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精選6篇)

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1

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精選6篇)

我們的<<新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創造一個有利於學生主動求知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獲得所必需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得到發展。”因此我認爲我們教師應把教學植根於對學生的民主、平等、自由的課堂氛圍中,並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只有如此,學生才能從他們的遊戲,小說等等中擺脫出來,對數學纔會產生興趣,從而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掌握數學知識,運用數學知識,因此在教學中我個人認爲要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應該大致做到以下幾點。

一、從生活實際中抽象出“數學公理”

每一個數學公理都是從生活實踐中抽象出來的。在教學中,可通過一些生活實例,讓學生親身體念這個抽象過程,使學生深切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以加深他們對數學公理的理解。比如我在講解“兩點確定一條直線”與“兩點之間線段最短”時,是這樣設計的:讓學生在黑板上用一根手指按着一根木棍,讓另一個學生去扳,輕輕一下就動了,然後再讓另一個學生上臺按着另一端,再讓剛纔那位學生扳,這時扳不動了,這樣就很好的解釋了“兩點確定一條直線”這一公理。再比如在講解“兩點之間線段最短”時,可從學生生活出發,創設這樣一個問題情景“如果你的手裏有一塊肉,你拿去喂小狗,這時你和小狗之間有一段距離,並且之間有一個小水坑,它看到並聞到了氣味後,是直接跑着跳過來還是繞過來呢?”這樣就讓學生去更好的理解“兩點之間線段最短”這一公理。讓學生從生活中去體會數學,去學習數學,並更好地排除學生對數學的畏難情緒。

二、用生活實例來加強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既然數學公理、概念來源於生活,那麼生活中必然存在數學公理、概念的許許多多的顯示原型。爲了加強學生對數學公理、概念的進一步理解,我們講完數學公理、概念後,可引導學生尋找存在於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原型,舉例說明數學公理、概念。這樣既激活了學生身邊的課程資源,又進一步加強學生對數學公理定理、概念的理解。比如我們在講完“兩點確定一條直線”與“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公理時,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生活中還有那些地方用到了“兩點確定一條直線”與“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學生們多數都可以舉出生活實際運用的例子,如:在家裏訂晾洗臉帕的鐵絲時需要固定兩個位置,在操場劃直跑道時需要兩個人拉着皮尺等等。而“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生活中學生應該感受更深,如:公園裏的轉角處,草坪經常被人們踩出一條路;鄉下的小路,當有一塊菜地擋着,需要繞道走時,有一些道德差一點的經常直接從菜地上經過,走出了路,這些都是“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的運用,但我們要教育孩子們用在好的地方,如原來的路,改爲高速路後,把原來彎曲的道路改成了直道,節省材料等等這些。這樣舉一些生活中的實際例子,學生更好理解。

三、用生活實踐來驗證數學規律

經驗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數學規律也不例外。學生如果不明白數學規律的由來,就不可能真正理解數學事實,更談不上運用。因此在教學中,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實驗等活動,自主探索,主動獲取數學規律,這比單純地抽象介紹結論好上千倍、萬倍。比如我爲了讓學生明白“隨機事件雖然是不確定的,但是是有規律可尋的”,這一個數學事實,我特意安排學生分組做了兩次實驗“投一枚硬幣”、“投兩枚硬幣”,並分別統計出“硬幣出現正、反兩面的次數”。讓學生在實踐後,通過分析結果,歸納出結論。這樣做,不僅有利於學生理解掌握數學規律,而且有助於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歸納能力的培養,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如:講 “平行四邊形的不穩定性”、“三角形的穩定性”時,我用木條分別做了一個三角形和四邊形,在課堂上讓學生上臺分別來拉動,三角形不會動,而四邊形輕輕一拉就變形了。再例如:給學生講正方體的展開圖時,讓學生自己去展開來看,幾十個學生會有不同的展開方式,這樣讓學生學習起來不會太抽象。

四、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

學習數學的目的,也在於運用它來解決實際問題,指導生活實際,也就是俗話說“學以致用”。因此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加深學生對數學運用廣泛性的理解。比如在教學完“三角形”的穩定性時,我問學生:“爲什麼要在木門上斜釘一根木條?”又如,在教學完“平行四邊形的不穩定性”後,我又問學生:“爲什麼我們學校的電子伸縮門要做成那種(四邊形)形狀?”要再如:講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時,學生對利潤問題感覺難理解,也不感興趣,我在開始引入時這樣設計:我今天在街上看到一家賣衣服的鋪子,外面打出了一個優惠讓利的牌子:年終大甩賣,衣服折上折,八折的基礎上再八折,問學生這樣不是很麻煩嗎?爲什麼不乾脆來一個六折呢?學習了今天的內容就知道爲什麼商家要這樣打廣告了。讓學生會利用所學的知識解釋各種社會現象。

