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蘇軾詩作題西林壁教案【精品多篇】

蘇軾詩作題西林壁教案【精品多篇】

題西林壁教案 篇一

教材分析:

本節課教學內容屬於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國小語文第七冊第二組課文《古詩兩首》中的第一首。本組教材圍繞“觀察與發現”這一專題編排,教學內容都是關於觀察大自然景物和發現大自然奧祕的。

《題西林壁》這首古詩是蘇軾在1084年遊廬山時題在西林寺牆壁上的一首詩。全詩不僅是對廬山雄奇壯觀、千姿百態景象的讚美,而且還蘊含着人生的哲理,內涵深刻,耐人尋味。要想對某個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實際的認識,就必須站在客觀的立場上,正如俗語所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2、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句的意境,明白古詩闡述的道理。

3、學會觀察的方法,樂於把觀察所得表達出來。

教學重點、難點:

想象詩歌描寫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學方法:

熟讀、簡析、體情、自主學習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大家都旅遊過哪些地方?

(板書:廬山)(生跟讀兩遍。)

2、請學生自己談談對廬山都知道些什麼?(指名說)

3、廬山是歷史文化名勝。九百多年前,宋朝著名詩人蘇軾花幾天時間遊覽廬山,對廬山的認識還不夠全面,他感受頗多,在廬山西林寺的牆壁上寫下了一首詩。這首詩就是:《題西林壁》

二、自主探究

1、看課題(結合註釋理解題目意思)(板書:解詩題)

2、你們瞭解蘇軾嗎?(指名說)(板書:知作者)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屢遭貶謫,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散文爲“唐宋八大家”之一。書法,詩詞造詣很高。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詩,請同學們大聲讀,等會老師要請一些同學來讀。(指名分行讀)

強調嶺ling 峯feng 壁、緣,還有同學想讀嗎?那就全班一起讀吧!

3、誰能說說詩句的意思?請同學結合註釋或通過查字典,來理解句子,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打上“?”。

三、合作交流

1、誰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指名說)現在請同學們在小組中互相解決問題,看看哪個小組解決的又快又好!

2、哪個小組可以說說詩的意思?

3、(解釋第一句)知道嶺和峯的區別嗎?(學生畫嶺和峯圖)

4、弄懂了嗎?那同桌互相說一說這一句的意思。

5、那從遠處和近處看又有什麼不同嗎?誰能說說這句的意思?

6、學完前兩句,你有什麼疑問?(爲什麼看廬山不一樣呢?)

7、答案就在詩中,快讀讀吧!誰知道原因了?快來說說!

8、“之所以。。。是因爲。。”句式練習說話,再倒過來說“因爲。。。。所以”

9、誰能把整首詩的意思完整的說下來?同桌先是着說說吧!(指名說)(板書:理詩句)

10、說的真不錯,讓我們再來讀讀詩吧!

四、拓展閱讀。

1、“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結果就不同。”在生活中你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嗎?舉個例子說一說。(指名說)

2、我們評價一個同學時,應該怎樣看?(是隻看他缺點,以此評價他呢?還是隻看他優點呢?)要從不同解度看。

3、上學期我們學過一篇課文叫《畫楊桃》,還記得課文講了一個什麼道理嗎?

4、那你認爲怎樣看才能看清楚廬山的真面目呢?(指名說)

5、是呀!就像下象棋,圍觀的人總比下棋的人看的清楚,這就是“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6、現在就讓我們飽含感情,讀讀這首蘊涵深刻道理的詩吧!(齊讀)

7、想試着背背嗎?你可以選擇獨自背或同桌背,看誰背的既快又有感情。

8、我們全班來一遍吧!已經會背的同學可以合上書背,不會背的同學請你看書讀。(齊背)

9、老師這裏還有幾首描寫廬山的詩,請讀一讀吧!

