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德育論文

中職生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教育

內容摘要:孔子曰:“少成則若性也,習慣若自然也”。好習慣就像是我們生命枝頭上盛開的一朵美麗的小花,學生能否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對他們成功與否至關重要。而中職生和普高生相比,在行爲習慣上還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爲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終身幸福,我們職教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良好行爲習慣的培養。

中職生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教育

關鍵詞:中職生良好行爲習慣培養德育教育

孔子曰:“少成則若性也,習慣若自然也”。 好習慣就像是我們生命枝頭上盛開的一朵美麗的小花,學生能否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對他們成功與否至關重要。而中職生和普高生相比,在行爲習慣上還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爲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終身幸福,我們職教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良好行爲習慣的培養。

一、中職生行爲習慣的現狀

(一)不良的學習習慣。我校大多數中職生在學習上缺乏主動性和學習熱情,課堂自律能力也比較差,開小差、睡覺、玩手機等現象屢見不鮮;不能按時完成作業,甚至不交作業;考試作弊,學習上遇到問題也不愛思考,很少閱讀課外書籍,很少去鑽研學科知識。

(二)不良的文明習慣。部分中職生比較自卑,不善於和他人交流,老師上課提問也不主動回答;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懂得或羞於使用禮貌語言,看到老師不主動打招呼,與同學聊天時,常常會出現不文明用語,甚至是不堪入耳的髒話,缺乏正確的語言習慣。

(三)不良的衛生習慣。不願意主動打掃衛生,如果不是自己值日,對宿舍垃圾,教室垃圾,校園公共場所垃圾視而不見,甚至隨手亂扔垃圾,隨地吐痰,亂扔瓜子殼、餐巾紙等;有的學生喜歡運動,但又不注意經常換洗衣物,夏天時,汗臭味特別嚴重。

(四)不良的作息習慣。我校有部分學生不能按照學校規定的時間上課作息,經常是上課鈴響了,他們還在路上提着早點晃晃悠悠地去教室,上課、做操、集會也拖拖拉拉;不能按時睡覺,有的學生甚至在管理員及班主任檢查完宿舍後,還躲在被窩裏通宵玩手機,導致第二天不能按時上課。

(五)不良的消費習慣。目前,有很多學生消費不理性,沉迷網絡購物,見到別的同學買了新鮮玩意兒,就羨慕。追求名牌從來不顧自己的經濟情況,錢不夠了,寧願一天少吃一餐也要省下錢來買名牌,每月開銷大,經常入不敷出。

(六)缺乏安全意識。違反學校規定騎電動車、摩托車上下學,不懂交通規則,不遵守公共秩序,喜歡亂穿馬路;離開學校到家後不向老師報平安,或者從家裏外出玩耍也不告知爸媽去向。有的與社會閒雜交往密切,偶爾引發校園暴力事件。

二、中職生行爲習慣成因分析

造成當前中職生存在諸多不良習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這一代的孩子獨生子女多,在家裏享受着萬般寵愛,加上某些家長自身也缺乏良好的行爲習慣,或對孩子缺少科學規範化的教育,對孩子的不良習慣沒有及時發現和糾正,或遷就孩子等,這些直接影響了孩子,讓孩子慢慢變成不愛學習,不講禮貌,不講衛生,不注重安全等各種不良行爲習慣。

其次是學校教育。有些學校、有些老師只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和科學文化知識的教育,對學生良好行爲習慣的培養不重視,或忽略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沒有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此,爲學生養成不良行爲習慣埋下了隱患。

再就是學生本身的原因。我校大多數中職生意志力薄弱,明辨是非能力差、自我控制和調適能力欠缺,比如看到他人放縱自己過得很自在的樣子就心理不平衡,就放鬆對自己的要求,一起睡懶覺,一起不學習,一起不搞衛生等。

還有就是社會的原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比如社會不良風氣和消極思想的存在,不可避免地誤導和影響了中職生的價值觀念和行爲。

