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餘映潮《陳太丘與友期行》課堂實錄(精品多篇)

餘映潮《陳太丘與友期行》課堂實錄(精品多篇)

《陳太丘與友期行》反思[推薦 篇一

《陳太丘與友期行》教學反思

永吉十二中 徐曉明

古文教學一直是國中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如何進行古文教學也是我不斷思考的重要內容,在每篇古文教學後反思,力求有所進步。針對《陳太丘與友期行》教學過程,進行如下反思。

在“讀”中夯實基礎內容,這是七年級語文課本中的第二篇古文,領讀很重要,明確字音、停頓、語氣等。然後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自讀,熟悉課文內容。譯讀,要注意培養學生圈點勾畫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畫出難點句段,有助於學生互助答疑和教師答疑,譯讀後要有重點語句檢驗的過程,要使重點真正落到實處。

在整體感知內容的基礎上,賞析文章的人物形象和主題思想,因爲是一年級,此處最好用句式設置回答問題的模式,並給例句,這樣也是在教學生如何組織語言去分析人物形象和概括主題思想。在這我講的這節課中,此處應是難點但學生按照句式也很容易完成了目標任務,同樣此環節應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而我這節課此環節留有的時間有些少,顯得節奏有些急。

這節課主題思想告誡人們要明理守信知禮,所以在拓展這部分,可連接傳統的“禮”文化,即文中的敬辭和謙辭,結合課後給的閱讀材料,告訴學生應該尊敬長輩,自己要謙虛,具體做法可以主動問好長輩等,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偉大魅力。

從“禮、信”可連接到中國儒家的五常“仁義禮智信”,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解釋儒家五常,仁:就是善良,要樸實善良。義:就是情義,要樂於助人。禮:就是禮貌,要尊敬他人。智:就是理智,要心態平和。信:就是誠信,要誠實守信。此處可設置情境,給學生爲人處世的啓迪。這是很好的學生價值觀人生觀的指導。

餘映潮《陳太丘與友期行》課堂實錄 篇二

餘映潮《陳太丘與友期》

餘老師的開課是那麼樸實,那麼自然,那麼簡練。“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陳太丘與友期》,請打開書,我們一起讀‘陳太丘與友期’,讀——”接下來他出示了三個課堂閱讀活動:朗讀,練習,品析。

第一個環節:朗讀。這個環節餘老師是引導學生通過朗讀來理解課文的兩個層次。通過朗讀學生能夠劃分好層次了,就等於概括了內容。餘老師教學的推進很細緻。首先提出要求“請同學們反覆朗讀課文,做到用朗讀表現課文的兩個層次”。二是分工明確:“前三排讀第一層次,後三排讀第二層次。要求同起同落。”三是讓學生讀文、思考,尤其是讓學生先商量一下讀到哪兒,這是做到“同起同落”的一個保證。四是學生讀課文,老師評價,“不錯,很整齊,一下就讀出了內容和層次。”五是請一位學生談一談爲什麼這樣劃分層次。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餘老師提升式的小結:第一層講的是陳太丘和他的朋友之間的故事,第二層講的是陳元方與陳太丘的朋友的故事。這個環節的教學落實得紮紮實實。它的巧妙之點就是通過朗讀讓學生劃分層次概括內容,很有新意。這又讓我們知道,原來朗讀不僅僅是讓學生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把文章讀得有感情,還可以讀出層次的美感。

