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激發學習興趣 培養思維能力

《論語》中說:“知之者不如樂之者,樂之者不如好之者,”葉聖陶先生也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些都說明,學生只要有了興趣,就能化被動爲主動,提高學習積極性,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個人意識傾向的一種表現;是真正喚起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和能力的內驅力,那麼,應如何在興趣盎然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而獲取知識呢?我認爲,可以有以下幾種途徑。

激發學習興趣 培養思維能力

一、導語激趣,開啓思維。

教育家羅素說過:“一切學科本質上應該從心智啓迪,教學語言應當是引火線、衝擊波、興奮劑、催化劑,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維的功效。”巧設導語,設置懸念,就如磁鐵一樣緊扣學生的心絃,誘發學習興趣,激起學生思維的波瀾,從而培養思維的深刻性。導語是師生間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橋,爲整個課堂學習定下基調。“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導語能使整個教學過程和諧自然,創設一種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使學生體會到學習近平等民主,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撥動其思維之弦,讓他們以最佳的狀態投入學習。如教學《趙州橋》一文  師出示圖片後導語:在我國河北省趙縣的河上有一座歷史悠久,舉世聞名的石拱橋——趙州橋。趙州橋經過了1300多年的風吹日曬,洪水侵害,地震的破壞,與它同一時代的建築幾乎都不存在了,可它仍然保持着當年的雄姿,橫跨在河上。雖然只是幾句簡短的話語,可已激起學生探求問題的積極鼓動性,他們睜着好奇的眼睛,紛紛舉手提問:爲什麼趙州橋經歷了1300多年的歷史,還保持着當年的雄姿,完好無損,地保存下來。我在學生亢奮的狀態下引導他們認真細讀課文,從中尋找答案。這則導語既介紹了趙州橋的概況,又激起學生強烈的追索思維和學習興趣,猶如文章的序曲,使學生心靈受到強烈感染,迅速進入課文學習中。又如學習《草船借箭》一課,上課一開始我這樣設計導語:“同學們都知道三國時期大名鼎鼎的諸葛亮,有關他的故事可多了。今天我們要學習其中這樣一個故事,一次他跟敵方交戰,卻從敵方借了許多箭,你知道這是爲什麼嗎?”這樣一來,學生的興趣就被激發起來了,課堂效果自然就好了。

二、引趣求知,想象思維。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爲它是知識的源泉。”想象是創新的源泉,思維是想象的基礎,而想象促進思維。興趣是科學宮殿的敲門磚,是訓練思維,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前提,若能激發學生的好奇求知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架設教路、學路的橋樑,就能啓動以創新意識爲動力的想象思維空間。在語文教材中,有蘊含大量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素材,它給學生提供展開想象的翅膀。教學時,可指導學生根據課文的具體情節想象當時的環境氣氛;可根據課文描寫的人物神態動作,想象出人物的語言和心理活動;可根據關鍵性詞語,想象此情此景;也可根據課文描寫的人物語言,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動和神態動作;還可根據課文的中心,想象出故事可能發生的情節和多種結局;也可根據事物的狀態,想象它的過去、推測它的未來。如授完《凡卡》一文後,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啓發:凡卡寫信給爺爺會收到嗎?假如他的信最終落在店主老闆手裏,凡卡的命運將會怎樣?假如凡卡被打死,他的爺爺能伸冤嗎?假如凡卡逃了出來,或流浪,後來又怎樣?請以《信寄以後》爲題給《凡卡》續寫,通過富於啓發性的問題,讓學生在想象中敏銳地審視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去發現,去引證,在相互啓發下,既發人心思,又突出中心,有力地深化主旨,有效地激活想象思維。再如學完《神筆馬良》一文,我問學生:“你覺得馬良以後還會給人們畫哪些東西呢?如果你擁有這樣一隻神筆,你準備畫些什麼呢?”這樣,學生就興趣高漲,展開積極的討論,思維非常的活躍。

