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禮記》二則教學設計一等獎【精品多篇】

《禮記》二則教學設計一等獎【精品多篇】

《禮記》二則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

2、理解大同社會的特徵。

3、抓住“天下爲公”這個關鍵詞,理清課文的層次。

過程與方法

1、要求學生在反覆的朗讀中,讀出韻味,讀出文意,當堂成誦。

2、引導學生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解先賢聖哲關於人類社會的偉大構想,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

2、感受古人敢於衝破現實羈絆,大膽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寫作背景

《大道之行也》是《禮記•禮運》開頭部分裏的一段話,主旨是闡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原文此前還有一段文字記述孔子說這番話的來由,照錄如下:

昔者仲尼與蠟賓(參加國君在年終舉行的祭典,蠟讀作zhà),事畢,出遊於觀(宮門外兩旁的樓臺)之上,喟然而嘆。仲尼之嘆,蓋嘆魯也(意思是魯國已經喪失了古禮)。言偃(即子游,孔子的學生)在側,曰:“君子何嘆?”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夏、商、週三代的英賢),丘未之逮也(因出生晚,未能趕上),而有志焉。”

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是因爲生活在**紛呈的春秋末期,而迫切希望出現一個太平盛世,所以纔有這番言論。

讀準字音

嘉餚(yáo)弗食(fú)

自強(qiǎnɡ)教學相長(zhǎng)

兌命(yuè)學(xiào)學(xué)半

選賢與(jǔ)能講信修睦(mù)

矜(ɡuān)貨惡(wù)其棄於地也

幼有所長(zhǎnɡ)男有分(fèn)

謀閉而不興(xīnɡ)

通假字

《兌命》曰(同“說”,指的是殷商時的賢相傅說,音“yuè”)

選賢與能(同“舉”,選拔)

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同“鰥”,指老而無妻)

詞類活用

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意動用法,以……爲親,以……爲子,)

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形容詞作名詞,老年人,壯年人)

文言句式

判斷句: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也”表判斷)

倒裝句:“之謂”的用法

其此之謂乎(“之謂”是文言文中一種比較固定的用法,是將賓語提前的倒裝句,譯爲“說的是”。作用:賓語用代詞“之”復指一下,強調賓語。)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介賓短語後置句,應爲“於己藏”)

雖有佳餚

【講析課文,疏通文句】

着重講解如下句子,並採取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方式解決文言知識。

1、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然有美味的菜餚,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

2、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所以,人必須上學讀書,才能知道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教師必須親身經歷教學的過程,纔會深感自己學問的孤陋和淺薄。

3、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求學者知不足,纔會反省自己,更加努力地學習。

4、學學半——教人是學習的一半。

5、其此之謂乎?——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全文翻譯參考:

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嚐,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即使有的道理,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的益處。所以學習以後就會知道不足,教學以後就會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了不足之處,然後才能夠反省自己;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然後才能自我勉勵。所以說:教和學互相促進,教別人,也能增長自己的學問。《兌命》中說:“教人是學習的一半。”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重難點把握】

1、“之謂”的用法?

明確:“之謂”是文言文中一種比較固定的用法,是將賓語提前的倒裝句,譯爲:“說的是”。如:“其此之謂乎”。作用:賓語用代詞“之”復指一下,強調賓語。

2、思考:本段主要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論述了什麼道理?

明確:本段主要採用了比喻論證和引用論證的論證方法。論述了教學相長的規律。

【問題探究】

怎樣看待“教學相長”的道理?

明確:(1)“教學相長”是文中表達的觀點,在指導我們如何看待教與學的關係以及教與學的效用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借鑑意義。(2)“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只有在不斷地學習中,才能發現自己的不足;只有在教授別人的時候,才能發現自己知識的短缺。也只有這樣,才能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使自己得到提升。“教學相長”告訴了我們實踐出真知的道理,啓發我們注重實踐,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

大道之行也

【朗讀課文,翻譯重點句子】

1、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2、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參考譯文:

1、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天下人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幹的人選拔出來,講求誠信,培養和睦(氣氛)。

2、因此人們不單奉養自己的父母,不單撫育自己的子女。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本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說明“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的?

