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 篇一

一、談話導入

要是我問你,你會說話嗎?一定有許多同學不以爲然,認爲這是一個不需回答的問題。如果我再進一步問,你能把話說好嗎?你怎麼回答?會說和說好可不是一回事。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我們將走近一些善於表達的人,看看他們是怎麼說話的?從中體會語言表達的藝術,感悟語言表達中透出的智慧。我們先去認識誰呢?

板書課題,解釋課題,理解“氏”“之”的意思。對“氏”的解釋可能發生分歧,學生可能認爲“楊氏”是稱謂楊家的女人,而理解爲“楊氏的兒子”,“氏”在字典上也確有這樣的意思。可以先存下這個疑問,在讀文的時候自然會迎刃而解。

二、讀通課文

1試讀課文,藉助拼音把字音讀正確,給把握不準讀音的字做上記號。

2指名讀課文,集體糾正讀錯的字音,通過教師的範讀,糾正讀破的句子。

3練習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

三、熟讀課文,讀懂故事

1自由讀課文,整體感知故事的內容。可出示這樣的思考提示:

你對楊氏之子瞭解了多少?故事中除了楊氏之子,還有誰?他們談了些什麼?你從哪句中知道的?

學生能感知多少,就感知多少,先不強求正確,這只是初步的感知,主要是培養學生整體感知的能力。

2結合註釋,逐句理解課文。教師相機在學生不理解的地方點撥。結合課文的理解,說說課題怎樣理解更爲準確。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的妙處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結合“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體會孩子語言的妙處,從而讀出孩子的聰慧和機智。

2設想孔君平聽了孩子的話會是什麼反應,通過想象表達,進一步突出孩子所答言語的妙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五、拓展閱讀

鼓勵學生閱讀《世說新語》中其他小故事,大體瞭解內容,體會語言妙在哪裏。

部編語文《楊氏之子》優秀的教學設計 篇二

一、教材分析

文言文是我國古代優秀文化寶庫中的一朵絢麗燦爛的奇葩。它文字簡約,卻理寓其中,意義深遠;它語言凝練,卻不失形象生動。五年級下冊第10課《楊氏之子》正是這樣一篇文言文。它以精練的筆觸,勾勒出一個機敏善對的九歲男孩形象。首句總領全篇,“甚聰惠”實爲文眼,統照全文。後四句敘事,詳寫楊氏之子的“設果”與“應答”,凸顯“聰惠”之內涵。全篇情節簡單,人物巧妙逗笑,頗具詼諧情調。

本文是高年級學生接觸的首篇文言文,又編入“語言藝術”的主題單元。它猶如在孩子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鋪開了一條通道,讓他們穿越時空隧道,走近歷史先賢,在閱讀與思考中汲取古代優秀文化的精髓,這將爲他們進一步瞭解祖國文化打下基礎,並對其一生文化素養的積澱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結合註釋,聯繫上下文,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簡約的特點。

3、緊扣重點詞句,感悟楊氏之子的“甚聰惠”,體會字裏行間濃郁的生活情趣。

三、教學重難點

抓住重點詞句,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與對話,感悟楊氏之子的“甚聰惠”。

四、教學準備

蒐集與課文有關的圖片、音樂和文字資料,製作成PPT電子演示文稿。

五、教學過程

(一)讀題質疑,形成期待

1、教師板書課題,學生讀題,從中瞭解課文主要寫的是誰。

2、教師扣題引疑,瞭解學生讀了課題後想知道什麼。

3、教師梳理主要問題,啓發學生帶着問題自主閱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帶着自己想知道的問題初讀課文,教師強調: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課文多讀幾遍。

2、教師指名讀課文,強調學生注意傾聽,相機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生字讀音:lianɡ hui yi nǎi yuē qin

樑惠詣乃曰禽

多音字的讀音:wei ying

爲、應

重點指導學生讀通以下句子:

①“孔君平/詣/其父”

②“孔/指以示兒/曰”

③“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3、集中交流初讀課文後的發現和收穫。

(教師相機板書“甚聰惠”,指導弄懂“甚”和“惠”的意思)

(三)品讀課文,讀出韻味

1、默讀課文,讀懂語句

大屏幕出示要求:

默讀課文,對照註釋,弄懂每句話的意思,並思考課文通過一件什麼事表現了楊氏之子的“甚聰惠”?

2、交流討論,互學釋疑

3、全班交流,教師點撥

(1)圍繞“課文通過一件什麼事表現了楊氏之子的‘甚聰惠’”,學生講述課文大意,教師相機引導學生進行概括。

(2)出示課文中的四句話,結合學生交流情況,在朗讀及感悟人物形象上有重點、有針對性的進行檢測、指導。

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重點指導——

①讀懂“詣”“乃”之意;

②指導學生進入情境,體會人物心情,讀好句子。強調:學習文言文,不僅要讀懂其意思,更要讀好節奏。

學生練讀;教師指名讀;學生齊讀。

爲設果,果有楊梅。

重點指導——

①指名說句意,思考:這裏是誰爲誰設果?是怎麼知道的?

②聯繫上下文,學生講明句意。

③出示原句,全班對比朗讀,初步體會文言文簡約的特點。

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

重點指導——

①讀懂“此”的含義,說清句意。

②啓發學生弄明白孔君平說這句話有什麼用意,認識“楊梅”和“楊氏之子”之間的聯繫。

③讀懂“君”指的是誰,以及這一稱呼的韻味。

④想象當時人物是怎樣說這句話的,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朗讀。

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重點指導——

①讀懂“孔雀是夫子家禽”,體會楊氏之子“善聽”“妙答”——一悟“甚聰惠”;

②讀懂“應聲答曰”,體會楊氏之子“反應快”——二悟“甚聰惠”;

③讀懂“未聞”,體會楊氏之子回答語氣委婉,且迴應有力——三悟“甚聰惠”。

(教師相機板書:答得妙反應快)

④指導學生將上句連起來,開展多種形式的朗讀練習,體會文中語言之妙趣,感悟文中人物之形象。

4、運用語言,活化形象

(1)出示課文第一句,教師總結全文,鼓勵學生運用自己的語言誇一誇楊氏之子。

(2)朗誦全文。

(四)背誦課文,拓展延伸

1、學生練習背誦;指名背誦;全班背誦全文。

2、教師簡介《世說新語》,鼓勵學生課外閱讀此書。

《楊氏之子》優秀教學設計 篇三

一、課前交流:

1、同學們,你們好!我們又見面了,還認識我嗎?我是五二班的語文老師劉老師,我們再打一遍招呼,四(2)班的孩子們你們好!真是一羣謙和有禮的孩子!

