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生態健康論文(新版多篇)

生態健康論文(新版多篇)

生態健康論文 篇一

可持續水產養殖是我國水產養殖業的發展方向。“種養結合”、“淨水漁業”是我國發展現代漁業的必由之路;水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在於對養殖水環境修復和保護。我國漁養殖業的發展關鍵問題是水體富營養化。水體富營養化的治理,最主要是削減污染源的排放,必須內源與外源同時治理。發展淨水漁業是治理內源污染的關鍵措施。一定要加大生物修復的投入,國家與民衆共同參與修復水環境。只有走淨水漁業之路,我國的水產養殖業纔會可持續性發展。推廣淨水漁業養殖模式而需要各級政府部門在宏觀上加以控制,微觀上給予指導。控制有效養殖的面積。充分發揮政府職能,控制有效養殖面積,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要合理的規劃養殖面積及品種,建立漁業用藥限制、制定養殖廢水排放水質標準,一定要嚴格控制濫用漁藥現象,加強養殖水處理及廢水排放的管理,爲發展淨水漁業提供充足的法律保障。只有走了淨水漁業之路,我國的水產養殖業纔會可持續性發展。

二、水產生態健康養殖的探索

養殖業的健康發展,既要走對路子,也需要政府相關方面的保駕護航。

(一)必須搞好規劃

養殖水域灘塗規劃,就是各地人民政府在水域灘塗總體利用規劃中制定的用於水產養殖的水域灘塗規劃,這是漁業部門管理的用於水產養殖的法定地域範圍。

(二)必須嚴格執行養殖生產管理制度

各地人民政府要繼續推進漁民養殖的有效證明,做好核發工作,養殖證也是漁民開展養殖生產的基本依據。

(三)加強執法監督的體系建制

進一步加強病害防治、水產原良種,漁業主管部門一定要加大監督管理,加大對水域生態環境的監管力度等體系建制;加強養殖水域水質的監測、養殖生物疫病測報與防治工作,以提高從業人員崗位技術的培訓,從業人員素質和職業資格鑑定,提高和專業技術水平;加強安全、環保型、高效的飼料和水產藥物,實現技術推廣和服務隊伍建設的有效提高。

(四)加強管理

各地人民政府應加強環境監測,及時發現和處理漁業水域污染案件,保護養殖漁民的合法權益。而水產養殖業發展到今天,來之不易;將來向何處走,值得深思,努力建設現代水產養殖業,解決目前遇到的各種問題,使我國成爲世界養殖強國,應該是我們爲之努力奮鬥的目標。而要實現這一目標,推進和發展生態健康養殖,是一條必由之路。

三、結語

生態健康論文 篇二

關鍵詞:甲魚;生態;養殖技術

目前,從事規模生態健康養殖甲魚分爲2個階段,即溫室育苗階段和大塘養成階段。第1階段是整個甲魚養殖生產的一個重要環節,它具有密度高、投餌集中、水質易污染(本站☆)和病害多的特點,因此,做好甲魚的溫室育苗工作對提高甲魚養殖的經濟效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第2階段爲外塘養成階段,它不僅能提高甲魚產量,更重要的是還能提高甲魚品質,是甲魚生態健康養殖的重要途徑。筆者根據多年生產實踐,將甲魚生態健康養殖的技術要點總結如下,供廣大養殖戶和基層技術推廣工作者參考。

1建好溫室、養殖池和外塘

根據實際需要和規模大小,認真搞好溫室、養殖池和外塘的建造,使之便於生產,降低成本,提高產量,並且利於防病治病。

(1)溫室建造應符合建築管理的規定,具備良好的保溫性能,並配備相應的加溫、增氧、進排水等設備。一般5000m2養殖池配備0.5t的鍋爐2臺,1.1KW增氧機10臺,顆粒飼料機1臺,加溫池80m3,管理用房100m2左右。

(2)養殖池建造應符合甲魚生活習性的要求,大小統一,每口面積20m2,池高1m,池壁頂端向內伸延10cm左右,以防甲魚外逃。飼料臺用長3m、寬0.5m的木板或水泥預製板搭設,淹沒在水下15cm。池中設置網袋用以甲魚隱蔽之用。

