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國小數學教學設計

目錄

國小數學教學設計
第一篇:淺談國小數學有效教學設計第二篇:國小數學教學設計第三篇:國小數學教學設計第四篇:國小數學教學設計第五篇:國小數學教學設計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淺談國小數學有效教學設計

淺談國小數學有效教學設計

http://2014-10-13宜昌教研網訪問次數: 519

-----------------------------------------------------------------------------------------------

郭家壩中心國小秦士秀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學行爲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但也出現了這樣的情況:課堂教學過程中,一會兒是編兒歌,一會兒又是小品表演,一會兒是講故事,一會兒又是猜謎語,做遊戲……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但這種看似很熱鬧的課堂,大部分學生仍然像棋盤裏的棋子,受教師操縱,按照教師預先的設計安排被動地學習。在這種課堂教學中,教師究竟教給了學生什麼,學生能夠收穫什麼,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要實現國小數學新課程的有效教學,教師應該爲學生的學習搭建一個切合學生實際的可以實現的平臺,爲學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使學生能自己跳起來摘桃子,這就必須解決新課程課堂教學設計的問題。如何在國小數學新課程中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筆者認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教學設計。

一、教學設計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年齡特點,整合教材內容與教學內容

傳統教學的備課也是一種教學設計,但這種設計大都以書本爲中心,以教師爲中心,以課堂爲中心。教學決策往往是憑教師個人經驗和意向而做出的。許多教師從重知識傳授的理念出發,以教材和教學用書爲研究重點,只要有教科書和教學用書,就進入規範的教學實踐程式:教師用教材教學生。當面對着淡化了學科知識體系的<<數學>>新教材,教師們的困惑和茫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新課程的教學設計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備課,它需要克服教師教教材的侷限,引導學生在學習文本教材和多種課程內容的同時,通過學生自身的獨立思考、生活體驗、感悟和實踐,才能真正內化發展爲學生的數學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數學》新課程的教學設計,要從過分重視數學知識的傳授向培養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的轉變,改變把教材僅僅視爲傳授學科知識工具的認識。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學設計在注重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注重學生的學習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教學內容應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構建。自主探究 合作,猜想,驗證,根據教材的情景引導學生自主的學習新知識,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學生纔是學習真正主人.在教學設計時,教師要以學生生實際爲主導,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獲取數學信息;從而將數學知識又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提升學生思維的目的。教師的教學活動出發點和歸結點就是尋找教學內容與學生學習、情感體驗的最佳結合。

在《數學》新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我們要以貫徹《課程標準》爲其起點和歸宿,立足於學生髮展的需要,創造性地利用教科書及其他課程資源,積極主動地構建富有個性且符合課程標準及課程目標的新型的教學設計。教師在教學內容設計時,注意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科學地處理好教材與課外材料的關係,根據教學的需要,增補或刪減教材中的教學內容,選取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併爲學生所熟悉、能理解的、可挖掘的學習材料,做到“依靠教材又不依賴教材,超越教材又不脫離教材”,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二、教學設計要以課堂教學目標爲出發點和歸宿

課堂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和靈魂,它直接制約着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媒體、教學組織形式、教學評價等方面的實施,起着綱舉目張的作用。合理可行的教學目標,有助於教師選擇和使用有效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對教學活動具有導向、指引、操作和調控等功能,從而實現有效的課堂教學。

如果課堂教學沒有明確目標,那就會導致很大的教學隨意性。如果在教學目標的制定和選擇上,過分注重知識目標,輕視能力目標,忽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會造成教學失去整體性。如果教學目標太籠統、抽象,不夠具體、明確,就會缺乏可操作性,不能有效發揮指導教學的作用。如果教學目標在制定時只重視“教”的目標,忽視“學”的目標,很難促使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發生質的變化。精彩的課堂教學不在於教師講得精彩而在於學生學得精彩。在實施新課程的教學實踐中,對教學目標的確立,如果習慣於過去的老方法,習慣於照搬教學參考書,那就勢必影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教學目標是教師對教學活動結果的一種主觀願望,是對完成教學活動、學習者應達到的行爲狀態的詳細具體的描述。它是通過教學活動落實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從而在學生身上引起的素質和行爲的變化。教師在進行教學目標設計時就應考慮:在教學之前,學生能夠做什麼;在教學之後,學生的行爲應該有什麼變化。教學目標的確定要以課程標準給出的課程目標和內容目標爲依據,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在全面系統思考的基礎上科學地制定。

