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方案提綱

【概述】教學設計方案共含7篇,由本站的會員投稿推薦,小編希望以下多篇範文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教學設計方案提綱

第1篇:教學設計方案

以下是本站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範文,希望能幫助到你。

一、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人教版第十二冊第33-34頁的內容。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並掌握圓柱體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結合具體情境,靈活運用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經歷圓柱表面積、側面積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獲得積極成功的情感體驗,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重點:理解並掌握求圓柱體表面積、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難點:能結合具體情境,靈活運用圓柱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圓柱形模型、剪刀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生活情景,引入新課

我根據學生喜歡喝飲料的愛好,創建生活情景,“同學們都喜歡喝飲料,那麼你們知道做這樣的一個飲料罐至少需要多少的鐵皮嗎?怎樣計算?” 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學習圓柱的表面積(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我利用學生的生活實際設疑引入新課,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求知,解決問題。)

(2)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1、認識圓柱的表面

師:我們來做一個“飲料罐”,該怎樣做? ?

生:要做一個圓筒,和兩個完全相同的圓。

師:用什麼形狀的紙來做捲筒呢? 同學們說的意見不一致時,我適時引導,你們動手剪一剪不就知道了嗎? 每一組的同學都剪開自己帶來的圓筒,有的得到了長方形,有的得到了平行四邊形,也有的得到了正方形。

(設計意圖:動手操作,使學生對圓柱各部分的組成有了完整的認識,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同時也揭示了知識間的內在聯繫,實現了知識的轉化和遷移。)

2、探究圓柱側面積的計算。

師:我們先來研究把圓筒剪開展平是一個長方形的情況,求這個飲料罐要用鐵皮多少?就是求什麼? 學生觀察、思考、議論。

生1:求飲料罐鐵皮用料面積就是求:圓面積×2+長方形面積。

生2:也就是求圓柱體的表面積。

師:這兩位同學說得對嗎?要求圓柱體的表面積要知道什麼條件? 生3:我看只要知道圓的半徑和高就可以了。

師:我們來聽聽這位同學是怎麼想的。

生3:長方形的長與圓的周長相等,長方形的寬與圓柱的高相等,所以只要知道圓的半徑就可以求出長方形的長,也可以求出圓的面積。 生4:我覺得知道圓的直徑和高也可以了。

生5:我還覺得知道圓的周長和高也行。

師:這三位同學都說得很好,那麼圓柱的側面積該怎樣求?

生6:因爲長方形面積=長×寬 所以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師:如圓柱展開是平行四邊形或正方形,是否也適用呢?學生分組動手操作,動筆驗證,得出了同樣的結論。

小結:同學們會動手、動腦,巧妙地把圓柱的側面轉化爲平面圖形,圓柱的側面展開後不論是長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邊形,圓柱的側面積都等於它的底面周長乘高。

師板書:圓柱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S側=ch 出示例1讓學生獨立計算出圓柱的側面積,一生板演,集體訂正。

(設計意圖: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分組合作得出結論,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個性也得到發展。)

3、探究圓柱表面積的計算

師:我們知道了圓柱側面積的計算了,那麼它的表面積該怎樣算呢? (1) 出示例2

分組討論例2中給了哪些條件?求什麼問題?它的表面積應包括幾個面?怎樣解答。

(設計意圖:學生已掌握了圓面積和側面積的計算方法,教學圓柱的表面積時,讓學生自學交流就能掌握方法。)

(2) 教學例3

師:在實際生活中,求圓柱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有着廣泛的應用,我們一起來看例3,應該算幾個面?爲什麼? 學生做完後彙報

師:通過計算,你有哪些收穫?

生5:我知道了,做這個無蓋水桶要用鐵皮多少平方釐米就是求一個側面積和一個底面積的和。

生6:在得數保留時,我覺得應該用進一法取近似值,因爲用料比實際多一些,因爲有損耗,所以要用進一法。讓學生看34頁,看“注意”後的一段話。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充分討論,理解進一法,明確在什麼情況下用“進一法”取近似值,培養學生實際應用意識。)

(3)鞏固練習,靈活運用

1、出示牛奶罐、無蓋水桶、水管等實物圖,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計算製作這些物體所用鐵皮的面積,各是求哪些面的總面積?

小結:計算圓柱的表面積要根據具體實物分別處理,要學會運用新學的知識合理靈活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綜合練習(只列式,不計算)

(1)用鐵皮製作圓柱形的通風管10節,每節長9分米,底面周長3.5分米,至少需要鐵皮多少平方米?

(2)砌一個圓柱形水池,底面直徑2.5米,深3米,在池的周圍與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3)一個圓柱形的油桶,底面半徑4分米,高1米2分米,制這個油桶至少要用鐵皮多少平方米?

