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捅馬蜂窩》教學設計(多篇)

《捅馬蜂窩》教學設計(多篇)

《捅馬蜂窩》教案 篇一

【教學構想】本課內容淺近,思考明晰。敘事生動,語言活潑,於敘述中融入了兒童自然而純真的感受,容易激起孩子們的興趣。這篇文章最突出的是充滿情趣、深入細緻的描寫。文章每處的描寫都有其明顯的作用,抓住它們,就能很好地建構整個課堂的流程。文章開篇的描寫,爲馬蜂窩提供了存在的背景,又爲故事情節的展開做了鋪墊。爺爺的後院,“很少人去”,“裏面的花木從不修剪,快長瘋了;枝葉糾纏,陰影深濃”,成了“鳥兒、蝶兒、蟲兒們生存和嬉戲的一片樂土”。那裏有“筷子粗肥大的蝗蚓”,有“團團飛舞的小蜢蟲”,自然也就有了馬蜂的蹤影,有了爺爺窗檐下壯觀的馬蜂窩了。這充滿生機的自然環境既給了馬蜂生存和活動的機會,也滋養了一個活潑好動、頑皮莽撞的“我”,這就使“捅馬蜂窩”事件的發生成爲了可能。

文章對話描寫共有兩處,都恰到好處地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一處是爺爺姐姐的對話。奶奶的抱怨、爺爺的警告激發了“我”的好奇心:馬蜂真有那麼厲害嗎?“頭上蒙塊布,拿竹竿一捅就下來”,多簡童啦,於是便有了下面的故事。一處是爺爺與“我”的對話。“你毀了它的家,它當然不肯饒你,它要拼命的!”爺爺的這句話,在還心有餘悸的“我”的心中激起了波瀾,讓“我”對馬蜂有了新的認識:它“真像一個英雄”,敢於與“毀壞它們生活的人拼一個死”。

文章最精彩最細緻的是心理描寫。圍繞捅馬蜂窩而產生的“我”的心理和情感的變化,像一條紅線貫穿情節的始終,牽動着故事的發展,揭示出文章的主旨,表現了“我”的成熟和長大。聽了爺爺奶奶的對話,“我”心中“涌出一種捅馬蜂窩”的渴望,那多麼有趣啊!那顆好奇的心,在爺爺“捅不得,捅不得”的勸阻聲中,越發鼓動起強烈的願望。雖然,“我”曾因膽怯而遲疑過,最後,“還是好奇戰勝了膽怯”,終於不顧一切地冒然行動了。可是,當“我”看到馬蜂拼死的氣勢時,“我驚呆了”。被蜇之後,“我”再也“不敢到那通向後院的小走廊上去,生怕那些馬蜂還守在小門口等我”。聽了爺爺的一番話,“我”先是暗暗吃驚,後又讚歎它“真像一個英雄”,最後“似乎有種罪孽感沉重地壓在我心頭”。帶着這種愧疚和罪孽感,“我”爲馬蜂的無家可歸而擔心,期待着它們能回來重建家園。三年的等待喚回了赤黃色的馬蜂,“我”在開懷大笑之餘,不由地暗暗告誡自己:“再不做任何傷害旁人的事”。從好奇渴望到膽怯遲疑,由膽怯遲疑到渾然不顧,這段心理活動真實地再現了一個頑皮孩子幼稚好奇的心理,由遭到馬蜂反擊後的心悸害怕,到聽了爺爺的話後的吃驚、讚歎,進而產生的懊悔、自責和盼望馬蜂歸來的心理過程,則表現出孩子單純可愛、真誠善良的心地。

【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1.理解文章中對話描寫、心理描寫的作用。

2.揣摩文章深入細緻、充滿情趣的語言。

3.結合自身體驗,理解文章主旨。[教學重難點]重點:對話描寫、心理描寫的作用難點:文章主旨的理解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步驟]1.導入說說“曾經冒失的童年”提請學生思考:由於我們的幼稚,這些小小的冒失給別人,也給自己帶來一些小小的傷害,然而當我們回想往事,回想童年,我們心中充溢着的卻是美好和甜蜜,爲什麼呢?

