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2020年上期高一級第一次質檢歷史考試題

皇華中學2020年上期高一級第一次質檢歷史考試題

2020年上期高一級第一次質檢歷史考試題

(考試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I卷  選擇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2. 明初對於服裝的色彩和用料限定甚嚴……但至晚明,小康人家“非繡衣不服”,大戶婢女“非大紅裹衣不華”。……明初嚴禁庶民廳房逾三間,但到明後期,則“江南富翁……五間七間,九架十架,猶爲常耳……”。這一現象表明明朝後期

A.傳統禮制的嚴格限制被打破           B.封建君主制度漸趨衰落

C.商品經濟活躍發展                   D.追求生活質量與享樂思想盛行

3. 唐代有很多造船基地,主要分佈在浙江的杭州、紹興、臨海、金華、湖州,江蘇的鎮江、常州、蘇州、揚州,江西的九江、南昌,山東的登州,安徽的宣城,還有東南沿海的泉州、福州和廣州等。這些基地所造船隻數量多、噸位大,工藝水平先進。這說明,唐代()

A.政府鼓勵發展海外貿易           B.經濟重心南移趨勢加強

C.大運河推動了商業發展           D.實際上放棄了重農抑商

5. “(宋代)杭城大街,買賣晝夜不絕,五鼓鐘鳴,賣早市者又開店矣……如糖蜜糕、灌藕、緞背心、逍遙巾、四時玩具……其餘橋道仿巷,亦有夜市撲賣果子糖等物……至三更不絕。”從中不能得出宋代“市”特點的是(  )

A.形成了繁華的商業街                      B.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C.商品種類非常繁多                        D.“草市”不受官吏直接監管

6. 北宋時期都城開封以經商爲業的人口有二萬多戶,其中640家資本雄厚的商戶,囊括米、鹽、茶等各類商品貿易;號稱“正店”的大酒樓有170家,與茶坊、瓦子都是通宵營業。這主要反映了當時

A.政府放棄重農抑商政策                B.城市經濟功能不斷加強

C.封建制度阻礙經濟發展                D.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萌芽

7. 明清時期,商業的繁榮催生了一批新興工商業市鎮。松江棉布有“衣被天下”之稱;絲綢業市鎮有著名的盛澤鎮、濮院鎮;景德鎮瓷業也是“工匠來八方,器成天下走”。據此可知,明清時期

A.草市開始成地方商業中心                 B.區域生產的專業化明顯

C.手工業的經濟主導地位日趨顯現           D.市鎮的規模不斷擴大

8. 古代中國出現“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現象的根源在於

A.商品經濟的發展                 B.土地私有制度的存在

C.土地買賣的盛行                 D.政府不抑兼併的政策

9. 下列各項敘述中,史實與結論之間邏輯關係正確的是

選項

史實

結論

A

春秋戰國時期,商人地位提高,各地出現了許多商品市場和擁有雄厚資產的大商人

官府控制商業的局面被打

B

秦漢至隋唐,“法律賤商人,商人已富貴矣”

商業發展水平很高,突破了“抑商”政策的限制

C

宋朝時,市分散在城中,“坊巷橋門及隱蔽去處,俱是鋪席買賣”

交易活動不再受官府監管

D

清朝時期,統治者實行海禁和“閉關鎖國”政策

中國對外貿易被禁止

11.明代引進了高產農作物新品種玉米和甘薯,下列人物中你認爲中國人最應該感謝的人是

A.迪亞士         B.達·伽馬          C.哥倫布        D.麥哲倫

12.消費價格指數是反映消費品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價格越高,價格指數越大。下面表格是英國曆史上消費品價格指數變化情況,形成表中價格指數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475

1521

1555

1558

1559

1595

1597

價格指數

100

167

270

370

400

515

685

A.生產萎縮使產品供應越來越少          B.貴族追求享受大量購買奢侈品

C.殖民掠奪使金銀輸入越來越多          D.資本主義制度在英國已經確立

13.“近代歐洲貿易地理曾發生過一場轉變,意大利北部和德意志北部漢薩同盟各城市喪失了原來的中心地位,而西班牙的塞維利亞、葡萄牙的里斯本、荷蘭的安特衛普等城市繁榮起來。”該現象描述的是

A.價格革命            B.商業革命           C.殖民擴張          D.傳統的商路受阻

14.英國18世紀人口死亡率明顯下降,但1816年以後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廠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導致上述情況發生的重要原因是

