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二泉映月》教學案(精品多篇)

《二泉映月》教學案(精品多篇)

《二泉映月》第二課時優秀教學設計 篇一

一、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學生讀題。

2、大家知道《二泉映月》是誰創作的嗎?

3、你們對阿炳有什麼瞭解?

二、欣賞樂曲,走近阿炳

1、阿炳是一位苦難的藝人,是一位民間藝人,一位盲人藝人,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聆聽這首有名二胡曲。

2、你們心中有什麼感受?你聽到了什麼?

3、阿炳爲什麼能創作出這首《二泉映月》呢?請把書打開,自己讀課文思考。

三、以詞帶文,瞭解大意

1、出示詞語,點名朗讀

月光如銀 雙目失明 委婉連綿

月光似水 賣藝度日 升騰跌宕

靜影沉璧 經歷坎坷 步步高昂

月光照水 熱愛音樂 舒緩起伏

水波映月 嚮往光明 恬靜激盪

2、啓發學生豎讀:每列分別寫什麼?應該怎樣去讀?

3、有不理解的詞語嗎?

四、抓住重點,精讀課文

1、請大家拿出筆,再讀課文,劃出文中帶有“聽”的句子。

2、交流:

第2節:小阿炳聽到什麼聲音了嗎?師傅又是怎麼說的?

第3節:小阿炳長大了,他又聽到了什麼?

第4節:又逢中秋夜,他聽到了什麼?爲什麼會這樣,難道父親說錯了嗎?

讓學生閉上眼睛體驗阿炳雙目失明後的感受。

3、你們看到過賣藝的人嗎?展開自己的想象,阿炳賣藝時是怎樣的情景?

出示:

情景一:冬天,大雪紛飛,寒風刺骨,阿炳~~

情景二:夏天,驕陽似火,烈日炎炎,阿炳~~

情景三:一天,阿炳病了,~~

播放《二泉映月》,導語激情,讓學生選取一個場景,閉上眼睛去想象阿炳賣藝的情景。

指導朗讀課文第5節。

4、出示課文第6節內容。

阿炳爲什麼只能把自己的情懷傾訴給月夜?

循環播放《二泉映月》,指導朗讀課文。

你們彷彿聽到了什麼?

阿炳,他靠什麼來支撐?

五、拓展延伸,深化感受

1、出示小澤征爾在指揮《二泉映月》後說的一句話:這種音樂只應跪下來聽。

提問:小澤征爾要跪阿炳的什麼精神?板書:對命運的抗爭,對光明的嚮往。

《二泉映月》第二課時優秀教學設計 篇二

一、導入

1、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學習一篇課文

2、《二泉映月》是什麼?

(1)是一首二胡曲

(2)二泉映月還是無錫惠山的一道美麗的風景。

3、下面請大家打開書,把你看到惠山的景色都劃下來,好嗎?

二、新授

1、學生自讀課文

2、師生交流

(1)學生說:

(2)美還在什麼地方呢?學生說

(3)學生說:月光……

(4)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3、同學們看,這就是剛纔大家找到的,你們最喜歡哪處風景,你們就放聲地去讀一讀。(學生自由讀)

(1)指名讀(學生說他的“淙淙”的音沒有讀準)

老師想請一個學生讀“靜影沉璧”。老師來讀,你們感覺自己看見了什麼?

學生說:沉下去的應該是月亮。

(2)還有哪個地方你很喜歡,請你爲一個學生來讀讀

學生讀

學生再讀其他的話語

(3)你們想看看這惠山的天下第二泉嗎?

(4)課件播放,教師語言過渡

4、同學們,美嗎?我們一起來通過朗讀感受着美美的句子吧

(1)學生讀

(2)請大家接着說說惠山和二泉的風景(教師板書;風景優美)

(3)教師語言過渡;二泉是風景,非常的美。二泉是一首二胡曲,她又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感受嗎?

5、播放《二泉映月》的二胡曲給學生欣賞

(1)這曲子給你帶來了什麼樣的感受啊?

(2)學生說:優美、動聽

(3)這優美的曲子是誰創作的呢?(介紹阿炳)

(4)你們能不能通過預習,告訴他與別人的不同之處嗎?

(5)學生說:他看不見東西;阿炳生活中十分坎坷;遭受別人的歧視。

(6)同學們,面對生活困苦,他屈服了嗎?

6、課文哪裏說他沒有屈服呢?請你找出來,好好地讀讀。

(1)學生自讀,放聲讀

(2)師生交流,阿炳屈服了嗎?

學生說;阿炳對音樂的熱愛,他多麼希望有一天……

她找對了,還有誰把自己的感受讀進去呢?課件出示

再指名讀:……我聽出了他對生活的美好向往。

齊讀“但是生活的窮困……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7、又是一箇中秋夜,阿炳在鄰家少年的攙扶下,來到了二泉,而他現在能夠看見嗎?他只能看見什麼?

(1)學生說:他十分的寂寞、困苦……

(2)他帶着一顆顫抖的心,操着二胡演奏起來。

(3)和着音樂再讀課文的四五小節,體會他的心境,看看你們聽到什麼,看見什麼,感受到了什麼?

8、師生交流:這時阿炳在傾訴自己內心的想法和對生活的熱愛

(1)找到這段話,讀一讀,看看阿炳究竟在表達一種什麼樣的情懷?

(2)學生讀

(3)指名讀

(4)還有補充嗎?再讀

(5)學生再讀

9、課件出示:

起初,琴聲……恬靜而又激盪。

(1)你覺得哪一段旋律最吸引你?指名讀,並指導朗讀

(2)還有同學希望其他段落的嗎?

(3)隨着旋律東西升騰跌宕,步步高昂,樂曲進入了高潮,它以勢不可擋的力量,表達出對命運的抗爭,抒發了對美好未來的無限嚮往。

《二泉映月》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一、賞“二泉映月”

1.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二泉映月》。(學生齊讀)

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師父來到二泉池邊賞月。小阿炳看到了什麼,又聽到了什麼呢?讓我們穿越時光的隧道,共同走進那個迷人的中秋之夜。

2.[出示詞語] 茫茫月夜  月光如銀

一泓清泉  靜影沉璧

淙淙流水  蜿蜒而來

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

4.指名讀。交流: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5.同學們!你們所看到的,小阿炳也看到了;你們所聽到的,小阿炳也聽到了。但是,除了淙淙的流水聲,還是淙淙的流水聲,其它什麼聲音也沒有聽到。

【設計意圖:讓學生品讀描寫二泉月夜景色的詞語,將之整合在一起,形成詞串,組成詩歌,有助於學生從整體上感知二泉美景。學生在讀中走近這泓清泉,感受那如水的月色,悄然間已進入文本情境,也爲後面進一步感悟人物,感受樂曲做好了鋪墊。】

