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曹劌論戰》閱讀答案新版多篇

《曹劌論戰》閱讀答案新版多篇

《曹劌論戰》閱讀答案 篇一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①,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注】①(遍)也有版本寫作“偏”。

13、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齊師伐我伐薪燒炭南山中

B.忠之屬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C.遂逐齊師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

D.公問其故溫故而知新

B(A中“伐”前者爲“攻打”,後者爲“砍伐”;B中“屬”,二者均爲“類”之意;C中“師”,前者爲“軍隊”,後者爲“老師”;D中“故”,前者爲“原因”,後者爲“舊的”。)

14、下列句子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何以戰以塞忠諫之路也

B.戰則請從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C.公與之乘何陋之有

D.吾視其轍亂其真不知馬也

B(A中“C”前者爲“憑”,後者爲“以致”;B中“則”,二者均爲“就”之意;C中“之”,前者爲代詞,指“曹劌”,後者爲句式倒裝的標誌;D中“其”,前者爲“他們的”,後者爲表強調的語氣詞。)

15、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本文通過寫曹劌對戰爭的論述以及弱魯戰勝強齊的戰例,表現了曹劌在政治上的遠見卓識和軍事上的卓越才能。

B.“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屬也。”這兩句說明了政治上取信於民獲得民心,是戰爭取得勝利的重要保證。

C.本文刻畫人物精煉傳神,如“公將鼓之”“公將馳之”僅八個字就把魯莊公急於求成、輕率寡謀的特點刻畫出來。

D.本文緊扣“論戰”,詳寫曹劌言論,而一概不提戰爭的經過,這樣的剪裁,詳略得當,敘事清楚,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D(不是一概不提,而是略寫)

16、把第I卷文言文中的畫線句翻譯成現代漢語。(每小題2分,共4分)

(1)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2)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1)位高祿厚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

(2)像齊國這樣的大國,他們的情況是難以推測的,怕他們設下埋伏。

《曹劌論戰》閱讀答案 篇二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選自《左傳。曹劌論戰》)

或問:“天下何時太平?”飛曰:“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師每休舍①,課②將士注坡跳壕③,皆重鎧以習之。卒有取民麻一縷以束芻④者,立斬以徇⑤。卒夜宿,民開門願納,無敢入者。軍號“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卒有疾,躬爲調藥。諸將遠戍,遣妻問勞 ⑥其家;死國者,則育其孤。凡有頒犒,均給軍吏,秋毫不私。善以少擊衆。凡有所舉,盡召諸統制⑦與謀,謀定而後戰,故有勝無敗。敵爲之語曰:“撼山易,撼岳家軍難。”每調軍食,必蹙額⑧曰:“東南民力竭矣!”好賢禮士,恂恂如儒生,每辭官,必曰:“將士效力,飛何功之有?”(選自《宋史。岳飛傳》)

註釋:

①舍:駐紮休息。②課:督促。③注坡跳壕:從山坡上急馳而下,從壕溝低處向上跳。此處指練兵。④束芻:捆紮喂牲口的草料。⑤徇:示衆。⑥勞:慰勞。⑦統制:武官名。⑧蹙額:皺眉,表示憂慮。

1.解釋下列短語。

(1)三鼓:_____________

(2)敗績:_____________

(3)不私:_____________

(4)恂恂:_____________

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兩個句子的意思。

(1)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諸將遠戍,遣妻問勞其家;死國者,則育其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選出理解和分析錯誤的一項()

A.甲、乙兩個選段都告訴我們取信於民是戰爭取勝的根本原因。

B.甲、乙兩個選段都沒有對以少勝多的戰鬥場面作具體的描繪。

C.甲段中“公將鼓之”與乙段中“皆重鎧以習之”中“之”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

D.從乙段中可以看出岳飛雖爲武將,但不乏文臣儒雅之風。

4.岳飛是抗金名將,曹劌亦有卓越的軍事才能,根據甲、乙兩段提供的信息,請你概括他們分別具有哪些軍事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三次擊鼓(命令軍隊出擊)(2)潰敗,失敗,敗逃(3)不佔爲己有(4)小心謹慎、謙和的樣子