初入廬山

蘇軾

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 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懷清賞,神遊杳靄間。 如今不是夢,真個是廬山。

芒鞋青竹杖,自掛百錢遊。 可怪深山裏,無人識故侯。

登廬山懷李十使君渤

10、古詩雖然學完了,但是老師希望下課後,同學們能收集、瞭解更多關於廬山的詩。

教學反思:

教學《題西林壁》,這首詩詩句意思淺顯,學生看看註釋就能大致讀懂字面的意思。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學會“緣”字。

2、背誦《題西林壁》。

3、讀懂詞句意思,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人富有哲理的詩句。教學重點難點則爲:理解蘇軾“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詩句所蘊含的哲理,從中獲得啓示。針對我校學生特點和一些語文教師對古詩教學難以把握的情況,課前我設計的教案儘量簡潔、步驟清晰,以期給出一個可以參考的操作模式:一、解詩題(結合註釋)二、知作者(包括一定程度的寫詩背景);三、理詩句(小組合作學習古詩,知大意,如利用字典、課後註釋來理解這首詩歌);四、明詩理(結合說實際和上學期課文《畫楊桃》理解,感悟道理:從不同角度觀察,結果是不一樣的)。

題西林壁教案 篇二

年級:四年級

課型:新授課

課時:一課時

課題: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語文第八冊第十九課《題西林壁》

教學目的:

1、藉助字典弄請詞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詩意思的基礎上理解詩中所含的哲理:觀察角度不同,觀察效果不同;

3、培養學生互助學習的能力;

4、通過學習古詩教給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

重難點:理解詩中所含哲理,培養學生互助學習的能力。

課時:一課時

教具:風景畫、錄像、實物投影儀、實物:三棱柱

教學步驟

一、場景設置

在教室裏懸掛以山爲主題的國畫,同時包括風景畫。

二、導入

1、引入新課

師: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風景優美。同學們都知道哪些風景名勝,說說看。

生說風景(目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

師:同學們說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紹一處風景。(放映廬山錄像)(目的:讓學生對廬山有初步認識,吸引學生注意力)

師:看了以後,你覺得廬山怎麼樣?

生談感想(目的:使學生對廬山的感性認識進行梳理,同時鞏固認識。)

師:著名的北宋詩人蘇軾在觀賞了廬山後,寫下至今仍爲人們稱頌的詩篇——《題西林壁》。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這首古詩(板書詩題)

三、講解

2、初讀古詩,認識生字。

師:請同學們自讀古詩,並把不認識的字勾出來。

3、齊讀古詩,糾正讀音。

師:我知道班上的同學朗誦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爲老師朗誦一次。

生讀古詩,對出現的問題加以糾正。(重點:捲舌音、平舌音)

4、範讀古詩,講讀法。

師:同學們朗誦得不錯,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頓就更好了。可別小看停頓,在古詩中是很有講究的。一般來說,一句詩中每兩個字一停頓,最後三個字連着讀。大家願意聽老師按照這個規則朗誦一遍嗎?

師配樂朗誦古詩

現在請同學們在每句詩的停頓處用“/”作上標記

師:請同學們再來朗誦一遍,注意停頓。

生齊讀古詩(配樂)

5、明確學習任務,組織自學。

師:在這堂課中我們要完成以下的學習任務(出示學習任務),請讀一遍。同學們有沒有信心完成學習任務?(激勵學生)好,現在就請同學們以小組爲單位先完成前四項學習任務。如果遇到了難題可以向老師,同學求助。(合作學習)(課堂預計:自學過程中,學生在解釋詩時會不知道如何下手;解決辦法:講學法,我們在解釋古詩時,通常要使用拆分法,所謂拆分法,就是將一句詩分成若干個部分分別加以解釋,然後將這些解釋聯繫起來。同時你還必須聯繫整首詩的內容來解釋,舉例說明。)

生自學,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出示相關資料(資料:蘇軾個人情況。西林寺。)播放廬山風景。

6、組織學生交流學習成果。

師:你們的任務完成了嗎?

