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農墾衛生事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目錄

農墾衛生事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第一篇:農墾衛生事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第二篇:關於我縣衛生事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第三篇:農村衛生事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第四篇:關於我縣衛生事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第五篇:鎮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狀況的調研報告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農墾衛生事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一、基本情況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農墾轄17個國有農林牧場,13家企事業單位,資產總額18.7億元,土地300萬畝,總人口13.23萬人,其中在職職工2.26萬人、離退休職工1.63萬人、家屬子女6.26萬人、移民人口3.08萬人(生態移民1.73萬人,自發移民1.35萬人)。有種植業、畜牧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綠色產業及生態觀光旅遊業五大支柱產業。

改革開放以來,農墾衛生事業有了較大發展。目前,系統共有衛生機構21個,其中職工醫院14個,衛生所7個,醫療衛生機構人員268人,牀位363張。2014年末,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9143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數1.68萬人,爲經濟持續快速增長、解決羣衆看病就醫、穩定社會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隨着農墾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全區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出現了全系統衛生工作陷入困境、舉步維艱的矛盾,羣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日顯突出,主要表現在:

1、衛生技術人員素質狀況難以適應工作要求

截止2014年8月,全系統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43人,其中具有執業資格的醫生79人,僅佔總人數的32.5,平均每個醫療衛生機構僅有3.76人。

從技術職稱看,擁有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的醫生2人,僅佔總人數的0.7;主治醫師49人,佔總人數的20.2。真正能看病的醫生爲數不多,無法滿足羣衆的就醫需求。

從受教育程度看,243名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中,具有大學本科學歷的5人,僅佔2.1;具有大專學歷的97人,佔39.9;具有中專及高中文化程度以下的人數達141人,佔58,人員學歷程度偏低。

現有人員知識嚴重老化,從2014年至今七年時間,參加過區級培訓的人員28人次,占人員總數的11.5,參加過區、市級進修的人員51人次,佔21,在縣級醫療機構進修的人員11人次,佔4.5。絕大部分醫生憑積累的經驗看病,有些新知識、新方法知之甚少。

2014年,全系統門診人數僅爲19.45萬人次,平均每個衛生機構每天的門診量僅爲25.4人次。也就是說,平均每個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每天的門診量僅爲2.2人次。

2、衛生機構房屋普遍破敗

2014年末,農墾衛生醫療機構房屋建築面積僅爲13457平方米,除長山頭農場、平吉堡奶牛場、南樑農場的三個職工醫院建於2014年以後外,建於上世紀60-70年代的醫院有7家,建於80-90年代的醫院有11家。80年代以前建設的房屋,由於年久失修,大部分已成爲危房,屋頂塌陷,漏雨透風,門窗損壞,牆體開裂,牆皮脫落,地面損壞,相當一部分病房髒亂差現象嚴重。有6所醫療機構暫時租住在臨時房屋中開展業務。全系統租用房屋面積達3833平方米,需要改造的醫療衛生機構15個,佔醫療衛生機構的71.4,需要改造的面積12317平方米。面積在1000平方米以上職工醫院只有7個,150—1000平方米職工醫院的3個,150平方米以下職工醫院(所)的11個。大部分醫療衛生機構,按照衛生部的要求,佔地面積、衛生條件均達不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鄉鎮衛生院標準的要求,差距甚遠。

3、醫療設備短缺、老化

21家農墾醫療衛生機構,擁有200毫安x光機10臺,能用的僅有5臺,佔50;b超機13臺,能開展業務的僅有7臺,佔54;生物顯微鏡16臺,能用的9臺,佔56;半自動生化分析儀6臺,尿分析儀2臺,血球分析儀2臺。平均每個醫療機構擁有x光機0.23臺、b超機0.28臺、心電圖機0.5臺、半自動生化分析儀0.28臺、生物顯微鏡0.76臺、尿液分析儀血球分析儀0.09臺。有36的設備屬於六七十年代產品,急需更新。相當數量的醫療機構至今停留在“老三件(聽診器、體溫計、血壓計)”的水平上,擁有“新五件(200毫安x光機、臺式b超機、心電圖機、半自動生化分析儀、尿液分析儀)”並能開展檢查業務的衛生醫療機構不足5家,無法滿足羣衆基本醫療的檢查要求,致使相當一部分羣衆捨近求遠,到幾十裏以外的衛生機構去看病。

4、公共衛生管理職能弱化

農墾醫療機構具有非常明確的公益性性質。從我們調查情況來看,多數醫療衛生機構存在重醫療、輕預防、公共衛生管理職能弱化的現象。公共衛生管理職能中,計劃免疫和婦幼保健工作在屬地衛生部門的督導下,還有所開展,而健康教育、康復醫療及計劃生育技術工作幾乎停滯。根據要求,各醫療機構應設置預防保健科,而調查顯示,有60的醫療衛生機構設置了預防保健科。即使設置預防保健科的醫療衛生機構,防保人員全部由醫療衛生人員兼職,工資、經費不落實,健康教育宣傳、婦幼保健支出更是少得可憐。

