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讀《融創課堂 創生教學新境界》有感

讀後感1.18W

用“四融、四向、四性、四則”解決“四困”

讀《融創課堂 創生教學新境界》有感

——讀《融創課堂 創生教學新境界》有感

敘州區雙龍鎮國小校 李正林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改革是學生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需求,是培養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的必經之路。

一、傳統課堂的“四困”

(一)現代技術“滿天飛”,教師考慮更多的是輔“教”而不是輔“學”

在傳統課堂中,大部分教師藉助現代科學技術的先進性,從網上大量搜索課件、練習題等,沒有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挖掘有用的資源。上課時藉助課件,背課件,生拉活扯的把課件上的內容灌輸到學生的大腦之中;課後把大量的無用的練習題推送給學生,讓學生反覆練習,讓學生死記硬背相關知識點。

(二)不同學段的教師相互抱怨,學科教師對各學段缺乏通盤考慮和有效銜接

曾經有位中學的英語教師就給我們國小教導處說,你們不要讓你們的老師教英語,你們把娃娃都教殘了,進入中學後我們糾正不過來;還有位一年級的數學老師埋怨娃娃的父母把知識教錯了,等等現象。教師的業務水平決定了對學段之間的課程目標不清楚,導致在教學時目標不明確,沒有爲學生的長遠發展做規劃。

(三)學科融合差,教學內容重負,增加學生負擔

學科互不相通,這是目前大部分教師存在的現象,不能有效進行學科融合,導致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

(四)學科知識難與生活融會貫通

教師要用趣味性、具體的、富有挑戰的內容引導學生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去,但在追求生活的過程中,知識與生活發生偏離。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資源往往與生活發生了很大偏離。

二、打破傳統課堂,解決“四困”

(一)用技術融入、學段融入、學科融入、生活融入“四融”貫穿課堂主線,從學生現狀出發,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特點,解決現實困惑

我校每個班都配備了班班通,每個教師都配備了電腦,我們要求教師們要合理利用我們的設備,利用好網上資源。如:從網上下載的課件、練習題必須經過篩選,交集體備課組討論後,再根據自己班級孩子的特點重新進行編排後方可使用。對現代技術的應有,每個教師都應把握好“該出手時纔出手”。

應該進一步加強教師的培訓,提升教師業務水平。對學段融合、學科融合由教師的素質決定,我們可以通過跨學段、跨學科教研活動的形式對教師加強培訓引導。如我校的跳繩特色活動的開展,目前就在語文、數學、音樂、美術課程中都有所體現,實現了學科融合。

“教育不能脫離生活,必須與生活相聯繫,甚至必須與生活打成一片”,這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我們的所有知識都來源於生活,在教育教學中,要密切聯繫生活,用身邊的事例來印證我們的課本知識,用課本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現象。

(二)用內外結合、上下貫通、左右擴展、前後銜接“四向”構建網絡課堂

技術屬“外”,課堂屬“內”。先進的技術手段都必須爲我們的教學課堂服務,課堂教學必須有明確的教學目標,爲達成教學目標合理的採用技術。

國家在教材編排體系中將各學段教師作了貫通,我們在教學時就應該樹立學段上下貫通的理念,在行動中去落實。

各門學科的相對獨立,有着不同的教學目標,在教學時應該注重不同學科的銜接。各學科要以開放的胸懷借鑑其他學科的優勢,實現學科間的融合發展。

積累知識不只是利用課本,還應該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日積月累,把朱本知識和生活知識、經驗有機融合。

(三)課堂教學體現“四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學習

課堂教學體現趣味性、連貫性、綜合性、應用性,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被動學習變主動學習,更好地讓學生理解、掌握、遷移和運用知識,讓學生知識更全面,綜合能力更強。

在課堂上充分利用遊戲、故事、生活中的鮮明事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他們的樂趣。教師要想方設法運用各種技術手段,切實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教師要深入教材解讀,學校開展跨學科、跨學段切實可行的教研活動,提升教師素質,進行有的放矢的教學活動。

(四)課堂教學思想要有創意、精神要有創立、方法要有創新、路徑要有創生

課堂教學應改變傳統課堂思想陳舊觀念,需要教師在思想上有新想法、新觀念、新點子,激發學生興趣,變學生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作爲新時代的教師應積極投身於課程改革之中,不斷更新教育教學方法,適應時代的需求。教師更應該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職業道德規範,用盡畢生精力爲教育教學服務。

總之,作爲當代新形勢下我們必須加強理論、業務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積極投身課程改革。以新的理念、新的思想來適應社會的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