生彙報。

師:那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並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加以糾正。)

生提問,師組織互助解疑。

7、鞏固

師:我們再來領略一下廬山的風光。我希望同學們邊看就邊想我們學的這首詩的內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峯、嶺。共3頁,當前第1頁123

生觀看錄像。

師:在看過了美麗的廬山後,我想請一位同學來判斷一下黑板上的圖形哪一個是山嶺,哪一個是山峯,現在請同學來朗誦這首詩。(引發感情:在朗誦這首詩時你可以想象一下廬山的面貌;成片的雲霧遮擋着連綿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廬山,廬山時隱時現,看到如此美麗的風景,你非常的高興,於是就朗誦出這首廣爲流傳的《題西林壁》)

8、分析古詩結構,引導學生體會古詩所說的道理。

師:看得出許多同學都想來朗誦,那就請同學們一起朗誦。但在朗誦這首詩時,請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一般來說,古詩可分爲兩部分——所見和所感。同學們在朗誦時看看這首詩中哪一部分是寫詩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寫作者的感受的。(學生朗誦時出示課件)(前兩句是寫詩人看到的,後兩句寫感受。)詩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廬山,可是詩人眼中的廬山卻有不同的樣子,這是爲什麼呢?對此詩人是怎樣解釋的?(只緣身在此山中)爲什麼處於山中就看不清廬山的全貌呢?(提示:詩人站在廬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隻有一個面呢?所以無論詩人從什麼角度看廬山,都只能看到廬山的一個——部分)

9、背誦

師:下面請同學們背誦這首古詩。

生背誦古詩(出示課件)

師檢查背誦情況

10、總結

師:這首詩通過寫詩人在廬山因爲觀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廬山也不相同,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觀察事物時,從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樣子會不同。現在,我要給同學們講一個故事,大家在聽故事時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錯在那裏。

師講故事《盲人摸象》

師:請同學們說說這四位盲人他們錯在那裏?

11、結束

師:請大家對照學習任務自己檢查一下是不是都完成了。(出示學習要求)生檢查。詩人蘇軾通過觀賞廬山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了解一個事物就必須全面的進行觀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實,許多道理就存在於我們的生活、學習中,希望同學們也做個有心人,從生活、學習中找道理,學道理。好嗎?

板書設計

題西林壁

北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峯

觀察的遠近/高低/各不同。

同,觀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峯,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註釋]

1、西林:西林寺,在現在江西省的廬山上。這首詩是題在寺裏牆壁上的。

2、緣:因爲。

3、此山:指的是廬山。

[簡析]

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遊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遊詩。《題西林壁》是遊觀廬山後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遊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峯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爲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爲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爲廬山的峯巒所侷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峯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着豐富的內涵,它啓迪我們認識爲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這是一首哲理詩,但詩人不是抽象地發議論,而是緊緊扣住遊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藉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與其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眉州(今四川眉山縣)人。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

課堂實錄:

(生均能正確、流利的朗讀此詩)

師:現在大家出出點子,該怎麼學習這首詩?

生:可以通過看註釋理解詩意。

生:可以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詞義。

生:還可以在理解的基礎上畫畫。

師:請同學們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理解詩意,可以自學,也可以找同伴合作。

(生自學,師隨機指導)

師:現在我們一起交流自己的收穫,好嗎?

生:我知道第一二行的意思是,從正面看,廬山是連綿的山嶺,從側面看,廬山是陡峭的山峯,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的景色都不相同。

生:我知道第三四行的意思是看不清廬山的真正面貌,是因爲身在廬山之中。

生:這是我根據詩意畫的畫。

師:自己理解了詩意,輕聲把詩句讀一次,想想:有什麼疑問嗎?

生:怎樣才能看清廬山真面目呢?

師:請剛纔畫畫的同學把你的畫展示出來,這是六個角度看廬山,老師請教大家:蘇軾只在這六個角度看了廬山嗎?

生:他只選了六個有代表性的角度。

生:“六”在這裏是虛指。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幾幅圖,試着用一句話說說圖意。

生:角度不同,所見也不同。

生:每個角度,只能看到廬山的一部分。

師:那麼怎樣才能看清廬山真面目呢?

生:從多角度看,就能看清廬山真面目。

生:從各個方位看,就能看清廬山真面目。

生:全面的看,就能看清廬山真面目。

師:看山如此,看事如此,看問題也一樣。該怎麼看問題?

