權力體系、技術體系和事務體系三個方面。就目前來講,我國正處於經濟改革期,市場還不穩定,企業行政管理單純的依靠市場機制的自發性不利於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是中央集權的單一制國家,企業行政管理具有很大的政治性,中央管理機構指導並監督各級地方政府,而各級地方政府又管理着地方管理機構。因此,在該層面上,中央政府要加強企業行政管理力度,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發揮其主導作用。此外,還要建立合理的行政構架,細化並明確各部門人員的崗位職責,確保政令上下通達。

3.健全企業規章制度。合國外經驗和我國的具體情況,我們可以瞭解到,企業管理部門作用發揮有利於企業服務體系的建設。當前,在我國大多數涉及企業政府機構的部門都有制定各類支持企業發展的措施。在此,企業主管部門的作用可以說是榜樣作用、牽頭作用,可以建立相關的規章制度來支持企業的發展。由於我國現行的企業行政管理缺乏系統的規章制度,這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員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因此,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企業規章制度是十分必要的有利於企業行政管理主體作用的發揮,確保完成企業的發展要求。

4.建立健全企業服務機構體系和長效機制。首先,據國外經驗可知,半官方機構有利於政府部門職能的完善,換句話說,它是延伸了政府的職能。隨着我國進一步的改革,一些事業機構可以轉變爲半官方的企業服務機構,或者可以在民間組織機構中發揮積極作用。其次,從國外經驗來看,政府的支持對企業服務體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但是,企業服務體系的發展不能脫離整個社會,需要整個社會的參與。因此,在我國要想建立企業服務機構的長效機制,既要中央政府提供資金等方面的支持,也需要全體社會成員參與進來。

參考文獻:

[1]王恆立。關於加強企業行政管理的路徑探析[J].東方企業文化,2012,18:103.

[2]劉晶晶。企業行政管理的現存問題及改革建議[J].才智,2015,31:274+276.

行政管理畢業論文 篇三

摘要

隨着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越來越精細化,任務也更加繁重。行政管理部門作爲高校管理系統運作的核心,在新時代背景下表現出新的特徵。高校辦公室行政管理工作人員應積極轉變思維方式,運用新技術、新手段、新管理模式和指導思想,爲實現高校的可持續發展增添新的活力。要注重創建自動化辦公環境,建立健全行政管理規章制度,打造學習型行政管理環境,構建生態型辦公室行政管理體系,不斷提高管理水平。

關鍵詞

高校辦公室;行政管理;創新意識;立德樹人;人才培養

一、新時代高校辦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特徵

高校辦公室承擔着一系列的行政管理工作,與高校各方面的事務相關,對於服務教育教學科研,促進高校可持續發展起着重要作用。綜合來看,新時代高校辦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具有協調性、政策導向性、科學性和服務性。

1、協調性

高校辦公室行政管理工作事務多,種類繁雜,從各層級領導到高校全體師生,均需要辦公室的日常服務與管理。高校辦公室行政管理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遇到各種矛盾,或者是暫時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應積極進行協調。高校辦公室行政管理工作人員同時負責組織學生活動、建設校園文化、引導教育教學與學術科研等工作,表現出工作的多層次性、綜合性和全方位的協調性,必須做到統籌兼顧。

2、政策導向性

高校辦公室行政管理工作人員應積極完成上級部門交代的各項工作任務,遵照政策規定、會議精神和規章制度,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凸顯出政策導向性。這就要求高校辦公室行政管理工作人員應同時具備高效率的執行能力與高覺悟的政治素養。在此基礎上,按照高校教育指導方針與相關政策辦事,切實提升行政管理工作的執行效率。

3、科學性

快速發展的網絡信息化技術,爲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多便捷化、高效化、科學化的管理模式,至此高校辦公室行政管理工作進入了網絡化時代。這對行政管理人員的綜合能力與素質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行政管理人員應積極學習網絡技術,瞭解並熟練操作常用辦公軟件,與時俱進地提升自己的職業操作技能。

4、服務性

高校辦公室行政管理工作人員要具有服務意識,不斷創新服務理念,改進服務方式,履行服務職能,提高服務質量。要在科學、規範的指導原則下,爲高校大學生日常學習生活、學校科研立項、領導制定決策、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等提供切實的保障性服務。在高校辦公室行政管理服務工作中,管理人員要具備高度的責任心,面對問題能夠積極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具體解決措施和建議。

二、高校辦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高校辦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存在一些問題,如管理職能沒有充分體現出來,管理工作有時也較爲鬆散隨意,影響了高校教育事業的發展。

1、管理職能沒有充分體現出來

高校辦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涉及高校各項工作的有效銜接,但是,部分高校辦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偏重學生的制度性管理,沒有充分重視辦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其他職能。部分工作人員將其視爲簡單處理高校瑣碎事情的管理部門,管理工作未能深入圍繞高校管理事項全面開展,在教育教學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形式主義現象。

2、管理工作較爲鬆散隨意

高校辦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具有業務流程與內容的廣泛性、工作執行的可操作性與原則性等特點。在現階段,部分辦公室行政管理工作人員雖然某種程度上認識到其在管理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但有時工作仍然存在隨意性,沒有有效地開展管理工作。這容易導致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不高,影響高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高校辦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具體策略

當前,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越來越受到廣大高校的支持,尤其是應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職院校。隨着高等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和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的科研項目與學術交流機會日漸增多,一些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得到創新應用,這對高校辦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要研究辦公室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適時求變,不斷創新。要創新工作方法與管理理念,注重創建自動化辦公環境,建立健全行政管理規章制度,打造學習型行政管理環境,構建生態型辦公室行政管理體系,不斷提高管理水平。

1、創建自動化辦公環境

隨着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高校辦公室行政管理工作人員應該樹立現代化的管理理念,引進先進的自動化辦公硬件設備設施,推動辦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方式的轉變與升級,從而優化管理職能,提高工作質量。例如,引進計算機、投影儀或自動化會議室等現代化辦公設備設施。當前的辦公環境雖然自動化程度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創新空間,如可以採用基於網絡的自動化辦公系統,其涉及的自動化設備設施包括終端服務器、個人電腦、校園局域網等,這能爲高效的信息傳輸、資料處理和其他事務管理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高校辦公室行政管理往往涉及各種資料文檔,工作人員應在建立紙質版管理檔案的同時,逐步建立電子版管理檔案,利用網絡信息存儲功能提高信息傳輸與管理的效率。另外,也可以建立遠程電子通訊系統,採用網絡可視化視頻會議、網絡傳真等形式高效地處理工作任務,避免傳統單一化管理所帶來的時空侷限性。不同管理層的工作人員都可以利用網絡終端設備第一時間獲得自己管理範疇的工作內容,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校辦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運營成本。

2、建立健全行政管理規章制度

要想提高行政管理工作效率,高校就要建立健全辦公室行政管理規章制度,努力推進各項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科學化。各項規章制度要涵蓋辦公室行政管理的各個方面,充分考慮各個方面的利益。在具體工作中,辦公室行政管理工作人員要牢固樹立規則意識,熟悉高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明確工作範圍,嚴格遵守工作紀律,善於總結工作經驗,熟悉辦事流程、具體步驟及要求。高校要按照科學規範性、制度流程化的要求建立考覈制度,對辦公室行政管理人員的工作進行考覈評價,要將具體的`責任義務與崗位要求落實到每個辦公室行政管理工作者身上,建立與之相對應的獎懲制度,通過制度的約束提高辦公室行政管理工作人員的責任感和上進心,激發行政管理人員的工作熱情。隨着時代的快速發展,辦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制度也不是永久不變的,需要在貫徹落實中找到新的改革契機,不斷通過理論聯繫實際進一步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提高工作效率。

