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關於國中數學試講教案(精品多篇)

關於國中數學試講教案(精品多篇)

關於國中數學試講教案 篇一

知識技能

會通過“移項”變形求解“ax+b=cx+d”類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數學思考

1、經歷探索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係過程,體會一元一次方程是刻畫實際問題的有效數學模型。進一步發展符號意識。

2、通過一元一次方程的學習,體會方程模型思想和化歸思想。

解決問題

能在具體情境中從數學角度和方法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經歷從不同角度尋求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的過程,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情感態度

經歷觀察、實驗計算、交流等活動,激發求知慾,體驗探究發現的快樂。

教學重點

建立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會通過移項解 “ax+b=cx+d”類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學難點

分析實際問題中的相等關係,列出方程。

教學過程

活動一 知識回顧

解下列方程:

1、3x+1=4

2、x-2=3

3、2x+0.5x=-10

4、3x-7x=2

提問:解這些方程時,方程的解一般化成什麼形式?這些題你採用了那些變形或運算?

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簡單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下面請大家解下列方程。

出示問題(幻燈片)。

學生:獨立完成,板演2、4題,板演同學講解所用到的變形或運算,共同講評。

教師提問:(略)

教師追問:變形的依據是什麼?

學生獨立思考、回答交流。

本次活動中教師關注:

(1)學生能否準確理解運用等式性質和合並同列項求解方程。

(2)學生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變形方向(化成x=a的形式)的理解。

通過這個環節,引導學生回顧利用等式性質和合並同類項對方程進行變形,再現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兩邊同時乘以(除以,不爲0)同一個數、合併同類項等運算,爲繼續學習做好鋪墊。

活動二 問題探究

問題2:把一些圖書分給某班學生閱讀,如果每人分3本,則剩餘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則還缺25本。這個班有多少學生?

教師:出示問題(投影片)

提問:在這個問題中,你知道了什麼?根據現有經驗你打算怎麼做?

(學生嘗試提問)

學生:讀題,審題,獨立思考,討論交流。

1、找出問題中的已知數和已知條件。(獨立回答)

2、設未知數:設這個班有x名學生。

3、列代數式:x參與運算,探索運算關係,表示相關量。(討論、回答、交流)

4、找相等關係:

這批書的總數是一個定值,表示它的兩個等式相等。(學生回答,教師追問)

5、列方程:3x+20=4x-25(1)

總結提問:通過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分析時,要經歷那些步驟?書寫時呢?

教師提問1:這個方程與我們前面解過的方程有什麼不同?

學生討論後發現:方程的兩邊都有含x的項(3x與4x)和不含字母的常數項(20與-25)。

教師提問2:怎樣才能使它向x=a的形式轉化呢?

學生思考、探索:爲使方程的右邊沒有含x的項,等號兩邊同減去4x,爲使方程的左邊沒有常數項,等號兩邊同減去20。

3x-4x=-25-20(2)

教師提問3:以上變形依據是什麼?

學生回答:等式的性質1。

歸納:像上面那樣把等式一邊的某項變號後移到另一邊,叫做移項。

師生共同完成解答過程。

設問4:以上解方程中“移項”起了什麼作用?

學生討論、回答,師生共同整理:

通過移項,含未知數的項與常數項分別位於方程左右兩邊,使方程更接近於x=a的形式。

教師提問5:解這個方程,我們經歷了那些步驟?列方程時找了怎樣的相等關係?

學生思考回答。

教師關注:

(1)學生對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設未知數,列代數式,列方程,是否清楚?

(2)在參與觀察、比較、嘗試、交流等數學活動中,體驗探究發現成功的快樂。

活動三 解法運用

例2解方程

3x+7=32-2x

教師:出示問題

提問:解這個方程時,第一步我們先幹什麼?

學生講解,獨立完成,板演。

提問:“移項”是注意什麼?

學生:變號。

教師關注:學生“移項”時是否能夠注意變號。

通過這個例題,掌握“ax+b=cx+d”類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體驗“移項”這種變形在解方程中的作用,規範解題步驟。

活動四 鞏固提高

1、第91頁練習(1)(2)

2、某貨 運公司要用若干輛汽車運送一批貨物。如果每輛拉6噸,則剩餘15噸;如果每輛拉8噸,則差5噸才能將汽車全部裝滿。問運送這批貨物的汽車多少量?

3、小明步行由A地去B地,若每小時走6千米,則比規定時間遲到1小時;若每小時走8千米,則比規定時間早到0.5小時。求A、B兩地之間的距離。

教師按順序出示問題。

學生獨立完成,用實物投影展示部分學而生練習。

教師關注:

1、學生在計算中可能出現的錯誤。

2.x係數爲分數時,可用乘的辦法,化係數爲1。

3、用實物投影展示學困生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鼓勵。

鞏固“ax+b=cx+d”類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反饋學生對解方程步驟的掌握情況和可能出現的計算錯誤。

2、3題的重點是在新情境中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經驗解決實際問題,達到鞏固提高的目的。

活動五

提問1:今天我們學習瞭解方程的那種變形?它有什麼作用、應注意什麼?

提問2:本節課重點利用了什麼相等關係,來列的方程?

教師組織學生就本節課所學知識進行小結。

學生進行總結歸納、回答交流,相互完善補充。

教師關注:學生能否提煉出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如果不能,教師則提出具體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交流。

引導學生對本節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和梳理,以便於學生掌握和運用。

佈置作業:

第93頁第3題

關於國中數學試講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正確理解的意義,掌握的三要素;

2、使學生學會由上的已知點說出它所表示的數,能將有理數用上的點表示出來;

3、使學生初步理解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初步理解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正確掌握畫法和用上的點表示有理數。

難點:正確理解有理數與上點的對應關係。

課堂教學過程設計

一、從學生原有認知結構提出問題

1、國小裏曾用“射線”上的點來表示數,你能在射線上表示出1和2嗎?