第二個環節:辨析。餘老師首先提出五個練習活動:一是找出兩個意思比較難以理解的字;二是找出兩個分別表示敬與謙的字;三是找出兩個同形而意義有區別的字;四是找出兩個字形不同而意相近的字,五是找出兩個能夠表現本文要義的字。當時我們聽課的老師在想,是不是問題難度有點大了,從課堂實際效果看,叫“難易適中”。此版塊的教學依然絲絲入扣的進行。先是引導學生讀文,自主學習,每個同學任選一項。幾分鐘後,請學生表達自己的見解,師生的活動非常充分。最後是餘老師的精彩講解,體現出厚重而實在的文言詞語的教學。如兩個比較難以理解的字“陳太丘與友期行”的“期”,“相委而去”的“相”,尤其是這個“相”,不聽餘老師講課,我還真不知它可以譯成“我”,“相委而去”就是“委相(我)而去”;如兩個分別表示敬與謙的字“尊”“家”,有濃濃的“古代稱呼”文化;再如兩個能夠表現本文要義的字“信”和“禮”,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第三個環節:品析。餘老師出示話題:從文章中的一個字讀出了„„從文章中的一個詞讀出了„„從文章中的一句話讀出了„„之後,餘老師做了一個示範:我從這個“久”字讀出了元方的爸爸是個很講信用的人,朋友發脾氣是沒有道理的。在老師的提示下,學生開始思考,餘老師巡視。幾分鐘後,學生自由發言,師生充分自由的對話。這裏,很細膩的品析了幾處字詞句的妙處。“尊君在否”的“尊”表現這位朋友還是有很高的修養的,用語文雅;“入門不顧”的“顧”用動作表達自己發脾氣,寫出了小元方是一個有脾氣的人;“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一句,是元方在給爸爸的朋友講道理,他很有禮貌,也說明他受到的家教很好;“下車引之”的“引”還是用動作表達內心的感情,知道自己做錯了事,用一個動作向孩子示好,求得原諒,朋友是一個知錯能改的人。還有一個“怒”字,“友人便怒”,“怒”字比用“罵”字好,一是寫出友人的性格,是一個很率性的人。二是讓我們想出了此時的外貌形態和心理活動。在品詞析句的基礎上,餘老師很自然地小結:“尊”“怒”“慚”“引”,寫出了一位知書達禮的客人,寫出了一位很率性的客人,寫出了一位知錯就改的客人,客人的多個層面的性格都表現出來了。這個小節可謂精巧,在品詞析句中生成了對“客人”這一人物形象的全面理解。這是最值得我們欣賞的一個亮點。

最後,餘老師用“議”的活動收課——“說說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可以從任何角度進行說。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餘老師讓大家做筆記:這是一個開門見山的故事,這是一個一波三折的故事,這是一個戛然而止的故事,這是一個運用了虛寫手法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守信重禮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人的品行修養的故事,這是一個運用了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的故事,這是一個用對話描寫來展開情節的故事,這是一個用元方的話語來點題的故事„„ 最後,餘老師請同學們課後寫一篇關於文章賞析的“百字小論文”。

回味餘老師上的《陳太丘與友期》這堂課,讓我獲得的感悟很多。我想從以下三個主要的方面談一談聽後收穫以及對餘老師語文課堂的再認識。

一、高層次的語文實踐活動。

餘老師的課堂,把學生的思維充分激活,讀要讀出層次,辨要辨出深層含義,品要品出人物的性格,議要議出表達技巧,很有力量也很有分量地強化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訓練。對比我們的課堂——讀就是訂正字音,讀通順;辨析詞義就是記住課下注釋,理解字詞的意思;品就是教師對文本的賞析,學生的參與量很少;議也不過是圍繞課文寫了怎樣的內容來談,很少涉及課文的寫作技法。這樣一比,我們就看出來了,餘老師對學生的能力訓練起點很高。有了高層次的語文實踐活動,學生纔會有較高水平的語文實踐能力。還可以這樣理解,學生接受的訓練層次越高,能力提升得就越快。

二、豐富的語言積累。

“學生活動充分,課堂積累豐富”是餘老師語文課堂最爲突出的特點。他還曾說:“積累二字,事關重大。”我們回望這節課,學生無論是在語言積累上、學習方法的習得上,還是在情感態度的提升上都有一個豐富的積累,彰顯了語文課的厚重感、實在感。學生學有所得的課,就是有效的課。黃閣角度來思考,當前我們提倡有效教學,怎樣的課堂纔是有效的教學呢?餘老師的課堂實踐給出了一個很鮮明也很正確的答案,那就是千方百計讓孩子們在課堂上有大量的積累,而且是基於語言學用的積累。

