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搭石》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搭石》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搭石》教案 篇一

一、教學內容:人教版第七冊《21 搭石》

二、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懶惰、清波漾漾、理所當然”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從中受到感染和薰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四、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這就是作者劉章爺爺的家鄉,那裏有連綿起伏的羣山,有鬱鬱蔥蔥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每每回憶起家鄉,作者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的搭石。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第21課《搭石》(板書課題)。質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遇到不好讀的詞語或句子就多讀幾遍,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把課文讀通順。

2、反饋字詞:

譴責  懶惰  協調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綽綽  溪水猛漲  脫鞋綰褲  理所當然  倆人

(1)理解“譴責”的意思。

(2)通過理解“脫鞋綰褲”的意思,理解搭石對於家鄉人的重要性。

(3)理解“人影綽綽”中“綽”的意思。

3、指名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麼?(理清課文思路)

(三)再讀課文,深入體驗:

1、再讀第一段,你能不能試着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到底什麼是搭石呢?

2、搭石在我們的眼裏是那麼平凡,但在作者的眼裏卻是那麼美,他覺得,搭石——(引讀)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3、那你覺得搭石這處風景美在哪兒呢?默讀課文第2、3自然段,找一找,畫一畫,想象着那是怎樣的畫面,批註你的感受,再讀一讀。

4、交流彙報:

(1)第二段:“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①想象:這上了點年歲的人可能會怎麼想?

②追問:你不是急着趕路嗎?

③小結:原來家鄉人心裏想的是別人啊!(有感情的朗讀)

(2)第三段:“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①讓我們也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羣中吧!

②協調有序:我們合作讀文,體會“協調有序”(配樂朗讀)

③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同學們,剛纔走搭石的時候,你都彷彿看到了什麼?

這就是課文中所說的——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④能通過朗讀把我們帶入到這麼美妙的畫卷中嗎?(配樂齊讀)

(四)總結:

是呀,這小小的搭石上有音樂美、畫面美,更有家鄉人們的心靈美,難怪作者說這搭石構成了——家鄉的……

那麼,搭石上還有哪些美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搭石》教學實錄

一、教學內容:人教版第七冊《21 搭石》

二、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懶惰、清波漾漾、理所當然”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從中受到感染和薰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四、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這就是作者劉章爺爺的家鄉,那裏有連綿起伏的羣山,有鬱鬱蔥蔥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每每回憶起家鄉,作者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的搭石。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第21課《搭石》(板書課題)。

師:看到這個題目,聽到這個陌生的名字,你有沒有什麼問題要問?

生1:什麼是搭石?

生2:搭石搭在哪?

生3:搭石是幹什麼用的?

師:那就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來讀書,相信書中總會有大家需要的答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遇到不好讀的詞語或句子就多讀幾遍,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把課文讀通順。

2、反饋字詞:

譴責  懶惰  協調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綽綽  溪水猛漲  脫鞋綰褲  理所當然  倆人

師:課文裏的生字詞都讀準確了嗎?那我可要考考你。(出示詞語)同桌互讀

有需要提醒同學注意的詞語嗎?

生1:“倆”念liǎ。

生2:“脫鞋綰褲”的“綰”

師:“綰”是什麼意思?

生3:把褲子捲起來。

師:那就是說,如果小溪裏沒有搭石,人們出工就必須

生:脫鞋綰褲

師:人們收工就必須——

生:脫鞋綰褲

師:人們趕集就必須——

生:脫鞋綰褲

師:人們訪友就必須——

生:脫鞋綰褲。

師:一句話,人們來來往往都必須——

生齊:脫鞋綰褲

師:一次又一次的脫鞋綰褲啊,你體會到了什麼?

生1:我覺得總要脫鞋綰褲,家鄉的人過小溪就很不方便。

生2:我認爲會很辛苦。

生3:還會很麻煩。

師:不便、麻煩甚至是辛苦,那還大多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天氣變涼呢?

生:就會着涼感冒。

師:那家鄉的人們就必須靠搭石過小溪了。可見搭石是這麼重要啊!

師:還有要提醒的`詞語嗎?

生:譴責

師:放到課文的句子裏讀一讀。譴責這裏的人懶惰,就是在——

生:稱讚勤勞。

(齊讀句子)

師:還有要提醒的詞語嗎?

生:人影綽綽的綽。

師:遇到不理解的詞語,別忘了字典這個好朋友啊!“綽”在字典中有三種意思,出示:綽: A寬;不狹窄 B寬裕;富裕 C形容姿態柔美

師:想一想,“人影綽綽”的“綽”是什麼意思?

生:我認爲是“姿態柔美”的意思。

師:不錯,那“人影綽綽”又是什麼意思呢?

生:人的影子的姿態柔美。

師:還有一個詞語叫“綽綽有餘”,“綽”又是什麼意思?

生:我覺得是“寬裕,富裕”。

師:“綽綽有餘”的意思就是“很寬裕,用不完”。把這個詞寫在書上,積累下來吧!

3、指名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生:課文第二段主要寫了怎麼擺搭石,第三段和第四段寫了人們怎麼走搭石。

師:那第一段呢?

生:寫了什麼是搭石。

師:那就是知搭石。最後一段呢?

生:讚美搭石。

師:課文就是圍繞這些內容來寫的。能完整的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嗎?

生:課文主要寫了什麼是搭石,人們怎麼擺搭石、走搭石,最後讚美了搭石。

(三)再讀課文,深入體驗:

1、再讀第一段,你能不能試着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到底什麼是搭石呢?

師:能看着圖片,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嗎?

生:就是放在小溪裏的石頭,方便大家過小溪用的。

(生齊讀“進入秋天……這就是搭石。”)

2、搭石在我們的眼裏是那麼平凡,但在作者的眼裏卻是那麼美,他覺得,搭石——(引讀)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3、那你覺得搭石這處風景美在哪兒呢?默讀課文第2、3自然段,找一找,畫一畫,想象着那是怎樣的畫面,批註你的感受,再讀一讀。

生:我覺得“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這很美。

師:你能想象的出,這上了點年歲的人可能會怎麼想?

生1:我得把這搭石搭好。

生2:要不別人走到這該掉水裏了。

師:你不是急着趕路嗎?

生:可是,如果我走了,別人就不方便了,所以不管多急,也得搭好了搭石再走。

師:原來家鄉人心裏想的是別人啊!

(齊讀句子)

生:我覺得人們走搭石很美。“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師:讓我們也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羣中吧!

現在我們就走在了——(生齊)搭石上,別忘了,這搭石原本就是——(生齊)天然的石塊,踩上去難免會——(生齊)有所活動,所以家鄉有句俗語叫——(生齊)“緊走搭石慢過橋。”可要小心了。

師:我們來合作。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

生1:擡起腳來

師:後面的——

生2:緊跟上去

師:(速度漸快)前面的——

生3:擡起腳來

師:後面的——

生4:緊跟上去

師:(速度再漸快)前面的——

生5:擡起腳來

師:後面的——

生6:緊跟上去

師:擡起腳來,緊跟上去,擡起腳來,緊跟上去,擡起腳來,緊跟上去,於是就發出了——

生:踏踏的聲音。

師:像——

生齊:輕快的音樂。

師:沒有人踩腳,沒有人跌入水中,該是有人指揮吧?

生:沒有。

師:沒有人指揮,大家走的又那麼默契,那麼有序,這樣的動作就叫做——

生:協調有序。

師:能讀出這種美嗎?

(生練讀,指名讀)

師:同學們,剛纔走搭石的時候,你都彷彿看到了什麼?

生1:我看到樹的影子倒映在小溪上,隨着水波盪漾。

生2:我好象看到水清得可以看見水底的石頭,一陣風吹來,水面漾起了波紋,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麗極了。

生3:我彷彿看見清清的溪水漾起了粼粼的波紋,姿態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畫一樣。

生4:我還看到了水中的小魚。

師:這就是課文中所說的——

生齊: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師:能通過朗讀把我們帶入到這麼美妙的畫卷中嗎?

(配樂齊讀)

(四)總結:

是呀,這小小的搭石上有音樂美、畫面美,更有家鄉人們的心靈美,難怪作者說這搭石構成了——家鄉的……

那麼,搭石上還有哪些美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搭石》教學反思

《搭石》是人教版語文《課標》教材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用質樸的語言,描繪一幅幅生動的畫面,營造了一處處秀美的意境,字裏行間都洋溢着濃郁的生活氣息。那麼,如何引導學生通過讀文,感受到這些美呢?

