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做有情懷的教育人——讀《教育:讓生命更美好》有感

讀後感2.6W

做有情懷的教育人——讀《教育:讓生命更美好》有感

做有情懷的教育人——讀《教育:讓生命更美好》有感

最近我讀了肖川教授教育隨筆系列中的《教育:讓生命更美好》一書,我受益匪淺。這本書凸顯了教育在生命中的重要意蘊,更是透露出濃濃的人文情懷,閱讀過程中讓我深深地懂得了:教育是讓每一個生命都得到全面而完善的發展,教育是對生命個體人格與心靈的喚醒,教育倡導的是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教育是教會學生學習和生活。我借本次學校讀書沙龍活動把這本書推薦給大家,同時把我的一些淺顯的感悟與大家分享一下。

生命教育,最通俗地說,就是“爲了生命的教育”,它是教育哲學層次上的概念,是價值論意義上的範疇。它首先是教育的價值追求,是對於“爲何而教”的回答。教育要讓每一個人都幸福而有尊嚴地生活着。肖川教授所倡導的生命教育包含六大理念“關注生命,珍愛生命,尊重生命,欣賞生命,敬畏生命,成全生命”,就是力圖從個體生命的根基上確立起精神的脊樑,使我國國民形成健全、獨立、自由之人格。

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個體的生命質量與生命尊嚴受到空前關注,使得關涉個體發展的教育承載着諸多期盼和重託,從沒有像今天這樣備受關注。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教育,什麼樣的學校,什麼樣的教師?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課程,什麼樣的課堂,什麼樣的教學方式?在這些難解的宏大命題下,還有無數具體細微的話題,正急切地等待着我們作出回答。這個回答,不應該是空洞乏味的闡釋、晦澀艱深的教條,也不應該是坐而論道的清談,更不應該是不負責任的敷衍、喋喋不休的抱怨。它必須來自於教育者自覺探索的行動,來自於鮮活的教育實踐,來自於生動的一線課堂,更來自於每一個生命成長的過程和體驗。作爲教師首先是一個教育者。肖川教授認爲作爲教育者,需要勇敢、堅毅和嚴謹:怯不從教,懈不從教,苟且不從教;更需要明確的是爲何而教。作爲現時代的教育者,只有確立“爲幸福人生而教,爲自由社會而教”纔是教育正當的價值追求。

肖教授的教育隨筆《教育:讓生命更美好》深入淺出、結合形象生動的案例從形而上的哲學闡釋了生命教育的內涵。肖川教授倡導“生命教育”,認爲教育的目的是應當向人類傳送生命的氣息,真正做到“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承擔生命。”教會學生擁有欣賞生命的態度,所有的教師都對此負有責任。開展生命教育,我們教師自己必須具有強烈的生命意識,崇敬生命、熱愛生命,關注自我的幸福體驗,關注自我的生命質量,關注自我生命價值的實現,在平時的教學中,要用豐富的生命實踐去鍛鍊學生,尊重、正視每一個生命,讓學生在生命發展過程中享有完整的、發展的、愉悅的、健康的生命。我們教師要努力地創設情境,帶給學生更多的感動,更多溫暖的關懷,讓學生形成一個積極的、光明的內心世界。

這篇文章的序言中肖川老師列舉了這樣幾個例子。其一,他上學時,班上有名瘦小、單薄的女孩,她的同桌說她身上有味道,於是,班上其他學生都嘲笑她,侮辱她,她的老師和家長對此事也置若罔聞。其二,湘潭一國中女生遭歹徒強暴,先後轉三次學,仍然擺脫不了其他學生的譏諷羞辱。其三,2005年桂林一中年女子欲跳樓,圍觀者簇擁在樓下看熱鬧甚至有的人還在底下喊“快跳啊!”看了這些案例,讓人心情沉重。曾經我以爲這是遠離我們的個案,可無獨有偶。近年來學校欺凌事件時有發生,我們周圍也有類似的現象。肖川老師在書中說,出現這些現象是我們的文化中缺乏博愛的精神元素。我們的社會中瀰漫着對強者的仇恨和對弱者的歧視,充滿着對特權的追逐和眼熱,而對於公平與正義的籲求和呼喚是那樣的稀缺和微弱。有鑑於此,在我們的教育中着力培植生命意識,高揚生命情懷,對於我們文化和國民性的改造,無疑是十分必要的。

肖川教授在理解“教育”的關鍵詞部分,談了“有效教學、課堂互動”。“有效教學”,對教師來說,意味着精神享受,意味着尊嚴的獲得與提升,意味着生命價值的實現。而對學生來說,意味着智力的愉悅、情感的陶冶、心靈的淨化和道德的昇華。在強調有效教學的同時,要注重“課堂互動,”因爲“課堂互動”是實現學生知識建構的重要形式和過程。我們教師必須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誠的鼓勵去打開每個學生的心門,讓自己的教育教學努力適應學生的思想認識規律,決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學生。尊重學生,就要充分理解學生、信任學生、欣賞學生,呵護學生的創造潛能,保護學生的合法權益,切勿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當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時,我們動之以情;當學生犯了錯誤時,我們曉之以理。給學生一個笑容,他將還你一份喜悅;給學生一份尊重,他將還你一個奇蹟。

肖川教授說:“我所能想到的最重要,最有價值的事情,莫過於受過良好的教育。因爲,只有良好的教育才能使我們秉有淵深的學識,清明的才智,通達的性情,寬廣的胸懷和高貴的教養。什麼是好教育。肖川老師說:“好教育包括重視人格的培養,重視人類核心價值的浸染,重視理智訓練,重視充分和得體的自我表達。好教育還包括教育過程中始終充滿禮貌,尊嚴,秩序,溫暖和熱情——如果學生處於一種充滿支持和鼓勵的學習氛圍中,他們就更願意挑戰有難度的任務並嘗試各種各樣的學習策略。”

肖川教授作爲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育基本理論研究院教授,他的隨筆中通過生動鮮活的案例闡釋了深刻的教育哲理。雖然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形而上的哲學思辨對於我們基礎教育工作者來說比較難懂,但書中一個個真實的案列卻時時能夠觸動我們的心靈,點燃我們思想的火花。

我喜歡書封面的這段話:“生命是一段旅程,不管路途開滿鮮花還是佈滿荊棘,走或不走,時光都會將你帶到盡頭。用欣賞的姿態對待人生,就會發現生命原本是這樣美好。教會學生擁有欣賞生命的態度,所有的教師都對此負有責任。

《教育:讓生命更美好》這本書讓我懂得了教育的真諦、領悟了人生的價值,更使我明白了教育的偉大力量和教育的魅力。教育就是這樣一種無比溫馨、無比美好、無比博大的情懷。正如書中所說:教育的後花園裏,有真,有善,亦有美。美,正是教育的存在方式,而美育,則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發現美,體悟美,創造美,都應成爲我們每一個教育者的職責所在。在這平凡而又神聖的教育殿堂,我願做一個有情懷的教育工作者,讓學生踩着我的雙肩向上攀登;我願做鋪路石,爲學生的成功之路鋪設堅實的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