總之不能把數學教學當作脫離日常生活,脫離社會實踐應用的技能來學習。要讓學生通過來自生活、實踐中的真實問題,學會分析數學的外在價值。讓學生認識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是如何演變爲數學公理、數學定理、數學概念、數學符號、數學規律的,以便讓學生認識蘊藏在數學的形式符號後面的本質,明白數學能夠幫助我們更清晰地認識生活。並這個充滿信息的世界,深刻地感受和理解數學價值,更加積極主動地學好數學。要使課堂上的學生也像生活中一樣充滿活力,我們就要用愛心去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充分調動學生情感因素,讓學生能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積極參與到學習數學的全過程中。

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2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不僅要考慮學生自身的特點,更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新課標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讓學生從自已的數學現實出發,用數學的眼光在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主動地運用數學知識分析生活現象,從而主動地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這就要求我們教者必須把生活中的事例引入課堂,讓學生看到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體會身邊處處有數學。

一、創設生活情景,激活學生思維.

教育家斯托利亞爾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思維)的教學,而不僅是數學活動的結果——數學知識的教學。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沉浸在問題的情景中,感悟出問題生存過程,問題的背景所在,從體驗中感知出數學問題,獲取思路,尋求方法。

問題1:如圖所示的曲線表示一輛自行車離家的距離與時間的關係。騎車者9:00離開家,15:00回家,根據這條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1)何時開始第一次休息?休息多長時間?

(2)到達離家最遠的地方是什麼時間,這時離家多遠?

(3)11:00~12:00他騎行了多少千米?

(4)他在何時至何時停止前進並休息用午餐?

(5)返回時平均速度是多少?

(6)11:30時離家多遠?

在回答上述問題之前我編織了下列問題,讓學生進入問題情景,感受其過程,並畫出s與t的關係圖。

小明9:00騎車從家出發一個半小時到達離家15km的甲超市購物;購物半小時又經過一小時騎車到乙超市購物;購物吃午飯共用一小時後又經過2小時到家。學生根據自己的感知體驗,形成與上圖類似的圖示,再回到圖示上回答問題就容易對了。

答:(1)10點半開始第一次休息,休息了半小時;

(2)到達離家最遠的地方,時間是12:00,離家25千米;

(3)11:00~12:00他騎行了10km;

(4)從12:00~13:00之間休息並吃午餐;

(5)返回時的平均速度爲25÷2=12.5km/h;

(6)設DE所在的直線s=kt+b,將(11,15)、(12,25)代入

11k+b=15         得   k=10

12k+b=25              b=-95

∴   s=10t-95.

當t=11.5時,s=20。即11:00時離家20km。

學生根據生活的經驗,感悟理解函數圖示意義,使生活經驗與數學知識的學習有機結合。

二、構建數學模型,提高應用能力.

數學的應用意識主要表現在:面對實際問題,能主動嘗試着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

問題2:宿松縣電信公司開設了甲、乙兩種移動通訊業務:甲種使用者先繳56元月租費,然後每通話1分鐘,再付話費0.32元;乙種使用者不繳月租費,每通話1分鐘,付話費0.60元。請問選擇哪種通訊業務,可以使支付的通話費用較少?

我鼓勵學生們用所學知識,去尋求解決的辦法。首先設一個月內通話x分鐘,甲、乙兩種方式的費用分別爲y1元、y2元,建立費用y與時間x之間的函數關係式爲:y1=56+0.32x, y2=0.6x。

然後建立不等式的數學模型,得到本題的解題策略1:

①y1>y2,即56+0.32x>0.6x,得x<200,通話時間少於200分鐘選用乙種通訊業務;

②y1=y2,即56+0.32x=0.6x,得x=200,通話時間等於200分鐘選用甲或乙種通訊業務都一樣;

③y1<y2,即56+0.32x<0.6x,得x>200,通話時間大於200分鐘選用甲種通訊業務。

本題還可以運用一次函數圖象的知識,直觀地獲得問題的結果,得到解題策略2:

y1=56+0.32x

y2=0.6x

在同一直角座標系內作出上述兩個函數的圖象(如圖),y1與y2的圖象交於點(200,120)。

觀察圖象,可得:

當通話時間少於200分鐘時,選擇乙種通訊業務;

當通話時間爲200分鐘時,選擇甲或乙種通訊業務都一樣;

當通話時間大於200分鐘時,選擇甲種通訊業務。

學生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不僅學會了數學建模的方法,體會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更開拓了知識視野,提高了用數學思想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注重實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爲了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的用處,增強學習的目的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加強實踐活動,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生活和時間中的數學問題,逐步掌握數學思想,不斷增強數學意識。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在實踐中學習數學,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

問題3:王大爺爲了與客戶簽訂購銷合同,需要對自己的魚塘中魚的總質量進行估計.