我認爲,有以下幾點優點:

1、落實大語文觀。抓住“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句中心句,讓學生重點體會三幅感人畫面,去層層深入地閱讀文本,進行感悟。以“美”作爲主線,貫穿課堂始終,從看的見的景美、物美,到看不見的人性美、情感美,讓學生從文中去尋找、發現美,感悟、體會美,抒發、表達美。課堂上的三讀中心句,提升了學生的情感,引起了學生的共鳴。

2、紮實落實字詞教學。本節課中,我引導學生把生字放在詞中認,放在句子中讀,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把字、詞放到語境中學習,既有利於掌握音形義,又易於理解文本,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因此,我引導學生採用了多種方法理解詞義。如,在教學“脫鞋綰褲”一詞時,我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而理解“人影綽綽”時,又藉助於字典突破難點。

3、注重激發興趣。我在導入中,採用了創設情境的方法,一下子就把學生帶到了作者的家鄉,讓學生從一開始就深深地體會到了美,興趣被激發起來,教學也就在這濃濃的美中開展起來了。而在理解“協調有序”的時候,我又讓學生模擬走搭石的一羣人,通過朗讀,來“身臨其境”的體會,從而由衷地感受到什麼纔是“協調有序”。我還讓學生抓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等重點詞語,想象畫面,把抽象的文字還原爲生動的畫面,通過一次次地朗讀、積累、感悟,品味感人的場景;感受鄉親們純樸、美好的情感,體會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帶來的溫暖和快樂,體會人間的真情,感受人性的美。

教學永遠是一項遺憾的過程,雖然預設時考慮周全,但是真正教學時未必達到預期效果。靜心思索,感覺課堂中存在以下不足:

1、對於上了點年歲的人是如何搭石的,學生的想象還不夠豐富,體會的還不夠深刻。

2、調控和組織課堂的能力還有待於提高。

《搭石》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感受人們走搭石的畫面美;

2、感受搭石蘊含的人性美,感受上了年歲的人擺搭石的助人爲樂的情懷,體會倆人走搭石的謙讓,年輕人的尊老愛老的美德;

3、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表現課文的美;

4、用發現的眼睛觀察我們的現實生活,說說自己看到的美麗的風景。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同學們,在課前我們學習了這篇課文的生字新詞,讀通了課文。在初讀這篇課文後,我的腦海裏始終浮現出這樣的圖畫(出示情景圖)同學們看--(潺潺流水聲)這是個美麗的地方。(輕音樂起)這裏有連綿起伏的山巒,有鬱鬱蔥蔥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潺潺流動的小溪。溪水中有一排整齊方正的石頭,人們踩踏着石頭過小溪,這石頭就是搭石。在作者眼裏,最美的就是這家鄉的搭石!(板書: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二、提出疑問

出示句子:

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齊讀句子。風景是供觀賞的自然風光、景物,作者家鄉的風景是那麼優美、迷人,再讀。

作者認爲家鄉的搭石最美。(稍頓)你有什麼問題想問嗎?

1、爲什麼說搭石構成了一道風景呢?

2、搭石美在哪裏呢?

三、導學解疑

搭石美在哪裏?這節課,我們一起去研究、一起去感受。

出示自學提示:

a.默讀課文2-4自然段。

b.想想:你是從哪兒體會到家鄉搭石的美,

把相關的句子用“--”劃出來。

c.把自己劃出來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想一想:那是一道怎樣的風景?

學生根據自學提示自學。教師巡視自學情況,收集信息。

1、看得見的風光美

你從哪裏看出了搭石美?

(出示句子):

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擡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你從哪裏讀出了美?①、②可以任意先說。

①一行人走搭石,動作有什麼特點?協調有序?(和諧一致,配合得當,動作整齊,不顯雜亂)

在這裏是說前面的擡起腳來,後面的就緊跟上去,沒有人搶路,也沒有人突然止步。

我們也一起到搭石上去走走,男生走前面,讀“擡起腳來”;女生走後面,讀“緊跟上去”。

前面的--

男生:擡起腳來。

後面的--

女生:緊跟上去。

前面的--

男生:擡起腳來。

後面的--

女生:緊跟上去

前面的--

男生:擡起腳來。

後面的--

女生:緊跟上去

整齊的動作,伴隨着踏踏的聲音。這哪裏是在行路啊,分明就是在舞蹈。再讀--

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擡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

②你還從這段話哪裏感受到了美?

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清澈明淨的水波在盪漾。就是描繪水面波紋盪漾的樣子;形容人影多,姿態美。)

請你描繪一下這樣的畫面。

抽2-3生描述。(清波,人影,清波人影)

學生描述後。

多美的畫面啊,請你讀讀句子。

③搭石,如同一排琴鍵,搭石上,人們靈巧的跳動着,水面上漾起粼粼波紋,人影、樹影、雲的影子,散開了,又聚攏來了。這樣的景象真像一幅畫,真像一首小詩,出示:

一行人

走搭石的時候,

動作

是那麼協調有序!

前面的

擡起腳來,

後面的

緊跟上去,

踏踏的聲音,

像輕快的音樂;

清波漾漾,

人影綽綽,

給人

畫一般的美感。

誰願意來讀讀這首綺麗的小詩?

我們一起像她這樣讀讀吧。

出示句子:

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協調有序、和諧美好、如詩如畫、富有詩意、有聲有色、動靜結合、有動有靜 風景。

2、讓人感動的心靈美

一行人走在搭石上,是一道如詩如畫的風景,這是看得見的風光的美。在課文中,更有一種看不見,卻讓我們感動的心靈的美,你有沒有發現?你從哪裏感受到了?

學生找句子。教師出示:

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着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學生談感受。

把自己當作那位擺搭石的大叔、大嬸,自由地讀一讀,體會一下大叔、大嬸的內心想法。

大叔、大嬸擺搭石過程中有哪些動作?

①動作:放下找來搭上踏

透過大叔、大嬸的動作,你猜猜他們可能會怎麼想?

抽3-4生回答。

你談得真好,你已經走進了擺搭石的大叔、大嬸的心裏,請你讀讀這個句子吧。

②內心:滿意

擺好了搭石,老人感到滿意了,(老師劃出“滿意”),老人心裏會怎樣想?

抽生說。

擺好了搭石,老人感到滿意,臉上會浮現出怎樣的表情?

抽生說。

(引導學生關注句首的“急着”)擺搭石前,大叔大嬸的神情是怎樣的?

急着要去辦的事情還沒辦好,爲什麼露出了會心的微笑?(和擺搭石相比,他們覺得這些事情都不重要,因爲搭石關係到行路人的安全。)

③連詞:無論(連詞:不管;不論。假設條件關係的連詞,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不變)只要(連詞表示充足的條件,下文多與“就”或“便”呼應)一定(必然;確實無疑。)直到(一直到)才

擺搭石的老人心靈真美!你還從哪些詞獲得了這樣的感受?

學生談感受。(無論,不管大叔、大嬸遇到怎樣着急的情況,都會停下來,擺搭石。)

你設想一下,他們可能會遇到哪些着急的情況?(急着去看病,忙着走親戚,忙着接孩子放學,忙着去趕集)

不管遇到什麼情況,不管有多忙,都要停下來擺搭石。

他們心裏總是裝着別人,總是爲他人着想。這是金子般的心靈啊,讓我們一起來讚一讚他們吧,齊讀這句話。

出示句子:

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 爲他人着想、捨己爲人、無私奉獻、一心爲人、樂於奉獻、關心他人 風景。

2、兩個人走搭石

你還從課文的哪個地方感受到了這種心靈的美?

學生找句子。教師出示:

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①你從中感受到了什麼?(互相謙讓、關係融洽、互相尊重、互敬互愛)

請你讀讀這句話。

多麼和諧的一幕啊!

②兩個來過溪的人中有一個老人,又是怎樣的情景?