A.城市環境極其惡化    B.化學工業污染嚴   C.人口膨脹食物短缺   D.醫療技術水平下降

15.歐洲資本主義萌芽最早產生於意大利,但新航路開闢後,“財富流向西葡”“英國成爲海盜”“意大利被晾在一邊”。其中“意大利被晾在一邊”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性商業危機      B.意大利經濟衰退   C.意大利金融危機       D.世界性商業革命

16.“被工業革命推上權勢頂峯的是這樣一些人,他們中大多數……沒有光榮的族譜和堅強的後盾……自己窮困潦倒,在工業革命的風暴中,他們憑自己的創造才能取得發明專利,更憑精明的計算和心狠手辣開辦工廠,在社會財富的梯級上越爬越高。”可見工業革命

A.導致社會結構的變化          B.造成社會人際關係緊張

C.加速責族階層的衰落          D.推動無產階級力量壯大

17.如表是1850—1900年德國各經濟領域就業比重統計表。這一統計表明德國

年份

所佔比重(%)

就業總人數(萬人)

第一產業(農業)

第二產業(工業)

第三產業(服務業)

1850

55

24

21

1580

1875

49

30

21

1860

1900

38

37

25

2550

A.農業經濟走向嚴重衰退            B.社會經濟轉型日益加速

C.國民經濟結構出現失衡            D.勞動力就業率得到提高

18.20世紀初,在美國各重要工業部門中,福特、洛克菲勒、摩根等集閉的生產比重分別佔汽車、石油、鋼鐵行業的50%、95%、66%,形成了各部門的所謂“大王”。這些“大王”反映出美國

A.國民經濟各部門發展不平衡性加劇

B.自由放任政策已經不適應經濟發展

C.壟斷組織在經濟的發展中作用突顯

D.已經實現由農業國向工業國的轉變

19.“19世紀下半葉,不斷擴大產品銷路的需要驅使資產階級奔走於全球各地……這些工業所加工的,已經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來自極其遙遠的地區的原料;它的產品不僅供本國消費,而且同時供世界各地消費。”上述狀況反映了

A.全球化趨勢的開始          B.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C.殖民擴張的開始            D.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

20.英國曼徹斯特地區,在18世紀80年代初只有兩家棉紡織廠,但短短的時間內棉紡織廠發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A.英國棉紡織品大量涌入中國              B.鐵路交通的大規模興建

C.蒸汽動力的普遍推廣                    D.珍妮紡紗機推動工業發展

21.1600年英國人出版《磁學》一書,1820年丹麥奧斯特發現電和磁的關係,1831年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1837年第一臺電報機研製成功,1854年倫敦和巴黎實現電報通信,1857~1858年第一條跨越大西洋的電報電纜鋪設成功。上述史實說明

A.工業化推動了科學理論的應用           B.實用技術主導了工業化進程

C.歐洲一體化有深厚的物質基礎           D.科技運用於生產的速度加快

22.亞當·斯密認爲:“每一個人,在他不違反正義的法律時,都應聽其完全自由,讓它採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勞動及資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階級相競爭。”這說明亞當·斯密主張

A.國家對經濟的干預                  B.市場應自由競爭

C.自由促進階級竟爭                  D.區域之間的合作

23.19世紀中期以後,中國市場上的洋貨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雖窮鄉僻壤,求之於市,必有所供”。這種狀況表明

A.中國關稅主權開始喪失                  B.商品經濟基本取代自然經濟

C.民衆生活與世界市場聯繫日趨密切        D.中國市場由被動開放轉爲主動開放

24.鄭觀應在《盛世危言》衝說,“洋布,洋紗洋花邊洋林洋市入中國,而女紅失業:煤油、洋懶洋電燈入中國,而東南數省之柏樹皆棄爲不材:洋鐵洋針、洋懶洋電燈入中國,而治業者多無事投閒……華民生計皆爲所奪矣。”材料說明列強的商品輸出

A.對中國社會傳統的經濟生活影響很小        B.使中國傳統的經濟迎來了發展機遇

C.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國的自然經濟        D.大幅度提高了中國經濟的發展水平

25.1897年,有人指出:“中國創行西法已數十年,皆屬皮毛,空言無補。至今兩年來,忽大爲變動,如郵政、銀行、鐵路,直見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輪,風氣之開,人力誠難阻隔也。”產生上述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放寬了興辦實業的限制           B.維新變法運動迅速興起