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我們可以把它轉化爲數學中的統計問題。先抽取樣本:第一次撈100條魚,秤得其質量爲184kg,並將每條魚作上記號後放回水中,當它們完全混合於魚羣后,再撈出200條魚秤得其質量爲416kg,且帶有標記的魚有20條,算出樣本中每條魚的質量(184+416)÷(100+200)=2kg。再採用相同的實驗頻率方法,即把第二次撈出的200條魚作爲一個樣本,求出該樣本中有標記的魚的條數與樣本容量的比,用以估計整個魚塘中有標記的魚的條數與總條數之比(理論概率),據此估計魚塘中所有魚的數量爲(100÷20)×200=1000(條)。最後運用樣本估計總體的數學思想方法去估計魚塘中魚的總質量1000×2=2000kg。老師還可以提出:假如今年的鮮魚價格是8元/kg,預測王大爺的魚塘今年毛收入大約是多少?

這樣的課題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學生有興趣去研究和解決,並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形成應用數學的能力。

數學知識離不開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教師要積極創造條件,將生動、有趣的生活情境引入課堂來幫助學生學習;鼓勵學生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並學會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學習有用的數學,學習有價值的數學,真正使數學生活化,生活數學化。

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3

新課程標準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提出了過程性目標,用經歷、體驗、探索等詞加以描述。“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並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這一過程充滿着探索與創造。”因此我根據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開展生動、有趣、直觀的數學活動。

一、把遊戲引入課堂

教學要成功就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使學習成爲他們迫切的需要。在教學中,我利用學生“好動、好奇”的心理,把他們愛玩的遊戲引入課堂,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主動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去。

例如:在教“6,7的加、減法”時,一上課我就給學生看一顆石頭的大小,然後兩手都拿着石頭,握緊,讓學生猜一猜兩手共有多少顆石頭。學生一聽猜石頭。興趣來了,“十顆、五顆、六顆、七顆……”學生喊着、跳着。“到底誰猜得對呢?”我先打開左手,讓學生自己數,再打開右手。“總共6顆,我對了,我對了。”做對的學生歡呼着,我接着問:“你爲什麼知道你對了呢?”學生馬上說:“老師左手有4顆,右手有2顆,合起來有6顆。”在這一過程中,我利用學生感興趣的遊戲——猜石頭引入課堂,在他們情緒高昂的情況下進一步創設情境,由學生自己一步步獨立思考獲得知識。

二、通過解決日常生活問題去獲得新知識

在認識1時,先讓學生用已有的生活知識,舉出可用數字1表示的物體,學生搶着回答:“一棵樹、一朵花、一個蘋果、一本書等。”但“1”還可以表示一個整體,學生卻沒有提到,我給出時間,讓學生討論:“還有別的東西可用1來表示嗎?”“一箱蘋果”終於有學生髮話了,我問學生“你們同意嗎?”有的學生不同意,有的同意。於是我就讓不同意的學生先發表意見,有一學生說:“我不同意,因爲箱裏有許多蘋果。”我再給表示同意的同學反駁的機會:“同意,我只看見一隻箱子。”水到渠成,我肯定了同意組的看法。我說:雖然箱裏有許多蘋果,但這些蘋果只用一隻箱子裝,所以可以用1來表示這箱蘋果。就像我們一(2)班,一(2)班是由一個一個學生組成的,但把這一個一個學生安排在一個教室裏就形成了一個班。這樣,就比單純地說:“1還可以表示一個整體”要容易理解得多。

三、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對國小數學,能夠活學還不夠,還應在活學的基礎上學會活用,使數學知識真正爲我們的學習、生活服務,所以說用好數學也是一門技藝。在學習了“量長度”後,可讓學生運用掌握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教師有一段鐵絲,想用它來晾衣服,但不知它夠不夠長,請學生量一量這段鐵絲實際有多長。要量出鐵絲的長度,我們先要做什麼?在測量時和得出數據後會碰到什麼問題。在給出掛衣服地方的長度後,這條鐵絲能不能用。在這樣一個實際測量的過程中,既提高了興趣,又培養了實際測量、計算能力以及估計、應用意識。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生活中應用,還會增強策略意識,如:在讓學生動手數100根小棒時,用的方法很多,有二個二個地數,有五個五個地數,一個一個地數,十個十個地數,在數的過程中,許多學生髮現十個十個地數又快又不容易出錯,因此在數較大的數時,許多學生選擇了十個十個地數。

