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教學論文

國中英語故事類語篇閱讀教學探究

【內容摘要】:在國中英語日常閱讀教學中,故事類語篇閱讀教學的活動設計長期處在碎片化、淺層化、片面化、形式化的迷境中。學校教育正面臨着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大挑戰。21世紀5C核心素養包括合作素養(Collaboration)、溝通素養(Communication)、審辯思維素養(Critical Thinking)、創新素養(Creativity)、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Cultural Competence)。本文基於“5C核心素養”的內涵,探究如何在國中英語故事閱讀教學中多維度解讀文本、多層次設計活動、多方面拓展思維,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

國中英語故事類語篇閱讀教學探究

【關鍵詞】:國中英語 故事類語篇 閱讀教學 “5C核心素養”

英語閱讀能力是英語學習者能力發展的基礎,閱讀能幫助學生提高綜合能力、豐富相關知識、激發學習興趣,這要求我們應該重視閱讀教學。英語故事文本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文學形式,對英語初學者來說是較爲寶貴的閱讀素材,其多樣性、複雜性、情境性、趣味性和整體性能拓展學生的視野和思維,並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然而,在實際教學當中,教師對故事文本的處理往往停留在簡單的梳理文章結構,講解語言結構層面,過多關注單詞、短語、句型的操練,只見大樹不見森林,忽視了對教學材料多維度的解讀和挖掘,缺少激活學生思維的問題和活動,使學生的閱讀素養仍然處於低層次的狀態。

下面,本文將結合教學實踐探究如何基於“21世紀核心素養5C模型”,從5個維度優化國中英語故事類語篇閱讀教學活動設計。

一、設計團隊任務,培養合作素養

儘管小組合作已經在教學實踐中廣泛開展,但在活動開展過程中往往出現因小組分工不明確而造成組內參與不均衡、因缺少準備和思考時間而造成小組討論不民主等問題,最終小組合作成爲成績較好學生的獨角戲。因此,合作素養的培養仍需系統化、全方位的推進。合作素養包括願景認同、責任分擔和協商共進三個要素。以人教版英語八下Unit6 Section B的故事Hansel and Gretel爲例。

1. 角色定位,責任分擔

責任分擔是指小組成員根據領取到的任務進行小組分工和承擔分內職責。爲了增加學生思考和討論時間,教師可提前佈置課前導學任務,讓學生通過感知全文分析Hansel, Gretel, father and stepmother幾個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再讓小組討論並確定好各成員最想演繹的人物,如有些同學會選擇扮演集聰明、勇敢於一身的Hansel,有些同學會選擇扮演自私、惡毒的stepmother,也有同學因能力有限而選擇臺詞較少的father...在分工明確後,小組各成員開始對自己所選角色的語言、神態、動作進行演繹,爲了增加表演的真實性,有些學生還會自己製作必要的道具。

2. 小組協商共進,達成願景認同

願景認同是指通過討論實現對小組目標的認同。教師可提出問題“Will Hansel and Gretel be lucky to get the help of the old woman?Will they find the way home?”讓學生進一步思考故事的後續發展並將其演繹出來。此時,小組成員會發揮各自的想象力,對此問題進行有效協商,最終拿出大家都同意的方案。

二、再現問題情景,培養溝通素養

不同學科課程標準對溝通素養都有較爲明確的闡述,然而在教育教學實踐各個環節中,溝通素養的培養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與重視。學生不能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意思,也不能突出重點,說話缺少力量和熱情。他們不能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培養學生良好的溝通素養是基礎教育階段重要的教育目標。溝通素養包括同理心、深度理解和有效表達三個要素。以人教版英語八下Unit3 Section A3a的故事文本爲例。

1. 運用同理心,促成深度理解

同理心是指在出現不同想法時,能理解對方感受,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思考問題。深度理解是指理解言者所傳達的信息並對聽到的內容進行反思和評價。

首先,教師可選取矛盾激化片段的對話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通過語言的輸出讓學生體會人物的情感。