二、嘆坎坷人生

1.過渡:十多年過去了,小阿炳長大了。又是一箇中秋夜,他在鄰家少年的攙扶下,再一次來到了二泉。此時,他看到了什麼?又聽到了什麼?(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

2.交流:

(1)阿炳看到了什麼?(阿炳再也看不見了)

阿炳再也看不見他兒時所看到的美景,在他的生活中只有兩個字——黑暗。除了黑暗還是黑暗,無窮無盡的黑暗。

(2)阿炳聽到了什麼?(淙淙的流水聲;嘆息、哭泣、傾訴、吶喊……)(板書)

3.是什麼讓置身於黑暗世界的阿炳,從這淙淙的流水聲中聽到了這麼多兒時未曾聽到的聲音?在這十多年當中,阿炳到底經歷了一段怎樣的人生?(板書:人生)(請大家默讀課文,找一找)[出示:十多年過去了,師父早已離開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鏡,操着胡琴,賣藝度日。]

4.同學們,就在這十多年當中,阿炳留在無錫街頭,留在無錫的大街小巷是一幅什麼樣子?你看到了嗎?讀給大家聽聽?(補充:把這三個詞再仔細地讀一讀)

5.這就是阿炳留在無錫街頭的形象。(引讀:他整天戴着墨鏡,操着胡琴,賣藝度日。)

(1)同學們,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到“整天”這個詞語?什麼叫“整天”?

(2)就是從早到晚,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就這樣十多年過去了,阿炳整天——(戴着墨鏡),整天——(操着胡琴),整天——(賣藝度日)。

(3)大家想一想,阿炳就在這整天中會遇到什麼情況?

[出示:“在(        )時候,阿炳戴着墨鏡,操着胡琴,賣藝度日。……”]

6.同學們,這就是阿炳十多年來的經歷,他經歷了一段怎樣的人生?(板書:坎坷)

(1)請大家閉上眼睛,把你的目光集中到阿炳的那張臉上。你看,那張曾經非常可愛的臉,那張曾經充滿了青春和朝氣的臉,如今,隨着師父的離世,隨着他的雙目失明,隨着大雪紛飛,烈日炎炎,那張臉就變了,變了,變了……同學們,此時此刻,你看到了一張怎樣的臉?(學生回答)

(2)是呀,你可曾記得“飽經風霜”這四個字曾經寫在誰的臉上?(師父)然而,十多年過去了,如今,“飽經風霜”四個字寫在了阿炳的臉上,刻在了阿炳的心裏。

(3)同學們,經歷坎坷人生的阿炳儘管是一張飽經風霜的臉,面黃肌瘦的臉,佈滿皺紋的臉,但他心裏面卻充滿了對音樂的熱愛,對光明的嚮往,對生活的渴望。讀:[出示:但是生活的窮困和疾病的折磨,泯(mǐn)滅不了阿炳對音樂的熱愛和對光明的嚮往。他多麼希望有一天能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7.美好的中秋佳節,阿炳獨坐二泉池畔,思緒萬千——(範讀:漸漸地,漸漸地,他似乎聽到了深沉的嘆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倔強的吶喊……)

隨着淙淙的流水之聲,——(齊讀)

當大雪紛飛的畫面在阿炳的心頭涌起的時候,——(指名讀)

當烈日炎炎的畫面在阿炳的心頭涌起的時候,——(指名讀)

這聲音伴隨着泉水,伴隨着阿炳一幕又一幕飽經風霜的人生歷程,在阿炳的心頭響起,讀——(齊讀)

【設計意圖:同樣是這泓清泉,依舊是二泉美景,可阿炳再也看不到了。鮮明的對比,巨大的反差,在學生的心裏形成了強烈的衝擊,產生了深刻的體驗。而場景的鋪陳,情境的營造,意境的渲染更是把學生帶進了阿炳那苦難而又不屈的坎坷人生中去了,感受阿炳的嘆息、哭泣、傾訴和吶喊。學生在切己體察悄然走進阿炳的內心世界。】

《二泉映月》教學設計 篇四

作者:宗陽春    發表時間:2004-4-29    閱讀次數:331

一、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四、五自然段。

2、學會本課19個生字,綠線中的10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聯繫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月夜景色和由琴聲聯想樂曲豐富內涵的語句的意思,並能選用部分詞語寫一段話,來描寫自己所觀察到的月夜景色。

4、通過朗讀和背誦課文的訓練,感受民間藝人阿炳創作不朽名曲的艱辛歷程,學習他敢同命運抗爭,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在第五自然段創設音樂情境,讓學生在傾聽、感受、朗讀、感悟中深切理解語言文字的內涵,並能熟讀成誦。

三、教學時間:3課時

四、預習要求

1、收集阿炳的生平資料,對阿炳生世有必要的瞭解。聽聽這首曲子。

2、讀讀課文,劃出生字新詞,在生字上註上拼音。

3、不理解的詞通過查字典並能聯繫上下文解決。

4、有疑問的地方作上記號。

5、初步理解下列詞語:

縈繞        倔強        飽經風霜        升騰跌宕

坎坷        積澱        委婉連綿

五、教學準備

1、將《阿炳生世錄》材料課前印發給學生。

2、錄音帶2盤,和配音朗讀。

3、第五自然段部分內容打印。

4、第4自然段最後一句打印。

5、詞語卡片:

飽經風霜    賣藝度日    度日如年    靜影沉璧  坎坷

第一課時

一、播放,導入  新課。

1、同學們,喜歡欣賞音樂嗎?爲什麼?(音樂能抒發人的思想感情,陶冶人的性情……)今天這節課上,王老師想先播放一段曲子,請同學們仔細聆聽,用心體會,聽完後談談第一感覺。

2、播放樂曲(節選)

3、談談聽完樂曲後的感受

(悠揚、婉轉、悲傷、深沉、優美、高昂……)

4、瞭解曲名

同學們,你們知道這首曲子叫什麼名字?

板書課題:二泉映月

二、明確學習目標,瞭解阿炳生世。

1、同學們,這首曲子的名字叫,而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就是介紹“二泉映月”這首曲子的,課題就叫“二泉映月”。看了課題,你想了解關於“二泉映月”的哪些問題。

(1)這首曲子是誰譜寫的?(2)在什麼情況下譜寫的。(3)這個曲子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老師依次在課題後打上?)

師:上述問題,只要通過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讀書,就很容易解決。

2、同學們,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通過課前預習,誰能說說這首曲子是誰譜寫的?