基層衛生服務網絡處於“線斷、網破”的狀態。由於農場地域寬廣,居民點多而且分散,大部分農場只有職工醫院或衛生所一家公益性性質的衛生機構,在場區內下設診所和衛生室的農場只有9家,遠離場部的羣衆有的距離7—8公里,看病極爲困難。就是現在僅有的17處基層衛生室條件也十分簡陋,難以適應羣衆就醫的基本需要。

公共衛生投入極爲有限。2014年-2014年全區農墾系統對疾病防疫和婦幼保健的投入累計爲21.23萬元,平均每年3.03萬元。2014年雖有所增加,投入也僅爲4.45萬元,按農墾總人口計算,平均每人僅爲0.46元,與自治區城市社區服務要求的人均2-5元/年/人的標準,分別低77-90.8。

機構的不健全和資金投入的不足,使農墾醫療衛生機構堅持以預防爲主的方針大打折扣。在遠離城鎮的農場,尤其是靠近山區的農場,或因家庭收入有限,或因交通不便,羣衆預防保健意識相當淡薄,醫療保健觀念陳舊落後。從走防的農戶和患者看,沒有一戶平時作身體健康檢查,都是有了病迫不得已纔去求醫,“小病拖,大病抗,重病聽天命”是羣衆對因病致貧、因病致殘、因病返貧的生動總結。

5、醫療衛生機構生存狀況堪憂

隨着農墾體制改革的深入,農墾系統以市場化爲取向,積極探索衛生體制改革的路子,在農場給予一定補貼的基礎上,採取股份合作制、經營包乾、國有民營等形式,將衛生機構全部推向市場,21家醫療衛生機構絕大部分入不敷出,虧損嚴重,衛生機構整體上經營狀況不佳,舉步維艱。

與衛生機構凋敝狀態相對應的是衛生人員收入的低下,2014年,人均月工資僅爲720元,普遍低於社會同級同類人員工資的35-50,而且各衛生機構不同程度存在工資欠發的情況。

條件差,待遇低,與人才結構落後成爲惡性循環,相當一批威望高、責任心強、業務精的骨幹力量調離衛生機構或辭職從事個體行醫。自2014年至2014年,流失醫務人才就達119人,而同期調入醫師僅9人。

6、羣衆看病貴問題日漸突出

由於體制改革將醫療機構推向市場,靠市場求生存,導致衛生機構以賣藥爲主。

2014年,農墾醫療機構總收入556.7萬元,其中藥品收入513.73萬元,佔總收入的92。西藥加價率達到15-20,中藥加價率達到25-30,羣衆就診買高價藥,出現個別醫療機構盲目追求高收入的狀況。我們調研發現,全系統所有的醫療機構,沒有一家參加全區醫療機構藥品統一招標、統一價格、統一配送的“三統一”改革工作,藥品價格明顯高於全區招標藥品價格,加重了羣衆的就醫負擔,羣衆看病貴問題比較突出。2014年,渠口農場家庭人均支出醫療費達561元,占人均純收入的11.2,因重大疾病喪失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以及先天殘疾無勞動能力的人數有330多人,致使300多個家庭因支付高額的醫藥費而返貧,還有600多個長期患慢性疾病的病人爲看病貴而苦惱。前進農場因病致貧的家庭達到13.4。

二、農墾衛生事業發展艱難的根本原因是體制不順

農墾衛生事業發展陷入困境,除與當前農墾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後,醫療市場競爭激烈,內部機制不活等環境因素外,主要是管理體制上的問題。

1、企業開展醫療衛生工作力不從心

農墾是企業,大多從事收入低、風險大的農業生產,在負擔全部生產經營職能成本的同時,還要承擔“政府辦衛生”的運行成本,自身的負擔不斷加重。農墾不是一級政府,有別於市、縣行政區域,在爭取衛生政策方面,無法得到國家應有待遇,未能享受到國家關於財政轉移支付、公共衛生項目申報、資金投入、基本建設、設備投入、工資和業務經費保障等政策,各農場設立的職工醫院、衛生室的投入和支出均不能列入國家項目和地方財政預算,以致於衛生事業的發展自身無力顧及。

2、衛生事業未納入全區衛生體系

從農墾衛生機構的性質和功能來看,鄉鎮衛生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一樣,承擔着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等公益性職能,開展公共衛生工作應由政府提供所需人員工資和正常的業務經費,衛生服務網絡建設更是政府應盡之責。近兩年來,我區城市社區衛生服務和以鄉鎮衛生院爲主體的農村衛生服務網絡,在國家政策支持和自治區高度重視下,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全面加強,專業技術人員素質得到全面提高,經費得到了全面保障,藥品實現了集中招標採購的“三統一”,城鄉羣衆初步享受到了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而農墾衛生工作上不靠城市,下不靠農村,長期以來遊離於城市和農村衛生體系之外,沒有納入自治區和當地衛生行政部門統一管理,業務得不到指導,醫療條件得不到改善,設備得不到更新,經費得不到保障,人員得不到交流和培訓。2014年-2014年8月,各級政府對農墾衛生投入只有10萬元(“非典”時期的補助資金)。農墾衛生髮展由農墾自身解決,爲求生存,必然要集中主要精力幹能帶來經濟效益的醫療服務,而忽視公共衛生職能,造成其職能與責任的失落。

