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搭石語文教案精品多篇

搭石語文教案精品多篇

《搭石》教學設計 篇一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第七冊《21 搭石》

二、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懶惰、清波漾漾、理所當然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從中受到感染和薰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四、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這就是作者劉章爺爺的家鄉,那裏有連綿起伏的羣山,有鬱鬱蔥蔥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每每回憶起家鄉,作者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的搭石。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第21課《搭石》(板書課題)。質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遇到不好讀的詞語或句子就多讀幾遍,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把課文讀通順。

2、反饋字詞:

譴責 懶惰 協調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綽綽 溪水猛漲 脫鞋綰褲 理所當然 倆人

(1)理解譴責的意思。

(2)通過理解脫鞋綰褲的意思,理解搭石對於家鄉人的重要性。

(3)理解人影綽綽中綽的意思。

3、指名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麼?(理清課文思路)

(三)再讀課文,深入體驗:

1、再讀第一段,你能不能試着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到底什麼是搭石呢?

2、搭石在我們的眼裏是那麼平凡,但在作者的眼裏卻是那麼美,他覺得,搭石(引讀)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3、那你覺得搭石這處風景美在哪兒呢?默讀課文第2、3自然段,找一找,畫一畫,想象着那是怎樣的畫面,批註你的感受,再讀一讀。

4、交流彙報:

(1)第二段: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①想象:這上了點年歲的人可能會怎麼想?

②追問:你不是急着趕路嗎?

③小結:原來家鄉人心裏想的是別人啊!(有感情的朗讀)

(2)第三段: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①讓我們也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羣中吧!

②協調有序:我們合作讀文,體會協調有序(配樂朗讀)

③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同學們,剛纔走搭石的時候,你都彷彿看到了什麼?

這就是課文中所說的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④能通過朗讀把我們帶入到這麼美妙的畫卷中嗎?(配樂齊讀)

(四)總結:

是呀,這小小的搭石上有音樂美、畫面美,更有家鄉人們的心靈美,難怪作者說這搭石構成了家鄉的

那麼,搭石上還有哪些美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搭石》教學實錄

一、教學內容:人教版第七冊《21 搭石》

二、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懶惰、清波漾漾、理所當然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從中受到感染和薰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四、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這就是作者劉章爺爺的家鄉,那裏有連綿起伏的羣山,有鬱鬱蔥蔥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每每回憶起家鄉,作者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的搭石。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第21課《搭石》(板書課題)。

師:看到這個題目,聽到這個陌生的名字,你有沒有什麼問題要問?

生1:什麼是搭石?

生2:搭石搭在哪?

生3:搭石是幹什麼用的?

師:那就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來讀書,相信書中總會有大家需要的答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遇到不好讀的詞語或句子就多讀幾遍,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把課文讀通順。

2、反饋字詞:

譴責 懶惰 協調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綽綽 溪水猛漲 脫鞋綰褲 理所當然 倆人

師:課文裏的生字詞都讀準確了嗎?那我可要考考你。(出示詞語)同桌互讀

有需要提醒同學注意的詞語嗎?

生1:倆念liǎ。

生2:脫鞋綰褲的綰

師:綰是什麼意思?

生3:把褲子捲起來。

師:那就是說,如果小溪裏沒有搭石,人們出工就必須

生:脫鞋綰褲

師:人們收工就必須

生:脫鞋綰褲

師:人們趕集就必須

生:脫鞋綰褲

師:人們訪友就必須

生:脫鞋綰褲。

師:一句話,人們來來往往都必須

生齊:脫鞋綰褲

師:一次又一次的脫鞋綰褲啊,你體會到了什麼?

生1:我覺得總要脫鞋綰褲,家鄉的人過小溪就很不方便。

生2:我認爲會很辛苦。

生3:還會很麻煩。

師:不便、麻煩甚至是辛苦,那還大多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天氣變涼呢?

生:就會着涼感冒。

師:那家鄉的人們就必須靠搭石過小溪了。可見搭石是這麼重要啊!

師:還有要提醒的詞語嗎?

生:譴責

師:放到課文的句子裏讀一讀。譴責這裏的人懶惰,就是在

生:稱讚勤勞。

(齊讀句子)

師:還有要提醒的詞語嗎?

生:人影綽綽的綽。

師:遇到不理解的詞語,別忘了字典這個好朋友啊!綽在字典中有三種意思,出示:綽: A寬;不狹窄 B寬裕;富裕 C形容姿態柔美

師:想一想,人影綽綽的綽是什麼意思?