(3)外養大塘的面積根據實際需要確定,一般1hm2放養1.5萬隻左右,塘四周要有防逃設施,以高1m的圍牆爲好,塘中搭建隱蔽網袋和飼料臺。

2苗種的選擇和放養

稚甲魚應選擇健康、無傷無病、活力強、反應快、規格整齊、體重3g左右、種質優良的品種。放養前,必須先進行消毒。將稚甲魚放進塑料盆裏,用15~20g/L食鹽水浸泡10min或20mg/L高錳酸鉀溶液浸泡20min,浸泡水以沒過稚甲魚背爲宜。浸泡過甲魚的水溶液,要倒到池塘外面,不能隨甲魚倒進養殖池。

溫室內合理的放養密度十分重要,一般稚甲魚的放養密度爲20~30只/m2,放苗後應在養殖池中直接開食,這樣既可減少苗體損傷,又可使其早適應、早生長。開食飼料可用稚鱉飲料等商品飼料,且從第1次開食就可把新鮮的豬肝按10%~20%的比例添加於開食飼料中。

3溫室溫度的控制

水溫30~32℃爲甲魚的最適生長溫度,水溫高於20℃時就開始攝食,攝食量隨水溫升高而增加。若低於最佳溫度,消化酶合成水平低,飼料轉化率低;若高於最佳溫度,甲魚活動量增加,也會降低飼料轉化率。因此,室溫一般控制在33~35℃,且儘量保持恆定。

4充分利用微生物和增氧機調控水質

甲魚生性喜淨怕髒,良好的水體環境是甲魚穩定生長的重要條件。因此,要充分利用微生物的作用進行水質調控,提高水體的穩定性和自淨能力。微生物製劑的合理使用可大大節約水質調控及其他方面的投入。一般光線較暗的溫室可用光合細菌或活水寶(芽孢桿菌)等有益微生物製劑來降低水中氨氮、亞硝酸鹽的含量,分解有機質和其他有害物質。採光溫室可採用EM複合微生物製劑培養水中有益藻類來創造水體平衡,同時可減少換水次數和數量,節約水電費用。生產實踐證明,使用有益微生態製劑是改善水質、淨化底質及預防疾病的有效方式和途徑。

溫室甲魚養殖池人工增氧很重要,合理的增氧既能增加氧氣,又可改善水體環境,加速有機質的分解,提高理化指標,促進甲魚生長。放養密度爲20~30只/m2的一般前2個月,1.1KW的增氧機每天開4h左右,第3~4個月每天開9h左右,第5~6個月每天開15h左右,6個月以後全天增氧,期間可以結合化學增氧製劑來調節水質。

5狠抓病害控制

溫室養甲魚由於集約化程度高,養殖密度大,很容易滋生病菌,引起疾病發生。因此,必須嚴格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在防治過程中,嚴格按照《NY5071-2002無公害食品漁用藥物使用準則》和《NY5070-2002無公害食品水產品中漁藥殘留限量》執行。要堅持“全面預防,積極治療”的方針,強調“防重於治,防治結合”的原則,可根據甲魚生長不同階段的發病特點,每15d消毒1次,消毒藥物有生石灰、溴氯海因、光合細菌及EM菌等,可交替潑灑使用。同時,定期在飼料中交替添加免疫多糖、VC及病毒星等,以增強甲魚的免疫力。藥物防治時儘量使用生物製劑或中草藥對病蟲害進行防治。應用健康養殖技術,適當控制養殖密度,在飼料中添加酶益生菌、複合維生素等來促進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改善養殖水體的生態環境。若發現疾病立即查明原因,並根據症狀,正確診斷,對症下藥,及時治療。

漁藥的使用必須嚴格按照國務院、農業部有關規定,禁止使用未取得生產許可證、批准文號、產品執行標準的漁藥,嚴禁使用違禁藥品。藥物作用後,要嚴格執行休藥期規定。

6高度重視從溫室養殖到外塘養殖方式的轉變

甲魚從溫室轉到外塘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搞好轉塘工作必須注意下列幾個問題。

生態健康論文 篇三

論文關鍵詞:生態建築研究現狀存在問題對策

牛態工程是既古老又年輕,既通俗又深奧的一門學科。研究內容涉及到農業生態工程、生態,及生態城鎮建設、節水與廢水處理及利用、山區小流域治理與開發等衆多領域。生態建築作爲其中的一個領域引起建築界的高度重視,其作爲一門學科誕生至今不過40多年的歷史,20世紀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築師保羅·索勒爾把生態學Ecology和建築學Architecture兩詞合併成爲Arcology,即生態建築學。此後麥克哈格、吳良墉等建築師開始了生態建築的研究,經過幾十年的探索,生態建築在理論與實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一、我國生態建築設計的研究現狀

