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國中地理類論文(精品多篇)

國中地理類論文(精品多篇)

國中地理教學論文範文字 篇一

摘要: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建立情境模式,引導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去,並積極開展思考主動探究教學問題,屬於情境教學法。在國中地理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能夠建立輕鬆的教學環境,提升教學效率。本文研究了情境教學法在我國國中地理教學課堂上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國中地理;課堂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能夠爲學生營造出輕鬆愉快的教學環境,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教師應用情境教學模式能夠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把抽象化的地理知識更加具體生動地傳達給學生,簡化地理知識難度,吸引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1根據教學內容創設問題情境模式

教師在教學中要設置好教學疑問,只有學生心中有了疑問,才能夠積極主動地而進行動腦思考,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創設問題情境模式,引導學生能夠產生自主探究的好奇心,從而把自己已經掌握和學習的知識點充分地調動起來。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性地選擇問題作爲課堂教學的突破口[1]。問題情境模式並不是單純的進行課堂提問,而是需要通過提問來讓學生開展自主探究活動,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識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在學習《中東豐富的石油》課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來討論一下,在石油枯竭之後,我們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呢?石油屬於不可再生資源,因此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石油肯定也會有開採空的一天。中東是石油最大的輸出國之一,如果中東沒有了石油,那麼中東的經濟會變成什麼樣子?通過以上這幾個問題,好像乍一看跟教材沒有直接的聯繫,但是通過問題的分析,學生們能夠了解困擾中東地區多年的經濟問題是什麼。通過問題的思考讓學生掌握事物之間的利弊關係。石油屬於不可再生的資源,因此國家可以在石油枯竭之後大力發展其他行業,爭取通過其他行業的發展來帶動國家經濟的提升。

2應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模式

3課堂教學創設生活情境模式

國中地理教學跟我們生活實際聯繫非常密切,教師需要把教學知識點和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現象結合在一起,讓抽象枯燥的地理知識點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直觀形象。通過生活實際來引導學生體會到地理知識點的趣味性,並能夠靈活地利用自己學到的知識點來幫助分析和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多種問題。在學習《交通運輸線的佈局》這一內容時,爲了讓學生認識到交通運輸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可以給學生們尋找青藏鐵路修建的相關視頻,讓學生們觀看視頻中展示出來的:“在高原上建鐵路會遇到什麼樣的挫折和困難?”學生們通過觀看教學視頻之後開始自行學習討論,提升了課堂教學氣氛。一部分學生通過開發青藏高原的資源角度入手,展開了積極的想象;還有的學生則是從民族團結的角度進行探究。應用多媒體信息還能夠給學生們展現出生活當中的熱點問題,提升教學跟生活實際的結合度,促進了國中地理教學課堂質量的提升[3]。

4創設故事情境模式

在國中地理課本當中存在很多有趣的小故事和小典故,因此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給學生們找尋相關的趣味故事,幫助學生拓展學習視野,提升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在學習《石油、天然氣》這一課程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述世界十大未解之謎之一的百慕大三角的故事。在百慕大三角一帶經常會發生船隻和飛機神祕失蹤事件,最近科學家們在附近海底發現了天然氣,從而推測出是天然氣泄露降低了海水的密度,導致船隻的沉降。通過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故事情境模式,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地理知識探究意識。

5結語

情境教學法多種多樣,地理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合理地選擇情境模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國中地理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黃英冠。國中地理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運用[J].中學教學參考,20xx,(16):88-89.

[2]陳建梅。提高國中地理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下),20xx,(5):58.

[3]江文濤。淺談國中地理中情境教學法的有效運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xx,(18):63.

國中地理類論文 篇二

微課具有教學時間短,教學內容比較少,教學主題突出重點難點,資源容量小等特點,在當今信息傳播不斷髮展的時代,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教師運用在教學中。地理這一學科是一門集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於一體的綜合性學科,需要學生們知識面寬,能夠靈活運用。教師在課堂中使用微課的在線學習,遠程學習,以自身的靈活性有效性,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們的地理水平。

