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千米的認識》教案新版多篇

《千米的認識》教案新版多篇

千米的認識教案 篇一

本單元的內容是在三年級下冊的面積及常用面積單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釐米”等基礎上進一步鞏固面積認識,完善面積單位體系,幫助學生建立土地面積單位“公頃”和“平方千米”的概念,爲學生解決生活中關於土地面積的實際問題提供支持。

教學目標

1、認識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和平方千米,通過觀察、計算和推理等活動,體會1公頃和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

2、掌握平方米、公頃和平方千米之間的進率,能進行簡單的面積單位之間的換算。

3、積極參與學習活動,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空間觀念及初步的應用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平方米、公頃和平方千米之間的進率,能進行簡單的面積單位之間的換算。

難點:體會1公頃和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

教材通過國家體育場“鳥巢”的佔地面積,讓學生感受比較大的面積,引出土地面積單位“公頃”。接着以“邊長100米的正方形”來表徵面積單位“1公頃”,幫助學生建立“公頃”與“平方米”的聯繫。

1、使學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會進行

簡單的單位換算。

2、使學生能借助計算器,應用相關面積公式和麪積單位換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相互合作的能力。

活動一、創設情境,引入公頃。

1、同學們能估計一下我們教室的佔地面積有多大嗎?用什麼面積單位比較合適?

2、引入:請同學們欣賞下面一組圖片。(先後呈現南京明孝陵、北京中華世紀壇、鳥巢和我國大片森林的畫面以及相應的文字說明。)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公頃這一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

(板書:認識公頃)

活動二、自主探索,認識公頃。

1、認識1公頃的含義。

指出: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就是1公頃。

2、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

出示“試一試”

提問:你能計算這塊平行四邊形菜地的面積嗎?用計算器算一算。

小結:把以平方米爲單位的數量改寫成以公頃爲單位的數量時,可以用原來的數除以10000,或者直接把原數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四位。

3、嘗試單位換算。

4、完成“做一做”。

活動三、理解應用、強化體驗。

1、指導完成練習六第1題。

2、指導完成練習六第2題。

3、指導完成練習六第3題。

4、指導完成練習六第4題。

四、總結歸納,提升經驗。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你又有了哪些新的收穫?說給大家聽聽。

學生估計學校的佔地面積有多大?用什麼面積單位比較合適?學過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猜一猜,1公頃有多大?

想象一下,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有多大?

自學:1公頃的含義。

把學生帶到操場,讓28個學生手拉手圍成一個正方形。

28個同學手拉手圍成的這個正方形,面積大約是100平方米。

分小組合作測量長和寬,並計算出面積,再推算出大約多少個這樣的教室地面的面積是1公頃。

人教三上數學第三單元《千米的認識》教案 篇二

教學內容

教材第8頁例四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千米,加深理解1千米的長度概念。

2、培養學生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體驗1千米有多遠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讓學生說說1千米有多長,1米、1分米、1釐米、1毫米呢?

2、填空:

1千米=()米1米=()釐米

1米=()分米1分米=()毫米

二、學生實踐(把全班學生分爲10個小組進行測量)

1、到操場上量出100米的距離,走一走,數一數你走了幾步,看一看100米有多遠。

3、彙報:

(1)請學生說一說你走了100米你走了幾步,如果你走1000米大約走了多少步。

(2)提問;一個小組量出100米,10個小組一共量出多少個100米?是多少千米?

(3)讓學生討論從學校門口到什麼地方是非曲直千米。

4、體驗1000米有多遠。

帶學生校外走1千米的路程,數一數你走了幾步,看一看1千米有多遠。

千米的認識教案 篇三

設計理念

幫助學生建立相應的長度觀念是本單元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基礎。千米的長度觀念比較難建立,除了選用教材中提供的資源,教師還應該自主開發一些學生身邊的素材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對於千米的感受,應將實際感受與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結合起來。教學“千米”時,一定讓學生們實地走一走,知道從哪裏走到哪裏(或往返幾次)正好走了1千米,使他們初步形成千米的長度觀念。學生形成了較清晰的長度單位的觀念,對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就容易掌握。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三年級上冊第7—8頁例4、例5,相應的“做一做”和練習二中的第1—3題。

學情與教材分析

“千米”是一個常用的長度計量單位,在學生的生活中經常會聽到、看到有關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構效果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由於“千米”是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離學生“可視性”的體悟和感受經驗比較遠,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習過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較困難,是學習的難點。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認識了長度單位米、分米、釐米、毫米,日常生活中也有走路上學、逛超市、乘車旅遊、參加運動會等生活經驗,這就使得本節課很容易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教材通過情境圖,將學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圖中的道路指示牌,表明了主題。接着,展示學生比較熟悉的運動場400米跑道上運動的場景,目的是讓學生感受1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創設生活中的情境,目的在於喚起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直接經驗,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目標:

1、認識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於1000米。

2、會進行長度單位間的換算及簡單的計算。

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會用千米表示實際長度。

教學準備:要求學生到路邊觀察路標,教師製作一塊路標。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教師提問:我們都學了哪些長度單位?