生:我認爲是姿態柔美的意思。

師:不錯,那人影綽綽又是什麼意思呢?

生:人的影子的姿態柔美。

師:還有一個詞語叫綽綽有餘,綽又是什麼意思?

生:我覺得是寬裕,富裕。

師:綽綽有餘的意思就是很寬裕,用不完。把這個詞寫在書上,積累下來吧!

3、指名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生:課文第二段主要寫了怎麼擺搭石,第三段和第四段寫了人們怎麼走搭石。

師:那第一段呢?

生:寫了什麼是搭石。

師:那就是知搭石。最後一段呢?

生:讚美搭石。

師:課文就是圍繞這些內容來寫的。能完整的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嗎?

生:課文主要寫了什麼是搭石,人們怎麼擺搭石、走搭石,最後讚美了搭石。

(三)再讀課文,深入體驗:

1、再讀第一段,你能不能試着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到底什麼是搭石呢?

師:能看着圖片,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嗎?

生:就是放在小溪裏的石頭,方便大家過小溪用的。

(生齊讀進入秋天這就是搭石。)

2、搭石在我們的眼裏是那麼平凡,但在作者的眼裏卻是那麼美,他覺得,搭石(引讀)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3、那你覺得搭石這處風景美在哪兒呢?默讀課文第2、3自然段,找一找,畫一畫,想象着那是怎樣的畫面,批註你的感受,再讀一讀。

生:我覺得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這很美。

師:你能想象的出,這上了點年歲的人可能會怎麼想?

生1:我得把這搭石搭好。

生2:要不別人走到這該掉水裏了。

師:你不是急着趕路嗎?

生:可是,如果我走了,別人就不方便了,所以不管多急,也得搭好了搭石再走。

師:原來家鄉人心裏想的是別人啊!

(齊讀句子)

生:我覺得人們走搭石很美。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師:讓我們也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羣中吧!

現在我們就走在了(生齊)搭石上,別忘了,這搭石原本就是(生齊)天然的石塊,踩上去難免會(生齊)有所活動,所以家鄉有句俗語叫(生齊)緊走搭石慢過橋。可要小心了。

師:我們來合作。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

生1:擡起腳來

師:後面的

生2:緊跟上去

師:(速度漸快)前面的

生3:擡起腳來

師:後面的

生4:緊跟上去

師:(速度再漸快)前面的

生5:擡起腳來

師:後面的

生6:緊跟上去

師:擡起腳來,緊跟上去,擡起腳來,緊跟上去,擡起腳來,緊跟上去,於是就發出了

生:踏踏的聲音。

師:像

生齊:輕快的音樂。

師:沒有人踩腳,沒有人跌入水中,該是有人指揮吧?

生:沒有。

師:沒有人指揮,大家走的又那麼默契,那麼有序,這樣的動作就叫做

生:協調有序。

師:能讀出這種美嗎?

(生練讀,指名讀)

師:同學們,剛纔走搭石的時候,你都彷彿看到了什麼?

生1:我看到樹的影子倒映在小溪上,隨着水波盪漾。

生2:我好象看到水清得可以看見水底的石頭,一陣風吹來,水面漾起了波紋,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麗極了。

生3:我彷彿看見清清的溪水漾起了粼粼的波紋,姿態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畫一樣。

生4:我還看到了水中的小魚。

師:這就是課文中所說的

生齊: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師:能通過朗讀把我們帶入到這麼美妙的畫卷中嗎?

(配樂齊讀)

(四)總結:

是呀,這小小的搭石上有音樂美、畫面美,更有家鄉人們的心靈美,難怪作者說這搭石構成了家鄉的

那麼,搭石上還有哪些美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搭石》教學反思

《搭石》是人教版語文《課標》教材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用質樸的語言,描繪一幅幅生動的畫面,營造了一處處秀美的意境,字裏行間都洋溢着濃郁的生活氣息。那麼,如何引導學生通過讀文,感受到這些美呢?

