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財政部門工作總結及2021年工作思路

【概述】

財政部門工作總結及2021年工作思路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本站的會員“fenkey”爲你整理了這篇財政部門工作總結及2021年工作思路範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正文】

一、2020年工作總結

2020年,我區財政部門努力克服經濟下行壓力、減稅降費政策實施和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加力提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統籌推進保障民生、服務發展等重點工作,全力支持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爲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財政保障。

(一)抓精準謀劃,主要指標任務順利完成。

受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增大、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實施以及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疊加我區高基數及一次性收入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今年組織收入形勢十分困難嚴峻。面對收入壓力,我局按照省市區統一部署,進一步加強財政、稅務協作,深挖增收潛力,加強非稅收入管理,全力以赴抓組織收入工作。全區實現財政總收入70.74億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8.39億元,精準完成市裏下達的考覈目標。完成財政總支出104.10億元,同比增長25.09%,確保了路橋經濟社會平穩快速發展。

同時,作爲非營利性服務業勞動工資總額增速指標的牽頭單位,我局始終堅持全區“一盤棋”,主動作爲,努力克服非營利性服務業工資總額增速組成指標非一套表單位近3年平均工資增速遠低於全市平均水平等不利因素,全年增長率達3.3%,綜合得分排名全市第1,助力我區生產總值指標增長。

(二)保重點民生,疫情防控工作積極有力。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財政系統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樹立“確保患者不因擔心費用問題而不敢就診,確保各地不因資金問題而影響醫療救治和疫情防控”的思想,預撥了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1.1億元、醫療救助資金500萬元至區醫保局,全力凸顯“民生溫度”。同時,按照“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原則,啓動疫情防控資金快捷撥付程序,確保各項防疫資金第一時間撥付到位,共落實防控經費7160萬元,有力地保障了全區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

(三)盯精準高效,服務經濟發展主動有爲。

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不折不扣落實中央和省市區疫情期間出臺的防控保供、減稅降費、減租降息、降本增效各項決策部署,全年共落實“五減”政策15.75億元。其中,減稅2.51億元、減費9.97億元、減租0.99億元、減息0.97億元、減支1.30億元。抓好“兩直”政策資金落地。爭取到中央“兩直”資金2.19億元、省補惠企利民資金**萬元,在前期安排惠企利民政策資金1.78億元的基礎上,進一步按照1:1.5的比例配套安排資金。加強同市場監管等部門的溝通聯繫,加快資金撥付進度,通過“小微通”成功兌付資金1.16億元,共惠及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17011戶,爲紓解企業困難、激發市場活力提供了堅實的財力保障。積極培育優質可持續財源。聯合區稅務局,立足財政稅務職能,出臺了《“四百稅源”專項行動三年計劃》,重點圍繞“一大一小、一增一存”,全力支持台州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小微企業園區提質增效,推動重大招商選資項目開花結果,爲我區長遠發展積蓄後勁。

(三)嚴收支管理,財政運行風險總體可控。

突出做好“三保”工作。高度重視“三保”支出資金安排,對新冠疫情防控經費、社會保障經費、機關事業單位運轉支出、民生實事項目經費給予優先保障,沒有出現拖欠工資、影響正常運轉和影響基本民生支出等財政運行和“三保”支出風險,全區財政收支運行總體穩定。切實化解債務風險。嚴格落實化債專項行動方案,切實強化源頭管控,妥善化解存量債務,牢牢守住了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積極防範社保基金風險。密切跟蹤中央、省養老金統籌調劑政策走向,及時跟進被徵地農民新政,積極做好相關測算。同時,多渠道籌措社保風險金,充分預估社保基金每月支付量,留足備付額度,託牢民生底線。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財政收支管理的通知》,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嚴格控制和壓減一般性支出,及時收回根據建設進度可以延後安排或確實無法支出的項目經費和部門預算結轉資金,共壓減支出1.3億元,用於疫情防控、政策兌現及其他“三保”支出。

(五)優服務工作,財政管理水平顯著提升。

着力“一網”通兌平臺建設。全面細緻梳理財政資金獎補各類專項政策26項,確定納入“一網”通兌平臺政策條目,制定標準化、格式化的政策條目申報書,聯繫相關主管部門制定申報指南,實現財政獎補政策“零次跑”,爲惠企政策兌現按下“快捷鍵”,全年申請企業40餘家,涉及資金3120萬元。全面推行“政採貸”。在銀企之間牽線搭橋,積極推行“政採貸”。政府採購中標的供應商可憑中標通知書和政府採購合同,向銀行申請無抵押無擔保的信用貸款,已有15家金融機構開通融資服務,全年達成貸款總額1082萬元。有序開展公款競爭性存放。全年組織競爭性招標3期,資金量合計22.34億元,其中財政專戶資金14.05億元,行政事業單位資金8.29億元,預計利息收入5242萬元。通過競爭性存放,實現了資金的保值增值和規範存放。提高專項資金使用績效。抽取了區內8家單位的12個專項資金開展檢查,共涉及資金2227萬元,同時對十個鎮(街道)的基層財政專項資金和六個區級部門的扶貧專項資金進行檢查,進一步加強對財政專項資金的動態監管,提升財務管理能力。完成內跑平臺與財政系統對接。大力推進部門間“最多跑一次”改革、數據歸集共享等工作,將財政系統中的用款計劃、授權支付、直接支付等事項辦件量傳遞到“最多跑一次”平臺上,實現了內跑平臺與自有系統的對接,全年向內跑平臺辦件量達86799條。

