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科學教案【精品多篇】

國小科學教案【精品多篇】

國小科學備課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水能溶解食鹽和小蘇打。

2、同樣的水能夠溶解的食鹽和小蘇打的數量是不同的。

科學探究目標

1、通過對比的方法研究同樣的水中溶解的。食鹽和小蘇打的數量。

2、能用攪拌使水中的物體充分溶解。

科學態度目標

學會使用對比的方法觀察實驗現象。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現象,知道可以利用這種變化爲生活服務。

【教學重難點】

重點:發現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難點:學會採用對比實驗的方法研究相應的問題。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食鹽20g,平均分成8份、小蘇打20g,平均分成8份、(或食鹽、小蘇打、2克的勺子、尺子)、裝有50毫升水的燒杯2個、玻璃棒2根、白糖、味精、紅糖各一份、學生活動手冊、全班數據彙總表等。

教師準備:學生實驗材料一套

【教學過程】

一、聚焦:揭示課題(預設5分鐘)

[材料準備:1小包食鹽,一小包小蘇打,一小包鹼,裝有水的燒杯1個,玻璃棒1根]

1、出示食鹽,提問:把它放到水裏,會怎麼樣?(學生根據之前的生活經驗進行預測。預設:消失了,不見了,溶解了。)

2、老師將食鹽放入水中,攪拌使之溶解。

3、提問:除了食鹽,你還知道哪些東西能夠溶解在水中?(學生交流,教師板書。預設:白糖,味精,紅糖等。)

4、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進行補充說明小蘇打和鹼,並出示小蘇打和鹼。(板書:小蘇打,鹼。)

5、提問:如果我在這杯水裏不斷加入食鹽,一直加一直加,食鹽能夠不斷溶解嗎?那小蘇打呢?能一直溶解下去嗎?(學生進行猜測。)

6、提問:那麼,同樣多的水中,不同物質的溶解能力一樣嗎?(學生猜測。)

7、揭示課題:水能溶解多少物質。(板書)

二、探索:水能溶解多少食鹽和小蘇打(預設25分鐘)

材料準備:每組準備食鹽20g,平均分成8份、小蘇打20g,平均分成8份(或食鹽、小蘇打、2克的勺子、尺子),裝有50毫升水的燒杯2個、玻璃棒2根、學生活動手冊、全班數據彙總表。(實驗時可以採用書本上的先取20克食鹽和小蘇打然後平分成8份;也可以採用平勺定量法,即用2克的勺子盛一勺食鹽或小蘇打,用尺子颳去多餘的。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1、提問:那麼,我們怎樣才能知道同樣多的水中,不同物質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如果這節課我們就用食鹽和小蘇打來研究這個問題,怎麼研究?(預設:學生提出進行實驗設想。)

2、根據學生意見,適時出示小組討論的提示:要知道同樣多的水中,能溶解多少食鹽和小蘇打,我們打算怎麼做?我們還應注意什麼?(學生小組交流,討論實驗方法和注意點,教師巡視。)

3、全班交流實驗設計方案,教師選擇關鍵詞進行板書。(預設:水量一樣多;食鹽和小蘇打每次加入的量要相同,並且要等前面一份完全溶解後再加入下一份。板書:水量統一,每次加入量相同,完全溶解後再加入下一份,直到不能溶解爲止)

4、閱讀科學書13和14頁,思考並交流還有什麼需要注意的:水爲什麼要一樣多?怎樣加入食鹽?什麼時候加入第二份、第三份?什麼時候停止加食鹽和小蘇打?怎樣知道食鹽和小蘇打完全溶解了?