以上是我根據教材的特點在探索中的一些例子,這些例子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大自然及人類社會有密切的聯繫。以上這些生活味道十足的題目是從生活實際入手,把知識點融於生活當中,又把生活融於學習中,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學起來更輕鬆、有趣。

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是藝術追求的目標,也是藝術之花長盛不衰,常開常新的奧祕。數學知識博大精深,奧妙無窮。但數學知識當中也包含許多晦澀難懂、枯燥乏味等難啃的“硬骨頭”。

比如:國小生難於理解的“退位減法”,眼花繚亂的“位置與順序”,紛繁複雜的“分類、比較、統計”等“硬骨頭”。

正是由於這些啃不動的“硬骨頭”作怪,使得許多剛剛入學、稚氣未脫的國小生無所適從,對本來魅力無窮、作用巨大的數學這個“朋友”敬而遠之,由敬而遠之到無所適從,最終導致由好學到厭學的惡性循環。

新教材在處理數學知識時,一改以往教條式的理論講授形式,而是用一種全新的表現形式,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與應用”這種科學的基本敘述模式,把數學知識、數學問題以問題情境的方式呈現,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感受生活,發現數學知識,培養各種能力,感受數學的無窮威力和魅力,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持久的興趣。

新教材藝術性地呈現教學內容主要表現在“問題情境”這個方面,因此本文着重就此展開論述。

教育家杜威曾說:“教師的首要任務在於喚起學生理智的興趣,激發對探究的熱情。”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也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問題情境則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導火索。爲什麼呢?因爲兒童的認識興趣來自於學習活動本身和學習內容的趣味因素,如生活情趣、童話式的數學故事,擬人化的動物插圖等。

正因如此,新教材在闡述教學知識點時,都是以一個或多個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用精美的卡通漫畫、和諧的對話呈現在兒童面前。這種形式,不僅能使教師輕鬆地創設引人入勝的問題情境,而且也能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因爲這樣的卡通式課本,每個人看起來都會興趣盎然,愛不釋手。

例如:新教材第一冊的第一課“10以內數的認識”這個教學內容,教材就以藝術化的表現形式,模擬動物學校開學時的情境,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小白兔、小鳥、小熊、小狗等可愛的動物去上學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到數學不是枯燥乏味的。

新教材的問題情境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而作不同的藝術性處理,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問題情境“故事化”,增強趣味性

國小生愛聽故事,特別是童話故事。小貓、小白兔、小猴等活潑可愛的形象讓他們感到親切,自然就印象深刻。

新教材第一冊第10頁的學習“0”這個知識時,教材以小貓一家去釣魚回來的路上和每隻貓的表情來呈現教學知識場景,通過教師藝術化地描述故事,能給學生一個非常廣闊的想像空間。

小貓一家今天去哪裏釣魚了,它們是怎樣釣魚的,爲什麼有一隻貓表情很難看呢?它一條魚沒釣到,應該怎麼表示呢?……

試想這樣的故事情境,怎能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怎能不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呢?這樣的教學過程,能使學生在聽得津津有味的同時,讓數學知識不知不覺地滲入他們的腦海,在數學王國裏積極地思考、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省時高效的目的。

二、問題情境“活動化”,提高有效性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的思維活動往往是從動作開始的。我們老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都會有這樣的體會:有些教學內容,單靠教師講解,就算費盡口舌,也難以表達清楚。而如果讓學生動手操作,親身體驗,往往有讓人恍然大悟的效果。這是因爲動作演示能使學生獲得對事物的數量關係和空間位置的感性認識,教師再引導學生對這些直觀得到的感性認識進行分析、綜合,便能上升爲理性的認識。

新教材第一冊第42頁中“8,9的加減法”這個教學內容,教材通過呈現6個小朋友進入遊樂園這一活動化問題情境,讓學生一同參與活動,藝術化地呈現生活中常見的情境,同時自然而然地滲透了數學知識,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問題情境“生活化”,加強聯繫性

