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青山不老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青山不老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青山不老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積累】讀讀記記“治理、歸宿、盪漾、領悟、風雨同舟”等詞語。

【方法與能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老農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艱辛和決心。

【情感與思想】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拓展與延伸】查找相關資料,瞭解我國的綠化狀況和相關的感人束縛。

【重、難點突破】一是從這位普通的山野農夫身上看到我國人民在保護自然、改造山林、綠化家園上的堅強決心,以及爲此付出的巨大努力,拓寬學生的認識角度;二是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課文,瞭解文章的內容,理解語言背後所蘊藏的深刻含義,體會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知道黃土高原的情況嗎?向學生展示圖片並進行相關講述。然而,就是在這樣惡劣的。自然環境中,一位老人卻創造了一個世人不敢想象的奇蹟。

板書:青山不老

二、學習課文,看閱讀提示中的三個問題,然後帶着問題默讀課文思考、交流。

教學提示:可根據閱讀提示中提出的問題帶動全文的學習,由於問題比較簡單,學生可採取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學習相結合的方法學習本課。

教學參考:

如,先重點引導學生體會“老農創造了怎樣的奇蹟”,通過讀課文、質疑問難、朗讀想象等途徑,使學生認識到老農通過15年的艱苦奮鬥和不懈努力,將原來狂風肆虐、沙塵暴盤踞的山溝改造成了綠意盪漾的青山。

在學生對老人創造的奇蹟產生敬慕的狀況下,轉入對奇蹟背後故事的探究:“老人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創造奇蹟的?”這個問題可以從這座山溝所處的大環境和這個院子所處的小環境兩個方面,引導學生朗讀感悟、想象理解,使學生認識到正是由於山溝所處的自然環境非常惡劣,老農才堅定了改造的決心;儘管老農生活條件艱苦,甚至自己的老伴和奮鬥者相繼離世,但他依然不懈地努力進行改造,造福大家。

通過老師的引領,使學生從對他們所取得成績的驚歎轉移到對老農以及其他山林改造者的敬佩,以此來深化理解課文。

三、思考交流“這位普通的老人讓我領悟到:青山是不會老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作者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感悟?

教學提示:課文最後一句“青山是不會老的”是統領全篇的中心句,要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作者的感悟和這句話的含義,點明文章所表達的意旨。可以適當穿插課外資料,或聯繫生活實際,更深刻地理解語言文字背後所承載的思想感情。

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學法遷移,運用對“金色的魚鉤”和“金色的腳印”等課文中的學習方法來理解“青山是不會老的”這句話的含義,可以比較輕易地突破重點。

教學參考:這句話的意思應該是老農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精神是永遠不會老的。

四、課文總結

教師小結:課文用清新的筆觸向我們描繪了一位山野老農,面對自然條件的惡劣和生活條件的艱辛,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植樹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時間在晉西北奇蹟般地創造了一片綠洲,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造福於後代。使學生從對他們所取得成績的驚歎轉移到對老農以及其他山林改造者的敬佩。

五、作業

找一找有關綠化荒漠與荒山的先進事先進行閱讀。

板書設計

青山不老教學設計 篇二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詞,並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理解老人所創造的奇蹟,說出“青山不老”的含義。

4、領悟老人植樹造林的精神,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艱辛與決心。

二、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語言文字背後所蘊藏的含義。

2、領悟青山不老的含義。

三、教學準備:

相關圖片資料、小黑板

四、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提出疑問

1、師:上一課中,印第安人對土地的眷戀與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動了我們,這節課,我們將去感受一位老人對青山的一片深情。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提出疑問:青山不老什麼意思?這也就是我們本節課要弄明白的一個話題。在課題上加上一個醒目的問號。

(二)自讀課文,初步理解青山不老

自讀課文,思考問題:(出示閱讀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語句。

2、青山不老什麼意思?

3、課文中哪些語句是寫青山不老的?