2.(1)走下車察看(齊軍)車輪滾過地面留下的痕跡,登上車前橫木察看齊國的軍隊。

(2)(對)遠離家鄉衛戍邊疆的各位將領,派他(指岳飛)妻子慰問他(指戍將)的家人;(對)爲國而死的將領,就養育他們的遺孤。(意對即可)

3.A

4.曹劌:小心謹慎;知己知彼;相機出擊。(意對即可)

岳飛:治軍有方(紀律嚴明,撫卹死傷,頒犒軍吏);取信於民;謀而後戰。(任意答到2點即可,意對即可)

《曹劌論戰》閱讀答案 篇三

【甲】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 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節選自《曹劌論戰》)

【乙】於是見公輸盤。子墨子解帶爲城,以牒爲械。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餘。

公輸盤詘,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問其故。

子墨子曰:“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殺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釐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雖殺臣,不能絕也。”

楚王曰:“善哉。吾請無攻宋矣。”

(節選自《公輸》)

15、用“/”標示下面語句朗讀的語意停頓。(2分)

(1)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2)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

16、詞語理解。(6分)

(1)解釋下面加點字的含義。

①遂逐齊師( ) ②公問其故( )

③望其旗靡( ) ④公輸盤詘( )

(2)請選出加點字與例句中加點字意思相同的成語。

①例句:既克,公問其故 A.克己奉公 B.克敵制勝____

②例句:以牒爲械 A.爲民請命 B.下不爲例____

17、翻譯下列句子。(4分)

(1) 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2)雖殺臣,不能絕也。

18、以上兩個文段都涉及到戰爭,從文段的兩個事件結局中,你得到了什麼啓示?請選擇其中一點,談談你的看法。(3分)

參考答案:

15.(1)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2)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

16.(1)①於是 ②原故(原因) ③倒下 ④“詘”同“屈”,理屈

(2)①B ②B

17.(1)大國,是難以測度的,怕的是有埋伏。

(2)即使殺了我,也不能殺盡(保衛宋國的人)。

18.示例:從《公輸》一文的結局看,面對大國的不義之戰,不但要從道義上揭露其不義,還要從實力上做好準備,這樣才使他們侵略的野心無法得逞。這個道理,不僅在歷史上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在今天也不無借鑑意義。

從《曹劌論戰》一文的結局看,弱小的魯國能戰勝強大的齊國,戰前準備充分。取信於民這是保證戰爭勝利的先決條件,同時運用了正確的戰略戰術,掌握了有利的反攻戰機。總之,魯國取勝的原因,在於天時、地利、人和,最主要的是“人和”。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當今的社會現實

《曹劌論戰》閱讀題目 篇四

19、解釋下面句中加粗詞語。

(1)小惠未徧( )(2)公將鼓之( )

(3)再而衰( )

20、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加線的句子。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21、下面是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本文記敘了戰爭的全過程,重點是寫曹劌戰前對作戰條件的準備和戰後對取勝原因的分析,顯示出他遠大的政治抱負和在軍事指揮上的傑出謀略。

B.“肉食者鄙,未能遠謀”是曹劌“請見”的原因,這裏面既有對統治者的蔑視,又顯示出他的自信。

C.魯莊公身爲魯國國君,在迎戰“齊師”時,他寄希望於貴族的擁護和神靈的保佑,他急躁冒進,他“既克”卻“問其故”,處處顯露出“鄙”。

D.全文緊緊扣住“論戰”來寫,對曹劌的言論寫得詳備,而戰爭經過寫得簡略,這充分表現了《左傳》善於剪裁、言簡意賅的特點。

22、請你根據文章內容,用自己的話說說曹劌的“遠謀”表現在哪些方面。

《曹劌論戰》閱讀答案 篇五

【甲】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嘗①見一蜘蛛佈網壁間,離地約二三尺。一大蛇過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勢稍不及。久之,蛇將行矣。蜘蛛忽懸絲而嘗見一蜘蛛佈網壁間,離地約二三尺。一大蛇過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勢稍不及②。久之,蛇將行矣。蜘蛛忽懸絲而下,垂身半空,若將③追蛇者;蛇怒,復昂首欲吞之。蜘蛛引絲疾上;久之,蛇又將行矣,蜘蛛復懸絲疾下,蛇復昂首待④之,蜘蛛仍還守其網,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備,奮身飆⑤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動;蛇狂跳顛擲,以至於死。蜘蛛乃盬⑥其腦,果腹而去。

