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草原》教學設計(多篇)

《草原》教學設計(多篇)

國小語文《草原》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要求:

1、掌握生字詞,理解重點句。

2、按作者進入草原以後所經歷事情的順序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理解課文內容,歸納中心思想。指導學生感情朗讀課文。

4、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偉大祖國地域遼闊、景色秀麗,她是各族人民團結友愛的大家庭。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必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裏再現課文所描寫的生動情景。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理解重點句子。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課間,我們欣賞了優美的旋律,觀看了草原美麗的景色,你有什麼感受?草原的確是一個遼闊無比、景色迷人、令人嚮往的地方。這節課,我們就跟隨作者老舍先生一起走進草原,觀賞草原美麗的景色。

二、檢查預習

同學們已經預習了這篇課文,我們知道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如果把這5個自然段分成兩大部分,你會怎樣分?

如果讓你用一個字概括你讀了這篇課文的整體感受,你會用哪一個字?圍繞着“美”,寫了草原的景美和草原的人美。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接下來,請你選擇你喜歡的部分朗讀,邊讀邊在旁邊寫上你的體會。

四、精讀課文,欣賞佳句

1、剛纔交流的是景美的同學請舉手,看來美好的事物人人喜歡。老師也喜歡第一自然段。同學們默讀第一自然段,仔細找一找這一自然段一共描寫了幾種景物?你最喜歡哪種景物?爲什麼?

2、集體交流,指導有感情朗讀

(1)草原的天

爲什麼喜歡草原的天?他和別的地方的天什麼不同?怎樣讀出它的特別之處?

作者想高歌一曲表示滿心的愉快,你想怎樣表示你滿心的愉快?

(2)小丘和小丘上的羊羣

交流爲什麼喜歡這部分?引導學生說出把羊羣比做了白色的大花,把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比做了綠毯。

(3)草原上的駿馬和大牛

交流爲什麼喜歡這部分?引導學生說出通過“回味”這個詞可以看出把駿馬和大牛當作人來寫,更突出草原的美麗景色。

(4)讓學生跟隨畫面複述第一自然段

(5)作者想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讚美草原,老師這也有一首讚美草原的詩,播放課件——《永遠的草原》

3、草原上的人熱情好客,你是通過那些句子體會的?

(1)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羣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羣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

(2)大家的語言不同,心可是一樣的。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說你的,我說我的,總的意思是民族團結互助。

(3)是什麼讓蒙古族和漢族人民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

(4)聯繫文章內容,體會“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意思。

四、小結

這節課,同學們的收穫一定很多,你願意和大家分享你的收穫嗎?

五、作業

1、設計廣告語。假如你是個導遊,請設計出介紹內蒙古草原情況的廣告語。

2、我們的家鄉山美水美人也美,仿照課文做一個寫景敘事的小練筆。

《草原》教學設計 篇二

一、設計理念

讓學生成爲學習中的發現者、探究者,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探究實踐中,在品詞析句中感悟錫林郭勒大草原的美麗和歡騰;掌握抓重點句讀懂段落內容的方法,體會文段的表達特點,背誦積累、學習運用。

二、教學目標

1、會認闊、僅、鷹、牧、騎等19個生字,會寫闊、丹、鈴、閒、偶、爾、騎等13個字,理解10個詞語。

2、在探究實踐中理解課文內容,領悟“抓重點詞句讀懂段的內容”的方法。

3、在品詞、品句、品讀中品悟語言的表達效果,探究領悟“總一分”的表達形式,並學習運用。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自然段。

三、教學重、難點

1、讀懂課文內容,體會錫林郭勒大草原是個美麗而歡騰的世界。

2、在自主的探究實踐中,掌握“抓重點詞句讀懂段的內容”的方法,探究領悟“總一分”的表達形式,並學習運用。

四、教具準備:課件、字卡、詞卡等

[教學過程]

一、引疑激趣,激發探究熱情

1、理清文章脈絡:草原不僅美麗,還是個歡騰的世界。

2、自由讀第一、二自然段,初步探究:從哪裏感受到了草原的美麗?

