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認識三角形人教版教學設計(精選5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5篇《認識三角形人教版教學設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認識三角形人教版教學設計》相關的範文。

認識三角形人教版教學設計(精選5篇)

篇1:《認識三角形》的教學設計

《認識三角形》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聯繫實際和利用生活經驗,通過觀察、操作、測量、聯想等學習活動,認識三角形的基本特徵,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初步認識三角形的底和高,感悟三角形的底和高的相互依存的關係。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認識三角形的基本特徵及底和高的活動中,體會認識多邊形特徵的基本方法,發展觀察能力和比較、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認識到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圖形,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產生學習圖形的'興趣和積極性。

教學重點:認識三角形的基本特徵,認識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學難點:懂得底和高的對應關係,會畫三角形指定邊上的高。

教學準備:小棒、三角板、導學案、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聯想揭題

師:剛纔,看到有一個家,你會想到什麼?

生:房子

師:(課前在黑板上畫好一幅房子示意圖)

下面請同學看黑板,板上有一幅房子圖,從圖中你可以想到我們學過的什麼 圖形?

生1-2-3:三角形、長方形--

師:根據我們已學的知識,你能在推理的基礎上,說一說,這節課我們學習什麼 ?

生:三角形

師:真棒! 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三角形的世界!(板書三角形)

二、探究新知

(一)認識三角形

1、想一想(聯想)

師:看到“三角形”,你想到了什麼?

生:

2、說一說(舉例)

師:從房子 圖上,我們找到了三角形,想想生活中的場景、結合平時觀察,你能從什麼地方的圖上找出三角形?

生:自行車上、電線杆上----

師:(出示圖片)我也在課前找了一些圖片,請大家一起來看一看

3、做一做(操作)

師:數學來源於生活。平時觀察中,我們能發現三角形,你能創造出三角形嗎?

生:能

師:(課前準備:3根小棒、方格紙、一副三角尺)

學生活動:

請你們拿出課前自己準備好的小棒,每人做一個三角形。

(請一個學生上前面擺)

師:你們是這樣擺的嗎?

生:是的

4、畫一畫

師:好,請同學們在紙上畫出一個三角形。同時思考什麼樣的圖形是三角形。

(學生畫三角形,請一生上黑板畫一個三角形)

師:表揚,畫好的同學有

師:請同學生們觀察我們擺出和畫出的三角形,聯繫生活的圖形說一說什麼樣的圖叫三角形?

生1-2-3-4-

師:這就是三角形的定義:板書

師:我們知道有三條線段首尾連接的叫三角形。讓你給它各部分起個名稱分別叫什麼呢?

生:

師:(顯示PPT三角形名稱)(板書3個頂點、3條邊、三個角)

教師:板書)如果在三角形的三個頂點上分別寫上三個不同的大寫字母,如:A、B、C,那麼這個三角形就是“三角形ABC”,也可以稱爲“三角形ACB”或“三角形BAC”等。

教師:再說說,三角形ABC的3條邊、3個角、3個頂點分別是什麼?3條邊:AB、AC、BC;3個頂點:A、B、C;3個角:∠A、∠B、∠C。

五、判斷三角形

師:同學們對三角形認識了,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的圖形哪個是三角形?

(PPT)

六、畫圖

師:大家對三角形的基礎知識掌握得很好,下面請同學們在導學案方格上任連三個點畫出三角形。

學生操作

師:(講解)你是如何畫的?

生1-2-3--

提問:觀察圖形,你有什麼發現?

引導學生髮現: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個點都能畫出一個三角形。

師:有沒有同學連在一條線上的三個點?你們爲什麼不連?

過渡:請大家用筆將這四個點都連起來,想象一下,現在這連好的圖形像我們屋頂的~生:樑

(二)、三角形的高

1、引出高的定義

師:(PPT)出示人字樑 這些線段中,哪一根最特殊?

生:中間的一根

師:爲什麼?

