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民主監督守望公共家園教學設計

民主監督守望公共家園教學設計

《民主監督守望公共家園》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識記公民的民主監督權利、作用,理解公民的民主監督的重要性,瞭解公民參與民主監督的合法渠道,學會分析如何行使監督權

2.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對有關錯誤觀點和行爲進行分析和批判的能力,逐步提高政治參與的實際本領。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權利,增強主人翁責任感,加強法制觀念,培養依法行使政治權利的行爲習慣,關注社會的公共生活和公共管理,培養公民意識,體會公民參與民主監督的責任和價值。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民主監督的方式,如何行使民主監督權利

三、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法、合作討論法,情境探究法

四、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一、誰監督 監督誰

背景材料:某鄉農民老劉和兒子小劉拉了一車西瓜,準備到縣城賣,途中碰到一夥歹徒攔路搶劫,一車西瓜被劫走了。無奈中,劉某和他的兒子跑到派出所報案。聽了案情,值班民警小王說:“現在已經下班了。再說,一車西瓜也不值多少錢,這事我們管不了!”然後揚長而去。

問題探究一:

面對派出所值班民警的行爲,小劉憤怒地說:“民警怎麼可以這樣?我要去告他!”;而老劉想了想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吃點虧就吃點虧,我們忍一忍吧。再說,我們也沒有告他們的權利”。小劉和老劉的觀點對嗎?爲什麼?

教師歸納:小劉觀點正確,因爲法律賦予公民具有批評、建議權和舉報、控告權。老劉觀點是錯誤,因爲公民具有依法行使監督的權利。

二、選擇民主監督的方式

學生活動: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決定了我國人民在國家中處於什麼地位?這一地位通過哪些形式體現出來?我國憲法規定了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權利?憲法和法律賦予每個公民哪些民主監督權?

教師歸納:監督權是指公民有監督一切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的權利。這裏是一切國家機關和人員,也包括權力機關,監督權內容包括批評權、建議權、檢舉權、申訴權和控告權等

1.信訪舉報制度

(1)含義:公民通過向國家機關寫信、打電話或者向有關人員當面反映情況來行使監督權的一種制度。

(2)作用:是行使憲法規定的提出批評、建議、申訴、控告和檢舉權利的重要途徑,是實行民主監督的有效方法。

舉例:國務院溫家寶簽署國務院第431號令,頒佈新修訂的《信訪條例》,該條例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

問題探究二:

老劉找到了鄰村的鎮人大代表老吳,講述了事情的經過,要求人大代表老吳爲他作主。不料老吳說“你直接去向上級主管部門反映,由他們去處理,這個事情我也管不了。”老吳的話對嗎?爲什麼?

學生回答:老吳的話是錯的。人大代表是人民選舉產生的,要對人民負責,爲人民服務,受人民監督。

2.人大代表聯繫羣衆制度。

(1)含義:公民將自己的意見、建議和要求反映給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的議案,上傳到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制度。

(2)作用:能夠使公民行使監督權、參與民主監督得以真正的落實,得到切實的保障。

舉例:人大代表接待日製度

問題探究三:

當地一家新聞單位得知此事後,派了兩名記者專程趕到劉村進行採訪。小劉的母親一聽急了,怕事情鬧大後受到打擊報復,硬把記者堵在門外,不讓採訪。採訪沒有成功。小劉的母親的做法對嗎?爲什麼?

學生回答:錯誤。新聞媒體等是很重要的監督工具,在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監督中發揮着獨特的作用。

3.輿論監督制度。

(1)含義:公民依法在新聞媒體(電視、廣播報紙、雜誌、圖書等)上公開發表意見,行使監督權,參與民主監督的制度。

(2)作用:輿論監督具有透明度高、威力大、影響廣、時效快等特點,在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監督上起着獨特的作用。

舉例:1994年開播的中央電視臺的“焦點訪談”,“每週質量報告”,“直播南京”“南京零距離”,報紙的“曝光角”。

問題探究四:

最後,小劉聽了村民甲的意見,寫了一封舉報信,寄給了上級信訪監察部門。監察部門很重視,派專人進行調查。查清事實後,責令派出所對值班民警進行了嚴肅的處理,並對老劉賠禮道歉,補償了一定的經濟損失。監察部門的這一做法說明了什麼? 結合教材P29鏡頭一、二,說明公民行使監督權的渠道還有哪些?

學生回答:監督聽證會、民主評議會、網上評議政府等。

4.監督聽證會、民主評議會、網上評議政府、人民監督員制度等是民主監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隨着政治體制改革的深人,政府將爲公民直接行使監督權、參與民主監督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渠道。

二、負責地行使監督權利

問題探究五:

(1)小劉通過信訪舉報制度行使自己的監督權,某市開展“萬人評議機關”活動對政府進行監督。這些實例說明了公民依法行使監督權利有何重大意義?

(2)假如按老劉當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忍了算了”的想法辦,老劉的合法權益還能得到維護嗎?這說明了什麼?

學生回答:公民要勇於使憲法和法律賦予自己的監督權。

(3)假如按照村民丙的做法:圍攻派出所、毆打值班民警,老劉的合法權益還能得到維護嗎?這對公民行使監督權有什麼啓示?