我認爲,有以下幾點優點:

1、落實大語文觀。抓住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句中心句,讓學生重點體會三幅感人畫面,去層層深入地閱讀文本,進行感悟。以美作爲主線,貫穿課堂始終,從看的見的景美、物美,到看不見的人性美、情感美,讓學生從文中去尋找、發現美,感悟、體會美,抒發、表達美。課堂上的三讀中心句,提升了學生的情感,引起了學生的共鳴。

2、紮實落實字詞教學。本節課中,我引導學生把生字放在詞中認,放在句子中讀,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把字、詞放到語境中學習,既有利於掌握音形義,又易於理解文本,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因此,我引導學生採用了多種方法理解詞義。如,在教學脫鞋綰褲一詞時,我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而理解人影綽綽時,又藉助於字典突破難點。

3、注重激發興趣。我在導入中,採用了創設情境的方法,一下子就把學生帶到了作者的家鄉,讓學生從一開始就深深地體會到了美,興趣被激發起來,教學也就在這濃濃的美中開展起來了。而在理解協調有序的時候,我又讓學生模擬走搭石的一羣人,通過朗讀,來身臨其境的體會,從而由衷地感受到什麼纔是協調有序。我還讓學生抓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等重點詞語,想象畫面,把抽象的文字還原爲生動的畫面,通過一次次地朗讀、積累、感悟,品味感人的場景;感受鄉親們純樸、美好的情感,體會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帶來的溫暖和快樂,體會人間的真情,感受人性的美。

教學永遠是一項遺憾的過程,雖然預設時考慮周全,但是真正教學時未必達到預期效果。靜心思索,感覺課堂中存在以下不足:

1、對於上了點年歲的人是如何搭石的,學生的想象還不夠豐富,體會的還不夠深刻。

2、調控和組織課堂的能力還有待於提高。

搭石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設想:

《搭石》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的第21課課文。全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裏行間洋溢着濃郁的生活氣息。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爲他人着想的傳統美德如“搭石”一般於默默無聞中凸現。

語文課就是要引導學生品味語言文字,讓學生在充分的閱讀實踐中有所感悟,有所體會,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發展。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我的設計中留出了很大的空間,讓學生品味重點詞句,由淺入深,體會作品蘊含的感情,並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拓展練習既訓練了學生的說話能力,又內化了文本語言和文本內涵,可謂一箭雙鵰。爲了促進課堂生成,我簡化教學設計,努力構建板塊教學,有以下幾個板塊:

1、知作者,走進《搭石》,圍繞“搭石”提問。

2、初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正確。

3、初讀反饋,教學第一自然段,理清文章脈絡,初步感受作者對搭石的感情。

4、研讀課文,走進畫面,尋覓美景,感受搭石上“景美人更美”。

5、感悟 “理所當然”背後蘊含的美好傳統。

6、回讀課題,體會作者對鄉親們和家鄉的熱愛與讚美的感情。

每個板塊都留有充足的彈性空間,大部分的內容都努力體現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實現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使設計能很大程度上尊重和保護學生的個性體驗。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7 個生字,學會本課11 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

(2)朗讀課文,感受文中事物的“美”。

(3)摘抄喜歡的句子,並與同學交流。

(4)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指導拼讀、書寫,認識、掌握文中生字;通過反覆讀體會課文寫得美,體會文中人物的心靈美。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感受文中人物的心靈美,使學生從中受到薰陶,做一個默默無聞、無私奉獻、心中有他人、團結禮讓的孩子。

二、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作者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

1、同學們,劉章爺爺的家鄉在一個小山村,那兒流水潺潺,炊煙裊裊;那兒的人們善良淳樸,互敬互愛。但最讓劉章爺爺難忘的還是那靜靜地躺在溪水中平凡而美麗的搭石,劉章爺爺說: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課文,去欣賞劉章爺爺筆下的《搭石》。板書課題。

2、學生質疑,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讀一讀課題,你有什麼問題想問嗎?

師:有這麼多問題,我看出來了,咱們班的同學都很聰明,很了不起,那好,想用什麼辦法來解決問題?

二、整體感知全文。

1、請同學們帶着這些問題打開課本103頁,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課件)出示詞語:

譴責懶惰俗語 伏下猛漲

平衡平穩 綰褲間隔 人影綽綽

協調有序 山洪暴發清波漾漾

學生自由讀、個別學生領讀、全班齊讀。

3、(課件)出示多音字

漲 zhǎnɡ漲潮 zhànɡ 漲紅了臉

間 jiàn 間隔 間斷 間接jiān 中間 房間

行 xíng 一行人háng 銀行

調 tiáo 協調有序 diào調動

4、再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學生交流)

5、學生合作讀(五人,每人一段)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什麼是搭石?

三、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走近搭石

1、解決“什麼是搭石?”

自由讀文,交流什麼是“搭石”。

師:簡單地說,搭石就是什麼(可用文中的話來回答)

如果沒有搭石,鄉親們是怎樣過河的呢?用課文的句子說說。

隨機理解:汛期、拖鞋綰褲(學生動作演示)

是啊!如果沒有搭石,人們出工,就必須??一次又一次地脫鞋綰褲,你體會到什麼?