“學以致用”是我們教學的基本要求,新教材在呈現教學內容時,很多內容都是以藝術化的形式,再現了生活中常見的數學問題。新教材第一冊第15頁第8題“把方糖放入杯子後,哪杯水最甜?”這個教學內容是學生經常遇到的一個實際問題,由於有生動有趣的畫面,選取的又是生活中常見的場景,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進行判斷,在充滿愉快的學習過程中,鍛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此時,思維訓練是那樣的輕鬆自然、那樣的和諧,使數學走進了生活,爲生活服務,生活與數學有機地融爲一體。問題情境生活化的威力由此可見一斑。

由此可見,新教材在處理教學內容時,能充分考慮兒童的心理特點和心理需要,藝術化地創設具體、生動、活潑有趣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寓教於樂,使他們樂於智力探索,始終以積極的態度去參與學習生活,在悅耳、悅目、悅心的情境下獲得新知。

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4

在我們的周圍處處都有數學,時時會碰到數學問題,數學是來源於生活,而又應用於生活。可有很多學生不喜歡數學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數學枯燥無味,很抽象,感覺與生活沒有多大的聯繫,不知到如何把它們應用到實踐當中。要改變這個狀況,必須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數學的魅力。這就需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聯繫實際,把生活中的問題引進課堂,從中去學習知識,再把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去。

在教學過程中如何讓生活問題走進數學課堂教學,我認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操作:

一、        讓生活走進教室,將生活實際問題引入課堂

在教學《面積和麪積單位》一課時,每建立一面積單位的表象,我都積極鼓勵學生舉日常生活中的恰當例子。如:一平方釐米,學生會說“大姆指甲蓋”、“鈕釦”等,有個學生說“門牙”,這時我拿起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紙片比了比,並說:“長這麼大的兩顆門牙,漂亮嗎?”引起學生鬨堂大笑。從笑中,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愉快,也體會到了“數學就在身邊”。在教學《小數的性質》時,我出了一道有趣的數學題,在黑板上寫“6、60、600”,問學生:“誰能加上適當的單位並用‘等號’把這三個數連起來?”這個問題學生感到新奇,思維十分活躍。有的說加上元、角、分,有的說加上分米、釐米、毫米,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此時,數學學習已變成學生的一種自我需要,學習興趣大大增加。

二、通過解決日常生活問題去獲得新知識

在認識1時,先讓學生用已有的生活知識,舉出可用數字1表示的物體,學生搶着回答:“一棵樹、一朵花、一個蘋果、一本書等。”但“1”還可以表示一個整體,學生卻沒有提到,我給出時間,讓學生討論:“還有別的東西可用1來表示嗎?”“一箱蘋果”終於有學生髮話了,我問學生“你們同意嗎?”有的學生不同意,有的同意。於是我就讓不同意的學生先發表意見,有一學生說:“我不同意,因爲箱裏有許多蘋果。”我再給表示同意的同學反駁的機會:“同意,我只看見一隻箱子。”水到渠成,我肯定了同意組的看法。我說:雖然箱裏有許多蘋果,但這些蘋果只用一隻箱子裝,所以可以用1來表示這箱蘋果。就像我們一(1)班,一(1)班是由一個一個學生組成的,但把這一個一個學生安排在一個教室裏就形成了一個班。這樣,就比單純地說:“1還可以表示一個整體”要容易理解得多。

三、創設生活情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爲了使學生更好地瞭解數學的思考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必須開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學習數學的大課堂。創設問題情境應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既要讓學生感覺到所面臨的問題是熟悉的,常見的,同時優勢新奇的,富有挑戰性的。一方面使學生有可能去進行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又要時刻感受到自身已有的侷限性,從而處於一種想知而未知、欲罷而不能的心理狀態,引起強烈的探索慾望。

例如在教學《工程問題》之後,可以出一道這樣的題目:陳老師帶了一些錢去買一套上、下兩冊的書,他帶的錢如果只買上冊,恰好能買20本,如果只買下冊恰好能買30本。那麼他帶的錢能買幾套這樣的從書?這道題目突破了常規“工程問題”的命題方式,提高了命題的趣味性和生活性,學生在思考這類問題的時候,就要能夠舉一反三,學以致用,提高了解決問題的靈活性。

四、注重實踐活動,培養學生髮現數學問題的能力

爲了在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初步接觸和逐漸掌握數思想,不斷增強數學意識,就必須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加強實踐活動,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數學問題,認識現實中的問題和數學問題之間的聯繫與區別。