5、教師進行相應的指導,並演示。(採用平勺定量法時要演示如何獲取2克一份的食鹽——用2克的勺子盛一勺鹽,用尺子颳去多餘的鹽,攪拌的操作規範——攪拌時玻璃棒不能碰到燒杯的底和壁,什麼時候加入第二份食鹽、第三份食鹽,要將食鹽溶解的份數及時記錄下來,如何判斷食鹽是否完全溶解等。)

6、出示活動手冊第3頁,指導學生實驗要求及記錄:先完成食鹽的溶解實驗,再完成小蘇打的溶解實驗,並根據食鹽和小蘇打溶解的情況,進行記錄。當一份食鹽或小蘇打在水中完全溶解的時候,在表格中打一個?,在實驗結束時,通過統計?的數量,來表示食鹽或小蘇打溶解的份數。

7、學生分組實驗並記錄食鹽和小蘇打溶解的量。教師進行巡視和指導,巡視的注意點:

(1)是否按照流程進行實驗;

(2)小組內是否人人蔘與;

(3)是否對實驗仔細觀察並及時記錄。

8、學生完成實驗後整理器材,彙總全班的數據到黑板上或者課件上。

三、研討:實驗發現(預設5分鐘)

[材料準備:數據彙總表]

1、學生觀察黑板上的實驗數據彙總表,進行交流: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份食鹽?多少份小蘇打?(引導學生從黑板上的數據得出“大多數小組50毫升水中溶解了多少份食鹽和小蘇打”)

小結我們的發現:食鹽和小蘇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鹽溶解的份數多,小蘇打溶解的份數少。

2、組織討論:爲什麼我們在做上面實驗的時候,要一份一份地加入?這樣加,有什麼好處?(學生交流想法。達成共識:這樣一份一份地加入,能夠清楚地知道,食鹽和小蘇打在水中能夠溶解的份數。)

四、拓展:其他東西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樣嗎?(預設5分鐘)

[材料準備:白糖、味精、紅糖各一份]

1、教師出示白糖、味精、紅糖,提問:如果想知道這幾種東西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我們可以怎樣研究?(學生交流實驗方法。)

2、回家後同學們可以利用今天課堂上的實驗方法,探究這些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板書設計】

5、水能溶解多少物質

食鹽、小蘇打、白糖、紅糖、味精、鹼……

國小科學備課教案 篇二

【學習目標】

1、瞭解序言的內容、特點和要求。

2、懂得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培養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精神。

【重點難點】

懂得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培養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精神。

【自主導學】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全部正確的是( )

A.通行證(xíng) 蓬勃(pén) 提倡(chàng) 幻想(huàn)

B.遨遊(áo) 獼猴(mí) 翅膀(bǎng) 網絡(lu)

C.拓寬(tu) 羨慕(xiàn) 受益匪淺(fěi) 閉幕(mù)

D.編撰(zhuàn) 克隆(lóng) 如火如荼(chá) 綿羊(mián)

2、下列詞語書寫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

A.電惱 慶幸 流傳 圖文並茂 B.提供 繁植 眼界 科教興國

C.查閱 閉幕 決策 通俗易懂 D.熱朝 簡潔 精英 基本國策

3、序言,是 的文章。作者自己寫的叫“ ”,內容多說明寫作緣

由、經過、特點等。也有別人寫的,多介紹或評論本書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4、讀課文,試就下面內容篩選出相關語句。

科學的意義:。

科學飛躍發展的形勢:。

對青少年的殷切希望:。

【自主合作探究】

5、梳理脈絡。

科技知識的意義和現代科技發展的成就}——編撰的背景、目的

從小就要愛科學

(1) ——介紹、評價

(2) ——提出希望

6、《21世紀·中國少兒科技百科全書》的特點是什麼?

7、你是如何理解科技知識的意義的?(請用文中語句回答)

8、⑴從一定角度上看,這句話確實沒有錯,因爲在他的背後,傳達了這樣一個信息,那就是“知識就是力量”,科技知識是現代文明社會的立身之本。(句中“從一定角度上看”能不能刪去?爲什麼?)

⑵面對如火如荼的改革、開放熱潮,耳聞時代列車高歌猛進的轟鳴,我相信少年朋友們定會……(這裏的“面對……轟鳴”能否刪去?爲什麼?)