教師在制定課堂教學目標時要考慮目標是否適應學生特點、已有的經驗和發展需求;是否符合教與學的原理,並體現一定層次性;是否能調動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是否能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與技能;是否能反映學生學習結果。這樣的教學目標纔是可測評的、具體明確的和可以實際操作的。教師要在分析學生和學習任務的基礎之上確定符合學生需要的教學目標,使學生都能明確自己的學習任務。

三、有效課堂設計要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

(一)把和諧師生關係帶進課堂。和諧師生關係有助於發揮同學們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反之,同學們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就會受到壓抑。我們對同學們抱有期望,通過態度表情與行爲等方式傳給同學們,同學們受到鼓舞,更加信賴我們,給我們積極反饋。因此和諧師生關係是課堂教學培養和發展同學們主體的首要條件。課堂上我們要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把不愉快心情帶進課堂。對此我深有體會,有時因作業情況不好,進教室,訓一頓,再上課。這時候,自己是出氣,同學們也安靜,但同學們思維遲鈍,發言不積極了,怕自己一不小心回答錯,成了我們的炮灰。相反,我們態度和善,面帶笑容,同學們就勇於發言,思維活躍,知識掌握也比較好。

(二)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同學們。我們必須對自身角色進行正確定位,即學習引導和組織者。我們要設計一些緊扣教學內容的問題,找最簡便方法給同學們,不說廢話,要有效統領教學,讓同學們有效學習,指導學會學習,主動積極創造性學。

一給同學們獨立思考時間。教室寂靜,說明我們同學集中思考,要珍惜這樣時刻。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在很多時候在提問後馬上叫同學回答,不給同學們時間去思考。如回答不出,不是請優生包辦代替,就是過早地把現成答案和盤托出。試想,在這極短時間內,我們同學思維能進行多深?他們爲了迎合我們心理,匆忙尋找片言隻語回答,表面氣氛活躍,實際答非所問,惘然猜測。因此,抓住時間給同學們多一點動腦筋時間,才能激起靈感,點燃思維火花,產生良好效果。

二給同學們相互討論交流機會。課堂教學中常常會出現這樣局面,當我們提出一組精心設計的問題時,少數尖子撐局面,多數同學當聽衆。其原因主要是因爲學習的主體當中,一部分是主動參與學習,另一部分是被動參與學習。如何讓這些被動參與者也主動參與學習?我們課堂教學可設計同桌交流或三人小組討論的環節,討論交流結束,會回答問題的同學請舉手,但是答案必須由你同桌或小組內其餘兩位同學告訴。這樣,以往在學習上依賴別人,缺乏學習自覺性的同學態度就有明顯的變化,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思維活躍同學興奮地把自己的見解告訴組內同學,思維不活躍同學仔細地聽,因爲他有責任幫對方把見解告訴大家。怕開口同學參與討論,因人人都有任務,要讓別人知道自己看法,同時也要正確地表達別人看法。因此,討論一結束,許多同學紛紛舉手,表現濃厚表達慾望。我認爲這種相互討論交流的合作方式,能夠訓練同學們表達能力,培養我們同學良好看、讀、聽、說、思考的習慣,促使我們同學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重要的是培養了我們同學團結合作互相競爭的精神。

綜上所述,數學教師應透視本學科新的課程課標價值導向,使我們的教學設計富於鮮明的時代感,着眼於當代社會發展和學生成長的需要,增強數學課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在教學設計時注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整合,構建起課堂教學比較完整的目標體系,由以知識本位、學科本位轉向以學生的發展爲本。在教學過程中,根據不同學習內容,掌握接受、探究、模仿、體驗等學習方式,使學習成爲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學的有效設計是教師教學思想性、科學性、藝術性與文化背景、價值取向、內在素質的綜合體現,應該成爲廣大教師不斷探索、研究的永恆課題。

第二篇:國小數學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

2、培養學生人人主動參與的意識;1、進一步瞭解萬以數的順序,掌握萬以內數大小比較的方法,能正確比較數的大小;

3、把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感知數學來源於生活,而又運用於生活;

4、培養學生知識遷移和對知識歸納整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及難點:

位數相同和位數不相同的數的大小比較

教學準備:小黑板,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激情引趣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有趣的故事嗎?