生:

師:(揭示高的定義)在數學上,人們把: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向它的對邊作一條垂直線段,這條垂直線段就是三角形的高,(板書:畫出三角形的高,標上直角標記,並在所畫線段的旁邊標出“高”字)這條對邊是三角形的底。(板書:底)

(黑板)隨之板書)強調:高要用虛線表示,並標上垂直符號。

PPT視頻 畫高

2、教學確定底 畫高

師:通過觀看,閉上眼睛聯想一下,畫高就和我們以前學的畫什麼差不多?

生:畫垂線

師:現在,你們一定能畫出三角形指定的高,請你畫一畫(完成導學案中的第4題)

叫學生上黑板畫一畫學生作高,師指導。

展示學生作業

讓學生說說如何作高的。

3、擺三角形的高

師:在擺的三角形上擺出它的高。你有什麼發現

4、畫出下面三角形各邊對應的高。

學生動手

三、鞏固練習

完成書第76頁練一練

講解

四、總結拓展

1、欣賞三角形元素的圖片、設計理念、三角形文化運用等

2、畫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高

篇2:認識三角形的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蘇教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第22~23頁,第24頁“想想做做”第1~3題。

【教材簡析】

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是“空間與圖形”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學習可以加深和拓展學生對三角形的認識,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積累一些認識圖形的經驗與方法。例題1首先提供現實背景讓學生從中找三角形,並說說生活中看到過的三角形,從整體上初步感知三角形。接着讓學生動手做出一個三角形,從而體會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並抽象出圖形,進而介紹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形成三角型概念。例題2則是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三角形三條邊的長度關係,發現三角形兩條邊的長度和大於第三邊。教材還安排來“想想做做”,讓學生通過畫圖、觀察、操作及時鞏固所學的知識。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進一步認識三角形;讓學生經歷合作探究的過程,自主發現三角形的三邊關係,並能利用關係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2、引導學生經歷探索、發現、創造、交流等有趣的數學活動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理解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分析概括能力,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

3、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判斷、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使其產生對生活的理性思維的數學習慣。

【教學重點】認識三角形的特徵。

【教學難點】探究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係。

【設計思路】

在學習活動中,學生對於一個知識點更多的是關注它是什麼,而忽視它爲什麼是這樣。因此在教學中添加了從以前學過的舊知識“角”中引出三角形,找到新舊知識間的生長點。在教學三角形的特徵後,回過來讓學生給三角形取名,讓學生明白“三角形”名稱存在的理由。既開闊了學生的知識視野,又加深了學生的知識理解。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激發興趣

1、圖形王國裏有許多圖形,今天老師要帶大家認識一個新的圖形(板書:認識)

2、你想通過這堂課的學習,瞭解這個新圖形的哪些方面呢?

【設計意圖:認識圖形正如認識人一樣,一般要知道它的名稱、形狀、特徵。三角形的名稱和形狀,學生以前的學習中已經初步認識,本課教學的重點在認識三角形的特徵。課前活動通過把“人”“物”進行關聯,有助於學生明白需要認識三角形的哪些方面。】

二、聯繫實際,引入課題

1、同學們,趙老師要來看看誰的眼睛最亮,誰的記性最好,準備好了嗎?

2、多媒體出示長方形、直角三角形、正方形、銳角三角形、圓。(2秒後隱去)提問:剛纔出現的圖形中哪種圖形最多?再看一遍。

3、繼續看下去,多媒體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圓。(2秒後隱去)

提問:和第一次比少了什麼圖形?再看一遍

4、同學們,在以前的學習中我們已經初步認識了三角形。(補充板書:三角形。)

【設計意圖:學生已經認識了三角形的名稱和形狀,通過這樣一個“比眼力”和“比記性”的遊戲活動,既讓學生一下子集中了注意力,又巧妙地在“多”與“少”的比較中一下子推出了“主人公”——三角形。】

5、(出示例題1的圖片)你能在這張圖片中找到三角形嗎?

在我們身邊你能找到三角形嗎?(指名說)在教室裏你能找到三角形嗎?