(1)滿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會的關愛。“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說的是每個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養父母、撫育兒女的責任、心意擴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各個年齡段的人或者說人一生中的各個階段都能受到應有的照顧,得到合適的安排;“矜、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需要特別關愛的人都能得到應有的生活保障。

(2)滿足發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樂業。“有分”就是有穩定的職業,能安心工作;“有歸”就是男女婚配及時,有和樂的家庭。

(3)滿足精神愉悅的需要,貨盡其用,人盡其力。“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是說人們珍惜勞動產品,但毫無自私自利之心;“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爲己”是說人們在共同勞動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爲恥,都能盡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並快樂着,把共同勞動看作是分享快樂。

任何想象都是植根於現實土壤的,文中有無當時現實社會的影子?

文章第三層選擇了一種特殊的總括方式,拿現實社會跟理想的“大同”社會作對比,從而順理成章地指出,現實社會中諸多現象如搞陰謀、盜竊財物、作亂等在“大同”社會中將不復存在,代之而興的將是一個“外戶而不閉”的和平、安定的局面。這其中已經摺射出現實社會的真實情形:社會變亂紛呈,動盪不安;爾虞我詐,人人自危;盜賊橫行,混亂不堪。

【再讀課文,梳理結構】

本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說明“大同”社會的特徵的?

第一層:“大道之行也……講信修睦”,這一層是對大同社會的綱領性說明。“大道之行也”——總述,以下分述:“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第二層:“故人不獨親其親……不必爲己”,這一層闡述“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

可以歸納爲三個方面:

①“故人不獨親其親……廢疾者皆有所養”——人人都能得到社會的關愛。

②“男有分,女有歸”——人人都能安居樂業。

③“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爲己”——貨盡其用,人盡其力。

第三層:“是故謀閉而不興……是謂大同”,這一層是全文的總括句。

【課堂討論,拓展延伸】

1、文中“大同”社會跟陶淵明描繪的那個“世外桃源”有沒有相似的地方?

2、請說一段話描繪你心目中的理想社會。

這是兩道開放性的題目。第一題,要啓發學生透過“桃源”中的生活現象來認識這個社會,例如從“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極其幸福、快樂,這就是“大同”社會中“老有所終”“幼有所長”,由此還可以推知矜、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人同樣受到全社會的關愛。

第二題重在激發學生進行大膽新奇的聯想和想象,營造一種暢遊理想未來的熱烈氣氛。

【把握文章主旨】

仔細閱讀課文,理解文章主旨。

《雖有嘉餚》:本文論述了教與學的關係問題,說明了教和學是相輔相成的,是互相促進的道理。

《大道之行也》:本文通過對理想中的社會特徵的描述,闡明瞭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表達了作者對這個理想社會的嚮往,同時,也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寫作方法運用【深入研讀,探究方法】

《雖有嘉餚》

1、運用類比手法。

文章開頭運用類比手法,以“即使有美味佳餚,不去品嚐,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鮮美”類比“即使有的道理,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的益處”。

2、邏輯嚴密,有條有理。

文中開頭先講學習的重要性,接着講到教與學的關係,最後提出教學相長的結論,邏輯嚴密,有條有理。

《大道之行也》

1、結構嚴謹,說理透徹。

文章第一層首先對“大同”社會進行綱領性說明,然後從三個方面闡述“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最後總括並定名爲“大同”。全面具體地展現了古人關於人類美好社會的構想。

2、闡述道理,條理清晰。

文章在闡明“大同”社會政治綱領的內容時,按邏輯關係,由政權歸屬談到政權所屬的條件,最後談到在德才兼備的的管理下,所呈現的和諧、平等的人際關係。在闡明之後,很自然地闡述了在這些綱領維護下的“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分三個方面展開,從物質生活談到了理想觀念。既全面又有條理,清晰地反映了作者的思路。