生:只有全面地看,才能看清事物真面目。

生:只有多方位看,才能看清事物真面目。

案例分析:

《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在本首古詩的教學中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一個平等的參與者,體現在: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學定教,邊學邊質疑,以學生問題爲主線組織教學,引導領悟道理時由看山到看事,由正面到反面,層層深入,很有層次感。學生通過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情趣。

《題西林壁》優質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古詩,默寫《題西林壁》。

3、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心境,能把讀詩的感受與他人交流。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欣賞古詩文,積累古詩名句。

【教學難點】

體會含有人生哲理的詩句。

【教法學法】

解詩題,知作者;抓字眼,知大意;多誦讀,悟詩情。

課前準備】

課件;蒐集與作者有關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二、初讀感知

1、複習古詩的學習步驟及學習方法

學習步驟:初讀感知→理解詩題→理解詩句→品讀悟意境→熟讀成誦

2、初讀感知

讀通讀正確:學生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然後抽讀。

3、自主識字

三、朗讀感悟

1、板書題目,並解題

[題西林壁]題:書寫,題寫。西林:江西廬山上的西林寺。壁:牆壁。題意是寫在西林寺牆壁上的詩。

2、簡介作者:(見附錄)

3、理解詩句之意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橫看:從正面看。嶺:山嶺。側:從側面看。峯:山峯。遠近高低: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各不同:各種不同的姿態。詩句之意:從正面看,廬山是一道連綿起伏的山嶺;從側面看,廬山是一座巍然聳立的山峯。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呈現出各種不同的姿態。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不識:不認識,不清楚。緣:因爲。只緣:只因爲,就是因爲。此山:這廬山。詩句之意:(我)不認識廬山真面目,只因爲自己在這座廬山之中。

4、再讀詩句,品悟詩意

(1)作者都是怎樣觀察廬山的?(位置:橫看、側看;距離:遠眺、近觀;角度:俯瞰、仰望)位置、距離、角度不同,同看一座山在觀察時看到的山的容貌一樣嗎?(千姿百態)

(2)“橫看”是從哪個角度按什麼順序觀看?看了什麼?(“橫看”是正面,從“左→右”或從“右→左”觀看。這樣看整廬山就是很高的連綿起伏的山嶺。)

(3)“側看”看到了什麼?(從側面時又成了聳立陡峭的山峯。)

(4)從“遠、近、高、低”不同的位置看,廬山的姿態一樣嗎?(不一樣呈現出不同的美妙的姿態,氣象萬千,千姿百態,變幻無窮:從遠處看是隱天蔽日,從近處看則是危崖險巖;從高處俯瞰是深溝幽壑,從山下仰望則是重巒疊障。)

(5)廬山到底有沒有真正的面目?(應該有)爲什麼在廬山看不清廬山內的真面目?(在第三、四行詩中解釋道:我不認識廬山真面目,只因爲我身在廬山中,視野太狹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廬山之外,從高處鳥瞰,就能認識廬山的全貌了。)

5、總結全詩,體會感情。

(1你認爲怎樣才能看清廬山的真面目?“從不同角度觀察,結果各不相同。”你碰到過這樣的情況嗎?舉個例子說一說。(可以聯繫學過的課文,如《畫楊桃》,幫助學生理解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結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

(2)師:這是蘇軾在1084年遊廬山時題在西林寺牆壁上的一首詩。廬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異木險峯怪穴,流泉飛瀑山亭雲閣,氣象萬千,不可勝數。這首詩不寫那些名勝景緻,卻另闢蹊徑,抓住廬山姿態談遊山感受。前兩行詩寫詩人在廬山漫遊,覺得峯迴路轉,目不暇接。橫着看,山巒起伏,連綿不斷;從側面看,奇峯陡峭;從遠處看是隱天蔽日,從近處看則是危崖險巖;從高處俯瞰是深溝幽壑,從山下仰望則是重巒疊障;所見的形狀、姿態各不相同。廬山究竟美在哪裏?是雄奇,是壯麗,是險峻,還是幽秀?詩人說自己沒有認清廬山的真正面目,爲什麼呢?他在第三、四行詩中解釋道:我不認識廬山真面目,只因爲我身在廬山中,視野太狹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廬山之外,從高處鳥瞰,就能認識廬山的全貌了。

(3)中心:《題西林壁》這首詩通過對廬山雄奇壯觀、千姿百態景象的讚美,告訴我們一個人生的哲理:要想對某個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實際的認識,就必須站在客觀的立場上,正如俗語所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四、誦讀背誦