6、談話:生活中的許多物體上都有三角形,一起來看看。

【設計意圖:從在遊戲中找平面圖形中的三角形,到找實際照片中的`三角形,到找身邊生活中的三角形,強化了學生對三角形的視覺印象。】

三、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感受三角形的邊角特徵。

(1)談話:剛纔同學們在生活中找到了許多三角形,,那你能用老師提供的材料想辦法做出一個三角形嗎?(小組活動)誰來說說你是怎麼做的?

(2)交流:誰來說說你是怎麼做的?

①用小棒擺的。(你用了幾根小棒圍成的?)(板書:3根小棒)

②在釘子板上圍的。(把橡皮筋分成了幾段?)(板書:3段)

③沿三角尺的邊畫的。(你畫了幾條首尾相接的線段?)(板書:3條線段)

④用直尺在方格紙上畫的。(你畫了幾條首尾相接的線段?)(板書:3條線段)

(3)同學們真棒,都能用自己的方法做出了三角形。請看黑板,這個圖形認識嗎?請說出角各部分的名稱。你能把它變成一個三角形嗎?(指名到黑板上畫)

(4)你會把角變成一個三角形嗎?由角的各部分名稱,你能說說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嗎?(板書:3條邊、3個角、3個頂點。)

(5)通過剛纔的做一做和現在的變一變,你知道三角形有哪些特徵?現在你知道爲什麼這個圖形的名字是三角形了吧?

(6)你認爲還可以給它取個什麼名字?(板書:三邊形)

不過啊,我們生活中還是習慣叫它三角形。

【設計意圖:在學生做三角形活動中,更多的是讓學生在彙報怎樣做三角形中能夠關注到三角形的構造。通過讓學生把以前學過的角變成三角形的環節,溝通了知識之間的聯繫,讓學生明白三角形不僅可以來自生活的抽象,還可以來自知識的演變。更重要的是,從角過渡到三角形,學生很容易得到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另外,讓學生自己思考三角形名稱的由來,不僅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藉此進一步強化了三角形的邊角特徵。】

2、鞏固與過渡

(1)同學們會做三角形了,下面我們要在點子圖上畫出兩個不同的三角形。(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

師拿學生作業交流:你是怎麼畫的?(畫三角形時我們可以先確定它的三個頂點。)

(2)這三個點能畫在同一條直線上嗎?看來啊,只要三個點不在同一條直線上,兩兩相連就能夠畫出三角形,那麼是不是任意的三條線段都能圍成三角形呢?

3、研究三角形三條邊的關係。

(1)談話:老師給大家準備了長度分別爲10釐米、6釐米、5釐米、4釐米的四根小棒,任意選三根圍一圍,看看能否圍成三角形。可以把每一次所用小棒的數據記錄在作業紙的表格中。

(2)交流:誰來說說你選了哪三根小棒,能圍成三角形嗎?

(3)同學們每次都是選三根小棒,爲什麼有的能圍成三角形,有的不能圍成三角形呢,這裏面又有怎樣的奧祕呢?我們先來觀察這個三角形(6cm、5cm、10cm)。

(4)仔細觀察,比較三根小棒的長度,說說你有什麼發現?可以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引導學生髮現:6+5>10、6+10>5、5+10>6。

(板書:三角形兩條邊長度的和大於第三邊。)

(5)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來看這個三角形(4cm、5cm、6cm)的三條邊是不是也有這樣的關係?

指名交流:4+5>6、4+6>5、5+6>4。

(6)現在我們來看看這三根小棒爲什麼不能圍成三角形?(出示6cm、4cm、10cm。)

(7)出示(4cm5cm10cm):指出:再次說明兩條邊的長度和要大於第三邊,但現在有兩條邊的長度和等小於第三邊,所以不能圍成三角形。

請同學們思考:在判斷任意的三條線段能不能圍成三角形時,是不是要把所有的兩邊之和都算出來和第三邊作比較?

