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羣文閱讀 創新語文

羣文閱讀 創新語文

羣文閱讀 創新語文

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滿井鎮第二初級中學  楊柯  汪德文

摘要:新時代的語文教學要有創新,羣文閱讀是契機。拓展課堂時空,做到“三個突破”;羣文羣讀羣智慧,要做到“四個一點”。思想觀念更新與操作實踐創新並重,勇於探索,不斷改進,提升師生的語文整體素質,爲課改做貢獻。

關鍵詞:羣文創新; 議題;  三個突破 ; 四個一點

我國傳統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一般是侷限在一篇文章,將之揉爛捏碎,作者常識、結構層次、詞語語言、主題思想一一地吞下又吐出,呈現在學生面前,讓他們記、背,使本來內容充實、語言生動、情感真切的美文弄得支離破碎,讓本來清醒的學生迷茫,由興趣盎然變得情趣索然,由情感豐富變得表情虛假膚淺。怪不得學生說語文難學,教師說語文難教。這種課堂已嚴重脫離學生真實所需,背離社會所要求。高分低能就是其必然產物。說不清中國話,讀不明中國字,寫不好中國文,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真是一種莫大的悲哀啊!因此語文教學改革,閱讀教學課堂的改變就成了一種必然。

但語文教學改革不是一種顛覆,傳統的教學也不是一無是處,一些優點需要繼承發揚,如有選擇性進行文章教學,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如師生之間、生與生之間能集中討論交流,方法可集中傳授,有利於提高學習效率。因此這種改革是一種有所繼承、循序漸進的改進;語文閱讀教學課堂變革也不是一種轟轟烈烈的革命,而是一種推陳出新、在潛移默化中創新。

羣文閱讀就是適應這種現實需求而產生的一種探索實踐,羣文就是突破原有課堂只侷限在一文教學,圍繞一個議題或凝聚點聚集多文進行多內容多角度的閱讀,讓師生思想飛揚,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至少一個共鳴點,是一場語文課堂的靜悄悄的革命。這場革命方興未艾,吸引着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學有志之士爲之努力。

本人認爲,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改革對於農村學校來說,要注重課堂教學聯想拓展,輔以課外閱讀的延伸充實,做到拓展課堂時空,羣文羣讀羣智慧。

拓展課堂時空,要做到“三突破”。

(一)突破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堂觀念。拋棄傳統的舊有的視學生低能、大包大攬的“滿堂灌”觀念,樹立將課堂交還給學生、教師導演引導 點撥、爲學生創設舞臺的新理念,從思維上解放自己,真正做到閱讀生成課堂,每個學生都能讀出自我。不要總以一個標準答案約束衡量學生的閱讀成果,而應允許同一園子百花齊放,同一課堂百家爭鳴,個性突出就是特點,就是成功,“萬紫千紅纔是春”。觀念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這不光需要教師自律,主動求變,而且還要加強他律,語文教研組、學校以至教育管理部門都要加強監督管理,形成制度,以有效的制度來約束並形成教學習慣。

(二)突破課堂時間延展到課餘課外。語文閱讀要真正給學生以領悟沉澱,光有課堂四十分鐘是遠遠不夠的,將閱讀交流頓悟延伸到課餘課外,時時皆可學語文,刻刻即閱讀,電視廣告、街市招牌、路人話語,都有語文在裏面,體現“大語文”的時代特色。其實語文閱讀力是學習的基礎,不管是數理化,還是政史英,都需要正確恰當的閱讀方法與理解能力,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如在週末假期指導學生讀目標名著,以及健康向上的雜誌報刊如〈〈讀者〉〉、〈〈南方週末〉〉等。

(三)突破閱讀教學內容單一化爲爲多元,拓展學生的語文空間。拓展學生的思維,豐富閱讀視野,達到多讀與讀多結合,個人讀與大家共讀同時進行,精讀與博覽融合,以實現博覽、共思、頓悟的整體共進。閱讀教學內容的選擇可以正面與反面結合,如《海燕》的閱讀教學,對於正面形象海燕的理解,不僅可以結合文中的海鷗、企鵝、海鴨的形象來突出,也可以結合讀〈〈旅鼠之謎〉〉和〈〈狼〉〉,以旅鼠、狼的反面形象來襯托海燕的形象。還可以類文比較閱讀,如〈〈俗世奇人〉〉,文中有泥人張、快嘴楊巴,還能找到快手劉、刷子李進行羣文閱讀,也可以引申到俗世凡人,用楊絳先生的〈〈老王〉〉、餘秋雨先生的〈〈信客〉〉進行對比閱讀,在不同中讀共性,在共性中發現個性。但內容選擇上不是隨意湊合,而是始終圍繞一個議題、話題展開,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使閱讀教學始終有一個凝聚點,由這個點發散拓展開來,這樣才能發得開收得攏,做到收放自如。圍繞議題可選縱貫古今的古文今篇,長短不拘,如閱讀《旅鼠之謎》,可結合《詩經 碩鼠》對照,冰心〈〈紙船〉〉閱讀,可用〈〈遊子吟〉〉進行補充閱讀。還可選橫跨中外的美文佳句,不限有名無名,如讀小詩〈〈朋友〉〉,既可用〈〈男子漢的風鈴〉〉,又可選美國謝爾.希爾弗斯坦的〈〈分享〉〉、〈〈長腿蘇和短腿魯〉〉等文共讀,這樣學生閱讀量大了,而且不是亂讀,真的是思接千載,縱貫萬里,語文無限大啊!