3、課前,王老師要求大家聽聽的曲子,並收集有關阿炳生世的資料。現在誰來說說你對阿炳有哪些瞭解。

三、精讀1~4節,瞭解創作背景。

1、同學們,下面我們來討論第二個問題:這首曲子是阿炳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創作的呢?請帶着這個問題反覆讀讀1~4節,要把這四小節讀正確、讀通順。

2、學生自讀,老師巡視。

3、分節指名朗讀。

教師評價並隨機點撥:(1)出示“飽經風霜”一詞指導朗讀好這個詞和所在的句子。(2)出示“賣藝度日”一詞,從這個詞中你體會到什麼?出示另一個成語:度日如年。這句話該怎麼讀?

4、同學們,阿炳是在什麼情況下創作的,哪一節回答了這個問題?(第4自然段)再細細讀讀第4自然段,然後自己試着說說阿炳是在什麼情況下創作這首曲子的?

5、指名說,暢所欲言,教師隨機板書:

時間:中秋夜

地點:二泉

環境:月光、流水

心境:想到……聽到……

6、再指名練說,把板書中的關鍵詞都用上,完整地說清阿炳創作二泉映月的背景。

7、再讀讀第4自然段,邊讀邊體會,你覺得哪些詞語、句子比較難理解?

(1)什麼叫“靜影沉璧”?(出示詞語,結合插圖體會)

(2)“他似乎聽到了深沉的嘆息,……”一句怎麼理解?

①出示“漸漸地,漸漸地,……倔強的吶喊……”一句。

②以四人小組爲單位,結合阿炳的生世,體會體會這句話的含義。(從課文第3節和閱讀材料中去 找答案)

③四人小組討論,推薦一名代表彙總。

④請四人小組的代表發言,老師隨機點撥體會“坎坷”“飽經風霜”等詞。

⑤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8、指導朗讀第4節。

同學們,第4小節寫到了似水的月光,淙淙的流水,多麼美好的中秋之夜,但飽經風霜的阿炳卻回想起了辛酸的往事。美好的景,傷心的情,構成了多麼強烈的對比。我們要通過有感情的朗讀來體會他當時創作時的情境。

(1)指名讀,評價。

(2)集體朗讀。

四、小結

同學們,這一堂課同學們圍繞課題提出了三個問題,通過讀書和討論,已經解決了兩個問題。(老師把課題旁的前兩個“?”擦掉)還剩下的這個“大問號”我們下一堂課再來解決。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課前寫上第一課時的板書,倒好錄音帶)

教師用語言創設情境,導入  課文

同學們,在一箇中秋之夜,阿炳在鄰家少年的攙扶下來到了二泉。似水的月光,淙淙的流水,勾起了阿炳辛酸的往事,他心中百感交集,但縱有千言萬語能對誰說。他是個藝人,此時,他要借用琴聲來傾吐自己積澱已久的情懷。

板書:傾吐

二、學習第5節

1、當時的阿炳是怎麼做的呢?(出示插圖,用實物投影儀)誰能有感情地讀一讀第5節的前面三句話,把我們帶入當時的情景。

(1)學生自讀自練

(2)指名讀、評價

2、緊接着,課文用優美的文字描繪了阿炳拉出的琴聲的旋律和其中包含着的思想感情。(出示段落)這也是我們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1)師:同學們,這段話在文字上寫得很有特色,請大家先反覆地朗讀比較,看誰能體會到這段文字在表達上的特色。

(2)學生自讀自悟,老師巡視,個別交流點撥。

(3)指名談感受。

①三次寫到旋律,每次寫到旋律後又寫出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教師劃出描寫旋律的句子)

②語句表達比較整齊。(教師圈出重點詞:讚歎、懷念、思索;表達、抒發;愛、愛、愛、愛)

③指名讀好這段話,讓大家完整地體會這段文字在表達上的特色。

3、引導質疑

同學們,剛纔讀的這段文字,就是阿炳拉出的琴聲的旋律和包含的思想感情,課文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你是否感覺到還有哪些句子或詞語體會得還不夠深刻。

(1)學生質疑。老師圈出重點詞語,“委婉連綿”、“升騰跌宕”,“舒緩而又起伏”,“恬靜而又激盪”。師問:想用什麼方法來加深體會?

(2)播放配音朗讀的磁帶。在配音朗讀中體會“委婉連綿”“升騰跌宕”等詞語的意境以及旋律中的思想感情。

4、開展朗讀比賽

(1)師:同學們,通過剛纔的聽讀欣賞,你對這段文字的理解是否更加深刻了。下面開展一次朗讀比賽,全班分四個組,每組推薦一名朗讀高手,看哪一組能奪冠軍。

(2)各組推薦一名同學到講臺上。

(3)師:除了四位選手外,其它的同學都是評委。都有權發表你的觀點。爲了提高本次比賽的質量,讓選手朗讀得更好,讓評委點評得更好,我建議大家各自先好好地再朗讀一遍,以作好賽前的充分準備。全體學生自讀自練。

(4)四位選手依次朗讀,並依次評價,最後評選出冠軍,對其餘三位也給予鼓勵。最後再讓冠軍者談談獲勝的經驗。

5、同學們,從這段文字中我們體會到了樂曲的旋律以及旋律中包含的思想感情,這樣,本課的主要問題也解決了。(擦掉課題旁的“?”)這段文字寫得好不好?想不想把它背下來。老師暫且用“|”把它分成三部分,你只要背誦其中的一部分就可以了。其中第三部分內容最長,也最難背,不知有哪些同學敢選擇第三部分來背。

(1)熟讀試背。

(2)指名背誦。

三、遷移寫話

1、師:同學們,第一課剛上課時,王老師讓大家聽了一小段二胡曲,並且憑直覺談了感受,通過學習了課文,現在再來聽聽這首的曲子,你一定會談出很多的感想。阿炳把對人生的體驗和追求通過樂曲告訴了我們,此時你想給阿炳說些什麼?請把想說的話寫下來。

2、交流,老師點評、修改。

四、課外作業

1、背誦4、5自然段。

2、在觀察的基礎上完成練習4。

板書設計 :

二泉映月???

中秋夜    二泉    月光    流水

            想到……聽到……傾吐……

《二泉映月》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流程

一、介紹課題及作者、欣賞名曲《二泉映月》。

1、板書課題:二泉映月;指名讀題。

2、《二泉映月》是一首著名的曲子,是誰創作的?你對阿炳有些什麼瞭解?