【設計意圖:探究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係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讓學生憑藉自己的探索發現三角形三條邊的關係,既理解了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的探索意識,學生也能對這部分知識有深刻的印象。可謂一舉數得。】

三、綜合練習,鞏固深化

1、老師這裏還有幾組線段要請同學們來判斷一下能不能圍成三角形。下面我們要採取搶答的形式,老師說開始,你就可以站起來回答,看看哪位同學的反應最快。好嗎?①6cm、9cm、3cm;②7m、6m、5m;③4dm、10dm、8dm。

【設計意圖:此題採用搶答形式,強化了學生自覺運用三角形圍成的快捷判斷方法的意識。其中,變化了數據後的單位名稱,用意是擴大知識的應用範圍。】

2、放學後老師還要去趟少年宮,請看(出示地圖),從學校到少年宮有幾條路線?走哪一條路最近呢?你是怎麼想的,能用今天的知識來解釋嗎?

3、拓展

(1)有一個活動角,已知這條邊是2cm,這條邊是5cm,請問第三條邊可以是幾釐米(填整數)?

(2)如果一個三角形的最短邊是5cm,另外兩條邊可以是幾釐米?

(3)如果三條邊的和是5cm,三條邊分別是幾釐米?

【設計意圖:這一題是開放題,有效地訓練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另外,第(1)小題的設計與新授過程中“由角演變成三角形”這一教學環節相呼應,又使他們進一步體會三角形三條邊的關係。】

四、全課總結

剛纔同學們都想了解新圖形的名字、樣子、特徵,現在都瞭解了嗎?誰願意把你瞭解的知識介紹給同學聽一聽。

篇3:認識三角形的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蘇教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第22~23頁,第24頁“想想做做”第1~3題。

【教材簡析】

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是“空間與圖形”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學習可以加深和拓展學生對三角形的認識,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積累一些認識圖形的經驗與方法。例題1首先提供現實背景讓學生從中找三角形,並說說生活中看到過的三角形,從整體上初步感知三角形。接着讓學生動手做出一個三角形,從而體會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並抽象出圖形,進而介紹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形成三角型概念。例題2則是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三角形三條邊的長度關係,發現三角形兩條邊的長度和大於第三邊。教材還安排來“想想做做”,讓學生通過畫圖、觀察、操作及時鞏固所學的知識。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進一步認識三角形;讓學生經歷合作探究的過程,自主發現三角形的三邊關係,並能利用關係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2、引導學生經歷探索、發現、創造、交流等有趣的數學活動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理解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分析概括能力,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

3、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判斷、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使其產生對生活的理性思維的數學習慣。

【教學重點】認識三角形的特徵。

【教學難點】探究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係。

【設計思路】

在學習活動中,學生對於一個知識點更多的是關注它是什麼,而忽視它爲什麼是這樣。因此在教學中添加了從以前學過的舊知識“角”中引出三角形,找到新舊知識間的生長點。在教學三角形的特徵後,回過來讓學生給三角形取名,讓學生明白“三角形”名稱存在的理由。既開闊了學生的知識視野,又加深了學生的知識理解。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激發興趣

1、圖形王國裏有許多圖形,今天老師要帶大家認識一個新的圖形(板書:認識)

2、你想通過這堂課的學習,瞭解這個新圖形的哪些方面呢?

【設計意圖:認識圖形正如認識人一樣,一般要知道它的名稱、形狀、特徵。三角形的名稱和形狀,學生以前的學習中已經初步認識,本課教學的重點在認識三角形的特徵。課前活動通過把“人”“物”進行關聯,有助於學生明白需要認識三角形的哪些方面。】

二、聯繫實際,引入課題

1、同學們,趙老師要來看看誰的眼睛最亮,誰的記性最好,準備好了嗎?