生:喜歡

師:本週星期六的晚上,我一個人出去散步,剛走到步行街時,被五光十色的噴泉迷住了,當我正要給噴出四米多高的水柱照相時,一個老爺爺走到我面前,拉住我的手說:“同志,有事嗎?能不能幫我一下忙?”我心想,這位老爺爺一定是遇到了什麼難題,於是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可以。這時候他拉着我的手直往德龍電器那邊走,心裏想:這位老爺爺到底要我幫什麼忙呢?我們三步並兩步走進了德龍電器裏面,老爺爺用手指了指,噢,我明白了。同學們,請你們猜一猜,老爺爺指的是什麼?他需要幫什麼忙?(學生猜想)。

師:(出示小黑板:黑板上畫着兩臺電視機,一臺長虹,一臺海信,並分別標明1188.00元和998.00元)

師:同學們,你們明白了嗎?原來老爺爺家的電視機壞了,想買一臺嶄新的電視機,小時候由於家貧沒有上過學,不知道哪臺電視機便宜一點,現在,老爺爺這個忙,我就請你們來幫他,好嗎?

(設計意圖: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而又運用於生活,把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繫起來,有利於學生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本節課通過故事引入,意在把數學知識與生活緊密相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意識)

二、積極探索,獲取新知

(一)位數不相同的數大小比較

師:我們怎樣才能知道哪臺電視機便宜呢?

生:這兩個數進行比較

師:說得非常好,那麼,怎樣比較呢?請大家相互交流、相互討論。

生1:我覺得長虹電視機要貴,海信要便宜。因爲長虹電視機是1188元一臺,海信是998元一臺,“1188”是四位數,而“998”是三位數,四位數要大於三位數,即1188>998

生2:我也覺得長虹要比海信在貴,因爲“1188”超過了一千,而“998”沒有超過一千。

生3:海信電視機要便宜,從數的順序來說,1188在998的後面。

師:同學們,回答得非常棒,可想同學們聰明起來了,善於思考問題了。

師:這幾種方法中,哪一種比較的方法簡便呢?

生:第一種方法比較簡便一些。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解決誰貴誰便宜問題,知道了採取比較的方法,在比較的過程中,讓學生說出不同的比較方法,發揮了他們的主人翁精神,從多種想法、多角度中解決了問題,對他們思維的培養髮揮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位數相同的數大小比較

師:剛纔我們比較的是位數不相同的數大小比較,如果位數相同的兩個數你們會比較嗎?比如:2356和3265,(請大家相互討論,學生討論,師巡視並引導他們)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比較的?

生1:比位數,位數多的就大,位數少的就小

生2:這道題不能這樣比較,因爲他們都是四位數,

生3: 我認爲應該比較他們的最高位,“2356”這個數的最高位上的數是“2”,表示2個千,“3265”這個數的最高位的數是“3”表示3個千,所以“2356”應該小於“3256”,

生4:我來補充一點,也就是說,如果位數相同,就比較最高位,最高位的數大,則這個數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數小,這個數就小。

師:如果最高位上的數相同呢,又該怎樣比較?

比如:5801和5399比較(請大家互相討論)

生:如果千位的數相同,就比較百位,“5801”這個數的百位上是“8”表示8個百,“5399”這個數的百位上的數是“3”表示3個百,8個百顯然比3個百要多,所以“5801”比“5399”要大。

師:回答得很好,來一點掌聲,好嗎?

師:如果百位上的數也相同呢?怎樣比較?

比如:5881和5818的比較

生:照樣比較下一位,

師:這個題的下一位是哪一位。

生:十位。“5881”這個數的十位上是8,而“5818”這個安生的十位上是1,8大於1,所以5881﹥5818。 師:同學們,真的聰明。

師:通過大家的努力,掌握了怎樣比較兩個數的大小,而這些數是什麼範圍數的比較?

生: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如果學生不能回答,師引導)

師:答得很不錯。這就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

師:大家能不能把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方法整理一下

(由學生說,師板書:首先比較兩個數的位數,位數多的數就大;如果位數相同,就比較兩個數的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數大那個數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數相同,就比較下一位,依次類推)

(設計意圖:通過各種類型題的比較,理清萬以內數的比較方法)

三、鞏固練習比較下列每組數的大小並說明理由(學生齊做後,指名回答)

908○80099812○91827878○87879999○1000

5667○56801234○21341111○1119

四、思維訓練

1、出示數字卡片4、8、7、0,指名學生上黑板讓他們隨機抽出卡片,任意組成6個數,然後將組成的這6個數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指名說出排列的理由)

(設計意圖:這一道題是一個綜合題,更是一道鞏固提高題。主要是對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和發散性思維的培養)

五、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你們都掌握了嗎?