三、加強農墾衛生工作的建議

從我區衛生髮展來看,2014年以來,我區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深化

第二篇:關於我縣衛生事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黨的xx大報告強調,“健康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礎,關係千家萬戶幸福”,明確了“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衛生工作目標,指明瞭新時期衛生事業的發展方向。近年來,我縣衛生工作紮實推進,爲保障人民健康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不可否認,從總體上講,衛生事業發展仍相對滯後於經濟和其他社會事業的發展。在新的形勢下,如何進一步加強衛生工作,更好地滿足人民羣衆的健康需求,是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最近,縣政協組織部分委員赴縣衛生局及有關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了專題調研,並形成調查報告,以供決策參考。

一、我縣衛生事業發展現狀

目前,我縣有縣級綜合醫院2家,即縣人民醫院(二級甲等)、縣二院(二級乙等),中醫院1家(二級乙等),民營專科醫院4家,縣疾控中心、縣衛生監督所、縣婦幼保健院各1家,中心衛生院3所,建制鄉鎮衛生院21所,衛生分院20所,xx年初設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個、社區服務站38個(與衛生院兩塊牌子一套人馬),村衛生室190個,個體診所(包括牙科)78家。全縣有衛生技術人員1605人,其中,縣級醫療衛生機構人員719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252人,民營醫院醫生405人,鄉村醫生151人,個體醫生78人,村級公共衛生信息員642人。全縣每千人牀位數1.94張、衛技人員3.7人,每千人擁有醫生、護士分別爲1.9、1.2人。全縣衛生系統固定資產10637萬元,萬元以上的大型醫療設備308臺(件)。

近年來,全縣衛生工作堅持以人爲本、科學發展,以深入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爲突破口,以提高服務質量爲中心,強化措施,狠抓落實,衛生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

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平穩運行,社區衛生工作邁上新高。通過政策調整和各鄉鎮、部門的共同努力,農民羣衆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積極性大爲提高。xx年底,全縣共有33.8萬名農民參合,參合率達85.4%,比上年提高3.4個百分點,全年共報銷醫療費1800萬元。去年初,對現有農村醫療衛生資源進行了整合,設立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重新確定了303名駐村責任醫師,分225個服務點片開展直接面向農民的服務。去年底,我縣責任醫生進村入戶率達95.3%,共爲23.57萬名農民進行了健康體檢,體檢率達72%;建立了農民健康檔案,建檔率達80%;梳理出高血壓、糖尿病、腫瘤、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對象21035人,年上門隨訪人均4次以上,上門隨訪率達95.3%。

2、預防保健網絡基本形成,愛國衛生工作紮實深入。建立了縣鄉兩級公共衛生工作領導機構,進行了鄉鎮防保體制改革,初步形成了縣、鄉、村三級防保網絡。強化公共衛生事件的控制與管理,制訂完善應急預案,組織開展應急演練,初步建立了快速有效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提高了應急處理能力。以“母嬰健康工程”、“婦女健康促進工程”爲抓手,紮實推進婦幼保健工作。xx年底,孕產婦系統管理率93.61%,孕16周高危孕婦縣級篩查率88.4%,婦女病查治率30.39%,婚前保健諮詢率64.17%,產前篩查率27%,新生兒疾病篩查率94.4%,新生兒聽力篩查率64.29%。以創“省級文明縣城”爲載體,深入開展衛生鎮、村、戶和衛生先進單位創建活動,積極開展“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全縣農村自來水受益率38.54%,衛生廁所普及率87.49%,糞便無害化處理率42.44 %,切實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提高了農民的整體健康水平。

3、醫療服務質量不斷提高,衛生執法監督切實加強。各醫療單位以“醫療質量管理年”活動爲載體,修訂完善各種制度和操作規程,落實各項質控措施,加強醫德醫風建設,進一步提高了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去年全縣無重大醫療事故和案件發生。加強衛生執法監督,大力開展衛生專項整治活動,確保了我縣人民羣衆的公共衛生安全。去年共出動衛生執法人員232人次,對縣城218家餐飲單位、71家食堂進行486家次的全面監督檢查,取締38家,當場處罰案件80起,立案查處13起。目前,縣城持衛生許(轉載請註明來源:)可證經營的餐飲單位達201家,持證率92.5%;建立原料進貨索證的餐飲單位和食堂261家,比例達90%;289家餐飲單位和食堂銷售使用的豬肉來自定點屠宰企業,比例達100%;實施食品衛生量化分級管理100%。

二、我縣衛生事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我縣衛生事業雖然發展較快,但與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三個不到位”:

1、資金投入不到位。由於縣財政困難,xx年投入衛生事業總費用爲2845萬元(包括新農醫947萬元),佔財政總支出的5.48%,人均64.9元,與全省平均水平(人均88.6元)還有一定差距。一是衛生基礎設施薄弱。我縣的鄉鎮衛生院用房大多建於上世紀60-70年代,不少還是土木結構,雖經維修,但部分房屋還是破舊不堪。大部分村衛生室的房屋靠鄉村醫生租借或利用自家的房屋作爲工作用房,工作、業務、生活用房“三合一”,條件十分簡陋。因爲缺少投入,醫療器械短缺、老化問題相當普遍。據瞭解,全縣24家中心(鄉鎮)衛生院中配備“新六件”的只有7家,其中配備b超17臺、心電圖13臺、血球計數儀11臺、尿液分析儀8臺、半自動生化分析儀11臺、x光機8臺,而且許多設備購置於上世紀80-90年代,檔次低、故障率高。部分社區衛生服務站仍靠老三件(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計)開展診療,手段落後單一,診斷準確率低。二是縣醫院、中醫院、縣二院三家縣級醫院因藥品降價和醫療服務收費價格大幅度調整,導致利潤驟減。三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普遍效益差,衛生工作人員工資待遇低。失業保險、養老統籌的徵繳,使許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經濟負擔加重,發展步履維艱。

2、人才技術不到位。目前,我縣衛生技術人才缺乏,結構不合理,隊伍不穩定。在全縣1605名衛技人員中,本科學歷以上131人,僅佔8.16%,大專以上學歷296人,佔18.44%;副高以上職稱47人,僅佔2.92%,中級職稱342人,佔21.3%。近三年我縣副高以上職稱衛技人員流失8人,佔副高以上總數的17%;而近三年本科以上學歷的醫學畢業生回到xx就業僅4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多以中專畢業的衛技人員爲主,目前尚有16人未取得執業資格,佔6.3%。

3、服務功能不到位。我縣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是在基層衛生院的基礎上於xx年初建立起來的,如何從原來的醫療功能儘快轉向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六位一體”的綜合服務功能有待進一步探索。目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才缺乏,設備簡陋,導致羣衆對社區衛生服務缺乏信任感,去大醫院看“小病”的現象普遍存在。

三、加快我縣衛生事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衛生工作涉及人民羣衆切身利益,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我們要從戰略的高度、全局的角度,深化認識,抓住機遇,因地制宜,統籌兼顧,推進我縣衛生事業健康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

1、適時開展衛生強縣創建,進一步加強對衛生工作的領導。奔小康,先健康。要充分認識加強衛生工作的重大意義,增強責任意識,提高重視程度,把衛生工作作爲關心羣衆疾苦、構建和諧社會的民生工程來抓,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任務,強化督查考覈,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的整體合力。要加強衛生法律法規、政策及衛生知識的宣傳,提高羣衆的衛生主體意識,強化保健康促發展理念,營造全社會共同做好衛生工作的良好氛圍。建議在適當的時候開展創建衛生強縣活動,通過創建活動,帶動我縣衛生事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2、完善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大對衛生事業的投入。要按照中央、省級有關農村衛生工作的政策規定,逐步加大對衛生事業的經費投入。衛生事業經費投入佔同級財政支出的比例應逐年有所提高,增加的衛生事業經費主要用於農村衛生和公共衛生。要有重點、有步驟地改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設施條件,添置必要的醫療設備,逐步提高基層衛技人員待遇,穩定基層衛技隊伍。醫療衛生機構要加強衛生經費管理,充分發揮資金的使用效益。要拓寬投融資渠道,積極吸引社會資金投入衛生事業,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投資方式多樣化的投入體制。

3、科學規劃佈局,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要統籌城鄉發展,整合資源,科學規劃,加快構建以縣級公立醫院爲龍頭,以民營專科醫院爲補充,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和村衛生室爲基礎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針對我縣新區人口日漸密集,羣衆對醫療需求日益強烈以及老城區醫療資源的富足,可以考慮將縣人民醫院搬至新區,提升縣級醫院檔次,打造區域品牌醫院。要加大對民營醫院的扶持力度,鼓勵和支持民營醫院充分發揮專科特色優勢,並協助縣級醫療機構做好基本醫療和農村公共衛生服務。要針對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及時制訂城鄉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的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發展計劃,分年、分批建立健全城鄉社區衛生服務網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要按規劃建設,通過幾年的努力,達到國家或省規定的標準。積極探索建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縣級醫院的雙向轉診制度,逐步形成“小病進社區、大病到醫院、康復回社區”的就醫模式。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重視人才培養,把“六位一體”的衛生服務工作更好地開展起來。大力加強村衛生室建設,將其納入農村整個衛生服務體系,承擔由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交給的農村公共衛生工作。加快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逐步提高籌資水平,加大財政補助力度,不斷提高農民參合積極性,擴大新農醫的覆蓋面。進一步完善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和困難羣衆醫療救助體系,逐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保障的目標。