佈置作業:教師引導學生課後完成本課時對應練習,並預習下一課時內容。

教學反思

這堂課的教學目標已達到,把握好了重難點。針對學生的情況我設計了兩點目標,一是要求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背誦本課;二是要求學生能瞭解“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並知道本文是從哪些方面闡述的。首先,重視文言文朗讀訓練,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讀中感悟,接着,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要求同學們憑藉課文下面的註釋,結合語境翻譯課文,然後小組自主探究,最後根據小組提出的疑難點,教師在班上引導學生解決。

《禮記》二則教學設計 篇二

“有教無類,善學者,師逸而功倍,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這句話出自《禮記》。“有教無類”是孔子提出的教學方法,對現代而言,它的意義就是:身爲師者,無論是什麼樣的人,都要教育他。不能因爲一個人過去不好的經歷就在學習上放棄他。“善學者,師逸而功倍,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是講的學習方法,指學生要掌握學習方法,不要一味學習書本上的死知識。正如諺語所言: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對於教師來說,要教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合理運用學習中的正遷移。要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勤於學習。

人的行爲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習得行爲,都與及時強化有關。可以通過強化來塑造兒童的行爲。教育家斯金納提出外界的強化作用是塑造兒童行爲的基礎。只要瞭解強化效應,操縱好強化技術,及時有效地施加強化,就能控制行爲反應,並隨意塑造出一種教育者所期望的兒童行爲。作爲老師在教學中巧妙運用強化控制理論,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班在一年級時,有幾個小朋友作業很是潦草。針對此,我採取了鼓勵爲主的強化教育:一次作業工整就加蓋一朵小紅花,連續3次小紅花,就加蓋一個“一級棒”的大印章,連續2次“一級棒”就獎勵小卡通畫並上光榮榜。這種積極強化的方式,這種連續的強化刺激,矯正了他們原有的作業潦草的習慣,不斷地向好的方向發展。這與孔子提出的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有異曲同工之妙,可謂“善教者,雖逸而功倍,不善教者,雖勤而功半。”

我班邵陽小朋友有着極強的暴力心理問題。經過兩年來的觀察瞭解,我認爲原因在於幼年時的攻擊毛病,沒有得到及時糾正,以至成爲一種不良的習慣。在成長的過程中,身體健康,精力充沛,打架成爲其發泄過剩精力的一個方面。由於缺乏道德意志,他雖然知道不好,但卻控制不了自己。對於這個孩子,我也有過想放棄的念頭。但看到大家都不睬他,甚至有些輕視他的時候,我感覺到這個孩子的可憐和可惜,我也認識到作爲一個教師,有責任有義務盡心盡力教導每個學生,真正做到“有教無類”。

我靜下心來首先分析了家長的問題:對孩子早期教育是失敗的。可能是沒有加以重視,認爲孩子之打架無所謂;亦可能方法簡單,引起孩子的對抗心理。所以工作作了,效果不理想。

於是我與家長聯繫並引導他們對孩子要有信心,要配合學校教師繼續做工作,畢竟孩子打架的次數在減少,要給予鞏固;同時找建議他們求助心理醫生,給予矯治;多鼓勵邵陽參加有益的體育鍛煉或公益勞動,使其過剩的精力有正確的渠道排除,同時也可以進行意志力訓練。

《禮記》二則教學設計 篇三

第1課時雖有嘉餚

1、理解重點文言詞語,朗讀並背誦課文。

2、學習類比說理的方法。

3、明白教與學互相促進的道理,認識到實踐的重要性。

一、導入新課

“四書五經”是國學之瑰寶,是智慧之源泉。“四書五經”分別是哪幾部典籍?“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