3、阿炳是個苦難的人,是一位民間音樂家,是一位盲人音樂家。他的《二泉映月》代表了阿炳的最高水平,你們想聽嗎?(板書:聽)

4、師:我們來一起聆聽這首不朽的二胡名曲。你準備用什麼來聽?(播放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5、告訴老師,這悠揚的琴聲,讓你聽到了什麼?(板書:苦難、淒涼、抗爭、懷念)。

二、整體感知課文。

1、同學們,一首名曲我們用心去感受的時候,我們聽到了苦難、淒涼、抗爭和懷念。阿炳這位民間藝人爲什麼能夠創作出這樣動人的音樂呢?帶着這樣的問題去讀課文。

2、師:剛纔同學們都用心去朗讀了課文,讀得非常好。這篇課文有許多生字詞。(出示詞語燈片,)認識嗎,誰來讀讀?

月光如銀 雙目失明 委婉連綿

月光似水   賣藝度日 升騰跌宕

靜影沉璧   經歷坎坷    步步高昂

月光照水 熱愛音樂    舒緩起伏

水波映月 嚮往光明 恬靜激盪

3、每列詞分別寫了什麼?怎樣讀?

4、這些詞語中,有不理解的嗎?不理解的提出來。(對不理解的詞語儘量讓學生自己答,最後再次有感情地朗讀)

三、學習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1、拿出筆來,快速瀏覽課文,從課文中找出帶有“聽”的句子。

2、課文第二段中有好幾句寫到了帶有聽的句子。誰來把第二節來讀一讀?(出示第二節投影)

3、小阿炳什麼聲音也沒有聽到。師父說:“你年紀還小,等你長大了,就會從二泉的流水中聽到許多奇妙的聲音。” “奇妙”是什麼意思?(神奇而美妙)阿炳多麼盼望自己快快長大啊!早點兒聽到那奇妙的聲音。十多年過去了,小阿炳長成大了,他聽到了奇妙聲音了嗎?誰來讀第四自然段?(相機板書:嘆息、哭泣、傾訴、吶喊)

4、你們認爲這樣的聲音奇妙嗎?爲什麼阿炳沒有聽到奇妙的聲音?反而聽到是嘆息、哭泣、傾訴、吶喊?這就要聯繫阿炳這十幾年來是怎麼過來的。默讀第三自然段。從中找出有關詞語句子。

5、“雙目失明”對一個人的打擊是怎樣的打擊呀。同學們,你們把眼睛閉起來。(此時師調沉鬱地獨白:一片黑暗,沉浸在一片黑暗中。阿炳再也看不見了,他看不見美麗富饒的家鄉,看不見月光似水、靜影沉璧的二泉,看不見照耀清泉的月光,所有的美好的一切阿炳再也看不見了。)

請同學們睜開眼睛,同學們,你們明白了阿炳爲什麼聽不到奇妙的音樂,而是:漸漸地、漸漸地……

6、想象感受阿炳賣藝情景是怎樣的?

師:悽慘的琴聲傳遍了大街小巷!阿炳坐在二泉邊,他沒有聽到奇妙的聲音,卻聽到了——漸漸地、漸漸地……

但阿炳被苦難壓倒了嗎?你從哪兒看到阿炳沒有被壓倒?

(但是生活的窮困和疾病的折磨,泯滅不了阿炳對音樂的熱愛和對光明的嚮往。)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齊讀。

《二泉映月》教學設計 篇六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聯繫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月夜景色和由琴聲聯想《二泉映月》樂曲豐富內涵的語句的意思,並能選用部分詞譜寫一段話,描繪自己所觀察到的月夜景色。

3.感受阿炳創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艱辛,學習他敢同命抗爭、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4、5白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阿炳創作《二泉映月》的艱辛和這首名曲的豐富內涵。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導入  新課

(出示坐落在“天下第二泉”旁阿炳塑像的圖片)你知道他是誰嗎?

通過課前查找資料,你瞭解到哪些有關他的情況?向同學們介紹介紹。

(阿炳,民間音樂家,原名華彥鈞,江蘇無錫東亭人。從小跟父親華清和當道士,學音樂。4歲時母親死了,21歲得了眼病,35歲雙目失明。在無錫以沿街賣唱和演奏各種樂器爲生,還經常演唱當日新聞。抗日戰爭時期,演唱過《漢奸的下場》等歌曲;抗戰勝利後,演唱揭露、抨擊國民黨黑暗統治的歌曲。

阿炳創作了二胡曲《二泉映月》、《聽鬆》,琵琶曲《大泊沙》、《昭君出塞》等名曲。其中最著名的是二胡獨奏曲《二泉月》,大約創作於20世紀40年代。

這篇課文生動記敘了盲人阿炳創作《二泉映月》的艱辛歷課題就是樂曲的曲名:(板書課題)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畫出生字,注意讀準字音,讀順課文。

(2)畫出生字詞及不理解的詞語,藉助字典並聯繫上下文解意思。

2.檢查自學情況。

(1)讀生字詞,相機正音。

患病攙扶積澱坎坷

哭泣泯滅抒發委婉

(2)指名讀,指點學生讀準前、後鼻音,多音字。

(3)指名試讀課文,瞭解詞語掌握情況和各自然段餓大概內容。

飽經風霜:形容經歷過很多艱難困苦。

靜影沉璧:靜靜的月影如沉在水中的玉璧。(看圖並聯活經驗理解)

縈繞:縈迴。文中指泉聲時時在耳邊迴響。

坎坷:坑坑窪窪,比喻人生道路曲折、充滿艱辛。(聯繫生活遭遇理解)

激憤:激動而憤怒。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畫出生字,注意讀準字音,讀順課文。

(2)畫出生字詞及不理解的詞語,藉助字典並聯繫上下文理解意思。

2.檢查自學情況。

(1)讀生字詞,相機正音。

患病攙扶積澱坎坷

哭泣泯滅抒發委婉

一泓清泉靜影沉璧

(2)指名讀,指點學生讀準前、後鼻音,多音字。

(3)指名試讀課文,瞭解詞語掌握情況和各自然段的大致內容:

蔥蘢:形容植物青翠旺盛的樣子。

搖曳:搖盪。

飽經風霜:形容經歷過很多艱難困苦。

靜影沉璧:靜靜的月影如沉在水中的玉璧。(看圖並聯系生活經驗理解)

縈繞:縈迴。文中指泉聲時時在耳邊迴響。

坎坷:坑坑窪窪,比喻人生道路曲折、充滿艱辛。(聯繫阿炳生活遭遇理解)

激憤:激動而憤怒。

倔強:性格剛強。

富饒:物產豐富。

3.通讀課文,思考分段。

交流。

第一段(第1、2自然段):二泉的自然環境和小阿炳跟着師父到二泉商月的情景

第二段(第3、4自然段):不幸的經歷沒有泯滅阿炳對音樂、生活的熱愛,他又來到二泉,心潮激盪,似乎聽到人世間的不平之聲。

第三段(第5、6自然段):阿炳在二泉邊用二胡傾吐自己的情懷,創作出不朽名曲《二泉映月》。

4.質疑問難。

三、指導書寫

左窄右寬“饒”右—卜不要多“點”