4、堅持預防爲主,進一步強化公共衛生管理。建立以縣疾控中心、衛生監督所、婦幼保健院爲龍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爲主體,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爲基礎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一要加大疾病防控力度。加強重點傳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重視計劃免疫和流動人口的預防接種,加強傳染病疫情預警監測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直報,進一步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建設。依法規範母嬰保健技術服務,做好產前篩查、產前診斷、遺傳病諮詢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質。二要加強衛生執法監督。建立以縣衛生監督所爲主體,各派出機構爲補充的衛生監督體系。深化衛生監督iso質量認證,加快城鄉衛生監督執法一體化步代。加強食品衛生監督,嚴厲打擊非法行醫行爲,紮實開展衛生執法專項整治行動,確保食品衛生、醫療衛生、職業衛生安全。三要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大力推進農村改水、改廁,加強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一步優化人居環境,增強衛生保障。

5、堅持育引並舉,進一步加強衛生隊伍建設。發展衛生事業,人才是關鍵。要大力實施人才強醫戰略,爲我縣衛生事業發展夯實基礎。一要加強教育培訓。制定全縣衛技人才培訓規劃,建立學科帶頭人培養機制,安排醫衛人員集中輪訓,有計劃、有側重、分批次地選送技術苗子到上級醫療機構和專業院校進修,使全縣衛技隊伍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隊。要多措並舉,着力培養一支以全科醫生爲骨幹的社區衛技隊伍;制定和落實優惠政策,鼓勵衛技人員到基層工作;繼續開展縣級醫療機構對口支援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活動,選派中高級職稱人員定期到社區坐診和指導,爲對口社區衛技人員提供免費進修;城鎮醫務人員晉升晉職前須到社區服務一定期限;鼓勵離退休醫衛人員參與社區衛生服務;每年組織社區衛技人員開展全科醫生培訓,培養面向基層的合格適用人才;鼓勵社區衛技人員參加醫學學歷教育,目前尚無執業資格的人員要限期取得執業資格,在規定期限內未取得執業資格的,不得再上崗;積極探索並建立與計劃生育村級聯絡員服務網絡的共享機制,進一步完善村級公共衛生信息網絡;深入開展職業道德教育,加強醫德醫風建設,構建和諧醫患關係。二要積極引進人才。根據“xxx”期間全縣衛生髮展規劃和衛生人才隊伍現狀,制定切實可行、科學合理的衛生人才引進計劃,制定和落實優惠政策,幫助醫院引進和留住急需的各類專業人才,不斷優化我縣衛生人才隊伍結構;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邀請著名醫學專家學者以不同形式參與我縣醫療衛生機構的學科建設,促進我縣衛生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第三篇:農村衛生事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現狀的調研報告

爲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決定》, 進一步推進全市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改革與發展,滿足農村羣衆不同層次的醫療衛生需求,我們通過召開座談會、現場調查等方式,對全市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全面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市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現狀

(一)基本情況

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554家,其中:綜合醫院6家、中醫院3家、疾控中心2家、衛生監督所2家、婦幼站2家、中心血站1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26家、鄉鎮衛生院12家、村衛生所(室)173家、個體診所313家、廠礦衛生室(所)14家。醫院和鄉鎮衛生院實際開放病牀1813張,每千人擁有牀位3.81張。全市共有衛生專業技術人員3160人,其中:鄉村醫生和衛生員220人,每千人擁有衛生專業技術人員6.64人;執業(助理)醫師1480人,每千人擁有執業(助理)醫師3.11人;註冊護士1200人,每千人擁有執業護士2.52人。

(二)全市農村醫療衛生工作取得的成效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把衛生事業發展作爲執政爲民、密切黨羣關係、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事來抓,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決定》,

堅持以深入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爲突破口,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爲目標,緊緊圍繞解決廣大人民羣衆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努力提高城鄉居民醫療服務水平,着力加強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努力完善以縣級醫院爲龍頭、鄉鎮衛生院爲樞紐、村衛生室爲基礎的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推動城鄉互補互動、統籌發展,縮小城鄉衛生服務差距,形成了城鄉衛生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讓羣衆充分享受到了衛生事業發展成果。一是加快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改善農村衛生服務條件。近年來,通過多渠道爭取資金,新建了永昌縣醫院門(急)診樓、住院醫技樓,所由鄉鎮衛生院全部完成了改造,70%的村衛生室完成了標準化建設,爲鄉鎮衛生院全部配備了急救車輛及車載設備,村級以上醫療機構全部建立了殘疾人康復室。二是加強農村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優化衛生服務技術結構。採取送出去和請進來、學歷教育和短期培訓、下鄉支農和進城進修等多種措施,切實加強農村衛生機構隊伍建設。全市所有承擔公共衛生職能的鄉村醫生全部接受了全科醫師培訓;45歲以下鄉村醫師中有83.9%具備了中專以上學歷,其中大專以上學歷佔31%;農村衛生機構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普及率達到100%。爲鄉鎮衛生院錄用了245名醫學類專業畢業的大學生,解決了基層衛生人才匱乏的問題。三是加強農村衛生機構、從業人員、衛生技術應用等准入管理,理順了農村衛生管理體制,全面推行鄉村衛生組織管理一體化。四是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