可是進入秋天,天氣變涼,人們過河就必須走搭石,讓我們再讀讀什麼是搭石?(出示課件)

“進入秋天,天氣變涼,家鄉的人們會根據水的深淺,從河的兩岸找來一些平整方正的石頭,按照二尺左右的間隔,在小溪裏橫着擺上一排,讓人們從上面踏過,這就是“搭石”。

讀了這句話,你還有什麼問題?

預設問題:

1、搭石爲什麼要用平整方正的石頭呢?

2、人們爲什麼按照二尺左右的間隔來擺放石頭呢?一尺或者三尺、四尺的間隔行不行?爲什麼?

小結:看來,人們在挑選和擺放搭石的時候可不是那麼隨隨便便,是動了腦筋的,是爲鄉親們行走方便而搭的。

讓我們再讀讀這句話,感受搭石的作用,感受搭石實用的美。(學生齊讀句子。) 師:讀到這兒,你最想說什麼?(其中一生說) “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師:是啊,“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聯結着故鄉的小路,也聯結着鄉親們美好的情感。怎樣聯結着鄉親們美好的情感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搭石》一課。

3、作業:

讀文思考:爲什麼說搭石聯結着故鄉的小路,也聯結着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上節課,我們知道了什麼是搭石,誰能再說一說?它又給我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搭石不僅僅給我們帶來了方便,而且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板書)

想不想欣賞這道風景?那麼就讓我們跟着劉章爺爺一起走進《搭石》(板書)!

二、通過“搭石”,感受美

1、自由讀課文2——4自然段,想想課文中流淌着怎樣的美。(尋找美)

2、依次序交流相關句子”,

(一)調整“搭石”,感悟行爲美

1.課件出示句子—— “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着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你覺得這裏很美,請你把這句話再讀給同學們聽,說說你體會到了什麼?是從哪些詞體會到的?(引導學生從“無論怎樣??只要??一定??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等詞語中體會)

指生再讀句子,突出重點詞語。

師:你的朗讀讓我們感受到了老人即使遇到再急的事,也會放下,去調整搭石。 多麼可親可敬的老人,讓我們用深情的朗讀來感謝他們。

是呀!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是一道(奉獻美)的風景。

咱們繼續學課文,你還從課文中哪些句子體會到了美?

(二)、快走搭石,感悟和諧美

課件出示句子——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擡起腳來, 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你從哪兒體會到了畫面的美?

(1)“協調有序”

你從哪裏看出“協調有序”?(前面的擡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是啊,一行人走搭石,前面的剛擡起腳來,後面的就緊跟上去,誰也不搶路,誰也不突然止步,這就叫——協調有序。(找學生模仿人們走搭石)

是呀,在我們的課文裏,有的詞語意思,上下文就已經告訴我們了。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2)“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清波漾漾,人影綽綽”是一幅怎樣的畫面?(一幅有聲有色的美麗畫卷。)點擊專題學習網站《搭石》中的“找圖配詞”(課件)

小結:這兒描寫的是鄉親們快走搭石的情景,一種和諧美呈現在我們眼前。你能通 過朗讀把這和諧美好的畫面再次呈現在我們眼前嗎?(一生讀)

聽着你們的朗讀,老師也忍不住想讀了。(配樂朗讀)

讓我們閉上眼睛,再一次隨着流淌的溪水和着他們走搭石的節拍,感受那如畫一般的和諧美。(音樂 :溪水聲)

是的,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樂美,畫面美,這的確是家鄉的一道風景。這是一道(和諧美)的風景。一行人走搭石是一道風景。那麼兩個人面對面走搭石又會是怎樣的風景呢?

(三)行走搭石---感悟謙讓美、尊老美

課件出示句子——

“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 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1)能談談你對這幅畫面的感受嗎?(家鄉的人能夠互相謙讓)

(2)好一個謙讓,請男同學一同來感受這份美。

(3)是呀,同學們,家鄉的人們就是這樣以禮相待,熱情謙讓的。搭石,構成 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又是一道(互相謙讓)的風景。如果年輕人和老人來走搭石,又是怎樣的風景呢?

