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彙報材料

城鎮化建設工作報告多篇

城鎮化建設工作報告多篇

【第1篇】淺談如何加快農村城鎮化建設的工作報告

農村城鎮化建設是事關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問題,它關係到國家的繁榮昌盛和長治久安,對國家的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重大影響。近年來,隨着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交通通訊條件的改善,農村城鎮化建設的要求越來越迫切。黨的十六大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鎮化水平,堅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走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那麼,該如何加快農村城鎮化建設,筆者就此談幾點粗淺的看法和意見:

一、加快農村城鎮化建設的主要面臨的形式

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的逐步確立,政府在經濟管理方面的職能,正在從微觀管理向宏觀管理轉變,區域經濟的運行也逐漸由以前縱向爲主計劃經濟向橫爲主市場經濟轉變,這就要求行政區劃的結構體系由層次多,幅度小向層次少、幅度大的方向轉化。從以前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行政區劃格局來看,近年來,隨着農村經濟的發展,各種和矛盾逐漸顯現。主要表現爲:一是鄉鎮規模不合理,經濟發展不平衡。例如揭西縣全縣20個鄉鎮平均面積150多平方公里,最大的鄉鎮超過300平方公里,最小的不足100平方公里。全縣鄉鎮平均人口4.9萬人,最大的鄉鎮超過13萬人。其中不足2萬人以下的鄉有4個,佔全縣鄉鎮人口總數卻不足10,但卻佔鄉鎮總數的20。從經濟發展狀況看,鄉鎮規模太小,會直接制約區域經濟的發展和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而規模合理,人口較多,且相對集中的鄉鎮,有利於經濟發展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二是鄉鎮佈局不合理。有些鄉鎮駐地相距30—40公里,有些僅相距不足4公里。佈局不合,影響生產關係和資源的聚集,致使鄉鎮管理成本居高不下,農民負擔加重,制約了經濟、社會的發展。因此,加快農村城鎮化建設,合理撤併一些鄉鎮,能有效地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三是我國已進入城市化的中期階段,城市化已呈現出加快發展的趨勢。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確定把發展小城鎮作爲推進我國城市化戰略的重點。黨的十六大進一步強調:“要農步提高城鎮化水平,堅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走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所謂小城鎮,廣義講包括小城市、建制鎮及鄉政府駐地的集鎮。改革開放以來,以鄉鎮企業爲依託的小城鎮建設取得了巨大成績,小城鎮得到了空前發展。但在小城鎮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突出的表現是有些鎮的規模過小,佈局不合理,造成大量重複建設、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合理地改善小城鎮的佈局,有利於推進農村城鎮化進程。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小城鎮發展速度很快,但由於多方面的原因,當前我國農村小城鎮發展中仍存在許多問題,如建設分散,缺乏計劃性;農村小城鎮的發展規模還很有限,沒有達到規模發展要求;基礎設施薄弱,配套功能不合;農村小城鎮發展缺乏區域特色,難發揮區域發展優勢;農村小城鎮的管理落後,不適應現代商品經濟社會發展的需等等。要結合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探索加快我國農村城鎮化建設的發展道路。

二、加快農村城鎮化的必要性

一是通過積極推進農村城鎮化,不僅有利於解決“三農”問題(即農村、農業、農民),也有利於緩解城市的內需不足與市場制約,減輕農村人口向城市高速流動的壓力。有助於啓動農村市場乃至整個國內市場,解決需求嚴重不足的問題,在經濟處於全面過剩的情況下,農村城鎮化有利於創造經濟的最大增長空間,拉動農村居民的消費需求和投資要求,避免“農村病”和“城市病”,保障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是鎮城化建設的聚集效應可以推動農村工業的進一步發展。聚集效應使得本地區的資金、技術、勞動力等各種生產要素相對集中,擴大了本地市場,有利於進行規模生產,產生了市場規模效應,聚集效應還帶來信息與人才,有利於鄉鎮企業適應市場的變化。