一、國中地理課程運用微課,應該合理適當選題

微課教學內容主題突出,在講解的過程中,通常是展現一個知識點。所以,這個知識點的選取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說,國中地理教師在運用微課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合理適當地選題。在選擇知識點的時候,應該突出主題,明確方向以小見大,並且這個知識點應該是用於視頻的教學。這樣針對某一地理知識點展開教學,更有利於把知識點講解清楚,講解透徹。地理課選題的時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有新課的導入,原理的講述,熱點問題的追蹤解析等。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國中地理“世界氣候分佈”的時候,學生們對於掌握世界氣候的分佈會感到有一定的困難,因爲世界氣候的分佈涉及到許多關於影響氣候的因素以及分佈規律。學生們在平時記憶的過程中,只有先理解了才能更好地記憶。教師在這時就可以選擇這個難點來爲學生們錄製視頻講解。

位於赤道附近的地區,由於緯度比較低,日照時間長,熱量高,所以都是熱帶氣候。但是由於地形的差異,出現了熱帶雨林氣候,以及熱帶沙漠氣候,還有熱帶草原氣候。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應當把每一個氣候形成的原因在視頻中說明。學生們在自學的過程中反覆觀看視頻,就能夠掌握一些氣候分佈的規律。同時能夠鞏固自己的地理基礎知識,提高地理分析問題的能力,也可以提升自己的自學能力。在微課看完之後,學生們對着氣候分佈圖要能夠自己說出每一個氣候是怎麼形成的。同時能夠閉眼回想,在每個地區是怎樣的氣候。這樣就可以很好地把握這個知識點。

地理微課是教師爲學生們自主學習提供的一個學習資源,最主要的是以滿足學生們的學習需求爲主。教師在平時設計微課的時候,選題應當針對學生們的薄弱點。根據這個班對於某一個知識點的薄弱程度,對於這個知識點進行重點講解,並錄製微課視頻。對於學生們都已經掌握的知識點可以忽略。但是,最爲靠譜的就是,地理教師將每一個知識點都爲學生們錄製成微課視頻,能夠讓學生們在忘記知識點或者是想複習鞏固知識點的時候能夠有資源可用。

二、國中地理課程運用微課,應該展現學習軌跡

設計微課,最重要的就是在講解知識點的過程中,思路能夠清晰。教師錄製微課,最終的目的就是爲了能夠讓學生們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有能夠利用的資源。在設計的過程中,教師應當考慮到不同層次學生思考問題的差異性。在設計的時候,能夠體現學生們學習軌跡的不同。

比如:以非洲氣候空間分佈這個知識點爲內容做微課,主要讓學生們學習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同時對於這一知識點要有一定的基礎,重在培養學生們的讀圖分析能力以及用地理思維考慮問題的能力。在設計微課的過程中,首先由視頻或者是現象來導入微課內容,在講解的`過程中,能夠使圖片與理論文字相結合,讓學生不斷完成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引導學生們解答問題,這樣才能充分展現學習軌跡,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

首先,教師在錄製這個微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在當中插入一段東非野生動物遷徙的視頻。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經常在中央衛視人與自然當中播出,學生們對此也比較熟悉。讓學生們用自己熟悉的內容導入這段微課可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對於地理知識有強烈的需求感。

從而可以爲非洲氣候空間分佈的知識做下一個鋪墊。當視頻結束的時候,教師可以設置一個暫停思考,並提出問題,非洲的動物爲什麼在每年都會有遷徙的活動?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思考時間,學生們在心中有了答案之後,可以繼續往下聽老師的講解。

老師在微課講解的過程中,應該是一環扣一環,每一個知識點中都應該有非常強的關聯性。最後,根據學生們學習氣候分佈影響因素的基礎知識來總結非洲氣候分佈規律以及原因。並最終解決非洲野生動物爲什麼每年都會有大遷徙這個問題。這樣可以使得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不同的思考時間,根據自己學習進度以及自己的學習程度來調節學習的快慢,從而使微課作爲一個真正適合自己的學習資源,提高學習效率。

教師在錄製微課的時候展現學生們的學習軌跡是非常重要的,由於學生學習程度的不同,思考問題的時間是有差異的,教師在微課過程中設置暫停,給學生們留出一些思考問題的時間,可以使學生們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調節學習速度的快慢,使得微課真正成爲自己的學習資源,這樣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國中地理課程運用微課,應當細緻認真無誤

學生們在使用微課的時候,多數是課下自主學習的時間,這時沒有老師的輔導以及再講解,學生們全靠微課資源來學習知識,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微課的時候能夠細緻認真無誤。