2、多媒體出示長方形、直角三角形、正方形、銳角三角形、圓。(2秒後隱去)提問:剛纔出現的圖形中哪種圖形最多?再看一遍

3、繼續看下去,多媒體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圓。(2秒後隱去)

提問:和第一次比少了什麼圖形?再看一遍

4、同學們,在以前的學習中我們已經初步認識了三角形。(補充板書:三角形)

【設計意圖:學生已經認識了三角形的名稱和形狀,通過這樣一個“比眼力”和“比記性”的遊戲活動,既讓學生一下子集中了注意力,又巧妙地在“多”與“少”的.比較中一下子推出了“主人公”——三角形。】

5、(出示例題1的圖片)你能在這張圖片中找到三角形嗎?

在我們身邊你能找到三角形嗎?(指名說)在教室裏你能找到三角形嗎?

6、談話:生活中的許多物體上都有三角形,一起來看看。

【設計意圖:從在遊戲中找平面圖形中的三角形,到找實際照片中的三角形,到找身邊生活中的三角形,強化了學生對三角形的視覺印象。】

三、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感受三角形的邊角特徵。

(1)談話:剛纔同學們在生活中找到了許多三角形,,那你能用老師提供的材料想辦法做出一個三角形嗎?(小組活動)誰來說說你是怎麼做的?

(2)交流:誰來說說你是怎麼做的?

①用小棒擺的。(你用了幾根小棒圍成的?)(板書:3根小棒)

②在釘子板上圍的。(把橡皮筋分成了幾段?)(板書:3段)

③沿三角尺的邊畫的。(你畫了幾條首尾相接的線段?)(板書:3條線段)

④用直尺在方格紙上畫的。(你畫了幾條首尾相接的線段?)(板書:3條線段)

(3)同學們真棒,都能用自己的方法做出了三角形。請看黑板,這個圖形認識嗎?請說出角各部分的名稱。你能把它變成一個三角形嗎?(指名到黑板上畫)

(4)你會把角變成一個三角形嗎?由角的各部分名稱,你能說說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嗎?(板書:3條邊、3個角、3個頂點)

(5)通過剛纔的做一做和現在的變一變,你知道三角形有哪些特徵?現在你知道爲什麼這個圖形的名字是三角形了吧?

(6)你認爲還可以給它取個什麼名字?(板書:三邊形)

不過啊,我們生活中還是習慣叫它三角形。

【設計意圖:在學生做三角形活動中,更多的是讓學生在彙報怎樣做三角形中能夠關注到三角形的構造。通過讓學生把以前學過的角變成三角形的環節,溝通了知識之間的聯繫,讓學生明白三角形不僅可以來自生活的抽象,還可以來自知識的演變。更重要的是,從角過渡到三角形,學生很容易得到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另外,讓學生自己思考三角形名稱的由來,不僅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藉此進一步強化了三角形的邊角特徵。】

2、鞏固與過渡

(1)同學們會做三角形了,下面我們要在點子圖上畫出兩個不同的三角形。(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

師拿學生作業交流:你是怎麼畫的?(畫三角形時我們可以先確定它的三個頂點。)

(2)這三個點能畫在同一條直線上嗎?看來啊,只要三個點不在同一條直線上,兩兩相連就能夠畫出三角形,那麼是不是任意的三條線段都能圍成三角形呢?

3、研究三角形三條邊的關係。

(1)談話:老師給大家準備了長度分別爲10釐米、6釐米、5釐米、4釐米的四根小棒,任意選三根圍一圍,看看能否圍成三角形。可以把每一次所用小棒的數據記錄在作業紙的表格中。

(2)交流:誰來說說你選了哪三根小棒,能圍成三角形嗎?

(3)同學們每次都是選三根小棒,爲什麼有的能圍成三角形,有的不能圍成三角形呢,這裏面又有怎樣的奧祕呢?我們先來觀察這個三角形(6cm5cm10cm)。

(4)仔細觀察,比較三根小棒的長度,說說你有什麼發現?可以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引導學生髮現:6+5>106+10>55+10>6

(板書:三角形兩條邊長度的和大於第三邊)

(5)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來看這個三角形(4cm5cm6cm)的三條邊是不是也有這樣的關係?

