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二年級美術教案【新版多篇】

二年級美術教案【新版多篇】

二年級美術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知花邊是圖形的重複廷伸;

2、技能目標:培養學生折、剪、貼、畫、印等動手能力,掌握製作技法;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敢想敢說,大膽創造意識,體驗花邊圖案的美感;

4、發展目標:培養學生造型設計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花邊圖案的圖形特點;

教學難點:花邊的設計、應用;

教學準備:

課前:佈置學生收集有花邊的東西(例:手帕、餐巾布,碗、蝶、瓶子、布娃娃等)。

課時:剪刀、膠水、臘光紙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老師組織學生上臺展示(投影)收集的各種有花邊的東西。( 老師提問、學生欣賞相結合導入課程主題內容)

1你喜歡自己收集的東西嗎?它漂亮嗎? 引出花邊具有裝飾、美觀的作用,能使一件原本單調的物體更加美觀、豐富。

2這些漂亮的花邊造型選用了什麼材料?

3你能發現這些漂亮的花邊,這有什麼樣的規律。引出是圖形的不斷重複排列延伸的知識點,老師可適時作簡單演示。

4找一找我們身邊的東西還有哪些有漂亮的花邊:手帕、餐巾布、牀單、布簾、衣服的衣領、袖子、熱水瓶、碗、蝶、瓶子、畫框、輪胎紋理等。

二、探索研究:

我們知道花邊是一種向兩邊重複延伸的圖形,我們用什麼樣的方法來製作花邊?

學生:畫的、剪貼的、蓋印的

老師示範:

1畫:

2剪:連續圖案剪法:

1、取一張長寬合適的長條紙,從中間連續對摺數次成一小方形;

2、在摺好的紙上畫上要剪的紋樣(紙兩邊的點不要剪斷,一定要有物與物有連接的地方);剪掉空白處,留下色彩花紋展開爲延接的圖案花。

數張紙重疊剪出的單個圖形(不連接)進行排列組合,也能作出漂亮的花邊

三、設計製作:

1、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圖形(紋樣)

2、學生練習,老師適時指導(根據學生的能力進行輔導幫助,使每個學生能享受成功的快樂。

四、應用建議:

1、給自己的美術課本封面、學習園地、黑板設計一個漂亮的花邊

2、在各種瓶、罐或日用器皿上進行裝飾。

二年級美術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一)認知:認識花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能綜合運用各種媒材和多種表現手法進行“花”的創作。

(二)情感:感知、體驗“花”的自然美、藝術美,培養觀察生活、熱愛生活的情感與合作意識,激發大膽發表、展示的勇氣。

(三)能力:培養認識、發表、探究、創造、展示“花”的美的能力及綜合利用各種材料、方法去創作、裝飾、美化生活和美化自身的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感知、探討、理解花的自然美、藝術美、內在美,引發愛花之情和環保意識。綜合探索運用各種媒材和多種表現手法表現花朵。

難點:探索運用各種材料、方法表現有創意的“美麗的花”。

工具材料

(一)教師:

1、各種花的圖片。

2、花的作品若干。

(二)學生:

1、水彩筆、彩紙、絹紙、剪刀等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預備鈴響後,上課前整頓紀律並審視學生學具準備情況。

(二)談話導入

師: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大自然變漂亮了,知道爲什麼嗎?

生:因爲樹葉綠了,小燕子回來了,桃花開了,學校的山茶花也開了……

師:你喜歡花嗎?爲什麼?

生:很喜歡。因爲花很美……

師:花很美,如果到處都是花朵多麼好啊。今天就讓我們一同進入鮮花的世界——揭題《花兒朵朵》

(三)觀察、欣賞、感受

1、各種花朵欣賞(課件展示,伴有音樂,逐一播放圖片。)

2、提問:

(1)你最喜歡什麼花?爲什麼?

(2)你知道國花嗎?知道它叫什麼名字,長什麼樣?