故事當中Nancy的母親在情緒爆發中說出了事實:“You watch TV all the time and never help out around the house! I can’t work all day and do housework all evening.” 此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如果Nancy對媽媽所表達的內容進行反思,思考自己是否真的一直看電視從不幫忙做家務,並且站在媽媽的立場去思考問題,理解感受媽媽白天工作晚上還要做家務的艱辛,還會出現文中Nancy shouted back,“I work all day at school, too! I’m just as tired as you are!”這樣的情景嗎?教師提出“If not, what will happen next?”讓學生對後半部分故事進行改編。

接着,教師可以“Sharing the housework makes a happy family”爲主題展開,讓學生反思現實生活中他們在家幫忙分擔什麼家務及未來生活他們願意爲家庭分擔什麼家務。

2. 運用語言與非語言媒介,增強有效表達

有效表達是指運用語言形式(書面表達和口語表達)或非語言形式(身體語言、面部表情、眼神交流等),清楚地表達觀點、傳達信息,以達到溝通預期的目標。故事中Nancy與媽媽矛盾激化後媽媽沒有說一句話只是失望地走開,結果兩人一週都沒有做家務,最終Nancy找不到一個乾淨的盤子和一件乾淨的衣服。此時,教師可設計如下表格(表1)引導學生思考Nancy可以怎樣做來化解與媽媽的矛盾。

表1

Verbal form(written words, oral words)

Nonverbal form(actions, body language...)

say sorry to mom

do the dishes

三、設計問題情境,培養審辯思維

教育部門對審辯思維的培養給予了高度的關注。早在2016年,審辯思維的素養框架已融入核心素養的總框架中,要求學生能獨立思考、判斷,能辨證分析問題,注重學思結合,避免盲目從衆。審辯思維包括質疑批判、分析論證、綜合生成和反思評估四個要素。以人教版英語八下Unit6 Section B的故事The Emperor’s New Clothes爲例。

1. 分析論證,綜合生成

書中所展示的爲刪減後的故事,教師可呈現完整的故事原文,讓學生通過閱讀能根據上下文推斷理解生詞的含義,理解段落中各句之間的邏輯關係,運用簡單的閱讀策略獲取關鍵信息。通過詢問“How does the story begin? What happened next? What’s the ending?”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口頭輸出該故事情節,培養其總結概括能力,促進綜合生成。

2. 質疑評判,反思評估

“質疑”即提出疑問。“反思”即再思考。主要體現在客觀評價他人、自己,找出存在的問題,提出進一步改善的方案和措施。

教師可提出問題“In the story,who did right? Who did wrong? Why?”引發學生對the emperor, the two brothers, the young boy and the other people的思考。

接着,再拋出問題“In our daily life, are there any people like the emperor? If you are the minister, what will you do? Will you tell the emperor truth or just praise ‘the beautiful clothes’ like others? Why?”進而引發學生反思自身。

最後,教師可在ppt上呈現八上Unit5 Section B 3a 的故事文本----Mulan。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隱瞞身份,也是一種欺騙行爲。教師通過詢問“Cheat exists in both of the two stories, what’s the difference?”再一次引發學生思維上的衝擊,從而做出理性的評判。

四、發散學生思維,培養創新素養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社會發展的動力。現階段,我國在培育創新型人才的道路上存在諸多困難與挑戰。推動教育創新,培養學生創新素養刻不容緩。創新素養包括創新人格、創新思維、創新實踐三個要素。以九年級Unit11 Section A的故事The Shirt of a Happy Man爲例。

1. 創新人格,創新思維

創新人格是指那些能夠驅動和引導創新思維開展的特指性人格,創新思維是以感知、記憶、思考、聯想、理解等能力爲基礎,以探索、求新、綜合爲特徵的心智活動。教師在梳理故事脈絡時,將故事分爲Para.1-2(the king),Para3-5(the prime minister, the banker and the palace singer ), Para6(the result), 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將故事情節串聯起來。最後,教師可設計啓發性問題:“What can make us happy?”引導學生將故事的內涵遷移到現實生活中,並以襯衫的形式繪製出來。