3、打造學習型行政管理環境

現階段,高校辦公室行政管理人員雖有很多的交流與學習機會,但缺少有針對性的學習途徑,這導致有些辦公室行政管理人員缺少增長見識與本領的機會,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高校辦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因此,高校要統一思想認識,樹立正確的學習導向,處理好學習與工作的關係,合理安排學習時間與學習內容,積極打造學習型行政管理環境。要重視辦公室行政管理團隊的人文建設,提高辦公室行政管理團隊的核心凝聚力。要支持並鼓勵辦公室行政管理人員豐富理論知識,通過有效的方式提高辦公室行政管理人員的學習主觀能動性與參與意識,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辦公室行政管理人員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習成爲其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辦公室行政管理工作人員要遵循學以致用的指導思想,定期參加各種形式的管理培訓,學習借鑑先進的行政管理理念和方法,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

4、構建生態型辦公室行政管理體系

生態型高校辦公室行政管理模式的提出,爲辦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高校是一個複雜的生態系統,各部分進行着多方面的信息交互與交流,而系統保持平衡與和諧,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樹立以人爲本的管理思想,由剛性管理轉向柔性管理,尊重個性的多樣性,構建符合生態系統和諧原理的生態型辦公室行政管理體系,有利於提高行政管理工作人員的職業自豪感與歸屬感,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潛能,優化高校辦公室行政管理成效。構建生態型辦公室行政管理體系時,要注重行政管理理念的創新,培養生態型管理團隊,服務好每一個工作對象;要建設生態型校園文化,傳播正能量,激發人的內在自覺性和工作主動性;要完善生態型評價考覈體系,以人性化爲出發點,突出科學性、合理性、生態性。要重視部分與整體的辯證關係,儘量使每一個人自覺地參與到高校辦公室行政管理生態型循環系統之中,構建一條和諧的生態鏈。在工作過程中要注重平等溝通,相互尊重,真誠相待,開放包容,營造良好的生態管理環境,這樣才能避免傳統行政管理模式容易出現的缺乏人文關懷、職責不明晰、管理執行力不足、運行機制不暢等問題。

四、結語

總而言之,高校要創建自動化辦公環境,建立健全行政管理規章制度,打造學習型行政管理環境,構建生態型辦公室行政管理體系,全面提升行政管理工作的服務質量。要分析傳統辦公室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有效解決複雜化、官僚化、單一化的管理弊端。在“雙一流”高校建設中,要從根本上保障行政管理工作的效能,爲創建高水平的行政管理環境奠定良好的基礎,爲實現“立德樹人”的人才戰略目標做出應有的貢獻。

五、參考文獻:

[1]龐寶鑫。管理學視野下高校院系辦公室提升行政工作效能初探[J].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01).

[2]江天森。新時期高校辦公室管理工作的特徵與對策分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02).

[3]張學理,房亞明。治理現代化視角下大學生參與高校後勤管理的機制創新[J].社會工作與管理,2016(03).

[4]張東明。關於構建高校生態型行政管理模式的思考[J].閩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2).

[5]塗麟俊,丁康。加強與完善高校辦公室行政管理精細化的新思考[J].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6).

[6]安燕萍。淺談高校院系辦公室如何做好行政管理工作[J].大學教育,2013(07).

行政管理畢業論文 篇四

論文題目:

經濟全球化與中國地方行政管理模式變革

摘要:

本文分析了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經濟全球化”給中國地方行政管理模式變革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剖析了我國地方行政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對如何適應“經濟全球化”,提出了我國地方行政管理模式變革的幾點看法。

關鍵詞:

地方 行政管理 模式變革

經濟全球化給中國地方行政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國地方行政管理的模式是在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這種行政管理的模式在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中,就顯現出不適應的狀況。爲適應經濟全球化進程的發展,我們不僅要對經濟全球化有清醒的認識,有正確的對策,必須對中國地方行政管理的模式進行變革。以認真的態度和充分的準備,積極應對,迎接挑戰。

1、什麼是經濟全球化

從生產力運動和發展的角度分析,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過程:一方面在世界範圍內各國、各地區的經濟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成統一整體,即形成“全球統一市場”;另一方面在世界範圍內建立了規範經濟行爲的全球規則,並以此爲基礎建立了經濟運行的全球機制。市場經濟一統天下,生產要素在全球範圍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經濟全球化就是指生產要素跨越國界,在全球範圍內自由流動,各國、各地區相互融合成整體的歷史過程。

上世紀90年代以來,以信息技術革命爲中心的高新技術迅猛發展,不僅衝破了國界,而且縮小了各國和各地的距離,使世界經濟越來越融爲整體。

經濟全球化在推動全球生產力大發展,加速世界經濟增長,爲少數發展中國家追趕發達國家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的同時,也加劇了國際競爭。增加了國際風險,並對國家主權和發展中國家民族工業造成了嚴重衝擊。但是,經濟全球化已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任何一個國家既無法反對,也無法迴避,唯一的辦法是如何去適應它,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發展中國家只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實行正確得當的政策,採取有力的措施,揚長避短,迎接挑戰,才能變不利爲有利,在參與經濟全球化中求得本國利益最大化,從而實現現代化。

2、中國地方行政管理模式的弊端

當前我國地方行政管理模式還存在一些問題,有些問題只能逐步解決,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一個階段性與連續性相統一的進程,需要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

一是地方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經過歷次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政府職能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尚未完全轉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政府職能尚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管了很多不該管也管不好的事,行政審批事項仍然過多。在一些地方,政府仍然在資源配置領域發揮主要作用,加之生產要素市場發育不充分,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還難以充分發揮。

二是地方行政機構設置不合理,層級過多,部門之間職責不清,協調不力。在機構設置、職權劃分、運行方式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

三是中央與地方的關係還需進一步理順。在某些方面,既存在中央權威和統一性不夠,中央宏觀政策在有些地方實施受阻,地方保護主義比較嚴重的問題,也存在向地方下放權力不夠,發揮地方自主性和積極性不夠的問題。運用法律手段調整中央與地方關係還不夠,制度化規範化水平較低,難以保證必要的穩定性和可預見性。

四是地方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與行政法制建設不相適應。長期以來,我們習慣於運用行政手段管理經濟社會事務,導致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過程和結果缺乏法律保障。現有的個別法規和政策性文件,缺乏詳細的責任條款。彈性過大的條文表述和國家法律、法規與地方法規之間的不協調,也增加了實施中的矛盾。

3、爲適應“經濟全球化”,中國地方行政管理模式必須變革

中國地方行政管理模式的改革,要適應經濟社會不斷髮展的需要,以轉變地方各級政府職能爲重點,着力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完善經濟法律制度,健全中國特色的行政管理模式。

3.1 轉變政府職能是中國地方行政管理模式改革的關鍵

政府職能的範圍主要取決於市場和社會的需求。經濟和社會有序運行的關鍵,是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政府則主要運用經濟和法律手段有效調控經濟、監管市場,做到政市分開,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

3.2 設置規模適度、權責明確、結構優化的行政機構

政府規模與人員應當與其擔負的職能相匹配,儘可能做到規模適度。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界定不同層級的職能和權責,以加強經濟、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爲落腳點,建立一個規模適度的政府。

設置行政機構的關鍵在於理順職能關係,合理配置權力。明確權限職責。優化內部結構,調整機構內部分工,相對集中行政決策、執行和監督的權力。

3.3 理順中央與地方政府的關係

政府要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承擔好各項管理和服務職能,保持自身順暢、高效運作,就要理順內部關係、完善運轉機制。首先是中央和地方的關係問題,要科學劃分中央與地方之間的事權與財權,確立規範的利益和激勵機制。其次是行政層級問題。發達國家的政府層級一般不超過三級,而我國是五級政府的體制,因此在政府運作效率上就產生很多問題。