C.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辦企業           D.列強對華資本輸出減少

26.近代中國的問題千頭萬緒,但論其主題,就是中國能否從農業文明中走出,從傳統中走出,重建合乎世界潮流趨勢的現代化。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近代化開始於

A.鴉片戰爭       B.太平天國運動          C.洋務運動           D.辛亥革命

27.老舍的《茶館》中有一位秦二爺,他是一位實業家,他的理想是要建“頂大頂大的工廠”,因爲“那才救得了窮人,那才能抵制外資,那才能救國”。1916年前後,他興辦的企業最爲紅火。“最爲紅火”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的推動                  B.羣衆性反帝愛國運動的影響

C.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D.“實業救國”思潮的影響

28.1928年,蔣介石在參加一個國貨展覽會的開幕式時便曾經宣稱:“國民政府是要提倡國貨,要振興實業,要挽回利權,使外國貨在中國沒有銷路,大家都用國貨來打倒帝國主義。”爲此,國民政府

A.實行戰時體制,強化對經濟的全面控制            B.建立中華民國,抵制日貨

C.促使一戰期間帝國主義暫時放鬆侵略              D.開展“國民經濟建設運動”

30.據統計,在1921年中國的棉紡織業中,全國紗錠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漢,11%集中在天津,而接近棉花產地和銷售地的內地,紗廠很少。這集中反映了當時

A.民族工業的地區分佈極不平衡

B.民族工業中的輕工業發達,重工業落後

C.民族資本主義已經十分強大

D.自然經濟並未受到衝擊

II卷  非選擇題

二、材料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計40分)

31.(17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黃梅戲《天仙配》中的唱詞:“你耕田來我織布,我挑水來你澆田。寒窯雖破能避風雨,夫妻恩愛苦也甜”。

材料二明朝末期,蘇州“東北半城皆居機戶,郡城之東皆習機業”。出現“大戶張機爲生”,以增殖財富,而工匠“趁織爲活”,“得業則生,失業則死”的現象。

材料三瓦特在改進蒸汽機後,與別人合夥開辦工廠,進行蒸汽機的商業生產。

材料四美學石油公司是一家典型的壟斷企業,它擁有從採油、煉油到運輸、銷售的幾乎所有石油產品的生產和經營部門,它生產的石油一度佔美國市場的90%以上,查晰了美國的石油和石油產品市場。

請回答:

(1)材料反映了我國古代的什麼生產方式(2分)?該生產方式有什麼特點?(6分)

(2)據材料二,可以判定明朝末期出現了什麼新的生產方式(2分)?這種生產方式在當時有何特徵?(2分)

(3)材料三反映的現象發生在哪次工業革命中(1分)?蒸汽機的使用產生了什麼影響(3分)?

(4)材料四反映的現象出現在哪次工業革命中(1分)?

32.(23分)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歷了艱難曲折的發展歷程。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因西方勢力楔入而產生的經濟變化只能像水面波紋一樣層層翻出,盪開……自然經濟終究因此而逐步走向分解,爲資本主義因素的發生和發展讓出了地盤……洋務工業……於不知不覺中把封建主義的堅冰鑽開了些微裂,而後,民族資本主義則可以沿着這些縫慢慢滲開。

——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材料二1893—1910年中國出口半製成品和製成品構成比重變化示意圖(%)

年份

半製成品

製成品

手工

機器

手工

機器

1893

28﹒4

0﹒1

53﹒4

2﹒5

1910

13﹒1

11﹒9

28﹒3

6﹒9

——張易《近代中國對外貿易與經濟的發展》

材料三有一份雜誌刊載了一幅中美貿易的漫畫,畫的是長嘴鶴在一隻長頸瓶裏喝水,對蹲在旁邊的貓說:我們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這瓶裏喝水;1月至8月,天津歇業工廠達132家,尚未宣告歇業的廠家,也多坐待油盡燈幹。

——摘編自全衝及《轉折年代——中國的1947年》

完成下列要求:

(1)據材料一,並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從何時開始“慢慢滲開”(1分),據材料一概括推動其“慢慢滲開”的因素(6分)。

(2)據材料二,分析1893—1910年中國出口半製成品和製成品構成比重變化趨勢(2分)。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一變化的原因。(2分)

(3)據材料三,概括1947年天津民族工業發展的特徵並分析其形成的外部原因(8分)。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認識。(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