2.以讀作爲進入文本的路徑,讓學生走進文章,也走得作者的情感世界。

一讀(整體閱讀)——自讀全文,初步瞭解文章的內容。教師自語,語速放慢,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原來這篇文章寫了作者童年時一件難以忘懷的極其有趣的事,剛纔大家讀了書,想一想老師的說法對嗎?有沒有什麼不妥?學生反應:“有趣”似乎不妥,到底哪兒不妥一時還拿不準。教師:用“有趣”來形容中心事件不妥,爲什麼呢?我們將這個問題先放一放,那在這篇文章中,有沒有寫到“有趣”的事?學生:文章開頭部分——“爺爺的後院是兒時的樂園。”教師:“堆放雜物”“少有人去的地方”,卻爲何是“我”的樂園?學生:有樹,有鳥兒、蝶兒、蟲兒……教師:那是鳥兒、蝶兒、蟲兒們的樂園呀!學生:好奇心,與大自然的親近感使我覺得有無窮的樂趣。取蟬衣,挖蚯蚓,驅蜢蟲……教師:對,有好奇心,纔會有無限樂趣。正是由於好奇心,纔有了“捅馬蜂窩”的故事發生。

二讀(分解閱讀)——朗讀2至7節,深入理解文章內容。教師:奶奶也要捅馬蜂窩,爲什麼?哪裏可以找到?學生:爲了通風和安全的需要。在爺爺和奶奶的對話中可以找到。(對話描寫)教師:“我”無意中聽到這段對話,心理產生怎樣的反應?找出相應的語句。學生:“渴望”、“有趣”、“難以抑制”教師:而且奶奶的話中還教給我方法(頭上蒙塊布,竹竿一捅。)捅之前,有沒有害怕或是別的什麼心理?學生:“遲疑”、“膽怯”教師:但最終好奇心戰勝一切。假如你是一個電影導演,讓你將“捅馬蜂窩”這部分拍攝下來,再現當時的情形,你該怎樣拍?學生活動:小組討論,設計鏡頭,模擬再現。活動彙報:一個全景(一個手持竹竿,頭蒙小褂的小子正在緊張的使勁搖撼。)一個近景(“嗵”,一個沉甸甸的東西掉下來,一團黃色的飛蟲騰空而起。)一個特寫(一隻馬蜂徑直而兇猛地撲過來,像一架燃料耗盡,決心相撞的戰鬥機。)教師:“捅”是緊張、刺激、有趣的,那“捅”過之後呢?又進行了哪些描寫呢?(繼續關注文本)

三讀(精選閱讀)——帶着問題選擇閱讀問題:①與爺爺的對話描寫有什麼作用?②“我”對馬蜂的感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爲什麼會發生這種變化?③爲什麼我會有沉重的“罪孽感”呢?問題解決:捅了馬蜂窩之後,“我”對馬蜂的看法是:馬蜂不再只是一隻令我好奇的小昆蟲,而是會“與毀壞它們生活的人拼個一死”的英雄;馬蜂雖然是一隻小蟲,但“竟有這樣的激情和勇氣”,爲了捍衛自己的家園,它能夠視死如歸,直至壯烈犧牲。“我”產生這樣的看法,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我”自己的切身感受,在捅了馬蜂窩之後,一隻“不顧一切而拼死的”馬蜂狠狠地蜇了我。另一方面是爺爺的講述。爺爺告訴“我”,那仰面朝天躺在地上的一隻馬蜂,就是因蜇“我”而死的。爺爺說的“你毀了它的家,它當然不肯饒你。它要拼命的”那句話,讓“我”對小小馬蜂有了新的認識。聽了爺爺的話,我明白馬蜂不是害蟲,你不惹它,它也不會蜇你,但是一旦你毀了它的家,它會不惜生命與毀壞它們生活的人拼個一死的。現在“我”毀了它們的生活,使它們成了一羣無家可歸的小生靈,所以“我”就有了一種沉重的“罪孽感”。教師:這種對馬蜂的敬佩和對自身的罪孽感,讓“我”對馬蜂有了深深的牽掛,文中哪些語句能體現這種感情?學生:“無家可歸的一羣”“會不會回來重建家園”?“甚至想用膠水把這隻空空的蜂窩粘上去”,“始終沒能等來一隻馬蜂”“空空又是一年”。教師:這件事後便有了“再不做任何傷害旁人的事”的教訓。回到前面我們提到的問題,能用“有趣”簡單地概括整個事件嗎?顯然不能,因爲“我”爲自己的冒失行爲而後悔、內疚,希望馬蜂能重回家園,彌補自己的過失。