3、花朵們有着自己獨特的名字,但是很多花朵的形狀是非常相似的。(出示圖片,讓學生說說這些花朵的形狀像什麼,有的像喇叭,有的像碗,有的像碟子。

4、花瓣圍繞在花蕊的周圍生長,有些花的花瓣只有一層,有些花的花瓣則有很多層。

(四)自主選擇,創造表現。

我們剛纔看到了各種各樣的花,它們有的是紫色的,有的是紅色的,有的是白色的,五顏六色的真漂亮。有的花像球一樣,有的像喇叭一樣真好看。小朋友找到了各種各樣的花,可真高興,可是這一大片草地不高興了,爲什麼呢?(沒有花)

(1)對了,草地真寂寞,它很想和花寶寶交朋友呢。那我們有什麼辦法來幫它們呢?我們一起用能幹的小手做些各種姿態各種形狀的花送給草地,好嗎?

(2)思考、探索

①實例欣賞,出示老師要送給小草的花朵,問:“老師畫的花美在什麼地方”。(色彩、形態)

②問:還可以用什麼方法表現花朵?(彩色紙剪貼)

③教師出示範作並做一些剪花朵的示範。

(五)學生創作

①要求:同桌合作製作一朵花,可以畫或剪貼,然後把花沿輪廓剪下送給小草。 ②教師巡迴輔導解決學生作業過程中的問題。

(六)展示和小結

1、展示學生作業。

2、問:你最喜歡哪朵花,爲什麼?

(七)延伸—— 環保教育。

師:有的人看見好看的花就把它摘下來,他這樣做對不對?爲什麼?

生:不對。花是大家的,要愛護公物,要美化城市,不要摘花……

結束語:同學們都知道摘花是不對的,我們自己不但不摘花,還要勸別人不要摘花,要愛護公物,讓我們的城市更加美,讓我們的祖國到處都是花的海洋。

五、教學效果

學生互相合作設計製作出美麗的花,在創造能力的培養方面得到了一次良好的鍛鍊。在活動中,能積極參與,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感受和對他人、自己作品的意見。

六、教學反思

(一)成功之處:

本課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在教學中應時常把它放在第一位,針對不同類型的課用不同手段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快樂學習,這一點在本課教學中得以實現。

在這一課中,我收集了許多季花卉圖片做成課件,在談話導入,創設情境後,讓學生在視聽環境中真實感受花的美。在播放時能不時地聽到學生驚訝的讚歎聲,對花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與喜愛。就這樣,他們帶着這一份喜愛不由自主地進入學習的每一環節,並快樂學習。

(二)失敗之處

有些基礎薄弱的學生沒有很好地參與進來,教師應該鼓勵其學生激情創造,大膽誇張,讓學生享受創造的樂趣,快樂地投入角色,不一定要以現實世界的標準決定其合理性。

國小二年級的美術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學習用一次性紙杯製作掛錶,培養幼兒剪、塗、固定的動手能力。

2、認識表上數字的意義及認識區分時針和分針。

3、通過用廢舊的一次性紙杯來進行創作變廢爲寶,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教學準備:

廢舊的一次性紙杯數個、剪刀數把、水彩筆數套、繩子數根、膠帶一卷、大掛錶一隻、圖釘一盒、卡紙做的分針時針數套。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出示大掛錶,請幼兒觀察,提問:它的作用是什麼?表上面都有什麼?它們各自的作用是什麼?幼兒討論回答。

教師總結:表是用來掌握時間的,一天共有24個小時,白天12個小時,晚上12個小時,表上面有1—12的數字,有兩個錶針,長的是分針,短的是時針,時針跑兩個數字間一個空格是一個小時,分針跑一週是一個小時。今天我們自己做一個掛錶如何?

二、基本部分

1、出示紙杯,這是一隻廢舊的紙杯要丟掉的,爲了減少對地球的污染,保護我們生活的家園,我們可以將它變廢爲寶,你們想想可以做些什麼呢?發揮幼兒的想像進行討論,教師加以引導。現在,我要把紙杯做一隻小掛錶來裝飾我們的活動室,你們覺得如何?