課後反思:1、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必須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引入新知識時,講述一個日常生活中一位老爺爺求助的故事,通過故事的講述,把學生學習知識與生活實現緊密地結合起來,既讓學生明白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擴充了教學內容

按原教材只是學習四位數與四位數的比較,而且這四位數的最高位不是相同的。比如:3214與2499的比較。原教材的內容很單一,學生的發散思維得不到發展。爲了讓學生在輕鬆和愉的教學環境中學會知識,在教學時自編老爺爺求助故事,讓學生在學習興趣特濃時,引出新知識,要求學生去幫老爺爺解決問題,對學生進行了德育教育。在知識的學習上進行了擴充,增加了不同數位的兩個數的比較;位數相同且最高位的數又相同時的比較。在課堂作業中,還增加了思維訓練題(多個數的比較)。

3、轉變了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方式

新課標指出: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課改的核心內容,學生老一套的學習方式不利於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思維得不到發展,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從教學實踐中可以看到,學生在爭先恐後地搶答,學生的思維在接受一次次碰撞時,他們一個個不是在坐着觀望,而是在合作與交流、自主與探究中尋求問題的答案。

4、精心設計練習,鞏固所學知識,擴寬知識面

“精講多練”在教學中發揮着重要地位。本節課設計了兩道題,第一道題,把所學知識都溶入了進去,即時進行了鞏固,第二道題是思維訓題,其一是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讓他們抽出數字卡片,自由組數,然後將組成的數進行比較,其二是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訓練和發散性思維的培養,讓他們從多角度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從而解決問4558○8792 (設計意圖:設計了不同類型的題目,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

第三篇:國小數學教學設計

國小數學教學設計

——《軸對稱圖形》

2014年11月

一、課題:軸對稱圖形

二、設計思路:在傳統教學觀念的弊端中,教師重書本知識的傳播,

輕動手能力的培養;重學習結構,輕學習過程;重

間接知識的學習,輕直接經驗的獲取,這種封閉的

教學方式,嚴重的束縛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和動手實

踐能力的提高,割裂了數學與生活密切的聯繫。這

節課中我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

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發

生髮展過程,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角,把生動的課

堂還給學生,因爲生活纔是數學的源泉。

同時在這節數學課中增加知識含量和密度,穿

插美學、實踐、藝術等學科知識,讓學生的手、口、

腦充分的動起來,在輕鬆、愉快、自主的環境中學

習數學知識 ,掌握數學方法,體會學習過程。從

而得到情感的薰陶。

三、教學目標:1、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以及對稱軸。

2、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並能正確地畫出來。

3、能夠自己用多種方法動手驗證結果,學會與同

學合作完成。

4、體驗與感受對稱帶給大家的美的感受。

四、教學重點:判斷是否爲軸對稱圖形,並畫出對稱軸。

五、教學具準備:課件、學具、彩紙一張、自制幾何圖形、白紙、

直尺、鉛筆、剪刀、組長用記錄紙

六、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初步感知

師:你熟悉你同桌的臉嗎?請你觀察你同桌30秒,看看他的五官在

分佈上有什麼特點?

生:

師反問:如果某人的五官不是這樣分佈,而是雙眉在一側,雙眼在

另一側,嘴和鼻子、耳朵隨意分佈,你覺得這個人還好看嗎?爲什麼?

生:

師: (或師或生引出“對稱”一詞)對稱體現了一種美,這種美

在我國的京劇臉譜中有着更加完美的表現,今天我就爲大家準備了一組臉譜圖片,請你一邊欣賞一邊找出與衆不同的一

張來,並說明他爲什麼與衆不同?

(配《說唱臉譜》樂出示課件:幻燈片1)

生:6號臉譜與衆不同,因爲左右不對稱。(可視機提示)

師:京劇中的畫臉譜就是運用了數學中的“對稱”知識,對稱分爲

中心對稱和軸對稱兩種,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軸對稱圖形。

(出示課件:幻燈片2)

(二) 探究新知,經歷過程

1、 師:看到這個標題你有哪些問題需要問?

