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

高三政治組:**

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

上週我們有幸聆聽了山西省忻州一中呂羨平校長關於《高效課堂的核心是狠抓落實》和《給學生終生難忘的教育——學生管理中細節的落實》兩場報告。聽後受益匪淺,原來教育還可以做到這麼細緻,對比自己的教學可以說粗放的不能在粗放了,同樣作爲班主任我也對標自己班級的實際,原本非常難以解決的問題,聽後找到了我需要的答案。當然我的感觸很多,當下最實際的問題是高三黨的學生學習沒有動力,很多人還在躺平甚至無動於衷,尤其是對我們名校班來說,動力不足由來已久,必須到動“大手術”的時候。那就是激發學習的內驅力。

網上流傳的新時期班主任標準:上得了課堂,跑得了操場。批得了作業,寫得了文章。開得了班會,訪得了家長。勸得了情種,管得住上網。解得了憂傷,破得了迷惘。唬得了多動,控得住輕狂。受得了奇葩,改得了智商。查得了案件,打得過囂張。教書是一場暗戀,學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學生如初戀的師生關係。所以說,我們要做一名“智者”---智者無惑。教育的本質在於喚醒孩子內心沒有被開發的靈魂。班主任如何喚醒學生的內驅力,讓德育工作正真走進學生的心靈?

什麼是內驅力呢?我在網上搜索了一下,學生的內驅力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它同德育教育息息相關。

從心理學角度講,學生的內驅力是指:學生力求認識世界,可望獲得科學文化知識和不斷探求真理,而帶有情緒色彩的意向。它是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因素,是學習的強化劑,是學生學習獲得成功的十分重要的內在意識傾向。

從哲學角度講,學生的內驅力是指:教學活動主體的積極參與意識。學生是教學活動的內因,教師只有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把教學活動變成學生獲取知識和不斷探求真理的自覺意志和行爲。

從教育學角度講,學生的內驅力是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自覺完成學習任務的動機。我認真對比呂校長的做法,結合自己的班情說說我的做法。

一、要有目標意識,明確目標的重要性。

很多學生目標意識不強,平時也讓他們寫理想大學,期中、期末甚至一模的目標分數和名次。但是還是比較模糊,例如:理想大學,在哪?都有哪些專業,有哪些博士和碩士點,專業的強弱,在國內排名及其就業的情況。而期中、期末我們只能看到在學校的排名,沒有市裏排名。正如,呂校長所說跳出學校看學校、跳出全市看學校、跳出全省看學校。因爲沒有崇高的目標的引領,我們的不少學生變得目光短淺,變得不思進取,變得意志薄弱。詩人臧克家說過“人生永遠追逐着幻光,但誰把幻光看作幻光,誰便沉入了無底的苦海。”正是他對理想的不懈追求,讓他成爲中國新詩少數幾位奠基者和開拓者之一,並將“一生獻給了詩的王國”。我們的學生也一樣要用目標去激勵,把目標教育植入學生的心田學生的學習才能開花結果。不但個人要提目標,班級也要提目標,我在班級提出“全員過一本”,每天利用大班會和小班會都要提,讓學生記住不但要過一本,更要上好一本。

二、大學聯考競爭的殘酷性——及早讓學生了解

2022年大學聯考河南共125萬考生本科劃線415240人(理314509文100731)(+21138,+5.36%)一本劃線143186人(理119754文23432)(+3487,+2.5%)211院校共錄取32676 人(含985)985院校共錄取10537人清華、北大共錄取約400人。眼界決定境界,格局決定結局。使我震撼的是呂校長根據學生的聯考成績利用大數據能測算出該生在全省的排名,進而對照去年的一分一段的排名看看在全省的排名。在根據學生自己定的理想大學,看看心儀的專業最低錄取分數線,這一下就看出差距多大,也是學生認清自己的現實。例如:示例分析:

理科年級100名全省1300名,635分

對外經貿大學635上海財經大學633南開大學633

北京理工大學631 離西安交大差2分637

離同濟大學差10分645離北航差13分648。

還有如果分數更低的話,你的理想大學只能是黃粱一夢,你只能上紅河學院和黑河學院,你都不知道在哪的大學。我也效仿這樣做,只不過需要把公式在變下,在校名次基礎上乘以10更精準些,在對比去年的招生簡章,看看學生能上什麼大學,不需要每個人都計算,選出三個學生(優中差)看一下,一目瞭然,現實是殘酷的,認清現實,認清自己,學生自己就知道自己水平怎麼樣?離目標還有多遠,上自己心儀的大學有多大的概率。這樣會深深刺激學生內心的自尊心,這樣勝過老師講大道理和心靈雞湯。學生會自覺地自己奮發,這是從內而外的表現,內驅力得到有效激發,甚至可以釋放洪荒力量。正如呂校長說的沒有人嘲笑你的目標有多高,只會嘲笑你與之不匹配的行動!