三、中職生行爲習慣培養的措施和方法

(一)教師要以身作則,爲學生樹立榜樣

學生在學校裏接觸最多、關係最密切的就是老師了,所以,教師的行爲習慣經常會成爲學生的模仿對象。因此,在這裏,我覺得教師在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同時,自己也要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言傳身教,才能起到楷模的作用。如果要求學生寫作業時字跡要清楚,書寫要規範,而自己卻在黑板上龍飛鳳舞;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勞動習慣,教室衛生區不得有半片紙屑,自己的辦公室卻都是安排學生來打掃的。試問,在這樣的教學軟環境下,學生什麼時候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也應表現出良好的習慣,以身作則,使學生在學習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才能得以更好地實現。

(二)抓細節,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

教育無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師無小節,節節皆楷模。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要想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必須從細節開始。其實,在每天的日常教學中,有許多的“細節”,比如不說粗話髒話,上下樓梯靠右行,不浪費糧食,不抄作業等等,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把這些細節養成好的習慣。《老子·道德經》中就有這樣一句話:“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所以,培養良好的行爲習慣,教師必須注意從一點一滴的小事抓起,讓學生從每天的吃、站、坐、行、學等日常習慣入手,要求做好每一件簡單而平凡的事情,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爲了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應該有相應的行爲規範,讓學生有章可循,讓學生明白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話能說,哪些話不能說。爲此,針對我校中職生的實際情況,在校領導的支持幫助下,我校老師自主編寫了一本《中職生日常行爲規範》,爲學生規範自己的行爲提供一個參考,爲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奠定一個基礎。

(三)家校聯手,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

學生除了學校外,在家中待的時間應該是最長的了,因此,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除了在學校處處培養學生要具有良好的行爲習慣外,還要與家長密切聯繫,請求家長配合老師的工作,督促學生的行爲,時刻提醒學生要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在這個工作中,教師可以經常進行家訪,可以是面訪,也可以是電訪,或是定期召開家長會,建立QQ羣、微信羣等平臺,與家長適時溝通交流,及時瞭解學生在家的行爲習慣情況,對學生的不良行爲作出及時的糾正,將學生養成壞習慣的機會減到最少。

(四)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

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自覺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它能使“要我學”,變成“我要學”,讓自己成爲學習的主人,一旦有了自覺性,學生就會心甘情願地、積極主動地去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這樣,教師的工作就能做到事半功倍了。所以,在這個環節中,教師要多多鼓勵學生,讚賞學生,爲學生行爲習慣的每一個小小的改變而驚喜,讓學生嚐到良好行爲習慣給他們帶來的積極、健康的一面。有了好習慣,學生心中就會多一份自信,多一份成功的機會,多一份享受生活的能力。

(五)培養行爲習慣貴在堅持

美國著名教育家曼恩曾說:“習慣彷彿一根纜繩,我們每天給它纏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會變得牢不可破。”美國心理學家拉施裏的動物記憶實驗研究發現,一種行爲重複21天就會變成習慣動作,而90天的重複會形成穩定的習慣。這一研究表明一個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持續一段時間。因爲人都有惰性,在習慣養成過程中出現反覆也是難免的,尤其是對行爲習慣比較差的中職生來說更是如此。儘管不同的行爲習慣養成的時間不相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堅持的時間越長,習慣就越穩定。因此,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爲習慣必須持之以恆,貴在堅持,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獎罰分明、長期檢查督促,從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總之,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學生做到持之以恆,長期堅持。對中職教師來說,我們要從新生入學開始,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抓住每一個細節來規範學生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學生多一份關愛的目光,多一份溫馨的叮囑,多一份善意的提醒,多一份嚴慈相濟的矯正。滴水穿石,功到自然成,中職生良好的行爲習慣就這樣養成了。

參考文獻:

著作類: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職德育課教學大綱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雷斐心理健康教育講座:中職生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2010年9月6日

網絡文章類:

[3]範德華 中職生思想教育讀本[M].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7

[4]中國論文網

[5]餘百順教育無小事教師無小節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