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策略精品多篇

教學設計策略精品多篇

教學教案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1、能區別形近韻母。

2、能準確拼讀音節。

重點難點

準確拼讀音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導語

同學們好!我們已經學完了複韻母。這節課,我們再次與這些韻母朋友聚聚,看大家是否把它們認準記牢了。

一、練習第三題,用六張單韻母卡片擺出複韻母。

1、出示卡片a 、o、、e、I、u、、ü,學生齊讀。

2、用這六張卡片擺出自己認識的複韻母朋友。

一邊擺一邊用筆記下自己擺的複韻母。比一比,看誰擺出的複韻母又對又快而且齊,最後讀一讀自己擺出的。複韻母。

二、練習第一題:比較形近韻母。

1、出示形近韻母卡片。

這是剛纔大家擺出的複韻母。誰來讀給大家聽聽?指名讀。

2、開火車讀、齊讀。

3、議一議:有什麼好辦法記住這些長得像的韻母朋友。

學生A:多讀幾次就能記住它們。

學生B:根據讀音可以記住它們。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練習第二題:區別字母和整體認讀音節。

1、出示卡片:ie ——ye,認讀,引導學生說說它們的異同。

2、照樣說說其他幾組字母和整體認讀音的異同。

3、採用多種形式讀一讀這些字母和整體認讀音節。

4、照樣抄寫。

二、練習第四題:拼讀音節,並恰當地與圖畫相連。

1、自由拼讀題中的音節,一邊拼讀一邊找出相對應的圖畫連起來。提醒學生看清圖,讀準音節。

2、黑板上出示該題內容,學生上臺板演。

3、多種形式讀讀這些音節。

三、練習拼讀音節,看誰讀得又準又快。

教師教學設計 篇二

一、教學目標:

1、體會燕子過海的辛苦和艱難,懂得要愛護益鳥燕子。

2、學會本課生字11個,理解“寒冷、晝夜、疲倦、崇敬”等詞語的意思。

3、運用前兩課學到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讀懂描寫燕子過海不怕辛苦、艱難和水手們對待燕子的態度的句子。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能按提示用“……懷着……心情(幹什麼)”寫句子。能聽寫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二、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情況。(略)

(二)、揭示課題:

板書:“燕子”

1、誰來說說你所知道的有關燕子的信息?

2、燕子南來北往,會遇到那些困難?

板書:“過海”

說說你所知道的大海?

思考:課文是怎樣寫大海的?

出示:“海有多大?天連水,水連天,望也望不到邊。”

1、這一句話主要講了什麼?(海之大)

2、還可以用什麼成語來說?(一望無邊無邊無際一望無涯……)

3、這種句式,我們那一課學過?

4、仿寫句子:(略)

(三)、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聽課文錄音,思考:每一節主要講了什麼?

A、海之大

B、燕子飛

C、燕子落

D、愛燕子

(四)講讀第二節:劃出寫燕子飛的句子。

出示:“它們要從寒冷的北方回到溫暖的南方去,在海上不分晝夜地飛呀飛。”

1、從這一句話中,你讀懂了什麼?

(燕子飛得辛苦)

2、從哪個詞語看出燕子飛得辛苦?

理解“不分晝夜”“晝”是白天的意思。

3、從這一節中找出三對反義詞:

北方---南方寒冷---溫暖晝---夜

(五)自由朗讀第三節,劃出寫“燕子落”的句子。

出示:“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見我們的船,就像雨點一樣地落下來,伏在甲板上休息。”

1、說說“疲倦”的意思。----疲勞勞累

2、從那幾個字中可以看出,燕子的確是“疲倦”了。

(太落伏)

3、“太疲倦了”還可以用什麼來替換“太”?

(很挺好十分非常……)

4、詞語比較:

“落”換成“飛”、“掉”可以嗎?爲什麼?

“飛”---說明燕子還有力氣。

“掉”---說明燕子可能已死了。

“伏”換成“停”、“躺”好嗎?爲什麼?

“停”---說明燕子還有力氣。

“躺”---說明燕子可能已死了。

5、像“雨點一樣”說明什麼?----燕子迫不及待。

6、說說水手們是怎樣對待燕子的?

出示“水手們用崇敬的目光,望着那些越飛越遠的燕子,又懷着沉重的心情,把這些躺在甲板上的燕子,輕輕地放到大海的懷裏。”

理解“崇敬”一詞。

爲什麼水手們用崇敬的目光對待那些燕子,“尊敬”它們的原因是什麼?----佩服它們不畏艱難,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

那麼,那些爲了實現自己的目標而不惜獻出自己生命的燕子,難道不值得我們尊敬嗎?

水手們是怎樣做的?說明了什麼?

拓展練習:

如果你是水手會對那些不畏艱難,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燕子說些什麼?

對那些爲了實現自己的目標而不惜獻出自己生命的燕子又會說些什麼?