2、介紹示範製作過程

(1)用剪刀從杯口向下至杯底隨意剪成數條。

(2)把剪好的條條從杯底向外壓成象一盛開的太陽花狀,把條條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或花紋進行裝飾。

(3)用膠帶在其中一片花瓣上粘上繩子,用黑水筆在杯底粘繩子的花瓣正下方寫上數字12,其餘1—11的數字如掛錶數字一樣填寫一週。

(4)將分針時針用圖釘固定在杯底中心位置,針頭用膠泥堵上防止扎傷,就這樣一隻漂亮的紙杯掛錶就做好了。

3、交待注意事項

(1)使用剪刀時,不要把剪刀頭對準別人或自己,防止扎傷。

(2)把紙杯剪成條條時,儘量剪勻稱,以免影響視觀效果。

(3)在填寫數字12時,先拎起繩子找準正上方。

(4)在固定時針分針時注意保護自己,防止扎傷。

4、分發製作材料,請幼兒自己動手製作,教師巡迴指導,適時協助個別幼兒,鼓勵幼兒堅持獨立完成作品。

三、結束部分

展示幼兒作品,讓幼兒相互欣賞並評價同伴的作品,最後教師總結評價幼兒作品。

二年級美術教案 篇四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增強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

2、初步接觸依形想象並繪製的基本方法。

過程與方法

1、組織“捉影”遊戲。(認識人物輪廓)

2、開展“影子”探祕。(認識形態變化)

3、想象完整形態,充分表現個性。

4、欣賞評價,從中獲趣。

情感態度價值觀

增強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培養髮展對形於色的想象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真組織學生開展“捉影”活動,認識理解形態的變化。

難點:指導學生依形想象並繪畫成圖。

三、學法指導

1、室外造影遊戲。(自由擺姿造型)

2、室內借形想象。(添畫完形創作)

四、教學準備

課件

五、教學課時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5分)

1、課件展示:謎語。“你走他也走,你動他也動,就在腳下面,怎也抓不住。”

2、板書課題:《影子大王》

二、捉影遊戲(8分)

1、室外操場。

觀察人物、樹等影子。思考:這些影子是怎麼來的?

2、學習捉影方法。

你能用手捉住嗎?怎樣才能捉住呢?

3、小結。用粉筆把影子的邊緣畫下來,就把影子捉住了。

三、影子探祕(5分)

1、觀察影子的變化。(變化多端)

2、多人組合姿勢,變化更有趣的影子。

3、構思。首先是把現實中存在的問題解決,再是選擇最科學的方法把它變成一幅美麗的畫。

四、完成添畫(5分)

1、集合學生觀察影子,引導聯想,它們像什麼?(動物、大小壺等)

2、引導想象添畫。

3、小結:大膽添畫。

五、學生創作(10分)

1、室內創作。

2、指導構圖。

3、修改完善。

六、欣賞評價(7分)

1、學生展示作品。

2、學生互評。

3、教師點評。

七、當堂作業

學生完成一幅影子繪畫作品。

八、板書設計

1、影子大王

人、樹——(影子)——光照

變化多端

九、教學反思

本課設計兩大教學空間,前者是室外活動,主要開展“捉影遊戲,親身體驗影子形成的理由,形狀變化多端,以及如何能夠留下影子。後者是室內繪畫創作,由觀察到的影子引發聯想。像動物,像大小壺等形態,大膽構造完成製圖。本課由謎語導入,激趣,由評價作結,收穫甚多。樂在其中,易於言表。

二年級美術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瞭解貓的生活習性及相關知識。

2、大膽運用各種表現方式來描繪貓,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3、培養學生熱愛小動物的美好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激發學生們的想象,表現千姿百態的貓。

難點:組織畫面,表現自己獨特的創意。

課前準備

(學生)貓的圖片、顏料、色紙、剪刀、膠水等工具材料

(教師)各種貓的圖片、示範作品、課件、色紙、剪刀、膠水等工具材料

教學過程

1、辨聲揭題。

(1)課件播放各種動物的叫聲,讓學生大膽猜,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

(2)當學生聽到貓的叫聲“喵……喵……”而猜出貓時,教師隨即揭題。

2、回憶交流。

(1)回憶:你在哪些地方見到過貓?聽到過哪些有關貓的故事?給你印象最深的貓是怎樣的?