[設計意圖:以問題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產生研究課文內容的興趣]

二、合作探究,感悟草原“美”

(一)品讀探究,感悟野草美。

1、哪些句子是描寫野草的?誰來讀一讀?(相機感悟句子)

2、在評價過程中,品析“滿眼”“一直”,品讀“藍天下面,滿眼綠色,一直伸向遠方”,感悟野草的綠、多,以及草原的廣闊。

3、品讀“平原上、山嶺上、深谷裏,覆蓋着青青的野草”,讓學生邊讀邊想象草原上沒有一處不覆蓋着野草,體會草多。

4、創設情境,品析“沒過”。(你是十來歲的孩子,如果讓你站在草原上野草最深的地方,草會長到你的什麼地方?草比你高還是比你矮?)體會野草多、高、趣。

5、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不同的感受(野草的多、高、趣)。

[設計意圖:1、“品詞、品句、品讀”是體現閱讀教學工具性的有效方式,抓住詞眼讓學生比較、揣摩、體會,突現了“以讀悟語+以讀悟情=以讀代講”。2、在學生的學習彙報中,隨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的訓練,突出了閱讀教學“以讀悟語”和“以讀悟情”的要求。]

(二)展開想象,感受湖水的神奇。

1、默讀描寫湖水的句子,質疑探究。(讀了這個句子,你有什麼不懂的嗎?你想提什麼問題?)

[設計意圖: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十個問題更重要。大膽放手讓學生質疑,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

預設學生可能會提出下面的問題:A 爲什麼說水面像神話故事裏的寶鏡?B “嵌着”是什麼意思?

2、圍繞提出的問題進行小組合作探究、討論。可以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展開想象,也可以藉助工具書解決問題。

3、彙報交流:A 通過想象神話故事中的寶鏡的樣子、作用,體會草灘湖水的神奇、美麗。B 結合圖片、生活體驗探究感悟詞語“嵌着”的意思。

[設計意圖:用實物展示或課件演示等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出現在學生面前的漢字就不再是抽象的符號,而是每個字都像一首詩,像一幅畫。]

4、探究拓展。

神話般的寶鏡映出了太陽的七彩光芒,還映出了什麼?請同學們展開想象,按這樣的句式表達自己的想法:

高低不平的草灘上,嵌着一窪窪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_______,映出_________,映出______,還映出_________,就像神話故事裏的寶鏡一樣。

[設計意圖:用填空的方式將對文本的感悟和語言的訓練有機結合起來,起到了以說促悟的效果,體現了閱讀教學積累運用、讀寫結合的要求。]

(三)小結回顧,感情背誦。

1、同學們,這一段作者爲我們描繪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先是青青的野草,再展現了( ),最後是( ),錫林郭勒大草原真是(美麗)極了!結合板書師生合作總結

2、練習背誦第二段,積累語言。

[設計意圖:“感悟、積累、運用”是語文閱讀教學的三個層次。在課堂上加強背誦的訓練,是豐富學生語言積累的途徑之一,有了厚實的語言積累,才能解決怎樣說寫的問題。]

(四)探究發現文段的表達形式,掌握理解段落內容的方法,學習運用。

1、再讀課文的第一、二自然段,你發現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繫嗎?

(第二自然段是圍繞第一自然段來寫的,第一自然段是概括地寫,第二自然段圍繞第一自然段具體地寫。)

師揭示:閱讀課文時,抓重點句就能理解段落的內容。這是一種讀書的方法。

2、閱讀課文的第三、四自然段,看這部分是圍繞哪句話寫的?(草原是個歡騰的世界。)

(1)從這句話我們就可以知道,第四自然段是寫什麼?(寫草原是個歡騰的世界)。

(2)師總結:你們看,我們抓住了重點句子“草原是個歡騰的世界”,很快就理解了第四段寫了什麼,這是一種讀書的好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自主的探究實踐中發現文段的表達特點,掌握讀懂段落內容的方法,既能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又能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

三、自主探究,品讀悟情,感受草原的“歡騰”

1、自由讀,並小組交流:你從哪裏體會“草原是個歡騰的世界”?並出示思考題(略)