⑶如果說,在20世紀50年代初,掃除“文盲”一度成爲我們國家的一項基本國策……那麼,今天掃除“科盲”,也成爲國家着力提倡之舉……(在這兩個句子中,“如果……那麼……”表示的是什麼關係?試作簡要分析。)

9、文盲,是不識字的成年人;科盲,是缺乏科學常識的成年人。請就“文盲與科盲”的問題發表你的看法。

10、在生活中,我們中學生應該怎樣使自己具備科學素質呢?談談自己的看法。

【反饋檢測】(14分)

10、填字組詞、(4分)

圖文並( ) 高( )猛進 如火如( ) 受益( )淺

11、下列句中橫線上所填詞語最恰當的是 ( ) (4分)

①今天________“科盲”,也應成爲國家着力提倡之舉,這也是迎接新世紀對我

們的迫切要求。

②這些新成就,既爲廣大少年朋友________奔向新世紀的理想翅膀,也爲他們

________了眼界和思路。

③我相信少年朋友們定會以建設祖國爲己任,從小愛科學,學科學,將來長大了爲

偉大的祖國________新發明,作出新成就。

A.排除 提供 拓展 創作

B.排除 提倡 拓展 創造

C.掃除 提供 拓寬 創造

D.掃除 提倡 拓寬 創作.

12、結合語境,解釋下面加點詞語的意思。(6分)

⑴面對如火如荼的改革、開放熱潮,耳聞時代列車高歌猛進的轟鳴……該書文字簡介

⑵該書文字簡潔……小讀者們閱讀後會受益匪淺。

國小科學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綠豆種子發芽需要水和適宜的溫度。

過程與方法:學習整理收集到的數據,依據數據得出科學的結論。

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到對比實驗、嚴格控制實驗、重複實驗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通過實驗知道綠豆種子發芽需要水和適宜的溫度。

【教學難點】學習整理收集到的數據,依據數據得出科學的結論。

【教學過程】

一、交流實驗中的發現:

1、我們種下的綠豆種子都發芽了嗎?其他小組的綠豆種子呢?

二、整理分析實驗信息:

1、教師分發實驗信息統計表,由組長負責收集相同實驗小組的實驗信息。

2、分析實驗信息:

(1)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數據有什麼不同?

(2)從實驗數據中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嗎?

(3)實驗結論和我們實驗前的猜測一致嗎?

三、交流實驗信息:

1、認真聽取其他不同實驗小組介紹他們的實驗方法和獲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組交流,瞭解他們在實驗中有什麼發現,聽聽他們怎樣用數據來解釋實驗結果的。

3、彙集全班同學的實驗,分析綠豆種子發芽需要的條件。對大家有異議的內容進行辨析。

4、小結:綠豆種子發芽的必需條件是溫度、水分和空氣。

四、種植綠豆芽:

1、引導:已經發芽的綠豆芽怎麼處理?

2、確定任務:把綠豆芽種植在花盆中,放到適合的地方,讓綠豆芽生長一段時間。

3、預測哪些條件會影響綠豆芽的生長。

4、建議對綠豆芽的生長做觀察日記或者記錄。

參考資料:種子發芽的基本條件是:

一是溫度。種子萌發的最低溫度爲6-7℃,12-14℃能正常發芽,最適溫度爲20-25℃,最高爲35℃。

二是水分。一般需吸收相當於種子自身風乾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發。

三是充足的氧氣。

國小科學備課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能從身邊常見的現象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能夠自己設計實驗,探究水能溶解固體物質的特徵,並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表達和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2、體驗到科學探究要尊重證據;養成細緻觀察的習慣;意識到科學可以改善人們的生活。

教學重、難點:

1、知道水有溶解物質的特徵;

2、能定性地描述溶解變化;瞭解溶解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準備:

食鹽、白糖、勺子、筷子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直奔主題。

師:請同學們看黑板,我們今天研究的主題是什麼?

生:水變鹹了(師同時板書)。

師:水爲什麼變鹹了?

生:因爲放了鹽。

師:怎麼知道水裏放了鹽?

生:嘗一嘗。

師:老師這有一杯溶液,誰來嘗一嘗?(指生品嚐)

師:是鹽水嗎?