指名交流:4+5>64+6>55+6>4

(6)現在我們來看看這三根小棒爲什麼不能圍成三角形?(出示6cm4cm10cm)

(7)出示(4cm5cm10cm):指出:再次說明兩條邊的長度和要大於第三邊,但現在有兩條邊的長度和等小於第三邊,所以不能圍成三角形。

請同學們思考:在判斷任意的三條線段能不能圍成三角形時,是不是要把所有的兩邊之和都算出來和第三邊作比較?

【設計意圖:探究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係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讓學生憑藉自己的探索發現三角形三條邊的關係,既理解了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的探索意識,學生也能對這部分知識有深刻的印象。可謂一舉數得。】

三、綜合練習,鞏固深化

1、老師這裏還有幾組線段要請同學們來判斷一下能不能圍成三角形。下面我們要採取搶答的形式,老師說開始,你就可以站起來回答,看看哪位同學的反應最快。好嗎?

①6cm9cm3cm②7m6m5m③4dm10dm8dm

【設計意圖:此題採用搶答形式,強化了學生自覺運用三角形圍成的快捷判斷方法的意識。其中,變化了數據後的單位名稱,用意是擴大知識的應用範圍。】

2、放學後老師還要去趟少年宮,請看(出示地圖),從學校到少年宮有幾條路線?走哪一條路最近呢?你是怎麼想的,能用今天的知識來解釋嗎?

3、拓展

(1)有一個活動角,已知這條邊是2cm,這條邊是5cm,請問第三條邊可以是幾釐米(填整數)?

(2)如果一個三角形的最短邊是5cm,另外兩條邊可以是幾釐米?

(3)如果三條邊的和是5cm,三條邊分別是幾釐米?

【設計意圖:這一題是開放題,有效地訓練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另外,第(1)小題的設計與新授過程中“由角演變成三角形”這一教學環節相呼應,又使他們進一步體會三角形三條邊的關係。】

四、全課總結

剛纔同學們都想了解新圖形的名字、樣子、特徵,現在都瞭解了嗎?誰願意把你瞭解的知識介紹給同學聽一聽。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三角形的意義,掌握三角形的特徵和特性,。

2經歷度量三角形邊長的實踐活動,理解三角形三邊不等的關係

3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動手操作、培養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4讓學生樹立幾何知識源於客觀實際,用於實際的觀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教學難點;

懂得判斷三角形三條線段能否構成一個三角形的方法,並能用於解決有關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聯繫生活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或表面是三角形?請收集和拍攝這類的圖片。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讓學生說說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是三角形的。展示學生收集的有關三角形的圖片

2播放錄像

師:接下來來看老師收集的到的一組有關三角形的錄像資料。

3導入新課。

師:我們大家認識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來簡單,但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用處,看來生活中的三角形無處不在,三角形還有些什麼奧祕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三角形的認識)

三、師生互動引導探索

(一)三角形的意義:

1活動。要求:(1)每個小組利用教師事先爲其準備的三根小棒,把小棒看成一條線段,利用這三條線段擺一個三角形。比一比,看哪一個小組做得最快!

(提供的小棒有一組擺不成的。)

2學生拼圖時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請同學一起來觀看做得有代表性和做得有特色的圖案(展示學生所擺的圖)

請同學們一起做裁判,看看哪些是三角形?[學生會認爲(1)、(2)、(3)(4)爲三角形,但對(2)、(3)(4)有爭議]

師:那你認爲怎麼樣的圖形纔是三角形?到底這幾個圖是不是三角形呢?同學們可以從書上找到答案!請學生閱讀課本的內容。

板書:三條線段圍城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因此判斷圖案(2)(3)(4)不是三角形。

判斷:下面圖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

3.教師問:除了三角形概念,書中還向我們介紹了什麼?

(1)三角形的邊、角、頂點

(2)三角形表示法;

(3)三角形的高和底

(二)三角形的特性:

1課件出示自行車、屋檐、吊架等三角形的圖片,爲什麼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

2解決這個問題,下面我們先做個試驗:

出示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教具,讓學生試拉它們,並思考,你發現了什麼?