羣文羣讀羣智慧,要做到這“三羣”,就要通過師生的“四個一點”來達到。

(一)是語文閱讀課堂寬鬆一點。中國人最喜歡乖乖娃,從幼稚園就開始教育培訓孩子揹着手、不出聲聽老師講,後來的課堂教育都要學生講規矩,要求學生循規蹈矩,不得越雷池一步,否則體罰或變相體罰就會“槍打出頭鳥”,將學生的活躍分子扼殺在萌芽狀態,這樣的場面其實就是教師拼命講、學生拼命記寫的“滿堂灌”,學生的主動性怎麼體現得出來,更談不上創造學習奇蹟了。羣文閱讀的課堂要求在有限的時空內完成超量超廣闊的內容,就必須得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大膽取捨,再也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多讓學生自讀自思,自動交流,自行感悟,大膽表達,讀出自我,體現個性,這樣的課堂必須寬鬆一點,即使聲音喧譁一點,動作跨度大一點,表達異想天開一點也無所謂,甚至可以多鼓勵活躍一點,讓學生在讀聽說寫中尋求真善美。

(二)是教師引導點撥多一點。語文閱讀光靠教師講已是不能適應語文教育與學生髮展需求了。閱讀着重在於理解領悟,這不僅要求學生有良好的領悟力,更要從多文多內容中找到領悟的角度與方法,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點撥。一點撥閱讀的方法,適時培養學生速讀、概括、批註、交流等一系列的方法,以加快學生把握文章的理解力。這種點撥不能“蜻蜓點水”式的說,而要通過長期有計劃的訓練,不斷糾正,改進、鞏固,特別是比較閱讀的方法最重要,羣文閱讀是多文多內容,肯定有所異同,這就要求學生閱坊中儘快把握異同,理解其中的精義。二點撥閱讀理解的角度,一篇文章理解的東西太多,況且是多文,教師就要將多向發散思維凝集在某議題的範圍內進行思考,選準角度,縱橫深入,這樣的閱讀纔有深度與廣度。三點撥閱讀中的疑問疑難,羣文閱讀中的問題疑難肯定很多,光靠學生間的交流是不能完全解決的,這就要教師適時適當地點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探討,不斷地巡視溝通交流,既注重整體,又兼顧了個體。四點撥舉一反三的連接點,羣文閱讀對於中國小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更不知如何下手理解,只知讀完,不知如何聯繫聯想,不知如何比較,這就要求教師多多點撥舉一反三及其連接點,如〈〈俗世奇人〉〉的羣文閱讀,三至四個奇人有共同點,也有不同的個性,而且還可讀更多的俗世凡人,並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思想、寫作、表達,引導學生展開思維,找到連接點,舉一反三,讀出精彩。

(三)是學生表達活動多一點。羣文閱讀目的不在於讀的形式,而在於閱讀過程及讀後的得與悟。這要由學生自己進行,思悟後要表達出來與大家分享。表達不僅在於說、交流,也可以寫一文一段甚至一句話一個詞都可以,那都是學生的得,是其智慧的結晶,我們都應賞識。表達開始可以讓學生信馬由繮,異想天開的想法說不一定就是靈感,就是創新。表達中教師應適時加以引導點撥,讓學生圍繞正確健康,積級向上的議題展開表達,最後用精當而優美的文字展示其智慧。

(四)是閱讀活一點,巧一點。羣文閱讀在共性中求個性,在個性中找共性。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看法、方法,對人、物、事的的理解可以靈活一點,不要拘限在一個死板、狹窄的所謂標準答案,對內容的理解契入點要巧一點,大膽捨棄枝葉,把握主幹,讓學生自行沉澱之後再枝幹逸出,添葉增綠。如杜甫的詩歌《茅屋爲秋風所破歌》,可聯繫《春望》《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等文進行羣文閱讀,人物主題把握之後還可聯想到《岳陽樓記》《醉翁亭記》《已亥雜詩》進行比較拓展思維,再思、再論、再析其思想語言等,這些都要以根據課堂實際靈活把握,巧妙聯想比較,而且讓學生自己說你所想,行你所思,寫你所悟,進行綜合性地學習,這樣課堂生成的內容多了,內涵就深了,創新點就會自然生成,學生的綜合性語文素質就會自然提高。

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語文閱讀教學中要大膽地領異標新,拓展課堂時空,進行羣文閱讀的嘗試創新,將語文課堂當作良田沃土,精心澆灌,培育出鮮嫩多姿的二月花,但也不要在多文中迷失了自已,找不到目標與方向,這就要刪繁就簡,大膽捨棄,突出議題、亮點,在三秋樹上結出智慧的語文碩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