(設計意圖:通過這種練習進一步培養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3、實踐與應用

小組合作測量計算:製作所帶的圓柱形實物的用料面積,先讓學生講講需要測量哪些數據,以及測量方法,再進行測量和計算。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鍛鍊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感受數學就在身邊,不斷提高應用數學的意識。)

(4)全課小結 在實際生活中,計算圓柱的表面積,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如計算油桶的表面積是求側面積與兩個底面積的總和;無蓋水桶的表面積是求側面積加上一個底面積;水管-的表面積只求側面積,另外,在實際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計算得到的結果多一些,所以都要採用“進一法”取近似值。

板書

圓柱的表面積

圓柱的表面積=兩個底面積+側面積

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 高

長方形的面積= 長 × 寬

第2篇:教學設計方案

本文是本站的網友推薦,並由本站編輯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範文精選,僅供參考。

【教材簡說】

《釣魚的啓示》是人教版第九冊的課文。它是一篇論理型的文章,講述了作者34年前的一天晚上和父親好不容易釣到一條大鱸魚,此時離捕撈鱸魚開放時間僅差兩個小時,父親竟讓“我”把鱸魚放回湖裏,使“我”從中獲得終生啓示。分爲釣魚、防魚、啓示三部分,重難點“啓示”部分說教味比較濃,稍有不慎很可能上成品德課。

【學情分析】

本文有一定的特殊性:從十一歲的釣魚一事講到三十四年後的啓示,時間跨度大,學生對文本的解讀存在距離;尤其是作爲課文的重難點“啓示”部分,三十四年後作者才慢慢悟出的人生哲理,要讓國小生去理解,缺少生活的積澱,難度肯定很大。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理解父親爲什麼一定要“我”把釣到的鱸魚放回湖裏的原因。

2、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過程,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難點】

感悟作者從這件事得到的啓示,引起情感共鳴,體會表達方法。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認識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體會“我”的心理變化過程,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3、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從釣魚的啓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嚴格按道德標準來約束、規範自己的言行,做一個正直、守紀的人。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板書“啓示”,理解意思。

2、板書“釣魚的”,展現完整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接觸難點

1、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自由讀文課文,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2、默讀課文,你最難以理解的又是哪部分?

出示:

“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一個人要是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讀這段話,讀準,讀通。

三、探究難點

1、課文是用什麼例子來說明道德抉擇這個問題的?

(釣魚。)

2、再讀課文,根據課文內容說說這裏的“是”指什麼?這裏的“非”又指什麼?

板書:

是 非

交流後得出結論。

(捕撈鱸魚的時間沒到,把釣到的鱸魚留着,就是錯誤的;放了就是正確的。)

板書:

放 不放

3、引:

同學們讀了幾遍課文就知道什麼是“是”,什麼是“非”,看來道德的確是──(齊讀: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可就是這麼個簡單的放與不放的問題,究竟“難”在哪裏呢?

板書:

請學生找找,並相機出示。

⑴ 魚好大:

出示:

啊,好大的魚!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鱸魚。

從哪看出“大”?

(“從來沒有”,感嘆句的形式。)

⑵ 魚難釣:

(從第三自然段中“過了好長時間,魚竿突然劇烈的抖動了一下,一定是個大傢伙上鉤了。”“我等那條魚掙扎得筋疲力盡了,迅速把它拉上岸來。”──說明釣這條魚是經過漫長等待,而且十分不容易。)

你能讀讀這兩個句子嗎?讀出釣這條魚的不容易。

(從“像往常一樣”“我小心翼翼的一收一放、熟練地操縱着。”釣到它不容易。看出“我”的動作嫺熟,釣過不少條魚,但是從來沒釣過這麼大的魚,而且是鱸魚,這種成就感可想而知,而且後文說“三十四年再也沒有釣過那樣大的魚,可見確實很罕見,而且一生只此一次。)

⑶ 無人知:

環境的描寫:“我擡頭看了一下四周,到處都是靜悄悄的,皎潔的月光下看不見其他人和船的影子。”

說明只有父子兩人,別無他人,“沒人知道什麼時候釣到這條鱸魚”。

4、在這種情況下要放棄魚,真難啊:

如果釣魚的人是你,釣到這麼大的鱸魚,你願意不願意放了它?”

鼓勵學生說真話、說心裏話,帶着自己的觀點在書中找理由。孩子們展開讀書、對話,領着孩子們真正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

可我最終放棄了,只因爲父親的一句話,哪句話?

⑴ 出示這句話:

父親盯着鱸魚看了好一會兒,然後把目光轉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裏去。”

⑵ 細細讀這句話,你又讀出了什麼?