(如果學生沒有問題則師提問:什麼是軸對稱圖形?軸對稱圖形有什麼特點等等)

2、師:帶着這些問題大家自學課本100—101頁的知識,看看哪

些問題你可以自己解決;哪些自己不能解決,不會的與本組的同學尋求合作完成;或者你又發現了哪些新的知識? 3、小組彙報結果與發現

(課件出示:幻燈片3)

①如果一個圖形沿着一條直線對摺,兩側的圖形能夠

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

②摺痕所在的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③正方形、長方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和圓都是軸

對稱圖形。④有的軸對稱圖形有不止一條對稱軸。)

4、師:我們已經知道了什麼是軸對稱圖形和什麼是對稱軸,下面

我們就來判斷下列圖形哪些是軸對稱圖形?是軸對稱圖形的並找出它的對稱軸。小組合作,組長記錄結果。

(出示課件:幻燈片4)

(如果有分歧即用自制圖形驗證)

5、師:我們知道了摺痕所在的直線是對稱軸,那我們怎樣在圖形

中表示呢?拿出自己的自制軸對稱圖形來畫一畫,畫之前我先告訴的大家對稱軸的表示方法:

板書演示:

師:畫完之後與別人交流一下,評價一下,看看意見是否一致?

師生共同探討不一致的可能原因:有的軸對稱圖形對稱軸並不是唯一的。

強化練習:p101做一做第2題(先完成的檢查後完成的)

(三) 拓展延伸,遷移知識

1、 師:我們今天學到了這麼多有關對稱的知識你能夠出一道題

來考考大家嗎?或者設計一下今天的作業?

我這有兩道題你想試試嗎?

①使用學具三:畫出另一半

②出示課件:幻燈片5

2、 師:軸對稱這麼有意思,你想不想進行一下藝術創作?師示

範剪紙步驟:折→畫→剪→展

(四) 總結欣賞,體驗美感

師:軸對稱現象不僅體現在數學中,他在自然界和生活中也

處處存在,它的出現體現了一種對稱美,給我們以充實、勻稱的美感,那就讓我們伴着優美的旋律來欣賞大自然

的傑作吧!

(出示配《萬水千山總是情》樂課件:幻燈片6)

第四篇:國小數學教學設計

一、課題:軸對稱圖形

二、設計思路:在傳統教學觀念的弊端中,教師重書本知識的傳播,

輕動手能力的培養;重學習結構,輕學習過程;重

間接知識的學習,輕直接經驗的獲取,這種封閉的

教學方式,嚴重的束縛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和動手實

踐能力的提高,割裂了數學與生活密切的聯繫。這

節課中我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

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發

生髮展過程,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角,把生動的課

堂還給學生,因爲生活纔是數學的源泉。

同時在這節數學課中增加知識含量和密度,穿

插美學、實踐、藝術等學科知識,讓學生的手、口、

腦充分的動起來,在輕鬆、愉快、自主的環境中學

習數學知識 ,掌握數學方法,體會學習過程。從

而得到情感的薰陶。

三、教學目標:1、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以及對稱軸。

2、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並能正確地畫出來。

3、能夠自己用多種方法動手驗證結果,學會與同

學合作完成。

4、體驗與感受對稱帶給大家的美的感受。

四、教學重點:判斷是否爲軸對稱圖形,並畫出對稱軸。

五、教學具準備:課件、學具、彩紙一張、自制幾何圖形、白紙、

直尺、鉛筆、剪刀、組長用記錄紙

六、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初步感知

師:你熟悉你同桌的臉嗎?請你觀察你同桌30秒,看看他的五官在

分佈上有什麼特點?

生:

師反問:如果某人的五官不是這樣分佈,而是雙眉在一側,雙眼在

另一側,嘴和鼻子、耳朵隨意分佈,你覺得這個人還好看嗎?爲什麼?

生:

師: (或師或生引出“對稱”一詞)對稱體現了一種美,這種美

在我國的京劇臉譜中有着更加完美的表現,今天我就爲大家準備了一組臉譜圖片,請你一邊欣賞一邊找出與衆不同的一 張來,並說明他爲什麼與衆不同?

(配《說唱臉譜》樂出示課件:幻燈片1)

生:6號臉譜與衆不同,因爲左右不對稱。(可視機提示)

師:京劇中的畫臉譜就是運用了數學中的“對稱”知識,對稱分爲

中心對稱和軸對稱兩種,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軸對稱圖形。

(出示課件:幻燈片2)

(二) 探究新知,經歷過程

1、 師:看到這個標題你有哪些問題需要問?