2. 創新活動,創新實踐

創新實踐旨在通過引入新穎的思路和方法,進而生成有創造性的作品。The Shirt of a Happy Man 的故事結局是國王讓首席大將軍去民間尋找快樂的人。教師可設計故事續寫環節。學生以“Who would be taken into the palace by the king’s top general?”爲主線展開,小組討論將軍在民間的活動。此時,教師可設計如下表格(表2),爲學生的創新實踐提供支架。學生所填寫的表格內容可以反映出學生思維的不同之處。對於將軍在民間可能遇到哪些人物,不同小組給出的答案不同,如兒童、乞丐、農民等。接着,學生按照自己的設想演繹將軍遇到這些人的情景。此時學生會在措辭、身體語言、表情等方面進行精心設計,以加強表演的戲劇性。

表2

Who/Character

Why/Reason

Where/Place

What happened?(action...)

a beggar

represent broad-minded

In a hutong

sing songs, beg for food

五、加入文化背景,助推文化理解與傳承

近三年的台州英語會考作文命題體現了在未來教育教學中對學生文化素養的培養是大勢所趨。生於擁有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文化強國,我們教育工作者更應該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在教育教學中滲透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學生理解、傳承並積極踐行文化。同時,作爲英語教育工作者,還應在傳授教育專業知識的同時承擔起培養學生對國外文化的接納與理解,讓國內外文化碰撞時避免發生衝突。文化理解與傳承包括文化理解、文化認同和文化實踐三個要素。以九年級Unit2 Section B 的故事AChristmas Carol爲例。

1. 文化理解,文化認同

文化理解不僅指對文化共性與差異的認知,也指對文化所隱含的價值觀的認知。中國學生對西方聖誕文化的瞭解可能僅限於聖誕節,聖誕樹,聖誕襪,聖誕老人等。因此教師在上該閱讀文本前可先將Christmas與中國的Spring Festival進行對比,讓學生了解西方聖誕節的地位相當於中國的春節,有親人團聚、辭舊迎新的寓意和內涵。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掃清對2a思維導圖中“activities”和“symbols”的障礙。

而通過閱讀,學生可以很容易地找到“the true meaning of Christmas” —— the importance of sharing and giving love and joy to people around us,此時學生對聖誕文化所蘊含的思想只停留在文本字面意思上,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加入文化背景元素,幫助學生主觀能動地內化文化,深化對文化所蘊含的價值觀的認知。

2. 文化對比,文化實踐

故事中的Scrooge從一個自私自利、冷漠無情的守財奴到與人爲善、樂善好施的大善人,這種心靈的返璞歸真正反映了人性對美好的嚮往,從而奠定現代聖誕文化的寓意和內涵。那中國的春節文化呢?教師可引導學生搜索課外讀物The Story of Nian 瞭解中國春節的相關故事,並通過講故事、寫春聯等實踐活動感受文化、傳承文化。

六、結語

教師在優化英語故事類語篇閱讀活動設計時,應引導學生既見故事中的樹木,又見故事中的森林。在學生閱讀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文化意識,爲其掃清文化障礙並樹立文化自信;要重視學生的思維培養,關注學生語言知識的內化和遷移;要引導學生積極創新,在實踐中學會合作與溝通。核心素養的培養在學科中的應用仍然是一個長期探索的過程,需要不斷地研究和摸索。

參考文獻

[1]徐冠興,魏銳等.合作素養:21世紀核心素養5C模型之五[J].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0,38(2):83-96.

[2]馬利紅,魏銳等.審辯思維:21世紀核心素養5C模型之二[J].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0,38(2):45-56.

[3]康翠萍,徐冠興等.溝通素養:21世紀核心素養5C模型之四[J].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0,38(2):71-82.

[4]麥合比熱提·阿不都熱依木.基於21世紀核心素養5C模型的國中英語閱讀教學設計[J].喀什大學學報,2021,42(4):111-120.

[5]謝麗君.如何在英語故事閱讀教學中培養國中學生的思維品質[J].英語教師,2018(12):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