優秀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1.抓住語言描寫的感情色彩來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和人物的性格特徵。

2.參照註釋,查閱詞典,疏通語言文字,反覆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教學重點:

1.瞭解《史記》的文學價值,增強民族自豪感。

2.學習課文運用對話刻劃人物性格特徵的寫法,體會課文敘述故事時重點詞語的感情色彩。

教學難點:

1.參照註釋,查閱詞典,疏通語言文字,反覆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2.學習課文運用對話刻劃人物性格特徵的寫法。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自讀課文、註釋,讓學生大體瞭解課文內容。

掃除文字障礙,對課文中未加註釋的難解的詞要求學生查詞典釋義注音。如:“大”、“入”、“爲”、“已而”、“之”、“被”、“且”、“請”、“既”、“曩”、“真”等。

要提醒學生注意以下三點:

a.查詞典、注音釋義要聯繫上下文,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

b.多義詞及意義相近的詞要歸納整理,如:“爲”(擔任、被)、“入”(侵入、進入)、“使”(派遣、使者)、“軍”(駐軍、軍營)、“已而”(一會兒)、“無何”(不久)、“既”(以後)、“曩”(以前,文中引申爲“剛纔”。)

c.要注意辨別多音字,不同的音,意義也不同,如“騎”(qí、jì)。學生查字典時,教師應巡視,瞭解情況,指導有困難的學生。

2.朗讀課文,口頭翻譯課文。

讓學生散讀課文,做到自然流暢。

抽讀、齊讀課文。

難詞、難句質疑,教師講解。

小組內口頭翻譯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3.分清課文的內容層次:

第一部分從開頭到“軍細柳:以備胡”。簡要交待了邊境的緊張形勢和劉、徐、週三軍的駐地。

第二部分從“上自勞軍”到“成禮而去”,寫周亞夫在細柳營嚴格治軍。這部分又可分爲三個層次:第一層從“上自勞軍”到“天子先驅至,不得入”,寫細柳營軍容嚴整,常備不懈。第二層從“先驅曰:‘天子且至’”到“於是天子乃按轡徐行”,寫細柳營軍紀嚴明,連天子也不例外。第三層從‘至營,將軍亞夫……“到”成禮而去“,寫細柳營軍禮嚴謹,一絲不苟。

第三部分從“既出軍門”到結尾,寫漢文帝深明大義,讚歎周亞夫治軍嚴格。

4.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1.複習上節課內容。

2.提出突破口,落實教學重點。

突破口:皇帝到部隊慰問將士,部隊一般會有什麼反應?漢文帝到細柳營勞軍,遇到的是什麼反應?

A.課文開頭說“文帝之後六年,匈奴大入邊”,提問:“大”字在句中強調了怎樣的意思?(匈奴大肆入侵,燒殺劫掠,無惡不作,形勢緊張。於是,漢文帝調兵遣將,委派劉禮、徐厲和周亞夫到霸上、棘門和細柳駐紮,“以備胡”。)

B.這段裏的兩個分號一個冒號有什麼作用?

(兩個分號說明三位將軍各自獨立,是平行的關係,一個冒號,說明三位將軍守邊

的目的都一樣,即是爲了防備匈奴的入侵。)

C.在文章的最後,文帝由衷讚歎:“此真將軍矣!”周亞夫的“真”表現在哪些方面?

學生閱讀思考,相互交流,讓他們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可作如下點撥:

(1)在對話描寫中有哪些詞語表現了周亞夫是“真”將軍?

(“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軍中不得驅馳”、“介冑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

(2)在敘述描寫中有哪些詞語表現了周亞夫是“真”將軍?

(“軍士吏被甲,銳兵刃,豰弓弩,持滿。”、“上至,又不得入。”、“於是天子乃按轡徐行。”、“天子爲動,改容式車。”)

(3)在對周亞夫的下屬與皇帝的隨從的描寫中有哪些表現了周亞夫是“真”將軍?

(先驅曰:“天子且至。”、“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

教師應引導學生抓重點詞語分析來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徵。

提問:除了對話以外,本文在敘述方面,有什麼特點?

本文敘述的語言明白、曉暢、簡潔;不是平鋪直敘的介紹文帝勞軍的梗概,而是把人物放在特定的環境氣氛中,加以刻畫,且用詞準確、含義豐富,感情色彩強烈。如:寫軍霸上及棘門駐軍的鬆弛,只用了三個字:“直馳入”,寫細柳營軍容森嚴,細膩逼真,也只用了十多個字。寫文帝勞軍離開細柳營後,“羣臣皆驚”。一個“驚”字,既可能是羣臣爲周亞夫治軍之嚴感到吃驚,也可能是爲周亞夫迎接皇帝不到家,有損天子之威而驚恐;既可能是羣臣爲文帝的深明大義而感到意外,也可能是爲周亞夫過於拘泥於軍紀而惱怒。可見含義之豐富。

1、導入:同學們,大家好!

2、請大家看屏幕:觀獵王維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風勁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

這首五言律詩描寫了一位將軍打獵的情景。詩中對涉獵將軍的英姿作了形象、逼真的描寫,熱情的歌頌了將軍的豪邁氣概,曲折的表達了作者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和遠大的政治抱負。這裏面的將軍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主人公―――周亞夫,來講述他在細柳營的故事,體會他與衆不同的人格魅力。

3、請大家將書翻到167頁,本文的作者是司馬遷,誰可以給大家介紹一下司馬遷?

4、看大屏幕:《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魯迅稱之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5、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將有疑問的字詞畫在語文書上,我們共同解決。

6、好,請同學們先看大屏幕,我們來了解一下生字詞,誰能夠將屏幕上的字詞準確的念出來?

祝茲zī侯棘jí門彀goù弓弩nǔ按轡pèi徐行作揖yī介冑zhòu嗟jiē乎曩nǎng者

誰還有讀不準的字音?