3.4 改革中國地方行政管理的模式

長期以來,有些行政機關沿襲了計劃經濟時期的行政管理模式,傳統的行政管理方式已經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需要,必須進行改革:

首先,充分運用間接管理、動態管理和事後監督管理等手段對經濟和社會事務實施管理。

其次,變剛性管理爲柔性管理。現代行政更加強調政府的服務與合作關係,政府應當與相對人加強溝通與交流。

改革行政管理模式,要求我們更多地運用經濟和法律的手段進行管理,更好地體現依法行政的要求,通過民主、透明、高效的行政程序,解決損害人民羣衆利益的問題,維護社會穩定,保障社會公平,構建和諧社會。

3.5 加強行政法制建設

在加強行政法制建設中,要重視行政立法和經濟立法,用法律手段推動改革進程,保障改革成果。要嚴格執法和公正司法,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提供法治保障。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初步建立起了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法律體系。但目前更需重視執法和司法環節,爲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行政執法是行政管理的重要方面,如果法律得不到有效實施,人民羣衆對行政執法不滿意,會直接影響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效果。

行政管理畢業論文 篇五

摘要:一個機構的運行是離不開行政管理工作的,隨着我國社會的進步,我國的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尤其是高校的教育,在高校的日常運行中,行政管理工作是最爲重要的一方面,同時也面臨着改革的衝擊。行政管理推動教育更好更快的發展,使高校的行政管理體系越來越完善,對於高校的行政部門改革勢在必行。本文主要對目前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原因,以及爲其提出有一定建設性的建議,爲現階段高校改革的發展提供可以借鑑的內容。

關鍵詞:高校;行政管理;創新;效率

一、引言

現階段,一所高校的綜合素質主要是通過高校的行政管理水平來體現的,行政管理可以影響到學校對教學的管理,對人才的培養,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後勤工作最爲重要的基礎。所以,行政管理團隊需要較強專業的素質,可以做到爲學校師生着想,這樣纔可以有序的開展工作。

這就要求管理人員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做到與時俱進,積極響應社會改革的號召。隨着現代社會的發展,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也在一步步推進,管理工作人員必須抓住時機,找出行政管理的問題,爲高校行政管理改革找出創新的新路徑。

二、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觀念落後

在我國很多高校中,行政管理的工作大多數都是由高校校長一個人直接決定,其他參與工作人員只能去執行校長的決策,有意見無法向上級反應,有苦說不出,這種行政管理模式過於傳統,往往不得民心。如果這種情況出現的過於頻繁的話,引起其他工作人員的不滿,直接影響到決策的執行,容易產生“官本位”的思想。

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必須要遵從以人爲本,服務師生的準則。在行政管理工作中,不要總是按照舊的思維去工作,這樣的墨守成規恰恰不如靈活變通收到的效果好。

很多行政管理工作人員的思想太老,不願意改變,這樣一來,對於管理工作的改革是一大阻力,難以接受新的事物,許多好的行政管理方法根本就無法引入到高校的管理中,這樣會與社會脫軌,最終被社會淘汰。同時,一些高校領導不重視行政管理的工作,並且認爲這項工作十分簡單,這一點也會影響行政管理的效能。

(二)信息技術帶來的衝擊

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的進步,網絡從當初的3G到現在的4G,甚至將要問世的5G,人們獲得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並且得到信息的速度也越來越快,一些剛剛發佈的新聞在短短的幾分鐘之內人們就可以查收到,國家的大事也是分分鐘就可以遍佈全球,如此大的信息量,如此快節奏的生活,人們閱讀新聞的方式也在改變,閱讀的速度也在提升,大多數人開始習慣於淺閱讀,只獲取具有一定吸引力的新聞和信息。但如果高校缺乏一定的信息判斷力,不關注國家和社會的公共利益,隨意地發佈消息,這樣就會引起嚴重的網絡輿情危機。

在互聯網的時代,網絡上轉發的消息,很有可能就是假信息,存在着一定的病毒危機。由於高校的管理人員缺乏對網絡輿情管理的經驗,在處理這一問題時相對來說就會比較困難,因爲消息傳播得太快,一些對於學校的不利影響就會傳播出來,影響學校的廣大師生,如果行政管理工作人員不及時地阻止這一消息的傳播,有可能會對高校產生毀滅性的打擊。所以,高校行政管理人員需要提高信息化水平,專業素質,加強對輿情處理的能力。

(三)缺乏專業化管理

在行政管理中,管理人員的素質對於管理效能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因素的,同時效能與管理的模式緊密相關。就目前而言,教育改革正處於一個新的勢頭之上,我國高校也應該響應教育改革的號召,與時俱進,順應時代努力的發展,高校的行政部門更是如此。

但是目前管理政策卻有着很大的難題,很多高校的招人目標不明確,沒有一定的考察方式,所以招進來的人總是良莠不齊,選拔人才的方法沒有專業性。除此之外,對於管理人員的培訓也都缺乏經驗,對於一個剛剛入職的人員,並未對其進行培訓就直接讓其上崗,這樣會大大影響行政管理的效能,且不說能讓管理更加的得當,就是讓管理不出現一些原則性的錯誤就已經很好了。而且這些沒有參加過培訓的人員在後期的管理也會出現困難。在改革的過程中,高校以校企的模式就行學徒制推廣,運用於師生之間,讓老師帶學生,培養其專業素質,迅速提升能力,並適應新的環境。管理模式的多樣化對行政管理有着十分重大的影響。

目前很多高校在行政管理方面出現了很多的問題,比如說權利不明確,負責人應承擔的責任也不明確,有的權利出現重疊的現象,一個人員常常被多個領導使用,而且領導的職責也出現一職多人的現象,不同部門的人員還可以一起工作,出現各種橫向和縱向的合作。

三、高校行政管理的創新措施

(一)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當前的時代是信息發展的時代,科學技術是一生產力,在快速發展的高科技時代,高校對於科技必須重視起來,引進一些先進的概念,思想,將高校的行政管理引入新時代的潮流,新興的概念例如“智能校園”“透明校園”,以及一些“無紙校園”等。

“智能校園”就是通過信息化的手段,將學校擁有的資源進行整合,實現優化、協調、數據化的管理系統,比如說建一個網站系統,學生可以通過網站了解學校的學習資源,可以查找題庫,可以查找空閒教室進行一些活動,可以通過網上進去學校圖書館獲得知識。此外還可以使用校園一卡通系統,學生吃飯、洗澡、購物等實現信息技術一體化,這些方面都是信息技術的體現,隨着社會的發展,信息技術的進步,以及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新技術的出現,信息技術會使行政管理部門的效率得到提高,智能化水平也會越來越好。“無紙校園”就是辦公的整個流程不用紙張,這一方法爲辦公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行政管理部門將辦公都在網絡上進行,通過引入OA系統,大大地減少了紙張的利用,極大地方便了廣大教室的辦公,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辦公效率,同時在財政方面,方便了查詢,標誌的工資條消失,審籤流程系統上線,方便了領導的批閱授權。

(二)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在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門,行政人員是部門的主體,在日常管理中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該部門執行效率的高低,往往取決於管理人員的素質。所以,在提高高校管理部門的水平上,還需要重視人才的素質培養,只有人才的素質跟上了,思想觀念順應社會時代了,這樣才能提高辦事效率,提高工作能力,故而,行政人員的自身素質是高校行政管理應該注意的。

但是,有些行政人員在崗位上工作了多年,有着豐富的管理經驗,不願意按照新事物的思想去解決問題,接受不了自己不習慣的方法來進行管理,這就大大地影響了辦事的效率。最爲明顯的一點就是在信息技術的應用上,管理人員故步自封,認爲互聯網辦事效果不好,缺乏主動的積極性,因此,行政管理人員的思想必須緊跟時代的潮流。