(六)深創新改革,“六大行動”推進切實有力。

積極開展“六大行動”,有力提升要素資源整合保障能力,破解財政收支平衡的難題。其中,千畝淨地行動,出讓地塊28宗1425畝,合同金額達63.56億元;存量債務降本降息行動,全年減少利息支出1.5億元;國有企業提質增量行動,實現國企主體信用評級AA+級1家、AA級2家;國有資源資產整合行動,完成全區行政事業單位房產(土地)摸底工作,將148處約2.43萬平方米的公房劃入國企;國有企業市場化轉型行動,加快經營性項目落地,實施了礦山生態修復、游泳健身中心、國家級市場貿易採購方式試點等一批項目;專項債券項目儲備行動,抓住地方債發行“提速加量”的歷史性機遇,爭取到債券資金額度23億元,同比增長130%。

(七)鑄財政鐵軍,幹部隊伍建設持續深化。

持續強化黨建引領。強化黨建帶隊伍、優服務、促發展的作用,在成爲“全區黨建工作示範點”的基礎上,進一步規範我局黨建各項工作,實現示範點優化升級並順利完成“市級機關黨建示範點”申報驗收工作。加強黨員隊伍建設,今年發展正式黨員1名,預備黨員5名,入黨積極分子1名,提升了財政幹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壓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不斷紮緊制度籠子,對內印發了《區財政局財務管理制度》《區財政局2020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組織領導與責任分工》等制度,重新修訂內部控制管理辦法,對外出臺了《進一步規範差旅費管理有關事項》《重申行政機關事業單位福利費使用和管理》等規定,築牢“不能腐”的制度堤壩。紮實做好巡視整改,積極主動配合區委巡察組開展巡察工作,對巡察發現的問題,建立整改清單,確保巡察整改到邊到底,不留死角。堅持抓好理論學習。制訂《2020年理論中心組學習計劃》,開設以“醫保政策”、“民法典”等爲主題的財政講堂,不斷夯實“四個意識”、築牢“四個自信”,引導全局幹部職工把學習成果轉化爲增強本領、推動發展、狠抓落實的行動自覺。全力做實意識形態工作。積極申報意識形態“十條百例”項目,建強財政網軍隊伍,做好網絡輿情管理,不斷增強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意識,在原有15位網評論員的基礎上擴建網評兵團,新增加9名網評員,評論員隊伍達到正式編制的39%。

二、2021年工作思路

聚焦“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的主題主線,準確把握我區階段性特徵和財政改革發展特點,立足財政職能,將系統觀念系統方法落實到財政工作全過程,深入謀劃實施具有牽動性、創新性、突破性的財政戰略抓手,在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上,更好地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在戰略目標上做到“四個堅持”

一是堅持爭先創優、示範引領。聚焦聚力黨委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以當家的思維擔當管家的職責,主動把財政工作融入到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大棋局中謀劃推進,爭取多項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形成更多有分量高質量的重大標誌性成果,在“重要窗口”建設中體現財政擔當、彰顯財政作爲。主動適應新發展格局,加強財稅經濟形勢分析和收入研判,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爲持續優質增長創造條件,努力爲全區大局多做貢獻。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強化“以收定支”理念,合理安排各項支出,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打造可持續發展的財政保障體系。

二是堅持創新發展、整體智治。按照“整體智治”和“數字賦能”的要求,着眼於“整體”,力求“智治”。推進“互聯網+”、城市大腦數字駕駛艙、5G技術、“一網通辦”等決策部署,綜合運用專項資金、稅收政策等政策工具,支持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引領帶動全區創新發展。同時,更好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信息平臺等數字技術,推進財政數字化轉型和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着力打造整體智治財政,實現數據共享、流程再造和業務協同,推動決策更加科學、治理更加精準、服務更加高效。

三是堅持利民爲本、久久爲功。深入貫徹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將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爲做好財政工作的立足點和出發點,確保財政支出增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用於民生,不斷提升人民羣衆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一方面,要盡力而爲,聚焦難點堵點痛點,緊扣短板弱項,統籌安排財力支持教育、醫療、社保、養老等民生事業發展,紮實辦好垃圾分類、污水零直排、公辦幼兒園等關鍵小事和民生實事。另一方面,要量力而行,統籌算好當前賬和長遠賬、局部賬和全局賬、收益賬和風險賬,在經濟發展可持續、財力可支撐的基礎上,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