2、早就聽聞四(2)班同學個個博學多聞,今天能和大家同臺學習,老師深感榮幸。

今天這節課,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來學習我們國小階段第一篇文言文,你們準備好了嗎?上課!

二、解題揭題

1、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楊氏之子》,誰來讀讀這個課題?

師:念得真準,一板一眼。

師:誰再來讀?(你也很不錯!)我們一起來讀!

2、這個題目是什麼意思?哪位同學知道?請個男孩子說!

師:真好!“之”是“的”的意思,楊氏是一個人的名字嗎?這裏的楊是人的姓,而“氏”有兩個意思。(師出示)

(1)在有特長或者有身份的人的姓或者姓名後面加“氏”表示尊重。

(2)舊時放在婦女夫姓的後面稱呼已婚婦女。

師:讀一讀,題目中的“氏”,該選擇哪一種意思呢?“氏”指對有身份有地位人家的尊稱,“楊氏”可以解釋爲楊家。“楊氏之子”就是姓楊人家的兒子。

三、一讀:讀正確

1、文言文離我們的生活遙遠,讀起來有困難是正常的。不過不要着急,老師有個小妙招介紹給大家。請大家打開手中的課文紙,讀課文之前,老師請同學們先觀察課文,課文裏有兩個小老師,他們可以幫助我們快速讀通、讀懂課文。你找到他們了嗎?一個是括號裏的拼音,一個是課文下邊的註釋。下面就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藉助拼音把字音讀準,再借助註釋把句子讀通,開始吧!(生自由朗讀課文)

2、一讀就能明白,課文講述的是誰和誰的故事?

師:抓住了這兩個人物,我們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大意。畢竟是古奧難懂的文言文,你們覺得哪些字、句子比較難讀要提醒大家注意?

(文章中出現了這樣一個多音字,那我要考考你們,知道爲什麼讀“wèi”嗎?誰知道?你來說。有些語言,我們是因爲不理解才覺得它難讀,我們一起來看這句話。誰爲誰設果,你是怎麼知道是楊氏之子爲孔君平擺放水果的?同學們,注意到沒有,他在理解這兩句話的時候,沒註釋的就聯繫上下文用自己的話來補充,這種方法我們現在也經常在用,這是學習文言文的好方法。課文里根本就沒出現,這是我們聯繫上下文自己補充出來的,其實是把他們給省略了,這就是文言文跟我們現代文表達不一樣的地方,它的語言表達十分精練。

師:“爲”在這裏表示的是“給,替”的意思,所以我們根據它的意思確定它的讀音wei,理解了這句話再讀就不難了,誰來讀?

文中還有一個多音字,你們讀準了嗎?是“應yìng”聲答曰,知道爲什麼讀yìng嗎?怎麼樣回答,就是剛問完問題就能馬上回答,這就叫——應聲答曰。這就是根據它的意思來辨析它的讀音,一起再來讀這句話。)

3、只讀準發音還不行,還要注意讀出文言文的韻味。古人讀書,非常重視停頓。文言文之美,也全在停頓。讀的時候要注意句子與句子之間的停頓,還要注意詞語和詞語之間的停頓。這句話你覺得怎樣讀才能讀出文言文的節奏?

(補充:家禽在現代漢語中指我們家中的人工馴養的禽類,如雞鴨鵝等,而在古代,單字成詞,是“鳥”的意思。)

4、誰來讀?再聽我說。句與句之間,詞與詞之間,雖有停頓了,但也不能一刀切開。我們讀的時候要儘量做到字斷音連,音斷意連。這樣讀,(師範讀)會了嗎?你再來讀一遍。(讀得挺好的,老師聽出來,你們都特別努力,如果重音,停頓,再鮮明一些,味道就更足了。

5、再比如說這句: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生練習讀此句。

6、每句話的意思都明白了,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講講這個故事?

沒錯,楊氏之子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這樣長的故事,作者只用了五句話,55個字就把它記錄下來了,這就是文言文語言簡練的特點,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人在寫文章時十分注重錘鍊語言。

7、誰能一口氣把整篇文章讀下來?

評價:沒讀幾遍就能把一篇文言文讀成這樣,真是妙哉!

8、古時候,誦讀文言文是一件很風雅的事,一卷在手,書聲朗朗。老師也想來讀一讀。想不想聽?來,給點掌聲吧!聽老師讀,怎麼樣,好聽嗎?是真心話嗎?你的真心話說得老師心裏喜洋洋的。

9、學着老師的辦法,看好詞語間的停頓,再小聲練習讀一讀。相信你比老師讀得更好!

10、古人讀書講究吟詠,讀得入情後還要搖頭晃腦,甚至身子也跟着節奏晃動,再配上音樂讀,感覺會更美。誰願意配樂讀給大家聽?(琴聲悠悠,書聲琅琅,讀文言文就是這種味道)(聽你讀書真的是一種享受)

四、分析人物形象

1、經過反覆讀課文,你覺得楊氏之子是一個怎樣的孩子?誰能用文中的一句話來說一說。

師:全文就是圍繞着這句話來寫的,這句話就叫全文的中心句,它的作用就是概括全文。這麼短的文章就這麼有章法,同學們要把它記在腦海中。

2、說他聰明,你有什麼理由嗎?

我們且來看這個聰字,什麼偏旁?古人造字,就是要告訴大家,人要想聰明,必須得有一雙會聽的耳朵。那咱們就從耳朵說起,楊氏之子的耳朵怎麼樣?會聽嗎?他聽出了什麼?

師:你真厲害,一下就找到了。這麼巧妙的弦外之音楊氏子聽出來了嗎?他爲什麼只指楊梅,不指其他水果?

年近九歲的他,孔君平的言外之意他能一下子聽得出來,的確是———甚聰慧。

過渡:只會聽還不夠,有口有心才爲聰。那他是怎麼反駁的呢?他這樣說,楊氏子的言下之意是什麼呢?

(如果說楊梅是我楊家的果,那麼孔雀就是您孔家的鳥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那麼楊梅又怎麼會是我家的果呢?)

3、師:如果楊氏子這樣說———孔雀是你家禽。還是這個效果嗎?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更妙,“孔雀是夫子家禽”顯得生硬,有頂嘴之嫌,而“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轉對答,既表現了應有的禮貌,又表達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楊梅豈是我家的果”這個意思,反映出孩子語言幽默。)

(孔君平拿楊氏之子的姓氏開玩笑,楊氏子也拿孔君平的姓反駁)

這一招在兵法上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板書:孔雀——孔家禽

評:你看楊氏子不但會聽,還挺會說。

4、他還稱呼孔君平爲夫子,你知道怎樣的人才可以稱得上‘夫子’?

師:如果是一個沒有文化、目不識丁的老農,我們可以稱他爲夫子麼?(不行)

師:如果是一位阿姨呢?我們可以稱爲夫子嗎?