三、細膩的文本研讀

大家聽了餘老師的課,都有同感:餘老師對文本的研讀真細緻!一是對文章中有關知識點的細細梳理、合理整合,讓我們看出餘老師研讀文本的功力;二是餘老師獨特的教學視角,讓我們看到餘老師的超人智慧,如“辨義”中表示敬與謙的字“尊”“家”,通過這兩個字滲透了弘揚傳統文化的國學教育思想。又如品析環節,原來是幾個字詞的零碎賞析,餘老師最後小結整合,出人意料的生成了對“客人”這一人物形象的全面感知。再如,最後的“議”, ——“說說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引領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品評這篇短小的文言文(當然這裏很濃重的滲透了餘老運用語文術語指導閱讀的教學思想),都讓我們不得不讚嘆餘老師

對文本的細膩研讀。

我12月4日聽的這節課。儘管過去兩週多了,但今天再讀聽課記錄,餘老師講課的情景又浮現在眼前,依然是那麼生動。細細回味,餘味悠長,餘音繚繞,留給我們語文人的是無窮的寶貴的精神思想光華„„

陳太丘與友期課堂實錄 篇三

《陳太丘與友期》課堂實錄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掌握“期、乃、委、去、引、顧”等詞在特定語境中的詞義;結合註釋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過程與方法:結合人物的語言和動作的語句進行品味,分析人物形象。

3、情感與態度:認識誠實守信和尊重他人這些傳統美德的價值。 教學重點: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教學難點:理解“元方入門不顧”是否無禮。

教學方法:誦讀法、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激趣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PPT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師:請同學們在我的敘述中搶答出這是什麼書。

它是我國曆史上的一部書籍。 它記錄的是晉代士大夫的言談、行事,較多的反映了當時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談放誕的風氣。 被魯迅評爲“一部名士底教科書”。 生: 《世說新語》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世說新語》裏的《詠雪》,以《詠雪》這篇課文爲例來看《世說新語》的那個時代和人們的精神風貌。爲什麼到現在還有那麼多的知識分子還在追求那種生活方式和行爲方式?

生:因爲人們都追求哪種率性而爲的精神生活,所以千古文人都有一個《世說》夢。 師:好,同學們上節課的內容掌握的非常好。今天我們再學習《世說新語》裏的一篇文章《陳太丘與友期》。(板書課題)大家一起讀一下題目。 生齊讀。

師:要注意停頓,“陳太丘/與友期”,再讀一遍。 師:誰給大家介紹一下題目中的陳太丘?

生:太丘,縣名。陳太丘即陳寔,字仲弓,東漢潁川許(現在河南許昌)人,做過太丘縣令 。 師:《陳太丘與有期》選自“方正”一門。方正指正直。陳太丘是東漢後期以操守嚴正著稱的人,不論在朝在野都有極高威望。由於處事公正,老百姓甚至說:“寧爲刑罰所加,不爲陳君所短。”我們以前學過一篇關於陳寔的課外文言文《樑上君子》,誰還有印象,能給大家講講嗎?

生:陳寔在鄉間,以平和的心對待事物。百姓爭着打官司時,陳寔判決公正,清楚詳細地說明正確和錯誤兩個方面,百姓回去後沒有埋怨的。大家感嘆說:“寧願被刑罰處治,也不願被陳寔批評。”當年鬧饑荒,人們沒有收成,有小偷夜間進入陳寔家裏,躲在房樑上。陳寔暗中發現了,就起來整頓衣服,讓子孫聚攏過來,嚴肅訓誡他們說:“人不可以不自我勉勵。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壞的,壞習慣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養而形成,於是到了這樣的地步。屋樑上的那個人就是這樣!”小偷大驚,從房樑跳到地上,跪拜在地,誠懇認罪。陳寔慢慢地告訴他說:“看你的長相,也不像個壞人,你這樣做,是因爲你的貧困。你應該深刻自制,返回正道。”結果還贈送二匹絹給小偷,從此全縣沒有再發生盜竊。

師:記得真清楚!陳太丘的爲人不僅感染了鄉人,還教育和薰陶了他的兒子。本文記述了陳太丘的兒子陳元方七歲時的故事,表現了他的聰敏,懂得爲人的道理。好,下面我們一起學習課文,看你能從元方身上受到薰陶嗎?