引導學生關注“盯、好一會兒,得”。

(父親也很不捨得放這條魚,從“盯”、“好一會兒”可以感受到,同時父親又在進行激烈的思想鬥爭,最終選擇了放,從“得”可以看出。)

⑶ 正是這樣,父親在“我”面臨人生中的第一次道德的選擇,就幫我擺正了標準,讓我明白了什麼是是與非,如何去選擇,這難道不是一個偉大的父親嗎?

讓我們再來齊讀父親的話。

四、深悟啓示

1、是呀在人生旅途中,我會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

投影出示這句話。

理解這個“魚”是什麼魚?

(就是誘惑自己的利益。)

2、在這34年中,“我”會遇到什麼樣誘惑的“魚”呢?

聯繫生活實際出示:

當“我”拿到100分的考卷,卻發現老師沒有改出我的錯題時, 。

當“我”上學快遲到,過馬路遇到紅燈而沒有警察時, 。

當我買東西發現多找了錢時, 。

文中的“我”會怎樣做呢?

爲什麼會毫不猶豫的這樣做呢?

3、出示:

“一個人要是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理解“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是什麼?來自哪裏?

五、昇華啓示

1、小練筆:

34年後的我已成爲美國著名建築師,當我又一次來到湖心小島釣魚時,想把對父親的感激之情寫出來。我會寫些什麼?

2、齊誦:

一次擇善而從,在我們的記憶中會永遠地留下清香。這是一個足以讓我們自豪地講給朋友和兒孫聽的故事。

──詹姆斯·蘭費蒂斯

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發覺的時候做些什麼。

──孟德斯鳩

【板書】

13、釣魚的啓示

放──是 魚好大

難? 魚難釣

不放──非 無人知

【反思】

新課程在課程目標的一大突破就是“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設計,不僅強調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的獲得,還應重視學生情感態度的充分發展。而《釣魚的啓示》這篇文章有比較強的實際指導意義,是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好材料。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不少。在道德與利益之間應該做何選擇?教學中我緊緊抓住──“是與非”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引導學生理解該怎樣在現實生活中做一個自覺講道德、守規則的人。

但是本文的課文的重難點“啓示”部分,說教味比較濃,學生也很難理解。如何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真正有質量、有深度的對話,是每一位教者都回避不了的難題。於是我設計的教學從“啓示”──“釣魚”──“啓示”。一開始讓學生讀通這段話,因爲這段話由兩個長句構成,讀來拗口,應要學生讀通順。接着結合具體事件“釣魚”理解“是非”的具體指代,感受人物矛盾的內心活動,並說說自己的如果遇到這種情況的真實想法,利用學生的觀點激發學生的興趣。最後聯繫學生生活實際加深對啓示的感悟,再次把深奧的啓示拉近學生身邊,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建構價值觀,提升了學生的精神境界,將課堂上的閱讀活動化作成了一次師生共同參與的鮮活的“道德體驗”。

第3篇:教學設計方案

希望這篇教學設計方案範文能對你的學習與工作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本綜合學習包括“我的採蜜集”、“讀讀背背”、“口語交際”和“我的小筆頭”四部分內容。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誘發大家積累的熱情,感悟積累的方法,一起分享積累的快樂。

2、鼓勵學生多讀多背的學習習慣。

3、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觀察動植物的習慣,從而提高學生對生活的熱愛,進一步培養學生表達的慾望。

4、繼續培養學生大膽想象的能力,把想象的世界變成自己的文章。

過程與方法目標:

運用談話激趣的形式,讓學生經歷獨立思考、小組合作探究的過程,採取學生自我評價、組內互評、教師總評的評價方法完成活動任務達到活動目標的策略。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積累的習慣;提高交流的慾望;繼續培養寫作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

策略與方法:

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 一、我的採蜜集

1、師:“同學們,老師知道大家的小本本很豐富多彩,這節課把你最精彩的積累部分給我們大家欣賞欣賞吧!”誰願意給我們大家看一看?”

2、(請學生展示自己的小本本)

3、交流時可以分積累的不同開始彙報。

如有積累詞語和句子的;有積累人事物景,積累思想觀點;積累文字的,積累圖片的,積累音像的,積累實物的……

4、只要是學生感興趣的都可以交流。

5、出示書中的這段話。

6、師:“積累是學好語文的基礎,只要你養成了積累的好習慣,你的語文水平就會有所提高的,希望大家繼續積累下去,使自己的小本本更精彩!”