在20世紀80年代顧孟潮就提出了“未來的世界是生態建築學的時代”的觀點,1994年5月,中國政府頒佈了《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鋤,從我國的具體國情出發提出人口、經濟、社會、資源與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1972年斯德哥爾摩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以後,我國環境保護運動日益擴大和深人,以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爲目標的綠色革命蓬勃展開。1996年3月,中國國家環保局推出兩大舉措:一是實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二是實施“中國跨世紀綠色工程計劃”—在九五期間重點治理淮河、海河、遼河等的污染。1996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正式將“綠色建築體系研究列爲九五重點資助課題”,1998年又將“可持續發展的中國人居環境研究”列爲重點資助項目。2000年我國頒佈了《建築節能技術政策》;2001年,建設部通過雄錄色生態住宅小區建設要點與技術導貝邸首次明確提出了綠色生態小區的概念、內涵;2001年開始實行仁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準》;2001年我國第一部生態住宅評估標準《中國生態住宅技術評估手刪出臺,以可持續發展戰略爲指導,以節約資源、防污染、保護生態爲主題,創造健康、舒適的居住環境,推進住宅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我國生態建築發展存在的問題

1、缺乏對生態建築的正確理解

生態建築的概念國內外學術界有許多不同的解釋,但核心的內容是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運用建築學、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組織建築與其他相關因素的關係,使建築物與其周圍環境成爲一個有機的結合體,同時具有良好的室內氣候條件和建築物的自我調節能力,並具有節地、節水、節能、減少污染、延長建築壽命、改善生態環境等優點。但是有人認爲只要將建築物周圍加一些綠化就是生態建築,在建築物內部點綴一些植物就是生態建築,建築物單純的節能就是生態建築,還有人認爲建築的平面將來有重新劃分的可能就是生態建築等等。但這些觀點只停留在生態建築的表面,對生態建築的理解是不全面的。

2、缺乏對農村生態建築的系統研究

我國作爲發展中國家生態建築的系統研究不平衡,其中城鄉的差別較大。目前各個學科研究的重點大多侷限在比較發達的城市,缺乏對農村居住環境的系統研究,特別是東北地區。大部分的研究都從本學科(生態學、環境學、城市規劃學、建築學、農業建築學、能源學)的專業角度出發,雖然研究的內容較爲豐富,但是各個學科之間沒有很好的結合起來進行深人的研究,特別是如何在特定地區將人居環境與植物環境工程結合起來是函待解決的課題。

3、缺乏生態建築的廣泛實踐

目前,我國建築界發表了許多關於生態建築的論文,這些論文對於宣傳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推動生態建築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絕大多數的論文都停留在關於生態建築設計的理論框架、設計原則及生態學理論對建築學的指導、國外先進生態建築的經驗介紹,缺乏實際工程實踐模式、計算機模擬、環境效果的測試分析。

三、我國生態建築設計的發展思路與對策

從本質上講,生態建築設計是一種由生態倫理觀、生態美學觀共同駕馭的城市建築發展觀。在實踐中的生態建築設計思路可着重從以下幾個方面:

1、貫徹以人爲本的人文原則。

國際建築師聯合會第十四次會議宣言指出:“經濟規劃、城市規劃、城市設計和建築設計應當是探索並滿足人的各種需求”。滿足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需求,不僅是建築發展的最終目標,而且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動力。在未來建築設計中,要充分認識和確定人的主體地位和人與自然的雙向互動關係,強調把關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體體現在城市空間的創造中,以適應不同階層、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市民的多樣化需求。

2、善於因地制宜,尊重環境屬性。

根據生態學的進化論,生態建築設計包含着資源的經濟利用問題,其中首要的是土地的利用問題。今後城市的發展,勢必在有限的土地資源內展開,爲了節省有限的土地,必須建立高效的空間體系,如在地面上建立親和大自然、充滿人情味的低層高密度建築;利用生態技術建立起巨構城市,向地上空間要效益;充分開展城市地下空間的綜合利用研究等,使城市地面、地下、空中連接爲有機協調的立體網絡。生態建築設計強調與環境具有最佳關係,對環境破壞最小,一併充分發揮環境效益。與環境互選共生、共同增長是生態建築設計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築的選擇做到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與周圍的環境特點以及當地的地理與氣候特徵相適應,做到“因地制宜”。