二、朗讀指導

師:同學們認真聽一遍課文錄音,注意聽準字音、節奏。

學生聽讀,做標記。

師: 這篇課文沒有生字,但我們要注意一個字的讀音,誰來說說是哪個字?

生:“尊君在不”的“不”是一個通假字,通“否”,讀fǒu。

師:對,(板書)“不”通“否”,表示詢問。同學們在七年級剛學文言文就知道了通假字,通哪個字,就讀哪個字,很了不起!字音沒有困難的了。我覺得,節奏方面要注意。你們覺得哪個句子的節奏難處理?

生:“陳太丘與友期行”。

師:該怎麼讀,誰說說看?

生:“陳太丘”後面停頓一下,“與友”後面停頓一下,“期行”一拍。

生:我認爲“陳太丘與友”一拍,“期行”一拍。

師:很好,兩位同學都對,只是一位分得細些,一位粗些。

生:“待君久不至”。

師:誰來讀讀。

一生讀。

師:噢,他是在“待君”後面停頓,同學們說對不對?

生齊聲答:對。

師:好,我們一起把這兩句難讀的讀一讀

學生齊讀。

師:下面同學們自由朗讀,要讀準字音、節奏。 生自由朗讀。

師:大家齊讀,好不好?

生齊讀全文。

三、疏通文意

師:要想讀得更好,還要明白課文內容。接下去請大家利用註解或工具書,口譯全文,疏通文意,若有不懂的,在小組裏討論,討論不了的,提到班級裏集體討論。要求養成圈點勾畫的習慣。給重點詞語加點,疑難句子畫橫線,並寫上評註,疑難問題在旁邊打個問號。

投影出示圈點勾畫示例: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

離開

師解說:我認爲句子中這三個字是重點詞語,所以加點,並寫上它們的意思;句中“期日中”我不會翻譯,所以劃橫線,並打個問號;對於“去後乃至”,就這樣翻譯,說得不夠明白,我就產生疑問,誰“去後”?誰“乃至”?

師:好,就按照我舉的這種方法,請你們開始自主學習。

學生自主學習,小組討論,氣氛活躍。

三四分中後,師:好,請把你們遇到的疑難的字詞句,提出來,大家一起探討。 生:“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生:不是人啊,與人約好一起走的,卻不再等待就走了。 師:你覺得這個句子中哪個地方難翻譯?

生:本來是“相委而去”,因爲註解中有了,所以是“非人哉”。

師笑道:註解中有的,不一定就不難了。“委”是什麼意思?“去”又是什麼意思? 生:“委”是丟下的意思,“去”是走了的意思。 生:“去”是離開的意思。

師:這個詞,古代的意思跟現在的意思一樣不一樣? 生:不一樣。

師:對,比如:古代說“去廉莊中學”是什麼意思? 生:離開廉莊中學。

師:現在說“去廉莊中學”是什麼意思? 生:到廉莊中學去。

師:可見,這個詞古今異義。還有疑難的嗎? 生:“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生:中午不到,就是沒有信用;對孩子罵他的父親,就是沒有禮貌。 師:我認爲你翻譯時,還沒有把省略的補充上去。你認爲什麼地方有省略? 生點點頭。

師:請你再翻譯一遍。

生:你中午沒到,就是沒有信用;你對着孩子罵他的父親,就是沒有禮貌。 師:很好。誰還有問題? 生:“待君久不至,已去。”

生:我父親等你,等了很久,你還沒到,他已經離開了。

師:這位同學現學現用,把省略的都補充完整了。太了不起了!(老師豎起大拇指) 師:好象同學們沒有疑難的了,起先同學們自主學習的時候,有同學在爭論“下車引之”的“引”字。根據註解是什麼意思? 生齊聲答:拉 師:有同學說,拉什麼啊?是拉車嗎? 生:拉元方。

師:這個“拉”字,說明客人怎樣的心理? 生:有慚愧之心。 生:有道歉之意。

師:所以翻譯這個句子,最好把這個意思補充上去,說起來,容易讓人理解。哪位同學試一試?