3.用辯論作爲走出文本的跳板,讓學生能跳出文章本身,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教師:結末的教訓。有人認爲,這個教訓對我們很有意義,它教育我們不做傷害他人的事,要關愛一切生命,要有愛心,要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有人認爲,這個教訓對我們沒有意義,因爲我們很難做到不傷害其他生命,比如踩死螞蟻,比如咬傷我們的蛇我們會打死它,再說馬蜂如果威脅我們的安全,我們是應該捅窩的。結束:對於學生的辯論,老師不必多說,可用動畫片《獅子王》中的一段臺詞作結。小獅子:我以爲國王是可以隨心所欲。獅子王:你錯了,作爲國王我們也不能隨心所欲。小獅子:不能嗎?獅子王:辛巴,所有的生命都有它存在的價值。身爲國王,你不僅要去了解所有的生命,而且要去尊重所有的生命,包括爬行的螞蟻和跳躍的羚羊。小獅子:爸爸,我們不是吃羚羊嗎?獅子王:我來告訴你,我們死後勢必會變成草,而羚羊是吃草的,所以,在這個生命圈裏,我們是相互關聯的。

捅馬蜂窩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品讀、抓重點詞句,深入瞭解課文內容。

2、感悟文本,體會課文內涵。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導入新課

1、複習。提問:《捅馬蜂窩》一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2、導入。教師:同學們,本文按事情的發展順序有條不紊地向我們介紹了作者小時候捅馬蜂窩的原因、經過、結果;“我”對馬蜂的再認識和“我”對馬蜂歸來的期盼。那麼作者是怎樣環環相扣,將意圖表達清楚的呢?現在,就讓我們走進課文,深入瞭解課文。

設計意圖:教育學家布魯納曾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成功的情感體驗能讓學生對教材有着濃厚的探究意識。本環節讓學生通過對舊知的回顧,學生成功的情感體驗有利於增強對文本的探究意識。

二、品讀重點,深入感悟。

1、出示提綱,明確重點。

默讀課文,用筆畫出文中比較精彩的部分,在旁邊寫下你的感受。

2、品讀感悟,美讀昇華。

(一)細讀1—7段,瞭解捅馬蜂窩的經過

(1)自由閱讀課文,想一想:這一部分主要寫 了哪些內容?

(2)集體交流反饋:

馬蜂窩的位置、給爺爺奶奶生活帶來的不便、“我”捅蜂窩的準備及過程。

(3)相機重點引導:

A、作者寫捅馬蜂窩,爲什麼還要寫爺爺家的後院?對蜂窩的介紹作者運用了什麼修辭?從這些內容,你瞭解了哪種寫作方法?(環境烘托,爲捅蜂窩埋下伏筆)

B、從爺爺奶奶的對話中,你瞭解到了什麼?這對我有什麼影響?(引導出:捅蜂窩的方法及“我”強烈捅蜂窩的。慾望)

C、品讀、抓住重點詞句,體驗扣人心絃的捅窩過程(6—7段)

①、找出具體描寫“我”捅蜂窩的段落,讀一讀。

②、指名反饋:

捅馬蜂窩的經過真是__________________!(驚心動魄、扣人心絃、緊張、恐懼、驚慌……)

③、教師小結:是啊,捅馬蜂窩的情景緊張而扣人心絃,找出具體語句品讀、體會。

④、指名反饋句子,相機出示:

A、“我脫下褂子矇住頭頂,用上衣的前襟遮蓋下半張臉,只露一雙眼,又把兩根竹竿接綁起來,作爲搗毀馬蜂窩的武器。”

自由讀畫出描寫“我”捅蜂窩準備工作的動詞,並談談讀後感受。

(從動詞中傳神地透露出“我”準備得細緻周密,同時也突出了“我|既想捅又害怕的心理,進而體會捅窩的緊張和扣人心絃。)

B、“一些受驚的馬蜂轟地飛起來,我趕緊用竿頭頂住蜂窩使勁地搖撼兩下,只聽得‘嗵’,一個沉甸甸的東西掉下來,跟着一團黃色的飛蟲騰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門那邊跑。”

引導學生邊讀邊想像情景。指名談感受。

(“嗵”寫其聲,“沉甸甸”寫其沉重,“一團黃色的飛蟲”用“團”來形容,只見黃色,看不見馬蜂個體,寫蜂羣聚集之多,“騰空而起”“扔掉”“跑”等動詞寫出了蜂羣受驚後猛然逃出可怕、緊張的情景。)

指導朗讀,想像、感悟。

C、“我一回頭,只見一隻馬蜂徑直而兇猛地朝我撲來,好像一架燃料耗盡,決心相撞的戰鬥機。”

品讀句子,找出關鍵詞,體會,從中你感悟到了什麼?