生:不是,是糖水,因爲它是甜的,說明放了糖。

二、認識溶解。

師:同學們想不想做一杯甜水和一杯鹹水呢?生:(齊答)想。

師:怎麼做?說說你的方法,並說一說要用到哪些物品和器材。

(小組討論、交流並彙報)表現好的同學給予小組鼓勵。學生按照老師給的提示來配置溶液。(師巡視、指導)

強調:邊做實驗變把你的發現記錄下來。

學生配置的溶液展示,並彙報實驗結果。

教師引導:那我們剛纔放到燒杯裏的鹽和糖去哪了?

(生來回答:化了、看不見了……)

引出:我們科學上稱這種現象爲“溶解”,根據我們剛纔做的實驗,你認爲什麼樣的是溶解?(生討論交流彙報,師簡述溶解的意義)

三、深入探究,拓展認識。

在水裏是不是所有的物品都能溶解?學生交流後師小結。

四、課堂反思:

這節課你收穫了什麼?(指生回答後,教師總結)

五、作業佈置:

把食鹽水倒入盤子裏,放在窗臺上,沒議案進行觀察,會有什麼發現?

國小科學備課教案 篇五

一、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材料經過加工、改造、優化後,它的性能會發生改變。

2、性能得到改變與優化的材料可以用來製作具有一定功能的物品。

科學探究:

1、通過折的方法對普通的紙進行簡單加工與改造,比較紙在改變前後的變化。

2、在老師引導下,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紙摺疊前後紙的承重、隔熱、彈性等方面的變化。

科學態度:

1、激發學生加工、改造材料的興趣。

2、嘗試多角度、多方式地認識材料。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

瞭解材料會隨着人類的需求而不斷改進。

二、教學準備

1、學生材料:普通A4紙、橡皮、訂書機、方形塑料盒、熱水、活動手冊、小盒子、卡紙帶。

2、教師材料:瓦楞紙板、課件、紙彈簧、普通A4紙、紙彈簧禮盒。

三、教學過程

(一)任務驅動、展示交流

1、(出示一張普通A4紙)小朋友們,認識嗎?這是一張普通的(白紙)(板書:普通紙)它有什麼特點呢?(板書:薄、軟、容易撕、可以畫……)

2、你有什麼辦法讓這張紙發生變化嗎?

3、今天,老師沒有帶剪刀、彩色筆等工具,所以,我們用折的方法讓它發生神奇的變化。注意,是神奇的變化。到底有多神奇呢?我們來看,這張普通的紙橫跨在盒子上,不能承受小木塊的重量。(演示)我們要來折一折,讓這張紙橫跨在盒子上能承受訂書機的重量。想挑戰嗎?(ppt出示要求:挑戰任務1:讓加工後的紙橫跨在盒子上,能承受訂書機的重量!挑戰時間:2分鐘,音樂響起,停止挑戰。)注意,成功的小組要保護好自己的紙,等會要上臺來展示的哦!材料在桌子上,白紙每人一張,塑料盒和訂書機同桌共用。

4、學生活動:每人一張白紙,嘗試着用折的方法讓白紙能承受訂書機的重量。

5、(瓦楞狀紙)上臺接受挑戰,展示說一說,你是怎麼折的?(Ppt出示)

6、其他成功的同學也是這樣折的嗎?一樣的嗎?

(二)實驗探究、交流研討

1、是什麼讓這張白紙產生了神奇的力量呢?這兩張紙有什麼不一樣嗎?讓我們一起來觀察一下摺疊後白紙側面的形狀。這種波浪形的紙,(板書記錄紙的側面形狀)我們把它叫做瓦楞狀紙。(板書:瓦楞狀紙)

2、經過我們的加工,瓦楞狀紙產生了神奇的力量,能承受比較重的東西,那它還有其他方面的變化嗎?讓我們一起來測試一下紙的變化。怎麼測試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實驗記錄單。會操作嗎?真的會?那老師要考考你了,摸一摸該怎麼來操作?實驗之前,老師還有一些小小的提醒:兩人合作;每個小朋友都操作一下,記錄在活動手冊上。完成後,整理材料上交。特別提醒,手拿玻璃瓶時小心燙手!