生:友人感到慚愧,下車拉元方,想表示歉意。

師:很好,大家學得很認真,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課文,一定讀得更有感情了。爲了讓同學們讀得有味,我們進行分角色朗讀,誰當敘述者?誰當元方?誰當客人? 三位學生分角色朗讀。

四、探究人物

師:讀得真好,我這裏有幾個問題,希望大家動動腦筋。文章一共提到幾個人?生: 三個。 師:哪三個?

生:陳太丘、友人、元方。 師:主要人物是誰? 生:元方和友人。

師:陳太丘既然不是主要人物,那麼文章第一句能否省略?爲什麼? 生:不能,這句是起因。

師:回答得真棒!陳太丘依照約會行事,當他的朋友失約時,他決然捨去,一點也不姑息。可見他確實是一個正直的人。那麼友人和元方分別是怎樣的人?先分析友人,要求以文中的句子爲依據進行分析。

生:從“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說明他粗野無理,不講禮節,缺乏教養。 生:“太丘捨去,去後乃至”說明他言而無信。

生:“友人慚,下車引之”說明他誠懇認錯,知錯勇改。 師:那麼元方又是怎樣的孩子?

生:“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說明他很有教養,是個知書達禮的人。 師:這句話還能看出他的其他品質嗎? 生:反映元方很懂事,大人氣。

生:這句話說明元方很尊敬父親,當他人辱他罵父親時,他據理反駁,可以看出父子情深。 師:是啊,我們感受到一股濃濃的親情。

生:我認爲元方很勇敢,面對父親的朋友,只有七歲的他,敢跟大人講道理。

師:對,有理走遍天下!面對長輩,面對權貴,他據理反駁,直言不諱,不但勇敢,而且正直。

師:體現元方品質的還有嗎?

生:“元方入門不顧”,可以看出元方也失禮了,客人已經知錯就改,向他表示歉意,而元方不理睬,這不也失禮嗎?

生:我認爲這是元方以牙還牙,以其人之道還之其人之身,應該!

師:哦,人家對你粗野,你也粗野對他;人家對你失禮,你也失禮。是這樣的意思嗎? 學生覺得自己說得不妥,說:對粗俗無理,品質惡劣的友人就應該這樣。

生:元方畢竟只有七歲的孩子,好惡情感易外露,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體現他的童真童稚。

師:我應爲你們的精彩辯論而鼓掌!元方的行爲,是符合他的年齡特點的,當然,我們也希望元方能夠寬宏大量的原諒客人,因爲人家知道錯了,我們就可以給別人一個改正的機會嗎?如果你是元方你會怎麼做?

生:我會和元方一樣有理有據地指出友人的錯誤,但我會始終有禮貌,不會對客人置之不理,要給人以改錯的機會,允許人家道歉。

師:你比元方還明白事理,新時期的好少年。我們爲他鼓掌!那麼,如果你是友人,遲到後你會怎麼做?