指名反饋,重點引導:“徑直而兇猛”“撲來”寫出了馬蜂不顧一切的氣勢;又用一個比喻句“好像一架燃料耗盡,決心相撞的戰鬥機。”寫出了馬蜂的拼死一搏。

感情朗讀,體會感悟。

⑤小組合作,再次感情朗讀,體會捅窩的扣人心絃及馬蜂誓死拼搏的精神。

4、教師小結:從捅蜂窩到挨蜂蜇,時間不長,作者卻寫得生動形象,令人驚心動魄。原因是什麼呢?是的,靠的就是平時觀察細緻,靠的是準確生動地運用一些表示動作、行爲、情態的動詞,靠得是細節描寫這一表達方法。所以希望同學們,在平時要留心觀察,並掌握一些寫作技巧。

設計意圖:葉老說:“教師之爲教,不在於全盤授予,而在於相機誘導。”把閱讀、理解、品味、感悟留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把啓發、點撥、引導、激勵留給教師,讓教師真正爲學生的學習服務。本環節正是以質疑明確學習方向、以自讀自悟感悟文本內涵、以合作交流加深內容理解來體現這種理念的。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昇華。

(二)研讀8—11段,瞭解馬蜂的特性。

(1)輕聲讀文,想想:從爺爺的話中,我對馬蜂的特性有了哪些瞭解?畫出相關語句。

(2)齊讀課文第11段,思考:

A、“我”對馬蜂的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B、面對這死去的小飛蟲,爲什麼會有一種罪孽感沉重地壓在“我”的心上?“罪孽感”表達了“我”什麼樣的心情?

①小組讀文、思考、交流、討論、彙報。

②教師小結:“我”對馬蜂的態度由厭惡轉爲敬佩。因爲“我”傷害無辜的生命,破壞了它們的家園而感到罪孽沉重。這種罪孽感更表達出了“我”的愧疚之情,要善待生命。

C、再次讀文,更深度理解:

“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

引導學生明白:馬蜂的這一特性,正是它爲保衛家園而犧牲自己精神的具體體現,令人佩服。點明文章主旨。

設計意圖:本環節運用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抓重點句子研讀感悟,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及新課標提出的“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同時又培養了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三)精讀第12段,感悟文本內涵

(1)默讀本段,思考:這一段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方法?你認爲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

(2)集體交流,教師引導:

作者運用設問句更表達出了“我”盼“無家可歸”的馬蜂歸來重建家園的急切心情。特別是最後一句,既突出了兒童的幼稚之舉,又表達了盼歸的急切,更是在呼籲我們要善待動物,善待生命。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讀中思考、讀中感悟的習慣。

(四)入情入境,體會作者情感變化

速讀全文,從每一部分中感悟作者的內心感受。

引導學生明確:從捅窩的渴望到捅窩的受驚再到捅窩的懺悔,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體會作者情感變化,把握文章基調,進而提高感情朗讀水平。

3、立足教材,拓展延伸。

(1)文中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問題?

(2)從文本中你受到了哪些啓發?或者學習完課文後,你想說些什麼?

引導學生深度理解:做事冒失,不經調查研究,造成的後果有時是無法彌補的,要學會爲他人着想。

設計意圖:教會學生學會質疑,學會探究文本的真正意圖,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思想教育,以達滲透人文教育之目的。

三、多元訓練,讀寫結合。

1、寫一則50—100字的學文讀後感。

2、根據課文第7段的描寫,寫一場景。(提示:注意人物動作、心理、神態及細節描寫)

設計意圖:讀寫結合,以達閱讀之真正目的。

板書設計

準備細緻周密

要善待生命

5、捅馬蜂窩經過扣人心絃不冒失做事

爲他人着想

結果挨蜇盼歸

《捅馬蜂窩》優質課教學設計 篇三

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主題是“成長的足跡”。童年的生活呈現出千斑色彩,百般味道,無論喜樂與憂愁,無論甜蜜與苦澀,總能蕩起我們心中的陣陣清波……這一單元向我們展示了許多人童年的獨特經歷和感受。《捅馬蜂窩》似乎帶着幾分童年的苦澀,正是這份苦澀幻化爲兒童成長的內驅力。作者馮驥才用生動的語言,引人入勝的筆調,跌宕起伏的情感變化,爲我們描述了兒時的一段難忘的回憶。出於好奇心,“我”捅壞了馬蜂的家,毀壞他們的生活,這種罪孽感使“我”下定決心“不再做一件傷害旁人的事”,從而引發我們的思考——人與動物如何相處。