除了思想觀念需要改變以外,在理論和時間方面的培訓學習也不能缺少,各個部門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科學的培訓方案,參加培訓班。讓工作人員在上崗前參加培訓,提高專業素質,提升能力,更好地適應工作,這些都是最爲基礎的東西,必須進行學習。

(三)完善監督與效績考覈

高校行政管理監督的改革創新,需要利用科技的力量。利用信息技術優化和改善監督方法,提供更加便利的監督手段。藉助信息技術的優勢,可以實現日常管理的集中化、動態化、精細化等,及時發現並妥善處理潛在的隱患問題。

目前,較爲流行的信息技術就是大數據,將數據分析引入到高校行政管理中,一些人員的辦事能力,效率就都以數據的形式整理到一份文件中,形成個人檔案,學校領導根據每個人的能力可以將其分配到不同的崗位中,這樣可以充分地利用人才,防止人才流失,使行政管理部門工作效率越來越高。

同時學校還應該建立網絡監督系統,讓廣大師生對學校的管理工作進行監督,提出一些建議個意見,這樣更有利於學校的發展,同時也有利於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

四、結語

在當今時代的發展下,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成爲學校發展最重要的問題,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高校行政管理部門應該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完善監督和績效考覈。

與此同時,管理部門的人員自身的素質和專業的素養也應該進一步地提高,解放思想,緊跟社會的潮流,從而將教育事業推動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鄭曉曉。新形勢下高校行政管理創新路徑分析[J]。經貿實踐,2017(21):165.

[2]王玉琳。新時期高校行政管理創新路徑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4):220—221.

[3]羅薇。高校行政管理的發展方向與路徑[J]。明日風尚,2018(8):213.

[4]邱思純,王靜美,黃長義。新時代中國社區養老管理制度創新之路[J]。管理世界,2018(7):172—173.

行政管理畢業論文 篇六

摘要:

本文通過對企業行政管理理論進行分析研究,對當前制約企業行政管理的問題進行了剖析,並對如何優化企業行政管理水平,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

企業行政管理特點、管理手段基本要求

隨着現代社會的迅速發展,爲適應切實與國際現代化企業管理並軌,學習利用先進的管理方法,當前的企業管理就因時而動,切實結合實際需要及時調整舊的管理方式,適應企業發展新形勢的需要,縮短與實際需要的差距,只有在管理中企業行政部門堅持在管理、協調和服務等方面再上一個臺階,才能算地上一個合格的現代企業企業。所以要推進企業的壯大發展,就必須要加強和改進企業行政管理,搞好企業內部管理,適應市場經濟和企業轉機建制的需要,這對於增強企業活力和發展市場經濟將具有重要意義。

一、企業行政管理的基本特徵

1.權力依賴性

企業行政管理要充分行使權力,是否能真實的起到作用,主要由建立在企業內部組織機構以上的上級權力與權威所機構決定,沒有上級主管權力機構的支持,企業行政管理也就成了一句空話。只有依據堅實的權力基礎,企業行政管理才能正常的運用職能作用,確保職權實施達到如期效果。同時企業行政管理在運行過程中,再配以對違抗管理的懲罰措施,企業行政管理才能真正的發揮作用,所以企業行政管理手段和方式還體現出較強的針對性。

2.效能實用性

企業行政管理在實際運作中應更加註重管理內容的形式和實質內容,對企業管理過程中諸多制度、程序、環節、圖表、文件等要求更加貼近實用需要性,往往要經過多次的調研、論證後,結合實際進行剪裁和調整,使之變得更加貼近企業管理實際需要。

3.管理效益性

在市場經濟中,企業並不是孤立的,企業行政管理與企業的經濟效益緊密相連,在實際運作中企業必須與其他的經濟主體進行相關的經濟活動,而且在生產、管理、銷售過程中必須遵循企業運營成本效益原則,最大程度降低成本,提升管理效能,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實現可持續性發展,讓企業實現價值最大化目標。

4.效力縱向性

企業行政管理也如同行政單位一樣,管理過程也主要是通過企業行政組織內部的隸屬關係,自上而下進行指揮和協調工作,而且更多的是貫徹執行企業管理決策層對下級的指令性要求,因此企業行政管理方式表現的更多的是縱向性,產生的效力也是縱向性的。

二、企業行政管理的主要職能

1.管理職能

根據企業經營的需要,在處理好企業日常事務,確保企業各項日常性事務正常順利運行的同時,還要各極主動圍繞企業的經營理念、管理策略、企業精神、企業文化建設開展一系列研究活動,然後通過分析總結,爲促進企業的發展,向企業決策層獻計獻策。同時逐級建立自上而下的責權關係,以充分保證行政管理渠道的暢通無阻,保障企業行政管理工作效果。

2.服務職能

企業行政管理在企業經營中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企業行政管理部門不僅要顯確保企業各個部門的運轉提供後勤服務,還要服務於企業內各相關機構,協調好各相關部門間的關係,從而發揮企業的運轉最大化,企業行政效率的提高最大化。

3.協調職能

企業作爲一個經營主體,內在關係錯綜複雜,方方面面也需要協調流通,才能保持正常運轉民,保障企業整體工作一致性,做爲主導作用的企業行政管理部門,應針對企業現狀積極採取多種措施,協調好企業內員工之間的關係,完善相互間職、責、權方面的結構體系,處理好員工間的衝突,從而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

4.控制職能

企業行政管理部門主要職能是對保障企業運轉的各相關措施進行監測、控制與調整,及時完善建立相關的激勵機制、監督系統和制定獎懲措施,並確保切實執行,從而通過運用控制手段促進企業管理,增強企業工作的有效性及合理性。

三、企業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企業行政管理人員觀念落後

受長期以來傳統理念的影響,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的行政工作者還無法擺脫類似於政府機關管理模式,這是與現代化企業的需求是格格不入的。,這隻能會使企業行政管理更加保守僵化,降低企業行政效率,阻礙企業的發展進程。

2.缺乏完善系統的管理制度

目前我國的大多企業沒有與國際接軌,對企業管理仍然沒有一整套科學、系統的管理規章制度,在管理中更多的是憑藉工作經驗和想當然的工作方法去開展企業行政管理工作,甚至在管理中企業管理層無視企業的管理制度,以凌駕於制度以上態度去管理企業,致使企業處於混亂狀態。造成人、財、物的極大浪費。

3.企業行政管理缺乏實踐性

當前的企業制度制定和管理,不是立足於實際應用,而是決策層拍腦袋定的,在管理中缺乏實用性,而且當前企業管理導更多的是注重企業經濟效益,對行政效率並未引起足夠的重視。4.與實際需要嚴格脫離。受我國計劃經濟時代傳統管理思想的影響,企業行政管理人員在管理中不去主動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固守成規,雖然吸取現代化企業的管理經驗,企業行政管理機構經過多次調整,但在管理順仍存在企業行政機構臃腫、人員配置紊亂、管理渠道冗餘複雜等諸多不規範之處如,致使政令不通,制度不達。

四、現代企業行政管理的基本要求

1.當前要使企業行政管理適應企業的快速發展

就必須要改變企業行政管理的現狀,改革中要本着爲企業經濟利益服務的原則,徹底擯棄形式主義,頑固不化、因循守舊的思想,大力倡導勤儉節約理念,並切實在工作中切實根據企業實際需要,堅持以公司利益爲中心,綜合運用多種管理辦法,結合實際科學確立管理機制,強化服務理念,真正圍繞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爲宗旨開展工作。

2.建立以企業管理者爲首的指揮系統,完善管理機構,強化行政指揮權力

通過牢固企業決策層行政管理理念,確保企業行政管理部門有足夠的行政權力和必要的權威,科學規範的行使行政管理手段,依據可靠的行政實施渠道、高水平的諮詢機構、嚴格的管理措施,強化企業行政管理實施,大大減少不致因考慮欠周或個人判斷失誤而產生負面影響。