教師引讀課文第二部分,感悟草原的“歡騰”。

四、探究發現,學習表達

1、仿說練習:我們的校園不僅美麗,還是個歡騰的世界。

(要求抓住事物的特點,運用平時或在課中積累的詞語說出校園的靜態或動態的美。)

(1)說一個片段:校園是個美麗的地方。

(2)說一個片段:校園是個歡騰的世界。

(3)仿照課文,從兩方面來說:校園不僅美麗,還是個歡騰的世界。(學生任選一方面說)

2、學生練說、展示、評價。

五、總結

草原教學設計 篇三

教材簡析

這篇文章是大作家老舍第一次來到內蒙古大草原時的感受,遼闊美麗的草原景色、熱情好客的內蒙古人民,都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按照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來完成整篇文章,首先描繪了一幅一碧千里而不茫茫,即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的奇麗的草原美景,接着描寫了人們盛大熱情的歡迎場面,最後是草原聯歡、把酒話別的情形直至以“蒙汗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收束全文。全文脈絡清晰,行文流暢而且語言優美,既不失純樸簡練的語言風格,有呈現生動感人的氣息。

學習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引導學生感受充滿詩意的草原風光與民族風情,體會作者對草原的熱愛和對民族團結的讚頌之情;二是在閱讀中體會表達上的一些特點,並積累語言。

一、設計理念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一切爲孩子的發展”是本次課改的主旨,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充分考慮學生實際,引導學生閱讀方法,然後放手讓他們大膽地去進行閱讀實踐,在讀中找(批畫),讀中思,讀中議,讀中悟,再通過感情朗讀,表達自己對文章的感情和體會,設法使學生能在整篇課文的學習過程中,始終激情滿懷,積極主動,並能自覺地與學習夥伴合作探究。另外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還要努力體現聽、說、讀、寫等語文素養的實踐活動,力求整體推進,全面提高。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自學本課生字新詞,能聯繫生活實際和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

(2)體會句子含着的意思,弄清本文的思想內容。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讓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讀優美句段,感受草原綺麗風光和蒙族兄弟姐妹的熱情好客。

(3)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

3、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積累優美的語言。

(2)學習本文邊描繪邊議論抒情的描寫自然景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結合課文體會“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三。教學重點

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中再現課文所描述的景象,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四。教學難點

通過對重點語句的理解來把握文章的內在思想感情。

五。教學過程

(一)觀看錄像,導入新課

1.播放草原風光錄像,學生邊看邊想怎樣概括地描述草原的綺麗風光。

2.同桌交流,概括草原的綺麗風光。

3.師:誰來給大家描述一下草原美麗的風景?

生:那裏天是那麼藍,飄着幾朵白雲,那一望無際的天底下是成羣的牛羊。放羊的姑娘手裏拿着鞭子,正在高歌一曲。

生:蔚藍的天空中飄着白雲,一眼望不到邊的草原上,牛羊在悠閒地吃着草,清清的湖水泛着微波,此情此景真使人難忘。

4.師:今天老師和你們去草原看看那裏的優美風景和熱情的蒙族人民。

[點評:用錄像的畫面展示草原美麗的風光,引人入勝,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的同時,讓學生初步感知草原的美景,營造審美化的課堂教學情景,爲後面各環節的教學做好鋪墊和銜接。]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自由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每個字音。同桌互讀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2.繼續自由讀課文,要求一定要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3.指名朗讀(或開火車讀),檢查是否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學生依據讀得正確流利的標準自評,互評)

4.默讀全文,想一想文章的主要內容。同桌交流。

5.指名說。

生:這篇文章主要講了草原的美麗風光和熱情好客的蒙族人民。

生:課文主要講了草原的迷人景色和蒙漢兩族的深情厚誼。

[點評:讀準每個字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是閱讀教學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整體把握和深刻理解課文的基礎。]

(三)理清文章脈絡,初步理解文章內容

1.默讀課文,找一找作者都去了哪些地方,畫出有關語句。

(初見草原――接近陳巴爾虎旗――蒙古包外――蒙古包內――蒙古包外)

2.同桌或小組交流。

3.反饋層次劃分的情況。

4.自由讀課文,想想,在這五個地方,作者各寫了什麼呢?給每段加個小標題。

(草原美景、歡迎遠客、親切相見、熱情款待、聯歡話別)

5.教師作必要指導。

[點評:小標題不同於段落大意,因學生這方面的練習較少,教師有必要作相關指導。]

6.四人小組交流,互評。

7.反饋。

(四)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體會草原靜態美。

(1)師: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1自然段,想一想老舍筆下的草原是一幅什麼樣的美景,你又有什麼感受?