7、下面,老師來給大家範讀一下課文,請同學們注意斷句,進一步瞭解課文。

8、好,讓我們共同來齊讀課文,打起精神,高聲朗讀《周亞夫軍細柳》。

9、下面請同學們依照課文註釋,合作完成課文翻譯。如果遇到本組實在解決不了的難題,當然這裏的難題指的是字詞翻譯方面。就派一名代表將問題寫在黑板上,我們共同來解決。老師將黑板分爲三部分,將問題寫在對應的位置上,重複的不要寫了。

10、好,我們來解決大家提出的問題。

11、(將實、虛詞重點介紹)。爲:動詞wéi介詞wèi

軍:駐軍軍營將軍

將以/下騎/送迎:將士們下馬高接遠送。以:連詞,不譯。

可得而犯耶?:豈能被侵犯呢?

12、同學們現在還有什麼問題?還有什麼地方不懂,請開誠佈公的提出來,也許你的問題非常的有價值,可以幫助許多同學解決疑問。

13、同學們沒有問題了,老師可有問題要問大家,檢查一下大家掌握的情況。(大屏幕)

14、譯文:請3位同學講課文簡述出來。

15、好,現在,我請同學將這個故事完整的講給大家聽,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使故事更好聽,人物更豐滿。

16、最後皇上對周亞夫有一句評價,請同學們找出來,並做闡述。

17、“嗟呼,此真將軍矣!”說說從哪裏能夠看出來周亞夫不愧爲“真將軍”?

18、(爲什麼稱之爲“真將軍”?)―――治軍嚴整,軍紀嚴明,剛正不阿,恪盡職守,不阿諛奉承,不趨炎附勢。

19、與此同時介紹正、側面描寫以及對比襯托的用法以及作用,總結周亞夫精神以及人格特點。

①《陌上桑》寫羅敷的美,不從本身去寫,而是從旁觀者的眼中體現,我們說這種寫法叫―――側面描寫;

②課文標題是《周亞夫軍細柳》,爲什麼還要寫劉禮軍霸上,徐歷軍棘門?這樣寫有什麼好處嗎?

20、總結:“君子直言直行,不婉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正是對周亞夫精神的充分概括。君子坦蕩,有什麼說什麼,不阿諛奉承別人而取得富貴,不違反做人原則而取得地位。

21、同學們的分析非常的有見地,有思想,854的學生真是了不起啊!

22、周亞夫與衆不同的人格魅力使他管理的軍隊紀律嚴明,令行禁止,不因爲權位比自己高的人的到來而改變軍營規定。隨時處於備戰狀態。現在,我們將思維的航班從20xx年前回溯到現實生活中,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現在讓你當咱們班的班長,請你借鑑周亞夫的做人原則以及管理方法,談談你會怎樣承擔起班長的職責?怎樣團結所有的同學、處理好各方面的關係,爲同學們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呢?

23、總結:所以說,語文的魅力就在於此:我們學習古詩文,不僅要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古人優秀的品質來指導人生,讓語文的精華爲你人生畫卷塗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附《細柳營》原文及譯文

原文:

冬,匈奴三萬騎入上郡,三萬騎入雲中,所殺掠甚衆。峯火通於甘泉、長安。以中大夫令免爲車騎將軍屯飛狐,故楚相蘇意爲將軍屯句注,將軍張武屯北地,河內太守周亞夫爲將軍次細柳,宗正劉禮爲將軍次霸上,祝茲侯徐厲爲將軍次棘門,以備胡。

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披甲,銳兵刃,彀弓駑持滿。天子先驅至,不得入,先驅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於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吾欲入營勞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請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馳驅。”於是天子乃按轡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冑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天子爲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成禮而去。既出軍門,羣臣皆驚。上曰:“嗟乎,此真將軍矣!昔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於亞夫,可得而犯耶!”稱善者久之。月餘,漢兵至邊,匈奴亦遠塞,漢兵亦罷。乃拜周亞夫爲中尉。

譯文:

冬,匈奴三萬騎兵入侵上郡,三萬騎兵入侵中郡,殺掠很兇,報警烽火連綿不斷,直通甘泉、長安。漢文帝派中大夫令免爲車騎將軍屯兵飛狐,派原楚相蘇意爲將軍屯兵句注,派將軍張武屯兵北地,派河內太守周亞夫駐軍細柳,派宗正劉禮爲將軍駐軍霸上,派祝茲侯徐厲爲將軍駐軍棘門,以防備匈奴入侵京都。

漢文帝親自勞軍,經霸上、棘門軍,車駕直接馳入,毫無阻擋,將領都恭侯迎送。到細柳軍,將士身披鎧甲,手持兵器,弓箭。天子的先頭護衛到,不給進軍營大門。護衛說:“皇上快到了。”守門軍士說:“我們將軍有令,在軍中只聽將軍號令,不聽天子詔書。”一會兒漢文帝到,也不得入內。於是漢文帝派出使者,帶着手諭去見周亞夫,周亞夫才傳令打開壁門。這時壁門守衛請車駕慢走,軍中不得馳驅。漢文帝吩咐車伕慢慢行走。到了軍營內,將軍周亞夫帶着刀劍向皇上行揖禮,說:“披上鎧甲不下拜了,以軍禮致意。“漢文帝很受感動,改變了原定的儀式,直起身子用手扶在車木上,表示敬意,並派人通知說:“皇上特前來慰勞,”完成儀禮而去。出了軍門,羣臣感到吃驚,但皇帝說:“唉!這纔是真正的將軍啊!過去到霸上、棘門勞軍,簡直像兒戲,這些將軍可以被襲擊俘虜的,至於周亞夫將軍,豈可被襲擊的麼”稱讚很久。過了一個多月,漢兵到邊境,匈奴兵遠去關塞,漢軍罷手不追。於是漢文帝提升周亞夫爲掌管京師治安的中尉。