如果來的是一個小男孩呢?

師:一般有文化、有涵養的成年男子,可以稱爲夫子。比如孔子我們就稱爲——(生齊:孔夫子)孟子——(生:孟夫子),所以稱孔君平爲“夫子”顯得有禮貌。

5、這麼巧妙的回答,楊氏子一定思考了很長時間吧?(理解:應聲答曰:不假思索,幾乎想都沒想。)那你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呢?(思維敏捷、聰明機智)所以課文開頭就這樣稱讚他———甚聰慧。

評:同學們,正如剛纔同學所說,這楊家小兒不簡單啊,思維之敏捷,言語之巧妙,讓人回味無窮。其實,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說話要講究藝術,同樣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講,會達到不用的效果。

6、贊“聰惠”

孔君平絕非凡人,他官至爲九卿之一的廷尉———掌管國家的刑法,話語一出,他就知道自己低估了楊氏子。如果你是孔君平,在聽了楊氏子巧妙又不失禮貌的的回答後,他會怎麼誇楊氏之子呢?誰可以學着古人或現在我們說話的樣子來寫寫他嗎?

神情、動作又是怎樣呢?

(孔笑曰:孺子可教也,他日必成大器。)

(孔贊曰:妙哉,老夫甘拜下風。)

師評:同學們都走進了孔君平的內心世界,說出了他心中想說的話。

小結:面對如此機智的回答,孔君平不得不承認————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慧。

面對如此巧妙的回答,我們也不得不讚嘆—————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慧。

這麼聰慧的孩子,你喜歡嗎?捧起書來讀,讓大家感受到你的喜歡。

評:從你們的朗讀中,老師聽出了喜愛,更聽出了讚賞!

五、拓展延伸:

1、楊氏子年僅九歲,就如此聰慧,他的表現的確讓人稱讚。更讓我們感受到如何智慧、幽默、委婉地說話是一門學問。下面我們再來欣賞一則關於語言藝術的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四歲就知讓梨的孔融。

十歲的小孔融很有能耐。有一次,大人都誇讚孔融說:“這孩子是一位人間奇童!”一位姓陳的大官不以爲然地說:“小時候聰明,長大了不一定有用。”孔融一聽,馬上做出迴應,他對這位大官說:“這樣說來,大人您小時候肯定是很聰明的!”衆人聽後大笑,這位姓陳的大官不但不生氣,也爲小孔融豎起了大拇指。請說說小孔融這句話的妙處所在。

2、好一個聰明機智、能言善辯的小孔融,讓陳官員對他好一番稱讚。同學們,這就是語言的藝術,你看,誰擁有了語言,誰就擁有了智慧。

六、拓展閱讀

《世說新語》是南朝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專門記錄人物言行事蹟的小說,其中刻畫了許多古代聰慧少年的形象,像這樣的語言小故事,在這本書裏還有很多。請學生們課下閱讀《世說新語》,感悟人物語言表達中透出的智慧。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

3、能理解課文意思,體會語言的巧妙藝術。

4、能主動在生活中搜集、發現、積累、運用精妙的語言。

教學重點

1、能理解課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讀。

2、能在生活中運用精妙語言。

教學難點

體會語言的巧妙性。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引入。

1、出示羅斯福的故事,默讀。

(故事1:羅斯福在當選美國總統之前,曾在海軍中任要職。有一次,他的一個朋友問他關於在加勒比海的小島上建立潛艇基地的計劃。羅斯福小聲問他的朋友:“你能保密嗎?”他的朋友回答:“能保密。”羅斯福接着說:“我也能。”)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關於語言藝術的故事,請大家看看。

2、生。默讀故事後,師:看懂了嗎?一個小小的問題,羅斯福把建立潛艇基地的計劃告訴朋友了嗎?你從哪兒知道的?

3、對,你讀懂了這個故事。羅斯福拒絕了朋友,但是他並沒有正面的拒絕,而是採用了一種委婉的方法,這裏就體現了語言的藝術。本單元我們學習的主題就是“語言的藝術”。像這樣體現語言藝術的經典故事,古今流傳的很多,剛纔大家讀的故事是本站,今天我們要讀一篇古文,齊讀課題――

二、引入課題,解題。

師:讀了課題,你知道這篇課文講的是誰的故事?

生:這篇課文講了楊氏的孩子的故事。

師:“楊氏”的意思是姓楊的人家,哪“楊氏之子”的意思就是――?

生:“楊氏之子”的意思是姓楊人家的兒子。

三、認識文言文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文章”。而“本站”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頭語言寫成的文章”。在我國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頭語言及用書面語言來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問某人是否吃飯了,用口頭語言表述,是“吃飯了嗎?”,而用書而語言進行表述,就是“飯否?”。“飯否”就是文言文。我國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所以,現在我們一般將古文稱爲“文言文”四、讀通課文

1、範讀。

師: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我們就先來讀讀吧,把每一個字音讀正確。

2、自由小聲初讀課文(文言文和本站在朗讀上有不同之處,要讀出古文的韻味,自己試着讀一讀,相信你會比老師讀得更好。)

3、請一個學生讀課文,檢查字音,指導停頓斷句

四、理解課文大意。

1、自主理解課文。(師:這是一個有趣的小故事,試着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2、同桌交流自己的理解,看能不能一起把這個故事講出來。

3、全班交流自己的理解。(對照原文請學生逐句理解)

相機指導理解文言文的兩個重要方法:看註釋和聯繫上下文理解

通過看註釋理解了“甚、詣”等字的意思。

理解“爲設果”需要聯繫上下文的方法。

師:“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這句話講的是?

(評價語舉隅:很好,你採用了理解文言文的一種最基本用常用的方法“看註釋”,你很會學習。 對,孔君平是客人。你採用的方法是我們理解文言文的有一個重要的方法“聯繫上下文理解”,你也是一個會學習的孩子。

師:通過剛纔探討的兩種方法,我想最後兩句話理解起來應該沒有問題,請大家讀最後兩句:“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師:你們認爲文中的“家禽”和現在我們所說的“家禽”的意思一樣嗎?說說你的看法。

4、請一個學生完整地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在樑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家裏有個九歲的兒子,他非常聰明。有一天,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其中有楊梅。孔君平指着楊梅給孩子看,並說:“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馬上回答說:“我可沒聽說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5、帶着理解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品讀句子,體會楊氏之子應答的巧妙之處。

1、出示思考的問題:“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裏?”