公共衛生服務能力不斷提升。修訂完善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健全應急機制,應急能力進一步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率達到100%,繼續實施國家擴大免疫規劃,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平均達到了97.77%;8月齡至4歲兒童麻疹強化免疫接種率98.54%,全市實施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覆蓋率達到100%。農村婦女兒童健康狀況持續改善,孕產婦死亡率和新生兒破傷風發生率連續4年爲零報告,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到了100%,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控制在9.81‰和10.35‰。五是強化公共衛生服務職能,促進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我市市、縣、區公共衛生配套經費全部落實。在省上確定的9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基礎上,市政府單獨設立專項基金,增加了地方病防治、職業病防治、公共衛生監督管理、農村衛生急救體系建設和婚前醫學檢查等5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從2014年開始,我市將白內障患者復明手術納入常規化管理,符合手術標準的可以隨時到定點醫院免費接受手術治療。按照國家確定的服務內容,主動爲城鄉居民建立健康檔案、開展全民健康教育,實施國家免疫規劃,加強各類傳染病防治,廣泛開展兒童、孕產婦和65歲以上老年人衛生保健,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逐步規範。全市共建立農村居民健康檔案456789份,建檔率94%。

二、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醫療衛生資源分佈不均衡,優質資源短缺,服務能力較低,服務質量不高,不能滿足農村居民的基本醫療服務需求。

(二)農村衛生基礎設施薄弱,醫療服務能力不足問題比較突出。農村衛生基礎薄弱的問題還沒有完全得到解決。目前,全市還有30%的村衛生室未完成標準化建設。

(三)衛生專業技術人才匱乏。衛生隊伍結構不盡合理,現有技術人員水平較低,醫療設備利用率不高,特別是人才資源短缺問題尤爲突出,普遍存在醫療骨幹人才短缺或斷檔、重醫輕護現象,既缺少高學歷、高職稱、專業技術過硬的學科帶頭人,又缺少業務骨幹,部分村衛生所鄉村醫生年齡偏大,知識老化,缺乏農民企盼看得了病、看得好病的好醫生;面對目前優質衛生資源特別是人才資源集中在城市,農村衛生人才向城市流動趨勢加劇,農村基層衛生機構留不住人才,技術服務能力嚴重不足的現實,農民就近享受優質醫療衛生服務的需求難以滿足。

(四)農村傳染病、重大疾病的防治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等形勢仍然嚴峻。

三、促進農村衛生事業協調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一)優化醫療衛生資源,增強農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加強縣、鄉、村三級農村衛生網絡建設,按照“小病不出村、一般常見病多發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疑難危重病不出市”的思路,在衛生資源配置上真正向農村傾斜,切實把醫療衛

生工作的重點放在農村。堅持發展抓項目,加大縣級醫院及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的建設力度,增強縣級醫院的綜合醫療服務能力,減輕農民的醫療負擔。加強鄉鎮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增強提供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衛生監督、基本醫療和農民健康管理服務工作的能力。加大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推進力度,推進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提高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的能力。

(二)加快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改善農村衛生服務條件。按照中央、省、市的有關政策規定,逐年加大對衛生事業的經費投入,要把衛生事業投入的重點從城區轉向農村,大幅度提高對農村衛生院(所)的投入比例,逐步縮小城鄉投入差距。以爭取項目爲重點,依據國家和省上頒佈的相關標準,落實好項目建設條件,利用好已有的項目,實施好在建項目,爭取好投資項目,規劃好未來項目,着力改善醫療衛生服務條件。按照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合理規劃,統籌安排,主要依靠中央、省項目資金,多渠道籌措資金,重點加快村衛生室建設步伐。

(三)加強農村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優化衛生服務技術結構。制定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發揮現有人才作用的政策措施。加大農村衛生人員的學歷教育和在職培訓力度,鼓勵城市衛生技術人員到基層服務,持續開展對口幫扶和支援農村衛生活動,幫助提高農村衛生技術人員業務素質。通過實施“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等項目,優化農村衛

生技術人員學歷和技術結構,提高現有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技術水平。

(四)完善公共衛生體系,提高重大疾病防治能力。着力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加強重點傳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繼續實施好國家擴大免疫規劃,完善免疫服務形式,規範預防接種行爲,提高免疫接種率和服務質量,有效預防和控制傳染病。進一步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建設,切實加強傳染病疫情預警監測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直報,制定完善各類應急預案,加強應急物資儲備和應急隊伍演練,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

(五)強化公共衛生服務職能,促進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結合全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進程,切實抓好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和國家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實施,強化績效考覈,加快資金支付進度,努力實現城鄉居民基本醫療服務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下大力氣提高城鄉衛生管理和發展水平,逐步縮小不同人羣享有衛生服務和健康水平的差距,進一步提高羣衆的健康水平,增強衛生事業對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保障作用,逐步實現衛生事業和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第四篇:關於我縣衛生事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健康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礎,關係千家萬戶幸福”,明確了“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衛生工作目標,指明瞭新時期衛生事業的發展方向。近年來,我縣衛生工作紮實推進,爲保障人民健康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不可否認,從總體上講,衛生事業發展仍相對滯後於經濟和其他社會事業的發展。在新的形勢下,如何進一步加強衛生工作,更好

