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二年級數學教案【多篇】

二年級數學教案【多篇】

二年級數學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分橘子等實際操作,初步體會有餘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2、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掌握有餘數除法的書寫格式,使學生體會到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體會到學習有餘數除法的必要性。

3、在操作、探索、發現中,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教學重、難點掌握有餘數除法的書寫格式。

教學過程:

一、創境激疑

1、用豎式計算。

56÷7 42÷6 32÷8 35÷5 81÷9 21÷3 16÷2 63÷9

2、談話導入課題,並板書課題。分橘子有餘數的除法

二、互動解疑平均分後有時會出現餘數。

1、課件顯示14個橘子畫面。

2、組織小組討論:有14個橘子,如果每盤放4個,可以放幾盤?請每個同學用代表橘子的圓片實際分一分,在小組內討論怎樣列出算式,用豎式怎樣表示。

3、全班進行交流。指名回答:投影顯示學生的圓片圖,引導學生探究豎式各數表示的意思及單位名稱的寫法,並進一步認識餘數。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14÷4=3盤……2個答:可以放3盤,還剩2個。4引導學生認識豎式中:“14”表示把14個橘子拿去分,“4”表示每盤放4個,“3”表示放了3盤強調單位“盤”,“12”表示3盤共12個4×3=12。“2”表示放了3盤後還剩下2個。強調單位:“個”5說明“2”是這個豎式的餘數,這2個不能再繼續往下分了,不然每盤就放得不一樣多了。6體驗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三、啓思導疑

1、先由學生操作用圓片分一分。再列出除法豎式,獨立解答 “試一試”。

2、討論:根據剛纔這道習題,你發現了什麼?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3、學生獨立完成“算一算,想一想”,指名板書,全班齊練。練習完,比較每道題的餘數和除數,你發現了什麼?指名回答:餘數要比除數小。

四、實踐應用

“練一練”第1、2、3、4題。

五、總結評價

1、今天這節課學習了什麼?

2、你有哪些收穫?

除法豎式的寫法,有餘數的除法,餘數要比除數

二年級數學教案 篇二

教材簡析]

本課教材是幫助學生把平均分的不同方法加以整合,讓學生體會到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既可以每幾個一份地分,也可以平均分成幾份地分,分的過程雖然有所差別,但分的結果是每份都是相同的,從而在整體上理解平均分的含義。教材設計了一個開放性的例題,並就其中的一種結果,揭示了兩種不同的分的過程,然後再引導學生對其他各種不同的分法展開進一步討論和交流,體會平均分的每一種結果可以從不同的分的過程中得到。

想想做做中的題目進一步通過各種不同的情景下的平均分問題,有層次地讓學生逐步加深對平均分本質特徵的認識。

[教學目標]

1.繼續讓學生經歷平均分的活動過程,體會平均分的兩種操作方法,通過操作,進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質特徵。

2.通過與生活實際相聯繫的開放題的教學,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從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起學習數學的信心。

3.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鋪墊準備

1.教師在磁性黑板上展示8個圓片。

⑴提出要求:①把它們平均分成4份,看看每份有幾個?②把它們每4個一份的分,看看能分成幾份?

⑵學生拿出自己的圓片動手操作,同時讓兩個同學在黑板上分別操作上述兩種分法。

2.提問:想一想,剛纔自己是怎樣分的,再觀察黑板上兩位同學分出的結果,這兩種分法的結果雖然不一樣,但是它們在分的過程中也有同樣要注意的地方,是什麼地方呢?

3.小結:這兩種分法雖然不一樣,但它們都把每份分得同樣多,所以都是平均分。

[設計意圖:通過課始簡單的操作,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平均分的不同分法,同時通過對操作的反思及兩種分法的初步比較,使學生對平均分的本質特徵有了初步的體會,爲下面兩種分法的整合做好鋪墊。]

二、動手操作,體會領悟

1.創設情景:兔媽媽拿來一些鉛筆,準備將它們分給表現好的幾個小兔子,數一數共有幾枝?(出示12枝鉛筆)

兔媽媽可以怎樣去分這12枝鉛筆呢?

2.明確要求

①出示條件:把12枝鉛筆平均分。

②提問:平均分是什麼意思?

3.自主探索

①你願意來幫幫兔媽媽嗎?想一想應該怎樣分?

②拿出12個圓片來代表12枝鉛筆,動手試一試。

4.初步交流,總結兩種思路

①誰來說說你是怎樣分的?