師:南宋詩人、哲學家朱熹提出了“循序而漸進, 熟讀而精思”的讀書方法,請你再細細地讀,靜靜的思考,你一定會有新的體會。大家一邊讀一邊思考,可以在書上作批註,現在開始。

2、品讀句子,對文本進行個性化的'解讀。

3、獨立學習思考,並做好批註。

4、四人小組交流。

師:剛纔我巡視了一圈,看到可大家都有自己的思考和見解,這樣請大家在四人小組裏交流自己的體會。

5、全班交流。

重點點撥:

(1)、孔君平指着楊梅對楊氏之子說:“這是你家的水果。”孔君平由楊梅而聯想到小兒家的姓,就給楊家小兒開了一個玩笑,語言很風趣幽默。(板書:楊梅)

(2)、楊家小兒聽出了孔君平的話外之意,並立刻做出反應,知道客人在拿自己的姓開玩笑,所以馬上由孔君平的姓聯想到孔雀,所以以孔雀給他開玩笑。

(板書:孔雀)

(3)、品位楊氏之子的話外之音:

如果你認爲楊梅是我家的水果,哪孔雀就是你家的鳥羅!

6、設想:孔君平聽了楊家小兒的回答,會怎麼說?

7、小結

師:(總結)正如那位同學說的那樣,這楊家小兒真是不簡單啊,思維之敏捷,言語之巧妙,讓人回味無窮!其實,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說話要講究藝術,同樣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講,會達到不同的效果。

二、熟讀成誦

1、孩子們的體會很深刻,如果現在朗讀課文,相信你能夠把自己的體會帶進朗讀,你可以盡情地感受古文的韻味,請一個同學讀。

2、師:學到這裏,你能試着把這個故事背誦下來嗎?一起背一背。不能背誦的看着書朗讀。

3、全班背誦。

三、拓展

1、給你家小區花園的“嚴禁踐踏草坪”換一種說法,體現語言的藝術。

師:像這樣體現語言藝術的例子還有很多,就拿身邊的事來說吧,幾年前像“禁止踐踏草坪!”這樣生硬的,帶着指令性的提示語隨處可見,但是,現在,你走進公園,你會發覺,這樣的語言少了,同樣的意思,有了不同的表達方式,你能試着來改一改這個說法,體現語言的藝術。

如:小草要睡覺,請別打擾!

草兒青青,何忍踏之!

花草美,愛花護花人更美!

師:多麼溫馨的提示,充滿了人文關懷和對生命的尊重,相信這樣的提示語更有說服力。

2、生活中體現藝術性的語言還有很多,同學們分享收集的資料。

師:孩子們還收集了許多這樣的語言,我們現在小組裏交流一下,待會把你們小組裏最能打動人的語言大家分享。

(1)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如:“別吻我,我怕羞” “我怕修” “我不是碰碰車”

師:大家爲什麼要笑,因爲它幽默,這幽默的背後卻在善意地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

3、總結。

師:我們的母語漢語言有着無窮的魅力,有“口吐金蘭”的語言香氣,有“脣槍舌戰”的語言戰爭,有“妙筆生花”的語言表達,有“舌戰羣雄”的語言典故,語言的藝術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增添許多樂趣。同樣的意思,不同的表達方式,效果也會大相徑庭。孩子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不僅能夠感受到語言魅力所散發出來的光彩,而且能夠運用語言的藝術,就讓語言的美麗伴隨我們繼續語文的學習之旅吧!下課,謝謝孩子們!

生:謝謝老師!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 篇五

教材分析

文言文是我國古代優秀文化寶庫中的一朵絢麗燦爛的奇葩。它文字簡約,卻理寓其中,意義深遠;它語言凝練,卻不失形象生動。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楊氏之子》,就是這樣的一篇文言文。文章以精練的筆觸,勾勒出一個機敏善對的九歲男孩形象。首句總領全篇,“甚聰惠”實爲文眼,統照全文。後四句敘事,詳寫楊氏之子的“設果”與“應答”,凸顯“聰惠”之內涵。全篇情節簡單,人物巧妙逗笑,頗具詼諧情調。

本文是高年級學生接觸的首篇文言文,又編入“語言藝術”的主題單元。它猶如在孩子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鋪開了一條通道,讓他們穿越時空隧道,走近歷史先賢,在閱讀與思考中汲取古代優秀文化的精髓,這將爲他們進一步瞭解祖國文化打下基礎,並對其一生文化素養的積澱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設計理念

語文教學要以讀爲本,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讀,最好的方法也是讀,重點在讀,難點也在讀,在朗讀上必須有時和量的保證。應該多讀少講,使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熟讀成誦,從而豐富語文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

教學目標

1、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簡約的特點。

3、緊扣重點詞句,感悟楊氏之子的“甚聰惠”,體會字裏行間濃郁的生活情趣。

教學重難點

抓住重點詞句,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與對話,感悟楊氏之子的“甚聰惠”。

教學方法】:引導點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學法指導】: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欣賞

教學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反饋,明確任務

師: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了文章每句話的大致意思,理清了文章的脈絡,懂得了課文通過一件事向我們闡述楊氏之子的甚聰惠。

師:現在我們來回顧一下,課文通過一件什麼事表現了楊氏之子的甚聰惠?(生用自己的話說後四句話的意思)

師:也就是文中的這四句話。(課件)

師: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這個故事,細細品味這四句話,感悟楊氏之子的甚聰惠!(板書:甚聰惠)

【師:惠通“慧”,是(聰明)的意思。作者用之所以用這個“惠”字而沒用這個“慧”,老師專門查了一下《古代漢語詞典》,知道了這個“惠”字除聰明的意思以外,還有好處、仁愛,善良,溫順等意思。眼睛看着它,再看楊氏之子的表現,你們覺得這個小男孩怎麼樣?

生:我覺得這個楊氏之子不但很聰明,而且很乖。】

二、合作探究,感悟聰惠

1、聰明

師:默讀課文,找出表現他聰明的句子。

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

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師追問:能說說理由嗎?(看學生的反應)

⑴、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

①、說清句意。啓發學生弄明白孔君平說這句話有什麼用意,認識“楊梅”和“楊氏之子”之間的聯繫。

【生:孔君平指着楊梅說:“這是你們家的果子。”

師:用今天的話來說,還要再加上幾句,誰明白?

生:孔君平指着楊梅說:“這楊梅和你一個姓,是你們家的果子。”

師:明白了嗎?你呀,姓楊;楊梅呢,它也姓楊。兩個“楊”是一個字。看來,楊梅是你們家的果嘍。此時的楊梅已經和楊氏子成(兄弟)了?板書

師:看來孔先生說這句話,是在()楊氏子?(逗;開玩笑)】

②、看插圖,想象孔君平當時說這句話的表情、語氣,誰來讀?

(生試讀→指生讀→抓“君”字→誰再讀?→師範讀:此——是君家果?→誰像老師這樣讀)

師:孔先生如此妙問,九歲的小兒如何作答?