課程設計教學設計 篇四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比較生物和非生物的區別,記住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徵。

2、理解生物的特徵及它們的生活環境,學會調查的一般方法、設計調查方案。

(2)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發散思維的能力。

2、培養同學們的分工合作、組織和語言表達等多項能力。

(3)情感目標:

增強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熱愛生命、保護生命。

二、教學重點:

完成本章節內容的識記和把握,理解、記憶本章節的知識要點。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完成“知識到能力”的轉化。

三、教學過程:

溫故篇

(溫馨提示:儘量先憑記憶完成,然後針對情況做到查缺補漏、有的放矢,有困惑的可小組內解決):

1、生物的特徵是:生物的生活;生物能;生物能;生物能;生物能;除外,生物都是由構成的。

2、調查是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調查時,首先要有明確的,制定合理的,有時因範圍較大不能逐一調查,就要選取一部分調查對象作爲。

3、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斷從外界獲得,維持生存。綠色植物從外界吸收、無機鹽和,通過製造出自身所需的葡萄糖、澱粉等有機物。動物不能自己製造有機物,它們以或爲食,從中獲得營養物質。

4、絕大多數生物需要進行呼吸,吸入,呼出。

5、動物和人通過多種方式排出體內廢物,例如人的排廢途徑有等。

6、生物體生長到一定程度,就會。例如,大多數植物利用產生的萌發成幼苗;鳥類利用,而貓狗等哺乳動物通過使個體增多。

7、生物歸類的方法有很多種,如果按照分,可以將生物分爲植物、動物和其他生物三大類;按照生活環境分,可將生物分爲和等;按照分,可將生物分爲家禽、家畜、作物等。

8、本章節我們學習了兩種科學探究的方法,它們是。

導學篇

重、難點點撥(溫馨提示:通過自己對內容的理解完成,有困惑的可小組內解決):

1、生物的共同特徵。熟記並運用所學知識,區別生物與非生物,作爲生物必然具備他們的共同特徵;反之,不具備其共同特徵的物體就是非生物,這也是判斷生物與非生物的標準。其中,有一個特例是“病毒”,病毒是生物但卻不具備細胞結構。

例題:下列屬於生物的是()

A、電腦病毒B、珊瑚C、珊瑚蟲D、智能機器人

2、區別無機物和有機物。無機物包括水、無機鹽、二氧化碳等,有機物則是包括葡萄糖、澱粉等在內的含有生物體所需能量的物質。與二者聯繫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實現“無→有”的轉化(所以被稱爲生產者),而生物的呼吸則實現了“有→無”的轉化。另外因爲動物體內不能自己產生有機物,所以爲了生命活動的需要,他們只能以現成的有機物(植物或動物)爲食,即只能進行“無→有”的轉化(所以被稱爲消費者)。

試回答:任何生物都能進行呼吸嗎?呼吸作用的產物你能說出兩種嗎?、

3、動物體的排泄途徑有、、。注意理解植物中落葉也能帶走一部分廢物,所以可以看做是植物的一種排泄方式。

4、正確理解三種分類方法(實際上生物的分類方法不知這些),它們是互不影響的。比如:狗是第一種分類中的“動物”,它還是第二種分類中的“陸生生物”,也是第三種中的“寵物”。

知新篇

牛刀小試(溫馨提示:在充分掌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完成,不會的提交小組或班內解決):

1、植物和動物共有的特徵是()

A、劇烈的運動B、光合作用C、捕食D、呼吸

2、外界生物千姿百態,種類及其繁多,但是除了病毒外,構成生物的基本單位是()

A、細胞B、細菌C、器官D、組織

3、下列屬於生命現象的是()

A、暴雨越下越大B、夏天桔子皮上的黴菌越長越多

C、久旱的田地裂縫越來越寬D、汽車越跑越快

4、生物與非生物的最本質的區別是生物具有()

A、應激性B、細胞結構C、生長現象D、新陳代謝作用

5、下列哪一項不是人體排出廢物的途徑()

A、出汗B、排尿C、呼氣D、排出糞便

6、“植物受陽光照射,製造有機物”、“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些現象說明了()

A、生物的生活需要光B、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C、生物的生活需要食物D、生物的生活需要空間

7、關於生命的基本特徵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生物能快速運動B、所有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C、生物都能生長和繁殖D、生物都能自己製造有機物

8、下列哪項不能說明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A、蘑菇由小長大B、植物種子萌發成幼苗

C、鳥產卵、虎產仔D、鯨呼吸時產生水柱

9、“非典”和“禽流感”等傳染病是由病毒引起的。關於病毒的說法,正確的是()

A、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不是生物B、病毒沒有細胞結構,是生物

C、病毒有細胞結構,不是生物D、病毒有細胞結構,是生物

10、關於觀察的敘述,錯誤的是()

A、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

B、除用肉眼外,放大鏡、顯微鏡、照相機、錄音機、攝像機都是觀察的用具

C、觀察時要有明確的。目的

D、觀察時要全面、細緻、實事求是,不需要做記錄

11、夜晚臥室裏擺放過多分植物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這是因爲()

