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金融學學術論文通用多篇

金融學學術論文通用多篇

金融學專業論文範文 篇一

股票金融分析論文1:

短線操作攻略法則

1、大盤是否處於上升週期的初期。

2、宏觀經濟政策、輿論導向有利於哪一個板塊,該板塊的代表性股票是哪幾個,成交量是否明顯大於其它板塊。確定5-10個目標個股。

3、收集目標個股的全部資料,包括公司地域、流通盤、經營動向、年報、中報,股東大會(董事會)公告、市場評論以及其它相關報道。剔除流通盤太大,股性呆滯或經營中出現重大問題暫時又無重組希望的品種。

法則二:中線地量法則

1、選擇(10、20、30)MA經6個月穩定向上之個股,其間大盤下跌均表現抗跌,一般只短暫跌破30MA。

2、OBV穩定向上不斷創出新高。

3、在大盤見底時地量出現,以3000萬流通盤日成交10萬股爲標準。

4、在地量出現當日收盤前10分鐘逢低分批介入。

5、短線以5%-10%爲獲利出局點。

6、中線以50%爲出貨點。

7、以10MA爲止損點。

法則三:短線天量法則

1、選擇近日底部放出天量之個股,日換手率連續大於5%-10%,跟蹤觀察。

2、(5、10、20)MA出現多頭排列。

3、60分鐘MACD高位死叉後縮量回調,15分鐘OBV穩定上升,股價在20MA之上走穩。

4、在60分鐘 MACD再度金叉的第二個小時逢低分批進場。

5、短線獲利5%以上逢急拉派發。

6、一旦大盤突變立即保本出局,以利再戰。

法則四:強勢新股法則

1、選擇基本面良好、具成長性、流通盤6000萬以下新股觀察。

2、上市首日換手70%以上。或當日大盤暴跌,次日跌勢減緩立即收較大陽線,收復首日陰線2/3以上。

3、創新高買入或選擇天量法則買點介入。

4、獲利5%-10%出局。

5、止損設爲保本價。

法則五:成交量法則

1、成交量有助於研判趨勢何時反轉:高位放量長陰線是頂部的跡象,而極度萎縮的成交量說明拋壓已經消失,往往是底部的信號。口訣:價穩量縮纔是底。

2、個股成交量持續超過5%,是主力活躍其中的明顯標誌。短線成交量大,股價具有良好彈性,可尋求短線交易機會。

3、個股經放量拉昇、橫盤整理後無量上升,是主力籌碼高度集中,控盤拉昇的標誌,此時成交極其稀少,是中線買入良機。

4、如遇突發性高位巨量長陰線,情況不明,要立即出局,以防重大利空導致崩潰性下跌。例如,(000508 ***,行情,資訊,主力買賣)瓊民源,停牌前一天放量下跌,次日遭停牌,長達三年。

法則六:不買下降通道的股票

1、猜測下降通道股票的底部是危險的,因爲他可能根本沒有底。

金融學論文 篇二

行爲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是在傳統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的理論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傳統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憑藉其理性原則對市場行爲提出了理想假設,通過嚴密的數學公式,爲金融決策提供了邏輯科學的數據參考。然而傳統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對於金融市場中存在的金融異像仍無法徹底的解釋。行爲經濟學家將心理學理論融入到了對於金融投資者的行爲分析中,通過分析其心理變化對於風險管理的影響作用,實現了風險管理理論的新發展,進而產生了行爲金融學理論。19世紀70年代,經濟學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風險管理理論。這些理論主要包括期望理論、行爲組合理論、行爲資產定價理論等。

二、傳統金融學與行爲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的相同點

(一)傳統金融學與行爲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的來源相同

行爲組合理論是由傳統資產組合理論演化而來的,是對傳統資產自合理論的延伸。而行爲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同樣是在傳統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的理論基礎之上而發展而來的。行爲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並非完全脫離於傳統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而是對傳統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不足與缺陷的有效補充。例如,對於理性人假設理論,行爲金融學認爲人存在理性的一面,同時也存在非理性的一面。而對於市場有效性理論,行爲金融學針對傳統金融學理論中套利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一定的改正。行爲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與傳統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在某些問題的看法上是有着一致性的。

