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病梅館記》說課稿

第1篇:《病梅館記》說課稿

《病梅館記》說課稿

《病梅館記》說課稿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病梅館記》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目的:說明教材的特點和教學中採用的方法,說明教學中對學法的指導和教學實施步驟。

重點:說明教材特點及其教學實施方法。

一、關於教材

《病梅館記》是高中語文第二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外自讀課。作者龔自珍。由於作者是晚清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先驅者之一,因此本文將淺顯易懂的“易”和思想內容深刻、藝術性強的“難”融爲一體,從而使學生課外自讀既有其有利的一面,又有其不利的.一面。所以,如何把握教學中的“度”就成了教學這篇自讀課面對高一學生、落實教學大綱的關鍵之所在。

從《病梅館記》在課本中的排列位置來看,作爲課外自讀課,本文在承擔鞏固該單元文言文學習方法這一任務的同時,根據該單元的“知識和訓練”要求,還應該承擔積累一些文言實詞並適當熟悉一些文言虛詞的任務,同時,根據本文的寫作特點,還應該學習古人“託物言志”的爲文之道,認識作者對清朝封建統治者殘酷摧殘壓抑人才的憤慨痛恨之情以及迫切要求改良的強烈願望。

鑑於上述我對教材的認識,備課時,又考慮到一般學校化解大學聯考大綱和會考大綱的具體要求,我把這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以下三個方面:

(一)瞭解作者並認識其對清朝封建統治者殘酷摧殘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強烈願望;

(二)理解文言詞語:以、則、之、其、夭、病、泣、順;

(三)理解本文內容,體會其“託物言志”的特點。

三條之中,理解四個文言虛詞和四個文言實詞是疏通課文文句的關鍵,理解文章內容、體會文章“託物言志”特點是領會文章主題思想和表達特色的關鍵,因此,我把這節課的重點確定爲:理解文言詞語,疏通文句,理解“託物言志”的特點。作爲課外自讀課,本文的難點不很突出。相對來講,教案中列出的九個句子是理解詞語、疏通文句的難點,設問中的6、7兩問是理解內容、體會寫作特點的難點。但是由於它們是局部問題且較容易突破,所以教案中沒有將它們列爲教學難點,而教學過程卻把它們當作難點來處理。

二、關於教法

教學中爲突出重點,我主要採取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做法。

一是強調讀。這是文言文教學的基本方法之一。這節課我先後設計運用了個別朗讀、齊聲誦讀兩種方式,藉以起到強化感知課文的作用。

二是重視導。教自讀課,教師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是關鍵。教師既不能“主”而不“導”,又不能“導”而不“主”,要恰當設計教學方法,靈活地指導、引導學生去感知課文,理解課文,充分發揮學生作爲學習主體在教學雙邊活動中的重要作用。例如,課堂上導入新課,我主要採用營造氛圍引入課文的方法,突出了“導”;瞭解作者及其作品,我主要採用“問”的方式,讓學生在理解中說,在“說”中體悟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突出了“引”;釋譯、理解課文我主要採用師生雙方設疑問答,啓發談話式的平等討論方法,既“引”又“導”,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是啓發式。啓發性原則是教學的基本原則之一。孔子從長期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不憤不啓,不悱不發”的教育思想,強調學生的學習要處於積極地思考狀。

第2篇:《病梅館記》說課稿

這是一個互助平臺,爲您提供大量《病梅館記》說課稿範文,送一篇給你。

一、說教材

1.1教材分析:

《病梅館記》是高中語文教材第三冊第六單元的一篇文言文。大綱對高中階段在文言文方面的要求如下:誦讀古典詩詞和淺易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掌握課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詞句含義,讀懂課文,學習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病梅館記》是一篇明清散文,“託物言志”是本文最大的寫作特點,鍼砭時弊,呼喚個性解放是本文的寫作目的。新課程改革標準中強調教者應充分把握教材特點及所教課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學中將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方面互相滲透,融爲一體,注重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1.2教學目標:

根據大綱和課改標準的要求,結合本文的特點,我確立教學目標如下:

(1)認知目標:理解重要的文言字詞,疏通文意,掌握一些特殊語法現象。

(2)能力目標:理解本文如何“託物言志”。

掌握“託物言志”的特點。

(3)情感目標:體會作者對清朝封建統治者殘酷摧殘壓抑人才現象的憤恨之情及其追求個性解放和自由的思想感情。

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引導學生探討人才觀。

1.3教學重點、難點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教材,針對性的確定教學的重點、難點,據此原則,我確立教學重點和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

1、理解文言詞語及相關的特殊語法現象。

2、理解“託物言志”的表現手法在文中的運用。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的寓意。

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引導學生探討人才觀

二、說教法

教自讀課,教師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是關鍵。教師既不能“主”而不“導”,又不能“導”而不“主”,要恰當設計教學方法,靈活地指導、引導學生去感知課文,理解課文,充分發揮學生作爲學習主體在教學雙邊活動中的重要作用。以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變被動接受式爲主動探究式。因此本人根據本課的特點採用了以下方法:

1、誦讀法——這是文言文教學的基本方法。學生在誦讀的基礎上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思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串講法——課文學習中,將文言字詞置於具體的語句中理解。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

3、啓發式——啓發式原則是教學的重要原則之一。牽一髮而動全身,引導學生自主的學習課文,體會作者感情,理解文章主旨。

這堂課我主要採用教師設問,學生誦讀、分析、討論,師生共同小結的教學方法,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激發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興趣。積極貫徹“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教育原則。

三、說學法

高二學生對文言文閱讀已具備了一些基礎知識的積累和分析能力。因此我教本篇自讀課文時,立足於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獨立學習的境界。