(2)同桌或前後同學交流。

(3)全班反饋討論。

師:哪位同學願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的感受呢?

生:“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到處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這句話使我感受到了草原美得像一幅賞心悅目的風景畫。

生:我感受到了草原的色彩特別美。

師:你的感受很好,作者描寫草原色彩,突出了哪種顏色?請同學們再認真讀課文,找出描寫草原色彩的句子好好讀一讀,想一想,作者是怎樣突出描寫草原色彩的。(學生認真讀課文,自由交流)指名朗讀描寫草原色彩的句子。

師:大家一起說,作者用哪個字突出了草原的色彩,爲什麼?

生:(齊答)綠色,因爲草是綠色的,寫草原的顏色就要突出一個“綠”字。

生:作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小丘比作了中國畫。

生:還運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

師:找一找哪點運用了誇張的手法。一起讀運用誇張手法的句子。

生:我讀了以後感受到草原的美是一種靜態的美。

師:怎麼見得呢?

生:課文中只寫了草原到處一片綠色,沒寫聲音,還寫道:“在這境界裏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着草原的無限樂趣。”

師:看到這麼美的中國畫,該怎樣讀來表現草原這綺麗的風光,表達出作者和你自己的心情呢?

生:我認爲該用欣賞的語氣來讀。

師:你能不能試着讀一讀。

生:老師,我認爲該用高興的語氣來讀。

師:爲什麼呢?

生:因爲看到這麼美麗的景色,我的心情一下好起來了,所以我認爲該用高興的語氣讀。

師:你的感受也很獨特,你來讀一讀好嗎?(學生朗讀,其他同學評價。)

師:你們讀得都不錯,老師聽了以後,眼前彷彿展現了一幅美麗的中國畫。

[點評:通過學生的自讀自悟,讓學生有了自己不同的感受,用不同的語氣來朗讀課文,尊重了學生的獨特體驗,這也是閱讀教學中,學生個性化閱讀的體現。]

師:還有哪位同學想談談你的感受?

生:四面都是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從這句話中,我感受到了草原是碧綠的。

生:我認爲還是草原的色彩美。

師:作者還是用靜態美的描寫手法,寫出了草原的色彩美。這裏有個關聯詞“是……也是……”誰能用它來說一句話呢?

生:老師不僅是我們知識的傳授者,也是我們的好朋友。

(3)師:哪位同學還想談談自己的看法?(生回答略)

師:同學們都讀得格外認真,都有很真切的體會,那就讓我們用讀來把我們的不同感受表達出來吧。(自由讀,同桌交流讀,指名讀)

[評析:教學中充分體現出了閱讀教學以讀爲本,教師採用了巧妙的方法爲學生示範,讓學生通過反覆的朗讀,來感受草原的美麗。抒發自己的情感,真切地感悟到草原的美,感悟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無限魅力,既增強了教學效果,也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

2.師:我們在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時,採用了什麼學習方法呢?

生:我們用的學習方法是“讀―思―議―讀”的方法。

師:請同學們就用這種學習方法,小組內學習課文2~5自然段,注意在書中作好批註。(學生四人小組學習,教師巡迴指導)

[評析:教是爲了不教,教師要善於在教學中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運用這種方法去自學,這才達到了教的目的,同時教師也突出了自己的指導作用,真正體現了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

(1)師:哪個小組的同學想談談你們的感受?

生:“忽然像一陣風吹過……這是主人歡迎遠客”。從這段話中,我感受到了草原人民是那麼好客。

生:老師,我們小組認爲,這句話不僅寫出了草原人民的好客,而且寫得很美,駿馬疾馳襟飄帶舞的迎客隊伍像一條彩虹飛過來,我想他們一定穿得很鮮豔纔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師:你們都談得很有見解,能把你體會到的美用朗讀的方式表達出來嗎?