(2)學生分小組交流後,選派代表彙報。

3、討論分析。

分小組抽籤討論以下問題並彙報:

(1)貓主要由哪幾部分組成?(課件播放貓的頭部、軀幹、四肢、尾巴等。)

(2)貓的頭部由哪幾部分組成?各有什麼作用和特點?(課件隨機播放貓頭的特寫鏡頭。)

(3)你見到過的貓的毛色是怎樣的?(課件播放貓的毛色圖片。)

(4)貓的坐、臥、行、走等動作有什麼變化規律?(課件播放相關畫面。)

4、欣賞感悟。

(1)播放《貓和老鼠》等有趣的動畫片片段或圖片,體會貓的各種不同動態造型和誇張造型,進一步激起學生的表現慾望。

(2)展示潘天壽、黃胄等畫家畫貓的作品,欣賞體會生動的瞬間貓的神態。

(3)展示優秀學生作品,激活學生思維,鼓勵創造性的表現。

5、練習體驗。

(1)作業要求: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創造性地表現貓。

(2)教師巡視輔導:從構圖飽滿、主題突出、情節生動、色彩鮮豔等方面予以指導。

6、交流評價。

(1)給自己的作品編小故事,小組間講述交流。小組評出優秀作品,予以全班展示。

(2)課後鼓勵學生模仿《貓和老鼠》自編連環畫小故事。

美術二年級學期教案 篇六

教學介紹:

《美術課程標準》指出:“美術課的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想象、創造等形象思維能力。”本課學習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相關,對於風的感性體驗學生比較豐富,風是看不見也摸不着的自然現象,對於它的表現只有從其它相關聯的事物上去體現,可以讓學生通過看看、想想、講講、畫畫等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表現能力、記憶力,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引導學生主動發展,素質全面提高。

教材分析:

本課屬於造型·表現課,教師以春夏秋冬四季風不同的特點進行啓發,引導學生通過簡單的創意和繪畫,來表現風吹來時的情景和感受。

學生分析:

學生經過一年級美術的學習,繪畫能力有了明顯的進步。但有個別同學因爲有一段時間去參加珠心算訓練而沒有參加美術課程的學習,構圖表現能力較弱。需要加強指導。

教學目標:

1、瞭解春、夏、秋、冬風的不同特點。

2、引導學生通過簡單的創意和繪畫,來表現風吹來時事物的變化及特徵,感受不同的風帶來的快樂、興奮、緊張、害怕的心情。

3、知識整合。與二年級語文第16課《風娃娃》、科學《風的形成》關聯整合。喚起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觀察回憶春夏秋冬四季颳風時周圍事物和人物的變化。

教學難點:

運用線條大膽的表現出風來時的情景和感受。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自制教具、扇子、學生作品

學具準備:圖畫紙、水彩筆、油畫棒

教學思路:風的產生、風的作用、春風、夏風、秋風、冬風、畫風、評風、展風

教學方法:多媒體課件創設情景、直觀演示法、討論法、談話法、體驗法

教學過程:

一、直觀演示引入新課

1、自制長紙條門簾下垂,師用扇子扇動,請同學們注意看,發生了什麼?

生:門簾動了。

師:爲什麼老師做的門簾動了呢?

生:因爲有風了。風來了。

師:對。因爲風來了。(邊說邊板書課題:風來了,並隨即用簡筆畫法風把“風”字裝飾)

(設計意圖:通過直觀演示,學生很容易進入風來了的情景。而教師新穎的課題設計同時吸引了學生的目光,營造了一個有趣活潑的課堂氣氛。)

二、風的形成和作用

師問:風是怎麼形成的呢?生答:空氣流動產生風。冷熱空氣流動的快,風就大,空氣流動的慢,風就小。風的大小對人們又什麼作用呢?