⑵、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師:兒應聲答曰:生讀(3次)

① “禽”“未聞”什麼意思?這句話翻譯成現代文怎麼說?體會楊氏之子“善聽”“妙答”——一悟“甚聰惠”;

師:同學們,從他的回答中,你們明白了這個孩子聰明吧?體會到了他的甚聰慧了嗎?誰來說?

師:你用楊梅逗我?

生:我就用孔雀逗你

師:用別人的話來回應別人,這一招叫什麼?

生: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師:還可以怎麼說?

生:以牙還牙

師:還可以怎麼說?

生:將計就計。

師:將計就計,這小孩聰不聰明?答得太妙了!(板書:答得妙

②讀懂“應聲答曰”,體會楊氏之子“反應快”!(二悟“甚聰惠”;)

師:讀這句話,還從哪兒體會到他的“甚聰惠”?(板書:反應快

③讀懂“未聞”,體會楊氏之子回答語氣委婉,且迴應有力(三悟“甚聰惠”。

分角色朗讀:女(陳述),男(孔君平),師(楊氏子)

師故意把“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讀成:(很生氣地說)“孔雀是夫子家禽。”老師讀得怎麼樣?(看學生反應?)

師:爲什麼不可以漏讀這兩個字?

生:這樣顯得不是很友好,不像開玩笑的話。

生:用上“未聞”兩個字,否定了孔雀是孔君平家的鳥的說法,也就否定了楊梅是楊氏家的果子的說法。

師:要否定孔雀是孔君平家的鳥的說法,改一個標點符號即可:“孔雀是夫子家禽?”行嗎?

生:這樣顯得咄咄逼人。用“未聞”,表達的意思要間接一些,婉轉一些。(板書:禮貌

師:體會得有深度!足見楊氏子的甚聰惠!

2、乖

師:默讀課文,找出表現他乖的句子。

“爲設果,果有楊梅”。

①課件提醒:()爲()設果?

②聯繫上下文,學生講明句意。

師:只有楊梅一種水果?(不是,如果只有楊梅一種水果的話,就不會用“設”)

師:這足以可見,楊氏之子是一位(熱情禮貌)的(乖)孩子?

③看課件對比朗讀,體會文言文簡約的特點。

◆、孔君平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①、翻譯出來怎麼說?

②指導學生進入情境,體會人物心情,按節奏讀好句子。

師:孔君平拜訪他的父親,父不在家,就叫他的兒子。這裏省略了許多內容。我們推想一下,孔君平怎麼想到呼兒出來呢?(學生推測)

師:古文十分簡練,像這篇文章中它省略了一些敘述文字,這要靠思考和想象去補充。

三、達標檢測,指導背誦

1、師:這篇文言文你現在覺得自己學懂了嗎?哪誰能背下來?

(指明背→齊背)

2、總結方法:(讀、釋、品、誦)

師:當背誦下去以後,隨着你閱歷的增長,再讀文章時,文裏的畫面情景,你對生活的感悟等等,會像放電影一樣在你的大腦中閃爍,會讓你覺得這文言文越讀越愛讀,越讀越有滋味。

3、師:同學們,課外大家可以看一部書《世說新語》。《楊氏之子》就選自這部書。

四、拓展延伸、故事新編(家庭作業)

師:有人考證說,楊氏之子叫楊修,但是不是三國時期的那個楊修現還有爭議。咱們就先就用楊修這個名,發揮想象,來個故事新編。(課件提示)

五、板書設計:

21楊氏之子

甚聰慧

楊氏子——楊梅——君家果

孔君平——孔雀——夫子家禽

部編語文《楊氏之子》優秀的教學設計 篇六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家禽”等詞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根據理註釋解詞句,瞭解課文的內容,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第二單元我們學習了《古詩詞三首》,誰背給大家聽一聽。

2、剛纔我們背的是古詩詞,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古人寫的另外一種體裁的文章,叫文言文(板書),題目是《楊氏之子》(板書、齊讀)

3、文言文的學習能增長我們很多知識,所以我們要好好學,將它學好。

二、梳理全文

1、文言文的朗讀、停頓和現代的本站是不一樣的,文言文是要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做到正確的朗讀,聽老師來把這篇課文朗讀一遍。(出示有停頓符號的課文)

2、同學們學着老師的樣子自由地讀一讀。

3、抽兩生讀課文。(及時糾正)

4、生齊讀課文。

5、這篇課文講的是關於誰的故事?(板書:楊氏之子)

6、理解課題(“氏”指姓氏,“之”是“的”意思,是一個助詞。“楊氏之子”就是“姓楊人家的兒子”。)

7、你能不能用一句話來介紹一下楊氏之子?請同學們拿起筆,輕聲地讀一讀,劃一劃。(楊氏之子是一個聰惠的人,他不是一般的聰惠,他可是一個甚聰惠的人。板書:甚聰惠)

8、理解“甚聰惠”。(“甚”是什麼意思?你是怎麼知道的?你採用了學習文言文的一種最基本的方法:“看註釋”【板書】看來你很會學習;“惠”字我們也可以採用這種方法來理解,誰來解釋一下?)

9、指導寫“惠”。(智慧源於心,“惠”字在寫的時候,下面的心要寫得稍大一些,這樣惠字才能站得勞。)

10、除了楊氏之子外,文章還有一個和重要的人物是誰?(板書:孔君平)你是從哪句話中知道的?

11、引出第二句,理解第二句。(這句話老師讀了很多遍,其中的“詣”字【板書】,我不是很明白,誰能幫助我來理解一下?“詣”字就是拜見的意思,你是怎麼知道的?[看註釋],看來你真能學以致用,老師也運用你的這種方法來理解後面半句話的意思。)

12、楊氏之子是怎麼招呼客人的?你是從哪一句話中知道的?(抽生讀出來)

【爲設果,果有楊梅。”是誰爲誰設果?你是怎麼知道楊氏之子爲孔君平設果?前一句中講到了孔君平來拜訪他的父親,你採用的是“聯繫上下文”(板書)的方法來理解,真不簡單。】

13、這句話中重點強調了那一種水果?(楊梅)所以“果”字後面要作停頓,請同學們帶着停頓來讀一讀。

14、楊氏之子“甚聰惠”體現在文章的那兩句話中?(出示,抽讀)。【“孔”指誰?“指”指着什麼?這兩個字都需要運用聯繫上下文的方法來理解。“曰”是說的意思,“曰”字在寫的時候將它寫得寬一些,扁一些,千萬別寫成“日”字,漢字是很注重長短變化的。(師板演)同學們在作業紙上寫兩個。“君”是你的意思,“果”可以理解成水果,也可以理解爲楊梅。誰來將孔君平說的這句話用自己的話來說說?楊氏之子聽了孔君平的話後回答道(引出:“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生齊讀)。“夫子”是何意?“禽”和我們現在的家禽意思一樣嗎?誰來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15、楊氏之子回答得和巧妙,巧妙在何處?(孔君平以楊梅聯想到楊氏之子的姓,楊氏之子馬上以孔君平的姓聯想到了孔雀,兩人這樣一調侃,使得見面的氣氛變得更加輕鬆融洽。)