二、讀讀背背

1、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請學生自由讀句子。

2、問:明白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全班交流)

3、1第一句話意思:春天的鳥叫、夏日的雷鳴、秋天的蟲語、還有冬天呼嘯的寒風,這就是四季的歌。(請學生想象其它關於四季歌的詩句)

2第二句話的意思:因葉落知秋天已到;山高遮住日光,早晨很晚才能見到太陽。(培養學生想象的能力)

3第三句話的意思: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

口語交際“我的發現”新聞發佈會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細心觀察,感受動、植物的神奇。

2、讓學生學會想象,敢於探索發現。

3、培養交際能力,激發他們熱愛科學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讀着本單元的這組課文,尋覓着科學家的足跡,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走進了神奇的科學世界。一次小小的發現也許會演變成偉大的發明。下面聽老師講個故事好不好?傳說我國古代著名工匠魯班上山伐樹時,被絲茅草劃破了手。他覺得很奇怪,一棵小草怎麼會這麼厲害?經過仔細觀察,他發現絲茅草葉子的邊緣長着許多鋒利的細齒。於是魯班發明了木工用的鋸子。

同學們,你們養過動、植物嗎?你最熟悉哪種?他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二、全班互動交際自己眼中的動、植物

三、“我的發現”新聞發佈會

師引:大家都知道小壁虎,他會自由自在的在牆上爬行,

如果人有了壁虎的本領那會怎麼樣呢?現在請同學們想一想,

你所熟悉的動植物是否也能給你點什麼啓示?

1、學生在小組內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交流自己的發現和受到的啓示。

2、小組派代表班上交流,其餘同學認真傾聽,有問題可以問一問。

四、評價總結

學生參與評價(把握三點:是否用普通話,發現是否新,語言是否生動完整。)

鼓勵學生對自己的發現進行想象探索。科學的發明,人類的創造往往正是一個幼稚的提問,一次天真的探尋,一個看似荒誕的夢想開始的。希望同學們瞭解更多的未知世界,積極探索大自然的奧妙,讓心中那顆科學的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我的小筆頭創想未來

《綜合學習二》中“我的小筆頭”習作要求是這樣的:在你的心目中,未來的學校會是什麼樣子?未來的交通工具有哪些?未來的房屋與現在有什麼不同?……展開想象,把你的想法寫出來。

文本細讀:

本次想象作文是根據三年級學生的認知及年齡特點設計的。要學生充分張開想象的羽翼去創造,大膽去想象。可以天馬行空,任意馳騁。依據三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他們可以熟練的運用所掌握的語彙,按照自己的想象去重新組合甚至發明創造出一些新生事物。

教學設計思想:

1.啓發學生自由地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2.指導學生有序地、重點突出地、主次分明地說和寫。

3.通過系列的、豐富的、具體的、形象的感性材料刺激展開想象習作,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科學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以實踐活動爲基礎,準備科幻片和相關圖片。

2、教室四周張掛科幻圖片、名人像,創設創新氛圍。

教學活動流程設計:

一、激趣引入

1、提問激趣

師:(講臺上放一個地球儀)從中國到美國,同學們有哪些辦法?

(預設可以坐飛機,可以乘輪船,可以坐汽車去。)

師:可是中國與美國之間隔着這麼大個太平洋,怎樣坐汽車呢?(預設生的回答:可以在太平洋上建一座很長的橋樑。可以在海底建造一座海底隧道,我們可以坐地鐵。美國在地球的另一側,可以穿過地球打一條隧道,這樣近多了。)

師:同學們的想象非常豐富,科學家就是憑藉這種豐富的想象力發明了許多東西,使20世紀的科學突飛猛進。

2、科幻片激趣

科學家憑藉豐富的想象力,發明了許多東西,使20世紀有科學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50年後,100年後,科學技術將出現怎樣的奇蹟?人類怎樣生活?那時的房屋、學校、交通、通訊是什麼樣的?我們頭頂廣闊無垠的天空又將是什麼樣的?請看科幻片《神奇的太空世界》。 (學生看科幻片片)

師:未來多美好!我們是未來的主人,同學們讓我們一起開動腦筋,讓我們電報談更加燦爛的未來。你們都希望創想什麼呢?

二、根據學生創想的內容不同分組

(可能會有創想未來交通工具的、可能會有創想未來學校的、未來醫院的、未來房屋的……)師引:好,同學你們,大膽想象吧,不會不發生,只怕沒想到。對未來的世界要敢於去想,敢於去設計符合自己願望和理想的未來社會。當然想象要合乎情理,不能把神話搬到“未來現實生活”,我們要講究科學。

三、以小組爲單位進行創想設計(最好將自己融入其中),代表進行演說。

(其他同學傾聽,師生提出更好的補充建意)

四、學生動筆寫下自己的創想

五、反覆修改,準備參與“最佳創想”的評選

第4篇:教學設計方案

在本站上除了這篇教學設計方案,你還可以找到更多與你行業相關的其他精品範文。

課前交流:

圍繞開心快樂展開話題:

1.今天老師能夠和你們一起學習,心裏非常高興!能夠和這麼多的老師一起學習,你們開心嗎?如果換一個詞來形容我們現在的心情,可以說什麼?