3.在管理中要堅持以先進的現代管理方法爲基點,積極營造有自我特色的企業文化

重視企業員工的感情和需要,真正爲員工營造和諧、寬鬆的工作環境,並通過完善激勵機制和獎勵制度,不斷激勵與鼓舞、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從而最大化的促進企業實現效益增長。

4.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完善各項管理、崗位責任、工作程序等一系列規章制度

實施科學規範的分工、協作、服務職能,大力提高人員隊伍素質,堅持以科學的任務目標來引導正確的管理行爲,以嚴格準確的績效評價制度爲企業獎勵基礎,極力完成激勵機制良性循環,有效實現引導、評價、獎勵科學結合,以確保激勵機制在企業行政管理中達到預期效果。

五、結束語

近年來,我國企業行政管理雖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管理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仍需要企業管理層關注解決,大力解決企業行政管理機構虛設、職能作用不強、與實際脫鉤等現狀,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得到解決,企業現代化發展也就成了一句空話,企業的經濟利益也得不到保障,當前要想推動企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企業行政管理機制,是當前急需解決的要務工作。

參考文獻:

[1]鄧集文。我國企業行政管理的現存問題以及改革思路[J].《科技與企業》,2011年9月。

[2]蔡步理。經濟全球化對我國企業行政管理組織變革的影響探討。《商場現代化》2011年7月。

[3]賈俊玲,李建。《合同法與企業合同實務》[M].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1999.

[4]李守君。加強經濟合同管理的策略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7.

行政管理專業畢業論文 篇七

摘要:

行政管理是企業生產管理中的重要內容,是企業正常運營的可靠保障,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有着重要影響作用。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企業的經營和發展也面臨着極大的挑戰,如何通過加強行政管理提高企業競爭力是各企業面臨的重要問題。本文首先分析了當前企業行政管理現狀,並對如何改革和創新企業行政管理進行了相關探討。

關鍵詞:

行政管理;現狀;創新

企業行政管理以相關制度和法律爲依託,是指企業經營發展中開展的職能性管理活動,對企業的發展有着重要影響作用。相比其他管理,企業行政管理具有強制性、實效性等特點,在企業管理中發揮着作用。首先,有效的行政管理可以提高企業的適宜能力和應變能力。政管理涉及到企業生產管理的各個方面,可以充分發揮樞紐作用,有效地將生產管理中各個要素聯繫起來,提高企業的生產管理水平,提高企業對市場的適宜能力和應變能力。其次,有效的行政管理有利於企業發展戰略的順利實施。發展戰略是企業實現自身發展目標的重要途徑,對企業的生產管理、經營有着重要影響作用,所以企業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詳細的發展戰略以及戰略實施非常關鍵。而企業發展戰略制定和實施是離不開行政管理的,所以加強企業的行政管理是企業實現發展目標的必然要求。總之,在新時期環境下,隨着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以及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對行政管理進行改革、創新,提高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最大程度發揮其在企業經營和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一、當前企業行政管理現狀

1.行政管理人員管理觀念落後,行政管理意識有待提高。由於以往經濟體制的影響,目前很多企業行政管理人員對行政管理的認識不到位,沒有意識到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管理意識薄弱,依然延續傳統的行政管理理念,管理觀念落後,管理模式陳舊、管理方式僵硬,等等這些因素導致企業行政管理工作如同虛設,流失形式,嚴重阻礙的企業行政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給企業的快速發展造成極大的負面作用。

2.行政管理人員的素質有待提高。管理人員是是行政管理不可或缺的要素,是企業開展行政管理工作的核心條件,一個優秀的行政人員要明確自己的崗位責任,並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爲企業的的行政管理帶來正能量,在企業的經營和發展最大程度發揮積極作用。而在現實當中,很多企業行政人員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崗位職責,認識行政管理這一職位就是一個打雜的,可有可無,因此在在技術、知識以及能力方面非常欠缺,職業素質令人堪憂。因此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工作能力是目前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3.企業行政管理體系有待完善,管理模式陳舊。完善的管理體系是企業開展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保障,目前很多企業的行政管理模式都是千篇一律,不能爲企業的發展帶來積極影響。企業行政管理工作不僅僅是處理一些簡單的行政管理實務,做一些收收發發、上傳下達的工作,而是能夠在企業發展中發揮積極驅動作用的工作。因此企業應該摒棄以往傳統的行政管理思想,對企業行政管理工作進行重新認識和定位,並結合企業自身情況和企業發展目標制定適合企業發展的行政管理體系,並完善行政管理工作細節,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以便爲進企業的發展提供動力。另外,在當前很多企業的運營中,行政管理的方法陳舊,不能滿足企業在新時期環境下的發展需求。

二、企業行政管理進行改革、創新的路徑

1.充分認識到行政管理的重要性,提高行政管理意識。企業的行政管理是企業經營和發展中的重要工作,對打造企業文化、塑造企業形象、提高企業凝聚力有着重要意義,因此企業管理人員應深入理解行政管理的意義,充分認識到行政管理對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提高行政管理意識,對行政管理給予高度重視,並對行政管理工作進行嚴格規範,以便其能在企業的經營和發展中儘可能發揮最大作用。在企業的行政管理工作中,規範各項管理要求,落實管理過程中的工作細節,杜絕出現行政管理共安裝流於形式、形同虛設等情況,如此才形成完善的企業行政管理體系,進而從根本上提高行政管理工作效率。

2.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重視對現代化信息的推廣應用。企業行政管理工作的開展離不開行政人員,行政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工作能力直接影響着企業行政管理的效果,所以要加強企業行政管理工作必須要提高行政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工作能力。首先,企業行政工作的本質在於服務,對有效協調企業各部門之間的關係非常重要,因此企業要加強行政人員的服務意識,明確行政工作的基本定位。其次,團隊合作是影響工作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企業應培養行政人員的團隊合作精神,以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在新時期環境下,企業行政管理工作與信息技術的融合是現代信息技術發展必然趨勢,同時也是企業經營和發展的內在需求。所以企業應對現代信息技術給予高度重視,將信息技術有效應用於企業行政管理工作中,以提高行政管理效率。行政管理工作對信息技術的應用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加強企業的行政管理信息系統建設。企業行政管理信息系統以人機交互爲和核心,可以爲行政管理人員提供工作支持和科學的數據支持,在對信息系統的管理和升級過程中,尤其要重視對模型庫、數據庫的優化,不斷強化數據庫的數據存儲能力和處理能力,以進一步提高企業行政管理水平。其次,企業將加強對行政人員的技術培訓,定期開展信息化教育工作,要求行政人員對現代信息技術有一個全面掌握,提高信息化操作水平,以提高行政管理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3.完善企業行政管理體系,引入科學的管理模式。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應建立能夠與企業運營相匹配的行政管理體系,合理利用現有的資源,不斷優化和完善管理體系,提高行政管理體系質量,加強相關執行力,以進一步提高企業行政管理效率。企業的行政管理體系包括技術體系、權力體系以及事務體系,其中技術體系是企業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撐,行政管理體系中的權力體系是行政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的基本保障,事務體系是一個比較複雜的系統,涉及到辦公管理、會議管理、後勤管理、信息管理等等方面。對行政管理中3個體系的調整和優化可以爲企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管理模式是企業行政管理的重要影響因素,企業象徵管理模式落後、僵化等問題都會嚴重製約企業的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所以在新時期環境下,企業應積極改革和創新行政管理模式,並引入科學、先進的管理模式。對管理模式的創新應特別重視目標管理模式和績效管理模式的創新,對目標管理模式的創新需要充分考慮到企業服務產品在市場上的佔有率,進而確定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和工作重點,對目標管理的規劃不僅可以有效解決行政管理工作中可以各種問題,同時也可以降低經營風險,有利於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三、結語