3要使平行四邊形不變形,應怎麼辦?試試看。

4那些物體中用到三角形,你知道爲什麼了嗎?三角形的這種特性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在今後學習數學的時候,我們應該多想想,怎樣把數學中的有關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三)三角形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1師:在我們圍三角形的時候,有一組同學的三條線段圍不成三角形,看來不是任意三個小棒就可以圍成三角形,這裏面也有奧祕。

這與它三條線段的長短有關。現在我們就來討論這個問題——到底組成三角形的這三條線段有什麼特點?

2學生小組活動:(時間約6分鐘)。

下列每組數是三根小木棒的長度,用它們能擺成三角形嗎?(學生每回答一題後就利用電腦動畫進行演示:三條線段是否能組成三角形)

(1)6,7,8;(2)5,4,9;(3)3,6,10;

你發現了什麼?

3學生探討結束後讓學生代表發言,總結歸納三角形三邊的不等關係。學生代表可結合教具演示。

教師問:我們是否要把三條線段中的每兩條線段都相加後才能作出判斷?有沒有快捷的方法?(用較小的兩條線段的和與第三條線段的大小關係來檢驗)。

4得到結論: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電腦顯示)。

教師問:三角形的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那麼,三角形的兩邊之差與第三邊有何關係呢?

感興趣的同學還可以下課繼續研究。

5鞏固練習:爲了營造更美的城市,許多城市加強了綠化建設。這些綠化地帶是不允許踩的。(電腦動畫演示有人斜穿草地的實踐問題)。他運用了我們學習過的什麼知識?

6(1)有人說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走兩米多,你相信嗎?爲什麼?

(由學生小組討論後回答。然後電腦演示籃球明星姚明的身高及腿長,以此來判斷步幅應有多大?)

7有兩根長度分別爲2cm和5cm的木棒

(1)用長度爲3cm的木棒與它們能擺成三角形嗎?爲什麼?

(2)用長度爲1cm的木棒與它們能擺成三角形嗎?爲什麼?

(3)在能擺成三角形,第三邊能用的木棒的長度範圍是

四、反思回顧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認識

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

特性:穩定性

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篇4:認識三角形的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三有形P59、60、61。

教材簡析:《三角形的認識》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第一課時,本課是六年制數學第二學段“空間與圖形”中的學習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認識了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對三角形有了直觀地認識,已經能從平面圖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節課主要是幫助學生在原有的感性認識基礎上,理解三角形的意義,掌握它的特徵,爲今後進一步學習其他幾何圖形的有關知識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1、在原有的認知基礎上,通過自學書本、觀看視頻講解,逐步認識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各部分名稱並概括出三角形的定義;學會用符號語言表示三角形。

2、認識三角形的高和底,會畫三角形的高。

3、聯繫生活實際、通過實驗操作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及其應用,感受到三角形的三邊長度固定,形狀大小就確定的穩定性的本質。

4、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生活。

教學重點:三角形的概念,感知穩定性。

教學難點:高的畫法和意義。

教學預設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孩子們,三角形,你認識了嗎?(認識了)

相信大家已經進行了自學,認真看過學習視頻了,那今天這節課我們要做些什麼呢?

二、彙報自主學習導學單

1、畫三角形、揭示概念

(1)請小老師上臺畫三角形。

(2)什麼叫三角形呢?師板書:由3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3)哪位小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下,你對“圍成”二字的理解呢?

強調出:三角形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

(4)還知道三角形有()個頂點、()條邊、()個角?師板書:3個頂點、3條邊、3個角

2、學會用符號語言表示三角形

爲了表達的方便,現在可以給這個三角形取個名字了吧!

引導說出:三角形ABC,師標出字母ABC

說一說角A角B角C,各條線段的名稱。

3、認識三角形的高和底,會畫三角形的高

(1)彙報導學單上高和底的概念

(2)“三角形高的認識”學習視頻回顧

(3)找出黑板上三角形的3組頂點與對邊。揭示板書:3條高

(4)同桌交流導學單上畫高的過程

(5)指名板演:作高

4、三角形的穩定性及應用

(1)交流導學單上第5小題。師板書:穩定性

(2)拿出學具,拼擺三角形及四邊形

(3)同桌互相交換,拉一拉,談發現;前後排的同學轉過來比一比,談發現。

(4)說一說生活中哪裏有應用到三角形的穩定性呢?