(二)傳統金融學與行爲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的切入點相同

行爲金融學與傳統金融學對於風險管理理論進行研究的切入點,均是構築在對市場主體決策行爲、市場運行狀況、證券市場的價格波動、投資者的市場活動等研究的基礎之上的。行爲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與傳統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同樣認爲人是對市場活動造成影響的關鍵因素,並以人爲中心,對市場中人的風險決策行爲與心理進行分析,採用理論模型實現市場風險管理的量化。

(三)傳統金融學與行爲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的研究手段相同

行爲金融學與傳統金融學對於風險管理理論的研究手段,均是以一種經濟學假設爲理論基礎,並在此基礎上構建理論模型。理論模型的可靠度均取決於所參照的假設條件是否與市場實際相近似。行爲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與傳統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的研究方向均是從對市場個體的決策行爲,到個體行爲對市場的影響,再到市場整體,且均是以金融市場的實際情況爲依據,對金融市場的異常現象進行解釋,以這種方式接受市場的考驗。

三、傳統金融學與行爲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的不同點

(一)傳統金融學與行爲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的基本假設不同

傳統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以市場有效性假設與投資者的理性假設作爲理論依據。傳統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認爲,投資者的理性使其能夠在投資市場中,抓住任何一個非理性投資行爲所帶來的套利機會,進而造成非理性投資者在市場投資中出現利益損失,最終從競爭市場中淘汰。然而行爲金融學則與其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其認爲非理性投資者與理性投資者之間,由於存在市場信息披露不均衡的情況,使兩者所掌握的市場信息不相等。因此行爲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認爲傳統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的市場有效性假設並不成立,該假設並沒有滿足成立的條件。市場是非有效性的構建了行爲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的基本假設。傳統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認爲,市場中所有參與的投資者均是理性的。理性的投資者以資本資產理論、期權定價理論、套利定價理論、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等作爲決策依據,在資本市場中謀求利益的最大值。投資者在資本市場中進行投資時所暴露的情緒與心態即是投資者的價值感受。而行爲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則認爲,市場中的投資者存在四類不同的情緒與心態。這四類情緒與心態包括避害大於趨利、減少後悔及推卸責任、追求時尚及從衆心理、過於自信。投資者的投資行爲往往會受到這四類情緒與心態的支配,進而影響投資者在市場中的投資決策,使投資者的決策行爲具備一定的特性。這些特性包括投資者在市場中的決策行爲存在多變性與多元化,且這種行爲通常形成於投資決策的過程當中;投資者的決策行爲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其行爲的性質與決策的環境會對投資者的決策方法與過程造成一定的影響;投資者的行爲更趨於滿意性,而非最優化原則。這些特性導致投資者往往不願意按照金融學定義上的最優化數學模型進行投資決策。因此行爲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認爲傳統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中投資者是理性的假設並不成立,其認爲投資者應是基於價值感受的非理性。因此非理性的投資者構建了行爲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的基本假設。

(二)傳統金融學與行爲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的理論基礎不同

傳統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是以套利定價理論、期權定價理論、資產組合理論、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作爲理論基礎。而行爲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則在此基礎之上,對心理學、行爲學、社會學等理論進行了借鑑。行爲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主要通過對市場主體的決策行爲與心理因素等特徵進行研究,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自身的風險管理體系。傳統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假設投資者是在風險規避、理性預期的前提下,將預期效益最大化,而忽視了投資者決策行爲與心理因素的影響作用。

(三)傳統金融學與行爲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的理論模型不同

傳統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的理論模型主要包括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期權定價模型等。而行爲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的理論模型則主要是行爲資產定價模型,該模型是從資本資產定價模型進一步發展而來的。不同於資本資產定價模型,行爲資產定價模型認爲,並不是所有的投資者都是理性的。該模型認爲投資者可以被分成兩種類型。這兩種類型分別爲製造噪音的市場投資者與提供信息的市場投資者。製造噪音的市場投資者不以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理論爲理論基礎,往往會導致其出現各種認知上的錯誤與偏差,進而受到各類錯誤與偏差的影響,做出錯誤的投資決策。而提供信息的市場投資者則是在嚴格遵照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理論的基礎上,對投資組合的方差與均值進行關注,不會遭受自身投資認知偏差對自身投資的影響,進而做出理性的投資決策。製造噪音的市場投資者與提供信息的市場投資者在資本市場上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共同決定了市場的定價趨勢。當製造噪音的市場投資者成爲市場中具有代表性的投資者時,市場將呈現無效率的狀態;而當提供信息的市場投資者成爲市場中具有代表性的投資者時,市場將呈現有效率的狀態。行爲資產定價模型認爲,證券市場的預期收益決定於均值方差有效組合的切線斜率。然而在證券市場受到製造噪音的市場投資者的影響時,均值方差有效組合與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中市場組合將不相等。