A、植物生長需要營養物質B、植物要生長

C、植物釋放過多的氧氣D、植物呼吸與人爭奪氧氣

12、“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這句話表明()

A、生物與非生物的關係

B、不同生物之間的關係

C、生物體能夠繁殖自己的後代

D、生物體能夠適應自己的環境

1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調查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B、人口普查就是調查

C、調查範圍再大,也必須對調查對象挨個調查D、調查結果要進行整理分析

14、在自然界中,孔雀開屏屬於什麼生命活動()

A、美化環境B、生長C、獲取營養物質D、生殖

15、按照形態結構特點可以將生物歸類爲()

A、植物、動物、其他生物

B、陸生生物、水生生物

C、作物、家禽、家畜、寵物

D、有用的、無用的

16、下列生物歸類的方法正確的是()

A、青蛙、玉米、海帶是陸生生物B、狗、雞、鴨是家禽

C、松樹、蘑菇、小草是植物D、玉米、小麥是作物

17、下列哪一項不屬於調查()

A、人口普查B、森林資源調查C、水資源抽樣調查D、仔細觀察牛,並拍照

1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調查過程中應儘量記錄自己喜歡的動物,不喜歡的不記或少記

B、調查時看見自己滿意的東西就應該採集回來

C、爲了採到合適的標本,到偏僻的地方冒一下險也是可以的

D、調查過程中要認真觀察,如實記錄

19、下面調查活動步驟正確的是()

A、選擇調查範圍→分組→設計調查路線→調查記錄→歸類→整理

B、設計調查路線→分組→選擇調查範圍→調查記錄→歸類→整理

C、分組→設計調查路線→選擇調查範圍→調查記錄→歸類→整理

D、選擇調查範圍→分組→設計調查路線→整理→歸類→調查記錄

教學設計方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深入理解文章的內容,準確把握文章主旨,以獲得思想上的啓迪。

2、學會區分觀點和材料,並辨析二者之間的關係。

3、批判質疑,評讀課文,培養學生的思辨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透徹領悟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內涵及其在科學上的重要作用,聯繫學習實際,培養科學實驗精神。

2、歸納文章的中心論點,學習運用擺事實和講道理的論證方法。

3、批判質疑,評讀文章,培養學生的思辨精神。

【教學設想】

本文是對人類科學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所寫,寫作對象明確,意圖清晰,針對性強。實爲啓迪青少年樹立正確的科學思想的絕好教材。因此,充分讀懂原文,挖掘文章蘊涵的深刻的思想意義當爲學習之重。同時,文章論述問題深刻,理論性強,運用批判閱讀的方法和質疑、評判的態度對文章進行分析,能夠逐步培養學生的思辨精神和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本文論點突出,論述嚴密,事理充分,因此學習其寫作手法,也能爲學生閱讀和寫作同類文章奠定良好基礎。

【教學媒體】

PPT

【教學方法】

發問與質疑式閱讀。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

美國《中學科學活動設計與示範》的作者喬治。C洛比爾曾在該書序言裏說:“科學上的失敗只屬於不願再試一試的學生”;又說:“對於學生來說,科學應該是一種從無知到已知的再發現。學生不像海綿──他們不會自動吸收知識。他們是人,他們應該通過第一手的、自己動手操作的經驗來學習。”你認爲這段話與科學家丁肇中先生的《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所倡導的觀點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找學生談一談自己的看法,並引例證明,從而歸結引申到科學探索活動中“實驗”精神的重要意義,從而導入課文的學習)

二、整體感知和把握課文內容

(研讀課文,理清思路,整體把握)

問題:作者談論的話題是什麼?提出了怎樣的觀點?用什麼方法加以證明的?

(學生閱讀課文,思考回答)

明確:

論點: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課文標題)

論證:

1、提出論題:中國學生怎樣學習自然科學(第一自然段)。

2、舉例證明傳統的中國教育的弊端是並不重視真正的格物致知。(2~5自然段)

3、理例結合,證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學的實驗精神。(6~12自然段)

4、強調我們要培養實驗的精神極其重要意義。(第13段)

論證方法:講道理、舉事例

三、精讀課文,質疑問難;討論對話,評析文章

準備:課前預習給出下列三個問題:

1、怎樣全面準確地理解作者的觀點?

2、怎樣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指出的中國傳統教育和文化背景下格物致知精神的缺失?

3、怎樣理解作者衷心倡導的科學實驗精神──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深遠意義?

指導學生仔細透徹地研讀課文,自行提出問題,多渠道查找資料,編寫短文或發言提綱。可以以同觀點小組結合的形式,合作寫文。

參考提示:對下列每一個問題,你分別持什麼態度?是全部贊成、部分贊成還是完全反對?可以用舉事例或講道理的方法來清楚地闡述見解,明確表達自己的觀點。

A、關於作者的論點:對中國學生學習自然科學來說,格物致知的精神非常重要。

B、關於對中國傳統教育理念的批判:傳統的中國教育並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王子明“格“竹子的例子就是明證。

C、關於作者的論斷:“我覺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學術不可缺少,而且對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也是不可少的。”

課堂實施:

第一步驟:小組交流,選出見解最獨到、觀點最鮮明、表達最通暢的發言或文稿。

第二步驟:全班交流,相同觀點的整合和不同觀點的碰撞;鼓勵求異思維,倡導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以及批判性的閱讀。

(課堂討論、交流,辨明道理,把握文章命意)

教師介入討論及小結。

四、延伸拓展

1、再讀課文,思考一下:培養格物致知精神的主要途徑是什麼?