3、增強使用者與自然環境的結合和協調。

建築物作爲聯繫使用者與自然環境的橋樑,應儘可能多地將自然的元素引人使用者身邊,這也是生態原則的一個重要體現。人是自然環境的一分子,人的活動必須建立在生態化的基礎上,必須與環境建立起一種新的結合和協調關係。從建築設計到建築建造、使用、報廢的全過程中,生態建築對環境的破壞影響最小。與以往建築設計相同,生態建築應致力於爲人類提供品質最佳的空間和環境,即使建築本身對環境污染很小,極爲節能,但如果人們的各項活動無法在建築空間中順利展開,其空間的存在與人的功能需求格格不人,這樣的建築無疑是失敗的。生態建築的功能應更趨合理,空間更加宜人,更有助於使用者與自然環境間的交流。它應該具備更良好的物理環境,儘可能地採用自然採光、自然通風,並具有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

4、增加“綠色”面積,保護生態平衡

生態建築外部與自然相呼應,內部空間的設計也應綠色化,即通過精心的室內設計,將室外的綠色引人室內環境。綠色植物可以製造氧氣,吸收各種有害氣體、慮塵、調節溼度、溫度、減少噪音等。生態建築的興起爲綠化環境開闢了廣闊天地。通過建築設計,可以使室內空間室外化,運用綠化、水面等劃分空間,這些設計手法在建築創作上最爲常見。如建築物內的共享大廳、內庭院,在其上部加一個可調節的開啓式屋頂,根據時間季節的變化,由計算機或人工控制,達到室內溫溼度的調節,又可使室內外空間連成一體。另一種設計手法也被建築師經常應用:屋面綠化。不僅美化了環境,獲得了良好的景觀,而且對屋面剛性防水有維護作用。生態建築在保護生態平衡、提高人居的自然度方面大有作爲。

根據以上發展思路,生態建築設計對策可以在以下幾個具體環節上進行操作。

首先,在宏觀環境方面,城市規劃設計要根據生態原則瞭解城市發展的自然過程,用它來指導土地的利用和開發建設,同時協調好城市內部結構與外部環境的關係,在空間利用方式、強度、結構和功能配置等方面與自然生態系統相適應;區域規劃,則要與城市整體環境所設立的系統相銜接,研究探討城市改造、更新過程中的複合生態問題等。其次,在微觀環境方面,如單體建築設計、園林景觀設計等,要處理好整體與局部、建築與自然因素的關係。由於微觀環境方面極具廣泛性和靈活性,所以,其具體途徑和式、法非常豐富,蘊含着廣闊的創造性生機。

另外,要完善生態建築設計法律和規範。法律規範是建築設計的基本依,直接影響我國生態建築研究的戰略方向。在生態建設方面,目前我國已頒佈了仲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M-)、《民用建築節能管理規Z}、佚於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提高住宅質量的若干意R113等法律法規,對我國節約建築能耗,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政府通過立法對建材選擇、每平米能耗標準,對生態技術研究、對可再生能源的開發等進行規範,不僅使建築設計中採用的生態策略具有法律依,而且限制不利於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建設行爲,鼓勵有利於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建設行爲,從而推動生態建築的發展和小康社會的全面建設。