三是在新的歷史時期,農村城鎮化降低了農村工農業產品進入市的成本和壁壘,有助於啓動我國農村市場乃至整個國內市場,解決需嚴重不足的問題。同時,可以爲農村剩餘勞動轉移提供廣闊的空間,吸納農村富餘勞動力,緩解農村人口壓力與土承載力之間的矛盾,有效地克服農民收入徘徊和停滯的局面,幫助實現了伴隨着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勞動力轉移到非農產業的規律過程。我國是勞動力過剩的發展中國家,只有加快農村城鎮化建設纔能有效地解決勞動力過剩的問題。

四是農村城鎮化推動鄉村工業的集聚和結構升級,成爲鄉鎮企業集約化發展、農村非農化及其增長方式轉變的“突破口”。它延長了農業產業的鏈條,拓展了農業產前、產後發展的空間,孕育和培植大批的龍頭企業和農副產品交易市場,推動了農業產業化向深層次發展。另外小城鎮建設改變了農民的生活方式,轉變了農民的生育觀念,有利於使農村人口控制由被動的強制行爲日益轉變爲農民自覺主動的行爲,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小城鎮建設打破了原有城鄉格局,使農民既發生職業轉換,又實現異地轉移,使農村由封閉走向開放,是實現城鄉一體化的重要舉措;農村城鎮化還有利於節約耕地,農村人口進城居住將節約更多的農村建房用地,從總量上減少住宅佔地。

三、加快農村城鎮化的對策措施

1、要大力發展鄉鎮企業,推動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促進農勞動力的轉移。

近幾年來,由於技術進步和資本密集型企業的發展,鄉鎮企業吸納勞動力的速度放慢。今後鄉鎮企業的發展思路應是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大力發展以農產品爲原料和爲農業生產提供生產要素的工業。此外,鄉鎮企業的發展應該向小城市和農村小城鎮適度集中,以節約土地資源和基礎設施的投資。

2、積極創造條件,適時調整行政區劃,優化農村城鎮化的佈局結構,發揮中心城鎮的輻射作用。

行政區劃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經濟功能是構築現代管理的基礎。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當今交通、通訊的快速發展和政治、經濟、文化聯繫日趨緊密,對個別鄉鎮的行政區劃的調整顯得日益迫切。爲發揮縣城及較大城鎮的中心城鎮的作用,應適當對一些區域面積較小,經濟發展緩慢的鄉鎮給予考慮撤併到毗鄰鄉鎮。以揭西縣來看應當從目前的20個鄉鎮撤併成爲15個鄉鎮以下比較合適。從而形成不同規模和功能的城鎮圈,有利於充分利用其產業聚集和要素聚集程度高、勞動生產率高和經濟速度增長較快的優勢,吸納流動人口和進城務工人員,增加就業機會,拉動周邊地區經濟發展;有利於加強與周邊城市的競爭與聯合,形成市場分工,優勢互補、信息共享,促進圈域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的協調發展,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有利於拉動投資和消費的增長,激活圈內經濟活力。處於城鎮圈中的縣城及中心城鎮,都要努力挖掘城鎮發展潛力,提高體制、機制創新能力,增強經濟實力,盤活種要素,達到功能完善,特色突出,服務全面,環境優美,集聚力強,輻射面寬的效果。

3、大力發展農村產業化。農業產業是農業組織形式和經營形式的一次重大變革和創新。它的核心內容是:圍繞某主導產業和相關的若干骨幹農產品,將產前、產中、產後的各個五一節,結合成一個新的農業體系,實行種養、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經營。以市場爲導向組織生產,通過開展加工、購銷、延長農業的產業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使農業成爲高效盈利產業,促使農業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農業產業化的典型經驗表明,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問題,可以依靠深化農村改革,拓展農業產業鏈的農業產業化途徑來解決。同時,農業產業化還是農工、銷售與城市市場作爲一個整體來統籌運作,既可收到城鄉優勢互補功效,又可以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從而加快城鄉一體化和縮小城鄉差距的步伐。

4、廣開投入渠道,加大城鎮的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完善城鎮功能。

經濟全球化和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完善,必然對現代城市的建設、管理產生深刻的影響。市場經濟必然造就更多的經濟型城市而不是政治型城市。城市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應當引入市場機制,在政治宏觀調控下,利用市場手段按照投資主體利益化的要求,形成籌資渠道多樣化,投資主體多元化,設施使用商品化和政府管理規範化的新機制。一方面政府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要通過財稅政策,穩定城鎮建設的財政資金來源,另一方面要多途徑地引導社會資金、國外資金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5、深化配套改革,促進城鎮化的發展。