課件出示句子——

“假如遇到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1)哪個詞讓你心頭一顫,說說你的體會。

(2)理解“理所當然”。聯繫生活理解“理所當然”。

(3)透過“理所當然”能看出這裏的人(尊敬老人)。

(4)小結,很好。我們體會句子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一定要抓住重點詞語,把心放進去,才能與作者產生共鳴。

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是一道(尊老美)的風景。

3、這一排排搭石,每天該有多少人走啊!請同學們想象一下,還會有哪些人來走搭石,我們還會看到哪些溫馨、令人感動的畫面。

請你把心中想象到的情景寫下來。點擊課件中的“練兵場”。(輕音樂起)

《搭石》教學設計 篇三

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搭石》,下面我就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流程及相對應的教學理念三個方面進行說課。

【說教材分析】

我首先從內容、思想和語言特色等方面向各位老師簡單地介紹一下《搭石》這篇課文。《搭石》這篇課文洋溢着濃濃的鄉土氣息,寫的是鄉村質樸的事物,用的是鄉村般質樸的語言,表達了村民們質樸純潔的美好心靈。課文通過對擺搭石、走搭石、碑老人過搭石等畫面的描述,表明搭石的作用不僅在於供人們在溪面上行走,它還聯繫着故鄉的小路,聯結着鄉親們美好的感情。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認清形,讀準音,並能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在此基礎上,體會“搭石”所反映出的人們一心爲他人着想的美好感情。

【教學流程】

一、啓發情感,揭示課題

通過提問,你們見過哪些漂亮石頭,讓學生說一說。然後說,有一位作家叫劉章,他的家鄉有一種石頭,叫“搭石”。他認爲那是一道美麗的風景,你猜那石頭是怎樣的?

此時學生會根據自己的經驗或喜好猜測,“光滑的”“色彩鮮豔的”“形狀各異的”等等。然後,讓學生從課文中去找答案。這樣很自然地過度到第二板塊──初讀課文,從整體上感知課文。

二、初讀感知,理解課文內容

1、帶着問題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課文的朗讀情況,給足時間學生讀書,在瞭解學生識字情況基礎上用卡片對相關“問題字”檢查與矯正:隨機理解“汛期”“譴責”等詞語。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發現學生朗讀中的難點,進行大面積的朗讀,解決學生的實際難點。

3、讀完課文後交流:

你發現作者眼中那道美麗的風景線究竟是些什麼石頭?對,這些搭石只不過是些極普通的石頭。爲什麼這些極普通的石頭卻是作者眼中“美麗的風景線”呢?

解決這個問題,既是課文的重點與難點所在,也是兒童認知的一個矛盾點、衝突點,還是學生的興趣點,這三點統一在這樣一個問題中,作爲深入文本的一個切入點,我認爲是非常合適的。在這個問題的引領下,學生的閱讀有了一個定向,學生的思考有了一個定向,不枝枝蔓蔓,乾脆、乾淨。在這樣的閱讀期待下,學生更能夠潛心涵泳於文本之深處。於是就可以順勢進行“誦讀體悟,解決疑問”一環了。

三、誦讀體悟,解決疑問

這時候學生必然會找到文中的關鍵句,如: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着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幾個來回,知道滿意了才肯離去。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人擡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踢踏的聲音,輕快的音樂;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抓重點詞句,引導學生體會這些句子所表達的情感。這是本課的關鍵。深入品味這些關鍵句,使學生進一步體悟由課文所帶來的高品味的語感。這個過程一定要讓學生讀的充分,體會課文語言的規範感主要*讀,把握課文語言的邏輯感主要*讀,感受課文語言的得體感主要*讀,領悟課文語言的情味感主要*讀,這一階段的讀,不但要讀得充分、還要引導讀得形象、讀得和諧、讀得感人,讀出課文的情趣,讀出課文的情感,讀出課文的神韻。把課文讀透了,學生就能水到渠成地讀懂“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這故鄉的小路,也聯結這鄉親們美好的情感。”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了。

我一直堅持語文課不能因爲人文性而丟了工具性特點,所以,最後一個環節我安排的是書寫課文的生字和新詞。

由於已進行了充分的誦讀,學生跟生字和新詞已進行了多次見面,讀已不是問題,對生字的字型也有了整體的把握,在這樣的基礎上進行書寫,既促使學生更仔細地把握字型,掌握生字新詞同時也符合兒童注意力發展。

這樣,經過整體的感知和對經典句子的深入體悟,第二課時便可以迴歸到整體,採用多種形式,如複述、抄寫經典句子等,引導學生有意識、有計劃地積累文中規範、精美、鮮活的言語材料,積澱語感。如果班級基礎紮實的話,還可以教學設計語言的實踐作業,把積累的語言、語感運用到寫作或說話中去。

老師們可以從感覺到,我的基本教法就是從感受到領悟再到積累最後到運用”,這四個步驟反映了語感習得和發展的基本規律。我教學設計設計的基本學法是:以讀爲基本手段,促進理解、促進感悟,習得語感。讀是學習語言最基本的方法,在課堂上要給足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讀,把作者的思想情感讀出來,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讀進去,這一出一進,就是學生學習語言的途徑,就是學生髮展語言的方法,就是學生積累語言的手段。我的說課就到這兒,謝謝大家!