例如:在教學《利息和利率》這一課時,可以利用活動課的時間帶學生到銀行去參觀,並以自己的壓歲錢爲例,讓學生模擬儲蓄、取錢,觀察銀行周圍環境,特別要記錄的是銀行的利率,學生記的時候就開始產生問題了,“利率是什麼啊?”“爲什麼銀行的利率會不同啊 ……”。對於學生這些問題我微笑不答,表揚他們觀察得很仔細,然後就讓他們帶着問題去預習新課,到上課的時候學生由於是自己發現問題,自己來解決問題,從而找到符合實際需要的儲蓄方式。這樣學生培養養成留心周圍事物,有意識的用數學的觀點去認識周圍事物的習慣,並自

覺把所學習的知識與現實中的事物建立聯繫。                                   

五、家庭作業設計,貼近學生生活                                              

家庭作業是教師教學過程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但傳統的家庭作業形式封閉、單一,內容是課堂作業的重複,距離學生的生活實際比較遠。學生把家庭作業看作是一種負擔,影響了學生學數學的興趣。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在教學法中注意改變家庭作業的內容和形式,把家庭作業融入學生的生活,使家庭作業成爲數學與生活的紐帶。例如,當學習了統計的知識後,我安排學生分小組,調查全校各班人數情況,並將調查的結果進行整理與分析。學習完表面積的概念後,我佈置了這樣的家庭作業:請同學們回家後,選擇你喜歡的長方體物體,把他們的表面積或用料算出來,明天彙報,看誰完成得出色!第二天,學生紛紛把自己的作業呈現在大家面前。課後,我與學生交流,學生說:老師,我喜歡這樣的作業,我覺得讓我們實際去查查、量量、算算,既動了手,又動了腦。老師,我現在更喜歡數學了,因爲我覺得它很有用,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種有意義的家庭作業,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實踐能力和個性的發展。

總之,日常生活實踐中包含着豐富的數學知識,在數學教學中提出生活中學生能夠觀察到的數學問題,啓發學生思考,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消除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陌生感,切實感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和實用性, 讓數學課堂教學適應社會生活實際,從而培養出一批真正適應未來社會需要的人才。

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5

【摘要】 數學教學就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點出發,聯繫實際生活講數學,聯繫實際情況講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數學練習生活化,指導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

【關鍵詞】生活  數學  課堂

《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明確指出:“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數學源於生活、植根於生活。數學教學就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點出發,聯繫實際生活講數學,聯繫實際情況講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能夠深刻體會到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是解決生活問題的鑰匙,從而增強學習數學的趣味性,因此教師應該努力將學生的生活與數學學習結合起來,讓學生所熟知生活數學走進學生視野,進入數學課堂,把數學教學生活化,把學生的生活經驗課堂化。

一、感受生活中的數學,把情景問題生活化

問題情境生活化,可以使數學知識變抽象爲具體。教師借用有關生活實例,爲學生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意境,提出有關的問題,以引起學生的好奇與思考,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慾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例如:在一年級教學“位置”這節課時,教師讓學生體驗上下左右時,可以創設一個與學生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問題情境:“同學們,你們知道馬路上的紅綠燈是怎麼排列的?”讓學生通過豎排紅綠燈體驗上下,橫排紅綠燈體驗左右,使生活中的操作與現實課堂相結合,在教學方式中充分體現了數學的應用價值。例如,在學習“認識人民幣”這節課時,可以創設一段購物情境的錄象,然後結合實際說一說你對人民幣有那些瞭解?雖然買東西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事情,但是把它提到課堂中來,就大不相同了。孩子們很感興趣,學習熱情很快就被調動起來,從而很自然的進入新課。而且,購物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由此他會很自然的聯想到自己的生活實驗以及相關知識,提到買東西,孩子們自然會想到人民幣,提到人民幣,孩子們又聯想到了其他一些關於錢的知識,如:各國的錢是不同的,錢的產生及其發展,如何辨認真假等。

例如:在教學“10的分成”這個知識點時創設了一個分糖的情境,媽媽買來10粒糖,要小明分給自己和小明的表弟吃,如果你是小明,你會怎麼分呢?爲什麼?有的小朋友說:每人各5粒,因爲這樣公平。有的說:給弟弟6粒,自己4粒,因爲弟弟年齡比我小。有的說:我3粒,弟弟4粒,還剩3粒留給媽媽,因爲媽媽很辛苦。等等。課堂氣氛非常活躍,每個學生都在積極思考,既讓學生對10的組成有了清晰的認識,又在課堂中滲透了“人文”精神,讓學生懂得人與人之間的尊重和友愛。