不要浪費每一次月考告訴你的危機!由內需激發出的內動力遠遠大於外在壓力!變要我學→ 我要學的轉變。

三、適度的激勵

每一個學生都是天使,都有着美好的理想,不管成績好的學生還是成績差的學生都想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適度的表揚和獎勵能讓學生的精神世界得到安慰和肯定,適度的激勵會喚醒學生的內驅力。無論是在教育教學中還是在班級管理中,利用強化物去管控行爲的方式是屢見不鮮,很多老師都在用。比如向學生承諾:如果能夠衝進年級多少名,就會給學生獎勵多少錢等等,這種方式其實就直接把“學習”綁架在了“獎勵”身上,在一定的情景之內,是非常容易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但這同時也間接告訴學生,學習這件事就是爲了“拿到獎勵”,一旦獎勵“撤銷”動力就會消減。有一本書叫作《獎勵的惡果》作者是愛爾菲科恩,他對這種獎勵行爲深惡痛絕的。但他又強調:以“獎懲”作爲強化物來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還是特別管用的。教育界經常以“代幣式”的間接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最常見的方式就是“班部積分評價”。用好這個指揮棒,能有效和及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當然適當的懲戒也是必須的,每節課積分最差的班部要有“小小的懲戒”可以是背寫5變單詞,可以抽查學生的筆記,按照記錄的內容來打分等等。形成每節課的閉環。

四、家校溝通

學生的品格養成、成績的進步、三觀的形成需要家校共同溝通,家校雙管齊下才能激發學生的內驅力。在班級管理中出現了一系列不和諧的現象,極少數學生自我要求低,挑戰學校管理底線,這些學生爲此也付出了相應的代價,希望家長引起高度重視,或許有些家長認爲“我負責陽光雨露,你負責成長。”這一理念對於叛逆的學生而言起不了作用,所以家長的監督、家長與孩子的溝通、家校的溝通顯得尤爲重要。

1.家庭教育若不給力,會給班主任工作帶來很多問題與壓力。孩子性格、品德的塑造和培養主要由家庭教育所決定,只靠學校教育之力來解決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將是漫長而又艱難的。

2.“學校有壓力,家長要求低”,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不合拍。生活沒有負重感,人生過得輕飄,學習與做事就容易缺乏動力。家長只希望孩子有“快樂的童年”,甚至只要求“身體健康”,不關注其是否能融入集體,是否有責任感,是否心理健康,教育遲早會出問題。

3.落後的教育理念,跟不上孩子成長的腳步。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脫節,特別是家長自身教育素養不高,忽視教育本身的規律與孩子的心靈塑造:有的父母極度缺乏延遲滿足孩子的教育力,有的無原則地關注孩子過得開心不開心,有的則完全不知道該怎麼教育孩子。

4.班主任竭力關愛每一個孩子的身心健康,苦惱的是,個別家長總是抱着無所謂的態度,對教師的真誠提醒不理不睬,甚至牴觸。連家長都放棄了自己的孩子,教師的動力又來自何方?既然家長無法養活孩子一輩子,怎能心安理得地放任孩子關鍵期的“一會子”?

5.老師批評孩子,部分家長往往不從孩子身上找原因,反而指責老師傷了孩子的自尊心,甚至上綱上線。孩子調皮、不聽課、影響他人時其自尊心去了哪裏?家長是否知道,這樣的孩子在集體裏常常不受待見你的“護”,讓孩子的教育始終“上不了正路”而成爲“啃老族”。

6.良好的班集體,需要家長、社會的大力支持。如果一個班級學生超過了60人,那麼,安靜、安全,就會成爲教師對學生的唯一期待。事與願違,個別家長不講道理、懟老師、動輒投訴,與老師的教育理念格格不入,“教育內耗”影響了整個班級學生的健康成長。計劃百日誓師以後邀請家長進班體驗一天,來感受學生的學習情況。

五、學會共情

共情就是將心比心,意識到要從學生的角度和情感來思考問題,是班主任工作境界的一種躍升,是每一個班主任高起點成長的開始,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聽到說者想說,說到聽者想聽。以學生在意的方式,做學生認爲重要的事情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有這樣一段經典臺詞:“(一支部隊的)傳統和性格,是由這支部隊組建時,首任軍事首長的性格和氣質決定的。他給這支部隊注入了靈魂,從此不管歲月流失,人員更迭,這支部隊靈魂永在。”軍隊如此,學校亦然,強大的內驅力一經激發,即使師生人員會有所更迭,學校氣場也不會減弱、更不會消失、而是會不斷地融入新的因素,感染新的成員,發揮新的作用。

正如呂校長所說:“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喚醒學生的學習內驅力”!唯有喚醒,才知道競爭的殘酷性;唯有喚醒,纔有自覺自發的動力;唯有喚醒,纔會主動學習,對標前行。

202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