四是堅持築牢防線、守住底線。增強底線思維和憂患意識,做好較長時期應對困難局面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把困難風險挑戰估計得更充分些,把應對措施制定得更周全些,凡事從最壞處打算,往最好處努力,牢牢把握財政工作主動權,堅決守住不發生財政風險的底線,爲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財政環境。防範債務風險,尤其是在疫情防控、促進經濟發展的形勢下,絕不可不重視債務風險,絕不能因爲財政困難就違規舉債製造新的風險,絕不能爲了解決短期問題而留下後遺症。防範社保基金風險,織密基金風險防控安全網,持續做大社保風險準備金“蓄水池”,全力守護好老百姓的養命錢。防範“三保”風險,壓實主體責任,強化“三保”保障能力。防範鄉鎮財政風險,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強化和規範鄉鎮財政管理。

(二)在戰略舉措上謀劃“四個重大”

一是謀劃重大改革。深化預算管理改革。以貫徹預算法實施條例爲契機,建立全面規範、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深化部門整體績效預算改革,完善支出標準體系建設;推動績效與預算編制、執行、監督全過程深度融合,構建事前、事中、事後較爲完善的預算績效指標體系、評價體系、激勵體系和工作體系。推進財政數字化轉型。推進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建設,優化政採雲平臺,完善統一公共支付平臺,推進電子票據改革,推進“鄉鎮公共財政服務平臺+一卡通”建設等。深化財政監督績效管理體系改革。加強監督檢查和巡察協作,持續推進區委巡察格局中財政監督嵌入機制建設,充分利用財政管理一體化信息系統,打通財政內部預算編制、執行、監督信息孤島,實現財政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切實避免監督和管理“兩張皮”情況,提高監督效能,提升資金績效。推進國有企業管理改革。以放管結合、權責匹配爲目標,修訂《路橋區國有企業財務監督管理辦法(試行)》等監管制度,完成國企資金管理系統二期上線,推動建立“制度+科技”的監管機制,強化對國有資本運營質量、國有產權流轉、企業重大資金安排等環節的監督監管。

二是謀劃重大項目。服務保障均衡發展的重大項目。聚焦鞏固脫貧成效,保持財政扶貧政策總體穩定,建立完善鞏固脫貧成效的長效機制。高質量做好山海協作、對口支援和東西部扶貧,繼續加大幫扶力度,及時籌措撥付財政資金,進一步加強對接和交流,將資金用到刀刃上。服務保障“兩高”建設的重大項目。圍繞路橋“兩個高水平”標杆區、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區建設,落實安置房項目、污水零直排區建設、經濟開發區科創產業園基礎設施配套工程、與鐵路相交市政道路建設等財政資金政策,支持建設一批打基礎、利長遠、牽一髮動全身、乘數效應明顯的項目。服務保障鄉村振興重大項目。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爲總抓手,深入推進財政支農改革,完善投入保障機制,着力構建和完善財政支持鄉村振興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推動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落實,實現農業產業、農村生態、農民素質全面提升,保障高水平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三是謀劃重大平臺。支持建設重大產業平臺。深入實施“工業4.0”戰略,在保持相關財稅政策取向的基礎上,重點抓好已出臺政策落地見效,同時針對重點領域補短板進一步加大政策力度。統籌現有製造業專項資金,落實好各項惠企穩企政策,持續優化市場環境,發揮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金屬資源加工、智能衛浴等特色優質企業的引領作用,紮實推進新時代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區建設。支持建設重大開放平臺。瞄準打造“一帶一路”重要樞紐,深入推進“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拓展開放廣度,緊抓省里加快推進跨境電商發展契機,加強日用品及塑料製品交易中心國家級市場採購貿易方式、電商綜合試驗區等平臺聯動,助力我區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推動建立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支持建設重大人才平臺。完善引才、育才、用才的財政支持政策,優化人才投入結構,深入實施“鯤鵬計劃”、國家級省級“引才計劃”、市“500精英計劃”“南官英才”等重大人才工程,發揮重大產業平臺、創新平臺、開放平臺對優秀人才的集聚效應。

四是謀劃重大政策。動態調整完善集中財力辦大事財政政策體系,根據新形勢新任務,迭代優化,分清輕重緩急,集中財力保障好大事中的大事、要事中的要事。相機調整優化財政逆週期調節政策體系,優化減稅降費、專項資金、政府債券、政府採購等政策工具的組合搭配,強化財稅政策與金融政策、產業政策、投資政策、區域政策等的協同配合,對衝經濟下行壓力,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健全民生保障制度體系,聚焦就業、教育、醫療、社保、住房等領域的短板,聚焦人民羣衆的需求,聚焦百姓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不斷完善民生實事財政保障制度體系和財政投入機制,確保民生事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局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優化支出結構力度,堅持過緊日子要求,強化預算約束和績效管理,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助力“一區四城”建設,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週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