學生找句子。教師出示:

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①默看這句話,你覺得哪個詞打動了你?(伏下)

請你做做伏下的動作。

是的,年輕人就是像這樣,恭敬地彎下腰,老人就能輕而易舉地爬上年輕人的背。老人就可以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過小溪了。

②過了河,你需要老人給你道謝嗎?爲什麼?(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按道理就該這樣。年輕人不需要老人的道謝,老年人不用給年輕人道謝,也許只是微微點頭一笑,或許只是和年輕人拉拉家常話。)

已經過小溪的老人,他也曾經年輕過,他也曾經--

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

這位年輕人,他將來也會變老,也一定會有年輕人--

伏下身子揹他過去

透過這個伏字,你感受到了什麼?(尊老敬老)

透過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當然,你感受到了什麼?(尊老敬老已經成爲了人們的習慣、當地的風氣)

在這裏,在這溪邊的五、六個村子裏,互相謙讓已經成爲了一種習慣,尊老愛老已經成爲了一種傳統。

根據老師的提示讀讀這段話,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

生讀: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

生讀: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③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啊,假如懷抱着寶寶的媽媽來走搭石,假如

學生接着說。

有了這麼多的假如,誰又會怎樣做,並且把它當作理所當然的事呢?(抽3名學生口頭回答)

出示句子:

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互相謙讓、尊老敬老、互相幫助、扶老攜幼、團結友愛、民風淳樸 風景。

四、整體感受

1、自由地有感情地讀課文2-4自然段,感受搭石構成的一道道風景。

你覺得最美的是哪道風景?學生自由說。(引發爭論,明白風光之美需要人來欣賞,更需要人來營造。)

2、我們從搭石中,讀出了一道道美麗的風景。(出示小詩)讀:

搭石,

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一行人走搭石,

構成了家鄉的一道如詩如畫的風景,

一個人擺搭石,

構成了家鄉的一道一心爲他人的風景,

兩個人走搭石,

構成了家鄉的一道助人爲樂的風景。

家鄉的風光美,

家鄉的人心靈更美!

五、迴歸生活,說風景

羅丹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我們身邊也有許多像這樣的一道道風景,你發現了嗎?請用“ ,構成了 的一道 的風景”的句式寫話。

學生說。(學校裏拾紙屑,關門窗,擺放文具,走出教室時擺放凳子,上下樓梯協調有序,路隊整齊;校外公共汽車上,主動給老人、殘疾人讓座;家裏父母孝敬老人,父母謙讓。)

同學們,到底什麼是美?什麼才最美?抽幾名學生作答。(高尚的品德,替他人着想,善良的心地)

所以,我們不光要用我們的眼睛去發現生活中的美,我們更應該用我們的雙手去營造生活中更多的美!下課!

板書:

搭 石

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搭石》 篇三

課時目標:

1、緊扣中心句,想象畫面,感知課文,尋找由搭石構築的風景,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發現美,感受美。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3、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和寫作方法,並能進行簡單的仿寫。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導入:

小朋友們,上節課,我們隨作家劉章一起認識了搭石,我們反覆詠歎了這句話──出示: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着故鄉的小路,也聯結着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指名朗讀)。

師:小朋友們,這一排排普普通通的搭石聯結着鄉親們哪些美好的情感呢?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課文的2至4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你從中感受到了鄉親們哪些美好的情感?把最能打動你的句子用波浪線劃出來,開始吧!

2、自由朗讀課文2~4自然段,思考:你從中感受到了鄉親們哪些美好的情感?把最能打動你的句子用波浪線劃出來。

二、精讀課文,體會意境,想象拓展

師:好的,我看到很多語句上都畫上了美麗的波浪線,咱們一起來交流交流。

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靈活進行兩個板塊的學習。

預設板塊一:出示“每當上工、下工……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1、指名朗讀。

2、理解“協調有序”:

板書:協調有序

(1)師(質疑):這幾句話描述了一個怎樣的情景?

(一行人走搭石的情景。)

(2)創設情境,小組合作讀。

師:作者寫得如此生動,使我們如同身臨其境,現在讓我們一起進入走搭石的行列中,前面的,後面的,前面的,後面的,咱們合作着讀一讀,我問問你們,現在你們走的是什麼?(搭石)走的不好就要掉進水裏,有沒有信心,好,從這兒開始。

師(引述):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生:擡起腳來),後面的──(生:緊跟上去);前面的──(生:擡起腳來),後面的──(生:緊跟上去);前面的──(生:擡起腳來),後面的──(生:緊跟上去),擡起腳來,緊跟上去,擡起腳來,緊跟上去,擡起腳來,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

師:讓我們繼續走到搭石上,這邊的同學走在前面,這邊的同學走在後面,前面的──(生:擡起腳來),後面的──(生:緊跟上去);前面的──(生:擡起腳來),後面的──(生:緊跟上去);前面的──(生:擡起腳來),後面的──(生:緊跟上去)

師:沒有人踩腳,沒有人跌入水中,該是有人在指揮吧!(沒有)

對!其實沒有,這樣的動作,那樣的默契,那樣的有序。這樣的動作就叫做(協調有序),原來,這樣的動作就叫做協調有序。體會得多好啊!再看看這個句子,你又從哪兒體會到美呢?

3、結合畫面,理解“輕波漾漾,人影綽綽”。

(1)師:“綽”是個生字,在字典中有三種意思,在“人影綽綽”中是什麼意思?課件出示:a寬:不狹窄b寬裕:富裕c形容姿態柔美

還有一個詞語“綽綽有餘”,又是什麼意思?

(2)“輕波漾漾,人影綽綽”描繪的是怎樣的畫面?

預評1:用想象豐富,用心來體會這個詞,值得我們來學習。

預評2:你體會到了水光,人影兩相印的美,像一幅畫一樣,能讀讀嗎?

指名讀。預評:有感覺,把我們帶到了畫前,誰能夠把我們帶到畫裏?其他同學閉上眼睛,想象這幅畫面。

再指名讀。預評1:身臨其境了嗎?咱們一起來!

方案二,如學生讀不出美的畫面,那麼師範讀,師:這麼美的畫面,老師也想讀讀,能給我個機會嗎?

4、美讀佳句,背誦積累:

全班配樂齊讀。預評1:水波是在輕輕地盪漾。 預評2:是的,這既像一幅美麗的畫,又像一首清瀝的小詩,看!誰能讀出詩一樣的感覺,你們推薦一位吧!課件出示: 每當上工、下工,

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

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

前面的擡起腳來,

後面的緊跟上去,

踏踏的聲音,

像輕快的音樂;

輕波漾漾,

人影綽綽,

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預評:小朋友們,劉章爺爺再大山裏生活了十三年,每一年都有兩百多天走在搭石上,每一天他要走上62到搭石,他時時看到這樣的情景,讀——

生配樂齊讀。

預評:小朋友們,劉章爺爺在搭石上一遍遍走,一遍遍數,一天走上62道,一共是踏過了一十六萬六千四百多道搭石呀,他怎麼能忘記這樣的情景呀,讀——

出示句子:每當上工、下工……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預評:是的,這一行人走在搭石上,走出了音樂美,畫面美,走出了鄉親們之間的和諧美。師:看到人們走搭石的情景,看到人們的心靈這樣美,作者發出這樣的感嘆——(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着故鄉的小路,也聯結着鄉親們美好的情感。)還從哪裏體會到鄉親們美好的情感呢?

預設板塊二:

(一)出示“上了點年歲的人……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1、指名朗讀,質疑:讀着讀着,哪些詞語最讓你感動?

2、理解“踏”:

師:你現在就是這位大爺,您這麼急着趕路,一定有什麼急事吧?我看到您剛纔已經從搭石上過去了,怎麼又回來了呢?我還發現您在這塊搭石上踏了幾個來回,您這是──

師(質疑):你們覺得這是怎樣的踏?

師(朗讀指導):是啊!正是這個小心的踏,踏了幾個來回的踏,踏了又踏的踏,踏出這位老人的善良,你還能把這種形象讀出來嗎?

3、體會淳樸鄉風,豐滿人物形象:

師(引述):看見上了年歲的老人還這樣的爲他人着想,如此善良,你覺得中年人會怎樣做呢?青年人呢?那,像我們這樣大的孩子呢?(更換主語,引讀句子,例:一身風霜的中年人,無論怎樣急着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這真是──淳樸鄉風,代代相傳啊!

師小結:在這平常的小事中,我們感受到了老人一心爲他人着想的美好心靈,還從哪兒感受到了鄉親們爲他人着想的美好心靈呢?板書:爲他人着想

(二)出示“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1、指名朗讀。

2、師(質疑):你從這段話中感受到了什麼?

板書:

理所當然

是的,一塊塊普通的搭石,演繹着山裏人特有的的淳樸、善良、謙讓和敬老,也深深地敲擊着我們的心靈!來,讓我們把心中的這份感動,通過朗讀告訴大家。

師:引讀:經常到山裏的人,大概都見過這樣的情景:

如果──( );假如──( )。

3、此情此景,多麼感人,讓我們情不自禁地要表達自己的讚美,如果你當時正站在岸邊,你準備用怎樣美好的語言來讚美他們呢?