四、對傳統金融學與行爲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對比研究的啓示

行爲金融學的研究過程是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爲依託,同時結合現實中資本市場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研究。行爲金融學已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的信賴。投資者根據行爲金融學理論基礎,自創出了一系列創新的投資決策手段,並且通過該手段在市場中的應用,實現了一定的收益。這些投資者通常將自己的投資策略建立在假設市場其他主體不變的前提下,而當市場其他主體應用與其不同或相反的投資手段時,投資者往往會處於十分被動的不利位置。而行爲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的誕生,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這一不足現象,對投資者未來在市場中的投資決策有着積極的引導作用。行爲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的大力推廣,使廣大資本市場中的投資者在很大程度上對行爲金融學理論的基礎有了一定的理解,使投資者在市場中的投資決策對心理因素的依賴逐漸降低。因此只有不斷的完善行爲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並使其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才能對金融市場的投資決策、金融市場的投資管理、金融資產的創新經營帶來正面與積極的影響。隨着市場的不斷髮展,金融市場仍會逐漸向市場有效性假設的方向發展。這時,資本市場將慢慢轉變成客觀存在的有效性市場,這一客觀事實將導致行爲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對金融市場的引導作用慢慢消亡。按照行爲金融學的研究結果,投資者在接受到資本市場上的信息後,由於自身的投資經驗等其他因素的干擾,往往會根據發行者的宣傳效應,過高或過低的對市場上發行的金融產品進行估價。而根據資本市場的驗證結果,投資者往往會對自己的投資決策行爲存在一定的認知誤差。因此投資者應清醒的認識到,傳統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基本假設中投資者是理性的假設是站不住腳的。在實際的投資決策中,投資者往往會受到來自心理、自身經驗等較多因素的影響。投資者需要對自身在投資決策中的情緒與心理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並掌握自身情緒與心理對投資決策過程的影響。投資者應清醒的認識到自身在投資決策上的失誤,將導致自身的利益損失將成爲其他投資者的利益與利潤。資本市場的投資者應通過坦誠自身非理性的弱點這一事實,不斷強化自身的風險意識。投資者應針對每一次投資決策,充分的做好事前的風險預測與風險控制。在投資決策實施後,市場出現波動時,投資者應努力學會對自己的情緒與心理進行有效的控制,防止自己做出非理性的錯誤決策。在實際的資本市場中,投資者的行爲存在着較高的複雜性。不同的投資者會按照自己過去的投資經驗,對市場中的金融產品做出自己的初步分析與判斷。在投資決策的過程中,投資者的心理決策變化同時也在不間斷的發生。投資者的投資決策行爲不僅僅會受到自身心理變化的干擾,同樣也會受到來自外界的影響,包括市場規範、市場其他個體等。因此風險管理的決策過程也具備着一定的複雜性。針對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可變因素,不能僅僅參照傳統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的研究結果,其研究結果往往對於市場異像無法進行有效的解釋。行爲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應從市場環境等外在各種因素進行綜合分析與考慮。證券市場的不斷髮展壯大,對金融市場的風險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這使得風險管理理論不斷的被應用於市場實踐中。證券市場的不斷優化與升級,使得風險管理理論的理論框架、理論內容、管理結構等各方面均面臨着巨大的改革。行爲金融學風險管理理論的研究,應從更全方位的視角,通過不同的理論體系,開創新的研究思路,使原有理論體系得到完善與發展。