首先第一點要求就是教師在微課中講解的語言要非常規範,並且一定要簡練,由於微課的時間比較短,教師應該把每一句微課中講解的內容都應該講到點子上。但是要做到這一個基本的要求並不容易。這就需要教師在設計微課的時候能夠將配音底稿上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要仔細考慮,認真斟酌。底稿上的每一句銜接過渡都要精準無誤。同時,底稿當中不能有教師自己的口頭禪,教師只有認真備課,才能將微課做得精緻。

國中地理教學論文範文 篇三

關鍵詞:情景教學;問題情景;活動情景;多媒體情景

情景教學是一種模擬相關場景甚至情景等的方式,調動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激發其求知慾以及探索欲,調動起學生們的主動學習性,從而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的活泛,學生們的接受能力也較高,從而巧妙地將學生們的被動式學習轉變爲主動接受學習,一定程度上也是符合素質教育的發展。本文結合情景教學法論述其在國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問題情景創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依據教材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點與難點,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在教學課件的製作過程中進行問題情景的創設,激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從而運轉大腦進行相關問題的探索與求知,學生們主動解決的問題,可以增強學生們的記憶,同時積極的與老師互動,課堂氛圍也十分的濃厚。剛進入國中的學子們,在學習地理課堂的時候,首要要學習的是中國地圖,如何讓學生們巧妙地熟悉並掌握中國地圖的整體呢?這不是靠死記硬背的東西,而且老師要讓初學者對此先提起激發的興趣,從而在後期的學習中才會更加的積極主動。中國有三十四個省,老師根據不同省的特點,然後根據模板的展示,讓學生們有一個整體的認知,然後創設問題情景如“山東的臨省是什麼”、“與內蒙古自治區相鄰的省有幾個”等相關問題情景的創設,學生們根據老師的提問,自己去動手尋找與總結,從而不斷地在學生們的頭腦中有了大致的印象。這種問題情景教學法可以極大的調動起學生們的求知慾望,同時也調動其學生們的思維,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學生們的學習興致也會空前的高漲。

二、活動情景創設,激發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情景或者是實驗情景加入到地理課堂的教學中,可以極大的調動起課堂的教學氛圍,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們的動手能力以及創造力。活動情景教學可以讓學生們積極的參與其中,彼此討論與交流,學生們在切身體驗後得出的結論,往往最有成就感。如在夏季,陸地與海洋的氣溫比較時,白天讓學生們測量陸地的溫度以及大海的溫度,沒有大海的地方可以進行小河的測量,或者老師可以準備一定的水量等置於室外。將白天的陸地溫度與水的溫度進行測量後,然後在晚間再進行陸地溫度與水的溫度的測量。然後根據數值就會得出相應的結論,“在夏季,白天陸地氣溫高於海洋,在夜間陸地溫度低於海洋。反之,在冬季則相反。”一組數據是不能得出相關結論的,所以多比對幾組數據,從而將學生們的認識變得更加科學化。活動教學可以大大的激發學生們的動手能力,但是一節課的活動設置不宜過多,否則學生們會產生厭煩心理。一節課中一般以一兩個活動爲宜,把活動設置在教學的重點、難點或關鍵處。在活動中,學生或獨立思考,或積極互動,參與面廣,自主空間大,教師則可及時解決學生在活動中產生的各式各樣的問題,學生們之間也可以相互討論,提升學生們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思維能力,自己去總結知識或者結論,從而印象深刻,將書本知識靈活的轉變爲自身所能掌握的知識。

三、多媒體情景創設,激發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與想象力

科技的發展與進步,使得多媒體教學走進學校課堂教學中,給學生們的學習帶來一股新的活力。多媒體教學可以讓學生們更加直觀的進行知識的掌握,視聽語言的魅力可以將書本中抽象的事物變得更加的具體形象,學生們的空間思維能力與想象力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啓發,學生們的知識儲備也變得更加形象具體。國中地理的課堂教學中,有很多的抽象知識,如不同地區的氣候等,這些課程的教授,老師可以藉助於多媒體進行情景創設,情景模擬,以及情景的展示,生動鮮活的畫面展現在學生們的眼前,學生們不僅可以有身臨其境之感,更可以直觀的感知多媒體課件中帶來的震撼。對於無法感知大自然奇妙的學生們來說,多媒體創設的情景無異於讓學生們有親身體驗之感,所以多媒體的情景創設,可以激發學生們的想象力與思維力,更可以激發創造力。