一是要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打破城鄉分割,降低農民進城門檻,鼓勵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要消除農民進城體制性、政策性障礙,改革戶籍制度,放開進城落戶的政策限制,鼓勵引導農民向城鎮集聚。積極引導農村富餘勞動力跨地區流動就業,向各類城市、向中小勞動密集型企業轉移,減少農民數量。同時,要擴大勞務輸出,組織農民到發達城市經商務工。在生態環境建設和扶貧開發、災後重建中要制定相應的政策和措施,引導、鼓勵、幫助農民向城鎮流動。對居住在基本不具備生存條件地區的農民,通過實施退耕還林(草)政策,以及遷移式、開發式扶貧搬遷等辦法,將他們遷移到建制鎮所在地居住,有條件的可在縣城附近建立移民新村或居住點。

二是改革土地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消除農民進城的後顧之憂。要解決農民既離鄉又離土的問題,要建立完善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制度。農民轉讓土地承包權的,一切附着在土地上的費稅隨之轉移;農民轉爲城市居民自願放棄土地承包權的,應視爲城市居民,在社會保障上,城鎮居民同等待遇,真正讓農民進得來,留得住,過得好。

三是建立城鄉統一的就業市場,解決好進城農民就業難的問題。要廣開就業門路,重視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和中小企業,積極發展傳統服務業和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社區服務業和非公有制經濟,擴大就業空間,爲農民進城務工提供更多崗位和就業機會;建立和完善城鄉統一的就業市場,培育勞動力市場做好就業的培訓服務工作,爲進城人員提供低廉有效的技能培訓,職業介紹和就業指導,促進就業管理服務工作的科學化,信息化,規範化。同時,特色產業是城鎮的支撐和依託,沒有主導產業,城鎮失去了生存和賴以發展的基礎。現在很多地方把工業強省作爲一項重要戰略,提出了培育壯大電子信息產業、裝備製造產業、能源化工產業、現代醫藥產業、食品加工業、紡織服務業、建築材料產業、有色冶金等工業爲主要支柱產業的要求,圍繞這些產業部署了一批重點基建項目和重大技改項目,安排了巨型額投資。例如我們縣也可以做出品牌產業,以產品的品牌和特色,打出我縣城鎮化的特色。

【第2篇】新型城鎮化建設工作自查情況報告

20xx年,我鎮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鎮緊緊圍繞“三大目標”建設,立足高起點、高標準,以新型城鎮化爲統領,以項目建設爲載體,以統籌城鄉一體化爲突破口,更新規劃理念,全力推進城鄉一體化工作,加快提升城鎮化水平,加大農村發展環境建設力度,着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宜樂”_____,取得了顯著成效。現將新型城鎮化工作目標完成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抓好規劃的完善、執行和管理方面

一是堅持以科學規劃爲發展先導引領新型城鎮化建設,按照“生態文化旅遊型”小城鎮的定位,堅持農民建房向城鎮規劃區、中心村和聚居點集中的原則,按照規劃建設完成了團結村、涼華村等新型村莊的建設;二是緊抓馬東公路改建機遇,將場鎮對岸何家壩河灘爭取爲棄渣填埋場,待公路建設完工後,原本低窪的河灘將與現有建築用地連片,經住建局同意,規劃調整爲城鎮建設用地,新增儲備用地100畝;三是嚴格土地審批程序,堅持先批後建的原則,打擊違法亂建2戶。

二、抓好城鄉居民住房保障方面

一是對房屋的建設嚴格按原則、按程序辦理。嚴格按照程序辦事,嚴把審批關,嚴格農民建房審批管理。農村私人建房審批實行村建、國土、執法等部門人員的例會審覈制度,集體討論、聯合把關,積極協調處理建房過程的各種糾紛矛盾,在規範建房審批程序,公開、公正推進審批工作的同時,在不違反總規的前提,最大限度地解決羣衆建房需求,得到了羣衆的好評,審批工作有序開展。二是督促、整改落實到位。對巡查中發現的問題,做到了發現隱患有處理,有跟蹤督查。三是以全縣工程建設領域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執法爲契機,加大了全鎮鄉在建房屋的巡查、處罰力度,加大對違章建築的打擊和處罰力度,集中力量清理和整治已建成的違法違章建築,嚴格把關公路兩邊退讓管理。四是聯合各部門組建場鎮秩序管理綜合執法隊,負責對場鎮規範性整頓,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效,基本保證了街道交通暢通。