學生回答後,讓學生具體表示一下1毫米、1釐米、1分米及1米的長度。

2、教師說明:我們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比較大的是米。你們還見過或聽說過比米大的長度單位嗎?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會提到“千米”。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千米。

教師出示例3的情境圖。(有條件的學校也可以播放提前錄製好的視頻錄像,錄像中出現路牌標誌)

提出下面的問題:類似圖中的情境你見過嗎?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

[學情預設:看到上面的情境圖,學生一下子會調出已有的知識經驗,他們會想到周圍的路標。]

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解釋路標上的“21千米”和“23千米”是什麼意思。

教師指出:在計量比較長的路程的時候,通常用千米作單位,千米也叫做公里。千米是比米大的長度單位。

2、出示老師收集到的學校附近的路標,讓學生理解、體會從某路口到當地某個標誌性建築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的含義。

3、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

(1)師:那麼1千米的路程有多遠呢?它與我們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米”有什麼關係呢?

同學們都喜歡上體育課,(教師出示學校操場的圖片)學校操場的跑道一圈是400米(注:每個學校的跑道可能不相同,這裏僅以400米爲例說明大體教學思路,實際教學時,儘可能用學生身邊的數據),算一算,跑幾圈就是1000米?

千米的認識教案 篇四

一、說教材

《千米的認識》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測量》中的第三個課題,從教材編排看是在學習了米、釐米、毫米、分米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之後,學生對長度單位就會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了。因此,本節課的教學不僅是學生今後學習的重要基礎,也爲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看對較小的長度單位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且已掌握了千克與克之間的換算。

二、說教學目標

基於上面的分析,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於:

1、在具體的情景中感受、體驗、認識千米,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2、使學生通過觀察,明確米與千米的關係,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

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把“在具體的情景中感受、體驗直至認識千米, 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作爲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三、說教法學法

本節課在教學策略的選擇上主要考慮:

1、聯繫生活,幫助學生建立長度觀念。通過奧運會中的比賽項目馬拉松展開課題。讓學生自己推出米和千米的關係,感知1千米時,實際運用到我們學校的操場上長度,讓學生自己到操場上體驗一千米的長度。

2、重視估測,力求培養學生實踐能力。通過告知我們學校操場一圈的長度,讓學生自己琢磨出1000米的長度應該跑幾圈,並切實體會跑完後的感受。

四、說教學過程

在具體的教學中以“引入、感知——展開、體驗——鞏固、應用——總結、回顧”爲主線展開的,分四個環節進行的。

(一)第一個環節:引入、感知

通過對已經學習過的內容進行復習,使學生對要學習的新內容有一定的引導,再

根據實事消息暑假中的奧運會展開對話,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從而引導出公里。

(二)第二個環節:展開、體驗

再展開了公里和千米的關係後,老師繼續提問:米和千米的關係,讓學生自己從

已經學過的知識構架中猜想、推究出1000米=1千米這個公式,在知道這個公示後,老師提示咱們學校操場一圈又150米,那麼再次讓學生自己算出或者推算出要幾圈纔是1000米。用十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到操場上去體驗1000米長度。並分享感受。

(三)第三個環節:鞏固、應用

分享完感受後繼續展開對1000米=1千米公式的學習,掌握長度單位間的換算。

並系統的將所學習過的長度單位做一個清晰的關係概述,讓學生整體感知並強化記憶,通過一些有趣、生動的習題鞏固所學的新知,從而讓學生將內容儘量的吸收。

(四)第四個環節:總結、回顧。

讓學生自己來說說這節課有什麼收穫?