生:老師我認爲語速要讀得快些,這句話除了寫色彩美,還寫了草原牧民縱馬疾馳的場面。

師:這又是一種什麼寫作手法呢?

生:動態描寫。

師:請你試着讀一讀,好嗎?

(2)師:謝謝你給大家帶來美的感受,哪個小組的同學還願意彙報你們的感受?

生:“初入草原,聽不見……忽飛忽落的小鳥。”從這句話中我體驗到了草原的安靜。

師:不錯,草原爲什麼會這樣安靜呢?請大家默讀下面的內容,看看能發現什麼?

生:老師,我知道了,那是因爲草原太大了。課文裏寫“汽車走了一百五十里,纔到達……”人們驚歎“呵!”表示走了一百五十里路突然見到一條明如玻璃的河時很驚喜。

師:很好!誰說說你對“快了,快到了!”這句話的體會呢?

生:我想,人們坐車跑了一百五十里路,突然見到了河,見到了牛羊,隱隱聽到鞭子聲,急着要見到草原牧民。

[評析:教師能根據學生的回答,因勢利導,把學生帶入課文的主要內容,讓學生感受草原的遼闊。]

生:“也不知道怎麼的,就進了……聽者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我從這段話中,體會到了草原人民的熱情好客。

生:我認爲這段話還寫出了蒙古的風俗特點,淳樸、好客、熱情、大方。

生:這段話也體現了蒙漢兩族的深情厚誼。

師:能把你們的感受通過朗讀體現出來嗎?(生有感情地朗讀)

生:老師,我們組認爲,最後一段也表達了蒙漢兩族的友誼。

生:這部分還表達了人們愉快地相見,盛情地款待,讓主客忘了回家,忘了太陽已經偏西。

3.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試着背下來,和小組同學交流。

(五)配樂朗讀,感情昇華

1.在《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的歌聲中,朗讀全文。

2.選擇自己喜歡的詞句抄在《好詞佳句本》中,和同桌交流一下。

3.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試着背下來,和小組同學交流。

[評析:學生體會了草原美和人情美后,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詩句,對文章的感受得到昇華,學生與作者、與文本產生了感情的共鳴。這時的朗讀,是孩子們發自肺腑的讚歌。]

4.以小組爲單位,試着設計板書,歸納文章大意和中心。

5.反饋歸納板書設計。

《草原》優秀教師教學設計 篇四

教材分析:

《草原》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主要講述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進入內蒙古大草原時所看到的美麗景色,以及受到內蒙同胞熱情款待的情景。課文語言清新優美,線索清晰分明,讚美了草原的美麗風光,表達了蒙漢兩族人民的深厚情誼,體現了祖國是各族人民團結友愛的大家庭。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由生字子組成的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2、通過抓住重點詞句,品讀、積累優美的語言,體會如詩如畫的草原風光。

3、在草原自然美的薰陶下,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和對祖國風光的熱愛。

教學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通過抓住重點詞句,品讀、積累優美的語言,體會如詩如畫的草原風光。?

教學難點:

感情朗讀課文,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中再現課文所描述的生動情景。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課題。

1、同學們,老師一直嚮往這樣一個地方: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你們知道那是什麼地方嗎?(點擊課件)

2、你眼中的草原是什麼樣的?

3、導入:去過草原的人曾這樣說:(課件出示:草原,那是一個童話的世界。一眼望去,羊羣,像天空的白雲掉在嶙峋的'山岩旁;馬羣,像天使的指尖飄在參差的草叢間;牛羣,像仙子的彩娟鑲在晶亮的溪水邊。)學生齊讀。

4、是不是有一種迫不及待想去看看的衝動?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草原”。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交流眼中的草原,觀看草原美景圖及誦讀描繪草原的優美語句,初步感受草原的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交流預習,檢查字詞。