2、課外閱讀《發明的故事》中《最重要的是思想》一文,比較兩篇文章所強調的科學精神有何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試以《我所追求的科學精神》爲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議論文。

創新教學設計 篇六

教學目標:

1。 瞭解錄音新聞的特點;合理地安排順序。

2。 模擬播音,提高口頭表達能力;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口語和書面語自然結合。

3。瞭解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射成功的情況,學習參試人員團結協助、爲國作貢獻的精神。

重點難點:

重點:參試人員團結協助、爲國作貢獻的精神。

難點:錄音新聞的特點,模擬播音,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學生談論對新聞的認識。(新近發生的、有意義的;真實、準確、及時;標題、導語、主體、結尾和背景;)

隨着科技的發展,火箭上天已不是什麼稀奇事,我們經常在電視中看到火箭發射成功的盛況,而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電視還沒有走進千家萬戶,火箭發射還很不容易,你想了解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射成功的盛況嗎?今天我們藉助“錄音新聞”來回味一下那激動人心的一刻吧。

二、檢查預習情況

讀準下列加點字的音

翱翔停泊碩大傾斜參數經緯

運載氣氛瞬間沉寂協作悶雷

三、自讀感知,整體把握

1、本文很明顯有兩種文字,你能說出這兩種文字的不同作用嗎?

2、掌握本文的結構

明確:

1、黑體字報道的是事件,括號內的字是現場錄音和對錄音內容的說明。文字報道和現場錄音結合運用,更真實、全面地報道了事件,這是錄音新聞的主要特點。

2、第一部分(1—7段),報道火箭發射的情況。

第二部分(8—15段),報道運載火箭落水的情景。

第三部分(16段)寫對發射海區指揮所負責人的採訪。

四、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分角色朗讀(模擬播音)

組織方法:一學生讀黑體字,一學生讀劉長樂,一學生讀麻振,一學生讀王惠愨。其他同學表演括號內的內容。

要求:要注意語速、語調,把握感情。

2、學生評析。

3、探究練習:結合課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內容,體會下列句子在播音時所應有的感情、語速、語調。

(1)這裏藍天碧海,風平浪靜,陽光燦爛,運載火箭的水下發射試驗就要在這裏進行。

(2)頃刻間,火箭升高了,尾部的火焰也越來越長,如同一條出水巨龍,扶搖直上,騰空而去。

(3)各位聽衆,你們好,現在向你們報道我國由潛艇水下發射的運載火箭落水的實況。

教學設計 篇七

教學目標

1、會認“菜、園”等14個生字,會寫“卜、又”兩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

3、認識一些蔬菜,瞭解它們的一些特點。

教學重難點

認字、寫字和朗讀短文。

瞭解有關蔬菜的特點。

教學準備

各種蔬菜的圖片和詞卡。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同學們,你們平時最喜歡吃哪些蔬菜?你知道這些蔬菜種在哪裏嗎?(板書課題:菜園裏)

2、誰來讀一讀題目?全班齊讀。看到“菜”和“園”,你有什麼好辦法再見面就能認識它們呢?

(二)彙報交流,自主識字。

1、同學們,菜園裏的蔬菜可多啦!今天菜園裏的蔬菜瓜果來到我們的教室裏,想和我們交朋友,大家想和它們交朋友嗎?

2、請認識它們的同學來說說。教師相機板書蔬菜名稱。

3、這些生字詞裏面,有沒有你已經認識的?你是怎麼認識的?打開書本94頁。

4、在沒有老師的幫助下,你能自己認識其餘的生字嗎?能完成任務嗎?

5、現在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卡片,老師想看看你們是不是和蔬菜瓜果交上了朋友?我出示一種蔬菜,你們在自己的卡片裏找出這種蔬菜的名稱,舉起來,讓老師看看,然後一起讀一遍。咱們比一比,賽一賽,看誰找得快,找得準!你們準備好了嗎?

(三)學讀兒歌。

1、我們一起去看看,好嗎?書本95面。請小朋友們自己先讀一讀兒歌,不認識的字先讀一讀音節。

2、看見大家讀得那麼認真,老師也想讀一讀。請同學們認真聽,比一比,賽一賽,看誰最棒。

3、老師讀得好不好?讀得怎麼好?你們想讀好兒歌嗎?

4、那麼在讀兒歌之前先讀好這些生字。好!現在你們學着老師那樣帶着表情和感情去讀一讀兒歌,誇一誇美麗的菜園。

5、全班齊讀,小組賽讀,男女生分讀。讀後交流。

6、小結:咱們班的同學們真了起,老師很喜歡你們。蔬菜王國的小精靈知道你們認識了這麼多的蔬菜瓜果,她想考考你們,看看你們有多聰明!

(四)擴展延伸。

1、出示九種動物,這些小動物是蔬菜的管理員,你們喜歡哪個小動物呢?請學生上臺來翻出蔬菜並領讀。

2、再讀課文。

(五)書寫生字“卜”“又”。

1、瞧!這是誰?它們和同學們玩得真開心,可是現在有些累了,想回去休息。同學們,它們的家在哪兒呀?

2、誰給大家提個醒,要讓它們住得舒舒服服,該注意什麼呀?