五、結束語

金融學學術論文 篇三

1.金融英語詞彙的特徵及翻譯

2.金融英語翻譯中的語序轉換

3.淺論金融英語文本詞彙的英漢理解與翻譯——以翻譯美聯儲2005年貨幣政策報告爲例

4.金融英語翻譯方法和技巧

5.金融英語翻譯中的社交語境功能

6.關於強化金融英語課程建設的思考

7.金融英語的翻譯策略探究

8.金融英語的語言特點及翻譯

9.依託金融行業探索高職金融英語教學改革

10.淺析金融英語翻譯

11.應用型人才需求下的金融英語教學探討

12.金融英語長句翻譯探討

13.論ESP金融英語的詞彙教學

14.金融英語術語的特徵及其翻譯

15.金融英語課程教學質量學生滿意度實證分析——以哈爾濱金融學院爲例

16.淺談金融英語翻譯基本特點

17.淺析微課在金融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

18.金融英語翻譯中的關聯原則

19.高職院校“金融英語”課程教學改革初探

20.論應用能力培養導向的獨立學院金融英語教學模式

21.金融英語的語言特點及翻譯策略

22.金融英語課程教學模式的設計與應用

23.語域理論指導下的金融英語翻譯(英文)

24.對高校金融英語課程教學對策的思考

25.基於職業能力導向的金融英語專業教學模式芻議

26.基於ESP理論的金融英語教學改革初探

27.談建構主義理論觀照下的金融英語教學改革

28.高職金融英語分步分層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探索

29.金融英語教學與學科建設

30.金融英語詞彙的特點及其翻譯

31.應用型人才培養視角下的金融英語教學改革

32.金融英語詞彙的翻譯策略探索

33.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爲導向的金融英語教材建設

34.金融英語課堂教學工作坊:研討型課堂教學改革與實踐

35.淺析金融英語在實際中的應用——以金融文祕英語爲例

36.提升能力需求視閾下的金融英語教學策略設計

37.語境在金融英語詞彙教學中的應用探析

38.從語域理論解析金融英語翻譯的對等原則——以翻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美國的FSSA報告爲例

39.芻議應用型本科院校金融英語教學改革研究

40.金融英語的語言經濟學分析

41.金融英語的語言特徵及其翻譯

42.金融英語教學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分析

43.基於課程設置的金融英語教學探究

44.以英文電影豐富《金融英語》課堂教學的探討

45.國際化就業環境下的金融英語應用模式研究

46.改進金融英語教學的基本構想

47.平行文本在金融英語漢譯中的應用

48.項目化教學法視角下的高職金融英語教學改革

49.淺析金融英語的特點及其翻譯

50.金融英語的詞性轉換研究

51.金融英語的幾種教學方法

52.金融英語教學策略創新與金融雙語教學共生性研究

53.基於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金融英語教學改革研究

54.金融英語教學法初探

55.高校專門用途英語教學路徑探討——以金融英語教學爲例

56.高職院校金融英語教學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57.獨立學院《金融英語》教學目標定位探析

58.金融英語翻譯中的社交語境功能

59.金融英語詞彙的語義變遷探析

60.培養大學生學習興趣 改善金融英語課程教學效果

61.成人金融英語教學的特色與策略

62.金融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探析

63.關於強化民辦高校金融英語教學的思考

64.金融英語信函的體裁特點與撰寫原則

65.建構特色金融英語課程體系 服務龍江經濟發展

66.論金融英語熱點詞彙的翻譯

67.從圖式理論的角度探討金融英語詞彙教學

68.基於項目教學法的金融英語教學改革探索

69.基於能力本位的金融英語教學改革

70.學習金融英語如何“難”中求“易”

71.金融英語技能競賽與複合型、應用型金融人才培養

72.開展金融英語技能大賽的必要性研究

73.人際功能與慕課時代金融英語對複合型人才培養的探究

74.高職院校EOP課程需求分析綱論——以金融英語課程爲例

75.試論上海二本院校金融英語專業詞彙教學

76.滿足應用型人才需求,改革金融英語教學

77.金融專業學生在金融英語閱讀方面存在的障礙及對策分析

78.淺析以多模態理論爲基礎的金融英語教學

79.金融英語教材建設芻議

80.高職高專金融英語教學改革初探

81.金融英語術語的特點及其翻譯

82.多媒體網絡環境下金融英語教學模式探析

83.關於金融英語翻譯教學的調查與研究

84.專業人才培養視閾下的金融英語教學探究

85.圖式理論在金融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86.基於時事新聞的金融英語教學探討