第二課時

一、導入  新課

1.創設情境。

中秋之夜,瞎子阿炳又—‘次來到了美麗的二泉。皎潔的月光照耀着清冽的泉水,淙淙流淌的泉聲撥動了飽受窮困和疾病折磨的阿炳的心絃。看,他用顫抖的手操起了琴弓;聽,如泣如訴的琴聲在池畔迴響起來了。

2.聽二胡曲《二泉映月》。

3.你從音樂裏聽出了什麼?用一句話簡單說說感受。(提示:彷彿聽到什麼或看到什麼、感到什麼)

音樂委婉抒情,夜深人靜,泉清月冷,阿炳彷彿正坐在泉邊沉思往事;

琴聲很淒涼,好像看到了阿炳流落街頭、賣藝度日的身影;似乎聽到’了阿炳在憤怒質問:人間爲什麼有這麼多的不平?

彷彿感受到了阿炳的剛直頑強和對幸福生活的嚮往……

4.阿炳用心演奏音樂,你們用心領悟音樂,所以感受都很準確。課文哪一自然段集中體現了這首名曲所體現的內容和意境?

找出來,認真朗讀體會。

二、指導精讀第5自然段

1.自由讀,找出表現阿炳演奏二胡時的動作的語句,用“——”畫出;找出描寫琴聲變化的語句,用“——”畫出;找出琴聲表達的豐富內涵的語句,用“( )”標出。小組討淪。

2.交流表現寫阿炳演奏二胡動作的語句。

(1)聯繫上下文說說對“傾吐”的理解。

(“傾吐”即“傾訴”,從“禁不住”、“不停地滑動”、可看出阿炳抒發情懷的急切和全身心投入創作的狀態)

(2)阿炳要“傾吐”什麼?通過什麼“傾吐”?

3.交流描寫琴聲變化和琴聲所表達的豐富內涵的語句。

(1)出示:

起初,琴聲委婉連綿,有如山泉從幽谷中蜿蜒而來,緩緩流淌。這似乎是阿炳在讚歎……在懷念……在思索……

①聽音樂起始部分,想象相關畫面,感受樂曲的“委婉連綿”,體會琴聲表現的內涵。

②交流:作者是如何把“委婉連綿”的音樂形象地表現出來的,又是如何把阿炳通過琴聲要傾吐的情懷具體表現出來的?

(比喻句,“似乎是”領起的排比句)(板書:委婉連綿讚歎懷念思索)

③指導用徐緩、抒情的浯調朗讀,加深體會。自由讀,女生讀。

(2)出示:

隨着旋律的升騰跌宕,步步高昂,樂曲進入了高潮,可擋的力量,表達出……抒發了……

①說說自己對這兩句話的理解。

(板書:升騰跌宕表達出抒發了)

②欣賞音樂高潮部分,進一步體會阿炳通過琴聲表達的感情。

③指導朗讀,語速加快,音調加高,讀出“勢不可擋”的氣勢。自由讀,男生讀。

(3)出示:

樂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迴響,舒緩而又起伏,恬靜而又激盪。阿炳用這動人心絃的琴聲告訴人們,他愛……他愛……他愛……他愛……

①圈出表現這首樂曲特點的詞語。朗讀理解作者通過這看似矛盾的兩對詞語所表現的樂曲的豐富內涵。

(舒緩而又起伏,恬靜而又激盪)

②樂曲表現了阿炳的悲、苦、恨、怒,更表現了他對音樂和生活的愛。

引讀:他愛——他愛——他愛——他愛一—

提問:“他愛”的內容的順序能否調換?爲什麼?

4.聽配樂朗讀,想象當時的情景。

三、指導精讀其餘部分

1.過渡:阿炳爲什麼能在短時間內創作出這樣內涵豐富、動人心絃的樂曲?讀讀其他部分。

2.第1自然段。

(1)播放“秀美的惠山”錄像片斷。

(2)交流:家鄉美好風光對阿炳的薰陶

(3)指導讀出美感。

3.第2自然段。

(1)交流:師父對阿炳的啓迪和教海。

(2)指導用啓發、語重心長的語氣讀好師父的話,注意強調“傾聽”、“年紀還小”、“許多”、“飽經風霜”等詞語。

4.第3自然段。

(1)從“雙目失明”、“賣藝度日”等詞語可看出他飽受窮困和疾病折磨。

(2)磨難並沒能泯滅他對音樂、生活的熱愛。所以“但是”、“泯滅不了”、“熱愛”、“嚮往”、“多麼希望”等應重讀,表現出阿炳同命運抗爭的精神。

(3)練習朗讀,指名讀:

5.第4自然段。

讀讀,想想,畫畫,議議:

中秋之夜,月光依舊,泉水依舊,可聽泉的阿炳已經歷了無數坎坷,不再是十多年前那個不諳世事的少年了,兩個“想到了”,兩個“漸漸地”和“聽到了”後面並列的短語及語意未盡的省略號,準確、充分地表現了他此日扯眩rj的萬千感慨。他觸景生情,“禁不住拿起二胡”,要把“積澱已久的情懷”“傾吐”出來。

6.第6自然段。

過渡:琴絃即心絃,琴聲即心聲。正是長期積澱在胸的種種情懷,化作創作的靈感,才孕育出這不朽的樂曲。

齊讀。

四、配樂朗讀全文

第三課時略

《二泉映月》教學案 篇七

國小音樂校本教案

音樂欣賞《二泉映月》教案

教學目標:

1.     通過欣賞樂曲瞭解民族樂器二胡的主要特點,知道二泉映月的創作背景,體會樂曲表達的思想感情。

2.     教育學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爲建設國家而努力學習。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體會樂曲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中國的民族民間音樂可分爲:古代音樂、民族器樂曲、民歌、戲曲曲藝音樂等,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中國的民族民間音樂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民族器樂曲。

請學生例舉一些中國的民族樂器的名稱。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有關二胡的重要的民族樂曲,請討論後例舉中國著名的二胡演奏家或二胡名曲。導入課題——《二泉映月》。