地滿足人民羣衆的健康需求,是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最近,縣政協組織部分委員赴縣衛生局及有關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了專題調研,並形成調查報告,以供決策參考。

一、我縣衛生事業發展現狀

目前,我縣有縣級綜合醫院2家,即縣人民醫院(二級甲等)、縣二院(二級乙等),中醫院1家(二級乙等),民營專科醫院4家,縣疾控中心、縣衛生監督所、縣婦幼保健院各1家,中心衛生院3所,建制鄉鎮衛生院21所,衛生分院20所,2014年初設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個、社區服務站38個(與衛生院兩塊牌子一套人馬),村衛生室190個,個體診所(包括牙科)78家。全縣有衛生技術人員1605人,其中,縣級醫療衛生機構人員719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252人,民營醫院醫生405人,鄉村醫生151人,個體醫生78人,村級公共衛生信息員642人。全縣每千人牀位數1.94張、衛技人員3.7人,每千人擁有醫生、護士分別爲1.9、1.2人。全縣衛生系統固定資產10637萬元,萬元以上的大型醫療設備308臺(件)。

近年來,全縣衛生工作堅持以人爲本、科學發展,以深入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爲突破口,以提高服務質量爲中心,強化措施,狠抓落實,衛生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

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平穩運行,社區衛生工作邁上新高。通過政策調整和各鄉鎮、部門的共同努力,農民羣衆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積極性大爲提高。2014年底,全縣共有33.8萬名農民參合,參合率達85.4%,比上年提高3.4個百分點,全年共報銷醫療費1800萬元。去年初,對現有農村醫療衛生資源進行了整合,設立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重新確定了303名駐村責任醫師,分225個服務點片開展直接面向農民的服務。去年底,我縣責任醫生進村入戶率達95.3%,共爲23.57萬名農民進行了健康體檢,體檢率達72%;建立了農民健康檔案,建檔率達80%;梳理出高血壓、糖尿病、腫瘤、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對象21035人,年上門隨訪人均4次以上,上門隨訪率達95.3%。

2、預防保健網絡基本形成,愛國衛生工作紮實深入。建立了縣鄉兩級公共衛生工作領導機構,進行了鄉鎮防保體制改革,初步形成了縣、鄉、村三級防保網絡。強化公共衛生事件的控制與管理,制訂完善應急預案,組織開展應急演練,初步建立了快速有效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提高了應急處理能力。以“母嬰健康工程”、“婦女健康促進工程”爲抓手,紮實推進婦幼保健工作。2014年底,孕產婦系統管理率93.61%,孕16周高危孕婦縣級篩查率88.4%,婦女病查治率30.39%,婚前保健諮詢率64.17%,產前篩查率27%,新生兒疾病篩查率94.4%,新生兒聽力篩查率64.29%。以創“省級文明縣城”爲載體,深入開展衛生鎮、村、戶和衛生先進單位創建活動,積極開展“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全縣農村自來水受益率38.54%,衛生廁所普及率87.49%,糞便無害化處理率42.44 %,切實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提高了農民的整體健康水平。

3、醫療服務質量不斷提高,衛生執法監督切實加強。各醫療單位以“醫療質量管理年”活動爲載體,修訂完善各種制度和操作規程,落實各項質控措施,加強醫德醫風建設,進一步提高了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去年全縣無重大醫療事故和案件發生。加強衛生執法監督,大力開展衛生專項整治活動,確保了我縣人民羣衆的公共衛生安全。去年共出動衛生執法人員232人次,對縣城218家餐飲單位、71家食堂進行486家次的全面監督檢查,取締38家,當場處罰案件80起,立案查處13起。目前,縣城持衛生許可證經營的餐飲單位達201家,持證率92.5%;建立原料進貨索證的餐飲單位和食堂261家,比例達90%;289家餐飲單位和食堂銷售使用的豬肉來自定點屠宰企業,比例達100%;實施食品衛生量化分級管理100%。

二、我縣衛生事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我縣衛生事業雖然發展較快,但與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三個不到位”:

1、資金投入不到位。由於縣財政困難,2014年投入衛生事業總費用爲2845萬元(包括新農醫947萬元),佔財政總支出的5.48%,人均64.9元,與全省平均水平(人均88.6元)還有一定差距。一是衛生基礎設施薄弱。我縣的鄉鎮衛生院用房大多建於上世紀60-70年