87.基於平行雙語語料庫金融英語翻譯課程教學模式探索

方式準則在金融英語翻譯中的應用

90.金融英語詞彙中的縮略語現象

91.基於金融英語能力的複合型金融人才培養研究

92.金融英語技能競賽設計

93.淺談高職高專“金融英語”課程中的實踐教學

94.高職金融英語教學的研究與實踐

95.淺談國際化就業環境下的金融英語應用

96.當前金融英語熱點詞彙分析

97.金融英語與金融全球化競爭

98.語用學在金融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99.淺談微課在金融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

100.“學習者爲中心”教學理念下金融英語教學探討

101.主位結構理論在金融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102.金融英語培訓中語用能力的培養

103.基於福建綠色經濟的發展研發金融英語校本課程探究

104.金融英語證書綜合考試備考策略

105.高職高專金融英語教學現狀及對策探究

106.圖式理論與金融英語閱讀模式構建及教學啓示

107.從翻譯生態環境視角淺析金融英語新聞的漢譯

108.高職高專《金融英語》教學改革初探

109.基於溝通目的的金融英語培訓模式初探

110.高職院校金融英語教學現狀及對策

111.淺談高職金融英語教材與教學

112.談談多媒體金融英語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發展

113.高職高專金融英語課程改革中的幾點經驗

114.對等理論觀照下金融英語隱喻翻譯的喻體形象取捨策略

115.金融英語的詞彙特點及翻譯探討

116.概念整合理論視角下的金融英語詞彙學習—以金融術語爲例

117.金融專業英語聽力理解與技能芻議

118.元認知策略在金融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119.“學習者爲中心”教學理念下金融英語教學探討

120.金融英語的詞彙擬人修辭手段

121.大學英語拓展課程金融英語聽說研究型課堂教學範式創新

122.金融專業英語詞彙的學習與掌握

金融學論文 篇四

近些年來,隨着經濟貨幣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我國的金融體制改革步伐加快,金融活動已日益深入到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國內外金融活動的頻繁變化,使微觀金融領域和宏觀金融領域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金融活動的內容也在不斷豐富和擴大。由於教材受到編寫、出版等時滯的影響,往往很難將最新的東西容納進去,傳統的金融學高等教育所蘊涵的知識結構已經明顯地落後於金融實踐不斷髮展的要求。爲了適應現代金融經濟發展的需要,教師要關注金融體制改革和金融理論的發展,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在課本內容的基礎上,一方面必須緊密聯繫金融實踐的最新發展,從基礎理論層面進行闡釋;另一方面必須把金融理論研究的成果,特別是最新研究成果及時納入其教學體系,將最新的金融發展狀況介紹給學生,使學生獲得最新信息。根據最新的金融領域發展動態,對教學內容進行不斷地充實與更新,及時吸納國內外最新的研究成果,確保本課程的前瞻性。

2採取恰當的教學方法

根據貨幣金融學教學內容的不同,可以分爲理論性、應用性、時間性教學內容三大類,按各類內容的不同特點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2.1對於理論性教學內容宜採用講授爲主的教學方法

理論性教學內容主要是對金融學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的介紹,其主要目的是使學生理解該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使學生在掌握金融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的基礎上牢固樹立正確的金融理念、思維方法和金融從業人員的道德觀,奠定堅實的金融理論基礎。這部分內容宜採用科任老師課堂教授爲主的教學方法。

2.2對於應用性教學內容宜採用講授與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應用性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對金融基本理論和基本規律的理解應用能力、實踐與操作技能、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對於這部分的教學內容教師應對其基本理論與基本規律先在課堂講授,然後對應用性內容作簡要指引,再安排課後討論題,讓學生回去查資料的基礎上,進行討論,增強他們的分析應用能力。如在講到貨幣政策時,教師先教授貨幣政策的基本理論,再分析貨幣政策的應用,然後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實際應用進行簡要分析,最後安排我國貨幣政策的實際問題讓學生課後查資料,然後利用所學過的知識進行分析,以提高學生的分析應用能力。比如,在講完存款準備金政策,要求學生課後查閱我國近些年存款準備金政策的使用,並結合實際分析每一次存款準備金政策的使用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在講完公開市場業務,同樣也要求學生查閱資料並結合實際進行分析。並安排討論課以小組爲單位進行發言,最後由老師點評。

