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教育科學研究論文【精品多篇】

國小教育科學研究論文【精品多篇】

國小教育科研論文 篇一

關鍵詞:教育科研;根本任務;必要性

教育科研是教育科學研究的簡稱。關於教育科研的概念在相關的學術論著中有很多種表述,但無論哪一種概念表述,其核心內涵都是:“教育科研是一種揭示教育規律的創造性認識活動。”即教育科研的根本任務是揭示教育規律,中國小教育科研的根本任務則是揭示中國小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

雖然近幾年,科研興校、科研先導的觀念逐漸被許多中國小管理者和教師所認同,但總體上來說,與教研活動相比,教育科研在中國小還是一種高大上的活動,特別是在農村中國小,更顯陌生和遙遠。當前,很多中國小老師對教育科研的理解還停留在“教育科研就是寫論文”“教育科研就是申報課題”等這些簡單的認識上。有些中國小校爲了促進教育科研的繁榮,要求老師人人做課題、年年寫論文。這樣的教育科研只是停留在無計劃的盲目狀態,是一種表面上的繁榮,對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並無多大益處,反而會給老師徒增科研負擔,讓老師對教育科研表現出抵抗和厭惡的情緒,也不利於中國小開展真正的教育科研活動。

中國小的教育科研應該從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實踐出發,以教育教學改革中的問題爲導向,特別是關係全局的重大問題。通過科學的論證,根據本校具體情況設計詳細具體的有效教學實驗方案,開展課堂教學領域的全面改革研究,從而揭示具有普遍適用性的有效教學規律,提煉出符合本校實際的有效教學模式,進而從整體上改進學校的課堂教學,提高學校課堂教學效率。而這些通常是學校日常教研所不能做到的,而必須開展教育科研。

對教師而言,教育科研不是脫離教師教學實踐的額外負擔,而是教師探索和把握教育教學規律,改進自身教育教學實踐的必然需求。有相當一部分中國小教師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和申報教育科研課題都是爲了論文評比活動及職稱晉升的需要,並非是爲了研究和解決自己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困惑與問題。這種僞教育科研難免會成爲教師無奈的選擇和額外的負擔,難免會出現論文抄襲和科研造假的現象。中國小教師要想在專業上尋求長足發展,改變被動教書匠的職業形象,開展基於內在需求的教育科研是一條必經之路,也是可行之道。2014年9月榮獲“首屆基礎教育部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的江蘇南通師範第二附屬國小李吉林老師無疑是教育科研的成功典範。李吉林老師的“情境教育實踐探索與理論研究”是一項持續36年的教育研究,研究目的不是爲了獲獎,不是爲了寫論文,也不是爲了評職稱,而是真正處於自身改進教育教學的需求。李吉林老師說:“教學是教師的頭等大事。爲了孩子的學習,幾十年來我矢志不渝,在教學上持久地下功夫。”

綜上所述,無論是學校的教育科研還是教師個人的教育科研,根本任務都是爲了解釋教育教學規律,並用來改進教育教學實踐。根據教育科研的具體任務不同,德國教育學家布蕾津卡將教育科研分爲三類:第一類是狹義的教育科學研究,其具體任務是描述和解釋教育事實,揭示教育規律,回答“教育是什麼”的問題;第二類是教育哲學研究,其具體任務是提供教育價值取向和規範取向,回答“教育應該是什麼”的問題;第三類是實踐教育學研究,其任務是在教育科學研究和教育哲學研究的基礎上,爲教育實踐的具體實施提供理論指導,回答“教育應該怎麼做和應當做什麼”的問題。中國小教育科研更多偏重於第三類實踐教育學研究,通過揭示教育規律,爲教育實踐提供理論指導。

參考文獻:

[1]張 瀅。奏響國小教改的中國旋律――記部級教學成果特等獎、李吉林和她持續36年的“情境教育實踐探索與理論研究”[N].中國教育報,2014-10-23.