讓一名學生展示他的結果,同時提問:他這樣分對嗎?爲什麼?還有其他同學也是這樣的嗎?

②他們的結果都是這樣的,都分對了,但是他們又是怎麼想的呢?

教師先請上臺展示的這位同學說一說,然後繼續提問:其他同學的想法是不是都與他一樣呢?不一樣的說一說。

③小結:雖然結果相同,但他們所想的和剛纔分的過程卻可能並不一樣,有的是每幾個一份地分,有的是平均分成幾份,最後,他們所分的結果都是每份鉛筆的枝數相同,因此都符合平均分。

④看一看你的分法,是否符合要求?想一想,如果別人和你的分法相同,他還可能是怎麼想的?

5.小組內交流

①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小組內交流。

②小組討論:除了小組內的幾種分法以外是否還有別的分法?

③小組內總結:你們小組共發現了多少種分法?把它們分別貼在小黑板上。

6.展示後小結: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有不同的分法,可以是每幾個一份地分,也可以是平均分成幾份地分,但不論用哪一種方法,最後結果是每一份是相同的,都是平均分。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要努力處理好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關係。學生在自主探究和獨立思考中明晰了平均分的兩種基本策略,在與同伴的合作交流中,爲把握平均分的本質特徵積累了豐富的感性經驗。]

三、鞏固應用,內化概念

1.依次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第2題、第3題、第4題。

①先出示圖,引導學生進行觀察,知道都是平均分。

②想一想,他們分別可能是怎麼分的?讓學生在小組內從不同角度說一說分的過程。

③獨立完成填空。

④在小組內校對。

2.想想做做第5題。

①出示圖,學生仔細觀察。

②一共有幾本書?你是怎麼知道的?

③如果是平均分的話,可以怎樣分呢?

④獨立完成填空。

⑤小結:像這樣每份同樣多,既可以看成是合起來一共有多少,也可以理解爲是把一些物體進行平均分。

3.想想做做第6題。

①出示圖,說說圖上畫了什麼?

②兔子是怎樣分的?雞是怎樣分的呢?自己先說一說。

③和同桌交流交流。

[設計意圖:這裏的每一個習題,都緊扣教學重點力圖爲學生創設說的環境,讓學生在互相交流和合作的過程中,表述自己的想法,傾聽他人的意見,不斷完善自己的認識,同時樹立自信,並學會尊重他人。]

四、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1.通過今天這堂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

2.發散練習:有15個小朋友,要分成幾個人數相等的小組做遊戲,可以怎樣分?你能想出幾種不同的分法?下課以後去分一分。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自己進行課堂小結,有助於知識的鞏固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課後的拓展促使學生將所學知識在實踐中應用,在潛移默化中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得以形成。]

二年級數學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合生活情境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使學生初步學會畫角,感知角有大有小,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2、從實物或平面圖形中辨認角,瞭解數學和日常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空間觀念。

3、在合作、探究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數學交流能力,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重點難點:

1、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學會用直尺畫角。

2、引導學生畫角,使學生通過直觀感知理解角的大小與兩邊張開的大小程度有關。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出示教材第38頁主題圖,你能找出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嗎?

指名學生彙報。

師:你能從圖中找出角嗎?

指名學生彙報,課件閃動角。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認識角及各部分名稱

(1)出示三角尺,請大家摸一摸三角板,看看有什麼發現。(角有尖尖,角的兩條邊直直的……)

(2)誰來把你找到的角指給大家看一看?(有學生只摸到角的頂點處)

學生小組內討論並互相指指看。(學生會指着兩條邊)

(3)觀察對比,知道角的特徵。

通過大家的想象和仔細觀察,我們得到了許多的角,下面老師請大家再仔細地觀察課件的演示,看看這些角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我們把這一點叫做角的頂點,兩條直直的線叫做角的邊。

想想,每個角都有幾個頂點和幾條邊?(一個頂點,兩條邊)

我們指角的時候一定要把角的頂點和邊準確的指出來。

完成練習:

(1)下面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下面的圖形是角的打“√”,不是角的打“×”

2、比一比,感知角的大小

教師演示滑動角,請同學們看老師這裏的這個角,角的大小有什麼變化?(點擊課件)

學生可以直觀地看到,吸管張得越開,角就越大,吸管合得越攏,角就越小。然後通過課件演示比較角的大小的過程,使學生理解角的大小與兩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

