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基於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學生良好行爲習慣養成教育研究

基於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學生良好行爲習慣養成教育研究

基於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學生良好行爲習慣養成教育研究

2016年1月28日,全球調研巨頭凱度集團發佈的《中國社交媒體影響報告》顯示,已經有超過一半(51%)的中國城市居民成爲了社交媒體用戶,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輕人羣成爲社交媒體用戶的主體。近年來,以微博、微信、QQ和社交網站等爲代表的新型社交媒體迅速發展,正潛移默化地影響着青年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習慣、思維表達方式和價值選擇,研究大學生在社交媒體上的行爲習慣特徵及引導策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課題。

一、大學生在新型社交媒體上的行爲習慣

爲調查當代大學生在新型社交媒體上的行爲習慣和行爲方式變化趨勢以及對大學生產生的影響,從學習、娛樂、交往、消費、健康、道德等方面編撰《大學生在新型社交媒體上的行爲習慣狀況問卷》,對福建部分高校學生進行訪談和問卷調查。共計發放問卷350 份,收回有效問卷 330 份,有效率 94.3%。

(一)社交媒體已成爲大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方便了大學生的娛樂消費需求

調查顯示,100% 學生都使用過至少一種社交媒體,如 QQ、微信、微博、陌陌、人人等,76.2% 學生每天使用社交媒體 1 ~ 3 小時,20.8% 學生使用時間在 3 小時以上。有的學生表示,每天一有空就會開微信,登微博,刷朋友圈,與好友約打遊戲,瀏覽新訊息,以及淘寶購物。有的學生表示,社交媒體爲他帶來商機,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做微商,賣家鄉特產、服裝、鞋子等,收入挺好。有的學生甚至坦言“,現在生活要是沒有了社交媒體會覺得焦慮,不知道要幹什麼。”可見,社交媒體已成爲大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爲他們休閒娛樂消費的重要工具。

(二)社交媒體改變了大學生的傳統閱讀與思維表達習慣

在“你最經常選擇哪種方式閱讀”調查中, 65.3% 學生選擇微信公衆號等網絡閱讀方式,只有31.7% 選擇紙質閱讀。社交媒體上推送的各類知識, 如最新資訊、科普知識、生活常識、心靈雞湯等,滿足了現代大學生快節奏閱讀需要。大學生可以通過關注行業先鋒等網絡大 V 公衆號,飲食、星座等生活類公衆號,電影、股票等商業類公衆號,報紙、電臺等傳統媒體公衆號,以及閱讀類公衆號獲得自己感興趣的知識,也通過社交媒體發佈自己的“閒言碎語”,以及在朋友圈轉發、點贊。在受訪中。有學生坦言,“社交媒體改變了我們的表達方式,無需深思熟慮長篇大論可以隨時隨地表達自己的見解”,也有學生表示,“每天習慣於刷屏、轉發、點贊,幾乎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時間了”。

(三)社交媒體成爲大學生人際交往工具的首選,拓寬了交際渠道

在“您與他人進行交流的首選工具”調查中, 46.7% 學生首選“社交媒體”,遠超面對面(28.6%)、電話(19.8%)和短信(4.9%)的交流方式。75.3%學生認爲使用社交媒體“方便與親友聯絡,增進感情”,50.3% 認爲其“拓展了自己的人際交往圈,結識了更多的朋友”,37.6% 認爲社交媒體“減輕了現實生活中的壓力與孤獨感”,也有 13.6% 學生覺得自己“過於依賴社交媒體,疏離現實人際交往”。受訪中有學生表示,長時間的“鍵對鍵”交流已經讓自己有點遠離現實生活,反而不懂得如何與人“面對面”交流了。

(四)社交媒體衍生校園“宅一族”,對大學生道德行爲、身心健康等產生影響

隨着社交媒體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成爲校園“宅男宅女”。調查顯示,62.3% 學生在課餘期間“宅”在宿舍上網,25.3% 學生每週戶外活動平均少於 3 小時,62.3% 學生覺得自己有頸椎病、鼠標手等症狀 ;86.9% 學生看到過不文明的網絡信息, 75.3% 學生遇到過網上不文明現象,如受到謾罵和恐嚇,也有 32.5% 學生曾在社交媒體上惡意攻擊別人和散步虛假信息。可見,“宅”在社交媒體使部分學生不僅身心出現亞健康,也容易受到社交媒體上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侵襲。

二、社交媒體行爲習慣引發的思想政治教育問題

社交媒體方便了大學生的學習娛樂生活,成爲學習閱讀、生活交際、消費娛樂、就業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社交媒體也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新的衝擊和挑戰。