讓學生聯繫自己的感受來說。

2.你們燦爛的笑臉,甜甜的問候,讓我感受到一份溫馨和快樂。什麼時候讓你覺得很快樂?誰來說一說。

師:今天就讓我感受另一種快樂!大家準備好了嗎?上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導入課題:

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一起感受給予的快樂。(師板書課題)

生讀。

理解給予,並讀出給予帶給人的感受----給予是快樂的。

2.初讀課文

師:現在,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讓我們一起感受給予的快樂。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認爲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標出自然段序號。

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學生的讀書情況,(包括讀書習慣、坐姿等)並幫助學生糾正容易錯的字音。

3.掃清字詞障礙。

(1)剛纔同學們讀得很認真,在讀的過程中你發現有比較容易讀錯的字詞嗎?給大家提個醒。

指句說。師:還有嗎?

(2)老師在讀的過程中,發現這幾個詞比較容易出錯,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通過上面兩個環節的對字詞認讀,相信學生能夠掌握並能很好地讀好文章。

二、研討課文

1.通過讀文,我們都知道:聖誕節快到了,保羅的哥哥送給他一輛新車作爲聖誕禮物。

(1)出示車的模型圖片。

讓學生暢談自己看到這一份聖誕禮物的感受,爲文本的理解做下鋪墊。

(2)設身處地的想象:如果你是保羅的朋友,看到他的哥哥送給他這樣一件禮物,你有什麼話說?你有什麼話想對保羅說?

有了這些情感體驗,學生會很自然地理解小男孩的感受。

2.一個小男孩也看到了保羅的這輛新車,他是怎麼做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生自由讀。

(2)說一說,小男孩都在保羅的新車旁做了什麼?

(3)小男孩的這些舉動保羅也看到了,誰來告訴大家,保羅都看見小男孩在怎樣地摸他的車?

此處讓學生從保羅的視角看小男孩的舉動,並通過學生的觀察,讀出小男孩的舉動。

(4)從衣着上看,這是個怎樣的小男孩?你能想象這樣個小男孩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舉動嗎?

這樣學生就能夠從小男孩的角度來理解他的行爲了。

(5)引導品讀:

A是啊,就是這樣一個家庭並不富裕的小男孩,也許他永遠也不會再看到這樣的新車,所以他,指讀。

B是啊,就是這樣一個家庭並不富裕的小男孩,也許他永遠也不會再摸到這樣的新車,所以他指讀。

C是啊,就是這樣一個家庭並不富裕的小男孩,也許他永遠也不可坐上這樣的新車,所以他,讓我們一起讀。

3.男孩的舉動,引起了保羅的好奇,並讓保羅開始了與他的這樣一番談話,老師想請9位同學們來讀課文的2---10自然段,(停下來安排學生),其他同學們認真想一想,在與小男孩交談的過程中,小男孩說的哪句話最讓保羅意想不到?誰來。

生接讀課文。

出示保羅與男孩的對話:

(1)說說吧,小男孩的哪句話令保羅意想不到?

品讀:我希望自己也能當這樣的哥哥。

思考:這樣的哥哥,是什麼樣的哥哥?

讀出自己的理解。

(2)想想看,爲什麼男孩的這句話會讓保羅那麼意外呢?當時他是怎麼想的?

(3)這是多麼讓人感動又意外的話語啊,聽到這,保羅做了怎樣的決定?

指名談一談。

課文裏是怎麼說的呢?讓我們一起看一看。你願意坐我的車兜一圈嗎?

(4)品讀:

A保羅是多麼想邀請到這個讓自己感動的小男孩啊,請你讀。

B保羅是多麼想這個男孩答應自己的邀請啊,請你讀。

C讓我們一起替保羅來邀請這個小男孩吧,齊讀。

4.男孩答應了保羅的邀請,坐上了他的新車。車開了一段路,男孩爲什麼又要求保羅將車開到他家門口呢?請同學們用心地讀一讀課文的第11自然段。

生自由讀11段。

思考(1):如果你就是文中的那個小男孩,老師想問一問你爲什麼要保羅把車停在自己家門口呢?你是怎麼想的?

思考(2):本來這個貧窮的小男孩能夠摸一摸,坐一坐這樣的新車就已經很難得了,爲什麼還非得保羅這樣做呢?