以上是對當前企業行政管理現狀以及創新路徑的探討,行政管理部門是企業的核心部門,尤其在當前市場激烈競爭的形勢下,加強企業行政管理是企業經營和發展的內在需求,企業應該重新審視行政管理的現狀,發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並提出針對性改革和創新措施,最大程度發展行政管理對企業發展的促進作用,提高企業競爭力,確立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行政管理專業畢業論文 篇八

一、高校行政管理現狀與存在問題

計劃經濟時代我國就存在高校行政管理制度,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飛速發張,社會變革加劇,但是高校行政制度雖然也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革,但是弊端依舊存在,突出表現在以下幾點:

1.工作效率不高。

學校的行政事務履行地不夠井然有序,如果出臺新的行政制度的話,從上級到下級貫徹的力度不夠,應對突發狀況的措施不夠穩妥,週期拖延時間太長,各部門不能有序地協調配合,導致辦公效率低下。在行政管理方面,行政管理人員沒有高度重視行政管理工作的複雜性,過於理想化,認爲工作需要的只是熱情和有理想,傳統的僵化行政管理條款導致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低下,那些落後的觀念如崇尚權力,任人唯親,不思進取,安於現狀服務意識淡薄,人本主義等成爲了高校行政管理順利進行的巨大障礙。另一方面,用傳統眼光來說,教師和學生都是被管理的對象,而不是被服務的對象,工作消極,不主動改變工作方式,更新管理模式,從而降低了行政管理的效率。

2.服務意識低下。

行政管理的方式應該隨着社會的發展,高校的改革步伐而與時俱進,但是大多數行政工作人員並沒有更新觀念,服務意識依舊淡薄,沒有從傳統的行政工作方式中脫離出來,並樹立以服務爲核心的工作理念。

3.監督機制缺失。

行政制度中從高級到低級劃分,高級人員對低級人員有領導性質,低級人員對高級人員的監督機制不夠完善,一直相對應的監督機制不足,監督手段落後,往往導致了行政管理工作中的系列問題的產生。

4.人事制度僵硬。

在一些高校裏面會出現這種情況,行政管理人員大多數爲教職工的家屬,這些安置性的工作崗位導致這些員工工作積極性不佳,工作熱情很低,這不僅使工作崗位得不到有效分配,還使年輕一代的積極向上的人員無法獲得此崗位,喪失工作機會,從整體上影響了高校行政管理的效果。

5.機構設置缺乏科學性。

上文分析到高校行政管理效率低下,這與高校行政機構臃腫,分工不科學有很大的關係,分工過細導致部門越來越多,部門之間的銜接做的又不到位,協調性不高,職責分配模糊,而且對於辦事中出現的錯誤相互推諉,各部門均不承擔責任。

6.行政管理工作沒有納入法制軌道。

參考行政事務做的比較好的學校,其必定有完善的規章制度。規範的制度有利於明確各部門的工作範圍和工作職能,將責任也進行明確的規定,將各部門線條理順,各司其職各擔其險,那些行政辦事效率低下的高校,其行政規範往往不夠具體,管理也不夠有條理,工作中個人情節嚴重,憑藉主觀經驗辦事,隨意自由。因此,效率低下不是沒理由的。

7.從事行政管理人員素質不高,無法適應現實需要。

行政管理需要人員分配才能完成,而人員的素質高低決定了行政管理執行能力的效果好壞,對高校行政辦事效率有很大的影響。文化水平低的人員勢必會或多或少的影響決策的正確性,多數決策水平低。不遵守職業道德,破壞職業氛圍,職責觀念淡薄,會引起爭榮譽,避責任。現階段企業的行政管理對管理人員要求較高,必須有現代化思想和管理意識,及要求有管理能力,有要求有文化素質,除此之外還要有良好的精風貌和充沛的精力。如今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員中,因健康問題而調動崗位的人員並不少見,這也或多或少的影響了行政效率。

8.管理技術因素。

現如今,現代化應用程度越來越高,對現代化技術的應用已經越來越嚴格,高校行政系統也不例外,通過現代化技術可以提高辦事效率,對於收集資料,分析決策等都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技術作用不能忽視。當今社會中科技化程度越來越高,如果不知道與時俱進,還是隻靠舊的思想和辦公模式,那麼終究是會被淘汰的。

二、PDCA循環管理在高校行政管理的應用

PDCA循環指的是一種科學有效,應用性很強的管理程序,它分爲四個部分:

P指計劃階段,任何事情的圓滿成功都離不開事前的周密計劃,這在PDCA循環管理流程中處於首要部分,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在校務安排上包括一些細化的工作流程,包括工作任務的分配,工作目標的設定,工作方案的規劃和問題的解決,在這些工作做完後選出最佳的一個方案,具體制定措施和應對策略,從最初的制定工作計劃,到完成工作目標,並計劃出針對整體的方案,一直到最後完成此工作方案,整個計劃階段就已經包含了對最終工作的結果的預設。

D指執行階段,也就是針對上文的計劃做出相應的行動,負責對工作計劃進行全面的組織,對校內校外的資源和人員就行統籌分配,對校內各行政部門進行統一協調,在各部門與各部門之間,部門與學校之間,部門與人員之間進行交流溝通,提高行政部門辦事效率,通過協調使行政事務有條不紊的進行。

C指檢驗階段,即對高校行政執行方面進行工作檢查,檢驗其是否完成任務,是否運用了科學的方法來實踐方案,是否使行政辦事效率提高並達到預期目標等。並對執行過程所完成的工作記性評判和總結,看結果是達不到預期目標還是超過預期目標。若達到目標則見這個方案推行下去,將寶貴經驗應用到其他行政管理中,若沒有達到目標,就要積極尋找自身的不足之處,努力改正並總結教訓。

A指處理階段,獎懲機制是一種很重要的人員激勵機制,在行政事務執行中,若沒有完成本階段任務那麼就要接受懲罰,但是懲罰並不是最終目的,其目的是讓各部門都努力進取,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並和大家一同提高,各個行政部門之間是連帶關係,一個環節做不好,那麼其關聯環節也會受到影響,降低行政辦事效率,所以面對懲罰,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部門的不足之處並積極改良,最終達到整體進步的目的。

三、結語

高校行政管理的核心價值目標是注重工作效率,這與人力資源管理,企業管理等大領域基本相通,在高校行政事務執行過程中,正如本文所分析的,結合運用PDCA循環管理模式,將行政辦事程序,行政執行人員進行有序的計劃和調配,使人員配置最優化,部門設置合理化。本文所分析的PDCA循環管理是流程管理學科中最爲常用的管理模型,是在舊的行政管理模式中昇華出來的一套符合現代社會的新型管理方式,這種管理方式隨着新時代的時代特徵而產生,具有創新性,實用性和便捷性,深刻地改革了舊的行政管理制度,將原本一支筆,一張紙的舊式行政辦公方式淘汰掉,與時俱進,積極創新,使高校行政事務管理辦法越來越具有科學性。

行政管理專業畢業論文 篇九

淺析高校行政管理改革

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化和知識經濟全球化的到來,高校傳統的管理方式已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和現代教育發展的需要,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整體水平,從而使整個高校的各個組成部分聯結成一個有序、高效運行的整體,已經成爲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1 當前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機構膨脹,人員臃腫。高校行政機構和人員的設置,基本上是參照政府的行政模式

設置機構和人員的編制,並實行與政府相同或是相似的運行邏輯和機制,都經歷了設立―――膨脹―――精簡―――再膨脹的非良性循環。在機構改革中,許多高校沒有認真地處理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的關係問題,只是對行政權力重新進行拼裝組合,按照上級有關部門的要求增加管理的機構和人員的數量、職能,因人設崗而非因事設崗,這樣每一項工作都被人爲地分割爲若干部分,分配到相關部門,職責細化到個人,管理變成了目的本身,爲管理而管理。其最終導致了當前高校行政系統內普遍存在的機構膨脹、辦事效率低的現象;如此龐大的機關,也造成了財力、物力、人才的分散和浪費,導致辦學效益差,嚴重製約了高校的可持續發展。因此高校應加快高等教育管理體制的改革步伐,從政府的管理模式中走出來,按照教育的規律管理學校,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