二、作者介紹

1. 華彥鈞

小名阿炳(解釋:炳是光明顯著的意思。正好與阿炳的顯示情況相反)1893年出生——1950年去世(1893年與我國偉人毛澤東同年出生)。

2. 阿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灌錄個人專輯錄音帶和唱片的民間藝人。

3. 介紹作者的生平——創作風格——主要作品

三、作品介紹:首先,阿炳的坎坷人生和悲慘境遇,正是舊社會勞苦大衆的一幅縮影,自然會引起人們對他的關注與同情。阿炳威武不屈,忠誠愛國的品格和氣節,表現了一種民族的氣度和精神,令人佩服。阿炳的《二泉映月》等音樂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內心世界和精神風貌,透露出一種來自人民底層的健康而深沉的氣息,必然會引起人們心靈深處的極大共鳴。其次,它的旋律發展,使用了中國民間的樂句首尾銜接,同音承遞的旋法,使音樂呈現出行雲流水般的起伏連綿的律動美感,彷彿是道不完的苦情話,流不完的辛酸淚,給人以“嘆人世之悽苦”,“獨愴然而涕下”之感。另外,樂曲的藝術美感還表現在於深沉中含質樸,感傷中見蒼勁,剛柔並濟,動人心魄。再則,這首樂曲體現了注重情深、着意傳神的法則,發人聯想,令人回味。

四、學習樂曲的引子和主題旋律,體會反映的思想內容:

1. 對生活的描述

2. 表露出的無限的感慨——爲什麼我會這樣瞎、窮?

3. 從平靜轉爲激昂。表現作者內心的生活感受和頑強的生活意志。

4. 請同學模仿引子中嘆氣的聲音演唱好引子部分。

5. 在教師帶領下演唱主題部分,注意表現不同的音樂情緒。

五、介紹二胡:二胡又名南胡,構造分琴筒、琴桿、軫子、千斤、弓等,張弦二根,大多采用五度定弦。弓夾在兩弦中,琴筒上蒙蟒皮。音域爲d1-d3(a3)。音色柔和優美。本世界初,劉天華先生寫了《良宵》等十首二胡獨奏曲和一套二胡練習曲,提高了二胡的性能,使之成爲獨奏樂器。(具體由課件展示)

四、 作品欣賞

五、 七、請同學談談欣賞 這首樂曲後的體會。

八、請同學用鉛筆在音樂的伴奏下爲阿炳或二泉映月畫一幅畫。並講解你的作畫意圖。

九、小結本節課。教育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爲建設國家而努力學習。

《二泉映月》教學設計 篇八

作者:潘文娟    轉貼自:東方國小    點擊數:74

評《二泉映月》

東方國小    潘文娟

《二泉映月》是一篇優美的課文,也是一首感人的二胡曲。今天,有幸聽了解老師上的《二泉映月》,總得感覺就是覺得文美、曲美、課美。下面我就具體談談我的幾點感受。

一、導語美、過渡語美。

一堂語文課、離不開條理清晰的結構、生動活潑的教法、優美動人的教學語言。如果教師在上課伊始,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理解課文內容指導的同時,設計一些精美的語言,則會對課堂教學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教學《二泉映月》時,解老師就設計了精美的導語、過渡語。如在課堂伊始,解老師設計了這樣一段導語:十幾年以後的中秋夜,瞎子阿炳在鄰家少年的攙扶下,又一次來到美麗的二泉。月光似水、靜影沉壁,淙淙的流水聲撥動了飽經窮苦和疾病折磨的阿炳的心絃,看,他用顫抖的手操起了琴絃;聽,如泣如訴的琴聲在池畔迴響起來。這一段導語把學生帶入了特定的情境之中,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有所思、有所感。在學習課文中,教師又設計了非常美的過渡語,這些美的語言撥動了學生情感之弦,鑄造了他們美好的心靈,使他們受到了美的薰陶。

二、抓住關鍵詞語理解課文。

詞語是語言的建築材料,它不但能準確地表達意義,還能傳遞審美信息。在教學過程中解老師注意抓住重點段落中的一些關鍵詞語,引導學生品評詞語的妙用。在教學第5自然段時,解老師設計了這樣一道作業題,讓學生抓住“舒緩而又起伏、恬靜而又激盪”這兩組看似矛盾的詞語進行辨析、推敲、比較,通過課堂的交流理解學生進一步明白了樂曲所包含的豐富內涵,樂曲所表現的阿炳的悲、恨、怒,表現的他對音樂、生活的愛。

《二泉映月》是一首內涵非常豐富的二胡曲,阿炳那苦難生活離我們實在太遙遠,不是我們這些生活在蜜罐裏的孩子所能理解的,要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理解樂曲的豐富內涵絕非易事,所以我覺得這堂課學生的感動還不夠,我覺得如果在教學過程中能放一段合適的錄象,學生可能會更有感觸一些。

常州市東方國小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本課更多相關資料:

搜索時,“文章標題”“所有大類”“所有小類”這幾項無需選擇,直接輸入課文題目關鍵的字就行!

(搜索引擎在首頁左側)

返回第一範文首頁>>>>>>

《二泉映月》教學案 篇九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學生: □國小         2,學科:語文

2,課時:2

3,學生課前準備:

一、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二、自學生字新詞,讀準生字的讀音,想想詞的意思。

三、自學課文,思考課後的問題。

四、讓學生提出自學中遇到的問題。

五、聽聽阿炳創作的《二泉映月》這首歌。

二、 教學課題

教養方面: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4、5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認識一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感受名曲《二泉映月》的豐富內涵,學習阿炳敢於同命運抗爭、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教育方面:

體會阿炳創作《二泉映月》的艱辛和這首名曲的豐富內涵。

發展方面:

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三、 教材分析

《二泉映月》是蘇教版國小語文課本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濃縮了民間音樂家阿炳艱辛苦難的一生,記敘了《二泉映月》這首名曲的形成過程,再現了《二泉映月》的豐富內涵,表現了阿炳熱愛生活、熱愛音樂、追求理想、敢於同命運抗爭的精神。

《二泉映月》是一部傳世之作。通過查閱資料,我瞭解到作者以自己辛痠痛苦的人生體驗,經過長期的積澱創作出這首動人心絃的樂曲。樂曲向人們傾訴了對他坎坷的一生,既有對人生的無奈,又有對痛苦生活無盡的憤怒與抗爭,其中纏綿不盡的愁思、慨嘆,動人心絃。音樂本是天籟之聲,只有熱愛生活,熱愛音樂的人才能聽懂;文字本是有溫度的,只有熱愛生活,善於品詞析句的人才能感受得到。本文的重點應落在讓學生讀中悟,悟中讀方面,進而瞭解阿炳生活坎坷,學習阿炳不向命運屈服,勇於抗爭的精神,領會曲子的意境。同時,使學生學會正確的去面對困難、挫折。課前,可先佈置學生在百度網上搜索下載聽聽阿炳創作的《二泉映月》這首歌,初步感受一下這首歌的旋律與意境。課堂上,我再把從百度網上搜索下載的阿炳創作的《二泉映月》這首歌放給學生聽,給學生聽覺上的直觀感受。