交流:從不一會兒他出來了,揹着一個小孩,顯然是他的弟弟,看上去腿有殘疾。這一句話中讀懂的內容。

(3)就是因爲這樣,所以男孩男孩跳下車,三步並作兩步跑上臺階進了屋。從這一句話,你體會到了什麼?

男孩跳下車,三步兩步跑上臺階進了屋。

讓學生藉助文章中的重點詞來體會小男孩對弟弟的關愛及心急,並讀出自己的感受。

(4)小男孩是這麼做的,又是怎麼對弟弟說的呢?

指名讀,說一說從哥哥的話中,你聽出了什麼?

思考:保羅的車是怎麼來的?文中的小男孩對弟弟說這番話的真正想法。

想象:在這之前,弟弟從未出過家門,從來沒有看見過___________從來沒有看見過__________從來沒有看見過____________。然而,有了這輛車就可以____________就可以__________就可以_____________

在處理這一部分時,要啓發孩子,放飛他們想象的翅膀師:(點擊課件)

品讀:

A是啊,有了這輛車,弟弟就可以走出家門,看到自己從未看到的一切,對於殘疾的弟弟來言,這就是弟弟的一雙腿啊。這是一種多麼了不起的想法啊,誰來讀。

B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承諾啊,誰再來讀。

C這是多麼感人的一幅畫面啊,讓我們一起來讀。

5.正是哥哥對弟弟的這種愛,深深地感動了保羅,他下了車,把小弟弟抱進了車裏。那個男孩眼睛裏閃着喜悅的光芒,也坐了進去。就這樣,他們三個度過了一個令人難忘的夜晚。

對於小弟弟來言,另他難忘是因爲-----------------------(找多個孩子說)

對於哥哥來言,令他難忘是因爲---------------------------(找多個孩子說)

對於保羅來言,令他難忘是因爲---------------------------(找多個孩子說)

總結:是啊,這個聖誕夜,對於小弟弟來言,五彩的櫥窗、美麗的夜景是讓他難忘的;對於小男孩來言,送給了殘疾弟弟的這個聖誕禮物是讓他難忘的;對於保羅來言,這個夜晚讓他目睹了一幕人間真情,並在給予中品嚐到了一絲甜蜜與快慰,同樣令他忘記。所以作者說:

這個夜晚,保羅從內心裏感受到,給予是令人快樂的。

多讓孩子讀。

三、拓展:

(1)巴金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教師範讀)

人活着,就是要給我們生活的社會添上一點光彩。這樣我們的生命之花纔會開放。----巴金

指名讀。

齊讀。

(2)相信大家看過下面一組圖片後,你會對這句話,對給予有了更深的感觸。

欣賞影象資料

(3)看得出大家都被這些畫面深深地吸引了,老師更有理由相信給予(指板書)個詞在你們心中劃下的痕跡。就讓這些畫面,這首小詩永遠地留在我們的心靈深處吧!

老師想請咱們班同學和老師合作着來讀它,女生讀藍色部分,男生讀紅色部分。我們一起來讀黑色部分。

總結:是的,給予,是美好的;給予,是快樂的。(板書)就讓我們帶着這份美好、這份快樂,帶着這份沉甸甸的愛,結束今天的課堂,走向今後的生活。

第5篇:教學設計方案

關於教學設計方案的寫法,可以參考本頁面的所有內容。

1.關於識字最佳期說

有關理論研究表明:五歲時的兒童腦重已達到成年人的90%,已具備了接受教育的能力。兒童發育過程存在着關鍵期現象,錯過了這個最佳時期,兒童的智力與心理都將受到極大的影響。也就是說,在某些方面,兒童的學習能力要比成年人強。認漢字的最佳期在三到五歲,隨着年齡的增長,認字效率將逐漸降低,如果錯過了這個認字的關鍵期,將會影響兒童的發展。

我國涌現出一大批早慧兒童,出現一些少年大學生,研究其發展規律可以發現,大都進行過早期大量識字,並儘早地進入大量閱讀。

2.關於兒童認知規律說

兒童的認知有其一定的規律,兒童識字必須遵循兒童的認知規律。如果用成年人的認識過程去教兒童肯定不會取得理解效果。有關研究認爲:兒童的思考過程與成年人相反,是先記憶,後理解;先整體,後部分。因此,要使兒童取得最佳識字效果,就必須實行整體輸入的學習方式。

啓蒙韻語識字,正是遵循兒童整體認知規律編寫教材,設計教法的。它是將最常用字先組成最常用詞,然後根據兒童特點,以趣味性爲核心,圍繞一箇中心意思和一定的故事情節,編成大密度生字的韻文,使這些韻文句式整齊,合轍押韻,通俗有趣,易於理解,短小精練,琅琅上口,便於誦讀,易於記憶。兒童學習時,通過讀一讀,講一講,唱一唱,畫一畫,玩一玩等形式,在玩中學,學中玩。這不僅能使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在具體語言而有信環境中聯繫生活實際識字,而且又能把龐雜繁多的漢字變得集中精練,情趣盎然,使兒童在濃厚的興趣中,通過遊戲,輕鬆愉快地在短期內認識大量的常用漢字,進而儘早進入閱讀。