並完成課後的練習。

《千米的認識》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認識平方千米的實際含義,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知道平方千米和公頃之間的進率,能進行單位換算。

2、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能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培養主動探索的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1平方千米。

【教學難點】

感受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與平方米,公頃間的進率。

【教學準備】

讓學生提前預習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熱身:

1、(1)4公頃=()平方米

(2)73000平方米=()公頃

2、填一填

(1)邊長爲()的正方形面積爲1平方釐米。

(2)邊長爲()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

(3)邊長爲()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4)邊長爲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平方米,相當於()

二、講授新課

(一)創設情景,引入平方千米

1、師:同學們,公頃大嗎?其實還有比公頃更大的面積單位----那就是平方千米,這節課老師就帶領同學們來認識這位新朋友----平方千米。(板書:認識平方千米)

提問:看到“平方千米”這四個字,你聯想到了哪個長度單位?(千米)

2、既然大家覺得平方千米和千米有關,那你能根據已有的知識來猜猜邊長多大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呢? (學生交流並說說是怎樣想的。)

學生討論並回答:邊長爲1千米的正方形面積爲1平方千米。

3、推算平方千米和平方米的進率

師:我們已經知道了千米和米有關,還記得是什麼關係嗎?(1千米=1000米)那麼平方千米和平方米肯定也有關係,你能算出1平方千米等於多少平方米嗎?

學生嘗試探索後交流。

板書:1000×1000=1000000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4、推算平方千米和公頃的進率

師:我們已經知道了公頃和平方米的關係,是什麼呢?

既然1公頃=10000平方米,而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你能根據這些關係推算出平方千米和公頃的關係嗎?

學生自己探索後交流。

板書:1000000÷10000=100

1平方千米=100公頃

教師敘述: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平方千米,也就是1000000平方米,還可以用100公頃來表示。

5、感受1平方千米

(三)聯繫實際,解決問題

填一填

1、讓我們走進生活去感受平方千米的大小吧。完成填空,並說說是怎樣想的?

(1)我國著名園林北京圓明園的佔地面積約350公頃,合()平方千米。

(2)1997年,珠海建造的圓明新園佔地面積約1.39平方千米,合()公頃

面積單位的大小順序排一排: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一排我們學過的面積單位。(板書)說一說:相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舉例說說各自在那些場合使用。

2、填面積單位

(1)計算機屏幕的面積大約是780()

(2)學校計算機房的佔地面積是96( )

(3)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面積約是1100( )

(4)機場跑道約佔地20( )

3、試一試

一架直升飛機在一片梯形松樹林(如右圖)上空噴灑藥水。這片松樹林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千米?合多少公頃?

(4 + 2)× 2÷2 =6(平方千米)

6平方千米=600公頃

答:這片松樹林的面積是6平方千米。合600公頃

4、自我提升

一個長2000米,寬1500米的長方形果園,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平方千米?有一平行四邊形果園與此長方形果園面積相等,已知平行四邊形底爲3000米,求它的高是多少?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什麼內容呢?

同學們談談自己的收穫。

千米的認識教案 篇六

教學內容:教材第82頁例2。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認識平方千米的實際含義,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知道平方千米、平方米和公頃之間的進率,能進行單位換算。

2、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能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培養主動探索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平方千米的含義,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

教具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準備:小朋友們,你們好,我叫周登玉,你們可以叫我周老師,很高興來到你們班,這節課就由我和大家一起完成,你們願意嗎?(願意)

1、談話:同學們,上節課,你們已經認識了公頃這個土地面積單位。上節課的學習,你對公頃有了哪些認識?

(讓學生簡單說一說:生,測量和計算土地面積,通常用公頃作單位。公頃可用符號“ha”表示。師:1公頃有多大?生:邊長爲100米的正方形面積這麼大,1公頃=10000平方米。非常好,我們來看一看這個題你能完成嗎?)

2、今天這節課,我們還要來學習另外一個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投影出示例2圖片)

3、學生看圖,並讀一讀其中的數據和文字。

同學們,圖中計量四川九寨溝,三峽水庫、杭州西湖的面積用的是什麼土地面積單位啊?

(揭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平方千米。

二、認識平方千米

四川九寨溝,三峽水庫、杭州西湖的佔地面積都非常大(可稍微介紹一下)

我們在測量和計算大面積的土地時,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單位。

板書:平方千米可以用符號“km2”表示。你們知道我們國家的領土面積有多大嗎?介紹:大約是960萬平方千米。

2、那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呢?