國小教科研論文 篇二

教育專家朱永新曾經說過,中國小教師的“論文”應該是“記載、整理和思考自己的案例”,應該是教師教育教學實踐的客觀反映,有話則長,無話則短。這個要求對農村教師的教科研活動很有啓發。只要教師依託課堂和學生實際選擇自己最拿手的問題進行研究和分析,就是從事教科研工作,就應該得到鼓勵和表彰。

那麼,農村教師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進行教科研呢?根據我個人的體會,可從三個方面入手。

一是對日常的教育教學實踐進行反思。或是對課堂教學的利弊得失的反思,或是對學生管理方法得當與否的反思,或是對教材內容的獨特理解,只要是傾注了真情,有切身感悟,對教育教學有指導作用,都是很好的教科研。

二是對理論學習和業務培訓進行總結和反思。中國小教師每個學期都要參加教育理論的學習和研討,參加各種名目的培訓,這些學習和培訓,對提升教師的理論素養,提高教學能力大有裨益。在每次學習和培訓之後,依據自身的教育教學實際,把自己感悟最深的方面寫成心得體會,應用到教育教學實踐中,也是教科研的一種形式。

三是針對學校和班級教育教學管理中出現的新問題,進行思考和研究,進而制定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這就是被很多人稱道的“小課題研究”,它應該成爲農村教師從事教科研工作的主要途徑。

針對當前普遍存在的對中國小教師每個學期都必須撰寫“教育教學論文”的要求,也應該給予必要的辨析。對農村廣大中國小教師來說,撰寫理論性強、前瞻性強的“論文”有點勉爲其難,既然中國小教育教研的重點是對教育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研討、解析,從而找到理想的解決方案,那麼教師依託教學實踐所寫的教育案例分析、教育故事、教研心得、讀書體會等都應該算“論文”,切忌盲目地給教師“論文”定字數、定格式、定內容,一味地要求在某級別報刊上發表等形式主義的東西。

只要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對農村學校教科研恰當地定位,對農村教師的“論文”寫作給予科學引導,相信農村學校的教科研會大有作爲,農村教師會愛上“論文”寫作的。

國小教科研論文範文 篇三

但是,我們也發現“校本教育科研”領域中的“浮躁”、“跟從”、“虛空”和“急功近利”的行爲明顯。也許是由於受社會其它因素的影響吧,中國小教科研自身的價值及廣大教師教科研活動的價值趨向方面都出現了明顯的“偏差”。因而學校教科研工作失去本有的嚴肅與“寧靜”,表現出科研缺少針對性、創造性、操作性和廣泛的羣衆參與性,直接影響了學校教育科研的健康發展。中國小校本教育科研究竟該如何定位?如何使學校校本教育科研更趨“實在、管用、有效”,使之對基礎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發揮應有的、正確的引領和促進功效?這必須引起廣大實踐工作者的正視和反思,也需要我們縝密思考並認真解決。

一、在啓動和組織“校本教育科研”的動機上,必須淡化“功利”

學校啓動和組織教育科研必須先端正並明確目的。中國小校教科研的根本目的是爲了解決目前學校教育發展或教育教學改革中的實際問題,以期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其代表性的三個特徵就是“爲了學校”、“基於學校”、“在學校中”。也就是說中國小的課題研究必須從身教育教學面臨的突出問題中來選“題”,從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找“題”,從成功的教育教學經驗中命“題”,從教師自身課堂實踐的矛盾衝突中定“題”。只有這樣,教師在科研實踐中才能漸進生成先進的教育思想,形成精湛的教學藝術。這纔會使中國小教科研充滿生機與活力,並在符合“科學性”與“方法論”的前提下學校的科研氛圍日趨濃厚。

事實上,目前學校教育處於一個確實需要實踐工作者研究的階段。有好多實踐性的問題應該說大家都瞭解,但卻都不知道怎樣去解決。比如擇校問題,學生早熟“交友”、盲目追隨偶像、考試,還有學生髮展性評價方面的問題等。但中國小校又不同於專門的教科研部門,廣大教師更不同於專業教科研工作,不可能也不應該要求走專業化研究的路子。但是教師卻有自己的“別一天地”,有自己教科研的獨具優勢——豐富多采、生動活潑的學校生活,富有個性的成百上千學生,以及由此所構成的絢麗多姿、目不暇接的教育風景,還有那年復一年常見常新、活生生的教育教學實踐及活動,以及由此積澱並內化的豐富而厚實的經驗體會和感受體驗。這些都爲廣大教師投身教科研的活水源頭,也爲學校教育科研提供了堅實的“基點”。“霧裏看花”或“玩空手道”,是萬萬不能的。教育科研本身也有其“嚴肅性”,不容世俗的“功利”化。學校教育科研必須淡化“功利”色彩,切實從實際需要出發,把校本教育科研定位於“實在、管用、有效”上,具體的教科研工作都要在前提下啓動並組織實施。