(如果學生沒有問題則師提問:什麼是軸對稱圖形?軸對稱圖形有什麼特點等等)

2、師:帶着這些問題大家自學課本100—101頁的知識,看看哪

些問題你可以自己解決;哪些自己不能解決,不會的與本組的同學尋求合作完成;或者你又發現了哪些新的知識? 3、小組彙報結果與發現

(課件出示:幻燈片3)

①如果一個圖形沿着一條直線對摺,兩側的圖形能夠

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

②摺痕所在的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③正方形、長方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和圓都是軸

對稱圖形。④有的軸對稱圖形有不止一條對稱軸。)

4、師:我們已經知道了什麼是軸對稱圖形和什麼是對稱軸,下面

我們就來判斷下列圖形哪些是軸對稱圖形?是軸對稱圖形的並找出它的對稱軸。小組合作,組長記錄結果。

(出示課件:幻燈片4)

(如果有分歧即用自制圖形驗證)

5、師:我們知道了摺痕所在的直線是對稱軸,那我們怎樣在圖形

中表示呢?拿出自己的自制軸對稱圖形來畫一畫,畫之前我先告訴的大家對稱軸的表示方法:

板書演示:

師:畫完之後與別人交流一下,評價一下,看看意見是否一致?

師生共同探討不一致的可能原因:有的軸對稱圖形對稱軸並不是唯一的。

強化練習:p101做一做第2題(先完成的檢查後完成的)

(三) 拓展延伸,遷移知識

1、 師:我們今天學到了這麼多有關對稱的知識你能夠出一道題

來考考大家嗎?或者設計一下今天的作業?

我這有兩道題你想試試嗎?

①使用學具三:畫出另一半

②出示課件:幻燈片5

2、 師:軸對稱這麼有意思,你想不想進行一下藝術創作?師示

範剪紙步驟:折→畫→剪→展

(四) 總結欣賞,體驗美感

師:軸對稱現象不僅體現在數學中,他在自然界和生活中也

處處存在,它的出現體現了一種對稱美,給我們以充實、勻稱的美感,那就讓我們伴着優美的旋律來欣賞大自然

的傑作吧!

第五篇:國小數學教學設計

《倍數與因數》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在複習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2、3、5倍數的特徵,以及公因數、公倍數、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意義。

2、能夠準確判斷2、3、5的倍數和公倍數,能夠利用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來解決一些數學問題的目的。

3、通過對本節知識的鞏固和加強,培養和提高學生利用已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總複習安排的“數與代數”的內容主要以習題的形式呈現本學期的知識內容,包括倍數與因數、分數的意義、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方程、相遇問題等。通過這些題目的複習幫助學生整理知識、梳理各知識間的聯繫。但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複習的目的除了要達到讓學生抓住知識要點,會應用學習的知識解決問題以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將知識進行整理和複習的方法。由於本領域所涉及到的知識點較多,所以“數與代數”將分幾節課進行復習。本節課複習的重點是倍數與因數。

三、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本節課爲期末複習課,之前學生已經較好的掌握包括了認識自然數與整數,倍數與因數,找倍數,2、3、5倍數的特徵,找因數,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等知識點。這些知識點的概念紛繁複雜,學生對這些抽象的概念記憶起來較爲困難,若單純的以知識點的方式進行復習,學生勢必會產生厭倦感。基於這一點的考慮,我在複習中將這幾個知識點的複習以具體的數學問題方式呈現,給學生創造出特殊情境,使學生既易於接受又便於掌握,也使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教學設計

師:(出示題目)兩根木條分別長18釐米、12釐米。現在要將它們截成長度相等的小段,且無剩餘,每段最長是多少釐米?