現代心理學認爲:教學時應設法爲學生創設逼真的問題情境,喚起學生思考的慾望。讓學生置身於逼真的問題情境中,體驗數學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繫,品嚐到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現象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感受到藉助數學的思想方法,

二、喜愛生活中的數學 把教學內容生活化

荷蘭數學教育家漢斯.弗賴登塔爾認爲:“數學來源於現實,存在於現實,並且應用於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學生把現實問題轉化爲數學問題的過程。”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要從學生實際出發。例如,在教學“圖形的認識”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最喜歡的運動“踢皮球”,提問學生;“你們最喜歡的運動是什麼?”學生自然而然就會說起“踢皮球”,再提問:“你們知道皮球是什麼形狀的嗎?最後再教學“球是可以滾動的”這個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玩一玩,他們就會很快地掌握這個知識點,課堂氣氛就活躍起來了。在教學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後,教師設計可以這樣一個環節:誰能告訴大家你今年幾歲,你媽媽今年多少歲嗎?有個學生大聲說:“我今年8歲,我媽媽今年34歲。”老師把8和34寫到黑板上,“誰能用數學語言說一句話?”學生說:“8比34小,34比8大”,“媽媽的年齡比孩子的大得多”,“孩子的年齡比媽媽的小多了”,“媽媽比孩子大26歲,孩子比媽媽小26歲。”通過對身邊事物的實際測量和估測,激發了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熱情通過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教學內容的接觸,可以幫助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數學,從而體會到學好數學對於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無形當中產生了學習數學的動力。所以在課堂教學時,教師要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從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挖掘數學,從而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體驗生活中的數學 數學活動要生活化

教學時要組織學生開展探究活動,使生活題材數學化,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讓講臺成爲舞臺,讓教室成爲社會,讓學生成爲演員,讓教師成爲導演”。將數學與生活、學習、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體驗數學源於生活,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慾望。

如教學“人民幣的簡單計算”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到家裏附近的商店裏,調查一些物品的價錢,並把它收集回來,自己進行計算;又如,在教“用10元/20元/50元分別買一些物品(這些物品都是有價格的),提問學生會怎樣使用這10元?20元?50元?等等”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的玩具帶回來,並標上價格,部分學生扮演售貨員,其它學生拿着自己的人民幣學具,去買自己的東西,那麼在這個過程中,設置生活中熟悉的活動在課堂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實踐中親身經歷探究知識的過程,始終體驗着學習的成功與樂趣。又如在教學“加減混和運算”時,可以讓學生扮演旅客,教師扮演火車頭,列車行進過程有旅客上、下車,引導學生列出算式:10-8+3=5,5+4-1=8,10-7-3=,這樣既尊重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又溝通了新舊知識的聯繫,突破了教學的難點,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通過這樣的教學,一方面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於自己的生活,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另一方面也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不可少的。

四、讓數學練習生活化。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能夠認識到數學存在於現實生活中,並被廣泛應用於現實世界,才能切實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因此,我們老師對練習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給學生以不同尋常的練習,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這些不同於書上的練習題是怎樣的呢?從哪裏而來呢?對此,在不斷地聽課,實踐和反思中,我悟出了這樣幾點。

1、 處理書上練習,使之更加豐滿。

如《求平均數》(第八冊),練習中有一題是給出一組學生身高數據,算出平均身高,來鞏固平均數=總數÷個數的這種方法。一位老師是這樣做的:先給出浙江省十歲兒童的平均身高是143cm,問“我們班的身高水平是在平均身高之上還是不到平均身高呢?”引出要算班中學生的平均身高,再讓學生統計小組中從前排到後排10個人的身高,最後通過計算,得出小組的平均身高,與143cm進行比較。同樣是計算學生平均身高的練習,但這位老師的練習設計不單鞏固了求平均數的方法,還讓學生明白了算平均數的必要性,生活中需要平均數;算平均數的這些數據是怎樣來的;從平均數中可以獲得哪些信息等等。經過老師智慧的閃動,使這一個練習題耳目一新,產生的效果也是天壤之別。

2、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尋找練習材料。

數學來源於生活,我們的學生有他們自己的生活經驗,教師要積極的創造條件,在教學中爲學生創造生動有趣的情境來幫助學生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並應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分米、釐米和毫米的認識》一課中,老師讓學生說自己的身高,根據以往的經驗,學生都說“1米36、1米21”,結合這一課的學習,一個練習就出來了“1是1米,那36、21又是什麼呢?”學生展開激勵的討論,綜合新知識和已有經驗,得出正確的答案。這樣的練習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樂趣,從而產生迫切學習數學知識的願望。