二、在主攻方向上,要避免“跟從”,注重“創新”,選取“校情”中的熱點、難點、疑點和關鍵點

中國小教科研的基本任務是解決中國小教育實際工作中的具體問題。“教育實踐”是中國小教科研課題的主要源泉,也是一線教師研究的重點。具有“創新意義”的課題研究,應該具有“校本”、“師本”特徵。我們如果就學校及教師本身教育實踐中的問題進行調查、歸類,找出共同特點,再結合先進的教育理念對其進行修正、提煉,去僞存真,這是很有意義的事。各學段的中國小,既有它的共性,更有各自的個性。正是由於各校獨特的校情,才使“校有特色”成爲辦學者努力追求的目標,這方面的研究就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學校教科研只要致力於從學校教育教學的表象出發,並引發進行一些較有深度的理性思考和研究,有計劃地進行問題篩選經驗提煉資料尋疑現狀分析意向轉化,這本身就是“創新”。

要重視從“弱項攻關”和“強項冒尖”兩個維度來確定研究的主攻方向。“弱項攻關”就是要針對學校教育發展中存在的明顯薄弱點引導重點研究,全力攻關力求有所突破,由弱變強;“強項冒尖”就是對已經顯示出來一定優勢或具有較大潛力的優勢項目,通過專題組織研究,予以重點強化,使之成爲代表學校乃至更大範圍產生名牌效應。教科研的選題往往反映整個研究的價值,引導着研究的方向,也制約着教研工作的程序和方向。尤其在“走進新課程”以後,教育理念的巨大變革,課程資源的開發挖掘,教學模式的重新構建,教學內容的優化組合,教學方法的擇善而從,師生關係的重新確立,教學評價的多元化趨勢等無不是課題選擇的“源頭活水”。

三、在教改過程中,要做好“生成過程”資料的積累、記錄和整理

廣大中國小教師在教改過程要重視探究,注重教改的實效。首先要弄清“基本概念”及教改的範疇,其次要注意“材料的積累”。一個課題的實施乃至於一個教師的成長,更需要自身大量的實踐活動,需要經歷一個艱苦磨練的過程,哪怕是實施中的失誤與偏差也是很寶貴的研究成果。因此,在專家論證、名師指導後的“操作過程”、“自我練兵”更是萬萬不能忽視的。只有扣住“研究內容”,層層推進,步步深化,由表及裏,去僞存真,才能使教科研方案的假設及成果渾然一體。否則就會給人以無本之木之嫌。教科研的實施,是一個從假設到驗證、再到推廣,或者是調查分析、經驗概括、實施推廣的過程。對廣大教師而言,就要保持清醒的認識,不要過高地企求自己的某項研究能解決系列重大的所有問題。我們研究思考的過程,也是自身漸進提高的過程。起碼可以使我們從事教育工作的事業心、責任感得到提高,這種潛在的積極效應往往影響久遠、深刻。從這個意義上講,廣大教師關注教改過程及資料收集、記錄整理,這與取得重大的研究成果同樣有意義、有價值。

四、在認定和評價教科研成果時,謹防“虛空”,關注“實效”

對於廣大中國小教師來說,從事的主要是“應用性研究”,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動研究法”,研究的目的在於應用,並在應用中再進行研究、改進和發展。課題“研究”並不是主要爲了結集論文、展示成果、獲得獎項,而是爲了積澱經驗、形成反思,提升理念、形成規律,並加以總結、推廣。中國小教育科研成果應具備的基本條件應是:研究中國小教育問題,其成果必須是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研究而獲得,並對中國小教育改革和發展有一定社會價值,甚至對教育科學發展有一定學術意義。這樣的研究纔是最有價值和意義的。當然成果成熟度的要求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如果用理想化的成熟度標準去衡量不很成熟的中國小教師科研成果,就會挫傷實踐者的積極性。我們還要注意鼓勵涉足於科研的教師的堅定信心。