指導朗讀《題西林壁》:“嶺、側、峯、低、各、同、山、目”要適當延長聲音;“遠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讀出起伏,比如,“遠”稍強,“近”“高”強,“低”又是稍強;或“遠”稍強,“近”稍弱,“高”稍強,“低”稍弱。“真”“只”要讀作重音。

五、作業佈置

誦讀並背誦《題西林壁》。

板書設計

題西林壁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題西林壁》優質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2、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句的意境,明白古詩闡述的道理。

3、學會觀察的方法,樂於把觀察所得表達出來。

教學重點、難點:想象詩歌描述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學方法:熟讀、簡析、體情、自主學習。

教學過程:

一、活力導入

1、大家都旅遊過哪些地方

(板書:廬山)(生跟讀兩遍。)

2、請學生自我談談對廬山都明白些什麼(指名說)

3、廬山是歷史文化名勝。九百多年前,宋朝著名詩人蘇軾花幾天時間遊覽廬山,對廬山的認識還不夠全面,他感受頗多,在廬山西林寺的牆壁上寫下了一首詩。這首詩就是:《題西林壁》

二、自主探究

1、看課題(結合註釋理解題目意思)(板書:解詩題)

2、你們瞭解蘇軾嗎(指名說)(板書:知作者)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屢遭貶謫,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散文爲“唐宋八大家”之一。書法,詩詞造詣很高。此刻就讓我們一齊走進詩,請同學們大聲讀,等會教師要請一些同學來讀。(指名分行讀)

強調嶺ling峯feng壁、緣,還有同學想讀嗎那就全班一齊讀吧!

3、誰能說說詩句的意思請同學結合註釋或經過查字典,來理解句子,不明白的地方能夠打上“”。

三、合作交流

1、誰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指名說)此刻請同學們在小組中互相解決問題,看看哪個小組解決的又快又好!

2、哪個小組能夠說說詩的意思

3、(解釋第一句)明白嶺和峯的區別嗎(學生畫嶺和峯圖)

4、弄懂了嗎那同桌互相說一說這一句的意思。

5、那從遠處和近處看又有什麼不一樣嗎誰能說說這句的意思

6、學完前兩句,你有什麼疑問(爲什麼看廬山不一樣呢)

7、答案就在詩中,快讀讀吧!誰明白原因了快來說說!

8、“之所以。.。是因爲。.。.。.”句式練習說話,再倒過來說“因爲。.。.。.所以。.。.。.。”

9、誰能把整首詩的意思完整的說下來同桌先是着說說吧!(指名說)(板書:理詩句)

10、說的真不錯,讓我們再來讀讀詩吧!

四、拓展閱讀

1、“從不一樣的角度觀察,結果就不一樣。”在生活中你遇到過這樣的情景嗎舉個例子說一說。(指名說)

2、我們評價一個同學時,應當怎樣看(是隻看他缺點,以此評價他呢還是隻看他優點呢)要從不一樣解度看。

3、上學期我們學過一篇課文叫《畫楊桃》,還記得課文講了一個什麼道理嗎。

4、那你認爲怎樣看才能看清楚廬山的真面目呢(指名說)

5、是呀!就像下象棋,圍觀的人總比下棋的人看的清楚,這就是“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6、此刻就讓我們飽含感情,讀讀這首蘊涵深刻道理的詩吧!(齊讀)

7、想試着背背嗎你能夠選擇獨自背或同桌背,看誰背的既快又有感情。

8、我們全班來一遍吧!已經會背的同學能夠合上書背,不會背的同學請你看書讀。(齊背)

9、教師那裏還有幾首描述廬山的。詩,請讀一讀吧!

初入廬山

蘇軾

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懷清賞,神遊杳靄間。如今不是夢,真個是廬山。

芒鞋青竹杖,自掛百錢遊。可怪深山裏,無人識故侯。

登廬山懷李十使君渤

蘇軾

讀書廬山中,作郡廬山下。平湖浸山腳,雲峯對虛榭。

紅蕖紛欲落,白鳥時來下。猶思隱居勝,亂石驚湍瀉。

10、古詩雖然學完了,可是教師期望下課後,同學們能收集、瞭解更多關於廬山的詩。

題西林壁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意,想象詩中所描述的景象。

2、感悟詩中蘊含的深刻哲理。

3、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詩意,體會詩中蘊含的哲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活力導入