搭石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正確書寫惰、穩、俗、衡、序、伏六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文,體會鄉親們像搭石一樣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和薰陶。

3、領悟作者細心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

【教學重點】理解像搭石一樣的鄉親們無私奉獻、默默無聞、相親相敬的美。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美的。

【教學過程】

一、詩意導入,引出搭石

(一)(出示情境圖)同學們看——這個美麗的小山村就是作家劉章爺爺的家鄉。(輕音樂起)那裏有連綿起伏的山巒,有鬱鬱蔥蔥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但劉章爺爺每每憶起家鄉,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的搭石。

(二)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去村頭小溪感受那平凡而美麗的《搭石》(出示課題),感受那濃濃的鄉情。(看老師寫課題,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初識搭石

1、檢查預習效果。(出示兩組詞語)這篇課文同學們都已經預習過了,預習效果如何呢?現在老師就來檢查一下

⑴、譴責、懶惰、平衡、伏下(找出譴責的近義詞,懶惰的反義詞)

⑵、多音字:間隔、暴漲、一行人、相背而行、

2、生自由地朗讀課文。

師: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曾說過:“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你們能做到字字讀得響亮嗎?看來大家都很自信,爲了加大難度,老師還有下面兩個要求,

要求:⑴、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感興趣的段落可以多讀幾遍。

⑵、課文圍繞“搭石”寫了哪些方面的內容。

3、理清文章脈絡。

同桌合作用小標題概括課文內容。課文圍繞“搭石”寫了哪些方面的內容呢?別急,和你的同桌交換一下自己的意見。爭取能用幾個小標題來概括,看看我們班的最佳拍檔是哪兩個?

4、總結梳理板書。

三、研讀搭石,感受重要

1、課文圍繞搭石寫了擺、調、走、讓、過搭石,那到底什麼是搭石呢?請同學們仔細讀讀課文第1自然段。誰能用書上的句子說一說?(指名說,出示句一)你找得很準,注意不要添字,(不讀錯字)你再讀。

2、如果沒有搭石,家鄉的人們又怎麼過小溪呢?誰也能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說一說。

生:山洪過後,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必須脫鞋綰褲。(出示句二)

師:“綰”是個生字,什麼意思呢?

生:捲起來的意思。

師:那就是說,如果小溪裏沒有搭石,人們出工就必須

生1:脫鞋綰褲

師:如果小溪裏沒有搭石,人們收工就必須——

生2:脫鞋綰褲

師:人們趕集就必須——

生3:脫鞋綰褲

師:人們訪友就必須——

生4:脫鞋綰褲。

師:一句話,人們來來去去都必須——

生齊:脫鞋綰褲

師:一次又一次的脫鞋綰褲啊,你體會到了什麼?

生1:我覺得總要脫鞋綰褲,家鄉的人過小溪就很不方便。

生2:我認爲會很辛苦。

生3:還會很麻煩。

師:不便、麻煩甚至是辛苦,那還大多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天氣變涼,家鄉的人們就必須靠搭石過小溪了,搭石對家鄉的人們太重要了。瞭解了這些,我們再來讀讀什麼是搭石。(出示句一)

四、品讀體味——欣賞搭石

1、這麼重要的搭石美嗎,請同學們到課文第二自然段中找出概括描寫搭石的句子(板書: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出示句三)

(依據學情,重點感悟)

想不想一塊兒去欣賞這道風景呢?就讓我們跟隨着劉章爺爺,跟隨着家鄉的人們去走走搭石吧。請大家靜靜地默讀2-4自然段,用波浪線劃出家鄉的人們走搭石的相關語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樣的畫面。開始吧。(生靜靜地默讀、圈劃,2分鐘左右)

我看到很多語句上都劃上了美麗的波浪線,咱們依順序來交流、交流。

1、一行人“走”搭石圖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擡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主要的學習方法與步驟:

(課件出示語段)你找的是這幅畫面。(“行”變紅)這是一個多音字,讀什麼?(生有的讀xínɡ,有的讀hánɡ)

師:意見不統一呀,想一想:體育課上,我們排成很整齊的一隊,叫作排成一行。而這些在搭石上行走着的人叫——一行(xínɡ)人

師:齊讀兩遍。(生讀)

師:這還有幾個生詞呢,誰再讀一遍?(“協調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變紅)這樣把,男生先來。

(男生讀一遍)

師:讀準了,來,女生讀。

(女生讀一遍)

我們再看看這兩個句子,你從哪兒體會到這幅畫面的美呢?