學情分析:

本課內容淺顯,語言活潑,於敘述中融入了兒童自然而純真的感受,符合五年級孩子單純、熱情的特點,容易激起他們的興趣。但針對部分孩子主動性不夠的特點,上課時要充分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絕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活課堂氛圍,爲學生提供廣闊的自主學習空間。

佈置預習:

1、熟讀課文。

2、藉助工具書自學生字、詞。

3、瞭解馬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本課14個生字,學會田字格里的12個生字。

2、理解“樂園、冒險、復仇、痊癒、罪孽、舒心”等詞語的意思。體會“爬滿青苔”的“爬”,“闖進屋來”的“闖”,“拖進了屋”的“拖”等詞的形象性。

3、能夠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過程和方法:

1、藉助工具書或結合語境與生活經驗理解詞語。

2、通過對話、朗讀、合作能聯繫課文有關語句說一說“我”情感的變化,引發思考人與動物如何相處。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語言文字訓練,理解“我”思想感情的變化,產生不傷害旁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產生不傷害旁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情感。

教學難點:

體會“我”的心理和情感變化。

教學過程:

教學設計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有誰捅過馬蜂窩?當時是怎樣一種情景?有什麼感受?

(預設:找一兩位同學說說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和感受。)

今天我們和著名作家馮驥才一同感受他小時侯捅馬蜂窩的情景。

板書課題:捅馬蜂窩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範讀(要求:認真聽,把不認識不理解的生字新詞,畫出來,並注音。)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初讀了解一些詞的意思,如:“樂園、冒險、痊癒、罪孽”等。

(預設:在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的基礎上,聯繫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詞。有不明白的提出來小組交流解決。如仍解決不了,提出來全班交流或查工具書,如:查字典等。)

3、檢查學生閱讀情況和對生字新詞的理解。

(預設:可採用一條龍式分段朗讀、指名朗讀等方法檢查閱讀。對讀不準的字音,及時糾正,並請讀錯的學生多讀幾遍。對不理解的字詞及時交流,並做出解釋說明。)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文章爲我們描述了兒時的一段難忘的回憶。出於好奇心,“我”捅壞了馬蜂的家,毀壞他們的生活,這種罪孽感使“我”下定決心“不再做一件傷害旁人的事”,從而引發我們的思考——人與動物如何相處。

(預設:找一至兩名學生用精煉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教師及時的評價總結,以鼓勵爲主)

2、指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內容

上節課,我們初步瞭解了課文內容,學習了生字詞,這節課我們再次跟隨作者走進爺爺家的後院,感受當時捅馬蜂窩的情景。在這之前,誰能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

二、品讀課文,談感受

中心話題:請同學們再次用心地、細細地品讀這個故事,邊讀邊想:在“我”捅馬蜂窩的前後過程中,“我”的心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是從課文中什麼地方感受到的?畫出有關的字、詞、句,品一品、讀一讀,把自己的感受批註在旁邊,然後在小組中進行交流。

(預設: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字、詞、句反覆品讀,以讀促講、讀中悟情)

小組交流

全班交流

1、(1—7自然段)

通過爺爺、奶奶的對話(奶奶的抱怨、爺爺的警告),激發了“我”的好奇心,“我”心情激動,躍躍欲試地想把馬蜂窩捅下來。並付住於行動。教學時引導學生抓住“涌出”“強烈渴望”等詞體會作者強烈的好奇心。通過“悄悄溜到”“脫下褂子”“遮住臉”“接綁”等詞,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形象地感受作者躍躍欲試想要捅馬蜂窩的心情。

(預設:這一部分對主人公的心理、動作的細緻刻畫反映了作者的內心,學生能從這裏體會到作者對捅馬蜂窩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教學時教師要適時的指導學生進行朗讀。)

板書:好奇渴望

2、(8--9自然段)

抓住“徑直”“兇猛”“撲”“拼死”“不顧一切”等詞語引導學生思考:捅馬蜂窩的過程中“馬蜂”是怎麼想的?“我”又想了些什麼?“我”的心情由好奇、渴望變成了什麼?(驚呆)