1.2 部門間缺乏密切配合。

整個高校的行政管理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每個機構都是學校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各部門間的工作要相互銜接、彼此理解、相互配合、彼此服務,而由於機構的膨脹,高校機關內部功能條塊的分割以及越來越細的劃分,使得各機關在具體行政運行過程中,雖然做到了各司其職,但各自又只是完成了其中一小部分,這種片面追求管理的高效率使行政管理人員目光日益集中到本部門利益上來,從而重事不重人,忽略了對學校整體利益的全盤考慮。

1.3 缺乏開拓進取精神。

在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加速發展的新形勢下,高等院校面臨的形勢、任務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內涵也隨之不斷豐富,外延不斷擴大。不斷涌現的新事物和新問題使以往的習慣做法、工作經驗和程序規範已經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而又由於高校的行政管理制度明確、流程清晰,管理者整體素質不高,一些行政管理人員管理思想觀念陳舊,由此形成了工作人員辦事因循守舊,人浮於事,不鑽研業務,不能打破條條框框、衝破禁區,不能廣泛而熟練地應用最新技術成果和現代化辦公設備,管理手段落後,對參與國際、國內競爭缺乏應有的準備及駕馭全局的能力,與新形勢的要求存在不少差距。

這些情況的存在使管理者無法爲學校領導當好參謀、當好助手,制約着行政管理部門指揮、組織、協調功能的發揮,對高校的改革和發展帶來了不良影響。

1.4 行政權利擠佔學術權利。

大學被視爲事業單位,在管理上主要是沿襲行政管理體制,遠遠偏離了大學獨立、學術自由、教師治校等基本精神,大學不是或不完全是現代意義上的大學,而是政府行政體系在大學系統內的延伸。

2 高校行政管理改革探索

2.1 轉變行政管理的觀念。

更新行政管理的觀念是行政管理改革與創新的前提和基礎。新的觀念或觀念體系的建立應當立足於高校,面向並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國際合作與競爭以及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發展的需要。新時期,行政管理者應當樹立如下幾種觀念,以創新行政管理工作,使其不斷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適應高校發展的需要。

2.1.1 樹立經營學校的理念。

高校投融資體制的轉變,社會化辦學的衝擊,高等教育產業的日漸深入發展,都迫切需要遵循教育發展規律和市場發展規律,以經營學校的理念來指導學校的管理工作,不斷壯大自己的辦學實力。

2.1.2 樹立重崗位,輕職位的觀念。

在環境多變的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行政管理者應切實轉變本身的權力價值觀,不能以僅有的內部管理權力去實施簡單的內部管理,以展現自身權力的威性,所有行政管理者應是職位與崗位相稱,而不是崗位與職位一致。

2.1.3 樹立重智力,淡化資歷的觀念。

在高校行政管理中,“論資排輩”的資歷觀念根深蒂固,認爲資歷老就經驗豐富,往往單憑過去的經驗來管理和指導工作。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新時期,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要實現從單純經驗型向科學、創新型的轉變,要淡化資歷觀念,敢於突破陳規,不斷探索,創造性開展工作。

2.1.4 樹立質量效益的觀念。

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需制定合理的質量標準,據此下達任務和對管理工作進行考覈。同時行政管理者應以效益求發展,以實幹求進步,個人權益的獲得應以其對行政管理效益的貢獻爲標準,以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益。

2.1.5 樹立“以人爲本”的觀念。

積極引導行政管理人員樹立濃厚的服務意識,使他們充分認識到自身所從事的工作既是服務於領導,服務於廣大的師生,更是服務於教育事業,服務於社會。只有這樣,高校行政管理隊伍纔會在現實的工作中保持高度的工作熱情,充分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

2.2 實行開放管理。

建國以來,我國高校管理採用的是借鑑前蘇聯做法形成的校、系、教研室的封閉性管理模式,它具有複雜的科層結構,行政級別和“官本位”在管理過程中居主導地位的特點;學校辦學主要依附於政府部門,內部各系統之間封閉、缺乏協作與理解、分工過於明確。

2.3 實行特色管理。

高校管理特色,是高校辦學特色的重要方面,是人們在正確的理論指導下和長期的高校管理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獨特個性的管理思想、管理技能及管理作風的穩定性表現,是高校自身優勢的體現和區別於其他學校的一個標誌,直接影響着人才培養的質量,關係着辦學的效益。社會需要是多方面的、多層次的,高校管理也應是多類型、多特色的,只有從實際出發,辦出特色,才能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

2.4 完善分配製度,激活激勵機制。

對高校主體的管理是高校行政管理的全部內容,因此調動高校主體的積極性是一所高校行政管理的根本。在行政管理中制定和運行一系列與多樣的基層單位和專業組織相結合的激勵機制,應用明確可行的、符合組織和組織成員切身利益的、能夠鼓舞人心的恰到好處的目標,建立真正能夠獎勤罰懶、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的工資分配製度和運行機制,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讓教師把較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學和科研,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2.5 推進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制度改革,提高高校行政人員的素質,提高管理的專業化水平。

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不但在理論研究上比較落後,而且在管理隊伍建設方面也比較滯後,管理者整體素質不高,專業知識結構不合理,總體水平偏低,大多還停留在經驗管理階段。而高校行政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各種決策的制定和執行就需要管理者具有一定的風險預見能力和應變能力,在組織實施過程中,又需要管理者依據一定的組織和程序照章辦事。這些都需要對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管理制度進行改革,造就一支精幹、高效的行政管理人員隊伍,從而提高管理的專業化水平與程度。

3 結束語

高校的行政管理,是高校爲了實現學校教育工作的目標,依靠一定的機構和制度,採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發揮管理和行政職能,帶領和引導師生、員工,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有效地完成學校工作任務,實現預定目標的組織活動。高校的行政管理相對於高校教育、科研活動而言是輔助性的、但卻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在我國高校改革與發展過程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不僅要協調好與社會各方面的關係,還需要通過行政管理來協調校、院、系和各部門之間的關係,以促進整體的協調發展。

行政管理畢業論文 篇十

【摘 要】

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經過十幾年的建設,雖然已取得不小的成就,但執行效果差,收效低等問題仍然突出。本文通過梳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發展歷程,結合執行的現狀,剖析制度落地難的原因,查找問題的根源,最後根據《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範》的要求和單位實際,針對性的提出加快內部控制制度落地的若干對策,希望能爲我國行政事業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和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詞】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落地;對策研究

自1999年新修訂的《會計法》首次明確提出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單位的內部會計監督責任制度,到2001年試行《內部會計控制規範——基本規範》、2012年發佈《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範》、2015年印發《關於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2016年頒佈《財政部關於開展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工作的通知》,短短十幾年的時間裏,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不僅從無到有,而且每一次新的法律法規的發佈,都標誌着我國事業單位內部制度建設又邁上一個新的臺階,受關注程度越來越高。但是,十八大以來的反腐大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央紀委共立案審查中管幹部240人,給予紀律處分223人;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116.2萬件,給予紀律處分119.9萬人;全國共處分鄉科級及以下黨員、幹部114.3萬人,處分農村黨員、幹部55.4萬人。截至2016年底,共追回外逃人員2566人、追贓金額86.4億元,“百名紅通人員”已有37人落網(2017年3月3日光明日報公佈的數據)。這就突顯出內部控制制度的落地情況並不樂觀,實施仍只停留在紙上、牆上、網上、嘴上,落實不到行動上。那麼如何改善這種執行效率低、收效差的現狀,確保內部控制制度能夠真真正正實現落地,發揮內控制度從源頭上預防風險、防範腐敗的功能,成爲亟需研究的一個課題。