16、如此巧妙的回答,如此充滿藝術的話語,同學們好好地來品讀一番。

1)同桌分角色讀

2)抽兩生表演讀

3)再抽兩生表演讀

4)男女生分角色讀

17、這真是一個有趣的故事,誰願意將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18、有了對課文的理解,同學們肯定能夠將文言文所包含的韻味讀出來。(齊讀)

三、拓展延伸

1、這節課我們學會了兩種學習文言文的方法,老師從《世說新語》中選了一篇文言文,同學們試着來理解一下。

2、抽生理解。

四、小結作業

1、在學習中,我們只有舉一反三,學以致用,方能收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2、《作業本》1—3題。

《楊氏之子》的教學設計 篇七

【教學目標】

1、認識“詣、禽”兩個生字,會寫“樑、詣、禽”三個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並熟讀成誦。

2、能借助註釋、聯繫上下文等方法瞭解課文大意,並能說出表現楊氏之子機智的故事內容。

3、感受文言文語言的魅力,激發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並能藉助註釋、聯繫上下文等方法瞭解課文大意,體會楊氏之子的機智敏捷。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感受楊氏之子的機智敏捷、待客有禮,體會文言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揭示課題

1、回憶舊文

同學們,誰還記得我們本學期學過的一篇文言文?我聽到大家都異口同聲地說了《自相矛盾》。誰能完整地背誦出來?(指名背誦)

2、揭示新課

今天,我們繼續走進文言文的世界,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吧。來,齊讀課題——楊氏之子。(板書:楊氏之子)

3、理解課題

氏,姓氏。之,的。完整意思爲姓楊人家的孩子。

4、瞭解出處

《世說新語》的作者是南朝劉義慶,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其內容是記載了東漢後期到魏晉間一些名士的言行和軼事。

二、走近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交流分享,預設:

(1)夫子與孔君平的混淆。夫子是對年長而且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這裏指的是孔君平。

(2)楊父的混淆。可以引導學生再讀課文,看看楊父有沒有在場。

(3)本文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孔君平去拜訪楊家父親,父親不在,於是就叫出了楊家孩子。孩子用楊梅招待客人,孔君平指着楊梅給孩子看,說:“這是你家的果子”。孩子馬上回答:“沒有聽說孔雀是您家的鳥。”

3、再讀課文

(1)自由朗讀,試着將停頓讀正確。

(2)指名朗讀,請同學分享停頓的理由,大家一起討論是否恰當。

(3)糾正朗讀,在文中劃出正確的朗讀停頓線。

(4)教師範讀,尤其注意孔君平與楊氏兒的兩句對話。

(5)全班齊讀,朗讀的速度可以放慢一些,將課文停頓正確。

4、疏通文意,指名:

(1)“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①惠,通假字,同“慧”,智慧。甚,很。

②注意“樑”字,下面是木,右上爲兩點。

(2)“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①詣,拜訪。

②誰呼兒出?孔君平。

(3)爲設果,果有楊梅。

①誰爲設果?是孩子,也就是楊氏之子。

②爲誰設果?爲孔君平,孩子爲孔君平擺放了水果,水果中有楊梅。

(4)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

①示,給……看。

②指什麼以示兒?是楊梅。此處省略了指的對象,可以結合插圖教學。

(5)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①夫子,古時對年長且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這裏指孔君平。

②家禽,古今異義詞,古意是家中的鳥,現在指家養的禽類,如雞鴨鵝。

③注意“禽”字,人字頭要扁一點,撇和捺要張開。下半部分注意不要寫錯。

三、走進課文,品味細節

1、文章第一句提供了哪些信息?體現了文言文什麼特點?

(1)主人公的國籍、年齡、姓氏、人物特點。體現了文言文語言的簡潔、凝練。

2、文中哪裏最能體現楊氏之子“甚聰慧”?

(1)“應聲”,說明楊氏之子是不假思索地回答,體現了他才思敏捷。

(2)“未聞孔雀是父子家禽”,加上未聞,則更加委婉有禮。

3、文言的另一特點是語言風趣。本文哪裏體現了語言的風趣?

孔君平借楊梅之“楊”打趣楊氏之子,說這是楊家之果。

楊氏之子立馬以“孔雀”回擊孔君平。

(板書:楊氏子——楊梅——君家果。孔君平——孔雀——夫子家禽。)

4、小組討論:爲什麼楊氏之子不說“孔雀是夫子家禽”,而說“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因爲孔君平是客人,“未聞”一詞比較委婉,既反駁了孔君平,又表達對客人的尊重。

5、開放討論:如果你是孔君平,聽到了楊氏子的回答,你會怎麼想?

6、分角色朗讀,注意讀出孔君平的風趣調侃,楊氏子的機智敏捷。

(1)同桌分角色朗讀

(2)男女分角色朗讀

(3)師生分角色朗讀

7、體會古人稱呼的豐富:

(1)楊氏之子(其、兒、君)

(2)孔君平(夫子、孔)

四、課堂小結,昇華體會

1、文言文有什麼特點?

語言精練、風趣幽默、人物鮮明。

2、總結文言文的學習方法。

結合註釋、聯繫上下文、配合插圖。

3、試着背出原文,並向父母分享這個故事。

【板書設計】

21楊氏之子

《世說新語》

楊氏子——楊梅——君家果

孔君平——孔雀——夫子家禽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 篇八

感  悟  語  言  的  魅  力——《楊氏之子》教學設計

大嶺山鎮中心國小  李林

教材簡析:

《楊氏之子》是人教版國小語文課本五年級下冊第三組的第一篇課文,它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該書是一部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的小說。本文講述了樑國姓楊的一家中的九歲男孩的故事。故事大意是這樣的:

在樑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家裏有個九歲的兒子,他非常聰明。有一天,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其中有楊梅。孔君平指着楊梅給孩子看,並說:“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馬上回答說:“我可沒聽說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故事情節簡單,語言幽默,頗有趣味。

選編本課的目的,一是讓學生開始接觸文言文,對文言文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學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語言的風趣機智。

設計理念: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應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課程標準在第四學段明確提出“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本課是爲第四學段的學習搭一個梯子,使學生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語言風格,爲順利過渡到中學的文言文學習作一個鋪墊。

教學目標:

1、會寫6個生字,會認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家禽”等詞語。

(確定依據:本課編排特點及學生實際情況。)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確定依據:讓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提高文化品位。背誦優秀詩文有利於積累、體驗、培養語感。)

3、能根據註釋理解詞句,瞭解課文內容,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

(確定依據:本組課文學習目標及文言文的學習規律。)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流利,讀懂句子,體會人物語言的風趣和機智。

(確定依據:本課的寫作特色及學生初次接觸文言文的實際情況。)

教學難點:

體會人物語言的風趣和機智。

(確定依據:文言文語言精煉的特點及學生實際理解水平的差異。)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具準備:課件及錄音帶等。

教學過程:

一、趣入新課,引發學生閱讀文言文的期待。

(一)古時候有一個九歲的孩子,他能言善辯。有一天,有個客人來拜見他父親,恰好他父親不在家,便故意逗他,他委婉機智地回答了客人。你想知道他怎樣回答客人的嗎?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篇文言文­——《楊氏之子》。

(二)讀題,釋題。

釋“氏”、“之”的含義。依此類推,李家的兒子就是李氏之子,劉家的兒子就是劉氏之子。(意向:通過知識遷移讓學生在具體語境中明確它們的含義。)

【設計意圖:以故事開頭,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的有意注意,把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起來。同時讓學生舉一反三,學以致用,實現知識的遷移,從而感悟出文言文與現代文的不同。】

二、識記生字,引導學生讀出文言文的節奏。

(一)播放錄音,學生劃出節奏。

(二)檢查節奏的劃分情況,學生按節奏自由讀文。要求把字音讀準,把課文讀通順。

樑國/楊氏之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爲/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三)檢查朗讀情況,指名朗讀。

教師重點指導朗讀“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意向:“家禽”一詞與現代文的“家禽”一詞意思有較大的差異,這一句既是朗讀的難點,同時又是理解的難點。先讓學生讀好這一句,爲下面體會語言的精妙作好鋪墊。)

(四)課件分行出示會認的字及會讀的字,學生認讀生字。

1.你認爲哪個音最易讀錯,哪個字最易寫錯?特別要注意哪一筆?

(1)在學生交流時,適時用鼠標點擊該字放大。課文中要求寫的字有三個比較容易出錯,根據書寫的實際情況提醒學生注意:“曰”不能寫成“日”,“惠”和“禽”不僅要把結構寫勻稱,還要注意把筆畫寫正確。

(2)有兩個多音字要指導學生讀準,一是“爲設果”中的 “爲”讀“wèi”,二是“應聲”的“應” 讀“yìnɡ”。

2.全班齊讀生字新詞。

(意向:落實第一個教學目標。)

(五)熟讀課文。採用分小組讀、男女生讀、師生合作讀等形式把課文讀熟。

【設計意圖:五年級的學生,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因此,放手讓學生自學;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讓學生提醒同學,能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更爲有效地提高學習生字的效率。“三分文章七分讀。”文言文的朗讀尤爲重要,讓學生讀準音,斷好句,把課文讀得通順流利,爲下來的理解作好鋪墊。】

三、合作學習,引領學生讀懂文言文的大意。

(一)參照註釋,自學課文。

要求學生把關鍵詞的註釋標註到原文上。(意向:訓練學生讀書批註的良好習慣,同時加深對部分文言文詞語的理解。)

(二)小組合作,理解課文。

要求學生每人說一句,合作理解課文意思。

(三)檢查理解情況。

1.教師重點指導以下字詞:甚、惠、詣、乃、示、曰、未

2.師生交流每句話的意思。

(四)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故事,同桌互說。

【設計意圖:閱讀文言文,要初步感知古漢語的形式,結合註釋,瞭解每句話的意思,還要了解少量文言文詞語的意思。本文內容比較淺顯,學生根據註釋可以理解,採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提高學習的效率。落實第三個教學目標。】

四、品讀課文,引逗學生感悟精妙語言的魅力。

(一)默讀課文,思考: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裏?和同學交流閱讀心得。

(二)課件出示下面三句話,體會句子的表達效果,感受語言的精妙。

1.孔雀是夫子家禽。(意向:讀這一句,讓學生明白:小孩是在承認 “楊梅是自己家的果”的基礎上,推出的結論。)

2.孔雀豈是夫子家禽?(意向:讀這一句,讓學生明白:小孩是在否認“孔雀不是先生家的鳥”的基礎上,否認了“楊梅不是自己家的果”這一結論。)

3.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意向:讀這一句,讓學生明白:小孩也是在否認“孔雀是先生家的鳥”基礎上,否認了“楊梅是我家的果”的結論。但加了“未聞”一詞,就把決定權轉嫁給了孔君平。好像是覺得孔君平把孔雀當作是自己家的鳥了,才說這樣的話。)

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 “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如果直接說“孔雀是夫子家禽”,就比較生硬,有逼孔君平承認的嫌疑;如果用反問句式,也就是否認了孔雀不是孔君平的家禽,也就否認了楊梅不是自己家的果,但語氣太重。而採用了否定的方式,說“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轉對答,把決定權轉嫁給孔君平,既表現了應有的禮貌,又表達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楊梅豈是我家的果”這個意思,使孔君平無言以對。因爲他要承認孔雀是他家的鳥,他說的話才立得住腳。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維的敏捷,語言的機智幽默。

(三)給文章再補個結尾。聽了孩子的話後,孔君平會有什麼反應?請你給課文補個結尾。

(意向:既開拓了學生的思維,又適時地練筆,把讀寫結合落到實處。)

(四)學生交流。

讓學生充分說,只要合理,就予以肯定。(意向:崔巒同志說得好:“教師強勢,學生必然弱勢。”給學生以思維的空間,克服課堂上的霸權主義。)

【設計意圖:語文課,主要任務是學習語言。在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忘記這個根本任務。通過比較句子,讓學生在比較讀中感受語言的魅力,體會孩子的思維敏捷及語言的機智幽默,落實第三個教學目標,突破本課的重難點。】

五、感情朗讀,引動學生沉澱文言文的精華。

(一)學生感情朗讀。

(二)檢查背誦。

【設計意圖:本文篇幅短小,文字也比較淺顯,讓學生誦讀,有利於積累、體驗、培養語感。落實第二個教學目標。】

六、學以致用,引渡學生拓展文言文的閱讀。

(一)課件出示短文兩節。

短文一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 “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

短文二

徐孺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

(二)讓學生說說大概意思,並說說妙在哪?