四、結束語

素質教育的發展改變了傳統的應試教育的弊端,教師也紛紛採用新的教學方法,更好的幫助學生們掌握知識。情景教學法在國中地理課堂的教學中產生了極大的作用,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提升了學生們的動手能力與創造力,多媒體情景教學還可以將抽象知識轉變爲具象知識,便於學生們更好的去理解與掌握。

作者:郎靜瑞 單位: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第二十五中學

參考文獻:

[1]李家清,陳實,張麗英,陳芳。走進新課程:論地理教學的設計與創新[J].華中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4期

[2]吳國璽,張本昀,李長坡。基於素質教育導向的地理課程體系建設研究[J].晉中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國中地理教學論文 篇四

1、對比法:把分別獨立的幾個地理事物或現象,並列到一起進行對照。瞭解它們之間的個性和共性。讓學 生既能掌握全部知識,又能瞭解各自特性,例如:在講“五種基本地形”時,一要充分運用各種地形圖,讓學 生把所學知識鞏固在圖上;二要多采用對比法,這樣有助於學生理解、記憶:

附圖{圖}

2、借比法:在教學中往往會遇到一些比較抽象的地理事物或現象,爲了讓學生能夠理解,只靠簡單的語言 文字表達很難達到效果,如果借用一些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現象來比喻,可以使抽象的地理事物或現象具體化、形象化、簡單化。例如:通過書本受擠壓變形,來說明褶皺的形成原因。再如:在講地震時,可以用炸彈的爆 炸力與殺傷力的關係來說明、引導,這些抽象難懂的知識運用借比法講述,能引起學生興趣,再簡單的一解釋 ,學生就聽得明明白白,易於消化。

3、類比法:在國中課本中,有些教學內容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似性,此時可以藉助以前學過的內容來學習新的知識。例如:在講英國時,教師可通過列表與日本進行比較,達到“求同存異”的教學目的:

附圖{圖}

4、聯比法:在教學中,有時爲了避免難點過分集中,在編排時,有意把相互聯繫的知識點沒有全部放在一 章中,而是分散到各章、節。教師在講課時,可以聯繫以前的內容進行比較。例如:有關地球外部力量對地形 的影響的知識,就分散到世界分區地理中講述。流水地形安排在“東南亞”中,風成地形安排在“西亞和北非 ”,冰川地形安排在“西歐”。最後我們將學過的知識聯繫起來進行對比,得出完整而又科學的結論。

5、專比法:在講課時,爲了明確某一地理事物或現象的特點,同另外知識點進行逐一對比。例如:對中國 的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自然經濟特徵進行專題比較:①比較兩個地區的氣候特徵、地形特徵。②比較兩個地 區的交通、資源分佈。③比較兩個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

6、羣比法:在系統複習過程中,爲了幫助學生尋找知識間的聯繫,達到對所學知識認識上的新的飛躍,一 般進行綜合性比較,例如:我國的四大工業基地的全面對比:

中學地理教學論文 篇五

教學過程的顛倒及形式的轉換致使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反轉課堂教學的實施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學生的個別化、自主化、探究性學習並且使課堂教學不再拘泥於形式,變課堂爲師生交流互動、探究學習的場所。相比於被動式的傳統課堂教學,反轉課堂教學具有明顯的新特點:

1.1教學形式的轉變

在傳統教學中,知識的傳授是由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講授來完成的,而知識的內化則是要讓學生在課外時間通過完成作業並進行實際操作或實踐來實現的。反轉課堂顛倒了傳統的教學中“課堂傳授知識——課後完成內化”的形式,使得課堂成爲師生之間交流互動、進行實踐並解決問題的場所,而知識學習則在課下。即反轉教學變傳統教學下的“課堂講解+課後作業”形式爲“課前學習+課堂探究”形式。

1.2角色的轉換

1.2.1教師角色的轉換在反轉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角色從傳統課堂教學中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爲反轉課堂教學中的指導者與促進者。教師仍然是學生進行學習的主要推動者,但卻不再是知識交互和應用的中心。教師在這種教學形式中只是知識學習的中介,在學生的交流互動與學習中,當學生需要幫助時教師再給予必要的指導與支持。

1.2.2學生角色的轉換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作爲被動的接受者去學習知識,教師對學生的授課與指導基本是“一體化”的模式,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往往被忽略。而在反轉課堂教學形勢下,通過新媒體技術的運用,學生在課後可通過網絡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自定步調學習,在課堂的學習與交流中要有學生的參與性。在反轉課堂教學中,學生是課堂的主角。