(三)再讀課文,深入理解青山不老。

1、課文中是寫誰讓這青山不老的?這位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蹟?(15年在人生之中是長還是短?人生苦短能有幾個15年,而在老人這15年中卻幹了多少事啊!)齊讀此句話,引導同學想象。(這一連串的數字背後是老人15年的枯燥歲月;這一連串的數字面前是滿山遍野的綠。)此時你覺得這位老人在你面前是什麼樣的形象?讓我們帶着對老人無比崇敬的感情讀讀這句話。

2、綠色對於我們並不陌生,可對於生活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晉西北來說卻是難得一見的,那麼,這一奇蹟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創造的呢?大環境:自然條件惡劣;小環境:生活條件艱苦。

3、此時,你認爲青山不老僅指樹木蒼翠,綠意盎然嗎?還指什麼?你是從哪些語句讀出來的,默讀課文,迅速在書中找一找。理解重點句“他覺得種樹是命運的選擇……”(老人要把一生奉獻給山溝,要把生命奉獻給青山) “他已經將自己的生命轉化爲另一種東西。他是真正與山川同在、與日月同輝了。(老農不僅留下了這片青山,還留下了與環境作鬥爭的不屈精神、綠化家園、保護環境、造福人類的奉獻精神。這一切將與山川同在,與日月同輝。)讓我們帶着對老人的崇敬再讀一讀這句話吧!

5、迴歸課題,理解課題,爲什麼說青山是不會老的?

6、指導寫法。

(四)暢談感想,深化主題

(課件出示圖片)巍巍青山常綠

白髮老人沉思

1、面對這位老人,你想說些什麼?

2、師總結:同學們,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植樹造林、綠化荒山,是每個公民的責任,讓我們像晉西北的老農一樣,珍惜自然資源,共營生命綠色!

(五)課堂作業

1、讀記詞語。

2、背誦自己最喜歡的語段。

青山不老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老農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艱辛和決心。

教學重難點:

瞭解文章的內容,理解語言背後所蘊藏的深刻含義,體會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學準備:

1、課件。

2、瞭解我國晉西北地區沙化現象以及植樹造林的狀況。

教學時間:1課時

一、激趣導入

1、播放我國大西北土地沙漠化和沙塵暴等視頻。

2、播放改造大西北後的森林視頻圖片。

師:美嗎?在這美麗的林海背後,凝聚着一位可敬老人畢生的心血和執著的追求。他爲青山披綠衣,青山爲他獻鍾情。今天,讓我們一起去認識一位81歲的老人,他從65歲開始創造了一個青山不老的奇蹟。

2、板書課題:青山不老。讀題。

二、初讀課文,感受奇蹟。

1、師:請同學們用最快的速度自由讀課文。

2、用一句話向大家形容一下今天我們要去認識的這位老人。

板書:老人 81歲 瘦小

師:青山爲證,綠樹爲憑。課文講了老人綠化造林,執著地堅守着大山的事情。課文中,哪個詞可以概括你受到的震撼?(板書:奇蹟)

師:什麼樣的事才稱得上奇蹟?你能舉個例子嗎?

出示:15年啊,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 700畝林網,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奇蹟。

指讀,理解,指導讀,比賽讀。

師:我們的學校大不大?一畝約667平方米,我們的學校大約佔地20畝,3700畝約等於多少個珠光國小?180個。想一想,我們學校全種上樹是什麼樣子?180個珠光國小全種上樹是什麼樣子?你能想象老人種了多大面積的樹林嗎?

引導學生想象,然後齊讀。

3、課文的哪些部分還具體寫到了這一奇蹟?請找出來。(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1)窗外是參天的楊柳。院子在山溝裏,山上全是樹。我們盤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綠色的波浪,風一吹,樹梢捲過濤聲,葉間閃着粼粼的波光。

師:這段話中有兩個“全”,讓你感受到了什麼?你能讀一讀這段話嗎?

指導讀這段話。

第3句話是一個什麼句?(比喻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還有誰能用朗讀把我們帶進一片茂密的林海中去?

(2)楊樹、柳樹如臂如股,勁挺在山窪山腰。看不見它們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樹的下半截,樹卻勇敢地頂住了它的兇猛。這山已失去了原來的坡形,依着一層層的樹形成一層層的梯。

師:你覺得這是一些怎樣的樹?它們的作用是什麼?你能用課文中的話來說嗎?

4、體驗綠洲所處環境的險惡。

師:這樣的一片綠洲在祖國大地上隨處可見,爲什麼稱它爲“了不起的奇蹟”呢?老人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創造奇蹟的?

① 輕聲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說說你從哪裏感受到了這個地方的險惡?