1、“協調有序”的美。

師:怎樣的動作纔是協調有序的呢?

生1:就是很有順序,配合得很好。

師:這是從字面上理解。

生2:就是“前面的擡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

師:你聯繫下文理解了。讓我們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羣中,咱們合作着讀一讀。,(指一組學生:前面的……後面的……前面的……後面的……)

師:(指這組問)你們現在走在哪?

生:搭石上。

師:不好走啊,走得不好要掉進水裏,有信心嗎?

生:有。

師引讀: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

生1:擡起腳來。

師:後面的──

生2:緊跟上去。

師:(速度漸快)前面的──

生3:擡起腳來。

師:後面的──

生4:緊跟上去。

師:(速度再漸快)前面的──

生5:擡起腳來。

師:後面的──

生6:緊跟上去。

師:擡起腳來,緊跟上去,擡起腳來,緊跟上去,擡起腳來──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

生齊:輕快的音樂。

師:像──

生齊:輕快的音樂。

師:讓我們繼續走在搭石上,這邊兩組走前面,這邊兩組走後面。

師:前面的──

生(組1):擡起腳來,

師:後面的──

生(組2):緊跟上去,

(速度漸快,引讀三遍。)

師:沒有人踩腳,沒有人跌入水中,該是有人指揮吧,(生搖頭)對,其實又沒有人指揮,那麼默契,那麼有序,這樣的動作就叫做──

生:協調有序。

師:原來這樣的動作就叫做──

生:協調有序。

2、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師:體會得好。你還從哪兒體會到畫面的美呢?

生:我從“清波漾漾人影綽綽”體會到畫面的美,我感受到水波和人影都很美。

師:“綽”是生字,課前大家查了字典嗎?

生:查了。

師:遇到不認識的字查字典,這是學習的好習慣。它在字典中有三種意思,出示:

綽:a、寬;不狹窄;b、寬裕;富裕;c、形容姿態柔美。

師:想一想,“人影綽綽”的“綽”是什麼意思?

生:我認爲是“姿態柔美”的意思。(出示畫面)

師:(生點頭)那麼“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在文中描繪的是怎樣的畫面?想一想。

生1:我好象看到水清得可以看見水底的石頭,一陣風吹來,水面漾起了波紋,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麗極了。

師:體會得真形象,你是在用想像來豐富,用心來體會這兩個詞語,這種方法值得大家學習。

師:你還想來描繪一下,說吧。

生2:我彷彿看見清清的溪水漾起了粼粼的波紋,姿態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畫一樣。

師:聽你這麼一描述,我感受到水光、人影兩相和的美!像畫一樣──(打開手勢)請讀讀這兩個詞語。

生2: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師:你的朗讀把我帶到了畫前,誰能把大家帶進畫裏呢?

師:(指舉手的生3)你來讀。其他同學閉上眼睛,想像畫面。

生3(聲情並茂地):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師:身臨其境吧?

(生點頭。)

師:還有想讀的,全班一齊讀。

(全班讀。)

師:水波在輕輕地盪漾呀,再讀。

(全班再讀。)

3、朗讀

師:真美!這既像是一幅美麗的畫,又像是一首清麗的小詩,你看——(出示)音樂起

每當

上工

下工

一行人

走搭石的時候

動作

是那樣協調有序

前面的

擡起腳來

後面的

緊跟上去

踏踏的聲音

像輕快的音樂

清波漾漾

人影綽綽

給人

畫一般的美感

(1)誰來讀出詩一般的韻律美。來,咱們推薦一位同學吧。

(2)引讀:同學們,劉章爺爺在大山裏生活了13年,每年都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他常常看到這樣的情景,讀——

劉章爺爺在搭石上一遍遍走,一遍遍數,一天走上62道,一共踏過了166400多【】道搭石啊,他怎能忘記這樣的情景,讀(詩變回文中的語段)——

師:是呀,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樂美、畫面美,更走出了有序和諧美。

(3)難怪,劉章爺爺讚歎道“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2、倆人相遇讓搭石圖

師:一行人走搭石是美麗的風景,兩個人面對面走搭石,又是怎樣的情景呢?誰來讀讀文中的句子?