中國小教科研成果的評價認定,我想除了對課題研究本身的成果的認定外,還應該包括對學校教科研機制狀況的評價認定。我們有必要關注學校是否形成有效的教科研機制。學校要在提高教師的主體意識、引導教師志願參與,倡導教師及教研組間的合作競爭方面做工作。要通過機制創新以激勵、塑造、發展和凝聚教師在“研”字上做文章,在“實”字上求真效。要倡導中國小教師與高校教師專家、教研員結成研究共同體,學校部分教師之間結成研究共同體,在形成濃郁學術氛圍上下功夫,這纔是中國小教科研的真正價值所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濃厚“校本研究”的氛圍,實現“科研興校”的宏偉目標。

五、教改及科研成果推廣應用方面,力戒“依葫蘆畫瓢”,要學會變通、合成和更新

從一定意義上講,一項研究成果的完成,不是終結於研究結題報告或得獎。而更要看重該成果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是否能得以推廣應用並轉化爲學校或一定區域的教學效益。離開了成果推廣和轉化爲效益這一環節,教科研就失去了研究的價值和存在的實際意義。在成果推廣應用方面,目前必須重視解決三個方面問題:

一是“變通”。我們對好的教改成果不能依葫蘆畫瓢,照辦照套,即使是純粹本地區本學校的成果,也會因人、因時變遷、由外部環境變化而難以適應問題。這就要求我們要考慮到兩個方面,一是現在可行嗎?二是怎樣變通更可行?我們要把變通貫穿於教改的始終。

二是做好嫁接與合成。教改過程是一個靈活度大、綜合性強、變量多的動態過程。要比較精細地做好相關成果重新嫁接與組合的工作,不斷適時地調整、補充與完善。

三是創新很重要。在課改實驗中經常出現這樣一些情況:同類型課題別人的教改成果突然又給人產生耳目一新的啓發,自己又產生一種創新的靈感,並引發了對相關其它問題的研究興趣;或者有時覺得自己的教改實踐又遇到了全新的問題或障礙,與原來的設計方案相去甚遠。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潛下心來苦心鑽研,或許通過審視自己設計好的教改課題,在重視認識、反省後,覺得有充實、完善的可能,這就必須進行關鍵性改進,也許會使教改更趨科學。總之我們要關注自己教改的改造、創新,這更有利於落實“實在管用有效”。

六、謹防“科研熱鬧非凡,課堂教學老套不變,教學質量原地打轉”,倡導教師要“能教善研會研”

有人很形象地形容某些學校說:“科研教研熱鬧非凡,課堂教學老套不變,教學質量原地打轉”。出現這種現象的根源是因爲教學科研的內容、教研方式與教學實際“兩張皮”所造成。中國小廣大教師要直接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不可能也不應該走專業研究者的路子。務必要把“教學、學習、研究、推廣應用”有機結合。這就要注意處理好以下關係:

一是教學與科研的關係。教學是教師的中心任務,而教科研相對次之。同時教師教育教學實踐又是科研的主陣地,如果離開了富有創造性的教學工作,教科研成爲無本之木。教師要牢記“教爲主,研爲輔,研爲教服務”,不能只教不研、一味苦幹,更不可以研代教,因研舍教。倡導中國小教師要能教、善研、會研。

國小教科研論文 篇四

開學初,該校進行教科研獎勵討論。有的教師質疑:“我們一分錢都沒有拿到,王老師卻拿了好幾千元。差距太大,應該封頂。”也有教師反駁:“不容易,還爲學校爭得了榮譽。多勞多得,不該封頂。”雙方爭執不下,最後學校採納了折中方案:“三篇以上封頂,但核心刊物不封頂,而且加倍獎勵。”

事後,校長找王老師談心:“學校出發點是調控,想用數量換質量。”“沒關係,本來我也想調整。”王老師笑着說。

從此,王老師種好了教學“責任田”後,就在自己的“自留地”上默默耕耘。儘管王老師“減產”了,但“含金量”大大提升,論文大多發表於核心刊物。幾年後,王老師被聘爲教授級高級教師,併成爲省“教育家工程”培養對象。

