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信息簡報

信息技術教案(精品多篇)

信息技術教案(精品多篇)

信息技術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瞭解作文集排版的一些基本要求。

技能目標:不同Word窗口間文本的“複製”、“粘貼”。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從小積累資料與整理資料的良好習慣。學會欣賞他人,正確評價他人。

教學重點:

不同文章通過“複製”、“粘貼”合併成一個文檔。

教學難點:

文檔內容的“複製”、“粘貼”及粘貼前要指定好插入點位置。

課前準備:

教師將每位學生的作文發送到每一臺學生計算機上。

教學過程: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一、準備引入

1、打開前幾次課上的作文。

2、教師展示前幾次課中學生優秀的作業。簡單的點評。

3、如果能將它們合成一個文集那多好啊!

學生找到作文自由瀏覽。

設下疑問,組織教學,吸引學生注意力。

二、合成作文集

1、想一想,怎樣才能將幾篇文章合起來?

2、教師演示。

3、你還有什麼好辦法嗎?

1、學生試着做。

2、學生將自己的作文合成作文集。

3、學生操作,並指3、4名學生演示反饋。

1、教師的提問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

2、學生演示的方法,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操作技能,體現了自主學習;另一方面給予其表現的機會,提高其積極性,比較直觀,而且其他學生也容易接受。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三、美化作文集

運用前幾次課的學到的本領,把作文設置得更加美麗。並且查一查有沒有錯別字。

學生美化、完成作文集。教師個別指導

綜合以前學過的知識,可以起到複習的作用,本環節旨在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

四、參觀作文集

1、教師展示優秀作業

2、要求:

(1)找出每一個同學的一個優點或你沒有掌握的技能。

(2)讓同學給你提提建議。

1、參觀本小組內的作文集。

2、學生反饋演示,並提出建議。

優秀作業的展示可以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使新知識在運用中得到鞏固與發展。

五、評價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麼?有什麼感受?

學生談各自的體會。

讓學生自己談談學到的知識,是知識的系統化和梳理過程,有利於培養學生獨立概括知識、總結知識的能力。

教學反思:

本課是一節綜合練習課,學生通過前面幾節課的學習,初步認識了WORD,學會了在WORD中修改文字的字體、字形、字號、色彩等文字屬性,並完成修飾了各自的作文。所以,學生在製作自己的作文集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體現出各自的特點,提倡多樣性,肯定學生作品中的每一處個性化的地方。對於已完成的學生作品,讓學生相互進行評價,肯定優點,並推選出做得好的作品。

信息技術教案 篇二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掌握兩種工作表的插入和刪除方法及工作表的重命名。

2、熟練掌握行和列的插入、刪除方法。

3、熟練掌握兩種行高和列寬的調整方法,並理解兩種方法的優缺點。

4、掌握兩種單元格的合併和拆分方法

過程與方法:

1、任務驅動及課件展示,引導學生邊看書邊進行操作。

2、老師通過巡迴指導、積極鼓勵,張揚學生的個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通過學生的交流,相互之間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4、通過教學評價,使學生本節課所掌握的知識點得以固鞏和強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及相互合作的意識。

2、逐漸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內容分析

《數據表的操作》是在學生掌握了Excel的啓動、退出、窗口的組成、文件的打開和保存,認識了工作表、單元格,學會了數據表格的選擇之後,進一步深入學習對工作表、單元格進行操作的一節內容,主要分爲三部分:一是對工作表的操作;二是對行、列的'操作;三是對單元格的操作。

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際和八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經常遇到的問題有以下幾方面:一是重命名工作表時,一部分學生選擇重命名操作後,不是直接輸入新的工作表名稱,而是先刪除原先的工作表名,使之爲空,但卻沒有及時輸入新的工作表名稱,而是進行下一個操作,就會出現問題提示,有些學生不注意觀察,操作就沒有辦法繼續進行;二是在插入行和列時,有些學生不清楚到底應該插在指定行的上下或者指定列的的左右;三是在進行單元格的合併和拆分時,有些學生不能根據內容進行操作,以致於內容丟失或者合併或拆分後的單元格不規範。

只要本節課能突破以上三個問題,就爲以後深入學習Excel掃清障礙,做好了鋪店,用電子表格處理數據就能做到得心應手,方便快捷的解決學生現實生活中的相關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根據以上內容,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如下:

重點:

1、重命名工作表;

2、行和列的操作;

3、單元格的合併和拆分。

難點:

1、行和列的插入;

2、根據內容對單元格進行合理的合併或拆分。

(三)學生分析

八年級學生經過七年級一年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學習,對計算機的簡單操作已基本掌握,特別是對第一節《初識Excel》的學習,已經具備了Excel方面的基礎知識,特別是對Excel的強大功能有了進一步的瞭解,這就更加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八年級是學生身體發育的旺盛、思維活躍的階級,他們的好奇心強,學習、探索運用知識的慾望高。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抓住學生這些特點,設置任務,積極引導,激發興趣,啓發思維,巡迴指導,積極鼓勵,張揚人性,增強自信,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四)教學策略設計