半部《論語》治天下,一幀《禮記》譽千秋。或許同學們對《禮記》不甚瞭解,但《禮記》中的名言卻常常在我們的耳畔迴響:“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告訴我們要勤於鑽研;“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啓迪我們要做好規劃,有的放矢;“苟利國家,不求富貴”教育我們要有爲國爲民的情懷……可見,《禮記》影響之深廣。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禮記》,領悟爲學之道。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掌握背景,疏通課文文意

1、背景介紹。

本文節選自《禮記正義》。《禮記》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戰國至秦漢間儒家論著的彙編。

2、分類積累,疏通文意。

(1)正讀音

嘉餚(jiāyáo)自強(qiǎng)兌命(yuè)學學半(xiào)

(2)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

①雖有嘉餚(即使)

②弗食(不)

③不知其旨也(味美)

④然後能自強也(自我勉勵)

⑤雖有至道(的道理)

⑥教學相長(增長,促進)

⑦是故學然後知不足(因此)

⑧教然後知困(困惑)

⑨然後能自反也(自我反思)

(3)古今異義詞

①雖有嘉餚(古義:即使。今義:雖然。)

②弗食,不知其旨也(古義:味美。今義:意義,用意,目的。)

③教然後知困(古義:困惑。今義:困難。)

(4)翻譯下列句子

①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明確:即使有美味的菜餚,不親自品嚐,就不會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的道理,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

②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明確:因此只有學習以後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學以後才知道有困惑。

③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明確:知道不足,然後才能自我反思;知道自己有困惑,然後才能自我勉勵。

目標導學二:合作探究,明確文章主旨

1、開頭“雖有嘉餚”一句有什麼作用?

明確:從反面設喻類比,爲引出下文觀點做鋪墊。

2、本文主要論述了什麼道理?作者是怎麼論述的?(論證思路)

明確:本文主要論述了教學相長的道理。在論述時先以“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繼而引入“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進而又從教與學兩個方面加以說明,最後歸結到“教學相長”這個結論。

3、從學習的角度,“教學相長”可以給我們怎樣的啓示?試結合學習經驗,談談你的看法。

明確:只有學習以後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學以後才能知道有困惑。教和學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教師和學生之間應該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4、“教學相長”與“學學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是什麼?兩者之間是什麼關係?

明確:相同點:兩者都強調了“教”是學習、進步和提升的重要環節。

不同點:前者是從教和學兩個方面來說明教和學的關係:二者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說得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達的主要觀點。後者則只從教的角度來說明,將學的部分暗含其中,說得含蓄委婉,是對前者的補充論證。

二者關係:前者是全文的觀點,後者是引用論據來補充強調觀點的,二者並非並列關係,而是主從關係。

三、板書設計

可取之處教學本身是一個雙邊活動,沒有教師的引導,學生不可能高效迅捷地獲取知識,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教師的教學活動便不得施展,事倍功半。就像《師說》中所言“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只是“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而已,這節課上我們師生做到了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不足之處字詞基礎梳理中,部分同學對古今異義詞的理解和記憶不夠,在課堂提問環節中有點跟不上,這個需要佈置相應的練習,爭取在學習過程中消化吸收。

第2課時大道之行也

1、積累文言詞彙,理解文章內容。

2、學習古人敢於衝破現實羈絆、大膽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樹立遠大的理想,爲人類造福,做一個真正的社會人。

一、導入新課

儒家學者早在2000多年前就曾對社會進行了美妙的設想,從孔子的天下歸仁、近悅遠來、四海之內皆兄弟到孟子的政治清明、君民同樂、百姓“親睦”,再到荀子的上下協調、羣居和一、四海之內若一家等等,無不勾畫出一幅社會穩定和諧的美妙藍圖。今天我們學習的《大道之行也》大約是戰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所勾勒的理想社會。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章

1、學生初讀課文,認識字詞。

選賢與能(jǔ)講信修睦(mù)幼有所長(zhǎng)矜(guān)