我們以往學過唐代大詩人李白描述廬山的詩,《望廬山瀑布》誰願意給大家背一背,師指名背誦。這節課我們一齊來學習另一首描述廬山的詩《題西林壁》師板書課題

誰來說一說題目的意思?題:書寫,壁:牆壁(石壁)

誰介紹一下廬山的資料,課件出示

詩簡單介紹作者蘇軾

二、學習古詩,說詩意

1、師範讀

2、學生練讀

3、詩糾正讀音

4、藉助工具書理解重點詞語

橫看:從正面看

不識:看不清

真面目:全貌

緣:因爲

5、逐句理解詩意學生分組自學

6、師指名學生說詩意,(全班交流)

三、誦讀體會

啓發討論

1、爲什麼不識廬山真面目呢?

2、怎樣才能看到廬山的全貌呢?

3、從這首詩中,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全班討論交流彙報

四、鞏固應用

1、練習背誦古詩

2、默寫古詩

五、總結學法

讀詩句——說詩意——悟意境——吟誦詩

六、作業

背誦古詩和詩句的意思

板書設計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嶺側——嶺

遠近高低——各不一樣

不識——真面目

只緣——此山中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題西林壁教案 篇六

活動目標

感受和想象古詩的意境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活動準備

幻燈片、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現在請小朋友看黑板上老師畫的這幅畫,你看到了什麼,能講給老師和小朋友聽麼?看誰說得又完整又全面而且聲音洪亮。(我看到了綠綠的柳樹,很多高高的山、還有人、雲彩)那老師現在問小朋友一個問題:你爬過山嗎?你爬到山頂了?你爬到山頂都看見了哪些東西呢?(樹、草、花、也有好多的山)小朋友說的真好,老師告訴你,畫上的人叫蘇軾,他爬的山名字叫廬山,蘇軾登廬山寫了一首好聽的古詩。你們想聽聽麼?

二、學習古詩

1、聽古詩範讀。

2、向小朋友介紹詩的作者、所在朝代、生平及寫作背景。

3、一句一句教小朋友朗讀。

指導讀古詩的語氣,要抑揚頓挫,有詩的韻味。

4、小朋友齊讀古詩。

5、指名讀古詩,讀的好的給與鼓勵。

6、指導小朋友看黑板的圖畫背誦古詩。

活動延伸

小朋友,你學會這首詩了麼,把它教給你的小弟弟小妹妹好麼?背給爸爸媽媽聽好麼?

大班語言教案:古詩《望廬山瀑布》

活動目標:

1、樂意欣賞不同體裁的文學作品,在文學活動中積累文學語言。

2、理解古詩內容,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朗誦古詩。

3、通過朗誦古詩,感受古詩的韻律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

2、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回憶中班上學期學習的古詩《題西林壁》,提取幼兒對古詩的經驗。

1、教師:我們以前學過一首古詩,是蘇試的《題西林壁》,那首古詩寫的是什麼?

2、今天我們也要來學一首寫廬山的古詩,不過不是寫廬山的山,而是寫廬山的水,現在我們來欣賞一下。

二、基本部分

教師出示掛圖,幫助幼兒理解古詩。

1、(出示掛圖)小朋友看,這幅圖畫中你看到了什麼?

2、你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

3、這是我們江西的廬山,這是廬山的瀑布,你看它好像從天上飛下來一樣,有一首古詩就是描寫廬山的瀑布,我們一起來聽聽。

4、教師完整念古詩,幼兒欣賞。

--師提問:古詩的名字叫什麼?(引導幼兒完整的回答古詩的名字叫《望廬山瀑布》。

--師提問:你聽到古詩裏唸了什麼?(引導幼兒大膽的說出自己在古詩中聽到的內容。)

--小朋友,這首古詩你有什麼地方不理解的?(引導幼兒說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教師爲幼兒一一解釋)。

--教師總結幼兒提問和回答,解釋古詩中用的比喻的手段,幫助幼兒理解古詩內容。

學念古詩

1、這首古詩是唐代詩人李白寫的,你們想學嗎?