生:我會先道歉,然後解釋自己遲到的原因,求得別人的原諒,最後找機會向陳太丘道歉,而且今後一定要遵守時間,言而有信。

師:時代在發展,我們中國人的素質確實在不斷提高。同學們不僅講誠信,明禮儀,還這麼寬宏大量。

五、創編表演

師:對人物形象,我們分析的很透切了,大家都進入了人物的內心世界。現在給你們一個表演的機會,給你們一個想象和創造的機會。要求:

1、揣摩人物對話的語氣、語調及其思想感情 ,儘量表現出人物的性格特徵。2 、以藝術創編的方式,通過合理想象,對原故事人物、事件作合乎邏輯的豐富和補充,甚至改編。

3、學生自由組合,演員人數自定,不準帶書,可用現代語言,也可用文言。給你們五分鐘準備。

學生各自排練。教師巡迴指導。

五分鐘後,請一組學生登臺表演。表演結束後,師:請同學們點評。 生:表演得很逼真,人物的語言栩栩如生。

生:客人表演得很生動,粗野無理的時候和慚愧歉意的時候各不相同,表現出人物的心理變化。

生:他們的表演很有創造性,有些地方省略的都表現出來了;有些是他們自己的創造的。 師:的確,表演很出色,這幾位演員都有表演的天賦。但,有一處,我覺得不妥,陳太丘與友人相約,表演成相約去什麼風景優美的地方遊玩,你們支持他們相約去遊玩的說法嗎? 生:這不符合文意。如果去遊玩遲到了,陳太丘就不等待,管自己走了,未免太不夠朋友了。 生:根據文意,他們相約應該是去辦很重要的事,時間遲了,就會耽誤大事。所以陳太丘不等他。

師:言之有理。我贊同你們兩位的看法。我們感謝這一組同學精彩的表演,讓我們對課文有更深入的理解,讓我們深深感受到誠實守信的重要性,讓我們記住一句話:“以信做人,以禮待人”。

六、佈置作業

師:同學們課下收集與誠信有關的成語、故事和格言,我們下節課交流。 最後,讓我們在朗朗書聲中下課,大家一起朗讀全文,會背的同學,試着背。 生誦讀課文。

課堂實錄

陳太丘與友期

學 科:語 文 作者姓名:張 淑 青 單 位: 寧河縣廉莊中學 聯繫電話:*** 日 期:2009年5月

陳太丘與友期行 篇四

陳太丘與友期行

學習目標

1、準確朗讀課文,積累重點文言詞語,疏通、理解文意。 2. 通過學習語言和動作描寫分析人物形象。

3、瞭解古代謙敬詞的運用,學習古代少年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優美品質。

一、導入

自古以來,許許多多聰穎機智的少年兒童的故事,至今流傳,成爲人們的美談。

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些關於機智少年兒童的故事呢?

(漢代孔融四歲讓梨,懂得謙虛之禮;司馬光砸缸,智救小夥伴;曹衝七歲懂得巧稱大象的體重)

同學們說得都不錯,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新的小英雄——陳元方,一起看課文《陳太丘與友期》

二、初讀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朗讀節奏及重音的變化,讀出人物的個性化語言。 2. 指名朗讀。 3. 齊讀

注意字詞:不(fǒu)

三、譯讀理解 1. 自主學習

結合註釋,運用工具書,自主疏通、理解文意。 2. 組內討論自主學習成果,解決疑難字句。 3. 小老師引領全班同學展示。 4. 自由搶答:重點字詞句檢測。 5. 用自己的語言複述故事。 【明確】 (1) 重點字詞:

期日中:約定; 太丘捨去:離開(古今異義); 過中不至:到; ...去後乃至:才;

相委而去:丟下、捨棄;

下車引之:拉;

...君:對別人的尊稱 家君:對人謙稱自己的父親 尊君:對別人父親的尊稱 (2) 古代常見的敬辭和謙辭(家大,舍小,令外人)

敬辭:令尊、令堂、賜教、高見、高壽、久仰、勞駕、賞臉、貴姓、貴庚„„ 謙辭:家父、家母、愚兄、小女、小店、鄙人、寒舍、見諒、拙作、拙見„„

在漢語稱呼語系統中,有“家大舍小令外人”的七字訣,即稱呼自己的親屬用謙稱,比自己輩分高或年長的用“家”,如“家父”“家母”等,比自己輩分低或年幼的用“舍”,如“舍弟”“舍侄”等,稱呼對方的親屬一般用“令”,如“令尊”“令愛”等。

