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讀《鄉土中國》有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9.77K

讀《鄉土中國》有感(精品多篇)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一

前幾天,剛看完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很慶幸自己身處在這樣一個城市化急速發展的時代,至少在讀這本書時是這樣想的。正是因爲有這樣的背景,經歷,纔會更好的理解鄉下人的所謂的“土氣”,很多中國傳統的社會發展模式,以及我們“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的傳統發展理念。結合自己的經歷去讀這本書確實是能夠更好的理解,但是,仍然有許多暫時沒有明白透徹的點。

中國的社會呈現出一種差序格局,而西方社會是團體格局。其最大的差別在於,前者是以個人爲中心,以和別人的關係爲依據,發展的一層層關係格局,而後者也是一根根捆綁成束,堆放分明的柴捆,當然,不得不承認,西方社會的團體意識是要強很多。

在家庭關係的描述上,作者指出,農村家庭以“薄情”來維護家庭關係的穩定。深以爲然……父母都不擅長於表達自己的情感,多的只是外化於行動,雖然自己也不習慣儀式感很強的活動,但我又覺得這樣對情感的促進是很有幫助的。不得不承認,自己與父母之間,有很多問題存在,比如說,從小父母並不願意傾聽我的話語,自然而然,現在與父母的交流,不過是泛泛而談,從不提到自己的內心感受,互不理解,也不想理解。只能迴避這些問題,以維持關係的穩定,這當然也跟接受的教育,生活經歷相關。

在鄉土社會中,鄰里之間的感情是很深厚的,有句老話叫“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卻不能應用於城市公寓樓裏的居民們,他們甚至都不知道是自己的鄰居長哪樣。我們家有很多鄰居,關係都很好,好到鄰居家的小妹妹居然將我拉進他們的家族微信羣,覺得略尷尬,就默默退了羣。有時候還去他們家蹭吃,蹭喝,蹭睡,感覺就像親人一般,好不自在。

城市化的速度愈來愈快,建立好適合鄉土社會發展的制度必然不可或缺。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二

中國人爲什麼如此講究長幼有序,爲什麼故土難離還要落葉歸根,爲什麼是禮俗社會,爲什麼是熟人社會,爲什麼鄉間重語言不重習字,爲什麼攀交情重關係不重權利和契約,爲什麼會形成單系(即父系)親屬原則,爲什麼這樣的社會是皇權的發祥地,等等。在費孝通的《鄉土中國》中,均有解讀。

本書中,作者通過對很多日常社會現象思考,直擊現象中蘊含的本質,並智慧地從本質中發現了規律。《鄉土中國》在1947年出版,但這種觀察方法和思考方法在70年後的今天仍然充滿活力,值得借鑑。與此同時,中國社會的發展具有一慣性,鄉土特徵在現在仍然存在,理解這些特徵,對分析現今社會現象具有重要啓示意義。

這本書內容很多,鄉土內涵也十分廣泛,下面我想主要從法院解決糾紛職能的視角出發,以五個問題爲線索,簡單介紹本書的部分內容。

一、鄉土是什麼

說到鄉土社會,鄉土性,我們會有一個下意識的印象,比如人情關係,家族制和家長制,熟人社會,禮治等等。這都是鄉土的表現。我們在有一個這樣的初始印象的基礎上,在下面的思考中,可以簡單地將鄉土社會代入爲農村,現代社會代入爲城市。

二、鄉土社會的糾紛解決機制如何

談及此問題,我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無訟”“厭訟”。鄉土社會是一種禮治社會,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關係,都有着一定的規則。行爲者對於這些規則從小就熟習,不問理由而認爲是當然的。維持禮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權力,而在身內的良心,所以這種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每個人知禮是責任,社會假定每個人是知禮的,至少社會有責任要使每個人知禮,所以“子不教”成了“父之過”“師之惰”,兒子做了壞事,父親得受處罰,甚至教師也難辭其咎,教得認真,子弟不會有壞的行爲,這也是鄉土社會中通行“連坐”的根據,打官司也就成了一種羞恥之事,表示教化不夠。

鄉村裏所謂調解,其實是一種教育過程。由德高望重、讀書知禮的人主持調解,先把被調解的雙方罵一頓,“這簡直是丟我們村裏的臉”,教訓一番,有時候還得罰他們請一次客,這樣的做法十分有效,雙方時常就和解了。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就是說審案子的根本目的是使案件不再發生,鄉村裏的調解就是以此爲目的的教化。

三、鄉土社會的調解教化與現代社會的訴訟審判之別

中國社會在發展和改變,司法制度和法律體系吸收了很多西方觀念和規則,在這樣的背景下,鄉土社會的調解教化與現代社會的訴訟審判有什麼差別?原因是什麼?

鄉土社會裏人是不流動的,是紮根於土地的。一個羣體中,人與人之間以血緣爲紐帶,以夫妻關係爲橫軸,以父子孫關係爲縱軸,以禮治爲主要手段。現代社會裏人是流動的,一個羣體中,人與人之間是因完成某一項社會任務或目的結合在一起的,以契約爲紐帶,以法治爲主要手段。刑罰的用意不再是“以儆效尤”,而是保護個人權利和社會安全。民法也不是在分辨是非,而是在釐定權利。比如合同關係中,一方違約,我們不能說他不講誠信,沒有教化,只能說他在繼續履行合同和承擔違約責任中選擇了後者,可能因爲後者對他來說利益更大。再舉一個例子,妻子通姦,丈夫打傷了姦夫。在鄉間這是理直氣壯的,但是,通姦並不犯法,但故意傷害卻有罪。這可能導致懂得一點法律知識的壞人,在鄉間爲非作惡,法律卻還要保護他。費孝通在書裏有這樣一段話:“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單靠制定若干法律條文和設立若干法庭,重要的還得看人民怎樣去應用這些設備,如果在社會結構和思想觀念上不加以改革,單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鄉,結果法治秩序的好處未得,而破壞禮治秩序的弊病卻已先發生了。”