三、情境設趣,探索思維。

情境,是指在教學過程中,依據教育和心理學的基本原理,根據學生年齡和認知特點的不同,通過建立師生間的情感氛圍,創設適宜的學習環境,使教學在積極的情感和輕鬆活潑的環境中開展,讓學生的情感活動容入學習活動,激發情境思維,在情境思維中比較容易學到知識、逐步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一種教學活動。情境教學模式是一種在教學認知活動中充分開發非智力因素,實現愉快教學的基本教學模式,可以說它是解決教學矛盾、促進教與學和諧發展的有效途徑。在教學中創設一種簡單明瞭的意境,引導學生質疑問難,並通過多種形式,啓發學生積極思考。對我們的教學大有幫助。因爲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離不開抽象,概括,分析與綜合等思維過程,如何使抽象的、枯燥的單一知識變得有情意,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有針對性的創設情境,及時掌握學生的思維情況。“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要想使學生上好課,就得千方百計地點燃學生心靈的興趣之火。”小孩子天生愛聽故事。我經常把教材中的問題編成童話、小故事,用小動物來做主人公,使學生身處擬人化的世界,“投其好而行之”。這樣不但營造出了濃郁的課堂學習氣氛,而且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啓迪學生的思維,提高創造能力。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的時候,我創設了遊戲的情境導入: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一起去語文園地玩幾個語文遊戲大家喜歡嗎?那就讓我們坐上汽車出發吧。(播放課件:小朋友坐上汽車出發,汽車開到了寫有“語文園地”的公園大門口。)語文園地到了,我們一起快活地遊戲吧。學生一聽說這節課要做遊戲,興致就來了。國小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對呈現材料的興趣,選取他們身邊的活動、遊戲、事例,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贊科夫認爲:“藝術作品首先要激發兒童的思想感情。”教學也是一門藝術,創設生動、有趣、引入的問題情境,渲染氣氛,激發探索慾望,喚起學生思維的智慧潛能。如教學《荷花》時,我利用動畫片依次向學生展示了三幅不同姿態的、栩栩如生的白荷花,用充滿激情的導語,使學生與作者感情共鳴。再出示句子“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我抓住“活的畫”誘發探求:(1)把這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畫,說明什麼?(2)你從“活”字知道這池荷花怎樣?(3)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這池荷花充滿活力?(4)是誰創造了這池充滿活力、美如圖畫的荷花?緊接着播放《愛的諧奏曲》鋼琴音樂,配合學生們飽含感情的朗讀,品詞品句,結合上下文思考,從紮實的語言訓練中領略語言描寫景物美的巧妙,實現師生間的感情共鳴,思維同振。這樣的情境探索,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解決問題,思維能力也獲得和諧、健康的成長,並饒有興趣地探求未知世界,點燃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火花。又如學習《桂林山水》一文,我讓學生觀看有關桂林山水的視頻,讓優美的景色活生生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彷彿身臨其境,被迷人的景色深深吸引住了,興趣自然而然地被激發起來。我就引導學生思考:(1)遊覽了桂林,你總的印象是什麼?(2)桂林山水哪一點最吸引你?學生踊躍舉手,氣氛相當活躍。

四、設疑激趣,發散思維。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較多追求的是學生認識的“標準化”答案,或者滿足於學生答案的標準,這樣的模式化或程式化教學,造成“千人臉面一人意念”的局面,抑制了思維的發展。而發散思維就同一問題沿不同的角度、方位尋找答案的思維方式。迪伯諾所言“思維的目的不在求正確,而在求實效”。教師應積極爲學生創設富有情趣的教學氛圍,把枯燥乏味的學習內容活靈活現展現學生眼前,燃起學生對學習的熱切期望,引導並鼓勵學生朝不同方向輻射,標新立異,使思維從順向、逆向、縱向、橫向多維度展開,正如蘇軾詩寫的“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這正是創新意識萌生、成長、成熟的過程,其積極意義決非某具體問題的答案是否能替代的。如《月光曲》一文中有這麼一句:“貝多芬沒有回答”。這是一個內涵十分豐富的句子,盲姑娘聽了貝多芬剛纔彈的那首曲子,激動地說:”彈得多純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貝多芬沒有回答”。爲了讓學生理解這句話的豐富含義,設計了“貝多芬爲什麼沒有回答盲姑娘的話”的各種原因:㈠)貝多芬默認了;(2)貝多芬謙虛;(3)貝多芬怕讓人知道了,會有很多人來看;(4)貝多芬因醞釀《月光曲》進人情境,故沒有聽到盲姑娘的話;(5)貝多芬急着要把《月光曲》彈出來,顧不想回答;(6)貝多芬遇上了盲姑娘這個知音,他很激動,忘了回答;(7)是課文省略,下文的“我再給您彈一首吧”就是回答。“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從一個全新的角度提出別具一格的新觀點、新見解,正閃爍着智慧的光芒,興趣的火花,發散的思維。它打破思維的定勢,擴大思維的空間,既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闊視野,又使學生的創造思維更具價值性和獲得性。

五、動手操作,創新思維。

皮亞傑的研究證明,人類最初的知識來源於動作。國小生好動,好奇心強。因此,在教學中儘量讓學生動手操作,使學生的手、口、眼、腦等多種感官參加學習活動。學生在動中學,在學中動,人人都動手操作,積極思考,研究起來興趣濃,效率高。例如讓學生折一折、剪一剪、量一量、擺一擺等。學生在動中獲取了知識,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培養了創新的能力。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要採取多種手段讓學生多動手,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享受到學習的樂趣,讓學生在創新的天地裏自由成長。如學了《充氣雨衣》一文,課的最後,老師可以這樣提問:“日常生活中你遇到過用品給你帶來不便的事嗎?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想法嗎?只要你們善於觀察,勤于思考,親自動手實踐,一定會成爲了不起的發明家。老師等着使用你們發明的新產品,相信這一天一定會到來!”這樣,學生課外就會去動手進行小發明、小創作,不僅激發了他們的興趣,還能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六、遊戲活動,拓展思維。

遊戲、玩樂,是兒童的天性。選擇一些符合教學內容的遊戲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鞏固學到的數學知識。例如學《小壁虎借尾巴》這篇課文,教師可以以小組爲單位,小組長分配角色,學生進行創造性表演。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參與合作的積極性,促進學生體力、智力、交際能力的發展,又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另外,教師在課堂上的一舉手、一投足、一個微笑、一個眼神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創造一種情境。教師親切自然的示範表演,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幽默活潑的話語會引起學生的共鳴;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全身心投入,會將學生帶入自覺忘我的學習境地。教師親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專注的眼神可以使學生產生安全感,消除恐懼感,縮短教師與學生的感情距離。教師熱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使學生獲得最直觀、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瀟灑得體的身姿手勢,無時不在感染着學生,可以使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記憶,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情景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