(3)重點句型 文言文語言的特點之一是比較簡潔,有的內容因爲與上文重複,作者就會將其省略,這給我們文言文初學者帶來一些閱讀困難,所以我們要學會在翻譯時將省略的部分補充出來。請試着將下面這個句子補充完整: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友)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太丘)去後(友)乃至。

文中還有幾處省略的地方,請同學們拿起筆,將本文中你認爲是省略的部分補充完整。

待君久不至,(家君)已去。

君與家君期日中,(君)過中不至,則是不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理。

四、悟讀賞析

1、《陳太丘與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爲、品性正直,合乎道義。文中哪些地方能夠體現出陳元方的“方正”?“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 (1)首先描寫胃元芳彬彬有禮地回答客人的問話:“待君久不至,已去。”接着描寫了元芳對客人罵其父的反擊,維護了自己及父親的尊嚴,說明他聰穎、機智、懂禮識義:“君與家君期日中„„則是無禮。”據理駁斥。最後寫元方“入門不顧”。一個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兒童形象躍然紙上。

(2)沒有失禮:元方對粗俗的客人“入門不顧”表現他正直不阿的性格。再者,對一個七歲的孩子不應該求全責備。 應該算失禮:客人已經認錯了,就應當原諒他,況且客人也是長輩,而元方居然“入門不顧”,弄得客人十分尷尬。 2.你從這則故事中得到什麼啓示?

友人失信於元方的父親,讓人不齒。這啓示我們要努力學習做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人,在一點一滴的小事中培養自己誠信的觀念。

五、拓展提升 分角色表演

六、作業佈置 1. 熟讀背誦課文

2、完成《學法大視野》

陳太丘與友期行 篇五

《陳太丘與友期行》賞析與評論

我認真看了《陳太丘與友期行》的教學設計方案。感覺設計十分合理,也很全面,教學設計分別從概述、教學目標分析、學習者特徵分析、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學習過程等六方面進行了表述,詳細,全面。教學設計體現了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思想。教學目標分析與課程整體學習目標一致,體現了新課程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

優點:

1、設計體現三維目標,目標、內容定位符合國中學生段特徵。如:根據的特點,設計了課堂表演、質疑探究兩個環節,這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對人物的理解,引導學生對人物進行分析,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2、情境導入好,通過講故事既鍛鍊學生的概括和表達能力,又巧妙引入本課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極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關注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比如:設計的課堂表演、人物分析兩個環節,真正地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即提高了他們的熱情、積極參加與競爭意識又提高了他們通過自己參與表演發現人物性格及總結人物性格的綜合能力。

4、表演質疑以及課內延伸等設計的都很好。拓展閱讀,很好的豐富了學生的知識,擴大了課堂容量。

5、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貫穿課堂始終。而且各環節的設計意圖明

確。特別是以小組爲單位,小組成員討論、解決詞句方面疑難問題,讓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很好。

6、注重了拓展延伸,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又將所學的知識點得到了鞏固和落實。條理清楚,脈絡分明。教學過程富有層次性,循序漸進。

不夠完善的地方:

1、學生讀的不夠。

古文教學一定要讓學生反覆朗讀。只有讓學生通過大量的朗讀練習,學生才能逐步掌握文章的語言、節奏、句式,進而體會到文章的內容及蘊涵的道理,受到情感薰陶,並獲得思維的啓迪,這也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對閱讀的要求。應在學生自主學習、疏通文意、翻譯全文之後,讓學生再讀全文,然後再讓學生表演,這樣更好些。

2、應該增加對學生活動的評價環節。

教學評價能促進學生改正不足,不斷進步,能肯定學生的成績,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增強學生學習信心。所以,這節課中,學生合作探究、表演、最後的檢測環節都應有老師的評價機制。

3、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略有欠缺。

本文淺顯易懂,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學生較易把握,因此應加重對學生道德情操的培養,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拓展閱讀也應該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以上拙見如有不當之處,再行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