句三: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師:找得很準。這裏的讓對方先走僅僅是一次嗎?

生:不是

師:你從哪個詞語看出來?總會

師:從中你體會到什麼?

師:好一個謙讓啊,你讀懂了文字裏含着的美。把我們體會到的謙讓美送到句子中去。讀。

怪不得,人們讚歎“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引讀。

3、背老人“過”搭石圖

那麼“青年人”和“老人”來走搭石,又是怎樣的情景呢?

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師:你會帶着問題讀書。這兒有個生字(課件中“伏”字變紅),齊讀三遍。

師:這個句子讀一遍是不夠的。你們再讀讀,讀着讀着,有的詞語會讓你的心頭輕輕一顫,你就抓住它,多讀幾遍。

(生自由地讀幾遍)看看那個詞語在你的心頭輕輕一顫了?

生1:“理所當然”打動了我,家鄉的人覺得是應該這麼做的。

師:有你的讀書體會,還有其他的嗎?

生2:我覺得“伏”字打動了我。

師:是的,每個同學都有不同的讀書體驗。我們先來看看“伏”,“伏”是什麼意思?

生:就是“彎”的意思。

師:我們再看看這個“伏”字,什麼結構?

生:左右結構

師:(出示字理圖)左邊——

生:一個人

師:右邊——

生:一條犬

師:在甲骨文時代,“犬”是人類崇拜的一種象徵,彎得是那樣恭敬,是那樣心甘情願啊,(展示“伏”字從甲骨文到篆書到楷書的字理變化過程)我們的祖先就這樣造了“伏”字。

師:現在我是那位老人,誰來做年輕人?請個小夥子。

(一男生上臺)

師:請你做做“伏”的動作

(男生深深地彎下身子)

師:(手搭生的肩)你真是老人的知音,這樣,老人就能輕而易舉地趴在你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過小溪了。

師:(扶起年輕人)到了對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謝嗎?

生:不需要

師:爲什麼?

生:因爲我們家鄉的人都習以爲常了,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師:多好的年輕人,(問另一位同學)老人沒有向年輕人千恩萬謝,年輕人會生氣嗎?

生:不會

師:爲什麼?

生:因爲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師:聽了你們的回答,我就在想哪,當這位老人年輕的時候,他一定也曾經(指課件文字)——

生齊: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

師:因爲(指課件文字)——

生: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師:當這位年輕人老了的時候,也一定會有——

生:年輕人伏下身子揹他

師:因爲——

生: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師:透過這個“伏”字,你們感受到了什麼?

師:說得多好啊!——敬老。你們的這份美好情感也是(指板書)——

再次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引讀。

五、激發想象,訓練表達

師:展開你們的想象,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假如懷抱着寶寶的媽媽來走搭石——假如——

生1:假如膽小的孩子來走搭石

生2:假如拿着行李的外鄉人第一次走搭石

生3:假如回孃家的婦女走搭石

師:是的,還有很多的假如……人們總會怎麼做,人們也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呢?(放樂)發揮你的想象,先想一想,待會兒咱們再說說。

(生髮揮想像想)

師:咱們來交流交流。

生1:假如遇上年幼的孩子來走搭石,大人總會用強健有力的手抱起孩子過搭石,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師:你的想像真豐富,還用上了文中“假如……總會……”的關聯詞,這真是一道令人難忘的風景!

生2:假如遇到扛着一大包行李的外鄉人來走搭石,年輕人一定會接過他的行李,扛在自己的肩膀上,還會提醒外鄉人“緊走搭石慢過橋”。

師:是的。淳樸的民風已經在你心中播下了種子,這真是一道感人的風景!

生3:假如有殘疾人來走搭石,家鄉的人會脫鞋綰褲,不顧水涼,小心翼翼地扶他過搭石。

師:這真是一道聯結人們美好情感的風景!還有很多的假如……假如……咱們回去寫一寫吧。

師:也許有一天,這裏會架上橋、通上路,也許有一天,搭石在家鄉會永遠地消失了,但是家鄉的人們走搭石的美,卻會永遠地留在我們每一個人的——

2、下節課,我們再來學習擺搭石的相關內容,感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抄寫自己感興趣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