生(討論後)答:大風能讓風車轉動,抽水快;大風能讓帆船行走的快;可以放風箏,把衣服吹乾;風能還可以發電,環保節能……

師:我忍不住要誇獎同學們了。你們想到風的作用真多。“聽,它來了,它又走了,它沒給自己留下什麼,卻給大地換了新裝。”(設計意圖:知識整合。學生學習過《科學》課中“風的形成”,已有的知識經驗有助於學生參與繪畫熱情,而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第16課《風娃娃》學生又剛剛學習過。藉助熟悉的知識經驗再次調動學生參與熱情。而最後一句過度句,從學生已有的《科學》和《語文》知識經驗中過渡到美術的春夏秋冬四季體驗中。)

三、教師細說春夏秋冬的風。注意用語調把四季風的特點和給人的感受表達出來。並即興板演柳

樹在不同風中的形態。

春風來了。“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我們都背過這些詩歌,春風像剪刀,把嫩綠的葉子剪出。春風給我們什麼感覺呢?

生:暖暖的,舒服的。像媽媽的手撫摸着我。學生的想象力很豐富,爲什麼不表演一下春風中的感覺呢?我們像花一樣,在春風中綻開了,微笑一下。那麼用線條畫春風的時候,一定要自然而流暢,這樣才能表現出春風中舒暢的感覺。

師要隨機直觀演示流暢線條風的畫法。

春風中,我們的衣服是什麼樣的?畫面色彩是什麼色的?注意觀察。

欣賞(課件):同齡人筆下的春天的風。1、剪貼加繪畫《春姑娘》、兒童版畫《放風箏》、黑白鉛筆畫《放風箏》(設計意圖:加深學生對春風的感受,並學會用線條表現風,欣賞開闊學生視野,對學生的獨立創作起到啓迪作用。而即興板演既傳達了教師的美術基本功底,又讓學生獲得直接認知。)

悶熱的夏天,樹葉都打了卷兒,狗熱的直吐舌頭,這時候忽然來了一陣風,啊,你是什麼感覺?

高興、興奮。怎麼表現出來?舉手歡呼、把衣服畫成夏天的短衣服短褲。

當瓜果飄香的季節----秋天來臨時,一陣風吹來,空氣裏飄來瓜果的香氣。但,一天天過去,風的脾氣變大了。我們欣賞《陣風》這幅畫是誰的作品?他是哪個國家的畫家?作品名稱是什麼?陣風是什麼意思呢?感受到了風了嗎?怎麼看出來的?

師總結:大風來的時候,有些物體的形態就會發生變化。師即興簡筆畫----無風時的柳樹。

當大風來的時候,它會有什麼變化呢?師即興簡筆畫-----風中的柳樹。風越大樹的變化會更大,比如說樹幹彎了、樹斷了。

出示課件圖片:接着我們再來看看人在大風中的樣子。(多引導動作和表情的不同)。觀察從哪裏看出畫面有風的?風是從哪個方向吹過來的呢?並引導學生欣賞人物的動態及事物隨風飄動的形態。

師:欣賞了這些圖片,我們知道人在風中不僅有動作的不同,而且有外形的變化,同時還有表情的變化,有舒心的,有興奮的,有緊張的,有艱難的。

有一首風的兒歌,又科學又好聽,對我們的繪畫有很大幫助。我們一起來欣賞。

課件展示風級兒歌:零級煙柱直衝天,一級青煙隨風偏,二級輕風吹臉面,三級葉動紅旗展,四級枝搖飛紙片,五級帶葉小樹搖,六級舉傘步行艱,七級迎風走不便,八級風吹樹枝斷,九級屋頂飛瓦片,十級拔樹又倒屋,十一、十二級陸上很少見。(設計意圖:用朗誦、簡筆畫、課件、風級兒歌等形式開闊學生視野,加深學生對風中景物的理解,並繪畫,是本課重點與難點。)

四、畫風

1、討論:如何結合自己的想象與感受,畫一幅非常有趣的關於風來了的作品?師:根據自己的記憶和想像,以自己爲主體,表現自己在不同風中的感受。用單色的表現方式畫,注意要添畫合適情景,畫出風來了的感覺。

2、學生作畫,教師對存在的問題及時指導。(聽音樂作畫)學生作業,可分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單色構圖,第二課時上色完成。對色彩的要求是符合季節性,對比協調。