(一)碎片化、媒體化閱讀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壓力

大學生已習慣在社交媒體獲取即時信息、閱讀公衆號推送的短平快文章,這種碎片化、媒體化閱讀使學生對長篇文字失去興趣與耐心,無法體會到之前閱讀紙質經典書籍帶來的整體閱讀感與精神體驗,分散了注意力,影響了閱讀質量和思維能力。一些學生在碎片化信息中迷亂了雙眼,不知道信息的價值何在,爲了讀而讀,浪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

社交平臺上消息魚龍混雜,一些別有用心的傳播者故意編撰虛假信息或用渲染誇張的文章標題吸引點擊鏈接,也有一些爲吸粉而故意誇大事態、渲染情緒的文章,對一些社會經驗少、容易感情用事、解讀和批判媒體能力較缺乏的大學生造成不良影響,甚至會引發心理信任危機和人格障礙,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壓力。

(二)沉溺於社交媒體,制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開展

“宅男宅女”應社交媒體快速發展而衍生,部分學生沉溺於社交媒體,漸漸與現實生活脫節,不願意甚至不懂得與人“面對面”溝通,逃避和恐懼現實人際交往,淡薄羣體觀念,疏離羣體。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之一是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讓學生接受積極向上的思想教育。學生集體觀念淡漠“,宅”在社交媒體中,對學校舉辦的活動置之不理,很少或不參加學生工作、社團活動,制約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開展。

M·米德認爲 :“在現代社會中同輩羣體的影響甚至大到改變傳統的文化傳遞方式的地步”, 大學生過着集體生活,容易受同輩羣體的影響,若 “宅”風氣在大學生同輩羣體中成爲一種文化行爲, 不僅影響校園主流文化構建,也不利於思想政治教 育活動開展。

(三)道德行爲失範,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社交媒體的虛擬性、隱蔽性和匿名性等特點,使傳統的社會道德約束失去作用,致使部分大學生道德觀念淡化,道德責任感不強,出現道德行爲失範。例如,有的學生髮布過激言論,惡意泄露他人隱私,中傷他人;有的在聊天中污言穢語,宣揚暴力色情,“約炮”、“同居”、“墮胎”等現象見怪不怪 ;有 的用大量商業、投票信息等“刷屏”;有的炒作和誇大負面新聞,傳播網絡病毒,等等。此外,充斥在社交媒體上的如“網上直播自殺”、“南京老人被訛”、“相約燒炭自殺”等事件也衝擊着大學生的神經和道德底線,使他們逐漸變得冷漠和偏激,這些都可 能消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

(四)消費主義增加思想政治工作難度

大學生多爲90後獨生子女,喜歡追求個性、品質、時尚、潮流,而虛擬的社交媒體正好給他們提供了博取關注、自我炫耀的舞臺。部分學生攀比心理嚴重,通過購買高檔品牌鞋服等滿足畸形的消費慾望 ;有的學生網購無計劃,易受物品外觀誘惑,出現負債消費,陷入校園網貸泥潭,加重家庭經濟負擔 ;有的學生網購成癮,一天不上網買點什麼就覺得難受,等等 。

這種從衆、攀比的消費異化行爲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引導大學生社交網絡消費合理化、科學化是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新課題。

三、引導策略

改變人的行爲是一項複雜而艱鉅的工作,要從增強行爲認知、引導行爲自覺到養成行爲習慣逐步推進,大致要經歷他律和自律、自律和自覺、價值目標實現3 個階段 。高校思政工作者肩負着瞭解學生、教育學生的重任,對引導大學生在社交媒體上養成良好行爲習慣有着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教育- 認同機制 :線上線下齊心協力培養良好行爲習慣

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爲習慣是需要經過培養、訓練才能形成的。大學生只有首先正確認知社交網絡,纔有可能自覺形成良好的網絡觀念和行爲,思政工作者必須強化大學生的社交網絡認知教育。

1.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交網絡文化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網絡倫理、網絡文明建設,發揮道德教化引導作用,用人類文明優秀成果滋養網絡空間、修復網絡生態。”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交網絡文化建設,如在大學生經常登錄的搜狐、新浪、淘寶、微信公衆號等積極傳播主流思想和先進文化,倡導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大學生在日常社交網絡活動中接受薰陶和教育。善於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辯證看待社交網絡世界中各種複雜的社會思潮,加強自律意識,自覺抵制消費主義、拜金主義等不良思想侵蝕 。

2.開展社交網絡道德和媒介素養教育

創新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加強大學生對社交網絡道德的認知。作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應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將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社交網絡事件引入教學,激起學生積極參與思政課堂教學活動的興趣,在良好互動中引導大學生形成對社交網絡道德的認知。

將網絡消費教育納入教育體系,培養大學生合理、科學的網絡消費觀。通過開設網絡購物知識講座、網絡消費課程等加強大學生網絡消費道德教育,豐富網絡消費知識,瞭解網絡營銷手段,樹立合理、科學的消費觀念,提高選擇消費物品和科學理財能力,形成健康的消費行爲。