男有分(fèn)謀閉而不興(xīng)貨惡其棄於地也(wù)

2、聽課文朗讀錄音,注意停頓和語氣。

3、學生對照註釋,藉助工具書,疏通詞句,粗知文義。

4、教師點撥。

(1)通假字

①選賢與能(“與”同“舉”,推舉,選舉)

②矜、寡、孤、獨、廢疾者(“矜”同“鰥”,老而無妻)

(2)古今異義詞

①大道之行也(古義: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時代的政治制度。今義:寬闊的道路。)

②女有歸(古義:女子出嫁。今義:返回,迴歸。)

③盜竊亂賊而不作

作(古義:興起。今義:做某事,從事某種活動。)

④是謂大同(古義:代詞“這”。今義:常用作判斷詞,或與“非”相對。)

(3)一詞多義

①閉:A.是故謀閉而不興(閉塞)

B.故外戶而不閉(用門閂插門,關閉)

②謂:A.是謂大同(動詞,叫作)

B.予謂菊(動詞,認爲)

【教學提示】

鼓勵學生體驗觀察社會,說說自己對“大同”社會的見解和感受。

目標導學二:研讀課文,理解文章思想

1、根據文義,全文可以分爲幾層?

明確:可分爲三層:第一層:“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這一層是對“大同”社會的綱領性說明(根本特徵),是總說,以下幾句是分述。第二層:“故人不獨親其親……不必爲己。”詳述“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第三層:“是故謀閉而不興……是謂大同。”總結全文。

2、“大道”指什麼?“大同”指什麼?“大道之行”指什麼?

明確:“大道”,政治上的理想,治理社會的準則,指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或真理。“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會或人類社會的階段。“大道之行”,是指執政者施行大道,則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會。

3、大同社會的根本特徵是什麼?請找出相關語句,並做解釋。

明確:“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天下爲公”是說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屬於任何個人;“選賢與能”是說選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幹的人擔任社會職務;“講信修睦”說的是社會成員間應當建立良好的關係,講求誠信,遠離欺詐,崇尚和睦,防止爭鬥。

三、板書設計

可取之處因材施教,簡化教學環節。已有註釋的字詞句要求學生在預習時自讀,沒有再講;一看就明白的句子不用譯成現代漢語。

不足之處拓展討論後沒有及時予以肯定和評價,這樣會影響學生的思考積極性,下次課堂上的拓展延伸會格外注意這一點。

《禮記》二則教學設計 篇四

一提到四書五經之類,條件發射地想到愚昧、封建、老古董。近來,看得多了,發覺孔家店被我們莫名地打到,因爲提到國學,人人都可以說三道四,但是真正耐心讀下去,試圖去認真瞭解流傳千古的文章背後的人就少得多啦,姑且算是無知者無畏。

當下流行的西式學習和教育,和我國古代大相徑庭,東西教育差異之大隻能慢慢體味啦。西方以自然科學爲代表的學習分門別類,循序漸進,所有的學科在一套完善的理論世界內蓬勃發展,並且通過對數學工具的使用,讓知識的學習一切都井井有條。我國古代的教育體系,更多地強調個人修行,強調對悟的理解,對於如何達到大徹大悟的境界,似乎沒有一條明確的道路遵循,沒有一個可以重複訓練、可操作的育人大-法。給我的感覺,古人的學習方式,有些靈童似可瞬間得道升-天,而愚鈍之輩則無醍醐灌頂的機會。

一提到《禮記》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瞭解,不過一般的同學都是對它皺眉頭,鄙夷之。因爲一想到禮,就會聯繫到三綱五常,君君臣臣之類的腐朽思想啦。觀後才知,我冤枉古人啦,古之“禮”包羅萬象,即不是送禮的禮也不是非禮的禮,而是和“道”一樣,有着豐富的內涵。一般同學都知道,四書五經的四書指的是《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可能不知道《大學》和《中庸》是《禮記》中的兩篇,這裏要說的《學記》也是《禮記》的一篇,非常有名,但今人不太熟悉罷了。