上節課,我們認識的公頃是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積。那請大家猜想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邊長多少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積。

揭示: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平方千米。

1000有多長?讓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說一說。(繞1個籃球場跑一圈是56米,大約跑18圈。)

1平方千米是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大家想像一下,是不是非常大啊。

3、那1平方千米等於多少平方米呢?又等於多少公頃呢?你能自己推算一下嗎?(學生計算)

4、交流反饋。

指名說一說是怎麼推算的。

1平方千米就是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面積,所以1平方千米=1000×1000=1000000平方米。而10000平方米=1公頃,所以1平方千米=100公頃。

5、試一試

學生理解題意。這個梯形松林的上底、下地和高分別是多少?單位是什麼?那求出的面積單位是什麼?指出:和千米相對應的面積單位就是平方千米。學生完成解答並交流結果。

三、練習鞏固

1、練一練第1題

學生計算,並交流如何把平方米化換算成平方千米。

2、練一練第2題

學生讀一讀,並填一填,交流如何把公頃換算成平方千米,平方千米如何換算成公頃。

3、練一練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後,交流。

4、練習十四第5題 學生理解題意,估計其他四個省的面積。 學生討論並交流。

5、練習十四第6題 學生討論,互相說一說。 全班交流。

6、練習十四第7題

想象物體的實際大小,選擇合適的單位。

四、全課總結 板書設計:

公頃與平方千米

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頃=1000000平方米

《千米的認識》教案 篇七

教學內容

千米的認識。(教材第26頁)

教學目標

1、明確千米產生的實際意義,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

2、知道千米與米之間的關係。

3、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交往能力。

4、聯繫生活實際,提高學生的估測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明確千米與米之間的進率。

難點:體驗1千米的實際長度,形成正確表象。

教具學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認識的長度單位有哪些呢?

生:毫米、釐米、分米、米。

師:這些都是較小的長度單位,當測量比較長的距離時,該用什麼長度單位呢?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千米。

【設計意圖:藉助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引入新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探究體驗,經歷過程

師:關於“千米”這一概念,你們對它有哪些瞭解呢?

生1:“千米”也是長度單位,1千米=1000米。

生2:“千米”是比“米”大的長度單位,是測量比較長的路程時選用的計量單位。

生3:“千米”也叫“公里”。

師:同學們說得非常正確,看起來大家對千米的瞭解還真不少呢。不過剛纔大家所說的,都是憑自己的主觀感覺猜測的,那麼,到底1千米有多長,需要走多長時間?你們哪位同學估測得最準確,能不能自己想辦法來驗證一下?可以跟小組的同學進行討論。

學生以小組爲單位設計驗證方案;教師巡視瞭解情況。

組織學生交流彙報:

生1:走一步大約長5分米,走2000步大約是1千米。從學校門口出發,走2000步,看走到什麼地方是1千米,再計算一下時間。

生2:到操場上量出100米的距離,沿着100米的跑道走10次,就是1千米,並計算一下時間。(課件出示:教材第26頁右下方圖)

生3:學校運動場的跑道一圈長400米,沿着跑道走2圈半就是1000米。10 00米用較大的單位表示是1千米。(課件出示:教材第26頁例4情景圖)

師:根據自己的驗證方案,以小組爲單位,進行實踐活動。

各小組進行實踐活動;教師巡視瞭解情況。

組織交流彙報:走1千米大約需要15分鐘。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愉悅的課堂氛圍中感受“千米”,建構“千米”,應用“千米”,真正地落實能力教學】

三、總結提升

師:在本節課的學習中,你有什麼感受?有哪些收穫?

學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穫、感受。

【設計意圖:既總結本課所學知識點,又促使學生體會收穫的喜悅,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課堂作業新設計

通過完成剛纔的課堂作業我們知道:北京到廣州的鐵路線約長2313千米,那麼,你能告訴大家沿着這條鐵路線從北京到廣州要用多長時間嗎?

教學反思

1、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說,1千米這一概念的建立難度較大,因爲平時學生不太關注兩個地方之間的路程是多少。當然,對此概念學生也並非是一張“白紙”,他們在馬路邊、公路交叉口、高速公路等地見過“千米”,對千米已有所認識。所以,通過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說說以前在哪裏看到過“千米”這個單位,還有哪些地方用到過“千米”,發揮了他們的想象力,讓他們用自己的眼光去認識千米,建立了1千米的概念。

2、考慮到學生對學校附近比較熟悉,所以教師讓學生先猜一猜,哪個地方到學校大約是1千米。通過學生的猜測、比較,得到:“從學校到幼兒園大約是1千米。”然後讓學生閉眼想一想,1千米有多長。通過猜一猜、說一說等活動,學生進一步感悟到了1千米有多長。再讓學生說說是怎麼想的,從而比較自然地認識“千米”。

3、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對1千米或幾千米有了初步的體驗和感悟。

千米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八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義,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能進行千米與米之間的換算。

3、能解決一些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體驗千米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知道1千米=1000米,能進行千米與米之間的換算

教學難點:

能解決一些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體驗千米的應用價值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生課前活動:

①走100米,數數大約有幾步。②走200米,看用多長時間。③瞭解交通工具的一般速度。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師:談話:小朋友們,聽說過五指山嗎?西遊記裏如來佛的手掌就叫五指山,在數學王國裏,也有一座五指山,住着長度單位五兄弟。

1、複習已學過的四個長度單位。

(學生比出1米、1分米、1釐米、1毫米有多長;說出表示的符號並板書;說出相鄰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都是10。)

2、填入合適的長度單位。

世界上最小的鳥體長約2( );世界上最高的建築高約452( );

世界上最矮的成人高約8( );世界上最薄的筆記本電腦厚約15( )。

師:導入:拇指峯上住着誰呢?

二、認識千米:

1、生活中的千米

(1)板書課題:認識千米(公里 km)

千米在生活中有着廣泛的用途,你曾在那裏聽過或看過“千米”?

(2)播放相片:這是付老師在高速公路上拍攝到的一些鏡頭,你瞭解到哪些信息呢?

①指路標誌:(北京距天津?千米)

②虎坊橋距廣渠門?千米

(3)千米是一個長度單位,常用來計量比較長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時行駛的路程。

①除了汽車,你還知道哪些交通工具每小時行駛的路程可以用千米作單位?

②哪些物體的長度可以用千米作單位?

(4)小結:學到這兒,你對“千米”這個長度單位產生了什麼初步印象?

2、、教學1千米與1000米:

師:現在大家一定很想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長,一起來看:

播放錄象:(走100米的鏡頭)看,這是我們昨天在操場上活動時拍的錄象,我們數了數,走100米大約要200步

板書:走200步的路約是100米

(走200米的鏡頭)現在走了200米,大約花了3分鐘?

板書:走3分鐘的路約是200米

(閉上眼睛想一想100米有多長),下面的“小志願者”們走的路就更長了,我們一邊看,一邊認真數一數:他們一共走了幾個100米?

(錄象快放部分學生走10個100米的鏡頭)

師:(2)同學們想一想:把這10個100米連起來,該有多長啊!把答案寫在紙上好嗎?

師:板書:1千米 1000米 這兩種寫法都對嗎?爲什麼?它們表示的長度雖然是一樣的,可也有不同點,你發現了嗎?

1千米=1000米,讀來不易區分,你能巧用停頓,把它們區分開嗎?

生:讀

(3)小結:1千米是1米的1000倍,所以千米與米之間的進率是1000。

(4)師:你能運用所學知識幫助外地遊客算一算西客站到天安門有多少米嗎?

先自己想一想

集體訂正

生:

3、感知、體會1千米

(1)咱們學校的跑道一圈長200米,( )圈是1千米。有的學校的跑道一圈長250米,( )圈是一千米,如果是400米一圈,( )是一千米。

(2)在腦子裏猜測想象一下:在你熟悉的路段中,從哪裏到哪裏可能是1千米?

(3)讓我們跟着攝像機鏡頭到校門外的大街上去走一走,看看一千米究竟有多長?(播放錄象)

請學生閉眼在腦海裏把這段路走一遍。

(4)估計:看了錄象,你知道從哪裏到哪裏大約是1千米呀?你們怎麼估計1千米的距離?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組裏說一說。(組內討論)

板書:人走15分鐘的路約是1千米

人走2000步的路約是1千米

汽車行駛1分鐘的路大約是1千米

(5)建議學生課後用這些方法驗證剛纔的猜測想象。

(6)引導:那我們班哪個同學的家到學校的距離大約是1千米呢?你是怎麼知道的?

(7)付老師家離學校約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付老師,會選擇什麼交通工具去上班?簡述理由?

(8)森林公園

看了畫面,你知道哪些信息?26千米遠嗎?你會怎麼去森林公園?

(9)小結:學到這兒,大家肯定對千米產生了深刻的印象,能談談你的收穫嗎?

三、鞏固新知,實際應用:

師:1、你們的收穫可真多,我來考考你:

4千米=( )米 3000米=( )米

9千米=( )米 6000米=( )米

要求:看清單位名稱 換算

集體訂正

2、小朋友們看過國慶50週年的閱兵式嗎?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其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完成填單位)

要求:先獨立填出答案,再說說爲什麼?

四、總結全課:

今天,我們認識了一個新的長度單位“千米”,它就是“公里”,也可以用㏎表示。它住在五指山的拇指峯上。伸出你的左手,掌心向自己,看,你也有一座“五指山”,有了它,你就可以牢牢地掌握長度單位間的關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