1、教學方法設計

這節課依據“面向全體學生,提高信息科學素養,倡導探索性學習”的新課改理念,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在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引導下,以任務驅動貫穿始終,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讓課堂成爲知識產生和建構的陣地,讓學生作爲學習的主體,積極主動的去學習,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在這節課的教學時,當學生按照課本上的方法,掌握了工作表的的插入和刪除後,爲了培養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再提問誰能找到工作表插入的第二種方法,有些同學就會通過刪除工作表的方法找到答案(右鍵單擊相應工作表,就會出現快捷菜單,單擊“插入”即可)。

爲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出問題:那一位同學能把一個工作薄中的所有工作表刪除完(其實刪不完,至少要有一個工作表)。爲了能完成教學內容,增大課堂容量,將“學生情況表”提前通過電子教室發到每臺電腦指定的位置中,這樣節省了大量的輸入數據的時間,順利的完成教學。

這樣授課內容靈活機動,遇到問題解決問題,並不嚴格依照課本教學內容行事。另外,每節課適當安排遊戲上網的時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展知識面。

2、學生上機操作安排和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情況

(1)學生在任務的驅動和課件的引導下,通過自學、探究、合作掌握對工作表、行和列、單元格的熟練操作。在對行和列、單元格進行操作時學生得到的數據是八年級學生情況始數據,通過對此表的操作,掌握對行、列的刪除及調整和單元格的合併與拆分。

教師在巡迴指導時,應注意提倡學生自主、合作學習,開展學生間的互助。鼓勵做得快的學生幫助做得慢的學生,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張揚他們的個性;鼓勵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進行的不斷的嘗試操作,即使是錯誤的方法,最後明白爲什麼錯;注意觀察學生在操作中出現的具有普遍性的不良操作習慣和錯誤操作方法,及時給予糾正,對有新意的,進行表揚。

(2)在微機室進行教學,單人單機,並配有大屏幕;教學軟件採用傳奇電子教室,該軟件可以實現廣播教學、信息發佈、單獨輔導、學生演示等功能;軟件資源:excel,還需要一個excel文件,將文件通過電子教室傳到每臺電腦;課件。

信息技術教案 篇三

一、學習目標

1、學生入門BASIC編程。

2、理解LET語句

二、教學重點

理解數值型的LET語句

三、教學難點

學生了解LET的賦值

四、教學方法

1、演示法。

2、實踐法。

五、教學手段與教學媒體

多媒體網絡教室。

六、課時安排

1課時。

七、教學過程

程序是由語句組成,一般情況下每一個語句要佔一行(多個語句也可用帽號分開在一行),我們先來看一個簡單的小程序,求3+5的和

LET A=5

LET B=3

LET C=A+B

PRINT C

這就是一個小程序,用了兩個語句LET和PRINT,每個語句佔一行,可能有人會用PRINT語句作爲國小生編程的入門語句,我選擇LET,如何才能學好語句呢?

1、要理解;

2、要記住它的格式。

先看LET語句的格式

LET 變量=常量、變量或表達式

看到全是熟悉的“拼音”,如何理解呢?意思就是把等於號右邊的值賦給左邊的變量,像上邊LET A=5,就是把5賦給A,但是有一點要注意,就是=號左右數據類型要一致。根據數據類型及常、變量及表達式可以分爲以下六種情況:

一、“=”兩邊是數值型

1、變量賦給變量

LET A=B(把B的值賦給A)

2、常量賦給變量

LET A=5(把5賦給A)

3、表達式的值賦給變量

LET A=3+2(把3+2的值5賦給A)

二、“=”兩邊是字符串型

1、變量賦給變量

LET A$=B$(把B$的值賦給A$)

2、常量賦給變量

LET A$=”5”(把5賦給A$)

3、表達式的值賦給變量

LET A$=”3”+”2”(把”3”+”2”的值”32”賦給A$)

這就是最簡單的BASIC編程語句了。再強調兩小點:

1、LET語句是賦值語句,不等同於國小數學裏的兩邊相等,如LET A=A+1,是將A本身加上再賦給A,永遠是不相等的

2、變量值的最終結果是最後一個給它賦值的LET語句決定的,如:

LET A=1000

LET A=23

LET A=1

最後A的值是1

1、導入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第一個編程語句

LET

2、你能記得LET語句的格式嗎?

LET 變量=常量、變量或表達式

強調兩點:1、等於號兩邊的數據類型要相同

2、是將等於號左邊的值賦值給左邊變量

3、左邊的變量是數值型

LET A=3

LET A=5

LET A=8

PRINT A

A的結果是幾呢?對,是8,

是最後一個給它賦值的LET語句決定的

4、看例題

LET A=3+2

LET A=A+1

PRINT A

A的結果是幾呢?是6,

第一個LET語句是將3+2的結果5賦值給A

第二個LET語句是將A本身加1

1、導入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第一個編程語句

LET

2、你能記得LET語句的格式嗎?