(生交流)。看樣子,你還真不是劉章的老鄉啊,他們是不會這樣說的,從這段話中找出一個詞來證明。

4、理解“理所當然”:

師(質疑):說說你對這個詞語的理解。(生交流)這裏的人把什麼看作是理所當然的事?

5、先扶後放,寫話訓練:

師:好一個“理所當然”,這裏面藏着的不僅僅是一顆謙讓的心,一顆敬老的心,其實這裏面藏着的是一種習慣,家鄉的人們還把許許多多美好的行爲看成理所當然的事,假如遇到殘疾人來走搭石……假如遇到孕婦來走搭石……假如──還有哪些假如呢?小小的搭石上,還有哪些感動我們的畫面嗎?請你把心中想象到的情景寫下來。

(出示作業紙,輕聲播放歌曲《讓世界充滿愛》)小小的搭石,演繹着人間的真情,我能試着寫一寫:

課件出示:

假如遇到 , 總要 , 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如果遇到 , 總要 ,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 ,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假如(碰上趕集的日子……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假如(遇到了下雪天…… 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假如(遇到孩子上學…… 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生寫話,稍後交流。

三、總結全文,昇華課文人文內涵

1、師小結:

一排排平凡的搭石是家鄉的一道美麗風景,其實比這道風景更美的是走在搭石上的人啊!難怪作者在最後一段發出這樣的感嘆——齊讀第5自然段。

2、透過這一排排搭石,你感受到了什麼?

預設:一排排搭石,象徵着村民們一顆顆善良的心、是傳遞村民們情感的紐帶、更是家鄉人無私奉獻精神寫照……

3、課外拓展,感悟情懷:

是呀,本文的作者劉章,出生在河北的一個山村,後來在石家莊工作,當他看到熙攘的人流,便不自覺地想到家鄉那潺潺的小溪,看到人們沒有秩序地擠搶公共汽車,便想到了鄉親們走搭石的協調有序和禮讓,看到馬路上的石頭、樹杈,人們繞着走也不肯彎腰拾起,便想到鄉親們在雨後,主動擺搭石的情景,他突然覺得搭石上有情,有愛,有美,於是在1980年,他寫出了這篇情真意切的精美散文《搭石》。因爲他由衷地感受到──“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4、說一說身邊的平凡美。

雕塑大師羅丹說過:“這個世界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本文的作者就是從“搭石”這麼一件很小的事物中,發現了美!,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許多多像搭石上發生的那樣平平常常的小事。它們雖小,卻時時溫暖着我們。早上,老師走進我們三1班的教室,看到同學們一張張笑臉,你們非常熱情地歡迎我這個陌生的老師,讓老師的心情放鬆了許多。這是一種美。乘公交車時人們按順序排隊上車是一種美,在汽車上給老人讓座也是一種美,這樣的美還有很多很多,請同學們也睜大發現的眼睛,找找身邊的美吧!

四、佈置小練筆,留住“美”

師:是的,美無處不在。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生活,就會發現美其實就蘊藏在我們身邊每一件平凡的事物中。讓我們象作者劉章一樣,回去後拿起手中的筆,記錄下我們身邊的美吧!

板書設計:

21搭石

協調有序 爲他人着想 理所當然 ……

《搭石》 篇四

教材分析

搭石在農村是司空見慣,而現在的孩子大多卻是見所未見,缺少農村生活體驗,要領會文中搭石的美以及聯結着家鄉的小路,聯結鄉親美好的情感,存在一定的困難。本文教學不僅要讓學生讀懂字裏行間的意思,更要讓學生透過樸實的文字感受鄉村人們走搭石的情景,感受山裏的人樸實、善良的人性之美。

設計理念:

“生活中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綜觀新課程標準下的國小語文實驗教材,新增了許多圖文並茂,極富人文性的精美短文,編者的用意不言而喻,就是要讓教師作爲孩子“學習的引領者”,引導孩子去“尋找美,發現美,欣賞美,感受美。”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寬鬆、自主,富有想象力的學習舞臺,讓孩子用他的眼睛看世界,讓孩子按他的理解來感知課文,用他的方式來展示學習收穫,孩子必將還你一片湛藍的天空。本案例的設計,旨在以孩子最感興趣的學習視角──“尋找美的風景”爲“教學觸發點”,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情景創設和教師的語言渲染,讓孩子在感受“搭石”這一生活中的尋常事物所蘊含的不尋常的美的同時,受到心靈的啓迪和情感的薰陶。

教學目標:

1、緊扣中心句,想象畫面,感知課文,尋找由搭石構築的風景,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發現美,感受美。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課前準備:

1、課文的插圖,有關搭石的資料介紹。歌曲《讓世界充滿愛》。

2、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複習字詞,格言導入,確立學習交流話題:

1、複習生字詞,糾正讀音。

2、師談話,推薦格言—“生活中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學生說說對格言的理解。

3、確立學習話題“尋找一片美的風景”,(板書課題:搭石)

二、走進文本,初識搭石,激發尋美情感。

1、打開書本,去仔細地尋找一下,作者所說的那道風景究竟是什麼?如果找到了你就把它用波浪線畫下來。注意,讀課文時字字讀響亮,句句讀通順。

2、①、交流:作者所說的那道風景究竟是什麼?

②、“什麼是搭石?”根據書中描寫搭石的句子,說說自己的理解。課件出示“搭石圖”,加深理解。

③、你走過搭石嗎?如果你在上面走會出現怎樣的情景?

3、聚焦中心句:對,這就是有趣的搭石,它——“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誦讀。

4、緊扣“風景”,談話,激疑:

是的,小小的搭石,其實就是爲方便小溪兩岸人們的行走,而放在小溪中的幾塊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石頭。(板書“小小搭石尋常景”)可是,讀到這裏,老師心中產生了這樣一個疑問——生活中,能被稱之爲風景的,大多是非常有名的景物,如杭州西湖,黃山奇石。可這麼幾塊平平常常的石頭,怎麼能說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呢?其原因究竟何在?讓我們再度走進課文,去細細尋找,精心品味吧!

三、品讀文本,鑑賞搭石圖,感受風景這邊獨好:

1、談話,傳遞讀文方法:(邊讀邊想象畫面)

靜靜地默讀課文,找出寫走搭石的句子,想象畫面。

2、反饋:通過讀文,你彷彿看到了哪些精美的畫面?

①、(預設畫面:了年紀的人平整搭石,直到滿意才離去。

走搭石的人們不搶路,動作協調有序。

兩人面對面走搭石過河時,會互相謙讓。(隨機板書:細細擺放爲他人)

年輕人背年長的老人過搭石。

……

②、點評:同學們真會讀書。透過語言文字,能想象出這麼多畫面。就讓我們來細細鑑賞這一塊塊搭石,感受這字裏行間中所描述的最美的、最讓我們感動的風景。

3、精讀課文,品詞品句:

鑑賞畫面一:“衆人走搭石,協調有序聲影美”。

請你自由讀讀第三自然段,說說美在哪裏,你從哪些字詞中感受到?

①、◆從字裏行間,感受人們的協調美。

◇師:你從哪些字詞中感受到搭石上的美?從哪些地方看出來他們的動作非常協調有序?(理解:“緊走搭石慢過橋”“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等詞)重點體會鄉親們是怎麼走的。

◇師:你能通過朗讀把這和諧的畫面展現在大家的面前嗎?先自己試試。

◇指名讀,隨機點評,板書:協調有序走搭石

②、◆變序朗讀,感受語言的詩意美。

◇師:老師把它變成一首小詩,看多美,讓我們一起來讀讀。

每當上工、下工,

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

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

前面的擡起腳來,

後面的緊跟上去,

踏踏的聲音,

像輕快的音樂;

輕波漾漾,

人影綽綽,

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啊!聽着同學們的朗讀,我感覺這好像是一個清早,晨霧還沒有散去,人們便早早地出工了,走在這搭石上,沒有人說話,只有這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導讀中心句:不由得讓我們想起:“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也許這是一個黃昏,夕陽灑下了它最後一縷光輝,勞作了一天的人們回來了,一路歡歌笑語,身體是疲憊的,腳步卻是輕快的“踏踏”,在這一塊塊搭石上,我們不僅看到了鄉民們配合默契的身影,也看到了他們辛勤的勞作和對生活的熱愛。(導讀中心句:不禁讓我們讚歎到——“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鑑賞畫面二:“兩人走搭石,謙讓敬老傳遞美”。