3、學習畫角

(1)解決了那麼多問題,那你能不能把角畫出來呢?老師示範畫一畫,邊畫邊說:先畫一個頂點,從頂點起畫一條直直的線,再從頂點起向不同的方向畫一條直直的線。

(2)學生嘗試畫一畫,教師巡視,指導。

指明學生說說怎麼畫的。

(3)師:爲了讓學生能規範正確地操作,請學生思考兩個問題:①畫角時除了紙和筆還需要什麼;強調直尺。②畫角時要畫些什麼,進一步鞏固角的特點。

(4)用課件演示畫角的過程,交流畫角的順序:先畫頂點再畫邊。運用動畫的方式進一步強調畫角時要用直尺。學生說畫法,教師隨之板演。學生練習畫角,找出一些畫得比較好的作品展示,給予充分的肯定。

三、鞏固練習,拓展應用

1、師:設計了數角的檢測練習,進一步鞏固對角的認識。接着讓學生指一指圖中哪裏有角。

2、找一找自己身邊的物體中哪裏有角。學生從自己身邊不同的物體表面上找出角,感受到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

四、課堂總結,內化提升

今天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你還有哪些問題?引導學生回顧反思談收穫,從而達到內化於心的效果。

二年級數學教案 篇四

一、情境引入

1、今天是我們的一位好朋友的生日,想知道他是誰嗎?

2、(電腦出示:淘氣)讓我們一起來唱首生日歌吧!聽聽淘氣有什麼話要對我們說吧

3、板書課題:生日

二、探究新知

1、統計前的準備活動

(1)今天是幾月幾日?(10月16日)原來淘氣是10月出生的,我們班有誰也是10月份出生的?

(2)你是10月份出生的,那你知道你出生的月份屬於什麼季節的呢?

指名學生說:你是幾月出生的,屬於什麼季節?

(3)我們來看一看,你們出生的季節剛纔你們說對了嗎?

出示課件:四個季節的圖片(並說明哪幾個月是什麼季節)

(4)現在你們知道自己的生日屬於什麼季節了嗎?給你的同桌說一說,說完後坐直。看哪個小組最先完成。

(5)老師要看看誰是亮眼睛,看好了。我們請春季過生的同學舉手;請夏季過生的同學舉手;請秋季過生的同學舉手;請冬季過生的同學舉手。猜一猜哪個季節過生日的最多。

(6)大家的說法各不相同,怎樣才能知道哪個季節過生日的同學最多?有什麼好辦法知道?

學生彙報。鼓勵學生想出不同的方法(如舉手數一數、舉不同顏色的卡片、分排站立、畫正字等)

2、經歷統計活動

(1)6人小組合作統計

師:同學們的辦法真多!接下來我們以小組爲單位做一次調查。那調查應注意什麼?來看看小組合作的要求吧!

(幻燈)

(2)小組活動

師:請同學們在小組中調查一下,並完成統計圖。

(3)全班彙總

師:剛纔老師看了同學們在小組的表現,真積極!下面我們一起完成大的統計圖好嗎?請各小組長彙報你們組的統計結果,說說你們是用什麼方法統計的。

(4)驗證數據

師:這是剛纔大家每個大組調查的結果,老師根據你們的統計繪製出這張班級統計圖。請小朋友們先來數一數在春季過生日的有幾人?夏季、秋季、冬季過生日的有幾人呢?

師:那你們算一算,我們一共統計了多少名同學? 再看一看,今天來這裏上課的同學有多少人?說明在統計時有沒有多餘的?有沒有遺漏的?看來,同學們在統計時非常認真。

3、觀察統計圖,拓展思維

(1)說一說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統計圖,現在你知道哪個季節過生日的同學最多了嗎?從圖中你們還發現了什麼呢?

(2)師:誰願意和老師做朋友?誰能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個季節過生日?小組討論,說出自己的理由。

(3)師:老師也有生日,你們猜猜老師的生日可能在哪個季節呢?生猜。鍾老師12月份過生日,是什麼季節呀?(冬季)對了,老師是冬季過生日的,根據統計圖我們可以猜測出最有可能的結果,但是這個結果不一定是準確的,就像猜老師的生日一樣。

三、拓展應用

1、這個統計圖是怎麼得來的呀?說一說。

2、在生活當中,還有哪些問題需要統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