(預設:捅馬蜂窩過程中把這只不顧一切拼死的馬蜂比作戰鬥機,用“戰鬥機”來比喻“馬蜂”,突出了馬蜂復仇時的那種高速度,那種追擊人時的兇猛再加上“燃料耗盡、決心相撞”就突出了馬蜂那種拼死一搏、決不後退的氣勢。正是這種拼死的氣勢使“我”驚呆了!指導學生朗讀,重點體會馬蜂不顧一切拼死的氣勢)

教師指導朗讀。

板書:驚呆害怕

3、(10--16自然段)

爺爺與“我”的對話:“你毀了它的家,它當然不肯饒你,它要拼命的!”這句話,使心有餘悸的“我”的心中激起了波瀾,讓“我”對馬蜂有了新的認識:小小的馬蜂是一個了不起的英雄。從而使“我”的內心產生了罪孽感,心情沉重。並對勇於拼死、守護自己家園的馬蜂產生敬佩!

教師指導朗讀對話,要讀出爺爺的語重心長,和“我”的疑惑不解。

板書:讚歎、心情沉重

4、(17--21自然段)

這種對馬蜂的敬佩和對自身的罪孽感,讓“我”對馬蜂有了深深的牽掛,文中哪些語句能體現這種感情?

(預設:引導學生抓住“無家可歸的一羣”“會不會回來重建家園”?“甚至想用膠水把這隻空空的蜂窩粘上去”,“始終沒能等來一隻馬蜂”“空空又是一年”這些語句,體會作者三年的等待才喚回了赤黃色的馬蜂,“我”在開懷大笑之餘,不由地暗暗告誡自己:“再不做任何傷害旁人的事”。)

教師指導朗讀。

板書:舒心

人與動物和諧相處

三、昇華情感

作者從動手捅馬蜂窩到盼望再見到馬蜂窩,再到看到新馬蜂窩築成之後的開顏而笑中感悟到了什麼?

(預設:1所有的生命都有它存在的價值,我們要尊重所有的生命,和他們友好相處。2並能看出這是一個單純可愛、真誠善良的孩子。學生回答其中一點即可,教師要以鼓勵爲主。)

四、拓展延伸

1、同學們,學了這個故事,你最想說的話是什麼?(與動物和諧相處)

2、最後老師想用動畫片《獅子王》中的一段臺詞作爲本節課的結尾。

小獅子:我以爲國王是可以隨心所欲。

獅子王:你錯了,作爲國王我們也不能隨心所欲。

小獅子:不能嗎?

獅子王:辛巴,所有的生命都有它存在的價值。身爲國王,你不僅要去了解所有的生命,而且要去尊重所有的生命,包括爬行的螞蟻和跳躍的羚羊。

小獅子:爸爸,我們不是吃羚羊嗎?

獅子王:我來告訴你,我們死後勢必會變成草,而羚羊是吃草的,所以,在這個生命圈裏,我們是相互關聯的。

3、推薦閱讀篇目:葦岸的《我的鄰居胡蜂》

五、作業

小練筆:由於幼稚,我們曾做過的一些冒失的事,給別人,也給自己帶來一些小小的傷害,然而當我們回想起那些往事,回想起童年,心中卻充溢着美好和甜蜜。你曾有過類似的經歷嗎?拿起你手中的筆把它記錄在你的“小本本”上吧!

板書設計:

捅馬蜂窩

心情:好奇渴望—驚呆害怕—讚歎、心情沉重—舒心

人與動物友好相處

聯繫學生的生活經歷,調動他們的經驗世界,營造課堂氛圍,從而走進這個故事。

掃清字詞障礙,爲理解課文做準備

培養學生的概括複述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訓練學生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幫助學生回顧文章內容,走進文本,文章最精彩最細緻的是心理描寫。圍繞捅馬蜂窩而產生的“我”的心理和情感的變化,像一條紅線貫穿情節的始終,牽動着故事的發展,揭示出文章的主旨,故中心話題由此入手,引導學生品詞析句,體會人物的情感,激發學生內心的情感。

用具體的問題引發學生思考,體會人物內心變化。

調動學生的經驗世界,情感世界,想象世界,感受到作者的心理變化。

一定要讓學生帶着感受,深情地朗讀,通過朗讀使情感盡情地宣泄。

深化文章的主旨“童心愛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

通過記錄美好的童年,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