①、談話,導入:

當然,走搭石時,也有“撞車”的時候,請你讀讀下面這一段,把你最受感動的地方找出來。(有感情地讀,體會對這個地方的感受和理解。)

②、交流:說說自己的感動之處,再讀好它。(多媒體課件展示)

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③、品味:什麼叫“理所當然”?“人們都把哪些事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④、小結,指導朗讀:

是的,一塊塊普通的搭石,演繹着山裏人特有的的淳樸、善良、謙讓和敬老,也深深地敲擊着我們的心靈!來,讓我們把心中的這份感動,通過朗讀告訴大家吧。

◇師:引讀:經常到山裏的人,大概都見過這樣的情景:

如果——;假如——。

想象拓展,補充畫面,提煉情感:

①、談話,指導想象:

假如——還有哪些假如呢?走搭石的時候,還會有哪些感動我們的畫面嗎?請你把心中想象到的情景寫下來。(出示作業紙,輕聲播放歌曲《讓世界充滿愛》)

小小的搭石,演繹着人間的真情,我能試着寫一寫:

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就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假如(碰上趕集的日子……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假如(遇到了下雪天……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假如(遇到孩子上學……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假如(…………………………………………………………)

②、小結,回扣中心句:(隨機板書:謙讓敬老見真情)

是啊,正是這一幕幕熟悉而感人的畫面,傳遞着鄉民們互相謙讓、互相幫助的美好情感,也讓——(齊讀:“這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四、走出文本,透過搭石,感悟詩人情懷。

1、談話:課文學到現在,你覺得這搭石還是普通的石頭嗎?是一排排任人走,任人踏的搭石嗎?那它是什麼?

2、課件展示文章結尾段:誦讀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着故鄉的小路,也聯結着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3、透過這一排排搭石,你還感受到了什麼?(反覆的朗讀,提升情感。)

(預設:一排排搭石,象徵着村民們一顆顆善良的心、是傳遞村民們情感的紐帶、更是家鄉人無私奉獻精神寫照……)

4、課外拓展,感悟情懷。

①、拓展,介紹:是呀,本文的作者劉章,出生在河北的一個山村,他覺得搭石上有情,有愛,有美,於是在1980年,他寫出了這篇情真意切的精美散文《搭石》。也因爲他由衷地感受到——

②、再度回讀中心句:“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五、延伸實踐,發現生活中的美:

1、教師談話:

是的,美文《搭石》讓我們感受了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感情,體會到人與人相互關愛,生命才更有意義,人生才更幸福。在我們生活中,美無處不在,“美”詩欣賞(課件出示)。

2、總結:美到處都有,只要我們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

附:板書設計:

搭石

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小小搭石尋常景,

細細擺放爲他人。

協調有序走搭石,

謙讓敬老見真情!

《搭石》完整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以隨文識字爲主要方式認識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繫上下文、創設情境、聯繫生活體驗等方法、理解協調有序等重點詞句、體會搭石上蘊含的美、感受鄉親們的美好情感、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教學過程:

一、文本導入、引出搭石

1、從課文情境入手、引出課題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初識搭石

1、自讀課文: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交流學習什麼是搭石、

3、交流搭石給人留下的印象

三、引導質疑、自主尋美

1、根據學生對搭石的初步印象、引導學生質疑、

2、默讀2—4自然段、尋找美麗風景、

3、交流所尋風景、相機板書:整走讓背……過……

四、深入體會、品味搭石

(依據學情、重點感悟)

1、一行人走石圖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擡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主要的學習方法與步驟:

(1)讀通句子、正音

(2)引導學生用、聯繫語境、想象畫面等方法理解重點詞語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小結學法

(3)學生運用抓住重點詞語想像畫面的`方法、嘗試學習、體會走石圖的美

(4)反覆創設真實情境、深入體會畫面的美、相機指導朗讀

(5)變換文字的排列、讀出詩的韻味

(6)補充作者的生活體驗、配樂情境引讀

(7)解疑、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2、背老人過石圖

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主要的學習方法與步驟:

(1)指名讀、正音:伏

(2)自主練讀、抓住重點詞語想像畫面、

(3)指導朗讀、運用字理、創設情境、聯繫上下文、想象畫面等方法相機理解重點詞語、體會畫面的美

(4)再次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引讀

五、激發想象、訓練表達

1、展開想象、試着用假如、總是、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寫一句話

2、寫話交流

3、昇華情感、又一次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六、總結並預告下節課學習內容

《搭石》 篇六

秋涼在即,人們精心挑選平整方正的石頭擺放在小溪中。幾番精心踩踏,急着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穩,及時調整,滿意才肯離去。一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致,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充滿了詩情畫意。如果兩個人同時過溪,招手禮讓,閒話家常;若是誰偶遇老人,蹲身下伏,揹負過溪……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映入眼簾。

各位老師,以上便是我所要說的一篇精讀課文<<搭石>>的主要內容。它選自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上冊,我將從教材、學法和教法教學流程板書設計四個方面闡述我的教學設想和有關的理論依據。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搭石》是第六組精讀課文,這組課文的專題是“人間真情”重在引導學生感受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感情,體會到愛是明媚的陽光,給人以溫暖;愛是盛開的鮮花,)(給人以芳香;愛是潺潺的溪流,滋潤萬物的成長;愛是熊熊的火炬,點燃生命的希望。是使學生意識到人與人之間相互關愛,生命才更有意義,人生才更幸福。而〈〈搭石〉〉這篇課文體現了鄉親們淳樸的愛。本文截取了農村生活中幾個平常、平凡的鏡頭:如一位上了年歲的人“整”搭石,一行人“走”搭石,背老人“過”搭石。這樣在憑平凡中透出課意,樸素中閃爍着美好的思想,令人感到精緻濃厚。這篇課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裏行間洋溢着濃郁的生活氣息,鄉親們無私的奉獻精神和一心爲他人着想的傳統美德強烈的感染着學生的心,激發他們善良的人性美,能使他們充滿着爲他人奉獻的熱望。這也正是“搭石”於默默無聞中凸現的精神。因此這是一篇進行閱讀訓練和思想教育的好材料。

2、教學目標

選編本課的意圖一是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到其中的人性美;二是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根據這個重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1)思想教育目標:學習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爲他人着想的傳統美德,激發他們善良的人性美,使他們充滿着爲他人奉獻的熱望。2、語言文字訓練目標:理解重點詞句,學習歸納段落大意,通過感情朗讀訓練深入理解課文思想內容及人物情感,並掌握讀書方法。3、學習目標: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並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其中,引導學生感受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爲他人着想的美德,激發他們善良的人性美,使他們充滿着爲他人奉獻的熱望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而要突破的難點是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讀者感受美的,以及引導學生用聯繫上下文的語言環境和想象畫面等方法理解詞語,讀懂句子從而讀懂課文。

二、教學方法

〈〈搭石〉〉一共有五個自然段,第一段介紹了什麼叫搭石;第二段寫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整”搭石;第三段寫一行人“走”石圖;第四段寫“背”老人“過”石圖;第五段總結了全文,凸顯了“搭石”的精神。後2至5段是文章的重點部分,體現了“理解重點詞句、感受人物品質、昇華情感”這一訓練項目。這樣長的一篇課文如何在一節課內講完全文,完成教學任務?教學時,我採用自讀時想象畫面,自悟時體會情味,交流時暢所欲言的教學思路進行。即緊扣文中看得見的美,指導學生想象畫面以讀帶講抓住關鍵詞句:如第二段重點描寫了調整搭石的老人,抓住無論“怎樣”“只要”“一定”“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餓才肯離去”生動的刻畫了老人認真細緻的動作,表現了老人一心爲他人着想的優秀品質。我採用通過引導學生交流各自想象的畫面,體會老人的心靈美。再通過有感情朗讀表現出來。這樣把主要精力放在理解重點詞句,認識人物品質,再通過感情朗讀,從而完成教學目標,同時又加快了教學節奏,提高了教學效率。

在這節課裏,我引導學生掌握以下幾種學習方法:

1、學會聯繫上下文,想象畫面的方法相機理解重點詞句。

如文中的“清波盪漾”“人影綽綽”“協調有序”就要引導學生聯繫上文的句子“人們走搭石不能搶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和下文“前面的擡起腳步,後面的緊跟上去,明白“協調有序”的意思。

2、鼓勵學生交流時暢所欲言:

在交流時,我引導學生注意傾聽別人的發言,鼓勵學生對不同意見展開爭論,讓學生的思維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從而對課文有更深刻的理解。