LET 變量=常量、變量或表達式

強調兩點:1、等於號兩邊的數據類型要相同

2、是將等於號左邊的值賦值給左邊變量

3、左邊的變量是字符串型

LET A$=”3”

LET A$=”5”

LET A$=”8”

PRINT A

A的。結果是幾呢?對,是8,

是最後一個給它賦值的LET語句決定的

4、字符串型與數值型不同,變量要注意有“$”,常量要加上

看例題

LET A$=”3”+“2”

LET A$=A$+“1”

A$的結果是幾呢?對,是”321”

上一節,我們學了LET語句,我將LET語句作爲BASIC編程的入門語句,爲什麼呢?這一節,我們來見識LET語句的魅力。先看一個小程序,已知A是5,B是8,最後顯示A,B,但A的值是8了,B的值是5了,也就是兩個變量的值互換了。

有聰明的學生編出瞭如下的程序,

LET A=5

LET B=8

LET A=8

LET B=5

PRINT A,B

根據上一節的變量值的最終結果是最後一個給它賦值的LET語句決定的,這樣編好像也是對的,但這樣編有兩個地方不太好,1、沒有體現A,B交換的過程,2、如果只是通過給A,B進行常量賦值,那前2個LET語句可以不要,所以我要求除了前兩個LET可以有常量5,8處,其餘的下面的語句不要出現常量,怎麼辦?目前我們所學過的語句只有LET,PRINT只會運用,如何解決呢?想一想我們生活中是如何兩杯水的交換的,有聰明的學生肯定想到用空杯子,那麼這道題中如何出現空杯子,生活交換空杯子的順序又是什麼呢?第一步,一杯水倒向空杯子,第二步,第二杯水倒過剛剛倒向空杯子的第一杯水中,第三步,用有水的空杯子倒向原來的第二杯水中,於是出現了以下的正確的解法。

LET A=5

LET B=8

LET C=A或C=B

LET A=B或B=A

LET B=C或A=C

PRINT A,B

信息技術教案 篇四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能夠識別計算機內部中的CPU、硬盤、音像設備、內存、光驅等硬件設備的主要功能。

(2)能根據不同的任務選用不同的外部多媒體設備。

(3)掌握常見外部設備的安裝。

二、教學重點

把握計算機硬件的主要特點和性能,學會根據應用需求適當地選擇或升級硬件。

三、教學難點

(1)計算機硬件型號與特性。

(2)掌握“赫茲”與“字節”等單位。

四、教學方法

(1)交流、討論的學習方法。

(2)觀察調查學習方法,將獲取的資料歸納和,形成表格。

五、教學時間

1課時。

六、教學環境

計算機絡實驗室。

七、教學過程

(一)討論交流

1、情境導入:

A.李鳴要求升級電腦。

B.如何看軟件運行環境說明?

2、教師提出學習問題、學生分析討論問題:

A.如何查看計算機的硬件配置?

B.多媒體計算機需要哪些配件?

C.如何幫助李鳴安裝新打印機。從情境導入,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力。

(二)教師講授

教師講解、分組(4人/組)學習:

A.教師演示如何查看硬件的配置表。

B.教師出示CPU、內存、硬盤、光驅的圖片,向學生介紹各配置的性能和特點。

C.讓學生說一說那些設備是計算機的音像設備。通過教師的講解,解決學習中的重難點。

(三)分組活動

4、小組活動:出示windows vista操作系統運行環境說明,根據現在學生所使用的計算機分析能否滿足使用要求,並提出硬件升級建議。

A.學生查看自己的計算機的硬件配置。

B.利用“我的電腦”和“資源管理器”瞭解硬盤分區容量的大小和各個分區中已使用的容量及剩餘容量。

C.根據軟件運行環境使用要求和計算機的實際配置,提己的升級建議並說己的理由。

5、教師:隨着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硬件設備的性能在不斷提高,新的應用軟件對硬件環境的要求也隨之升級,計算機的升級換代也就不可避免。但要知道許多計算機部件都有可能成爲整個系統性能的瓶頸,不應該盲目的進行升級換代。如果我們沒有找出真正的瓶頸,簡單的更換CPU不會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簡單的購買新機器更是不可取,也不符合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要求,以學生的活動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理解掌握知識

(四)小組自主學習

6、學生自主學習:

A.教師根據李鳴要用多媒體彙報學習的實際,讓學生分析可能使用到的多媒體外部設備。

B.學生分組分析,結合課文,提出本組選用的多媒體外部設備。

C.小組學習彙報。讓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和分析思考問題的能力

(五)教師講解演示

7、教師演示安裝新設備。

A.教師演示如何安裝攝像頭,對於一些安裝的細節藉助視頻進行演示。

B.教師演示如何安裝驅動程序

(六)歸納概括

教師歸納概括,幫助學生計算機的各種配件、外部設備和安裝軟件的方法,教師對知識進行歸納,點撥方法要點。

(七)課後練習

9、佈置課後練習:

A.指導學生到電腦商場實地瞭解各種硬件配置。

B.通過上搜索瞭解最新計算機配件情況。鼓勵學生積極利用現實資源和絡開展學習,拓展學習的時空,加強與他人的溝通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