3、課堂上創造練習材料,真切感受數學就在生活中。 

我們的數學課堂也是一個生成練習的平臺,可以通過一些有趣的遊戲和比賽,產生我們需要的數據,再加工成和本課時有關的練習。有學生自己創造的練習會引起學生更大程度上的關注,更能顯示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在《比多比少》教學中,老師讓學生進行1分鐘的口算比賽,統計比賽結果後再進行練習,用“誰比誰多,多幾題”“誰比誰少,少幾題”來說一說。又如《統計》,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把學生分成8個小組,哪個小組或組上的某個學生表現得好,就給某一小組獎1顆五角星,在這節課結束前,讓學生觀察這些五角星,學生會驚奇地發現,這些五角星也形成了一個統計圖,從這個圖上可以看出這堂課上哪個小組表現得好。從這個兩個例子中,我們不難發現只要老師精心設計,練習無處不在。課堂生成的這些練習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更能讓學生體會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同時也培養了他們應用數學意識。 

總之,數學教學讓學生的生活經驗走進數學課堂,爲學生提供了親身體驗和動手操作的機會,指導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改變以往數學學習的枯燥乏味,學生在思想上有了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和我喜歡學”質的飛躍,學生變的喜歡學習數學。新《課標》也給我們明確提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

【參考文獻】

1.《國小數學新課程標準》

2.《走進新課程》

3..《國小數學》

分享:

0

喜歡

0

贈金筆贈金筆

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6

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中。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這是對數學與生活的精彩描述。課程標準十分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不僅要求教材必須密切聯繫學生生活實際,而且要求:“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歸納、類比、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 ,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進一步發展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數學的魅力。

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讓生活問題走進數學課堂?我認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處理。

一、結合生活實際,合理組織教材,提高學生用數學思想看待實際問題的能力。

數學教育是要學生獲得作爲一公民所必須的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爲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因此,課堂教學中必須開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鮮活問題引入學習數學的大課堂,吸收並引進與現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關的具有時代性、地方性的數學信息資料來處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組教材內容。例如我在教學“列方程解應用題”時,圍繞“今天我當家”這樣一個主題,根據當家必須買菜、做飯、打掃衛生等具體事情,結合錢、時間、如何安排等具體事情,設計了一系列的方程應用題:如何統籌安排買菜做飯的時間、買菜的時候用同樣的錢可以買哪些不同的菜……這樣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氣息的題材改編成了學生感興趣的、活生生的題目,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生活中,讓學生髮現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從而提高了學生用數學思想來看待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注重實踐活動,培養學生髮現數學問題的能力

爲了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初步接觸和逐漸掌握數學思想,不斷增強數學意識,就必須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加強實踐活動,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數學問題,認識現實中的問題和數學問題之間的聯繫和區別。例如,在教學“利息和利率”這一課時,可以利用活動課的時間帶學生到銀行去參觀,並以自己的壓歲錢爲例,讓學生模擬儲蓄、取錢等活動,觀察銀行周圍環境,特別要記錄的是銀行的利率。學生記的時候就開始產生問題了:“利率是什麼啊?”“爲什麼銀行的利率會不同啊……”。對於學生的這些問題可以先不回答,而是表揚他們觀察的很仔細,然後就讓他們帶着問題去預習新課。到上課的時候,由於是自己發現問題,自己來解決問題,從而找到符合實際需要的儲蓄方式,這樣培養了學生養成留心觀察周事物、有意識地用數學的觀點去認識周圍事物的習慣,並自覺把所學習的知識與現實中的事物建立聯繫。

三、創設生活情境,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教材中的問題多是經過簡單化或數學化了的問題,爲了使學生更好地瞭解數學的思考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外呢體的能力,教師必須善於發現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發散性和趣味性的問題。例如在教學工程問題之後,可以出一道這樣的題目:陳老師帶了一些錢去買一套上、下兩冊的書,他帶的錢如果只買上冊,恰好能買20本,如果只買下冊恰好能買30本。那麼他帶的錢能買幾套這樣的叢書?這道題目突破了常規“工程問題”的命題方式,提高了命題的趣味性和生活性,學生在思考這類問題的時候,就要舉一反三,學以致用,從而提高了解決問題的靈活性。

總之,數學問題解決的方法很多,他們之間既有聯繫也有區別,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生活實際,抓住典型事例,教給學生思考的方法,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和實用性,讓數學課堂教學適應社會生活實際,從而培養出一批真正適應未來社會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