《學記》講述了古人對學習的理解,是高度概括的,沒有實際操作的教條,可以看作是古人對“教育”“學習”的綱領,如《共產黨宣言》對共-產主義的作用,但是並沒有告訴無產階級怎樣從資本家手中奪取權力。前途是美好的,道路嘛,自己去摸索吧。文章開宗明義,第一句就解釋爲什麼去“學”,去接受“教育”:化民成俗,可以理解爲有一個良好的社會風俗習慣,這應該是有社會性和歷史性的,不同時代自有不同解釋,我想一般應該是百姓安居樂業,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吧。

雖有至道(道這個東西,內涵豐富,太玄,非三言兩語說清楚),不去學習,也不能“知其善”。古人對學無止境認識很透徹,知道“學然後知不足”,發奮地學習才知道自己有那麼多不知道的東西,有人越學越感無知也是這個原因,這也解釋無知者無畏;巔峯對決,只有功力深厚的人才知其中的深淺,莽夫是看不出門道的。古人對“教”和“學”的認識,不像現在這樣割裂,現在老師高高在上,一切都對,學生的質疑總被當做不聽話。古人知道“教學相長”,將教和學統一起來,學生和老師大家可以互相學習,學生之間也可以互爲師學,所以有同學一時無法理解某些知識點,如果你知道的話,不妨將你的理解分享出來,在教別人的時候,你的認識也會更上一層樓。現在的學生不僅缺乏不恥下問的勇氣,連虛心請教的一併拋棄啦。

或許古人愚昧,對一切未知的東西心存敬畏,對於學習也當做神聖的事情,所以纔有至聖先師的孔夫子,被當做祖師爺祭拜。學習是有一定規律性的,不可揠苗助長,所以“未卜禘[dì],不視學,遊其志也”,意思是說時候未到(還沒祭天)的時候,天子(領導)不能去視察學校,這樣學生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去“遊其志”,發展個人的志向。我覺得對老師的作用,古人認識的更加深刻,老師要“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無論老師還是父母,對學生的志向之類,別整天批評,要多多觀察的學生,少發言,在適當的時候才加以指導。像現在的父母也不要孩子上兩天學就問去逼他考清華北大,煩死啦。

求學的人有四個經常犯的錯誤: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是指學習的時候,或貪多不求甚解,或學習一點點就容易滿足,或將學習看做太容易不下苦功夫(傷仲永之類的神通),或自我設限不求進步。這四點學習的人和教學的人都要明白,產生四種錯誤的心理不同,要對症下藥。古人對老師的評價高,所以即使皇帝,對自己的老師要“無北面”(和老師,別用君臨天下那套禮儀,尊師)。現在教師的神壇已經走下神壇,成爲謀生的一種職業,一日爲師終生爲父也out,一去不返啦。

《禮記》二則教學設計 篇五

學習目標:

1、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2、積累文言詞彙,並能有節奏地背誦課文。

3、理解“實踐出真知”的生活道理。

4、瞭解先賢聖哲關於人類社會的偉大構想,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

5、學習古人敢於衝破現實羈絆,大膽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發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爲人類造福,做一個真正的社會人。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雖有嘉餚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當一份精美誘人的菜餚擺在你面前時,你能忍住不吃嗎?當你從書上學得一種新的技能時,你能不去實踐一下嗎?我想,你們一定會響亮地回答“不能”。今人尤此,含蓄而深沉的古人又會有怎樣的表現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雖有嘉餚》,尋找答案吧!