2.3對於實踐性教學內容宜採用現場調查、走訪及交流等方式

實踐性教學目的是將學生所學的書本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增加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感性認識,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知識技能的應用能力。我校金融學實踐教學是與商業銀行、保險公司、中國人民銀行、證券交易所及企業聯繫,建立金融實訓基地,通過調查、走訪、作報告等方式,增強了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感性認識,明確了學習的目的,同時也培養了實踐能力。實踐教學結束後,教師指導學生寫出實踐報告或課題論文,並做出成績評定。同時,我們還建立了金融學模擬實驗室,課程相關的書本知識學完後,學生可以到模擬實驗室進行仿真模擬操作,比如,在學習完商業銀行的存款、貸款知識後,可以到模擬實驗室模擬商業銀行存款的實際操作,這樣通過實踐實驗教學驗證了課本知識,增加了學習的興趣和趣味性,縮短了從書本所學知識與實踐的距離。

3提高師資隊伍的素質

培養人才,教師起到關鍵性的作用。首先,教師要鑽研專業知識,完善知識結構,提高教學教育能力。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教師所知道的東西,就應當比他在課堂上要講的東西多十倍,以便能夠應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課堂上,能從大量的事實中選出最重要的來講。”教師只有掌握了紮實的專業知識,對教材有深刻的研究,對所授課程的內容熟悉,才能在教學中得心應手,才能面向全體學生並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其次,教師不僅要有較高的文化修養,而且還要有較高的道德修養。教師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無不影響着學生。教師的語言要規範、文明,舉止大方端莊,嚴肅而不古板。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自尊心,不要輕易傷害。要利用一切機會鼓勵學生參與競爭,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對學生既嚴格要求又熱情幫助,讓學生通過自我選擇、自我學習、自我管理達到自我補充、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目的。我們要熱愛教育事業,道德高尚,富有愛心,正直無私。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吸引學生和教化學生。

4教與學雙向互動,提高教學效果

教育教學過程是由教師和學生合作完成的,教師和學生要經常性地交流,相互推動、相互促進,使教與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水平的高低,很重要的標誌就是學生的參與程度。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積極引導學生敢於和善於提出問題,啓發學生和活躍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去探索知識的奧祕,從而達到學習的目標。每一章的內容講授完之後,可鼓勵學生針對本章難以掌握的內容或現實中的問題對老師進行提問,然後由老師進行解答,或積極鼓勵其他學生爲提問的同學回答。提出問題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創造和發明的過程,學生提出的任何問題都是其進行獨立思考的結果,所以教師要給予充分肯定,並要及時給予積極的評價、表揚和鼓勵,甚至可以根據情況納入學生的學業評價。教師也向學生提出一些基本問題,由學生通過思考進行回答,或課後在廣泛收集資料的基礎上,同學們之間分組展開討論等方式解決所提出的問題,教師再做點評。這種雙方互動的方式,促使教師不斷更新知識,提高解決問題及應變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趣味性,增進師生之間思想與情感的交流,提高了教學效果。

5要求學生經常性地關注經濟、金融方面發展變化

要求學生經常閱讀財經類報刊,收看財經新聞;通過參觀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對金融企業的發展現狀有感性認識。並要求學生以某一熱點問題作爲深入研究的目標,不斷地收集資料,掌握其發展動態,擴充課堂教學理論聯繫實際的不足。這樣做既促進了教學手段的改革,使學生與教師可以互相學習,加強互動,有助於培養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感交流。這樣一可以擴大知識面,拓寬自己的視野,二可以增強金融術語的語感,三可以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6加強國內國際合作交流

經濟的全球化以及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加深,對我國高等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院校應面向世界,爲我國培養一批知識面寬、適應性強、具有創新精神和競爭能力,具有較強國際意識,能掌握國際貿易、金融、法律知識,適應國外工作和生活環境的複合型人才,這要求高等院校成爲面向世界的國際型人才培訓中心。爲儘快適應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要加強與國內外一流的院校進行合作與交流,其方式有聯合培養學生、師生互換、選派教師到國內外進修和進行學術交流等方式。通過合作交流,既可以學習國內外先進的辦學經驗,提高自身師資水平,也可以滿足學生對不出國門就實現國際化教育的需求。要提高貨幣金融學教學的有效性,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外,還要與企業建立實踐教學基地;加大資金的投入,開辦網上教學和金融學教學模擬實驗室,不斷改善教學手段,以提高教學質量。

7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