這則案例正是當前學校科研的真實寫照。目前,教科研涌動着一股浮躁的潛流,陷入唯數量論英雄的怪圈,使得教師難以成長爲專家。這與崇拜數量的獎勵機制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筆者認爲,要使教科研返璞歸真,“封頂”是行之有效的舉措。

首先,“封頂”有利於抑制“浮誇風”。當初,教科研“下嫁”到中國小時,大多教師敬而遠之。此時,不“封頂”的獎勵機制,確實爲營造氛圍立下了赫赫戰功。但它像一把雙刃劍,逐漸滋生出“爲獎勵而科研”的弊端。更爲奇怪的是,近年來,論文數量年年攀升,質量卻節節下降。不少教師捨本逐末,只把科研作爲獲取獎勵的籌碼,甚至不惜丟棄師德,肆意剽竊論文。爲了抑制“浮誇風”,“封頂”關閥勢在必行。

其次,“封頂”有利於順天致性。“封頂”後,會不會挫傷教科研“專業戶”的積極性呢?德西效應揭示了這個謎底。人們進行一項愉快的活動,如果同時提供外部的物質獎勵,反而會減少這項活動對參與者的吸引力。這種外加報酬抵消內感報酬的現象,稱之爲德西效應。教科研在於揭示奧祕,造福人類,其本身就蘊藏着迷人的魅力。事實上,大多數教師之所以成爲“專業戶”,是因爲被它的魅力所感染,即使沒有獎勵,也能陶醉其中。過度的獎勵,往往適得其反,擾亂情趣。因而,從德西效應看,通過“封頂”,退出部分獎勵,反而能收到順天致性的效果。

最後,“封頂”有利於提升品位。如果不“封頂”,有些“專業戶”就會被眼前的蠅頭小利所矇蔽,僅盯着論文數量做學問,把時間耗費在琢磨怎樣上。真正的科研往往需要長期的醞釀、自由的思想去求索,容不得絲毫浮誇。“封頂”後,學校的“風向標”變化了,“專業戶”也會跟着自我調整,轉而關注含金量,這有利於靜下心來做學問,提升品位。

以上探討了科研獎勵“封頂”的勢在必行,那麼如何順利實施好呢?筆者認爲,學校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做到知者不惑。

通過“封頂”,儘管教科研的數量會減少,但質量會大大“拔節”。當教科研真正催生出教育名家時,也就是學校成爲名校的時候。只有學校認識到教科研的真諦,才肯下決心“封頂”。“封頂”不是“封殺”,其目的是調控“數量”,讓教師騰出時間,潛心做學問,成爲專家。只有教師感悟到學校的用心良苦,才能樂意接受“封頂”。

第二,注重循循善誘。

“封頂”後,教科研“專業戶”的經濟利益暫時會受到損失。此時,學校領導要帶頭垂範,避免教師對“封頂”的曲解。學校要注重精神鼓勵,以表明“封頂”只不過用來“調控”,絕不是怠慢教科研。學校應該加大優質論文的獎勵力度,同時確保“專業戶”優先評優晉升,引導全心投入教科研。

第三,搭建轉化平臺。

教科研的歸宿是轉化爲生產力。學校既要助推“專業戶”推出精品,更要善於搭建轉化平臺,儘可能地轉化爲生產力。當精品科研轉化時,不但能佐證學校“封頂”的真知灼見,而且還能增強教師對“封頂”的認同感。只有“專業戶”品嚐到“封頂”帶來的成就感,才能體味到學校的呵護,並更加陶醉於教科研。

國小教育科學研究論文 篇五

論文摘 要: 教育科研在解決學校教育實際問題、提升教師素質、提高教學質量、推進教育理論建設等諸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小教育科研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中國小教師提出的時代要求。隨着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開展,學校教育科研工作暴露出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主要圍繞中國小的教育科研現狀及解決對策等問題展開探討。

中國小開展的教育科研活動已經有幾十年的發展,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體系。很多教育管理人員和教師逐漸認識到,教育科研在解決學校教育實際問題、提升教師素質、提高教學質量、推進教育理論建設等諸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小教育科研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中國小教師提出的時代要求。但隨着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開展,學校教育科研工作暴露出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主要圍繞中國小的教育科研現狀及解決對策等問題展開探討。