四、 教學方法

西方體驗美學認爲,閱讀活動是文本與讀者體驗相融合的一種歷史性的交流。要讓學生產生閱讀體驗,就得讓學生沉浸在課文豐富的情感世界中。因此教學本課時,我引導學生反覆誦讀、涵詠,品位語言文字的魅力,感受主人公的情感經歷。在學完全文後,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狀態已經達到了一個較爲理想的程度。課堂中在音樂的渲染下,我讓學生髮表自己的真情實感,也是學生對文本個性化解讀的體現。在個性化的解讀交流中,學生互相碰撞,互相補充,使得人物的形象越來越飽滿,情感越來越複雜,符合現實。同時讓學生走出文本,去拓展,去創造,去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不僅使學生受到阿炳身殘志堅的人格魅力的薰陶和感染,還會受到在人生道路上要樂觀向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的教育。

教學本課第一課時時,我首先是爲學生創設情境,營造氛圍,觸動學生情感之弦,讓學生初步感受一下《二泉映月》的旋律與意境。然後通過自讀課文這個環節,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感知,同時爲接下來的教學打下基礎。在接下來的“感受曲子美”這個教學環節,我把讀、悟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的個性在課堂上得以展現。在最後的拓展質疑環節,這主要是課堂的延伸,我想讓學生帶着問題走出課堂。

教學本課第二課時時,在“瞭解阿炳”這個環節,我創設了適合學生想象、體驗的學習情境,以促進學生對文中人物的理解並催生出學生自己的獨特感情。接下去,主要是引導學生感悟人物內心,通過理解關鍵詞句、揣摩內涵、感情朗讀等多種方式,進入課文、進入人物的真實內心。如此,學生對語言的學習就是主體的、活生生的,語言也會伴隨着豐富的情感融入學生的生活世界。在“延伸拓展”環節,我主要是引導學生樹立“大語文觀”、體現“整合”的理念,通過拓展的資料,加深對課文及本單元的理解和對人物有一個更透徹的瞭解。最後的“作業設計”,我主要是想引導學生養成“處處留心皆語文”的習慣,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

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初識阿炳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音樂渲染

1、播放二胡曲《二泉映月》

百度音樂

二泉映月音樂

2、聽後提問:這段旋律熟悉嗎?叫什麼名字?引出課題並板書。

3、談談聽完樂曲後的感受

(悠揚、婉轉、悲傷、深沉、優美、高昂……)

二、交流資料、瞭解阿炳

1、交流課前蒐集的有關阿炳和《二泉映月》樂曲資料,認識阿炳。

2、教師補充介紹阿炳的生平。

(扣住阿炳生活的艱辛、創作的歷程、名曲的影響等全面瞭解人物)

三、初讀全文、理清脈絡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看清字形,讀通課文。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聯繫上下文或藉助字典理解詞語。

積澱  坎坷  富饒  縈繞  一泓清泉、

泯滅  委婉  跌宕  倔強  靜影沉璧

3、指名讀課文,及時糾正讀音

4、快速讀課文,瞭解各自然段的意思,並按照時間順序給文章分段,理清脈絡

四、感受自然美

1、過渡:再讀課題,二泉這裏的環境怎樣?二泉映月又是一幅怎樣的畫面?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圈出描寫自然環境的詞

2、交流並想象潺潺流水、樹木蔥蘢、月光如銀的情景,體會環境的優美

讀出自然景色的美。

3、齊讀第一自然段,腦中想象月光下的二泉情景,體會自然環境的美

五、感受曲子美

1、引導過渡:這首曲子就彷彿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月夜美景。默讀全文,找出描寫月光以及月光下的二泉的詞語和句子。

2、交流:

(1)出示詞語:

月光如銀、月光似水、靜影沉壁、

月光照水、水波映月、茫茫月夜

(2)多個指名讀詞、當成詞串讀、齊讀,從讀中體會景色的美,曲子的美

3、相機板書:曲子美

4、引導讀好第五自然段中描寫曲子旋律美的句子。

六、小結,提出問題

1、結合課題,小結從課文的朗讀中讓我們感受到了《二泉映月》樂曲的旋律美。

2、引導過渡:由曲子讓我們再來看看曲子創作者——阿炳

3、提出問題,鼓勵學生質疑

引導學生思考:

(1)這麼一個身患殘疾,生活於社會最底層的人爲什麼能創作出這麼美的曲子?

(2)爲什麼同是中秋之夜,同爲二泉池畔,當年的小阿炳除了淙淙的流水,什麼聲音也沒有聽見,十多年後,他卻能從二泉的流水中聽到許多奇妙的聲音,這是爲什麼呢?

七、作業設計:

1、讀熟課文,寫習字冊,抄寫詞語

2、認真觀察月夜景色,像阿炳一樣全身心地體驗感受,捕捉美好的景物,寫一段話,下面的詞語可供選用。

月光似水、靜影沉璧、賞月、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照耀、皎潔、茫茫月夜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精讀課文、延伸拓展

教學過程:

一、明確目標

1、教師小結上節課所學內容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感受到了《二泉映月》樂曲的旋律美,還對阿炳有了初步的瞭解。

2、明確本節課學習目標:

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進阿炳,瞭解他的內心世界,瞭解《二泉映月》這首曲子所包含的豐富情感。

二、瞭解阿炳

1、師過渡:阿炳是一個身患殘疾,生活於社會最底層的人,這樣的人生經歷,課文裏用一個詞概括出來了。

2、默讀課文請學生找出這個詞

(“飽經風霜、坎坷”)

找出相應的句子讀一讀

3、拓展想象:

針對第三自然段的句子“他雙目失明,帶着墨鏡,操着胡琴,賣藝度日。”體會阿炳生活的艱辛

創造情境,以填空的形式,練習說話:

場景一:當冬天,大雪紛飛,寒風刺骨,雙目失明的阿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場景二:當夏天,驕陽似火,烈日炎炎,阿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場景三:當阿炳生病了,發高燒,渾身發抖時,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選擇一個場景,想象畫面。

4、再讀句子體會阿炳生活的艱辛

三、感悟內心

1、《二泉映月》琴聲的確很美,這是阿炳幾十年的心血的結晶,更是他情感的真實表露。板書:感情真

2、抓住第五自然段“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過琴聲把積澱已久的情懷,傾吐給這茫茫月夜。”

(1)理解:傾吐、積澱已久

(2)引導思考:在這曲子中,阿炳傾吐出了什麼?從曲中,你聽出了什麼樣的感情?