3、學習感情朗讀課文的目標:

掌握讀書要領:先想怎麼讀,再說爲什麼這樣讀,最後反覆試讀切身體會一下自己把握的感情對不對,這樣使學生做到讀有根據,練有成效,真正形成一種能力。

三、說教學流程

葉聖陶曾說:“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理清思路,有助於學生對課文有整體感受,把握課文的形象性和邏輯性,有助於理解重點學習內容所處的語言環境,也爲作文安排思路、提供範例。因此,閱讀教學要抓住作者思路,才能省時高效。基於以上認識。在教學中,我主要設計了以下的幾個環節:

1、情景導入,引出搭石

開始上課由我直接介紹了搭石,在學生了解了搭石在劉彰爺爺的家鄉構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的基礎上,隨即追問:“你願意和老師一同去品位這美麗的風景嗎?這樣就激發了學生對搭石的興趣,很自然地把學生引到本課的學習中。

2、整體感知,初讀正音

簡單的導入使學生產生深究課文的激情,接着我讓學生帶着“搭石,給你留下什麼印象?”這個問題自由讀文,同時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這樣學生在自由朗讀中理清課文思路,初步瞭解課文主要內容,達到初讀感知的目的,使學生具備深入學習課文的基礎。

3、圍繞風景,自得美

文中有看得見的具體美,也有看不見的心靈美。教學時我請學生分別畫出有關語句或段落,並試着在頭腦中浮現畫面,在空白處寫上自己的感受,然後在小組內及全班交流。這樣的設計思路有利於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在小組中解決疑惑,進而完善認識,昇華情感。

四、深入體會,品味搭石

這環節我引領學生圍繞文中哪些地方讓我們感受到美,去品味搭石。其中通過交流各自想象的畫面,感受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友好互助的品質,再通過閱讀表現出來。

五、昇華情感,深悟寫法

這裏我緊扣文中最後一自然段,引導學生透徹理解一塊塊一排排搭石,靜靜的躺在溪流中,任人踩踏,卻無怨無悔,默默無語。這正是鄉親們相愛相親、友好互助的情感紐帶,從而明白作者借讚美物而讚美人的巧妙的寫作方法。在全文結束時,我設計了這樣的結束語:同學們,美,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學完了課文後你對美有什麼更深的瞭解?這樣就激發學生充滿爲他人奉獻的熱望,情感得到昇華!

(四)全課總結

有一句話說:“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能發現美的眼睛!”希望同學們能夠平凡的生活中觀察“美”、發現“美”!指導學生課後進行練筆訓練,幫助提高習作能力。並將此佈置爲一次練筆作業回家完成。

最後談談這節課的板書要點,這節課的板書設計簡單明瞭,突出重點兩大特色:第一抓住關鍵詞“擺石”“走石圖”“無私奉獻”“友好互助”進行板書;第二,根據這是一篇充滿人間真情和愛意的文章,讚揚了鄉親們的“心靈美”因此我把整個板書聯成心狀,以達到畫龍點睛之效,深化主題。

搭石

擺石圖            搭石        走石圖

無私奉獻         友好互助

《搭石》 篇七

一、教材解讀

《搭石》這篇課文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六組的第二篇課文。捧讀課文,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映入眼簾:秋涼在即,人們精心挑選平整方正的石頭擺放在小溪中,幾番精心踩踏;急着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穩,及時調整,滿意才肯離去;一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致,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充滿了詩情畫意;如果兩個人同時過溪,招手禮讓,閒話家常;若是誰偶遇老人,蹲身下伏,揹負過溪……

課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裏行間洋溢着濃郁的生活氣息。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爲他人着想的傳統美德一定會強烈地感染着學生的心,激發他們善良的人性美,使他們充滿爲他人奉獻的熱望。這也正是“搭石”於默默無聞中凸現出的精神。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2、把擺搭石、走搭石的三個畫面進行個仔細的剖析,採用自讀爲主、抓重點詞、句子,想像畫面的方法來學習,體會搭石看不見的“美:。

3、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難點:體會最後一段話所蘊含的內在思想。

四、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 激趣導入

1、   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熟讀了課文,家鄉的搭石在作者心目中是那麼美,那麼請你用自己的語言說說什麼是搭石?

2、那麼課文是怎樣描寫的呢?(課件出示句子)

3、在老師歸納的基礎上過度:這就是搭石,普普通通的石塊組成。但是,家鄉的人們卻說: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爲什麼這樣說呢?下面我們帶着這個問題和作者一起走進小村莊,走近搭石去看看吧。

(二、)尋美悟情,品讀薰陶

認真讀讀課文,把你認爲美的地方做上標記,並多讀幾遍,寫上你的感受。

1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xié)調有序(xù)!前面的擡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chuò)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說說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如何理解“緊走搭石慢過橋”?你們能從哪兒體會到這幅畫面的美呢?

生:我從“協調有序”體會到了美。

師:怎樣的動作纔是協調有序呢?

生:就是很有順序,配合得很好。

師:這是從字面上的理解。

師:沒有人踩在別人腳上,沒有人跌入水中,該是有人指揮吧?(生搖頭)其實沒有人指揮,但配合得那麼默契,那麼有序,這樣的動作就叫做──(生:協調有序)

師:(恍然大悟狀)原來這樣的動作就叫做——

生(齊聲響亮地回答)協調有序!

化“語”爲“畫”——“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的教學

師:你們還從哪體會到畫面的美呢?

生:我從“清波漾漾、人影綽綽”體會到了畫面的美,我感受到水波和人影都很美。

師:“綽”是生字,課前大家查字典了嗎?綽:有三種意思:綽:1、寬;狹窄2、寬裕;富裕3、形容姿態柔美。

師:想一想,“人影綽綽”的“綽”是什麼意思?

生:我認爲是“姿態柔美”的意思。

師:不錯,還有個詞語叫“綽綽有餘”“綽”又是什麼意思?生:我覺得是“寬裕;富裕”。

師:那麼“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在文中描繪的是怎樣的畫面?想象一下。

生:我好像看到水清得可以看見水底的石頭,一陣風吹來,水面漾起了波紋,人影倒映在水中,美麗極了。

師:聽你這麼一描述,我感受到水光、人影兩相和的美!——請讀讀這兩個詞語。生讀。

生:(聲情並茂地)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師:全班一齊讀。

師:水波在輕輕地盪漾呀,再讀。全班齊讀。

一行人協調有序地過搭石,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致,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充滿了詩情畫意;——和諧美

過渡:還有哪兒體現美呢?

2、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fú)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品讀感受,賞美悟情。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拿起筆發現美、尋找美。然後各抒己見。重點體會“理所當然”感悟每一位鄉親都是這麼做的,都具有無私奉獻精神。

③兩人相遇,招手禮讓;遇見老人,揹負過溪。

如果兩個人同時過溪,招手禮讓,閒話家常;——謙讓美

要是誰偶遇老人,蹲身下伏,揹負過溪;——尊老美

(心靈美、友善美、自然美、團結美、善良美、奉獻美…)

3、用朗讀來理解最後的段落,讀後悟情。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也聯結着相親們美好的情感。”

師小結:在反覆的朗讀中,悟出:一塊塊、一排排搭石,靜靜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卻無怨無悔,默默無語,這正是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精神的寫照,也是鄉親們相親相愛,友好互助的情感紐帶。

(三)、創美抒情,延伸課文

美是永恆的主題,我們自讀、自悟,在尋找美,欣賞美的同時,感悟自然的美,感悟和諧的美,感悟平凡的美!