(設計說明:要將每根木條截成長度相等的木條且無剩餘,每段長度就應是12和18的

公因數。“最長”應是12和18的最大公因數。利用短除法可得(12、18)=2×3=6(釐米)。當然,這一題的內容超過教材的要求,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安排。)

五、教學反思

“數與代數”的複習課,目的就在於對“數與代數”這部分知識進行再認識,提高學

生綜合應用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爲是複習課,內容就應是含概量多,書中問題少,想

通過僅有的幾道複習題讓學生們掌握所有知識點是不切合實際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添加了

幾個問題進行適當的補充。例如:在填寫完2和3的倍數集合圈時,增加了填寫2和5的倍

數集合圈,一方面是讓學生有機會再嘗試一次如何填集合圈,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自己總結

出2和5的公倍數的特徵的機會。

在數學學習中,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讓學生嘗試着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最佳方法。如在學生很好的掌握了用列舉的方法找出兩個數的最

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時,讓學生嘗試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的方法,在達到預定的教學

目標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能力。 圓的面積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作者:林新冰文章來源:本站原創點擊數:22547更新時間:2014/12/7

《圓的面積》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十一冊p67-68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能運用公式靈活的計算,已知圓的半徑、直徑,求圓的面積。

2、在圓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中,通過猜測、觀察、對比、發現、嘗試等數學方法,探索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培養學生遷移、分析、合作和創新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使學生感受圓的面積的奧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並將所學知識運用於生活實際。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件演示:在草地的一個木樁上拴着一隻羊,想一想這隻羊能吃到草的最大範圍在哪裏?

師:現在你想提什麼數學問題?——揭示課題:圓的面積

二、探索合作,推導公式。

1、認識圓的面積

師出示一個圓片:圓的面積在哪裏?請同學們拿出圓片,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圓的面積,你想說什麼?出示結語:圓所佔平面的大小叫做圓的面積

[設計意圖:通過多媒體演示圓的面積讓學生在充分直觀感知圓面積的基礎上,概括出圓面積的意義。]

1、 估算圓的面積

師:圓的面積有多大呢?我們先來估計一下吧.如圖所示:以這個圓的半徑r爲邊畫一

個小正方形。

提問:小正方形的面積怎樣表示?(板書:r2)大正方形的面積又怎樣表示?如果用

r來表示大正方形的面積又如何表示?(4 r2)那麼,認真觀察一下,與大正方形比,

圓的面積與大正方形有什麼關係?(老師把學生答案寫在黑板上。)

師:很顯然,這個圓的面積小於<4 r2.這個估計只能是個大概,要準確地求出圓的面積,

還必須找到科學的方法。

[設計意圖:巧設估算圓的面積這個環節 ,使學生對圓面積與r2的倍數關係,獲得十分鮮明的表象, 讓學生

帶着懸念去探索推導公式,與後面得出圓面積計算公式後的驗證前後呼應,加深學生對圓面積的計算公式的理解和記憶。]

3、積極動腦,討論推導方法

回憶一下:我們以前學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時都是用什麼方

法推導出來的? ——引導轉化

[設計意圖:創設問題情境,啓發學生回憶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激起學生用舊知探索新知的興趣,並明確用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

4、 小組合作,推導公式

師:那圓可轉化爲哪一個學過的圖形呢?小組可以剪一剪、拼一拼,試試看!哪怕是

近似的圖形也可以。小組討論,設計方案。展示在投影儀上並彙報。

師:比較一下,你更喜歡哪一種?爲什麼?

你們是沿着什麼來剪的?爲什麼要沿着半徑來剪呢? (圓的面積與半徑有關)。

師:這種思路給了我們很大的啓發!按照這種思路拼成的近似的平行四邊形你們都很滿意

了嗎?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讓它的邊變得更直呢?再剪幾份,你是說把它分得更多份些,是嗎?(可以把它分得更多份些)

師:請拿出手中的圓片試着折一折,展開來,看看你折成了幾等份?(學生展示並彙報)

如果再折下去可以嗎?現在老師就把你們折的這幾種方案輸入電腦。八等份、十六等份、三十二等份。(課件演示八分法、十六分法、三十二分法的展開圖)

師:觀察這三種分法,比較一下,同樣大小的圓平均分的份數不同,拼出來的圖形有什麼變化?—— 發現: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越接近長方形。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彙報、採訪小組等不同形式,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主動探究、互助合作的精神,並通過電腦驗證,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圓可以拼成的近似的長方形,滲透化曲爲直的方法。]

三、轉化成長方形,研究推出圓面積公式——解決問題

1、設疑:我們沿着半徑把圓切開,巧妙地把圓拼成了近似的長方形,現在我們可以利用長方形的面積公式來推導圓的面積公式。今天,(更多精彩內容請訪問首頁)我們就把圓進行十六等分來研究。請四人組拿出十六等份的圓和討論提綱,小組合作探究 ,動手擺一擺,邊觀察、邊討論、邊記錄、邊推導,看哪組合作得最快最好!