1、引導學生利用課文註釋,使用工具書自己疏通文意,必要時教師進行點撥、解難,培養自學能力。

2、引導學生自主的探究性的在課外蒐集作家、作品及寫作時代背景等相關資料。

3、學生反覆誦讀課文,體會文章作者所表達的感情,理解文意。

4、拓展性學習。“得法於課內,啓發於課外”將所學知識積極向課外拓展。教師適時點撥,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比較學習。將所學課文與課外文章比較閱讀,提高閱讀理解水平。

四、說教學過程

這節課我設置了五個大的教學環節,即:導入新課,整體感知,透析重點難點,合作與探究,課後作業。

具體過程如下:

一、導入新課

(用多媒體展示《卜算子?詠梅》)陸 遊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羣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毛澤東(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梅是百花中,以韻勝,以格高,品爲上。更被蘇東坡形容是“玉雪爲骨冰爲魂”的梅花。但在龔自珍的“病梅館”中卻有着這麼一羣被扭曲的花魂。讓我們一起走進龔自珍的《病梅館記》。

(板書:病梅館記)

傳統的導入方法是以作者生平簡介或龔自珍的《已亥雜詩》進入課文。本課我以陸游和毛澤東的詠梅詞導入,是想讓學生賞析名作的同時,體會文學作品中梅的形象。再話鋒一轉,指出梅的形象在本文將有不同之處。導入時設置一定的懸念,引人入勝,激發學生的求知和探索欲,爲教學做鋪墊。

二、整體感知

1、學生齊讀課文,正音。

2、學生自讀課文。找出文章能表明作者寫作意圖的主旨句。

“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

3、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

全文共三段:第一段,剖析產生病梅的根由。(爲什麼療梅)

第二段,作者療梅的行動。(怎樣療梅)

第三段,抒寫自己療梅的決心

這一環節的學習使學生在誦讀的基礎上,自讀爲主,教師運用執果索因的方法,牽一髮而動全身,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符合學生學習的規律。對文章也有了一個總體印象。

三、透析重點、難點

1、“梅”與“病梅”有和區別?

梅(常態):自然,健康,無束縛,個性自由發展。

病 梅:生長受到束縛,根枝受到嚴重壓抑和摧殘。

學生通過比較,從而更加突出本文寫作對象的特點。

2、病梅是如何產生的呢?

①評梅的標準

或曰“梅以曲爲美,直則無姿;以欹爲美,正則無景;以疏爲美,密則無態。” ②文人畫士知其意,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以夭梅病梅爲業以求錢也。

③有以文人畫士孤僻之隱明告鬻梅者,鬻梅者助紂爲虐。

斫、養、刪、夭、鋤、遏(串講此6個關鍵動詞)

誦讀這6個關鍵動詞組成的排比句,體會作者對夭梅之舉的痛恨之情。

3、如何療梅?

縱、順、毀、解、復、全 (串講此6個關鍵動詞)

誦讀此排比句,體會作者對療梅之舉的堅定決心。

串講法:串講關鍵字詞,意在使學生於課文的學習中把握詞義,將文言字詞置於相關語句中去理解。增強語感。

(① 詞類活用:繩、夭、鋤、順、復、全)

(② 一詞多義:病)

(③ 虛詞的用法:以)

誦讀法:引導學生反覆的誦讀排比句,通過朗讀,體會本文句式整齊、感情強烈的特點。

4、託物言志的文章以前的學習中也學習過不少,如《白楊禮讚》《荔枝蜜》《陋室銘》等。本文是託物言怎樣的志呢?

①引導學生結合作者的生平,時代和寫作背景理解作者的寓意。

爲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激發學習興趣。在課前預習中可佈置學生蒐集作者及作品有關資料。

②找出文中能表現作者之情的語句。

“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 “既泣之三日,乃誓療之”

“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

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的這種情感變化。

③學生自主探究、討論,師生共同小結。

明確:病 梅 象徵遭摧殘、壓抑的人才

文人畫士 封建統治者

鬻 梅 者 統治階級豢養、扶植奸佞小人

療 梅 毫無畏懼,決心追求思想解放,個性自由

師生作結:本文表面寫梅,實際是借梅議政,揭露封建統治者摧殘和壓抑人才的殘酷現實,表達作者強烈呼喚思想解放,個性自由的思想感情。

四、合作與探究

1、現今,我們應該如何對待人才呢?

此題目設計是運用討論、探究的學法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得法於課內,啓發於課外”。這也是學習本文的現實意義和重要價值之一。

2、如何體會作者“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的慨嘆?

作者在文中表達瞭解除人才束縛、恢復人才生機、解放人才個性、改革沉悶政局

的強烈願望,這種思想是積極的,值得肯定的。

然而作者以慨嘆作結,慨嘆自己暇日不多,閒田不多,療梅的力量有限,這也就是慨嘆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殺的黑暗的政局。有一種悲觀逃避的思想。作者所追求的只是個性解放,所依靠的力量只是他個人的力量,這當然是不可能達到目的的。這也體現了其思想的侷限性。

思考這個問題,能啓發學生客觀辨證的看待問題,評價人物。這也是認識事物的

正確方法。

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瞭解了一些重點文言詞語的詞義及用法,在理解“託物言志”的寫作手法的基礎上,認識了作者,體會了他對清朝封建統治者殘酷摧殘壓抑人才的憤慨痛恨之情以及迫切要求改良,呼喚個性自由的思想感情。

五、課後作業

《病梅館記》和《已亥雜詩》的比較

比較閱讀是提高閱讀水平的重要方法。通過此題目的設計,可以讓學生將課內所學內容在課外得到拓展。

標籤:病梅館 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