一、中國小教育科研存在的問題

如上所述,中國小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總體上看,中國小教育科研整體水平仍不夠高,遠遠不能適應教育發展和改革的需要。我國中國小教育科研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從觀念上來看,中國小教師普遍存在對科研工作的認識誤區。

從一定意義上說,現在部分中國小教師教育科研意識較之以前有所提高了。他們已經認識到教育科研對教育教學活動改進,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有很大幫助,認識到科研可以使教育教學理論更加完善成熟。但是,從整體而言,部分教師對中國小的教育科研工作存在許多觀念上的誤區。

誤區一,搞教育科研是專家學者的事,是專門機構與專業人員的事。很多中國小教師認爲,自己只是教書匠,充其量“傳道、授業、解惑”,搞教育科研只會分散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影響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誤區二,學校領導重視不夠。學校管理人員只是把教育科研與評先進、評優秀掛鉤,把科研工作的進行作爲考覈教師的手段之一。這會導致一部分教師錯誤地認爲,教育科研只是證明個人能力的一種方式,是提高工資的一種手段,是換取名譽的一種途徑。

誤區三,不少中國小教師把從事教育科研工作簡單地理解爲的數量多少。他們盲目地通過在各種期刊上來證明自己的科研能力,甚至爲了增加的數量,不惜把錢花在不知名的期刊上。

(二)學校教育科研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教育科研工作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比較嚴重,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從教育科研的管理方面來看,學校管理者忽視對教育科研的過程管理。很多學校出現這種情況,只重視立項和結果鑑定時的管理,忽視整個教育科研工作各個環節的監督和管理。一些教師教育科研課題申報成功,獲得立項以後,科研工作就立刻進入停滯狀態,申報人員將其放置一邊,學校管理者也沒有進行指導和管理。直至結題階段,申報人員纔開始找資料,補記錄,編寫研究報告,東拼西湊,整理出一套材料,拿到一個國家、省級或市級的獎狀或證書就告一段落。因此,中國小的教育科研管理不能只停留在對課題的監督、檢查、成果的鑑定上。

2.教師在教育科研過程中存在理論指導不足。中國小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也正是因爲此,中國小教師缺少足夠的時間及時學習先進的教育科學理論。一方面,他們掌握的教育理論和方法較少或者比較膚淺,難以用先進的教育理論來指導科研工作,另一方面,即使掌握了一些教育方面的理論或方法,大部分中國小教師也無法用他們所掌握的這些教育理論分析解決實際遇到的教育問題,因爲他們經驗豐富但理論基礎薄弱。

(三)科研經費不足造成教師參與科研主動性不高。

一般來說,對於各級規劃的課題,相應的管理部門應給予適當的經費支持。但是,科研經費現狀是,科研所需要的經費遠遠高於管理部門所給予的數量,中國小教師申請的科研項目要想出成果,除了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外,還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國小教師參與科研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研究成果價值偏低。

中國教育學者鄭金洲曾經指出,中國小教育科研存在“有行動無研究、有研究無成果、有成果無轉化、有方法論無具體方法、有定性無定量、有敘事無提煉、有課題無問題、有師本無校本、有分析無元分析”等基本問題①。

教育研究成果價值偏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許多重要教育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研究還相當薄弱,有的還近乎空白;二是教育科研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功能沒有充分表現出來。科研的宗旨是要改進實踐。教育科研應該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增強教學效果服務,真正以改進教學爲目的的科研活動並不多。

通過以上四個方面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出,我國的中國小教育科研工作總體水平不高,已無法適應新形勢對中國小教育科研的工作要求。

二、針對中國小教育科研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針對上述論及的各種問題,結合國內外學者在教育

科研方面的研究成果,我認爲中國小教育科研要想走出誤區,不斷提高科研素養和科研水平,應採取以下五個方面的對策。

(一)樹立正確的科研觀念。

隨着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推進,研究型教師已成爲新形勢下對當代中國小教師的時代要求。所謂研究型教師就是把中國小教師的日常教實踐與理論分析創新相結合,促進教師專業化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中國小教師向“研究型”轉變離不開教育科研。