第五篇:鎮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狀況的調研報告

關於 xx 鎮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狀況的調研報告 按照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學習調研階段的安排,我 於 3 月下旬對我鎮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基本情況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進行了調研。 一、全鎮農村醫療衛生基本狀況 我鎮共有***個村 (居) 總人口****萬, , 農民人均純收入**** 元,年人均衛生消費支出約爲****元。 近年來,我鎮致力於提高廣大農村居民健康素質並把它作爲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之一,建立了適應衛生事業新形勢 發展要求的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和預防保健服務體系,形成了強有 力的醫療衛生保健網絡,爲保障人民羣衆身體健康,促進全鎮經 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目前,我鎮有衛生院 2 處, 村級衛生室 7 個,有在職衛生工作人員 50 人,衛生工作人員與服 務人口比例爲 1:336。 在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一是加強醫療衛生機構房屋 建設。 近年來, 我鎮積極推進村級衛生室改造工作, 先後投資**** 餘萬元,對***居、***村、***村等 7 處衛生室進行改造或新建, 總建築面積達 600 平方米。二是增設和更新了醫療設備。幾年來, 鎮衛生院先後購置 b 超、x 光機等醫療設備 8 臺件,總投資 40 萬 1 元,爲臨牀提供了科學的檢測診斷依據。 爲適應衛生全行業管理新形勢的需要,我鎮設立了食品與藥 品監督管理所,大力開展食品藥品打假活動,並做到與日常衛生 監督工作相結合,對食品衛生、學校衛生定期進行了專項整頓, 制定了責任追究制度,對違法業戶依法嚴肅處理,規範了食品藥 品市場,保證了人民羣衆健康和生命安全,規範了市場經濟秩序, 保護了廣大羣衆的健康。 二、我鎮農村醫療衛生亟待解決的問題 雖然近年來我鎮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取得了一些成績,基本 能夠滿足農民羣衆的需要,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集中反映以下 幾個方面: 1、醫療設備、設施陳舊老化。鎮衛生院和部分衛生室房屋破 舊、設施簡陋、醫療器械破損得不到補充和改善,難以達到正常 醫療保健的目標。相當一部分農村衛生室只有“老三樣”,一個聽 診器,一個血壓器,一個體溫計。醫療衛生改革步伐緩慢,衛生 事業發展滯後,與人民羣衆對醫療衛生的需求不相適應。 2、醫療衛生人才匱乏。由於農村物質條件落後,專業技術人 員大多集中在城鎮,導致了農村醫務人員所佔的比例比較低。人 才的缺失導致醫護人員青黃不接,“出不去,進不來”的現象正嚴 重的制約着事業的發展。對現有在編醫護人員培訓提高措施不到 位,醫療衛生人才匱乏的局面沒有得到改善。 3、地方醫療機構在與駐地企業醫院的競爭中舉步維艱。坐落 2 於我鎮的****廠、****廠等大企業都有自己的下屬醫院,醫療衛 生條件相對完善,也爲地方羣衆的看病問題提供了一定便利。但 一定程度上也壓縮了衛生院、衛生室的生存空間,造成公共衛生 機構發展緩慢。 4、非法行醫現象時有發生。非法行醫在農村屢禁不止,個體 診所不規範,有的藥店私自開展醫療項目,有些人打着外地醫療 機構或醫療院校的牌子,以義診爲幌子,行推銷藥品,騙取錢財 之實,嚴重威脅着人民羣衆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三、發展我鎮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建議 爲了進一步完善我鎮衛生服務和醫療保健體系,提高居民的 醫療保健水平。結合調查,就抓好我鎮農村醫療衛生工作,提出 以下幾點建議。 1、切實把農村醫療衛生事業擺上更加重要的位置。農村醫療 衛生事關廣大農民羣衆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沒有農民的健康, 就沒有農村的小康。中共中央、國務院新醫改方案已經出臺,進 一步明確了基層衛生事業的定位,界定了服務功能,維護其公益 性質。面對新的形勢,要把加快發展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納入全鎮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點,根據新情況制定長、中、短期發展 規劃,完善政策措施,實現小病不出村,一般病症不出鎮,大病 進大醫院,解決農民羣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2、切實把健康教育、愛國衛生等工作納入政府工作日程。要 常抓不懈,在全鎮中國小生中繼續開展好健康教育課,在農民羣 3 衆中做好保健知識的宣傳,進一步促進全民自我保健意識的提高。 3、加強基礎公共醫療衛生體系建設。預防爲主,提前干預, 減少各類疾病發生,防止各類傳染性疾病流行。 4、建立人才流入機制。要積極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創造 有利於人才流入的環境,廣攬技術人才,激活用人機制,提高衛 生院的醫療水平,提高競爭力。同時抓好從業人員培訓,每年對 鄉村醫生輪訓

一次,加快鄉村醫生知識更新步伐。 5、加強醫療衛生事業的軟環境建設。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對村 級衛生服務機構所負擔的收費進行清理,堅決取消不合理收費, 爲村級醫療衛生機構減負。進一步強化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所的監 督管理職能,打擊非法售販假冒僞劣食品藥品的行爲,淨化食品 藥品市場。同時,要進一步加大對非法行醫現象的懲治力度,徹 底淨化農村醫療衛生市場,使非法行醫現象在農村沒有生存的土 壤。 ****年**月**日 4

本網推薦相關文章:

橫峯縣衛生事業發展調研報告

制約全縣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調研報告

制約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調研報告

衛生事業保障羣衆情況調研報告

公共交通事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