3、彙報交流(板書:承重本領好,隔熱好,有彈性)

(三)舉例應用、引導思考

1、你在哪裏見到過瓦楞狀紙?介紹瓦楞狀紙的應用。

2、觀察瓦楞紙板。瓦楞紙板是什麼形狀的?爲什麼要這麼設計?

3、(ppt)出示各種瓦楞狀紙的應用,思考:這些物品爲什麼要用瓦楞狀的紙做?

4、小結:我們把一張白紙折成瓦楞狀的紙後,它的承重能力變強了,隔熱效果好了,而且還有彈性了。

(四)課後延伸、演示操作

1、今天,我們利用了折一折這麼簡單的方法,加工了一張白紙,使這張白紙發生了神奇的變化。其實,生活中,我們可以利用一些簡單的方法對一些常見的材料進行加工改造,讓它們發揮更大的作用。

2、課後,我們嘗試着在報紙上刷一層食用油,再拿一張沒有加工過的報紙,往兩張紙上分別滴上一滴水,觀察它們的變化。播放視頻。(活動手冊)

國小科學教案 篇六

一、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會比較植物和動物的相似和不同。

2、會比較人與黑猩猩的相似和不同。

3、能通過文字、語言交流比較結果。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動物、植物、人等生命的基本需求和共同特徵,要有一定的空間、能生長、能繁殖後代、會死亡等。

2、知道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員,人和動物、植物都享有生存的權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意識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與其它生物和諧共處。

2、意識到要爲自己及其它生物保持一個健康的生存環境。

3、養成愛惜生命、愛小動物、愛護花草樹木的好品質。

二、教學準備:各種動植物、人的圖片。

三、教學課時

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

1、你知道哪些動植物?

2、每種動植物都一樣嗎?

3、人是不是動物?

4、人與動物有何關係?

二、新課

1、揭題:“植物 動物 人”

2、動物與植物有什麼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

(以兔子和蘿蔔爲例作比較)

相同點:

(1)都是生物。

(2)都會生長。

(3)都需要水、陽光。

(4)都需要營養……

不同點:

(1)兔子會運動。

(2)兔子有血、肉、骨。

(3)它們的生活環境不一樣。

(4)各自的味道也不一樣……

3、觀察書本上第18頁。

(1)這些是動物還是植物?

(2)這樣有什麼好處?

(3)教師小結:有些動物在某些時候與植物幾乎一模一樣,有些植物在某些時候與動物十分相似,簡直是真假難辯!怎麼會出現這樣奇怪的現象的呢?它們這樣是爲了更好的僞裝自己,防止被敵人發現,有時也爲了捕捉獵物。

4、這些動物和植物之間有什麼不同與相同之處?

(1)老虎和松樹

(2)魚和水草

(3)袋鼠和樹葉

(學生討論、彙報、交流,完成在自備本上)

5、人

(1)人是動物嗎?

(2)爲什麼?

(3)人與黑猩猩比較,完成表格。

人和黑猩猩的相似點人和黑猩猩的不同點

都要吃東西人會製造東西

國小科學教案 篇七

一、教學目標:

1、依照自己的生活習慣給食物分類;

2、調查本班學生最愛吃的三種食物製成統計表;

3、瞭解人類需要的主要營養及其來源;

4、懂得營養要全面、合理的重要性;

二、教學目的:

1、每天吃的飲食,用學到的知識提高自己的飲食質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2、對自身的健康增強意識;

三、教學準備:

老師:圖片、統計表

學生:碘酒、土豆、蘿蔔、花生米、部分食物卡片、部分食物實物;

四、教學過程:

1、(1)出示食物圖片

提問:同學們能用一個詞概括這些東西嗎?(食物)

看到這些實物你有什麼想法?人爲什麼要吃食物?