一方面,中國小教師要認識到,中國小教育科學研究既不同教育專家的教育科學研究,又不同於一般的教學經驗總結。中國小教育科研工作應該是在研究教學實踐的基礎上對教育理論的充實和創新。這樣,既不會把教育科研工作專家化、專門化,又不會把教育科研工作看作教學工作之外的附加工作。

另一方面,中國小教師要在發展自身、發展學校的基礎上來進行教育科研工作,摒棄科研是爲了“晉級評優”的思想,克服形式主義和應付了事的工作態度。廣大中國小教師要認識到只有教學與科研相結合,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提升教學水平,促進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二)完善教育科研的管理制度。

如何制定一套科學、完善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我們認爲,從教育科研管理制度現狀看,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教育科研管理制度要從課題選擇、評審、立項開始,到課題的檢查、鑑定及獎勵,整個教育科研過程需要不斷完善。不能在一些教師剛開始申請課題時,學校表現很積極,整個科研過程卻不聞不問,加上教師自身也很懈怠,使得整個研究過程極爲鬆散,科研成爲空談。針對這種情況,學校要對整個科研的過程進行跟蹤檢查,及時督促,對不能按時完成研究任務的教師取消其研究資格,結題時不予上報。

嚴格申報教育科研課題的教師資格。有的教師平時教學工作質量不高,考覈成績較差,但數量不少,申報課題很積極。對於這種教學工作考覈成績不好的教師,在制度中應明確規定,在課題申報或者驗收時不應給予過高評價,必要時取消其上報資格。

可以設立專門教育科研管理機構,同時打通科研、教學、教師培訓之間的關係,使得教師對教學與科研的關係有正確的認識。同時,在申報教育科研課題時得到必要的指導,從而營造廣大教師積極參加的科研環境。

(三)加強教育科學理論培訓,以先進的理論指導科研工作。

中國小教育科研加強理論培訓是指,中國小教師要接受教育理論的指導,用先進的教育理論武裝自己,而不是對教育實踐遇到的問題或教育創新進行盲目的、無計劃的、隨意的經驗總結。具體說,中國小可以聘請教育理論工作者進校指導或組織教師積極參加各項教育培訓,熟練掌握現代教育理論,具有教育學、心理學、教學論等方面的知識,瞭解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基本步驟,以理論武裝自己。在教育理論的指導下,從事系統的教育科學研究工作,以此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教師的科學素養、教育素養。

(四)建立教育科研激勵機制,加大教育科研經費投入。

要改變中國小教師進行科研工作的功利思想,調動中國小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的積極性、主動性,就必須建立教育科研激勵機制。通過教育科研激勵機制,引導中國小教師端正進行教育科研的態度,積極投身於教育科研實踐。

一方面,學校必須本着公平、公正、客觀的原則來評價成果的價值,不能根據發表文章數量來評職晉級,否則會挫傷一部分真正想從事研究的教師的積極性,影響研究結果的價值和實用性。

另一方面,學校可以設立“教育科研專項基金”,爲中國小教師提供充分的科研經費支持,使教師在從事科研工作時無後顧之憂,從而提高教師從事教育科研活動的積極性。

(五)重視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廣和應用。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科研成果價值偏低是當前中國小教師教育科研工作較爲普遍的現象。很多教育科研成果對教育實踐中急需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未涉及或未作深入研究,大部分提出的研究成果仍然是口號式的,雖然有些道理,但是可操作性很低,實用價值不大。事實上,評價一項科研成果是否具有價值應該看其對本校甚至中國的教育教學工作的改進是否有幫助,其現實意義尤爲重要。

只有科研成果面向實踐,才能發揮應有的價值。因此,教育科研成果是否運用到學校實踐中去,是判斷教育科研活動是否具有價值的關鍵。當然,只有通過教育科研活動,中國小教育教學工作的質量才能不斷提高。

蘇霍姆林斯基有過一段經典的言論:“如果你想使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快樂,使天天上課不至於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藝術,那就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的這條幸福道路上來。”在目前如火如荼進行的新課改過程中,“研究型”教師的理念已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教師通過參與教育科研活動,一方面解決現實問題,另一方面形成新的教育理念;一方面提高教學水平和自身素質,另一方面推動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改進。中國小教師參與教育科研工作已經引起了相當多學校和教師的高度重視。

註釋:

①鄭金洲。學校教育科研中存在的八大問題亡[j].人民教育,2007,(6):49-52.