1.3課堂內容及時間的重新分配

在傳統課堂中,課堂時間主要爲教師講解內容,而在反轉課堂教學中課堂主要爲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問題探究,這就使得教師在課堂中的講授時間減少,學生則擁有更多的學習活動時間。在這種形式下,原有課堂講授的內容被轉移到課下,從而更合理地分配了時間。

2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實施反轉教學的作用

高中地理教材的編寫緊密聯繫社會實際,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通過多種渠道培養學生的技能和能力。人教版把教材分爲了活動性課文和闡述性課文兩部分,模糊了教材中作業、課文和圖像的界限,注重教學內容的簡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實施反轉教學有利於課程與教材的互補,從而有效地促進高中地理課程改革。第一,反轉教學有利於學生理論聯繫實際,將我們的地理課程融入到生活之中,在生活中去發現並學習。我們身邊存在各種各樣的地理現象,要將生活與地理課堂結合起來,理論聯繫實際,運用所學開闊我們的視野。第二,反轉教學有利於學生知識的鞏固與技能的提高。反轉教學所採用的是“課前學習+課堂探究”形式,課堂成爲學生之間交流互動、探究問題的場所。課堂上學生針對某一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這就要求學生必須要有相應的地理知識,從而促使學生在課前的學習中必須學習課本內容,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而在課堂上的交流互動中也要求學生必須開動腦筋,活躍思維,從而也提高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反轉教學有利於提高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新媒體的運用使枯燥難懂的地理學習變得生動活潑。課堂上學生成爲課堂活動的中心,主體地位得到體現,個性得到展現,這使學生對地理課堂學習的興趣大大提高。

3結束語

國中地理教學論文 篇六

在過去傳統的課堂教學中,主要以教師的講授爲主,學生聽課爲輔,學生上課只能完全服從於老師,課堂上師生關係緊張,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了牴觸情緒。在新課改以後,爲了改變師生關係緊張的狀態,在國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

2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背硬記、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是目前班級授課制中最廣泛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它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獲取知識轉變。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首先根據所講授的內容,設計問題,然後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發表個人見解,若小組內成員對問題解答達成一致,可提交答案,其他小組補充,發揮羣體的積極功能,這樣既強化了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又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從而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也因此提高國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備教法

每一堂課都有規定的教學內容,就是要求教師根據課堂教學內容的變化,靈活應用教學方法。教學的方法很多,對於難於理解的課,我們往往採用講授法來向學生傳授新知識。我們還時常穿插演示法,來向學生展示地理模型,對於簡單的內容,則由學生獨立來完成,有個別基礎差的學生,則由組長負責制來幫助完成,有時在同一堂課,有時要用多種教學方法,來提高課堂效率。“教無定法,貴≮≯要得法”。好的學習方法會讓學生終身受益。在新課程改革下,要求學生減負,但是有些知識還是需要學生記憶、背誦。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明確難重點,整理好知識線索,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讓學生理解所學的內容,真正掌握地理知識。