(四)、滲透寫作特點:“是啊,美無處不在,就連搭石這麼不起眼的小事物閃爍着美。作者就是抓住這一件很小的事物,並從中展現人性的美。

(五)、明理,昇華主題:

師:現在我們不用你去走搭石,也不用去擺搭石,但學完這課,你現在認爲什麼是美?在我們身邊哪裏也可以找到美?”生:自由答:如:我是值日生,如,舍務老師爲我們蓋被子,如隨手彎腰撿起一片紙……

(六):全課總結:

這小小的搭石,閃爍着人性的美。美是明媚的陽光,給人以溫暖;美是盛開的鮮花,給人以芳香;美是潺潺的溪流,滋潤萬物的成長;美是熊熊的火炬,點燃生命的希望,願這小小的搭石,能擦亮你心靈的每一個角落。

【板書設計】

爲人着想

音樂畫面       美          互相謙讓

尊敬長輩

搭石教學設計 篇八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偉大的人性美。

2、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2、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一、談話導入,構建閱讀背景。

1、導入:同學們,上節課,我們隨作家劉章一起認識了搭石,我們反覆詠歎了這句話——出示:(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小組內自由朗讀)。

2、提出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2)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3)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寫成一個片段全班交流展示。

二、展示學習成果。

1、我能從“上了點年歲的人……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這句話中體會到淳樸鄉風,豐滿人物形象:看見上了年歲的老人還如此善良,我覺得中年人也會這麼做,一身風霜的中年人,無論怎樣急着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這真是——淳樸鄉風,代代相傳啊!所以作者深情地寫道——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是一道寫滿善良的風景。

2、我能從這句話中“每當上工、下工……給人畫一般的美感。”這是一道佈滿和諧的風景。所以作者深情地寫道——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3、我能自由讀課文,尋找“美”。生一邊讀一邊畫出最能體現搭石美麗,是一道風景的句子或段落。

4、我能美讀佳句,背誦積累。

5、我能從生活中知道哪些事是理所當然的。比如:穿衣服自己穿;一日三餐自己吃;每天自己上學等等。

6、我有一雙會發現美的眼睛,我知道“清波漾漾、人影綽綽”是什麼樣子?

生1:小溪潺潺地流着,人的影子在搖晃。

生2:清澈的溪水在盪漾,倒映在水裏的人影在晃動,看不大清楚。

生3:我能讀得讓溪水動起來,讓心中有清波在盪漾,有人影在晃動。

三、課外知識拓展延伸。

師:欣賞了搭石上的一幅幅樸實動人的畫面,相信同學們的心裏一定播下了美的種子。

1、我收集雕塑大師羅丹的名言:“這個世界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2、我能說說身邊平凡事物的美。

3、美無處不在,我能把發現的身邊的美寫下來,把“美”留住。

4、一塊搭石,就是一曲善良的歌,曲調優美;一塊搭石,就是一段諧調的舞,姿態婀娜;一塊搭石,就是一首謙讓的詩,娓娓動聽;一塊搭石,就是一幅尊老的畫,賞心悅目。然而,這些美好的行爲,在鄉親們的眼裏,是那麼的——:理所當然,而在我們眼裏,卻構成了最美的風景,這就是——搭石。

5、我自創了一首詩:美是潺潺的溪流,滋潤着萬物的成長;美是明媚的陽光,給人以溫暖;美是盛開的鮮花,給人以芳香;美是熊熊的火炬,點燃生命的希望。讓我們拾起這顆顆奪目的珍珠吧,去感受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美吧!

6、我也寫了一首小詩,送給大家:

溪水潺潺

走上故鄉的搭石

腳步輕快

清波盪漾

作者劉章也說:生活是泥,我是樹,生活是水,我是魚。

師:並不起眼的搭石分佈在無名小溪之上,不知爲多少人服務過!它們默默地讓人走,讓人踏。在這尋常的小路上也不知留下了多少讓家鄉人引以爲豪的故事。他們是那麼勤勞、無私,那樣的謙讓、互助,更是那麼的尊老、敬老!

《搭石》教學反思

《搭石》是一篇閱讀課文,文章語言樸實。我學習了網上一些教師的教學方法後思考:班上沒有電腦,怎樣讓在城市的孩子能一目瞭然知道“什麼是搭石呢?”:通過簡筆畫,於是我在板書上下功夫,既要體現家鄉風景美,又要讓學生直觀的懂得了搭石在家鄉起的作用和含着的美,於是我把家鄉人的品質寫在每塊搭石上,突破了重、難點。

教學要回歸本色,通過多種形式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1、分層次地讀,在讀中領悟,在讀中解詞,每次讀的目的不同:

如緊扣“脫鞋綰褲”、“人影綽綽”、“清波漾漾”、“協調有序”等詞,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家鄉人每次過小溪脫鞋綰褲的不方便,通過讀明白什麼是“緊走搭石慢過橋”,朗讀“前面的……後面的……”句子,從而進一步理解“協調有序”等詞語。

2、拓展練習說話:

運用“假如……總會……”關聯詞,讓學生想象畫面練習說話。既培養了想象力,有進行了語言文字的訓練。

不足的地方在於,讀的時間還不夠充分,讀的形式還可以更靈活。

《搭石》教學設計 篇九

教材解讀

捧讀課文,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映入眼簾:秋涼在即,人們精心挑選平整方正的石頭擺放在小溪中,幾番精心踩踏;急着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穩,及時調整,滿意才肯離去;一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致,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充滿了詩情畫意;如果兩個人同時過溪,招手禮讓,閒話家常;若是誰偶遇老人,蹲身下伏,揹負過溪。

課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裏行間洋溢着濃郁的生活氣息。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爲他人着想的傳統美德一定會強烈地感染着學生的心,激發他們善良的人性美,使他們充滿爲他人奉獻的熱望。這也正是“搭石”於默默無聞中凸現出的精神。 貝示浣饢

(1)對句子的理解。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着故鄉的小路,也聯結着鄉親們美好的情感。這是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句子含義深刻。一塊塊、一排排搭石,靜靜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卻無怨無悔、默默無語。這正是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精神的寫照,也是鄉親們相親相愛、友好互助情感的紐帶。

設計意圖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薰陶,享受審美樂趣。”依據這一理念,我們嘗試讓學生在讀中把抽象的文字還原爲生動的畫面,試圖通過所想象的畫面來指導學生感情朗讀課文,在品讀課文的過程中,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感受到人性的美,體會到人間的真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

本課的教學以“美”作爲這篇課文的主線,貫穿課堂始終。

學習目標

1理解詞語意思,感悟文中語言的優美,

2 通過朗讀,感悟文中蘊含的景美、人美、以及人景的和諧之美。

3瞭解作者從普通事物中發現美、表現美的做法,喚起學生髮現、尋找美的意識。 教學重點朗讀感悟感悟文中蘊含的景美、人美、以及人景的和諧之美。 教學難點 “每當上工、下工給人畫一般的感受”的感悟。

教具 課件音樂

第二課時(初稿)

教學內容 教學2---5自然段,領悟“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感悟文中蘊含的

景美、人美、以及人景的和諧之美。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搭石》這篇課文,解決了什麼是搭石?爲什麼要搭石?搭在那裏這幾個問題。還積累了許多詞彙。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跟着作者來到無名小溪前,一起來走一走搭石,欣賞欣賞搭石上的美麗風景,感受感受搭石帶給我們畫一般的美感。

二 、鞏固生字詞

1、同學們,走搭石前,得先認清幾個剛認識的新朋友,因爲它們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走搭石。

2 、投影詞語:

人影綽綽清波漾漾 (讀這兩個詞你發現了什麼麼?ABCC 非常對稱 有點像對聯)

間隔聯結相背而行(多音字)

譴責 懶惰 俗語 理所當然 脫鞋綰褲協調有序(筆畫多,讀正確不容易) 三、學習2---5節

1、好,現在我們可以跟作者一起愉快地過搭石了。

2、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閱讀方法來讀一讀2---5小節,說一說有什麼感受?有什麼想法?(學生暢所欲言)

3、有句話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齊讀,板書:一道風景。

4、何謂風景(由山、水花草樹木建築物等某些自然現象,風景往往帶給人們美的感受, 有人說過一道道美麗的風景能讓人心曠神怡,一篇優美的文章往往能夠引起我們無限的遐想,把文字變成一幅幅美麗的畫面,今天我們也來試一試,把語言變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面。請再品讀品讀2---4節,想想搭石上的風景有那幾幅畫面組成)

4、指名解答,板書:老人搭石圖

衆人過石圖

謙讓尊老圖

第一幅畫面(第二段)

1、同學們,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第一幅畫面

2、請同學們來讀一讀下面一段話:

上了點年歲的老人,急着趕路,發現那塊搭石不平穩,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石頭搭上,滿意了回去。

3 這句話講了什麼(老人在搭石)

4、請同學們再讀一讀文中的一句話,說一說你發現了什麼?:

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着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5、讀一讀,比一比,發現了什麼?(通過“無論只要一定並且在上面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更能體會出老人那閃光的心靈):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着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是呀,雖說只是增加了幾個文字,但帶給我們的感受完全不一樣,這就是寫作的精妙之處——畫龍點睛。作者觀察得如此細緻,描寫得又是那麼細膩,讓我們再一次來品味品味作者的神來之筆)

4、導讀:平時悠閒時,看到搭石不平穩,自覺來調整,足以讓人尊敬,更讓人起敬的是老人“無論只要一定並且在上面踏上幾個來回,直到”這是怎樣的老人?指名說。讓我們也來做一次圖中的老人,搭一搭石頭(四人小組討論)

1、出示老人調整搭石圖:

師問:

(1) 老人家,您有急事還不趕快趕路,爲什麼要這麼做?

