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設計及反思【精品多篇】

《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設計及反思【精品多篇】

開門見山,直入主題: 篇一

1、同學們讀一讀課題,第一次讀課題哪個字讓你眼前一亮?

2、哪些同學對“遊”這個字眼前一亮?

3、這個“遊”字太簡單了,怎麼就讓你眼睛爲之一亮呢?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反思 篇二

人教新課標版國小四年級語文下冊的27課《魚游到了紙上》一文,通過對聾啞青年觀魚、畫魚表現的細緻描寫,讚美了其勤奮專注的品質。作者觀察細微、構思巧妙成文,寫得有情有趣,有聲有色,生動感人。其內容貼近學生生活,是學生很喜愛閱讀的一篇課文。下面是我對《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反思。

海爾集團總經理張瑞敏先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能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不平凡,能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不簡單”。這句話看似平淡無奇,實則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也是我的座右銘。我雖很難做到,卻在努力靠近它。

在教學《魚游到了紙上》時,我曾先後設計了3條線:第一次試教:抓課題“魚游到了紙上”爲主線;第二次試教:抓青年的特別爲主線;第三次試教:抓課文的 7處帶“遊”字的句子爲主線,最後我把教學的核心目標鎖定於“感悟青年愛魚愛到忘我的境界”,精心找準了進入文本的發竅處:引領學生學習青年看魚專心致志、堅持不懈的句子,青年畫魚畫得栩栩如生的句子。感悟青年愛魚愛到忘我的境界爲主線,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必須先游到心裏。

爲了落實《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目標,課堂教學圍繞“讀”而展開的。以讀貫穿整個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多讀、多想、多體會,抓住關鍵句、關鍵詞理解課文,感受青年看魚的專心致志、堅持不懈,畫魚得栩栩如生,在教學課文的畫魚這一個內容時,採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句式對比、引讀、反覆強調等方式進行讀議結合,在讀和議中,認識到聾啞青年身殘志堅、勤奮專注、執着追求的品質,並受到感染。教學中反覆引導學生朗讀、感悟。落實語文教學的人文性。課堂小練筆讓學生有情可抒,落實語文教學的工具性。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我們每個人也都要有這種敢於自省、自察的勇氣,因爲“未經省察的人生是沒有意義的人生”。只有敢於挑戰自身的弱點,並採取積極的態度及時糾正,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生命的質量。作爲一名教師,我們不可能不上公開課,每一次上公開課都是一種歷練,每一次歷練都是一次超越,每一次超越都是痛並快樂的成長,而每一點的成長都讓你有一種脫胎換骨的感覺。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發現自己還是很難做到遊刃有餘,有太多的束縛,有太多的擔心,感嘆於自己的卑微,感嘆於自己的渺小,然而,卑微不能成爲我鼓足不前得理由,渺小不能阻擋我前進的腳步!我將在卑微與渺小中努力做到不卑微、不渺。

緊扣關鍵詞,逐步深入。 篇三

王老師在處理那個青年是怎樣畫金魚時,抓住“靜靜”做文章,先是要要讀出“靜靜”的味道和感覺,指出沒有說一句話,沒有聲音是“安靜”; 畫畫時沒有說過一句話,身體一動也沒動,像一座雕塑,這是“平靜”當青年在“靜靜”地畫畫時,他的心裏只有“魚”,他的心裏只裝着“動態”,這是“寧靜”!三個“靜”就將青年畫畫時的投入及技藝高超一展無遺。在整個過程中每每遇到問題,學生達不到,王老師不急不躁,就是引領。學生也逐漸被感染,能仔細去體會文意,做到了“潤物細無聲”。

貼切的評價,給學生一份輕鬆的氛圍。 篇四

聽完課時對王老師的“評價”語深感佩服,就是自然、舒適。 就在學生體味文章而又不能達到的情況下,老師語氣非常中肯地說:“讓同學們爲難了!”而且說了三次。後來,在教師毫無痕跡的指導下,學生終於慢慢,自然地走進文本的極至處。無庸致疑,老師的話在盛大公開課的情況下,給了學生理解,信任,更給了學生一種“以退爲進”的鼓勵。此外,還有“聽一聽,這麼長的句子沒有讀錯一個字,功夫很深!”“好眼力!一口氣留意了四個詞語!”都給了學生無痕的支持。在平時,當學生沒有反映時,我們常常會急躁,甚至帶有咄咄逼人的疑問,使得學生沒有了寬鬆的思考環境,束縛了學生,增加了學生的心理負擔。這樣,學生不敢盡情思考和表達是屬於正常反映的。

《魚游到紙上》教學反思 篇五

《魚游到了紙上》是四年級的一篇課文,課文內容淺顯易懂。我的教學設計思路是題目入手,自主提問。針對問題,一步步探討。爲什麼說魚游到了青年的紙上?魚怎麼就能游到紙上?。感悟“魚游到心裏”和“魚游到紙上”的關係。學習重點放在感悟“魚游到了心裏”,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及“魚游到了心裏”的關係則作爲教學難點來突破。

爲達到以上的目標,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教程:

1、抓重點內容,巧設質疑點,在探究中激活思維。

開課伊始,我就出示“魚游到了紙上”的重點段,讓學生做填空練習,這樣既複習了新詞,又自然地讓學生在此處質疑,學生提的問題很到位,“爲什麼聾啞青年能練得如此高超的畫技?”透過這個問題就能體會聾啞青年專注、勤奮。我覺得在高年級的課堂上,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當學生帶着問題探究的時候,他們的思考會更加深入,理解會更加深刻。