上面談到,鄉土社會是不流動的、紮根於土地的,現代社會是流動的、契約的。從這個角度來講,民事案件中,婚姻、繼承、物權、侵權等糾紛更具有鄉土性,合同糾紛、知識產權糾紛、公司、保險等商事糾紛更具有現代性。因此,強調調撤等非訴解決方法,可能區分不同的糾紛類型會更具有社會性的意義。

四、鄉土性現在還仍然作用於我們的生活嗎

鄉土社會的糾紛解決機制和現代社會的訴訟審判方式可能存在不適之處,但那是70年前的狀態,現在很多農村農民也有一定的法律意識,更何況大量農民外出打工,已經融入到現代契約社會中去。那麼第四個問題,鄉土性現在還仍然作用於我們的生活嗎?爲了便於討論,我們可以限定於婚姻家庭領域。

我在和其他法官討論這個問題時,有人提到,他曾經到某較不發達地區任職辦案,離婚率很高,很多人都是外出打工的農民,回家了就辦理離婚,他認爲這可能是現代社會的一個副作用,家庭容易破裂,不像鄉土社會那麼穩定。我倒是認爲這恰恰仍然是鄉土性作用的結果。

家庭這個概念在人類學上是指親子構成的生育社羣,親子爲其機構,生育爲其功能。但在任何文化中,家庭總是被賦予了生育之外的其他功能,夫婦之間的合作並不因兒女長成而結束。尤其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家庭也並不只限於父母子的三角親子結構,而是父系氏族結構,五世同堂的家,可以包括五代之內所有父系方面的親屬。氏族是一個事業組織,再擴大就可以成爲一個部落。氏族和部落具有政治、經濟、宗教等複雜的功能。這樣的組織必須是長期延續的,不因個人的成長而分裂,不因個人的死亡而結束。在這樣的結構中,夫妻之間的富有激情的、易變的橫軸是配軸,父子、婆媳間的穩定的、講究服從的縱軸是主軸。這樣的一種社羣結構或者說生活習慣,落在剛纔所說的夫婦二人外出打工的情形中,就可以解釋爲,縱軸缺失,僅依靠橫軸支撐家庭的穩定,而橫軸本身是激情的易變的。因此對於仍停留在鄉土社會思想狀態的農村夫婦,既沒有縱軸支撐,也沒有現代夫妻思想契合,富有責任感的橫軸觀,這樣的婚姻破裂是可以解釋的,很正常的。

五、《鄉土中國》中的鄉土

說完了這幾個問題,讓我們帶着思考回到第一個問題,鄉土是什麼。從本書來看,解釋鄉土社會的一個關鍵概念是“差序格局”。費孝通指出了中國鄉土社會的差序格局與現代西方社會的團體格局的不同之處。在西方社會的團體格局中社會的道德體系的來源是宗教觀念:人在神面前平等,且神對每個人都公道,所以道德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無差別而人人平等的。這跟墨家所提倡的“愛無等差”是類似的。但中國鄉土社會遵循的道德體系是根據儒家孔子提出的“推己及人”,這就是以自我爲中心的一個道德體系,社會範圍變成了一根根的私人聯繫,每個人與自己的關係決定着不同的道德對待,這種道德體系是有差別的,團體道德是缺乏的,換句話說就是道德標準缺乏普遍性,所以稱作差序格局。剛纔我們提到的調解、教化是差序格局的體現,夫妻和父子的橫縱軸是差序格局的體現。羣己之界限,公私之分別,都蘊含在差序格局之中。我們很難給鄉土下個定義,但可以說,鄉土社會的核心特徵是作爲潛在規則的禮治和作爲外在形態的差序格局。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三

費孝通先生曾在序言中說道,它寫《鄉土中國》的目的就是介紹“作爲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並且他從實際出發,介紹了鄉土社會人們的生活、人情、禮俗血緣、道德等特點,讓讀者從實際中理解人們的內心世界。

我懷着對社會學極大的熱情讀了費老先生的《鄉土中國》,感觸頗深。這本書是種嘗試,嘗試回答了“作爲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什麼樣的社會”。這裏講的鄉土中國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生動全面地展現了鄉土中國的面貌,每一章都有很多感觸,在閱讀《鄉土中國》的時候,我會體會到一種反璞歸真的踏實和厚重,我很佩服書中的說理,作者通過將城裏教授的孩子和鄉下的孩子清楚對比就能讓人清晰理解:城裏人只熟悉城裏的事物,正如鄉下人熟悉鄉間一樣,鄉下人會在城裏因無知而被嘲笑,城裏人同樣也會在鄉下遇到不認識的事物。由此可見,鄉下人無知確實沒有是根據。然而城裏人習慣用理論,土頭土腦來藐視鄉下人。確不知只有靠種地謀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貴,泥土是鄉下人的命根子,是一種高貴的象徵,是一種質樸的感覺,我們的民族是和泥土分不開的,土在我們的文化中佔有特殊位置,我們又何嘗不該尊重鄉土、尊重農民、尊重自己的文化呢?

時間的流逝總是在不停記錄歷史的進程,越過世紀的門檻,回首總結上個百年的中國社會發展,總會有許多名字讓人銘刻在心。費孝通作爲一代學人的典範,在幾十年中的學術生涯中孜孜以求,爲建立中國化的社會學傾其一生心力,可謂著作等身,學問深厚,其《鄉土中國》更是影響深遠,堪稱經典,至今仍引領後人,發掘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