3.關於高頻字說

所謂高頻字,就是使用頻率最高的漢字。漢字中有些不經常用的,如果先學了這些字,將影響儘早閱讀。並且因爲不常用,學了也會很快忘掉。所以,科學的識字,就是要先識高頻字,因爲高頻字的使用效率高。識漢字一定要講究使用效率。

啓蒙韻語識字,所學的是用電腦從常用字中篩選出近1500個高頻字。經過實踐驗證,認400個左右高頻字時即可進入初步的閱讀。認1000個高頻字可讀懂一般書報90%以上的內容,認1500個高頻字,就可讀懂一般書報96%以上的內容,也就是說已經不影響理解所閱讀的內容了。這是識字的一個捷徑。因此,單純追求識字量的多少是不科學的,也沒有必要,關鍵是能儘早進入閱讀。

4.關於快速記憶說

識字依靠記憶,要快識字,就必須實行快速記憶。

一般的識字方法,大都是從漢字的構字規律入手,而啓蒙韻語識字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從快速記憶入手,研究如何快速記憶大量的漢字。快速記憶依靠定位聯想和奇特聯想。而啓蒙韻語識字正是運用快速記憶的原理來編寫韻文的。兒童們把韻文當做有趣的歌謠,隨時都可背上幾段,這樣,在有意無意中自然而然的通過定位聯想,使生字在大腦中多次浮現,促進思維,便於記憶,從而使識字的速度快、效果好。

5.關於啓蒙韻語識字的操作

一般地,教者可按韻文的內容講故事,然後出現韻文並讓兒童讀熟;在初步理解大意後再熟練地背誦下來;再通過各種遊戲活動,使單個生字多次出現,利用定位聯想,達到能熟練地讀準字音即可。千萬不要一個字一個字地教學,一定堅持從整體到部分的原則。把全篇都背熟後,再辨認單個生字。不要過細地講解課文內容,初步理解韻文內容後即熟讀、背誦。然後利用定位聯想按順序讀字、便序讀字、變換形式運用多種方法認單字,直至熟練。但不必要必須把一篇韻文中所有生字全部熟練後再學下一篇,要及往下學。

學習時不要過於強調看圖,儘可能將兒童的注意力引到韻文和生字中去。也不要提出數量要求,儘可能教,會多少,算多少。更不要寫,讀準字音即可。每次學習的時間不宜過長,堅持在玩在學,學中玩。重要的是創設一種情境激發學習興趣,使之樂學,經以鼓勵爲主,堅持鼓勵、鼓勵、再鼓勵!

在認識400字左右時,應及時引導進入閱讀。通過範讀、領讀、聽錄音等形式,教會朗讀,並激勵其閱讀的興趣,使之養成閱讀的習慣。然後堅持識一批字,讀一批文。識字與閱讀相結合,通過識字促進閱讀,通過閱讀鞏固識字,擴大識字,加深對字義的理解和記憶,這樣效果好。

爲了培養兒童獨立識字能力,滿足不同需要,書中最後編入了漢語拼音單元。根據各自需要,也可先學漢語拼音。但不要花費更多時間,否則會影響兒童儘早閱讀,抑制其主動發展。

拼音教學也採取韻語的形式,也要進入整體輸入。教學過程與識字基本相同。

啓蒙韻語識字教學的基本程序:

(1)看圖講故事(2)領讀韻文(3)指讀韻文(4)講解韻文的意思(5)初步理解詞語意思(6)背誦韻文(7)去掉熟字,按序指讀生字(8)變序指讀生字(9)運用字卡等多種形式認讀生字(10)在遊戲中複習鞏固生字等。

第6篇:教學設計方案

本站提供的教學設計方案範文,都是經過我們會員精心挑選整理的。

學習目標

1、會認“乖”等7個生字,會寫“憑”等13個字,正確讀寫“性格、任憑、貪玩、盡職、稿紙、梅花、跌倒、開闢、抓癢、撞疼、屏息凝視、變化多端、枝折花落”等13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瞭解大花貓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時候的可愛,學習真實、具體的表達方法,感受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培養喜愛小動物的感情和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瞭解大花貓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時候的可愛,學習真實、具體的表達方法,感受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課前準備