注:①嘗:曾經②而勢稍不及,及:到,到達。③若將,若:好像。④待:防備。⑤飆:像疾風一樣。這裏指迅速。⑥盬(gǔ):吸飲。

17.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公將鼓之: (2)再而衰:

(3)如是者三四次: (4)果腹而去:

18.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彼竭我盈,故克之。

(2)蜘蛛乘其不備,奮身飆⑤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動。

19.甲文中魯國軍隊抓住有利時機克敵制勝是在 之時;乙文中的蜘蛛是在蛇 之時,乘其不備,置蛇於死地。 (2分)

20.甲文曹劌在這場戰役中的表現給了你什麼啓發?(3分)

21.甲乙兩文說明的一個共同道理是(2分)

參考答案:

17、(1)擊鼓(2)第二次(3)像這樣(4)離開

18、(1)他們的勇氣已經完了,我們的勇氣正旺盛,所以戰勝了他們。

(2)蜘蛛乘蛇不防備,迅速懸絲垂下,盤踞在蛇的頭上。

19、轍亂旗靡 以首俯地

20、示例一:我們遇事要三思而後行,切不可莽撞行事。示例二:對事物的正確判斷應建立仔細觀察,周密分析的基礎上。

21、弱者如果能抓住時機。也可以戰勝強者。

《曹劌論戰》參考答案 篇六

19、(1)同”,遍及(2)擊鼓

(3)第二次

20、大大小小的案件,雖然(即使)不能一一弄清楚,也一定根據實情來處理。

21.A

22、

①政治公平,取信於民

②精於謀略,知己知彼③善於觀察,把握時機④洞察時政,進諫獻言

《曹劌論戰》閱讀答案 篇七

【甲】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節選自《曹劌論戰》)

【乙】宋公①與楚人期②戰於泓③之陽。楚人濟④泓而來。有司⑤復曰:“請迨⑥其未畢濟而系之。”宋公曰:“不可。吾聞之也,君子不厄人,吾雖喪國之餘,寡人不忍行也。”既濟⑦,未畢陳⑧,有司復曰:“請迨其未畢陳而擊之。”宋公曰:“不可。吾聞之也,君子不鼓不成列。”已陳,然後襄公鼓之,宋師大敗。

①宋公:即宋襄公,宋國國君。②期:約定時日。③泓:水名,今河南柘城西。④濟:過河。⑤有司:專門管理某種事情的官,這裏指宋國的子魚。⑥迨:趁着。⑦既:盡,完了。⑧陳:通“陣”,這裏是擺好戰鬥隊列的意思。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字。(4分)

(1)彼竭我盈,故克之 克: (2)然後襄公鼓之 鼓:

【小題2】.下列句子中的“於”與例句中的“於”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3分)( )

例句:公與之乘。戰於長勺。A.駢死於槽櫪之間(《馬說》)B.行者休於樹(《醉翁亭記》) C.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出師表》) D.能謗譏於市朝(《鄒忌諷齊王納諫》)

【小題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譯文:

(2)請迨其未畢陳而擊之。

譯文:

【小題4】.有人說魯莊公“鄙”,也有人說“不鄙”。你同意哪種說法?請簡述理由。(3分)

【小題5】.閱讀甲乙兩段文字後,你認爲宋國大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3分)

答案

【小題1】(1)戰勝(攻破)(2)擊鼓進軍(答成“擊鼓”也算對)(每小題1分)

【小題1】C (ABD三項均爲介出所處,可譯爲“在”;C項爲介出對象,可譯爲“對”)

【小題1】(1)第一次擊鼓時士氣振作起來,第二次擊鼓時士氣就衰弱(減弱)了,第三次擊鼓時士氣就耗盡(枯竭)了。

(2)請趁着楚軍還沒有全部渡過河的時候就攻打他們。(每小題2分,意思對即可)

【小題1】示例:魯莊公“不鄙”。理由合理得分,結合選文或全文內容作答均可

【小題1】宋襄公沒有聽取有司的正確意見,沒有把握有利的戰機。(答成“宋襄公沒有聽取有司的正確意見”或“宋襄公沒有把握有利的戰機”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