一、加快內部控制制度落地的重要意義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爲了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水平,規範內部控制,國家一直在不斷的制定和出臺各種內部控制制度,但是制度的制定不是用來掛在牆上應付,走形式,而是爲了執行,切實發揮制定的意義。特別是在“把權利關進制度的籠子裏,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人管事,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範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這樣越來越嚴格的要求下,加快內部控制制度的落地才能在根源上起到防範舞弊和預防腐敗,達到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效果的目標。

二、目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現狀

1、對內部控制的認識不足

近幾年來,在國家持續不斷的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時候,仍有很大比例單位負責人的意識還停留在最簡單最基本的層面,認爲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就是對自身權力的束縛,就是被綁住手腳,因而內部控制制度建設長期處於停滯狀態或應付了事;還有些單位負責人甚至簡單粗暴的以財務制度代替內部控制制度,違背了內部控制制度設計要求的全面性原則。

2、缺乏專業指導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發展時間短,並且在實施過程中仍在不斷的完善,越來越專業、越來越嚴格。但是相應的配套培訓、學習卻沒有跟上內控改革的步伐,這樣就算對於相對專業的財務人員來說,有些內控專業術語、專業評價、流程設定等還是生澀難懂,畢竟與會計覈算還是有很大的差別,那對於其它業務部門想做好內控更是無從下手。最終導致的執行結果就是各部門隨意發揮,收效差。

3、內部控制的組織架構設置不健全

內部控制的實施涉及決策、執行、監督三個階段,包含預算、收支、政府採購、資產管理、建設項目管理、合同管理、其他等一切單位經濟活動。具有涵蓋內容多、專業性強、涉及部門多等特點。但事業單位受機構性質和編制數量的客觀因素限制,無法獨立設置內部控制建設機構和專業內控人員,僅在現有的組織架構上調整人員安排,這種拆東補西的辦法,勢必抓襟見肘,必然在某個環節存在監管缺位,影響內控的有效性的發揮,留下舞弊空間。比如:白條抵庫、挪用公款、公款私存等事件的發生,就暴露出內部控制的組織架構設置不健全的一些問題:

(1)重要崗位長期得不到輪崗,風險意識容易產生弱化。

(2)監督機制缺失,腐敗思想容易滋生。

(3)腐件案件一旦發生,都會給國家帶來巨大損失,

4、監督和檢查力度不足

內部控制的監督和檢查從來源來分,有內部監督檢查和外部監督檢查。其中:內部監督檢查包含橫向監督(即同級監督同級)和縱向監督(即上級監督下級或下級監督上級)。外部監督檢查依賴於上級單位、財政部門、審計部門、紀檢監察部門。在實施過程中,不難發現內部控制的監督還是比較簿弱。一是內部監督檢查弱。可以借用中紀委原副書記劉錫榮曾說一句順口溜來總結:“上級監督下級太遠,同級監督同級太軟,下級監督上級太難。”二是外部監督檢查力量薄弱。外部監督單位自身公務繁多,能夠安排人員到事業單位檢查的次數有限,所以很難依靠外部監督單位的力量,每年實現所有事業單位檢查全覆蓋。

三、內部控制落地對策研究

1、提高單位負責人的內部控制意識

意識是行動的先導,只有意識樹立了,行動才果斷。通過不斷加大內控建設重要意義的宣傳,定期組織單位領導負責人開展教育培訓,提高單位負責人對內部控制建設的認識並端正思想,正確認識到內部控制不是緊箍咒,而是護身符。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單位負責人的積極性,加大內部控制建設力度,切實做到內部控制貫穿單位一切經濟活動決策、執行、監督全過程,實現對經濟活動的全面控制。

2、加強業務培訓、指導,提高內部控制建設的能力

財政部門應動態瞭解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情況、困難、疑惑,通過組織現場培訓、網絡學習等方式答疑解惑,事業單位各相關人員通過系統的理論學習,能夠基本掌握內控制度的基本理論,並在結合本單位實際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編制出科學、有效、完整的內控制度,確保單位的全部經濟活動合法合規,有章可循,切實達到單位內部控制的目標。除此之外,事業單位還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聘請專業機構,對本單位現行內控制度進行評價、指導、修訂。術業有專攻,有了專業機構專業人員的幫助,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建設纔會越來越完善。

3、健全內部組織架構

事業單位在外部環境無法改變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健全內部組織架構,來形成相互制衡、相互監督的關係,有效防範舞弊和預防腐敗。

(1)合理設置崗位,明確崗位職責權限,確保不相容崗位分離,避免權力尋租

事業單位應梳理經濟業務活動流程,根據決策、執行、監督三權分立的原則,合理設置崗位,確保各崗位間的制衡性和獨立性,特別是不相容崗位的有效分離。同時,明確每個崗位的職責與權限,防止越權或未經授權辦理業務情況發生,導致無法挽回的國家資產流失或工作人員違法違紀。

(2)建立關鍵崗位工作人員輪崗制度,明確輪崗週期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關鍵崗位包括:預算業務管理、收支業務管理、政府採購業務管理、資產管理、建設項目管理、合同管理以及內部監督等。在開展輪崗工作時,要謹慎、全面、科學,充分考慮上崗人員的資格和能力,不能因爲輪崗需要而發生無證上崗、影響單位正常工作開展、違法違規等新問題,違背輪崗初衷。對於規模小、人數少的事業單位,某些專業性強的技術崗位輪崗條件不成熟,可以考慮擴大輪崗人員選擇範圍,比如可以擴大到系統內部或體制內選擇相應輪崗人員;還可以採取不定期檢查、專項審計等手段確保關鍵崗位的工作合法合規。

(3)建立健全決策機制,杜絕“一言堂”和“一支筆”專制機制

建立健全決策機制,三重一大的事項必須由單位領導班子集體研究決定,其它經濟事項是否由班子集體研究決定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決策過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結合專家論證和技術諮詢結果,科學、合理、合法做出,避免“一言堂”。健全問責機制,將決策結果與責任人掛鉤,具體落實到每一個人,防止集體決策無法追究個人責任的情況發生。

四、進一步加強監督和檢查力度

加強監督和檢查力度可以從完善內部監督機構的建設和加大外部監督檢查力度着手:

(1)完善內部監督機構的建設

鼓勵有條件的單位單獨設置內部控制職能部門,沒有條件的單位也要指定專門的內部控制牽頭部門,負責內部控制的組織、實施、協調等工作。事業單位內部各部門要緊密配合內控職能部門或牽頭部門做好內控相關工作,只有這樣,事()業單位的內控工作才能形成完善的內控網絡,確保有效運行。

(2)上級部門加大監督檢查力度,並把檢查結果納入單位負責人的績效考評

上級部門加大內控的監督檢查,並把結果納入單位負責人的績效考評,可以倒逼單位負責人高度重視內控的建設,提高職能部門或牽頭部門的的震攝力,加快內控的建設與完善,切實把內控政策落實到位。

(3)藉助社會第三方專業機構,加大監督力度

充分發揮社會機構的作用,委託社會第三方專業機構開展專項審計、檢查、指導,對發現的內部控制建設薄弱環節和風險點,負責提出整改意見,指導單位完成相關內控制度,形成逐步完善、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達到以查促改的目的。

五、結束語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雖然初見成效,但仍任重道遠。制度落地不是僅僅依靠某一個人的力量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單位主要負責人的重視、支持,全員的配合、協調,專業機構、專業人士的指導。只有通過不斷提高思想意識,完善制度建設,加大部門間、崗位間的協調、溝通,內部控制制度才能切實落地,爲事業單位各項經濟活動的安全、高效運行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