(2) 通常您都怎樣挑選石頭?爲什麼要踏上幾個來回?

(3) 調整好搭石後,您的心情怎樣?爲什麼?

2、導讀:多麼樸素的情感啊,多麼美好的心靈啊!正是從家鄉人民擺搭石上,我們看到了

人們相互之間那種暖融融的關愛,同學們,這是不是一道風景?來,把這道風景讀美! 第二幅畫面(第三段)

1、讀讀這部分,說說畫面中哪兒讓你覺得美?怎麼美?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擡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2、美的文章能讓人展開想象,讓文字變成生動優美的畫面,我們再來試試,看誰能通過文字展開想象的翅膀,讓語言變成一幅生動的畫面,感受其中的美。

3、師配樂朗誦本段,生閉目想象:你頭腦中會出現一幅怎樣的畫面?你彷彿聽到了什麼?

看到了什麼?往溪水裏看一看還看到了什麼?

4、學生描繪畫面。

a) 體會動作協調之美(讀悟——協調有序:聯繫學生平時走過水窪地時的走法與姿態,想象幾米甚至十幾米的小溪,一行人踩在好幾塊甚至更多塊搭石上時人們的姿態,走熟了就形成了文中的輕快、協調有序之美。讀出輕快之美。評價促讀)

b) 體會聲音韻律之美(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評價促讀)

c) 人景和諧之美(試着描述:清波漾漾——人踩在搭石上,搭石周圍清澈的溪水漾出一波一波的細紋;人影綽綽——一行人緊走搭石,倒映在水中的人影一個接一個,在漾開的水紋中影影綽綽,既看得見,又不真切。)隨機解釋“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的意思

5、下工,一抹夕陽照在河邊的小溪,溪水在夕陽的映襯下,閃着一縷一縷的光彩。聽着潺潺的流水聲,附和着踏踏腳尖點搭石的聲音。清波漾漾,人影綽綽,這簡直就是一幅有聲有色的美麗畫卷啊!太美了!用我們美妙的聲音來表現——讀!

6、這麼美的'有聲有色的畫面,還想不想再讀?誰來讀,誰還想讀,想讀的站起來一起讀,老師和你們一起過搭石。走熟練了,不看書過搭石。

7、口頭填空,: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 )!前面的( ),後面的( ),踏踏的聲音,像();清波(),人影( ),給人( )的美感。

導讀:人和景交融在一起,那麼和諧,難怪說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讓我們再次走進這畫一般的風景。)

第三幅畫面(第四段)

1、指名度第四節,說說你感受到了什麼?(鄉親們之間的謙讓精神以及尊老美德)

2、出示句子: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

所當然的事。

“理所當然”什麼意思?想想生活中哪些事是理所當然?文中說什麼事是理所當然? 導讀:多麼淳樸的鄉情們啊,你們看,在山清水秀的小山村中,搭石讓老人想到別人、年輕人想到老人,人與人之間友好相處,這怎麼不是一道靚麗的風景呢?同學們,讓我們把這道風景讀美!

四、拓展練筆

1、剛纔我們已經欣賞了一幅幅風景,現在我們試着用自己的筆來描繪風景。

2、出示課文插圖,說說你看到了什麼風景?

3、寫話:試着用上動詞和書中的語言,加上自己的積累,把這幅美妙的搭石圖寫下來,注意有順序,寫具體。(學生動筆)

4、誰來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走搭石的畫面?交流。

五、昇華讀文

1、同學們,此時你還覺得這是一塊塊冰冷無情的石頭嗎?那麼你發現了什麼?

出示句子:搭石上有——有——有——

2、這小小的山村,這一個個看似平常的生活場景,體現出生活中這麼多看的見、看不見的美,這美撞擊着作者的心靈,發出由衷的感嘆,讓我們一起跟着作者來讚美。齊讀最後一段。

3、搭石上有情有愛,搭石上刻着鄉親們美好的心靈,這搭石又何嘗不讓我們心動呢?再讀課文2---5小節(有時間讀,沒時間不讀)

4、這麼普通的景觀卻蘊藏着這麼多的美。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說過“生活中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的眼睛。”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了美,並用手中的筆將其記錄下來,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相信同學們一定深受啓發,讓我們睜大眼睛去尋找和發現生活中的美吧!

附板書:

搭 石

老人搭石圖 有愛

一道風景 衆人過石圖 有美

謙讓尊老圖 有情

第二課時(修改稿)

教學內容 教學2---5自然段,領悟“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感悟文中蘊含的景美、人美、以及人景的和諧之美。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搭石》這篇課文,解決了什麼是搭石?爲什麼要搭石?搭在那裏這幾個問題。還積累了許多詞彙。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跟着作者來到無名小溪前,一起來走一走搭石,欣賞欣賞搭石上的美麗風景,感受感受搭石帶給我們畫一般的美感

二 、鞏固生字詞

1、同學們,走搭石前,得先認清幾個剛認識的新朋友,因爲它們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走搭石。

2、投影詞語:

人影綽綽清波漾漾 (讀這兩個詞你發現了什麼麼?ABCC 非常對稱 有點像對聯)

間隔聯結相背而行(多音字)

譴責 懶惰 俗語 理所當然 脫鞋綰褲協調有序(筆畫多,讀正確不容易)

三、學習2---5節

1、好,現在我們可以跟作者一起愉快地過搭石了。

2、同學們請看,: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齊讀。

3、猜測 會提出問題:搭石,怎麼就構成了家鄉的美景(對,搭石只不過是小溪中供人走路的小石頭而已,爲什麼,想知道答案嗎?讀一讀課文中的2—4小節,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

4、讀讀課文,待會兒向大家說說你彷彿看到了那些畫面,最好能給每個畫面娶一個名。

5、指名解答,板書:老人搭石圖

衆人過石圖

謙讓尊老圖

第一幅畫面(第二段)

3、同學們,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第一幅畫面

4、請同學們來讀一讀下面一段話:

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着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6、老師把它修改了一下,你說行嗎?:讀一讀,比一比,發現了什麼?(通過“無論只要一定並且在上面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更能體會出老人那閃光的心靈)

上了點年歲的老人,急着趕路,發現那塊搭石不平穩,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石頭搭上,滿意了回去。

讀一讀,比一比,發現了什麼?指名講。(通過“無論只要一定並且在上面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更能體會出老人那閃光的心靈)

(是呀,雖說只是增加了幾個文字,但帶給我們的感受完全不一樣,這就是寫作的精妙之處——畫龍點睛。作者觀察得如此細緻,描寫得又是那麼細膩,讓我們再一次來品味品味作者的神來之筆)

4、導讀:平時悠閒時,看到搭石不平穩,自覺來調整,足以讓人尊敬,更讓人起敬的是老人“無論只要一定並且在上面踏上幾個來回,直到”這是怎樣的老人?指名說。讓我們也來做一次圖中的老人。

3、出示老人調整搭石圖:

師問:

(1) 老人家,您有急事還不趕快趕路,爲什麼要這麼做?

(2) 通常您都怎樣挑選石頭?爲什麼要踏上幾個來回?

(3) 調整好搭石後,您的心情怎樣?爲什麼?

4、導讀:多麼樸素的情感啊,多麼美好的心靈啊!正是從家鄉人民擺搭石上,我們看到了

人們相互之間那種暖融融的關愛,同學們,這是不是一道風景?來,把這道風景讀美! 第二幅畫面(第三段)

5、讀讀這部分,說說畫面中哪兒讓你覺得美?怎麼美?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擡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6、美的文章能讓人展開想象,讓文字變成生動優美的畫面,我們再來試試,看誰能通過文

字展開想象的翅膀,讓語言變成一幅生動的畫面,感受其中的美。

7、師配樂朗誦本段,生閉目想象:你頭腦中會出現一幅怎樣的畫面?你彷彿聽到了什麼?

看到了什麼?往溪水裏看一看還看到了什麼?

8、學生描繪畫面。

a) 體會動作協調之美(讀悟——協調有序:聯繫學生平時走過水窪地時的走法與姿態,

想象幾米甚至十幾米的小溪,一行人踩在好幾塊甚至更多塊搭石上時人們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