2、提倡個性化閱讀,充分尊重學生的讀書感受。

在課堂中,我始終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讓學生自己找出重點句段,談自己的體會。我沒有拋問題給他們,而是通過“你從哪個詞感受到的?”“你讀了這一段,哪個詞最讓你感動?”這樣的形式慢慢地引導他們體悟課文內容。

3、抓重點詞句,在體驗中受到薰陶。

教學中,我抓住了表現青年人看魚時的神情“呆呆地”“靜靜地”,一開始學生體會不深,我調動學生自己的生活經驗,“你是怎麼看魚的?”,有了這樣的對比,學生明白這“靜”不只是嘴靜,更是心靜,從而體會到了青年的專注。這樣通過一邊品讀語言文字一邊體會聾啞青年那種全神貫注、堅持不懈、忘我的精神,學生的敬佩和讚歎之情一步步加深。

4、創設對話情境,引領學生走進文本。

當學生感悟到青年看魚的專注,爲了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這位青年每個星期天都到這兒來看魚的堅持,由“每個星期天”這個重點詞,爲學生創設情境:春光明媚的星期天,烈日炎炎的星期天,秋高氣爽的星期天,寒風凜冽的星期天,你來到玉泉看到了——通過這一連串情境的創設,反覆引讀青年看魚的句子,學生進入了情境後讀得有進步了,而且理解了青年的堅持,爲理解“先游到了心裏”做好鋪墊。

5、回扣重點句段,突破本課重難點

在學生感受到青年通過專注、勤奮、忘我地看魚才練成高超畫技後,我再次回扣“魚游到了紙上”重點段,並反覆扣問“當青年工筆細描金魚每個部位時,還需要停下筆來看魚嗎?”“當青年揮筆速寫金魚動態時,還需要停下筆來看魚嗎?”學生回答得很好,“不需要了,因爲他已經把魚記在心裏了。”“不需要了,因爲他已經胸有成竹了。”我順勢引導,“用青年自己的話說,就是“先游到了心裏。”這樣,學生已感悟到“魚游到了心裏”,並理解了“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裏”的關係,突破了本課的重難點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反思 篇六

人教版(新課標)國小四年級語文下冊的27課《魚游到了紙上》一文,通過對聾啞青年觀魚、畫魚表現的細緻描寫,讚美了其勤奮專注的品質。作者觀察細微、構思巧妙成文,寫得有情有趣,有聲有色,生動感人。其內容貼近學生生活,是學生很喜愛閱讀的一篇課文。下面是我對《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反思,主要是從不足之處進行了反思。教師語言還需斟酌,

課堂上,老師的話較多,有些語言顯得較羅嗦,孩子質疑、回答有,但是沒有給孩子充足的時間說,顯得孩子的能力沒有被挖掘出來。

一、課堂氣氛還需調動課堂氣氛沒有達到教案預設時的輕鬆愉悅的氣氛,孩子們發言不是很積極,老師只能一個勁地鼓勵學生多動腦、多舉手發言,但是效果不明顯。課後,其他老師建議我教案設計上可以創新點,設計還是顯得傳統,老師提問太多,沒有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學、去悟。反思後,我確定了自己今後努力的方向。

二、對教材鑽研還要再深入,要緊扣整本書、整個單元去備課,不能只一篇課文去設計教案,只有把握了整體,才能讓整個知識鏈連接起來,孩子學起來也更容易。

三、對課堂把握經驗方面還需向更多其他的老師學習,如如何調動課堂氣氛、孩子的積極性,對於學生的回答如何應答,體現老師的課堂機智。

四、在語言上還要多去錘鍊,在平時的常態課中就要灌輸此意識,老師要講得少而精又能點出重點,引導學生學習,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以上是我上完課後的反思及今後的努力方向,收穫頗多。希望自己能夠慢慢成長,能夠把每堂課都上成孩子心中的精品課。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反思 篇七

一、緊扣課題,質疑激趣

上課開始,我就設計問題:同學們,當你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你有什麼想說的?學生學習的興趣被激發了,隨即引出“魚怎麼會游到紙上?是真的游到了紙上嗎?是誰讓他游到了紙上?”讓學生帶着疑問初讀課文,感知課文,並進行探究。

二、抓重點詞句,體會人物品質。

教學中,抓住句子“喲,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啦!”引導學生體會這句話中的“遊”字可以感受年輕人魚畫得很逼真;從“喲”字可以感受到小女孩的驚奇、驚喜。從“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着金魚在水裏遊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從“老是、呆呆地、靜靜地”這幾個詞體會年輕人的專注。並從“我擠過去一看,原來是那位青年在靜靜地畫畫。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苟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緻;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彷彿金魚在紙上游動。”引導學生理解“一絲不苟、工筆細描”,體會年輕人畫魚時的神態、動作。並通過各種形式地朗讀,讓學生從語段中體會青年的專注。這樣通過一邊品讀語言文字一邊體會聾啞青年那種全神貫注、堅持不懈、忘我的精神,學生的敬佩和讚歎之情一步步加深。

三、回扣課題,突破難點

在學生感受到青年是一個一絲不苟、勤奮好學、做事專注(忘我)的人之後,再次回扣“魚游到了紙上”重點段,來解決“魚游到了心裏”和“魚游到了紙上”的關係:因爲青年“每個星期都到玉泉來,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着金魚在水裏遊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所以,金魚的特點和樣子已經記在他的心裏,也就是“金魚游到了心裏”;因爲心中有了金魚的形象,所以能把金魚畫得栩栩如生,就像“游到了紙上”。“魚游到了心裏”是原因,“魚游到了紙上”是結果。這樣學生就理解了“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裏”的關係,並突破了本課的重難點。

這節課,師生間的配合比較默契,但整個課堂氣氛感覺有點悶,沒能達到更好的活而和諧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