學生用文中語句回答,或者用自己的話。結合註釋理解“風大作時,能逆吹牛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墜”的意思。

理解後,朗讀。

“大環境”──險惡。(板書)

②“小環境”──艱苦。(板書)

你從哪些地方看出艱苦? 指導朗讀相關語句。

師小結:在一片荒無人煙,窮山惡水之地,老人15年如一日地上山植樹造林,創造出這座青山,這確實是“了不起的奇蹟”啊!

四、回到題目,理解“老”與“不老”;深究課文,領悟“青山不老”。

師:通過讀書,我們知道了在大環境險惡、小環境艱苦的情況下,老人創造了這個“青山不老”的奇蹟。

1、“老”字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吧,誰來說說看。

《說文解字》中也是這樣解釋的:“七十曰老,言鬚髮變白”,告訴了我們“老”的本義。 默讀課文,你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老人確實年歲大了、老了?

預設交流點:

(1)65歲那年,他組織了七位老人開始治理這條溝,現在已有五人離世。(板書:離世)

(2)他可敬的老伴,與他風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樹回來時,發現她已靜靜地躺在炕上過世了。(板書:過世)

(3)他已經81歲,知道終有一天自己也會爬不起來。(板書:81歲)

(4)老人拄着柺杖,慢慢邁進他那個綠風盪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許老人進去後就再也出不來了。(板書:再也出不來了)

2、這樣一位年邁的老人,作者卻說他“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這是怎麼回事呢?

①課件出示句子:作爲一個山野老農,他就這樣來實現自己的價值。他已經將自己的生命轉化爲另一種東西。他是真正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了。

②指導:“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是什麼意思?

師:有什麼不理解的嗎?(“另一種東西”是什麼東西?“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是什麼意思?)

師:想一想“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的字面意思是什麼?

(“與山川共存”就是說和山山水水一起共同存在。“與日月同輝”就是和太陽月亮那樣一起發出光輝。)

師:同學們理解得不錯。可是老農能和山水永遠存在嗎?老農能像日月一樣發出光輝嗎?請大家聯繫上下文想一想:到底是什麼與山水共存、與日月同輝呢?

生可能的回答:老人創造的這片青山,可以與山水共存。老人創造奇蹟的這個精神更值得永遠流傳,要知道15年時間對於一個人來說也不算短,老農既要克服惡劣的自然環境,又要克服艱辛的生活條件,這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情啊!老人面對困難能夠迎難而上,堅持不懈地努力改造,這種精神會永遠閃光。更重要的是老農這樣含辛茹苦地做,並不是簡單地爲了自己,而是爲了這個山溝裏的人們,甚至可以說是爲了人類,在作出自己的貢獻,這種舍小家爲大家的氣概又有多少人能做到?這難道不是寶貴的財富嗎?

師:作爲一位普通的老人,他爲什麼要放棄與親人頤養天年的生活堅持十幾年如一日地植樹造林?他爲什麼要這樣做?老的是什麼?不老的又是什麼?老的是人,不老的是精神。什麼精神?愚公移山的故事。他是現代的愚公!我們要學習他什麼?在我們以後的人生中,應豎立起這種思想和理念。

師:是啊,是老人執著地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堅韌不拔的精神啊!

這種東西不會隨歲月的流逝,年齡的增長,老人的年邁、離開而消失。它將永遠根植在我們心中,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

有了老人精神薰陶下的人們對青山的呵護,我們的青山怎麼會老呢?它將越來越茂盛,越來越廣闊的遍佈祖國大地,萬古長青。請看大屏幕!(屏幕用打字機打字的形式出示近年來土地沙化減少,植被增多的數據。)

師:從貧瘠的山溝到如今蔥鬱的青山,老農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了出來,這就是他生命的價值。因此當告別老人的時候,“我”不由得想到──作爲一個山野老農,他就這樣來實現自己的價值。他已經將自己的生命轉化爲另一種東西。他是真正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了。這位普通老人讓我領悟到──引讀並出示“青山是不會老的”。

帶着這份感動,讓我們一起再讀一讀描寫作者感受的話。這位普通的老人讓我領悟到──(生齊讀)青山是不會老的!

五、拓展,進行環保教育

課件放環境受到破壞的圖片。你們看到了什麼?看到這些,再想想老農十五年來創造的奇蹟,你想對老農說什麼?還想對別的什麼人說點什麼嗎?

引導:

15年的努力可以創造奇蹟可以把黃沙變綠洲,我們只要努力去做一件事都會創造奇蹟的。

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向老人學習,愛護環境,植樹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