3、整理工具,材料,養成良好習慣。

五、作業講評

方式:1、學生自評。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畫面編一個小故事,向大家做介紹。

2、學生互評:哪位同學的畫面效果好,值得學習。

3、教師鼓勵性講評:優秀的繪畫作品像一朵朵花開在春風裏,供我們欣賞;如一張張精美的帆,瞧!我們的帆船出發了!如一臺風車,風車轉動了,帶給我們童年的歡樂。同學們,這,就是老師和你們共同完成的風來了的圖畫。(教師把優秀學生作業粘貼於黑板上,拼成花朵、帆船、風車的形狀,和課題的風的簡筆畫,柳樹的簡筆畫構成一幅完整的圖畫。)

二年級美術教案 篇七

【教學目的】:

初步感知中國畫和油畫不同工具材料、技法所產生的不同藝術風格;能用語言表達自己對作品的內容、造型要素等的感受。感知中國畫的“文房四寶”和油畫的“油彩和畫布”,在比較中體會作者對平凡美與生活美的發現與創作情感;體會畫家對生活美的感受與表現生活美的情感。

【教學重點】:

能用語言表達自己對作品“形與色”的感受和童年“美與趣”的回憶。

【教學難點】:

瞭解中國畫“線造型”與油畫“塊面組合”的藝術形式。

【教學時間】:

第1周

【教學準備】:

範作

【教學內容】:

畫家眼中的兒童

【教學過程】:

一、體驗活動:創設嘗試“文房四寶”和“油彩畫布”的情景。

摸一摸:讓學生在觸摸中嘗試文房四寶和油彩畫布,初步感知兩種不同材料、工具的特點。

畫一畫:用毛筆和油畫筆畫“點”和“線”,觀察兩者有什麼不同。找一找:你認爲教材中哪些作品選用了“文房四寶”,哪些選用了“油彩畫布”?你是從哪裏觀察出來的?

二、體驗活動:比較工筆畫與意筆畫的不同。

想一想:比較《小庭嬰戲圖》、《牧牛》、《蒲公英》三張作品,作者哪些地方用了流暢細膩的線條,哪些地方用了粗獷的線條表現?

說一說:流暢細膩的線條給你什麼感覺?粗獷的點、線給你什麼感覺?

三、探究活動: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張畫進行欣賞與評述。

選一選:你喜歡哪一幅作品?它給你什麼感受?(提供選擇詞語:歡樂、吉祥、熱鬧、鄉土氣息、城市生活、農村生活、可愛、大自然氣息、有趣、文靜、調皮、生動、親情等)

說一說:作品中哪些地方使你產生這種感覺?(引導觀察作品的形與色,體會不同畫種、不同時代、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及生活情趣。)、

四、評述活動:評一評我喜歡的好作品。

描述:作品中描繪了什麼?給你什麼感受?(提供一些美術語言,讓學生選擇。)

分析:以個人或小組合作,在作品中找出使你產生這種感覺的地方。(引導欣賞作品的造型與色彩)

解釋:教師提供作品的背景資料,或補充解說。

評價:說說自己對作品的感想或提出改進意見。

五、評述活動:感受自己的生活照片,美在哪裏?

找一找:找出自己喜歡的一張生活照片(提供相關詞語讓學生選擇,如快樂、親情、有趣、可愛等)

說一說:描述一下照片上的情景(引導細緻的觀察),自己在幹什麼?

畫一畫:我的童年。

評一評:我的作品美在哪裏?同學作品美在哪裏?(與同學作品比較一下)

二年級美術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培養想象、造型、創造和合作能力。

2、在歡樂的氣氛中體會美術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簡單的陶藝製作方法,體驗你的特性

2、以生活爲源泉進行創作,小工具的使用。

教學準備:

教師:陶泥、簡單工具、課 件

學生:水彩筆,油畫棒,陶泥。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穩定紀律,檢查用具。

二、導入:

三、新授:

1、導入:

欣賞原始時代的陶藝作品。

(1)這些器物的造型讓你想到了什麼?

(2)你知道他們使用什麼做的嗎?

(3)哪個造型讓你覺得非常有趣?