3、書空。學生先描紅後寫。

(六)小結。

時間過得真快,同學們,我們就要離開菜園,告別這些蔬菜,讓我們再和這些蔬菜道聲再見,來親切地再叫一叫它們的名字。

教學設計方案 篇八

【教學目的】

1、瞭解文章敘事、寫景、抒情、議論相結合的寫作特點。

2、體會對偶手法的修辭作用,並能迅速辨認對偶句。

3、正確理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深刻含義。

【教學重點】

1、瞭解文章敘事、寫景、抒情、議論相結合的寫作特點。

2、正確理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深刻含義。

【教學難點】

1、正確理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深刻含義。

【教學時數】

三課時。

第一教時

教學目標

1、簡介時代背景及作者,指導學生朗讀全文。

2、師共同疏通課文大義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第一層。

教學過程

一、簡介作者及文章背景

范仲淹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主張“與民同樂”。

范仲淹,字XXX,XXX朝XXX家XXX家,諡號XXX,著有《XXX》。

二、範讀課文,注意句讀

三、正音,完成預習二、三

謫(zhé) 屬(zhǔ) 浩浩湯湯(shāng) 霪(yín)

霏(fēi) 檣(qiáng) 薄暮(bó) 讒(chán)

頃(qīng) 芷(zhǐ) 汀(tīng)

四、齊讀課文,注意句讀

五、學生自讀課文,力爭讀熟,體會作者的感情

六、師生共同分析課文第一段

1、指名學生朗讀第一段。

2、指名學生結合註釋翻譯課文。

重點詞語:謫 越 具 增 屬 予。(板書)

3、教師糾正,歸納總結:

第一部分(第1段):寫重修岳陽樓的背景和作記緣由。(板書)

4、齊讀課文第一段。

七、師生共同分析課文第二段

1、指名學生朗讀第二段。

2、指名學生結合註釋翻譯課文。

重點詞語:勝狀 湯湯 大觀 備 然則 遷客騷人 得無(板書)

3、教師糾正,歸納總結

第二部分第一層(第2段)概述岳陽樓的勝景,並由此提出“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爲下文鋪墊。(板書)

4、齊讀課文第二段。

八、總結本節課內容

第一部分屬於敘事,第二部分屬於寫景。

九、作業

1、複習本節課內容;

2、背誦課文。

3、預習三、四段。

【板書】

岳陽樓記

范仲淹(北宋)

第一部分:(1)寫重修岳陽樓的背景和作記緣由。(敘事)

第二部分:第一層(2)概述岳陽樓的勝景,並由此提出“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爲下文鋪墊。(寫景)

第二教時

教學目標

1、複習上節課內容。

2、分析課文2、3兩段。

3、體會對偶手法的運用。

4、找出所運用的表達方式。

教學過程

一、複習上節課內容

1、字詞:拼音、解釋。

2、齊讀、抽背。

二、新授第三段、師生共同分析

1、指名朗讀第三段。

2、指名結合註釋翻譯第三段。

重點詞語:若夫 排空 去國。

3、教者糾正、歸納、總結。

第三段寫物暗己悲,爲下文議論“不以己悲”伏筆。先寫景,後寫情,情景交融。(板書)

4、學生齊讀第三段。

三、師生共同分析第四段

1、指名朗讀第四段。

2、指名結合註釋翻譯第四段。

重點詞語:至若 春和景明 而或 把酒臨風

3、教者糾正、歸納、總結:

第四段寫景明則喜,爲下文議論“不以物喜”伏筆。先寫景,後情,情景交融。(板書)

4、學生齊讀第四段。

四、師生共同找出文中的對偶句

如:“銜遠山,吞長江”“日星隱耀,山嶽潛形”“沙歐翔集,錦鱗游泳”“長煙一空,浩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壁”

五、總結本節課內容

三、四段爲第二部分第二層兩段文字分寫“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物(景),一暗一明;情,一悲一喜,形成鮮明對照。其實,看起來是寫“異”,實際上是寫同。因悲和喜表現雖“異”,但本質相同,都是作者所反對的以個人容辱爲轉移的悲喜觀。這樣,就自然過渡到下文論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崇高思想境界上來。

六、自讀三、四段,力爭背誦

七、作業

1、複習本節課內容。

2、背誦課文。

3、預習最後一部分。

【板書】

岳陽樓記

范仲淹(北宋)

(3)物暗己悲,先寫景,後寫情,情景交融。

爲議論“不以已悲”伏筆。

第二部分:第二層(3、4)

(4)景明則喜,先寫景,後寫情,交融。

爲議論“不以物喜”伏筆。

第三教時

〖教學目標

1、複習上節課內容。

2、分析最後二部分。

3、理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積極意義。

4、總結全文。

〖教學過程

一、複習上節課內容

1、字詞:拼音、解釋。

2、齊讀、抽背。

二、新授第五段、師生共同分析

1、指名朗讀第五段。

2、指名結合註釋翻譯第五段。

重點詞語:求 古仁人 或異二者之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微斯人,吾誰與歸

3、教師糾正、歸納、總結第五段:

第三部分(5):抒發作者的闊大情懷和政治抱負被。

這裏自然總結出全文中心意思,“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回答,進一步揭示了古仁人和遷客騷人思想感情之“異”。這一句概括了古仁人的宏偉抱負,也表達了作者自己高遠的志向。