三、鞏固練習、應用新知

1、快速找出對應的頂點和對邊

2、請畫出下面三角形中指定底邊上的高。

三角形的認識——姜微微

(1)實物投影校對。

(2)直角三角形中,兩條直角邊互爲高和底。

(3)利用第3個三角形找一找外高,指一指。

3、實踐操作

篇5:國中數學《認識三角形》教學設計

國中數學《認識三角形》教學設計

認識三角形

教學目的

掌握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中線、高線的概念,並會畫出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中線、高線,特別注意鈍角三角形高的畫法.讓學生從實踐中得到三角形的三條中線、角平分線、高分別交於一點,直角三角形三條高的交點就是直角頂點,鈍角三角形有兩條高位於三角形的外部.

重點、難點

1.重點:三角形角平分線、中線、高的概念及其畫法. 2.難點:鈍角三角形高的畫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

1.什麼叫角平分線?如何畫一個角的平分線?

2.已知A、B分別是直線l上和直線l外一點,分別過點A、點B畫直線l的垂線.

l A

3.三角形按角分類可分爲哪幾種?

二、新授

今天我們要學習三角形中的三種重要線段中線、角平分線和高.

1.三角形的中線:三角形的一個頂點與它的對邊中點的連線叫三角形的中線.如圖,點D是BC邊的中點,即AD是△ABC的中線.

問:三角形有幾條中線?若已知AD是三角形的中線,你可得到什麼結論?

2.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三角形內角的平分線與對邊的交點和這個內角頂點之間的線段叫三角形的角平分線.

如圖,2,那麼CE是△ABC的角平分線.

問:三角形有幾條角平分線?三角形的角平分線和角平分線有什麼不同?

3.三角形的高:過三角形頂點作對邊的垂線,垂足與頂點間的線段叫三角形的高.

如圖BFAC,垂足爲F,則BF是△ABC的高,三角形有3條高.

例1.如圖△ABC,邊BC上的高畫得對嗎?爲什麼?

[分析]根據三角形高的概念,BC邊上的高應是BC邊所對的頂點 A向BC作垂線,頂點A與垂足間的線段,所以(1),(2),(4)都錯了,只有(3)是對的.

4.做一做:讓學生拿出昨天做的三個銳角三角形. (1)分別畫出中線、角平分線、高.

(2)你能用摺紙的辦法得到這些線段嗎?試一試.

(只要求折出一條中線、一條高,一條角平分線)

(3)把銳角三角形換成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再試一試.

將你的結果與同伴進行交流.

5.議一議:

(1)一個三角形中三條中線(高、角平分線)之間的位置關係怎樣?

[三條中線交於一點,三條角平分線交於一點,三條高所在的直線交於一點]

(2)一個三角形的'三條中線(角平分線)的交點與三角形有怎樣的位置關係?

[三條中線(角平分線)相交於一點,這一點在三角形內部]

(3)直角三角形的三條高,它們有怎樣的位置關係?鈍角三角形呢?

[直角三角形有一條高在三角形內部,另外兩條就是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三條高的交點就是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頂點,鈍角三角形有一條高在形內,兩條高在形外,三條高所在的直線的交點在形外.]

(4)你能折出鈍角三角形的三條高嗎?

三、鞏固練習教科書第62頁練習.

第l題 也可以讓學生剪下一個等腰三角形,用摺紙的方法驗證底邊上的高、中線、角平分線互相重合.

四、小結:

三角形的三種重要線段中線、高、角平分線的概念. 2.三角形的中線、高、角平分線的畫法. 3.三角形的三條中線(高、角平分線)之間的位置關係以及它們與三角形間的位置關係.

五、作業 補充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