(2)導入新課:

俗話說:“人以食爲天”、“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看來吃也是一門學問,更是一種文化,我們不僅要吃得飽,還要吃得科學,吃得健康,這節課我們就學習:

(板書) 我們吃什麼

2、認識食物並分類:

(1)學生閱讀教材40頁的資料,並劃出你知道的營養成分。

(2)互相討論:你們在生活中瞭解哪些知識?

糧食類:主要有澱粉、雞蛋、豆製品等含有蛋白質;

油脂類:主要含有脂肪;

素菜、水果類:主要含有維生素、礦物質和植物纖維素

(3)指導學生認識食物營養標籤;

3、檢測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1)指導學生認識實驗器材及注意事項;

(2)指導學生用”碘酒“探測”澱粉“的實驗,並觀察異同,做好記錄;

(3)檢測花生米里有沒有油脂,並做好記錄;

4、填統計表:

(1)學生回答最愛吃的三種食物;

(2)指名學生上講臺在統計表中畫圈,其餘學生思考愛吃食物含有什麼成分;

(3)分析統計表,說說你發現了什麼?存在什麼問題?

(4)討論:只吃我們愛吃的食物行不行?

5、小結:

食物要多樣人,不能偏食、挑食,吃清淡些並多水;

30年前是吃飽,10多年前是味道,現在是吃健康。

6、作業:

瞭解我們一在中必須補充哪些營養,以及各種營養需要多少?並從哪些食物中獲取?

國小科學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認識槓桿;知道槓桿的作用—在什麼條件下省力?在什麼條件下費力?在什麼條件下不省力、也不費力?以及槓桿在實際中的應用。

2、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3、能夠積極的想辦法解決生活中遇到的怎樣用較小的力解決的問題。

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1、重點:在操作實驗、思考的基礎上得出結論

2、難點:認識槓桿上的“三點”(支點、重點、力點);分析、歸納、槓桿工作規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談話:地面上是一些舊旗杆基座用的部份鋼筋混凝土塊。由於它們很重,瓦工們暫時還沒有設法將它們運走。同學們有什麼方法,把它們搬運到操場的一角去嗎?

(二)學習新課

1、建立“槓桿”的概念

2、認識“槓桿的作用”

3、探索研究槓桿工作規律

4、小結:

槓桿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是十分廣泛的。槓桿的外形是可以改變的,它並不都是像一根棍子。但凡是有支點、力點、重點,工作時力點與重點圍繞支點轉動的裝置,都是利用了槓桿的原理。槓桿的工具並不都是省力的,也有是費力的,這主要是爲了工作方便。人們一旦掌握了槓桿的規律,就可以根據需要,製造出各種各樣的槓桿類的工具。

(三)鞏固應用

1、(出示小黑板)請你舉例,說說槓桿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2、學生交流。

(四)佈置作業

課外應用槓桿原理做一些實事,並把所做的經過等記入日記,向大家彙報。

國小科學備課教案 篇九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運水遊戲中,再次感知水的特性。

2、能認識和選擇在不同情況下適宜運水的工具、材料,並用語言表達出來。

3、在活動中充分感受玩水帶來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準備:

水、充氣盆、空桶、漏斗、瓶子、小水桶、小杯子,小鏟子,小筐、小勺子、毛巾、棉花、吸水紙、海綿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起學生對水的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玩過水嗎?”“水是什麼樣的?”“玩水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麼呢?”(不能把自己和同學的身上弄溼)

(二)通過玩水,自由探索。

1、運水。

(1)我們今天接到一個新任務,就是把這邊水槽裏的水運到那邊的水槽裏去。(不能直接倒,並且不能漏了水或着撒了水。)

(2)學生運水。(滲透教育“水是很珍貴的,別把它漏到地上了。”

2、看圖片。

師:看着圖片你想到了什麼?

(水會流東,水很珍貴,要節約用水;誰能給人們帶來方便,也能帶來危害。)

(三)活動延伸:

師:今天的任務都完成得很好,下面讓小水輪轉起來。(兩人一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