2、用“射線”能不能表示有理數?爲什麼?

3、你認爲把“射線”做怎樣的改動,才能用來表示有理數呢?

待學生回答後,教師指出,這就是我們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

二、講授新課

讓學生觀察掛圖——放大的溫度計,同時教師給予語言指導:利用溫度計可以測量溫度,在溫度計上有刻度,刻度上標有讀數,根據溫度計的液麪的不同位置就可以讀出不同的數,從而得到所測的溫度。在0上10個刻度,表示10℃;在0下5個刻度,表示-5℃。

與溫度計類似,我們也可以在一條直線上畫出刻度,標上讀數,用直線上的點表示正數、負數和零。具體方法如下(邊說邊畫):

1、畫一條水平的直線,在這條直線上任取一點作爲原點(通常取適中的位置,如果所需的都是正數,也可偏向左邊)用這點表示0(相當於溫度計上的0℃);

2、規定直線上從原點向右爲正方向(箭頭所指的方向),那麼從原點向左爲負方向(相當於溫度計上0℃以上爲正,0℃以下爲負);

3、選取適當的長度作爲單位長度,在直線上,從原點向右,每隔一個長度單位取一點,依次表示爲1,2,3,…從原點向左,每隔一個長度單位取一點,依次表示爲-1,-2,-3,…

提問:我們能不能用這條直線表示任何有理數?(可列舉幾個數)

在此基礎上,給出的定義,即規定了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

進而提問學生:在上,已知一點P表示數-5,如果上的原點不選在原來位置,而改選在另一位置,那麼P對應的數是否還是-5?如果單位長度改變呢?如果直線的正方向改變呢?

通過上述提問,向學生指出:的三要素——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缺一不可。

三、運用舉例 變式練習

例1 畫一個,並在上畫出表示下列各數的點:

例2 指出上A,B,C,D,E各點分別表示什麼數。

課堂練習

示出來。

2、說出下面上A,B,C,D,O,M各點表示什麼數?

最後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正有理數可用原點右邊的點表示,負有理數可用原點左邊的點表示,零用原點表示。

四、小結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後指出:是非常重要的數學工具,它使數和直線上的點建立了對應關係,它揭示了數和形之間的內在聯繫,爲我們研究問題提供了新的方法。

本節課要求同學們能掌握的三要素,正確地畫出,在此還要提醒同學們,所有的有理數都可用上的點來表示,但是反過來不成立,即上的點並不是都表示有理數,至於上的哪些點不能表示有理數,這個問題以後再研究。

五、作業

1、在下面上:

(1)分別指出表示-2,3,-4,0,1各數的點。

(2)A,H,D,E,O各點分別表示什麼數?

2、在下面上,A,B,C,D各點分別表示什麼數?

3、下列各小題先分別畫出,然後在上畫出表示大括號內的一組數的點:

(1){-5,2,-1,-3,0}; (2){-4,2.5,-1.5,3.5};

關於國中數學試講教案 篇三

一、課題

27.3 過三點的圓

二、教學目標

1、經歷過一點、兩點和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點作圓的過程。

2、。 知道過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個點畫圓的方法

3、瞭解三角形的外接圓和外心。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經歷過一點、兩點和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點作圓的過程。

難點:知道過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個點畫圓的方法。

四、教學手段

現代課堂教學手段

五、教學方法

學生自己探索

六、教學過程設計

(一)、新授

1、過已知一個點A畫圓,並考慮這樣的圓有多少個?

2、過已知兩個點A、B畫圓,並考慮這樣的圓有多少個?

3、過已知三個點A、B、C畫圓,並考慮這樣的圓有多少個?

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進行探索、思考、交流後,小組選派代表向全班學生展示本小組的探索成果,在展示後,接受其他學生的質疑。

得出結論:過一點可以畫無數個圓;過兩點也可以畫無數個圓;這些圓的圓心都在連結這兩點的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經過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個點可以畫一個圓,並且這樣的圓只有一個。

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個點確定一個圓。

給出三角形外接圓的概念:經過三角形三個頂點可以作一個圓,這個圓叫作三角形的外接圓,外接圓的圓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例:畫已知三角形的外接圓。

讓學生探索課本第15頁習題1。

一起探究

八年級(一)班的學生爲老區的小朋友捐款500元,準備爲他們購買甲、乙 兩種圖書共12套。已知甲種圖書每套45元,乙種圖書每套40元。這些錢最多能買甲種圖書多少套?

分析:帶領學生完成課本第13頁的表格,並完成2、3 問題,使學生清楚通過列表可以更好的分析題目,對於情景較爲複雜的問題情景可採用這種分析方法解題。另外通過此題,使學生認識到:在應不等式解決實際問題時,當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後,還要根據問題的實際意義確定問題的解。

(二)、小結

七、練習設計

P15習題2、3

八、教學後記

後備練習:

1、已知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分別是 ,則這個三角形的外接圓面積等於 。

2、如圖,有A, ,C三個居民小區的位置成三角形,現決定在三個小區之間修建一個購物超市,使超市到三個小區的距離相等,則超市應建在()

A.在AC,BC兩邊高線的交點處

B.在AC,BC兩邊中線的交點處

C.在AC,BC兩邊垂直平分線的交點處

D.在A,B兩內角平分線的交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