開設專題選修課,加強媒介素養教育,讓學生清楚地認知媒介的屬性,瞭解信息製作流程,理性辨別、解讀媒介中的負面信息,以及運用媒介滿足需求,實現自身的發展,避免沉迷社交媒體,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增設人際交往技巧等相關課程,提高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通過開設相關人際交往技巧課程以及心理健康課程,指導與訓練大學生人際交往技能,增強在現實社會生活中與人交往的信心,逐步改變“宅”在社交媒體的交際習慣。

3.注重主體意識教育,提升網絡自律意識

“道德的基礎是人類精神的自律”,任何他律的規範與教育只有被學生真正接受、信服,才能形成真正的自律意識和行爲。注重主體意識教育, 發揮主觀能動性,引導大學生在學習和自省中提高社交網絡道德認識水平和辨是非、知榮辱的判斷能力,主動將外在的道德規範要求轉化爲內在的社交網絡道德信念和追求,化他律爲自律,進而形成良好的社交網絡道德行爲。

(二)情感- 實踐機制 :激發情感共鳴,促發自覺行爲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也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學生能否將社交網絡道德認知轉化爲具體行爲,進而積澱成行爲習慣,取決於開展教育實踐活動中能否激發學生內心情感共鳴,促發學生自覺行爲。

1.轉變觀念,主動“觸”網,瞭解學生微言微語哈貝馬斯曾指出,“行爲者的規範行爲模式不

僅具有一種‘認知情結’,而且還具有一種‘動機情結’,纔有可能存在規範的行爲”。思政工作者應主動轉變思想觀念,從“說教者”變成“參與者”,積極運用社交媒體參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從學生在社交媒體的“碎碎念”中準確瞭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思考學生在使用社交媒體時產生失範行爲的心理動機,加以個性化指導。或者將一些共同的問題和誤區帶到主題班會,與學生一起探討、辨析,利用線上線下教育互動,讓學生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打造符合大學生心理特點的校園精品文化活動

第二課堂活動在培養大學生思想品質,進一步完善學生知識結構,增強學生體質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立足學生專業特色,精心打造校園文化活動品牌,組織開展一系列主題向上、內容豐富、參與性高的校園文化活動,滿足學生的精神需求,激發熱愛生活、關心集體的熱情,引導他們走下網絡,走出宿舍,參與集體活動。

3.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增進大學生社會責任擔當

實踐體驗是最好的老師,是一種超越理性說服、極具感染力的教育。“網絡空間是虛擬的,但運用網絡空間的主體是現實的”,傾聽學生心聲,組織學生喜聞樂見的社會實踐活動,如社會調查、寒暑假社會實踐、社會環境保護、公益慈善、“三創”教育實踐活動等,觀察分析實際問題,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現實生活的魅力,增進社會責任擔當。

(三)強化- 約束機制 :建制度、樹典型,鞏固良好行爲

在大學生有了一定自律自覺行爲後,政府、社會、學校等還需合力對大學生道德行爲進行有效的定向強化與管理,確保良好行爲習慣的鞏固與發展。

1.完善社交網絡相關法律法規,推行社交媒體實名制

制定《隱私權保護法》《信息淨化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完善社交網絡秩序,推進網絡立法。針對大學生涉世不深、思想單純、容易受誘惑等特點,加強以大學生爲對象的社交網絡條例建設,推行社交媒體實名制。這樣既能提高大學生網絡交往的安全性,又能有效規範他們的網上社交行爲,防止大學生成爲網絡暴力、虛假信息的傳播者[10]。

2.堅持正面輿論導向,弘揚社會主旋律

社會媒體應充分發揮正面輿論導向功能,弘揚社會正能量,通過電視電影、網絡、報刊雜誌等生動、形象地宣傳社會主義建設成果和那些善於創新、敢於創新的網絡新人的成功創業案例,如李彥宏、馬雲、劉強東等。教育引導大學生科學對待網絡,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滿足自我需要的同時善於通過網絡實現人生追求。

3.完善監督管理制度,樹典型、明獎懲

打造一支集思政教師、專業技術人員、心理健康教師、學生骨幹爲一體的網絡教育管理隊伍,有效引導大學生網絡社交。制定社交媒體使用制度,健全大學生行爲規範監督約束機制,讓學生的言行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在反覆實踐中擯棄不良社交媒體使用習慣。建立樹典型、明獎懲的激勵制度,對錶現出良好行爲的學生給予精神肯定與物質獎勵,樹立學生中的榜樣,增強教育的實效性。同時,加大對學生不良行爲的懲處力度,減少或制止學生社交媒體不良行爲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