(4)古代的先人們用什麼方法制造的?

2、新授:

教師講授示捏你泥方法。

揉、捏、搓、按、擀 ……

3、探究:

利用自己帶來的工具,看看你有什麼創新的使用方法。

4、欣賞書上作品

你喜歡哪一個? 他給你什麼啓迪? 如果讓你做,你打算做個什麼?小組討論

嘗試用這些方捏成高矮胖瘦不同的形體。

學生實踐,發言 調動學習積極性。

四、學生作業。

小結

a)作業展評:展示自己的作品,給同學講講你的創作思路。

b)課後延伸:除了泥巴,你還能用什麼材料製作雕塑作品呢?

二年級美術教案 篇九

第一課時

教學重難點

重點:觀察小畫冊的製作,學會製作小畫冊

難點:正確製作小畫冊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小畫冊範本、課件

學具:白紙、剪刀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明確學習目標。

1.欣賞小畫冊,並分析其製作的特殊性。

2.板書課題:神奇的小畫冊

(二)探究質疑,嘗試瞭解折制方法,探究性學習。

第一部分:師生探討;

第二部分:學生實踐研究。

1.討論:神奇小畫冊是怎樣製作的呢?

2.請學生上臺來嘗試折。

3.運用媒體直觀瞭解折法。

4.你發現了什麼?有趣嗎?

5.請你來給它編個故事,看誰編的故事最有趣。

6.怎麼樣,這個小畫冊好玩吧,我們也來試一試

(三)教師示範,解決折剪處添畫、銜接問題。

師生互動製作小畫冊。

提示:剪部位與小畫冊變化中的聯繫。

(出示例圖進行說明)

1、看到老師的小畫冊,你來猜一猜,這個小畫冊該怎麼做呢?

2、老師小結並示範:小朋友真是很聰明,老師沒教,就能猜到小畫冊的製作方法。首先要用兩張紙折成書本形狀,然後在已摺好的紙上剪一個缺口,小畫冊就剪好了,再在上面畫出圖形即可。身的變化。

3、動腦筋:怎樣才能使畫面翻動後頭和身子仍然會有機的連接起來?

(四)學生製作、老師指導

製作好空白的畫冊,準備下節課添畫

(五)課後拓展

今天,我們觀察了神奇的小畫冊是怎麼製作的,準備好了製作的工具,下節課我們來完成神奇的小畫冊,同學們可以課後構思,怎麼樣添畫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折折剪剪畫畫,使小朋友手中的小紙片變成一個神奇的小畫冊。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在畫冊的輪迴繪畫中變得豐富多彩有趣味。

教學重難點

重點:畫冊的折剪添畫過程與方法

難點:有新意的變化,變化的統一性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小畫冊範本、課件

學具:自制小畫冊、白紙、油畫棒、剪刀

教學過程

(一)欣賞有趣的學生作品

1、互相有關聯的四張連在一起的小畫冊。

2、已經脫節的四張相連的小畫冊

(二)拓展思維發散,分組進行添畫比賽。(通過討論、比賽、欣賞,使學生思維更活躍,同時鞏固銜接問題)

1、討論:小畫冊除了畫人物之外,還能畫什麼?

2、分組比賽:各組同學按座位順序逐個上臺輪流畫。

3、評析作業,解決銜接問題。板書:巧妙銜接。

4、欣賞畫冊,鞏固知識。

(三)學生自主表現,教師指導。(明確作業要求,引導學生創作表現)

1、作業要求:運用折、剪、畫等方法制作一本神奇小畫冊。

2、你可以將自己的小畫冊的第2、3、4頁給你的同桌繼續添畫,看他能不能將你的畫冊變得更加神奇。

3、當然,如果你不想給同學添畫也可以。

4、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四)相互賞析評價,總結下課。(通過相互賞析評價,滿足學生表現慾望)