課件出現以下問題:(1)長方形的長相當於圓的?(2)長方形的寬相當於圓的? (3)長方形的面積相當於圓的?(4)因爲長方形的面積=

所以圓的面積=。

2、小組四人帶討論提綱彙報拼的過程並演示,媒體演示公式推導過程

3、揭示字母公式,驗證猜想

4、小結:可見要求圓的面積只要知道什麼就行?(半徑r)

[設計意圖:通過分組討論彙報、試寫面積公式等不同形式.再借助電腦課件的演示,生動形象地展示了化曲爲直的剪拼過程。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拼成的長方形與圓之間的對應關係,有效地突破了本課的難點。]

四、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1、師:現在我再回到羊吃草的問題上來看看,告訴你們拴着羊的繩子長是3米,你

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羊吃草的問題嗎?(學生運用公式直接做,獨立解決,集體訂正。)

2、完成p69做一做第一題一個圓形茶几桌面的直徑是1m,它的面積是多少?

3、出示噴灌裝置圖,

師:瞧,這是一種自動旋轉噴灌裝置。認真觀察一下,這裏隱藏着什麼樣的數學問題

呢?公園草地上一種自動旋轉噴灌裝置的射程是15米。它能噴灌的面積有多少平方米?

提示:射程相當於圓的半徑,灌溉面大約相當於圓的面積,

4.要求一張圓形紙片的面積,需測量哪些有關數據?比比看誰先做完,誰想的辦法多?

[設計意圖:學生已經掌握了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可大膽放手讓學生嘗試解答,從而促進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培養了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五、課堂總結,滲透學法(略)

(本設計在首屆智慧互動成長全國青年教師教學設計大賽中獲一等獎。)

設計思路:

一、創設生活情境和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通過課件演示,先創設羊吃草的情境,引出求圓的面積的問題,再通過課件演示圓片的上色過程,讓學生感知並認識圓的面積。在學習新知之前,通過正方形和圓形的大小比較,讓學生猜測並估算出圓的面積大約的範圍,激發學生帶着懸念,迫不及待想去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來驗證自己的猜測.

二、動手剪拼,體驗“化曲爲直”

讓學生回憶以前探究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引導學生用“轉化”的好方法,去探究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放手讓學生動手把圓剪拼成各種圖形,鼓勵不同拼法,讓學生通過比較得出沿半徑剪拼的方法是較爲科學的,讓學生嘗試把圓拼成學過的平面圖形,爲後面推導面積的計算公式作了充分的鋪墊。

三、多媒體演示操作,感受知識的形成

通過多媒體演示,分小組拼擺學具,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發現圓的面積、周長、半徑和拼成的近似長方形面積、長、寬之間的關係,讓學生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這樣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維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得到充分激發,探索能力、小組合作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四、分層練習,體驗運用價值

結合所學的知識,讓學生學以致用。解決了創設的情境問題等基礎練習、提高練習、綜合練習三個層次,從三個不同的層面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測。既鞏固所學的知識,又鍛鍊了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注重了每個練習的指導側重點。

教學反思: 本節課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樂學,課堂氣氛活躍、和諧。學生親身經歷提出猜想、動手實踐、分析驗證、得出結論的過程,對知識進行“再創造”。 他們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能較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在“猜想—驗證”來展開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促使學生主動探索;創設開放的問題情境,爲學生提供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較好地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中,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自主探索,通過觀察、操作、猜測、驗證、推理等活動,全面參與新知的發生、發展和形成過程,學會與人交往,自我反思,自主評價。整個知識的形成過程,對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小組合作能力,探索和創新能力以及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這節課我在課堂評價方面還有所欠缺,在指導學生推導“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時,學生的思維又比較活躍,提出了多種拼法,由於課堂時間有限,有所顧慮,處理的偏急躁些,沒有真正放手讓學生去深究,無形中抹殺了一些較好資源;其次,學生在課堂上的“再創造”顯然是不可能完全離開教師指導的,一有指導,就意味着學生的一部份自主要失去,所以,老師的指導和學生的自主兩者之間如何取得平衡?這些問題將是我以後要探索的。

默認推薦其他精彩內容:

國小數學《年 月 日》教學設計

國小數學教學設計

國小數學教學設計模板

國小數學教學設計有效性初探

國小數學教學設計之我見

標籤:教學 國小 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