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第五章 病毒 教學設計

第五章 病毒

第五章 病毒 教學設計

湖北省沙市六中周伊玲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方面

1.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徵。

2.舉例說出病毒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二)技能方面

學會從視頻資料中充分挖掘信息,擴展所學知識,應用於實際生活中。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

1.通過病毒發現的科學史,認同技術進步對於科學研究的促進作用。

2.關注病毒與人類生活的關係。對於病毒與人類疾病、免疫學的關係形成初步的印象。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病毒的主要特徵,病毒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2.教學難點

病毒、疾病與人體的免疫。

三、教學設計思路

本章需解決的知識目標不難,課標的要求也比較低,但要對病毒與疾病的關係(包括人體的免疫、疫苗的原理)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則有相當的難度。另外,利用病毒防治有害生物、病毒在基因工程中的作用也需要學生徹底的釐清過程和原理,不能迷迷糊糊。針對本節課的這些特點,我挑選了一段學生感興趣的國外視頻,將之切割成不同的段落(六段小視頻),配合課本中的文字和圖片、網上的小動畫(病毒的繁殖)來介紹病毒的特徵及與人類的關係。將課文中的關鍵詞提取出來,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後,經教師的引導和提示,自己揣摩填寫。最後學生當堂完成導學案,通過題目檢測知識掌握情況,教師評講,結束本課。

主要的教學手段: ①大量的視頻,將課本的文字轉化爲動態的畫面,介紹國際上病毒研究的歷史和動向。視頻將流感、天花、乙肝、艾滋病、脊髓灰質炎這些學生常聽到的疾病融入其中,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對病毒形成一個整體連貫的認識,而非僅僅瞭解一些知識的碎片;②大量的圖片(動畫),使抽象的病毒學變得生動直觀,配合課文中的文段,挖去關鍵詞,讓學生填空,加深學生對重難點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③教師積極活潑的語言引導,將各個環節緊密串聯起來;④作業訓練,精選典型習題,鞏固落實。

本章教學中,除了達成知識目標以外,更應該結合病毒發現的科學史、生物技術的發展、病毒與人類健康的關係、在免疫學上的應用等相關知識,引導學生認識到技術進步對於科學發展的促進作用、關注病毒與人類生活的關係,進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滲透。

四、教學準備

準備多媒體課件、導學案。

五、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導入

播放視頻1:引入病毒。

教師提問:視頻中提到了流行性感冒、天花這兩種人類的疾病,引起它們的病原體是什麼?

學生觀看視頻1。

學生齊聲答:病毒。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對病毒有進一步認識的意願。

病毒的發現

播放視頻2。

結合視頻提問:

1.病毒的大小有什麼特點?

用普通的光學顯微鏡能觀察到它嗎?

教師引導:所以長期以來,人們對病毒並不瞭解,在過去人們把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統稱爲瘟疫。(展示壁畫)這幅圖展示的就是當年瘟疫發生後劫後餘生的人們恐懼無奈的模樣。

過渡到病毒的發現,介紹伊萬里夫斯基的菸草實驗。

PPT展示段落。

教師提問:

1.伊萬里夫斯基的實驗說明了什麼?

2.他把這種病原體取名叫?

3.引起動物的口蹄疫病的病原體是?

教師引導:這個時期科學家有沒有觀察病毒?

直到20世紀初,哪種儀器的發明使科學家觀察到了菸草花葉病毒?它呈什麼形態?

PPT展示課文90頁第一段,學生完成填空。

學生觀看視頻2。

學生回答:小。不能。

學生完成填空。

思考並理解,參考課本,回答:

1.菸草花葉病是由比細菌還小的病原體引起的。

2.濾過性病毒。

3.濾過性病毒

學生回答:沒有,病毒太小。

學生回答:電子顯微鏡。桿狀。

學生完成填空。

帶領學生體驗科學發現的過程,感受科學實驗的嚴謹性,培養學生邏輯推理的能力。

通過科學史教育,使學生初步瞭解病毒的發現過程,認同科學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進步。

病毒的形態、結構

PPT展示病毒的形態。

任務:

回憶各種細胞的結構(植物細胞、動物細胞、細菌細胞、真菌——酵母菌細胞),小組討論,代表發言

教師引導過渡:

這些細胞結構會佔據一定的空間。病毒有沒有足夠的空間去容納這些細胞結構呢?

展示圖片:病毒的結構

教師補充:遺傳物質的化學本質是核酸,核酸有兩種:DNA(脫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大部分的病毒都屬於RNA病毒,如艾滋病病毒、菸草花葉病毒、SARS病毒(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體)、流感病毒、肝炎病毒等。

學生總結:病毒形態各異。

小組代表彙報。

學生推想: 病毒沒有細胞結構。

學生總結:病毒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

複習舊知。

學生通過對比和思考作出重要猜測。

訓練學生看圖的能力和總結歸納的能力。認識病毒的結構。

病毒的生活、種類

播放視頻3。

教師提問:

1.病毒的分類依據?種類?

2.病毒離開了活細胞會死亡嗎?

觀看視頻3。

學生完成填空。

參考課文,回答:

1.根據寄生的細胞不同,分爲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細菌病毒(噬菌體)。

2.會變成結晶體。當外界環境適宜,便侵入活細胞,生命活動就會重新開始。

初步瞭解生物分類。

訓練學生自學課本的能力。

病毒的繁殖

引入:病毒是如何繁殖的呢?

播放視頻4

展示PPT,播放病毒的繁殖動畫。

學生觀看視頻4。

學生結合flash,描述病毒的繁殖過程。

完成填空。齊聲讀一遍。

從視頻中瞭解病毒如何引發疾病。免疫系統怎樣發揮作用。

病毒與人類社會的關係

教師:下一段視頻我們來了解由病毒引起的疾病。

播放視頻5

PPT羅列:

1.病毒對人類有害的方面?

2.病毒對人類有哪些有利的方面呢?

觀看視頻5.

學生完成填空。

自己總結:

⑴病毒對人類有害方面:引起疾病。

⑵有利方面:

①利用病毒製作疫苗;②利用病毒防治有害生物;③在基因工程中的應用。

通過觀看視頻,進一步認識病毒與健康、免疫的關係。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爲今後進一步學習傳染病和免疫學的知識奠定良好的基礎。

總結、練習

播放視頻6。

觀察、輔導學生完成作業。

講解題目。

觀看視頻6.

學生自主完成作業。

進行校對。

通過視頻對本節內容做一個梳理,通過作業檢測知識掌握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