1、師生開展評述交流活動。

2、將做好的小畫冊編一個有趣的故事講給你的同桌聽一聽。看誰的故事最奇特。

3、根據同學們的推薦請做得好,又講得好的同學上臺來講一講你的神奇小畫冊和神奇的故事

4、教師總結。

二年級美術教案 篇十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酸、甜、苦、辣、鹹五種味道的辨別,學會用各種色彩、圖形表現對五種不同味道的感覺。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在瞭解不同色彩的同時學會如何去以不同的繪畫形式來體現“味道”。

3、審美目標:朋友學生對色彩的敏銳感覺,初步掌握各種色彩在生活中的運用,體驗美、感受美。

4、品德目標:培養學生、愛勞動、愛生活的優良品質。

5、情感目標:在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創作慾望。

二、教學重點:對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及愛生活、愛勞動的思想滲透。

三、教學難點:用不同的繪畫、製作等美術形式來表現“酸、甜、苦、辣、鹹”五種味道帶給人們的感受。

四、學具準備:五味瓶、彩色紙、顏色、剪刀、膠水、糖、鹽、醋、辣椒、藥片、範圖、多彩泥……

五、教學媒體:KT展示板、實物投影儀、音樂……

六、設計思路:

本課屬於造型的表現學習領域,它是美術課程中覆蓋面最寬,分量最重的部分。所以設計本課時,我把重點放在學生學習活動方式的靈活多變上,我精心設計了教學過程,採用了實驗、遊戲、分組活動等方法,從導入階段就開始注重培養學生對“五味”的語言和藝術表現能力;在能力培養方面,發展階段過程中我積極爲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尋找與常識不同的且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通過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表現自己的所感、所見、所聞、所嘗、所想,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在評價整理階段,給學生作品予以肯定並進行小組互評,真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學會學習方法而達到促進其自主的主動學習的目的。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1、教師活動:以做實驗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聞”、“嘗”的方法來認識“酸、甜、苦、辣、鹹”這五種味道。(出示放有糖、鹽、醋、辣椒、藥片的“五味瓶”)

1、學生活動:體會並口頭描述“五味”帶給自己的感覺。如:吃到的、聞到的、看到的、身體神經感覺到的'……

1、作用:以趣味性的實驗活動這種方式引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2、教師活動:出示板書題圖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

2、學生活動:通過題圖初步明確色彩與感覺的關係。

2、作用:體會色彩給以我們的直覺反映和思維反映。

3、教師活動:出示不同顏色的卡片,引導學生分組分析心理感受,並以遊戲的形式把對應“味道”的顏色找出來。

3、學生活動:以小組爲單位以競爭的形式,對彩色卡片進行分析、討論。得出與味道對應的顏色是什麼的答案。如:紅-辣、綠- 酸、白- 鹹、黑- 苦、黃- 甜、褐色- 甜、紫- 甜、紫- 酸等不同的答案。

3、作用:培養學生大膽聯想,積極參與的態度。

(二)發展階段

1、教師活動:引導學生講述自己見過生活中“五味瓶”的外形和作用。(同時出示實物和有關資料圖片。

1、學生活動: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並說出“五味瓶”的用途。

1、作用:豐富其感性認識,將認識想理性漫漫培養,幫助學生自主的去發現去總結。

2、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分組討論通過什麼方法可以表現出“味道”。

2、學生活動:分組討論得到答案。如:糖、蜜是甜的;葡萄、醋是酸的;辣椒是辣的;鹽是鹹的;苦瓜、藥片是苦的……再如:可以畫表情;畫顏色;做各種各樣的瓶子。

2、作用:鼓勵學生積極思維大膽想象,發揚民主,調動每一個學生的潛能。

3、教師活動:指導學生用不同形式來表達自己對“五味”的認識。

(三)評價階段

1、教師活動:出示KT展示板(有五種不同形狀的瓶子),指導把自己的作品展放在上面。

1、學生活動:展示自己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喜悅。

2、教師活動:做課中小結,引導學生欣賞相互評議、欣賞彼此的作品。

2、學生活動:積極表達並進行交流。

2、作用: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四)整理階段

1、教師活動:巡迴指導,鼓勵學生取長補短大膽改進自己的作品。

1、學生活動:整理自己的作品,組合完成KT板上的大“五味瓶”。

1、作用:養成良好學習行爲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