2、幼兒學念古詩,老師大聲的念,小朋友小聲的念。

3、廬山的瀑布,景色好美,這首古詩也寫的很美,我們一起來說說詩人李白的當時的那種心情和意境。

4、當你來到一個景色非常美麗的地方,你會怎樣,心情是什麼樣的?

3、我們邊拍手邊念古詩,讀出這首古詩的節奏。

4、我們的詩人還給這首詩,配上了優美的音樂呢?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5、這首詩是描寫廬山的水,廬山除了水很美,山也很美,我們的家鄉是一個山美水美,山清水秀的地方。

三、結束部分

1、複習故事《聰明的烏龜》。

2、小結活動情況下課!

題西林壁教案 篇七

◆教材分析

這首詩是蘇軾遊廬山時寫在西林寺牆壁上的一首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雄偉壯觀的景象。作者通過寫觀察廬山的各種不同感受,提示出一個帶有哲理性的問題。尤其是後兩句詩歷來爲人們讚賞。因爲作者在人們十分熟悉、司空見慣的事物中,巧妙地說出了一個“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的道理。特別是這個道理一經作者用詩的形象語言說出,就給人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是訓練學生欣賞美,感悟美,以及培養學生想象能力、觀察能力的好教材。《題西林壁》這首詩重在說理,借物喻理,詩中有理。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認識3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題西林壁》古詩。

【過程與方法目標】

理解古詩的意思,體會詩人的心境,能把讀的感受與他人交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觀察的地點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藉助以前學過的讀詩方法,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心境;引導學生把握好朗讀的節奏,掌握抑揚頓挫。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思想,說說自己的感受。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我們的祖國山清水秀、風景優美。由古至今,許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大量的讚頌祖國大好河山的佳作,你們都積累了那些有關這方面的古詩呢?

著名的北宋詩人蘇軾在觀賞了廬山後,寫下至今仍爲人們稱頌的詩篇――《題西林壁》。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這首古詩(板書詩題)

二、初學感知

1、請同學們自讀古詩,把不認識的自勾出來。

2、指名讀。正音

3、再讀,注意停頓。

三、理解感悟

師:這首古詩,同學們都讀熟了,但是你們知道它的含義嗎?今天,我們就要用學過的方法,來學習這首古詩。你們還記得我們學習古詩的步驟嗎?

師生共同概括:

(一)、解詩題,知作者

說一說這首詩題目的意思。

說說關於蘇軾的瞭解

(二)、抓字眼,明詩意

指名讀古詩。從這首詩中讀懂了什麼。

師:誰來說說你從這首詩中讀懂了什麼?

師:廬山只有一座,怎麼在蘇軾的眼中會呈現出這麼多種形態呢?

師:對,我們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現在就面對着廬山……

完成填空:從左向右看,廬山是_________;從上往下看,廬山是____________;從遠處看廬山,像_____________;從近處看廬山,像____________;從高處(山頂)看廬山,像____________;從低處(山腳)看廬山,像___________。

師:作者瀏覽了廬山,不只是看,而是細心觀察廬山的特點: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還用心去思考,你從哪看出來的

不識廬山真(重讀)面目:“我”沒有認清廬山的真面目(全景)

只緣身在此山中:只因爲我站在廬山中

想象一下,怎樣才能看清廬山的“真面目”呢?

(三)、多誦讀,悟詩情

師:作者爲什麼要描寫廬山?

師:作者從多個角度,細緻地觀察了廬山,簡潔而生動地描繪了廬山的奇特景象,可見他對廬山的奇麗景色流連忘返。表達了他對廬山的讚美之情。你能不能用優美的語調把你對廬山的情感朗讀出來?

師:剛纔同學們非常有感情地朗讀了《題西林壁》。但有一個地方卻很難讓人理解:蘇軾爲什麼說自己“不識廬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經說廬山“橫看成嶺側成峯”了嗎?

師:學習了這首詩你有什麼收穫?從中悟出了一個什麼道理?

要想對某個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實際的認識,就必須站在多個角度,站在客觀的立場上,這也就是俗語說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道理。

四、背誦

五、課外拓展:《登飛來峯》

六、總結。

這是一首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前兩句寫作者看到的景色,後兩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作者借欣賞廬山的感受,告訴我們無論看人、看事、看問題都要多角度,多側面地去觀察、去體會,這樣才能得出一個比較全面、公正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