4結論

國中地理類論文 篇七

Abstract

1- 選題的依據和意義

1-1 選題的依據

1-2- 選題的意義

2- 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研究理論基礎

2-1 研究現狀

2-1-1 國外地理實驗研究現狀

2-1-2 我國地理實驗研究現狀

2-2 研究的理論基礎

2-2-1 對地理實驗含義的研究

2-2-2 地理實驗研究的理論基礎

2-2-2-1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2-2-2-2 情境學習理論

2-2-2-3 地理學習理論

3- 地理實驗類型和實驗案例

3-1 地理實驗類型研究

3-2 地理實驗案例研究

3-2-1 按照地理學科特點分類實驗案例

3-2-1-1 自然地理實驗

3-2-1-2 人文地理實驗

3-2-1-3 綜合地理實驗

3-2-2 按照實驗方式分類的實驗案例

3-2-2-1 計算機模擬實驗

3-2-3-1 學生操作實驗

3-2-3-2 學生製作實驗

3-2-3-3 教師演示實驗

3-2-4 按照課程標準不同要求的實驗案例

3-2-4-1 課外興趣研究實驗

4 地理實驗的過程性評價

4-1 設計實驗

4-2 實驗材料的準備

4-3 實驗操作過程小組記錄

4-4 實驗操作完成後個人記錄

4-5 自我評價及組內互評

4-5-1 實驗探究活動評價量規

5- 地理實驗教學效果的實證研究

5-1 實驗目的

5-2 實驗對象

5-3 實驗變量

5-4 實驗過程

5-5 實驗結果

5-5-1 檢測方式

5-5-2 統計方法

6 地理實驗的作用和地理實驗教學的實施策略

6-1 地理實驗的作用

6-1-1 地理實驗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興趣

6-1-2 地理實驗培養學生多種能力

6-1-3 有利於教學目標的實現

6-2 地理實驗教學的實施策略

6-2-1 實驗要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規律

6-2-2 地理實驗要具有簡易可操作性的特點

6-2-3 實驗要密切聯繫生活與社會實際

6-2-4 加強教師的地理實驗素養

參考文獻

附錄一

附錄二

國中地理類論文 篇八

國中地理教學論文範文|優化國中地理課堂之我見

關鍵詞:挖掘 借鑑 表演 競爭

“知識是能力的載體,能力是知識的昇華”。沒有知識的積累,能力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沒有能力,知識就成了死水枯木。能力的高低,歸根結蒂在於對基礎知識掌握的程度,這就要求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要夯實,對各知識點的學習要提出更高的要求。爲此,必須改變以往爲教知識而教知識的做法,切不可再搞死記硬背。爲此,我借鑑其他學科的一些特色,有效地融入地理課堂中,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地理課堂教學中來。

一、進一步挖掘視聽素材,提高地理課的藝術欣賞價值

由於國中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上課的過程中講解討論理的時間不宜過長,難度過大,否則會造成老師領着幾個學生在動,大多數學生不是不動就是亂動。可適當精選一些優美的民族音樂和風光片作爲欣賞和調劑很有必要。比方講亞洲地形時,選擇播放劉歡和韋唯演唱的19xx年亞運會主題曲《亞洲雄風》,並把歌詞打在投影片上,讓大家一起跟着唱,唱過後乘着學生的興奮點馬上利用歌詞來和學生一道分析亞洲地形的主要特色。

國中地理教學論文 篇九

在國中地理課程的學習中,地圖作爲一項重要的學習工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圖形教學上,可以運用地圖這項工具描繪出很多地理圖像,例如:統計圖、景觀圖、示意圖等等,在多數時候也是地理教材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上具有直觀、生動的特點,教師如果能夠對這些地理課程教學特點加以利用,就能夠使學生充分直觀的認識到地理課程內容,並且能夠掌握地理課程中的空間分佈規律,使學生自然而然的就掌握各要素之間存在的聯繫。因此,作爲地理教師要足夠細緻的發掘教材,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主動參與到地理教學活動中,將地圖等地理工具進行靈活有效的利用。

2.利用舉例的方法來提高學生學習地理課程的熱情

地理課程的課堂教學可以以一種靈活多樣的舉例模式來進行。例如在學生學習歐洲各大地形體系中時,可以瞭解歐洲各個國家的地理分佈形式,並且通過掌握國家的大置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時,教師就可以列舉一些國家的自然、經濟風土人情,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使學生充滿了解的好奇心,從而提高課堂的活躍性,提高學生學習地理課程的綜合能力。通過對列舉世界各大地震板塊和火山分佈的知識點,來採用對比教學的方法,讓學生了解板塊與火山分佈的對比,找出各自特點的關聯關係。使學生很快很容易就得出板塊交界處就是火山和地震的密集區這一知識點。又如:在講解我國各個地區的地理差異時,就可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爲例,在課前利用多媒體播放《西遊記》中“過火焰山”的相關情節,並向學生提問:你知道唐僧師徒千辛萬苦要過的火焰山在我國的什麼地方嗎?這樣,在瞬間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學生也會很願意舉手發言,教師再趁熱打鐵,引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相關地理情況與知識等,就可以很好地營造輕鬆愉悅的課堂氛圍,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氣溫、氣溫帶以及氣候特徵等知識點的講解中,教師就可以結合學校當地的天氣或者某一時間段內當地氣候的變化等,爲學生進行細緻、詳盡的講解,這樣可以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也更便於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另一方面,培養學生善於發現生活中的地理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其學會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釋身邊發生的地理問題與現象等,有利於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全面提高。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就會使這種教學模式更加有效果,更有利於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還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的發揮自我思考的能力,促使其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提升,這就突出了新課改下要求的發揮學生主體地位、全方位多角度的培養學生學習地理課程的綜合能力和自身素質。

3.利用高科技技術手段,充分提高國中地理課堂的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