參考文獻:

[1]楊佔蒼。一個教育函數方程式的解讀[j].中國教育報,2002,(9).

國小教育科研論文 篇六

可行性原則是指中國小教育科研課題的選擇,應當考慮課題經過一段艱苦的研究以後應當是可以實現的或有可能被解決。

選題是否可行,需要考慮以下因素:①研究者個人具體情況。比如:知識基礎、專業特長、教育工作的實踐經驗、教育科研的科研經驗、志趣和可以利用的時間。②看課題的難易大小是否合適。小而容易的課題研究順利,成功率高。就一般規律而言,選題應從易到難,從小到大。③教育情報資料的充實。要佔領本選題資料的最高點。④是否抓住了時機。⑤還要考慮花費在教科研的時間因素。

例如:有個教師選擇了這樣一個題目《國小低年級識字教學方法對比實驗研究》。在我們審覈時,我就發現一是題目大,二是實驗研究要有對比實驗班。這根本不符合我們這裏的實際情況。因爲我們這裏一個語文教師只承擔一個班級的語文課教學,無法進行實驗對比,更何況實驗法操作起來特別麻煩。我建議她把課題改爲《國小低年級趣味識字行動研究》。這樣一改,研究範圍更小了,目標也更具體了,研究方法也簡便易行。後來,這個課題成果在吉林省科研成果評選中獲得一等獎。所以,在選題上既不要過高估計自己、好高騖遠,也不要妄自菲薄、畏懼困難。既要從實際出發,又要有科學態度和敢爲人先、勇於攻關的精神和勇氣。

2.創造性原則

教育科研的目的是要認識前人沒有認識或沒有充分認識的教育規律,解決他人雖然認識但還沒有解決或沒有完全解決的教育問題。因此,教育科研的課題必須具有獨創性和新穎性。由於實際情況不同,課題的創新要求一般可分三個層次:

2.1獨創性。要從教育實踐提出的新問題中、新生事物的萌芽中、新鮮經驗中選題;還要從教育領域裏的新概念、新理論、新思維、新設計、新方案中選題;還可以從不同觀點的爭議中,不同學派的對立中、原有理論和新的實踐的尖銳矛盾中選題;還可以從教育科學的知識空白中選題。這是高層次的創新課題,它要求提出沒有人提過的新問題,開闢無人涉及過的研究領域,創立新的理論體系、教學流派和教學模式等。

2.2再創性。這是中層次的創新課題,其中,有的是將別人的研究課題加以組裝、分解和改造後再生出的新課題;有的是將已有的研究課題運用到新的領域、情境、學科等實踐中,又在某方面有所創新。

2.3自創性。這是低層次的創新課題,它只要求對自己是前所末有的,對自我發展是有利的,但並不要求對社會對別人有什麼創新價值。

3.需要性原則

指中國小教育教研課題應該根據中國小的教育教學實踐和教育科學發展的需要來選擇。科學選題的實踐經驗表明:中國小教育實踐中提出的問題是研究課題選擇的最重要的源泉。作爲中國小的教育科研工作者,應該優先選擇當前中國小教育教學改革中最迫切、最亟待解決、最關鍵性的問題,作爲課題來研究。例如:如何開展新時期青少年德育工作問題研究,如何解決城鎮中國小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問題研究,關於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技術教育問題研究,關於加強中國小生學法指導問題研究等等。

中國小教育科研的選題的理論價值同樣是重要的。目前,我國教育科學的理論研究落後於教育改革和教育建設的需要。教育改革時間中,有許多新的情況、新的問題,亟待我們去研究、探索,給予理論上的回答。我們除了對當前教育實際工作中迫切需要優先選擇的課題進行研究外,還要對某些具有超前性的、預見性的、有應用前景的理論性課題進行研究。

把握了以上幾個原則,我們在選題上就有了充分的依據。只有選題確切了,科研才能更具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