二、自學指導(一)——預習與交流

1、讀準下面加點字的讀音。

嘉餚(yáo)自強(qiǎng)兌命(yuè)學學半(xiào)

2、作品鏈接

《禮記》,集中體現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學和倫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全書用記敘文形式寫成,有的用短小生動的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氣勢磅礴、結構謹嚴,有的言簡意賅、意味雋永,有的擅長心理描寫和刻畫,書中還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闢而深刻,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

3、積累下面的文言字詞。

(1)雖有嘉餚:即使。

(2)不知其旨也:味美。

(3)雖有至道:的道理。至,到達極點。

(4)然後能自反也:自我反思。

(5)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所以。

(6)教學相長也:教與學是互相推動、互相促進的。

(7)《兌命》曰“學學半”:教別人,佔自己學習的一半。前一個“學”同“斆(xiào)”,教導。

4、古今異義

(1)不知其旨也(古義:味美;今義:旨意。)

(2)然後能自強也(古義:勉勵;今義:強大,強盛。)

(3)教然後知困(古義:困惑;今義:困難。)

5、特殊句式

倒裝句:其此之謂乎!

【交流點撥】賓語“此”前置,原順序應爲“其謂此乎”。

6、翻譯下列句子。

(1)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交流點撥】即使有的道理,不去學習,就不會了解它的好處。

(2)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交流點撥】所以,學習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才能知道自己的困惑。

(3)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交流點撥】知道自己的不足,這樣以後才能自我反思;有了困惑,這樣以後才能自我勉勵。

(4)《說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交流點撥】《說命》篇說:“教別人,佔自己學習的一半”,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三、自學指導(二)——合作與探究

(一)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注意朗讀節奏。

【交流點撥】(1)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

(2)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3)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

2、本文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請舉例說明。

【交流點撥】比喻:如開頭以“味美”比喻“道善”,論說只有學習才能懂得“道”的好壞。引用:如結尾,作者爲了說明教學相長的道理,引用了《尚書•說命》篇中的話,以此來增強觀點的說服力。

3、找出出自本文的成語,並解釋。

【交流點撥】教學相長:教與學是互相推動、互相促進的,教別人,也能增長自己的學問。

(二)深層探究

4、你從“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悟出了什麼道理?

【交流點撥】實踐非常重要,要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諸行動,通過行動來證明道理是否正確。

5、本文還談到了“教”與“學”的問題,請你找出作者的觀點並簡要解說。

【交流點撥】觀點:教學相長。教和學是相互促進的,二者相輔相成。

6、學習只會使人知識越來越豐富,思想越來越充實,本文中卻說“學然後知不足”,你如何理解?

【交流點撥】只有學習,纔會知道知識浩如煙海,學問沒有止境,所以,越學視野越開闊,越學越感到自己知識的不足。

7、本文觀點鮮明,說理透徹,請你結合短文內容說說作者的寫作思路。

【交流點撥】第一句: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從反面闡述“學”的重要性。

第二、三句:闡述教學相長的關係,以強調“師生都要學習”。

第四、五句:引用名言證明教學相長的道理。

(三)背誦課文

以小組爲單位相互檢查背誦情況並熟記重點詞句的意思。

四、板書設計

五、拓展延伸

積累有關《禮記》中的名言名句。

【交流】①苟利國家,不求富貴。②擇師不可不慎也。③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④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⑤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⑥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⑦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⑧來而不往非禮也。

第二課時大道之行也

一、新課導入

“大道之行也”爲我們描繪了一幅宏偉瑰麗的社會藍圖。在那裏,人們快樂地生活着。儘管這個理想社會在小生產的基礎上不可能成爲現實,但兩千多年來,它一直是許多進步思想家和社會改革家心中永不磨滅的夢。就是這個夢,牽繫着古聖先賢,牽繫着時人,讓我們齊心協力,爲這個美好的夢的實現而加倍努力吧!