1、通過昨天的預習,你們都有哪些收穫?相機簡介作者老舍。

2、出示詞語,學生認讀。

(1)渲染勾勒迂迴拘束玻璃馬蹄

摔跤偏西鄂溫克羞澀低吟 襟飄帶舞

(2)蒙古包矇蔽瞎蒙內蒙

3、指導書寫生字。(如:澀)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和預習方法。】

三、小組合作,理清文章脈絡。

1、詞語我們已經掌握了,接下來請同學們先快速瀏覽課文,然後小組合作探究:課文寫了哪兩個方面的內容?給課文劃分段落。

2、組織交流、教師點撥。

四、品讀感悟,體會草原美。

1、出示自學提示: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想:老舍先生筆下的草原美在哪裏?畫出相關的句子,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設計意圖:出示自學提示,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讓學生成爲課堂正真的主人。】

2、交流、點撥,相機指導朗讀。

句子一:那裏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麼清新,天空是那麼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

(1)引導學生體會草原的空氣新鮮,作者高興。

(2)指導讀出愉悅的心情來。

句子二: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

(1)抓住“一碧千里”體會草原的碧綠和遼闊。

(2)聯繫上文體會“並不茫茫”。

(3)你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邊讀邊想象畫面。

句子三:羊羣一會兒上了小丘……白色的大花。

(1)比喻的修辭、動靜結合。

(2)這麼美的語言,這麼美的草原,怎麼不值得我們一讀再讀。齊讀。

句子四: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輕輕流入雲際。

(1)理解兩個關於中國畫的專業術語。(“渲染”就是用顏色來塗抹畫面,而勾勒就是我們用筆進行描邊,勾畫一層輪廓。)

(2)出示“渲染”“勾勒”兩幅中國畫進行對比,加深理解。

【設計意圖:“渲染”和“勾勒”兩個詞語比較抽象,通過直觀的圖像學生更易理解。】

(3)老舍爲什麼會用“渲染”這個詞來描寫草原?(“勾勒”指劃出輪廓,用於描寫草原的話說明草原很侷限,而草原是無邊無際的,遼闊的,所以用“渲染”這個詞更恰當。)

【設計意圖:通過進一步比較“渲染”和“勾勒”兩個詞,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巧妙。】

(4)老舍先生非常善於觀察,他把這美麗的大草原比作一幅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真是惟妙惟肖,美極了,也讓我們來體會着讀一讀吧!

句子五:在這種境界裏,連駿馬和大牛……無限樂趣。

(1)這句話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擬人)

(2)這樣寫,說明了什麼?

句子六: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

(1)老舍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

【設計意圖:學生整體感受美之後,從抓住作者的感受入手,細細品味作者有這樣的感受正是來源於草原的美麗景色。】

(2)假如你置身於這廣袤的草原上,(播放音樂,出示草原風光畫面)你最想做什麼呢?請把你最想做的事情寫到這個句子中。

這種境界,既 ,又。

【設計意圖:在學生理解體會到語言美、景色美的基礎上,在他們情感爲之陶醉之時,讓他們及時表達,一吐爲快,同時也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剛纔,我們一起跟隨作者老舍先生領略了美麗的草原風光,那麼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觀察的?在語言表達上又有什麼特點?(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運用比喻等修辭手法。)

【設計意圖:總結寫法,讀寫遷移。】

4、美好的畫面值得我們用眼睛珍藏,更值得我們用心靈珍藏,就讓我們把這幅草原風光圖永遠刻在我們的記憶深處。齊讀第一自然段。

【設計意圖:交流過程中教師引導點撥,讓學生鑽進文字裏,去想象感悟草原的美,交給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同時相機指導朗讀,讓學生在一次次的朗讀中積累語言,提升對文本的理解。】

五、總結課堂,佈置作業。

1、去過草原的人還這樣說:(課件出示,學生齊讀:風兒陣陣,草浪滾滾,像綠色的海洋一望無際;潔白的蒙古包,星星點點,像海洋中的白帆,它們正乘風破浪,向着更美好的未來!這是誰寫的童話?這是勤勞的蒙古族牧民在新的社會中用自己的汗水寫下來的草原童話。)

2、同學們,是誰寫下了這詩意般的草原童話?是勤勞的草原人民寫下的,下節課,讓我們一起走近草原人民。

3、作業:背誦第一段。

4、下面,讓我們在一首草原的讚歌中結束我們這節課。播放《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教學反思:

1、課前要求同學們通過上網或查閱有關書籍,瞭解草原的有關資料,如內蒙古的位置、範圍以及當地人民的風土人情自然風光等。教師也要收集相關的圖片,製成課件,給學生一些感性的東西。讀一些描寫草原的詩詞、文章也有助於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2、這篇文章的語言優美,富有形象感和畫面感,因此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感受這種語言及句式的寫法,同時還要加強對學生感情朗讀的指導,並結合同學們心目中的草原概況。邊讀邊想象文中的草原畫面。養成邊讀邊想的好習慣。並能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3、體會文章的寫作手法,並進行學習,在學習的基礎上,利用本文的寫法進行練筆,以達到學,並學以至用,收到學用兼得的效果。

草原教學設計 篇五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的段落層次。

2.讀懂第一自然段,領會草原的自然美,體會句中含着的意思。

3.品味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

教學重點領會草原的自然美,品味積累文中優美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交流,拓展

1.同學們,你們遊覽過祖國的大好河山嗎?說說這些風景名勝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是啊,我們的祖國山河秀麗,江南嫵媚,塞北雄奇,就像一幅多姿多彩的畫卷。這節課,就讓我們到內蒙古大草原上去瀟灑走一回。

3.板書課題,齊讀。

4.老師來變一個小魔術(草原後加上?號)現在你再讀讀看,意思改變了嗎?你又讀出了哪些新意思?(師加上!)請你再讀讀看,有沒有什麼新感覺?(生自由談)

二、整體感知,理清作者敘述順序

1.草原之美讓人魂牽夢繞,現在,趕快打開書,去讀讀老舍先生筆下的草原吧!有個問題請大家邊讀邊想:課文圍繞草原先後寫了哪些內容?

2.生充分自讀思考。

3.讀後交流,師相機概括板書:風光美、人情美。

三、品讀,感悟第一自然段,體會草原的美

1.過渡:老舍先生用他的一支生花妙筆,給我們“畫”出了一幅美麗的草原風景畫,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一邊欣賞優美的音樂,一邊聽老師範讀第一自然段,並在腦海中想像畫面。聽完後,告訴同學們,你好像看到了什麼?

2.師配樂範讀課文。

3.說說你好像看到了什麼?生自由說。

4.過渡:草原的美是如此與衆不同,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用波浪線畫出文中描寫的最讓你心動的景色,美美地讀一讀,並在學習小組內交流。

5.生自讀交流,說說文中最讓你心動的景色。

6.全班交流,師點撥引導,相機出示課件畫面,圖文結合理解“一碧千里”“小丘柔美”“翠色慾流”等詞的意思。

結合簡筆畫理解“勾勒”“渲染”等詞的意思。

7.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配樂賽讀,師生評議。

8.面對如此美麗寬廣的大草原,假如你置身其中最想做的是什麼?

9.那麼,我們來看看作者來到大草原的感受吧!用橫線畫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寫作者感受的句子。

10、交流讀後感受,相機指導學生理解“高歌”“低吟”兩詞的區別。

這兩種情調一樣嗎?如果把文中的兩個詞顛倒一下位置,好不好?

11.是啊,作者陶醉了,你們陶醉了嗎?讓我們帶着讚歎,帶着興奮,帶着陶醉來朗讀第一自然段。

12.讀了這麼多,大家會背了嗎?把你最心動的句子背下來。

13.拓展。假如你是一位來草原尋找靈感的詩人,你會低吟一首怎樣奇麗的小詩呢?假如你是一位帶團遊覽的導遊,你又會怎樣向遊客來宣傳草原的美景呢?想一想,你是當詩人還是導遊?趕快寫下你們的讚美吧!

14.生練筆。試寫小詩或導遊詞。

15.指名生上臺讀自己寫的小詩或導遊詞,師給予熱情評價。

四、欣賞歌曲,昇華情感

同學們,雖然這節課我們沒有真正去美麗的大草原,但我們已經用心感受到了那兒的風景之美。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聆聽一首獻給草原的讚歌,來結束今天愉快的學習。至於草原的人性之美,下節課我們再去細細品味。(放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