學生回答: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能製造事端。

1.實行民主監督的意義

(1)有利於改進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消除腐敗現象,克服官僚主義和不正之風,

舉例:檢察機關立案偵察的案件中,80%以上的線索來自羣衆舉報。

(2)有利於維護國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權益。

(3)有助於激發廣大公民關心國家大事、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出謀劃策的主人翁精神。

2.公民如何行使監督權

(1)態度——爲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於同邪惡勢力進行鬥爭,勇於使用憲法和法律賦予自己的監督權

(2)行爲——採取合法方式,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能擾亂公務活動。要負責地實行民主監督,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

例如:如實反映情況,不能捏造、歪曲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不能以舉報爲名製造事端,干擾監察機關的正常工作,不能圍堵、衝擊國家機關、攔截公務車輛。

本課小結:

本節內容講述了我國的民主監督的有關知識,懂得在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人民具有廣泛而真實的監督權,公民只有積極的依法行使監督權,纔能有效地守望我們共同的幸福家園。

《民主監督守望公共家園》說課稿

各位領導 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我要進行說課的框題是《民主監督:守望公共家園》。

一、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民主監督:守望公共家園》是高一政治必修2第一單元第二課第四框題。在此之前,學生們已經學習了公民所享有的政治權利和自由,瞭解到公民享有監督權,這爲過渡到本框題的學習起到了鋪墊的作用。 本框題承接了教材第一課“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這部分內容,又爲後面第四課“權力的行使:需要監督”的學習埋下伏筆。所以學好這個框題爲學好以後的政治常識打下牢固的基礎,而且它在整個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啓下的作用。

(2)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本框題的核心概念是“監督”。即要求學生了解公民監督的對象、範圍;公民行使監督權的渠道;公民行使監督權的意義以及明確要負責任地行使公民監督的權利,合法地使用監督權。所以確定本框題的重難點是公民行使監督權的渠道;公民實行民主監督的意義以及公民如何實行民主監督。

2、學情分析

通過前面內容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瞭解到我國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和自由,監督權是公民的其中一項政治權利,它包括有批評、建議權、申訴權、控告權、檢舉權。在這裏學生知道了監督權的問題,而《民主監督:守望公共家園》這一框題進一步詳細地闡述在不同情況下,公民應該行使監督權裏的哪個權利,可以通過什麼樣的方式,行使監督權有什麼意義以及如何行使的問題,讓學生對公民的監督權有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在學習過程中,面對複雜的生活發生的不同情況,學生要正確判斷並選擇正確的方式行使自己的監督權是學生面臨的一個難點。

二、教學目標設計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列舉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監督權利的渠道和方式,感悟公民參與民主監督的責任和價值”;根據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高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瞭解監督權的內容;

2、理解行使監督權的渠道、意義以及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1、聯繫已經學過的公民的政治權利與義務的有關知識,培養學生依法行使政治權利的行爲和能力,逐步增強和提高學生政治參與的責任感和實際本領;

2、學會把理論知識和實際本領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3、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讓學生充分認識民主監督的意義,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權利,勇於使用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監督權;同時引導學生要負責地實行民主監督,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體會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必要性,增強主人翁責任感。

三、課堂結構設計

爲了讓學生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度的發展,引導學生學會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學習蒐集與處理信息,通過親身體驗加深對學習內容的認識,在思想、情感、態度等方面得到昇華,本着遵循新課程理念的要求,結合本框題內容,我選擇了小組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以學生熟悉的生活爲契入點,以問題探究爲中心,使學生從生活案例中獲得體驗和感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活動進行信息加工、觀點整合、構建知識體系,打破教師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和唯一“信息源”。結構圖如下:

四、教學媒體設計

本框題採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課堂上學生通過課件展示自己組的學習成果進行交流,因此會用到多媒體教學軟件。

五、教學策略的選用

小組合作探究

新課程要求改變學生以單純的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爲主的被動的學習方式,爲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並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運用於實踐的機會,促進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策略,培養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

六、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準備: 領會課標研究教材,確立中心問題。 根據教材的結構和內容的安排,我把本框題的內容分成四個主題:監督權知多少;行使監督權的方式知多少;矚社會,看爲何行使監督權;系生活,究怎樣行使監督權。小組分工合作。各組學生根據自己的主題,廣泛收集資料,相互討論,並製成課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進行跟蹤指導。課前準備充分調動了學生積極參與,激發學生積極收集資料,積極探索,爲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做了充分的準備。

(二)課堂交流環節

1、導入新課:

由上節課學過的知識和教材開頭的情景設置導入新課。

導語設計的依據:一是概括了舊知識,引出新知識,溫故而知新,使學生能夠知道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的聯繫。二是使學生明確本節課要講述的內容,以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慾望。這是政治教學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2、學生交流過程 :

根據教材的結構和內容的安排,我把本框題的內容分成四個主題:監督權知多少;行使監督權的方式知多少;矚社會,看爲何行使監督權;系生活,究怎樣行使監督權。課前各組學生根據自己的主題,廣泛收集資料,相互討論,並製成課件。課堂上,各組學生展示自己的成果,相互進行交流。

第一組:監督權知多少,這一組的學生主要是圍繞監督權的內容展開,用具體的事例說明監督權的內容。(設計這個主題的目的是要學生掌握監督權的內容)

第二組:行使監督權的方式知多少,這一組的學生圍繞實行民主監督的渠道展開。(設計這個主題的目的是要學生掌握行使監督權的的渠道)

第三組:矚社會,看爲何行使監督權,這一組的學生圍繞實行民主監督的意義展開。(設計這個主題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實行民主監督的意義)

第四組:系生活,究如何行使監督權,這一組的學生圍繞行使監督權的方法展開。(設計這個主題的目的是要學生明確公民如何行使監督權)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課件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根據學生所講的內容,加以適當的練習,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同時 重視教材中的疑問,適當對題目進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串聯、積累、加工,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3 、課堂小結,強化認識

課堂小結,可以把課堂傳授的知識儘快地轉化爲學生的素質;簡單扼要的課堂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並且逐漸地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個性。(先由學生小結,教師再加以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