二、自學指導(一)——預習與交流

1、朗讀課文,圈點課文生字詞。

天下爲公(wéi)選賢與能(jǔ)講信修睦(mù)

矜(guān)男有分(fèn)貨惡其棄於地也(wù)

2、聽老師範讀,用“”劃出課文的朗讀停頓。

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爲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3、大聲讀課文,理解課文重點詞語。

(1)找出通假字,寫出本字並作簡要解釋。

①選賢與能(“與”同“舉”,推舉,選拔)

②矜、寡、孤、獨(“矜”同“鰥”,老而無妻)

(2)古今異義

①講信修睦(古義:培養;今義:修改。)

②女有歸(古義:女子出嫁;今義:歸來,歸屬。)

③外戶而不閉(古義:門;今義:戶口,門戶等。)

④盜竊亂賊而不作(古義:害人;今義:偷東西的人)

(3)一詞多義

①爲天下爲公(動詞,是)

不必爲己(介詞,爲了)

②親故人不獨親其親(前一個是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以……爲親;後一個是名詞,指父母。)

③子不獨子其子(前一個是名詞的使動用法,以……爲子;後一個是名詞,指子女。)

(4)詞類活用

選賢與能(動詞用作名詞,有才幹出衆的人。)

4、語文常識

“四書”:《論語》《大學》《中庸》《孟子》

“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簡稱:詩、書、禮、易、春秋)

三、自學指導(二)——合作與探究

(一)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思考:“大道”指什麼?“大同”指什麼?“大道之行”指什麼?

【交流點撥】大道,可以理解爲治理社會的準則;大同,可以理解爲儒家的理想社會或人類社會的階段;大道之行,是指執政者施行大道,那麼老百姓就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會。

(二)文本探究

2、“大同”社會的根本特徵是什麼?請找出相關語句,並做講解。

【交流點撥】“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天下爲公”是說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屬於任何個人;“選賢與能”是說選拔品德高尚、有才幹的人擔任社會職務;“講信修睦”說的是社會成員間應當建立良好的關係,講求誠信,遠離欺詐,崇尚和睦,防止爭鬥。

3、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說明“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的?

【交流點撥】課文是從三個方面來說明“大同”社會的基本特殊的。(1)滿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會的關愛。“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把奉養父母、撫育兒女的心意擴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各個年齡段的人或者說人一生中的各個階段都能受到應有的照顧,得到合適的安排;“矜、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需要特別關愛的人都能得到應有的生活保障;(2)滿足發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樂業。“有分”就是有穩定的職業,能安心工作;“有歸”就是男女婚配及時,有和樂的家庭;(3)滿足精神愉悅的需要,貨盡其用,人盡其力。“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是說人們珍惜勞動產品,但毫無自私自利之心;“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爲己”是說人們在共同勞動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爲恥,都能盡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並快樂着,把共同勞動看作是分享快樂。

4、文中的“大同”社會跟陶淵明描繪的“世外桃源”有無相似點?

【交流點撥】有。“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據“大同”社會的體制虛構出來的,是藝術地再現“大同”社會的生活風貌。

四、板書設計

五、拓展延伸

聖哲先賢話大同

(1)孫中山的“天下爲公”

孫中山先生是一位十分推崇大同學說的人,他說:“大同世界即所謂‘天下爲公’。”在此基礎上,他獨創性地提出“三民主義”(即“民族、民生、民權”)就是對“大同學說”的繼承和發揚。

(2)譚峭提出的“太平”“大和”理想社會

譚峭在《化書》中說:“食均則仁義生,仁義生則禮樂興,禮樂興則民不怨,民不怨則神不怒,太平之業也。”由太平社會而進至更高級的社會,就是“大和”社會,他說:“是以大人無親無疏,無惡無愛,是謂大和。”

(3)康有爲對大同社會的解釋

康有爲曾這樣給《禮記》作注:“大道者何?人理至公,太平世大同之道也。三代之英,昇平世小康之道也。孔子生亂世,而志則常在太平世。必進化至大同,乃孚素志。至不得已,亦爲小康。”康有爲認爲,歷史進化是從據亂世經昇平世(即“小康”社會)到達太平世(即“大同”社會),“大同”是孔子理想社會的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