三、抓好項目建設和協調服務工作方面

一是加快項目建設進度。未開工的項目,如無特殊原因,要迅速啓動,已在建的交通、飲水、市政項目要加快建設進度,目前,已完成場鎮風貌改造,通過爭取項目資金170萬元,在橋樓子修建停車場一處,解決了該處常年交通擁堵、停車難等問題,同時,_____幼兒園建設項目已完成招標工作,近期將進場施工;二是注重項目建設管理。高度重視項目質量工作,實行項目建設業主負責制。對項目建設中已暴露出來的問題,由業主代表負責組織迅速予以整改,確保建成人民滿意工程、人民放心工程。嚴格按進度進行撥款,不允許超撥資金;三是項目完工後,及時組織驗收組按規定按規範會同施工方進行竣工驗收。過去已實施項目,要按縣委、政府要求,及時報送審計結算資料;四是做好重大項目的協調服務工。完成馬(鹿)東(河口)公路改建徵地181.4畝,房屋拆遷戶已有兩戶簽訂了拆遷協議。

四、抓好城鎮基礎設施配套和管理工作方面

20xx年,在鎮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積極爭取上級項目資金,截流增源,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加大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實現了城鎮綠化、亮化、美化、淨化、規範化,從而促進我鎮的城鎮化建設,與去年相比城鎮化率提高近3%。今年以來,我鎮的集鎮道路工程先後完成了新場鎮、老場鎮的改造提升,維修了人行道、完善了地下水網;配置了垃圾箱,切實做到了垃圾集中收集和定時清運,改善了場鎮的衛生環境,鎮容得到了整潔,贏得了居民的稱讚;加大集鎮及新村點亮化、美化力度,全年新栽、補栽路旁綠化樹500顆,新增綠化面積800平方米,增設路燈20只;通過大力實施人飲工程,解決了高山羣衆飲水難題;城鎮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進一步增強了集鎮對周邊輻射和集聚能力,提高了吸納農民變居民的承載能力。

五、抓好城鄉統籌方面

完成了躍進、團結美麗新村建設,完善了基礎設施,調整了產業結構,改善了人居環境。加快高山及外來戶入住居民聚居點,繁榮了新村的經濟,推動了經濟的發展,逐步實現了由農村人員向集鎮人口的轉移,不斷促進城鄉統籌的發展。

六、抓好村鎮建設統計報表等業務工作方面

爲促進城鎮化建設和管理水平再上新臺階,經鎮黨委、政府研究,成立了以鎮黨委書記田茂傑任組長,鎮長劉斌、鎮人大主席羅傳友爲副組長的新型城鎮化規劃建設領導小組,抽調了精幹力量充實了城鎮建設管理辦公室人員,加強了城鎮化建設強有力的領導,做好了我鎮村鎮建設統計報表和其他業務工作。

【第3篇】新型城鎮化建設工作自查報告

新型城鎮化建設工作自查報告

,我鎮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鎮緊緊圍繞“三大目標”建設,立足高起點、高標準,以新型城鎮化爲統領,以項目建設爲載體,以統籌城鄉一體化爲突破口,更新規劃理念,全力推進城鄉一體化工作,加快提升城鎮化水平,加大農村發展環境建設力度,着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宜樂”**,取得了顯著成效。現將新型城鎮化工作目標完成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抓好規劃的完善、執行和管理方面