【設計意圖:課堂教學既要關注整體,又要關注個體,讓後進生吃得好,優生吃得飽。同時對本課的第三個教學目標進行檢測。】

七、意猶未盡,引介學生積累精妙的語言。

引出綜合性學習內容。可以就某一個內容進行綜合性學習,課外由四人小組長組織安排活動。

1.蒐集並積累在表達上很有特點的語言,如,歇後語、諺語;很有特色的短文,如,幽默故事、古今笑話等。

2.蒐集提示語和廣告語,比較表達的效果,再試着寫一寫有情趣、能打動人的提示語或廣告詞。

3.蒐集相聲、評書或影視劇的精彩對白,體會語言的藝術魅力,並試着演一演。

【設計意圖:高年級的綜合性學習,要比較充分地體現其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自主性的特點,注重提高學生策劃、規劃自己學習的能力,用多種途徑、方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語文的綜合運用能力,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精神。這一設計既是關注學生興趣的延伸,又是體現了本組課文的學習目標:通過綜合性學習,蒐集、積累用得精妙的語言,以不斷豐富我們的語言,並學習用得體的語言進行表達。】

八、板書設計,引起學生關注精妙的語言。

10  楊氏之子

楊氏之子               此是君家果         (楊梅)

孔君平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孔雀)

【設計說明:課文內容的重點是孔君平與楊氏之子的對話,關鍵事物是“楊梅”與“孔雀”。孔君平由楊梅想到楊氏,小孩子由孔姓想到孔雀。把重點句子與關鍵人物、事物對比板書,既突出了課文的重點,又凸現了精妙語言的魅力。】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 篇九

課文分析:

《楊氏之子》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該書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的小說。本文講述了樑國姓楊的一家中的九歲男孩的故事。故事情節簡單,語言幽默,頗有趣味。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流利,讀懂句子,體會人物語言的風趣和機智。

學習目標

1、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參考註釋,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楊氏之子的聰穎機智。

教學重點

參考註釋,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楊氏之子的聰穎機智。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我們每天都要用語言進行交流。精練得當的語言,能準確表達思想、情感;機智巧妙的語言,有時會幫助人們擺脫困境;幽默風趣的語言,能活躍生活;生動優美的語言,能愉悅身心……今天我就來認識一個聰明機智的小孩。

2、板書課題,齊讀。誰來說說這個課題告訴我們?(重點理解“氏”“之”的意思。) 1、出示課題“楊氏之子”,說說題目的意思嗎?“楊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楊的人家的兒子。

說明:“之”是助詞,相當於“的”。

3、讀讀課題,這個課題的語言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學生可能回答:不太好懂;像古詩的語言……

教師小結:這是古代漢語,也叫文言文。

4、大聲地朗讀課文,感受文言文和現代漢語到底有什麼差別,有什麼不同。

5、自由的說說你感受到的差別和不同。

學生可能的回答:很難讀通順;有些字沒見過,不好認;意思不懂;句子很短……

二、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的音,讀通句子。

三、指名朗讀課文。

(1)着重強調以下字的讀音:惠曰禽詣

(2)引導學生讀準停頓:

樑國/楊氏之子/九歲,甚/聰慧。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爲/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四、熟讀課文,理解意思

1、大聲反覆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隨機檢測學生讀課文的情況。

2、邊默讀課文,邊看註釋,說說每一個句子的意思。

教師要注意指導有困難的學生,瞭解學生的困難所在。

3、課堂交流,落實每一句話的意思。比較困難的句子,可能需要教師重點指導:

“爲設果,果有楊梅。”省略了主語,前面要加上“小孩”。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難點是“夫子”的理解。

課文的意思:樑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中的小孩九歲了。孔君平去看望小孩的父親,父親不在家,就把孩子叫了出來。小孩擺出水果招待客人。水果中有楊梅。孔君平指着楊梅對小孩說:“這是你們家種的水果吧。”小孩應聲回答:“我沒聽說孔雀是您的家禽呀。”

五、質疑問難,試着練習背誦課文

1、默讀課文,說說意思,還有哪些有疑難?

2、練習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想象情境,感情朗讀

1、朗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出示句子:

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讀讀這兩個句子,想象當時的情境,說說當時兩人會是怎樣的神情?說話時會用怎樣的語氣?(孔君平可能是神態很隨便,甚至有些看不起小孩,認爲他還是一個孩子,說話的語氣可能有些傲慢、隨意;楊氏之子很機智、神采飛揚,說話語氣有挑戰性。)

結合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試着有感情的朗讀這兩句話,要讀出兩人不同的語氣。

二、討論交流,領悟幽默

1、這個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是什麼?

2、你喜歡孔君平說的話,還是喜歡楊氏之子說的話?爲什麼?

板書:楊氏之子楊梅

孔君平孔雀

(“楊梅”是一種水果,其中的“楊”與姓楊的“楊”沒有關係。孔君平故意將它們聯繫起來,開玩笑地說:“這是你家的水果。”這樣說話,因爲沒有道理而顯得風趣幽默,也非常親切。楊氏的兒子,用“從來沒有聽說孔雀是您家的家禽”來應答,妙趣橫生。幽默風趣的一說一答,使見面的場面非常輕鬆愉快。楊氏之子只有九歲,卻能迅速領會孔君平表達的內容和技巧,顯示出他的聰明機智和應對能力。)

三、延伸拓展

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語言,同學們,你們聽說過類似的故事嗎?(學生交流課外蒐集的資料)

四、朗讀課文

五、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課外蒐集

(1)蒐集積累在表達上很有特點的語言,比如:歇後語、諺語、幽默故事、古今笑話等。

(2)蒐集和擬寫提示語、廣告語。

(3)收集相聲、評書或影視劇的精彩對白,試着演一演。

教學反思

楊氏之子是一篇古文,雖短,但是對於第一次接觸文言文的學生來說,它是很新奇的。

在教學中,我特別注意讓學生從熟讀中領悟,並且要求他們在讀的過程中配合頭部動作,以初步領會文言文的特點。要讀好古文,首先要讓學生理解課文,於是我首先要讓學生自己合作理解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學習適時的停頓朗讀。學生當然不懂,於是我範讀,學生練讀,整整讀了半節課,學生興趣盎然。我明顯地感到學生朗讀進步了。在讀的過程中,我不忘提醒學生邊讀邊品味文中的對話。然後,我拋出了一個問題:讀了文章,楊氏之子應答如何?沒想到孩子們都想出了一妙所在:楊氏之子巧用姓氏作答。然而二妙“未聞”之語氣婉轉卻鮮爲人知。我想:讀書百遍,其意自現。再讀,可惜還沒有答案。於是,我只好拿出“孔雀是夫子家禽”來做比較。光這樣讀還不行,要把句子放在語境中。我們讀了以後,果然許多孩子明白了“未聞”之妙用。我沒有及時揭穿,而是讓他們從對比中對讀,再讓他們在小組中討論楊氏之子的回答。不一會兒,他們竟已意會,情感朗讀亦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