4、學生齊讀第五段、力爭背誦。

三、師生共同分析第六段

1、指名朗讀第六段。

2、指名結合註釋翻譯第六段。

3、教師總結。

第四部分(6)寫作這篇記的時間。

四、齊讀課文、力爭背誦

五、作業

1、複習本節課內容。

2、背誦課文。

3、預習下一課。

【板書】

岳陽樓記

范仲淹(北宋)

第三部分(5):抒發作者的闊大情懷和報負。

第四部分(6):寫作這篇記的時間。

教學設計方案 篇九

教學目標:

1、認識“倆”、“摘”等7個生字,正確書寫“球”這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有感情朗讀文中角色對話。

3、初步瞭解“地心引力”的知識,鼓勵學生留心身邊的科學,培養愛科學用科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瞭解地心引力的知識。讀好課文。

課前準備:學生預習新課。教師製作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花果山的桃子熟了,小猴子請他的好朋友小白兔一起吃桃子,可今天他們不用自己動手摘桃子了,地球爺爺已經用他的大手替他們把桃子摘下來了。地球爺爺的手是什麼樣的?今天大家一起來學習課文。(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認讀生字“球”。

3、學寫“球”字:(課件出示在田字格中的“球”字)怎樣才能把“球”字寫漂亮呢?請學生回答,引導學生髮現“王”變成“王字旁”後的區別。老師範寫,學生書空。

4、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地球的年紀已經很大很大了,他從形成到現在已經有45億年了,所以我們稱他是——地球爺爺。(板書:爺爺。)讓我們一起來親切地讀一讀。(齊讀。)誰能和地球爺爺打個招呼?(請學生說,表揚說話親切熱情的小朋友。)

二、創設情境,自讀識字。

1、創設情境,自讀課文。

告訴大家一個祕密,地球爺爺年紀大了,有幾個字他總是念不準。小朋友,我們能幫助他嗎?(能!)好!巧的是,他念不準的的字就在課文中。我們趕緊打開書,讀一讀課文吧。平時自己讀課文時,你會做些什麼?指名說,老師建議:把預習時圈記的生字和詞語多讀幾遍。(學生自由讀文,老師巡視瞭解學情。)

2、利用情境,認讀生字。

大家準備好了嗎?看,想要摘到花果山上的桃子,就要把這些生字給讀出來,就是這幾個字——(課件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誰能大聲地念給出來?指名認讀,隨機正音。(這時,課件上生字的拼音消失。)哎呀,拼音不見了,字也打亂了,現在誰還會讀?(隨機點讀、正音。)

開火車讀,引導學生自主識記生字。

3、認讀詞語,引導學生說更多的詞語。

三、情境繼續,研讀對話。

1、大家讀一讀課文的第一到三自然段,說說小猴和小兔在森林裏幹什麼,指導讀好“唱啊,跳啊,真高興!”

樹上的桃子長得怎麼樣?指導讀好“又大又紅”。

2、出示課件,又大又紅的桃子,真可口,我們再來讀讀桃子上的詞語,把它摘下來吧!學生讀詞語。

3、小猴想請小兔吃桃子,可是又大又紅的桃子高高地掛在樹上,該怎麼辦呢?認真讀一讀課文的四、五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什麼?

指名讀,聽後說說你知道了什麼,讀好“有禮貌的小猴”。

出示桃子掉下的課件,學生說說看到了什麼?你有疑問嗎?

4、自由讀課文的六到九自然段,注意讀好小動物的對話。

集體交流,指名逐個讀,評價提高,最後整合。

重點讀好:

(1)小兔:禮貌;很奇怪(適當加動作。)(2)小猴:很奇怪。(3)猴爸爸:笑着說。速度較慢。

指名學生分角色朗讀,其他同學把書立好。

你們想不想知道是怎麼回事?

5、自由讀一讀地球爺爺說的話,指名學生讀,其他同學說說聽後知道了什麼?

你讀懂了什麼?集體交流:

(1)地球有地心引力。帶領學生根據詞語初步理解意思,板書:地心引力;

(2)地心引力“很大很大”,“能”做很多事。根據課文,觀看課件,聯繫生活:①說一說“地球爺爺的手能……”

②有表情讀好這句話,讀出自豪高興的語氣。

6、地球爺爺真厲害,你們知道什麼是地心引力嗎?

老師演示磁鐵和曲別針的實驗

學生說說發現了什麼?

師小結:吸鐵石把曲別針吸過來的力就叫引力,地球爺爺一樣有這樣的引力,不過要比磁鐵的引力大得多。

7、列舉有地心引力的現象,教師演示紙飛機現象,總結地心引力現象。引導學生說一說生活中有地心引力的現象。

能不能把第十自然段讀好?再讀課文。指名讀。地球爺爺的年紀很大,指導讀慢,“很大很大”讀好,教師範讀,學生再讀,指名讀。

補充句子的練習:

地球爺爺的手能讓( ),能讓( ),能讓( )

8、師讀最後一段,學生讀。

說話練習:老師剛講完課,( )。

四、情境小結,拓展閱讀。

聽了地球爺爺的話,我不禁想起了這樣一個故事(課件播放相關畫面)——340年前的一天,有一個人在果樹下休息。忽然,“撲通”一聲,一隻蘋果從樹上掉了下來。這個現象很平常啊,卻引起了這個人的思考,後來他成了一名舉世聞名的科學家。他是誰——(牛頓。)一隻蘋果給牛頓帶來了什麼呢?大家課後可以問問家長、查查資料、看看書,下次我們再來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