1、貓等待老鼠出洞和捉老鼠的課件(或錄像、圖片);貓叫聲錄音帶。

2、學生收集有關貓的圖[文資料,張貼到教室的相關欄版上,辦一期“貓趣”展。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1、師生交流。

a.導語:觀看了同學們精心佈置的“貓趣”展版,老師對貓的瞭解和喜愛都更進了一步,這小生靈真是有趣、可愛!參觀了“貓趣”展,你最想說什麼?

b、師生各抒己見,談“趣”激情。

2、揭示課題,簡介老舍。

整體惑知

1、自由練讀課文,達到正確、流利。(可自讀,可同桌一起讀)

2、反饋生字詞預習情況。

自由發言,就容易讀錯或寫錯的生字詞互相提個醒。

3、教師範讀課文,學生聽後交流:老舍先生筆下的貓給了你怎樣的第一印象?

4、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用什麼方法能迅速抓住課文大意,理清課文條理?

5、展示交流,理清脈絡“方法”有三:

a、抓住各段中能概括主要意思的重點句,連起來讀一讀。

b.設計填空題,如:

課文共有( )個自然段,第( )至第( )自然段寫大花貓( );第( )自然段寫滿月的小貓( )。

c、設計板書,如:

老實 貪玩 盡職

(大花貓)性格古怪 高興時…… 不高興時……

膽小 勇猛

(滿月的小貓)淘氣可愛

剖析“古怪”,賞“貓”悟“情”

1、自讀課文第一、二、三自然段,簡要概括出貓性格古怪的幾個方面,然後全班交流。

2、小組合作學習:

每人以貓的一個性格特點爲例,把文中具體描寫這一特點的語句讀給同伴聽。

3、深入研讀,品詞析句,體會情感。

a、同桌交流:老舍先生喜歡這一隻“性格實在有些古怪”的花貓嗎?你是通過哪些描寫來體會的?

b.範例引路。

出示例句:“它屏息凝視,一連就是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

引導賞析:抓住“屏息凝視”“一連”“非……不可”邊讀邊想象,並結合相關課件演示,體會作者對這隻“盡職”的貓的欣賞、喜愛之感。

c、全班交流。

找出體會最深的句子,藉助朗讀、比較、品賞關鍵詞語等方法,體驗作者滲透於字裏行間的愛意。如:

說它貪玩吧,的確是呀,要不怎麼會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用身子蹭你的腿,……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

它還會豐富多腔地叫喚,長短不同,粗細各異,變化多端。

4、有感情地朗讀第一、二、三自然段。

積累運用

1、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小組合作學習:

用“任憑……也”“非……不可”“無論……也”“……可是……”分別說句子,比比誰說得準確、說得多。

3、擴詞練習

貪( ) 性( ) 高( ) 採( )

貧( ) 姓( ) 稿( ) 踩( )

第7篇:教學設計方案

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蒐集的教學設計方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本單元的課文要引導我們走進童話的世界。童話,大家一定讀了不少。你讀了哪些童話故事?喜歡哪個角色?說一說。是啊,童話世界五彩繽紛,令人遐想,給人啓迪。讓我們再次走進童話的世界,走進英國著名童話作家王爾德的《巨人的花園》,看看“巨人的花園”是什麼樣的,裏面發生了什麼事?(板書課題:《巨人的花園》)作者介紹:王爾德,英國著名作家(幻燈片出示)

二、再讀課文,初步感知:

1、我的詞語庫:讓學生讀讀詞語,掌握字詞。

2、聽課文朗讀,完成習題。

(1)巨人外出,孩子們玩耍時,花園裏什麼樣?

(2)巨人回來,禁止孩子們玩耍,花園什麼樣?

(3)孩子們偷偷鑽進花園玩耍,花園有什麼變化?

(4)巨人訓斥孩子們離開時,花園又怎麼樣?

3、重點句子賞析

4、一堵牆圍住了孩子的腳步,也圍住了(春天、友誼、溫暖、歡笑)。留下了(冬天、寒冷、荒涼、孤獨)。

5、理解重點句子:沒有孩子的地方,就沒有春天。

6、喚來春天,需要一顆(寬容、友善、熱情、溫暖)的心。

7、小結:幸福源於寬容、善良和共享!

8、原著結尾:幻燈片出示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學了這一課,你有什麼收穫?結合實際談一談。

(2)寫作上:童話不僅有豐富的想象,還蘊含了深刻的道理。這一課,作者的語言也很美,值得我們學習。在今後的習作中,希望同學們學會運用優美語句。

四、名人名言

五、佈置作業:

蒐集有關王爾德的童話故事,讀一讀,談談自己的感受,寫一篇讀後感。

本站的小編希望你能喜歡以上7篇教學設計方案範文,你還可以點擊這裏查找更多教學設計方案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