一是堅持以科學規劃爲發展先導引領新型城鎮化建設,按照“生態文化旅遊型”小城鎮的定位,堅持農民建房向城鎮規劃區、中心村和聚居點集中的原則,按照規劃建設完成了團結村、涼華村等新型村莊的建設;二是緊抓馬東公路改建機遇,將場鎮對岸何家壩河灘爭取爲棄渣填埋場,待公路建設完工後,原本低窪的河灘將與現有建築用地連片,經住建局同意,規劃調整爲城鎮建設用地,新增儲備用地100畝;三是嚴格土地審批程序,堅持先批後建的原則,打擊違法亂建2戶。

二、抓好城鄉居民住房保障方面

一是對房屋的建設嚴格按原則、按程序辦理。嚴格按照程序辦事,嚴把審批關,嚴格農民建房審批管理。農村私人建房審批實行村建、國土、執法等部門人員的例會審覈制度,集體討論、聯合把關,積極協調處理建房過程的各種糾紛矛盾,在規範建房審批程序,公開、公正推進審批工作的同時,在不違反總規的前提,限度地解決羣衆建房需求,得到了羣衆的好評,審批工作有序開展。二是督促、整改落實到位。對巡查中發現的問題,做到了發現隱患有處理,有跟蹤督查。三是以全縣工程建設領域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執法爲契機,加大了全鎮鄉在建房屋的巡查、處罰力度,加大對違章建築的打擊和處罰力度,集中力量清理和整治已建成的違法違章建築,嚴格把關公路兩邊退讓管理。四是聯合各部門組建場鎮秩序管理綜合執法隊,負責對場鎮規範性整頓,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效,基本保證了街道交通暢通。

三、抓好項目建設和協調服務工作方面

一是加快項目建設進度。未開工的項目,如無特殊原因,要迅速啓動,已在建的交通、飲水、市政項目要加快建設進度,目前,已完成場鎮風貌改造,通過爭取項目資金170萬元,在橋樓子修建停車場一處,解決了該處常年交通擁堵、停車難等問題,同時,**幼兒園建設項目已完成招標工作,近期將進場施工;二是注重項目建設管理。高度重視項目質量工作,實行項目建設業主負責制。對項目建設中已暴露出來的問題,由業主代表負責組織迅速予以整改,確保建成人民滿意工程、人民放心工程。嚴格按進度進行撥款,不允許超撥資金;三是項目完工後,及時組織驗收組按規定按規範會同施工方進行竣工驗收。過去已實施項目,要按縣委、政府要求,及時報送審計結算資料;四是做好重大項目的協調服務工。完成馬(鹿)東(河口)公路改建徵地181.4畝,房屋拆遷戶已有兩戶簽訂了拆遷協議。

四、抓好城鎮基礎設施配套和管理工作方面

,在鎮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積極爭取上級項目資金,截流增源,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加大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實現了城鎮綠化、亮化、美化、淨化、規範化,從而促進我鎮的城鎮化建設,與去年相比城鎮化率提高近3%。今年以來,我鎮的集鎮道路工程先後完成了新場鎮、老場鎮的改造提升,維修了人行道、完善了地下水網;配置了垃圾箱,切實做到了垃圾集中收集和定時清運,改善了場鎮的衛生環境,鎮容得到了整潔,贏得了居民的稱讚;加大集鎮及新村點亮化、美化力度,全年新栽、補栽路旁綠化樹500顆,新增綠化面積800平方米,增設路燈20只;通過大力實施人飲工程,解決了高山羣衆飲水難題;城鎮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進一步增強了集鎮對周邊輻射和集聚能力,提高了吸納農民變居民的承載能力。

五、抓好城鄉統籌方面

完成了躍進、團結美麗新村建設,完善了基礎設施,調整了產業結構,改善了人居環境。加快高山及外來戶入住居民聚居點,繁榮了新村的經濟,推動了經濟的發展,逐步實現了由農村人員向集鎮人口的轉移,不斷促進城鄉統籌的發展。

六、抓好村鎮建設統計報表等業務工作方面

爲促進城鎮化建設和管理水平再上新臺階,經鎮黨委、政府研究,成立了以鎮黨委書記田茂傑任組長,鎮長劉斌、鎮人大主席羅傳友爲副組長的新型城鎮化規劃建設領導小組,抽調了精幹力量充實了城鎮建設管理辦公室人員,加強了城鎮化建設強有力的領導,做好了我鎮村鎮建設統計報表和其他業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