3、再次默讀課文,找出表現阿炳內心感情的句子。以“從《二泉映月》的旋律中,我聽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交流表達(以填空的形式呈現)

4、交流重點句:

(1)第四自然段中“漸漸地,漸漸地,他似乎聽到了深沉的嘆息……倔強的吶喊。”

先出示“嘆息、哭泣、傾訴、吶喊” 這幾個詞組,再讓學生說說阿炳嘆息、哭泣、傾訴、吶喊的是什麼,並聯繫上文中“師父的教導、坎坷的經歷”,由此理解“積澱已久”

(2)第五自然段中描寫樂曲豐富內涵的句子

a圈出表現這首樂曲特點的詞語。

b朗讀理解作者通過這兩對詞語所表現的樂曲的豐富內涵。

c再次引導朗讀:他愛——他愛——他愛——他愛——

d提問:“他愛”的內容的順序能調換嗎?爲什麼?

5、小結:樂曲表現了阿炳的悲、苦、恨、怒,更表現了他對音樂和生活的愛。

6、聽配樂朗讀,想象當時的情景。

相機板書:對命運的抗爭

對光明的嚮往

對音樂的熱愛

四、深化理解

1、再次齊讀句子:“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過琴聲把積澱已久的情懷,傾吐給這茫茫月夜。”

2、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閱讀思考:

阿炳爲什麼能創作出這樣內涵豐富、動人心絃的樂曲?阿炳那“積澱已久的情懷”從何而來?

3、交流並小結:

(1)家鄉的美好風光對阿炳的薰陶。

(2)師父對阿炳的啓迪和教誨。

(3)他飽受窮困和疾病的折磨。

4、深化情感

正是這積澱已久的情懷,才創作出這樣內涵豐富、動人心絃的樂曲。磨難並沒有磨滅他對音樂、生活的熱愛,阿炳同命運抗爭的精神着實令人敬佩!引導齊讀第五自然段

五、指導背誦

1、指導背誦第四自然段

按先環境描寫,再人物內心活動描寫的順序背。

2、指導背誦第五自然段。

順序:阿炳演奏的動作表現——琴聲變化——想象琴聲的內涵。

3、自由背誦。

六、延伸拓展

1、教師總結:這首曲子飽含着阿炳一生的愛和恨,憤和憂。聽着它,我們彷彿能感受到阿炳那歷經坎坷的痛苦,那尋求光明的渴望。惠山的泉,就是那失明的雙眼熱淚流,二泉的月,就是那生命中一葉不沉的舟。讓我們用我們的朗讀來表達對音樂的理解,對阿炳的崇敬。

2、拓展:

(1)這首不朽的曲子深受我國人民喜愛,在國際樂壇也享有盛譽,享有怎樣的盛譽呢?

教師補充資料敘述:此曲作爲我國民族音樂的代表之一送給國際友人。從此,此曲在國內外廣泛流傳,並獲得很高評價。

1985年,此曲在美國被灌成唱片,並在流行全美的十一首中國樂曲中名列榜首。曾獲“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作品獎。

(2) 1978年,小澤征爾應邀擔任中央樂團的首席指揮,席間他指揮演奏了絃樂合奏《二泉映月》他感動得熱淚盈眶,呢喃地說:“這種音樂只應跪下來聽。”

對某一個人,某一件事無比崇拜的時候纔會朝他跪下。小澤征爾崇拜阿炳什麼呢 ?(板書)

(3)聯繫上一篇課文《海倫凱勒》和上學期 “滴水穿石”這一主題單元,加深本學期“有志竟成”這一單元的認識。

七、總結全文

苦難本來給人們帶來了什麼?悲痛、哀傷、哭泣。但是對一個命運的強者,對於敢於和命運抗爭的人來說,苦難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讓我們勇敢地面對苦難吧!

再次欣賞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感受樂曲傳達的豐富內涵。

百度音樂

二泉映月音樂

八、作業設計:

1、在我國像《二泉映月》這樣優美的傳統樂曲還有很多,課後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收集。

2、背熟課文第四、五自然段。

3、結合課文,以“阿炳,我想對你說”爲題,寫一些學完課文後的感受。

九、板書設計:

9、二泉映月

曲子美    對命運的抗爭

感情真    對光明的嚮往

對音樂的熱愛

六、 教學反思

《二泉映月》是一篇文情皆美的文章,初讀此文,我便被文中優美的語言文字所描繪的空靈意境所吸引,更被蘊藏宇文中但又淋漓盡致流露出的精神美所感染,而當我聆聽完那舉世聞名的二胡獨奏《二泉映月》後,內心更是震撼!這是一篇適合朗讀,而且需要通過朗讀來感悟的課文。我該怎樣來指導學生朗讀呢?雖然課前有幾個學生就對我說:“老師,這篇文章很感人,好美啊!”但是對於缺乏生活經驗的學生,他們很難深刻領悟文章的中心,很難體會音樂要傳達的情感。然而學生的話給了我壓力,在學生的眼睛裏,文章是如此的美,萬一我上的讓他們感覺不到美怎麼辦呀?我在課堂中多次用了音樂,想借此烘托氣氛,讓學生儘快進入文本,我的設計是這樣的:

1、先以音樂導入,在優美又激昂的旋律中幫助學生奠定感情基調——對曲子創作者的敬佩。然後給予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課文。學生在敬佩與好奇的情感驅使下,必然會興趣盎然地開始自己的朗讀。

2、放課文朗讀磁帶,用優美的朗讀引領學生,激起他們朗讀的慾望,讓他們主動參與朗讀。

3、用小組比賽的方式,點燃他們朗讀的激情,讓他們不但要參與而且要努力,展現他們最好的朗讀水平。

4、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更易把握課文情感,理清文本所要表達的思想,幫助學生進行情感朗讀。

教學過程中,當悅耳動聽的音樂鈴在耳邊盪漾開去的時候,我與我的學生都在心底鬆了一口氣,終於,《二泉映月》欣賞“完”了,也欣賞“懂”了!面對着一張張因收穫而快樂的臉龐,注視着一雙雙因興奮而清涼的眼睛,我又一次想到了“以人爲本”這個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的,課程改革最關鍵的是改變過去教師“滿堂灌”的現象,聚焦於學生的探究、發現、動手操作的能力,培養其交流合作的能力;不是隻注重知識的傳授,而要使學生在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獲得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同時學會學習並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下課鈴又一次奏響,我卻依然沉浸在《二泉映月》美妙的旋律中,沉浸在學生創造的美妙課堂中。原來,學生完全可以成爲課堂的主人,原來他們可以更美的!那麼我又有何理由去埋沒他們的“美”,爲何不信任地挖掘他們更多的“美”,爲何不微笑着欣賞他們更多的“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