生態健康論文 篇四

1我國科技期刊面臨的挑戰

2我國科技期刊發展的機遇

黨的要求“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並指明瞭方向: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將大幅躍升,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7]。隨着進入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新時期,我國科技期刊面臨嚴峻挑戰的同時,也迎來了創新發展的歷史機遇。2.1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2019年中國科協等4部委聯合出臺了《意見》,這是貫徹落實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提出的“要以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爲目標,科學編制重點建設期刊目錄,做精做強一批基礎和傳統優勢領域期刊”重要精神,推動我國科技期刊改革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意見》明確了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建設目標和重點任務,爲我國科技期刊發展提供難得的機遇。而中國科協等7部門聯合實施的卓越行動計劃,則是推動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體系建設的重要舉措,通過尖兵引領、梯次跟進,試點先行、機制創新,激發科技期刊內生活力,營造科技期刊發展的良好生態,實現科技期刊管理、運營與評價等機制的深刻調整,全力推進數字化、專業化、集團化、國際化進程,形成有效支撐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設的體系。《意見》的出臺和卓越行動計劃的實施,是我國由期刊大國到期刊強國轉變邁出的重要一步,爲科技期刊發展提供重大機遇的同時,也賦予了科技期刊重要的歷史使命。2020年2月,教育部和科技部聯合印發的《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8],以及中國科協在建立我國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制度上積極探索,打破了影響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發展的“唯SCI”的壁壘,也是響應關於“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的重要指示精神。通過建立全面、客觀反映期刊水平的評價標準,遵照同行評議、價值導向、等效應用的原則,形成各領域科技期刊分級目錄,及時供各領域科技工作者使用、供學術文獻成果評價參考,推動同等水平的國內外期刊等效使用,促使高質量優秀科研論文迴流,增加我國科技期刊的優質稿源,推動科技期刊的快速發展。還有一系列政策同樣也在促進着中國科技期刊的發展,《關於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9]、《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10]等文件的出臺,充分調動了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創造性,規範了科研誠信,促進了科技高質量發展。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黨的把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納入國家發展戰略統籌推進,這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反映了黨中央在新時期對醫藥衛生領域發展的高度重視,“健康中國”成爲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戰略,這也預示着中國醫學期刊將迎來新的“春天”。2.2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際影響力持續增強。在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我國經濟正在快速發展,在激烈的國際競爭面前,我國的國際影響力在持續增強。在科學家座談會上指出:“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爲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爲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必須推出更多涉及民生的科技創新成果。”[11],我國“十四五”時期以及更長時期的發展對加快科技創新提出了更爲迫切的要求,對科技的投入也在持續增加,科研能力和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這對科技期刊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目前我國的科技發展階段和綜合實力水平,決定了科技期刊已經具備加速追趕和起飛的條件[12]。這對我國科技期刊來說,既是挑戰,更是發展的良機。2.3我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逐年提升。近年來,我國科技期刊學術質量不斷提高,學術影響力不僅在國內逐年提升,而且越來越得到國際學術界的關注。《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和《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年報》的數據顯示,我國中文科技期刊,不論是總被引頻次,還是被國際論文引用次數,以及國際他引影響因子大於0的期刊,都在呈上升趨勢。而且,我國英文科技期刊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學術影響力逐年上升,部分英文期刊已居本領域國際期刊領跑的行列。卓越行動計劃的實施,必將使我國科技期刊在國際學術界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凸顯。2.4科技期刊多媒體出版轉型步伐加快。2020年肺炎疫情對期刊出版發行產業鏈的各環節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新刊印不出,線上銷售物流不暢,擔心紙質期刊在印製、流通過程中有感染的風險,讀者可能更傾向於從閱讀紙刊轉向更爲安全、便捷、及時的手機、網絡閱讀,這樣造成了傳統發行收入大幅下降。在論文展示方面,國外知名期刊對於肺炎重點論文不僅提供完整的論文,而且通過音頻、視頻等多種方式宣傳和推介論文背後的故事,其做法遠遠超出了紙刊所能及的範疇,對吸引讀者關注、擴大論文的影響力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多媒體出版的巨大優勢和潛力,以及市場的海量需求,在疫情期間顯得更加突出。疫情使讀者獲取知識習慣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從而大力促進期刊出版了數字化轉型,以及集中優先網絡出版的快速推進。緊盯傳統發行量、依賴紙刊發行帶來效益的時代已成爲過去,適應讀者閱讀紙刊轉向屏幕習慣的轉變,加快期刊的數字化轉型,開啓多媒體出版,是期刊發展的必然選擇。中華醫學會雜誌社(以下簡稱“雜誌社”)早在規劃期刊羣建設之初,就提出了搭建功能完善的數字化出版平臺的目標,經過6年多的持續推動,目前已經形成了以投審稿、編輯加工、生產、、銷售等全鏈條的網上服務平臺。依託數字化出版平臺建設,不斷探索新型出版模式,雜誌社已建成以微信公衆號矩陣、中華醫學期刊網、中華醫學期刊App、微信小程序、微博、頭條等綜合的融媒體出版平臺,整合了系列雜誌資源,爲作者及客戶提供了全方位、一體化的出版服務模式。由雜誌社搭建運營的“病毒肺炎學術成果交流平臺”,能夠在短時間內得到國內外醫學科研工作者的高度關注,更是凸顯了新媒體出版在即時性、便捷性、個性化等方面的巨大優勢。後疫情時代,雜誌社基於疫情期間肺炎平臺積累的網上優先出版經驗,落實網上優先出版平臺的常態化,搭建系列雜誌優秀科研成果集中優先平臺,緊跟時代步伐、滿足市場需求,不斷探索開發新的在線知識服務產品,進一步打造全媒體及時、有效、全方位的知識服務體系。

3“辦好一流學術期刊”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