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培養自我反思習慣,提升自主管理能力

培養自我反思習慣,提升自主管理能力
培養自我反思習慣,提升自主管理能力
 傑出的思想家培根說過:“習慣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對於小學生來說,良好的學習習慣、衛生習慣、行爲習慣將直接影響着他們學習、成長的質量。到了高年級,學生生理、心理方面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一種“長大了”的感覺,使他們有一種強烈的自我表現欲,想脫離開條約、規則對自己的約束,如果這時的行爲規範還只停留在養成訓練的階段,學生身上就會出現口服心不服、陽奉陰違的現象,這時應更多的從學生思想上入手,培養學生自我反思、內自省的能力,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讓學生成爲自己心靈的主人,這不論是對學習習慣的培養,還是行爲習慣的教育,都有極大的促進提升作用。
一、         每週五進行“一週小結”,學生在反思中靠近目標。
從五年級開始,我們年級組進行“培養高年級同學自主管理能力” 的小課題研究,在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後,我們發現,讓孩子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自主管理目標”,定時對照目標進行小結,是培養孩子自我反思能力、提升自主管理能力一種有效的方式。於是,在開學第一週的班會課上,我給孩子們講述了我們學校的辦學理念、學生的十大發展目標,告訴孩子們 ,雖然已經是六年級了,面臨着升學的壓力,但我們要爲自己的一生着想,要成爲全面發展的學生,而不是死讀書的機器,在這種思想指導之下,孩子們制定了自己的“自主管理目標”,目標包括:學習目標、性格發展目標、興趣特長目標、升學目標。取名爲“我的未來我做主”,做成鴿子形狀張貼在教室後面的特色欄內。
每週星期五的朝會課,是一週小結的時間,學生對照自己制定的目標,一條一條進行反思,這條我做得怎麼樣,有進步了還是原地踏步?哪些是我的弱項,還有待於更進一步提高?反思完畢,再用文字記錄下來,綜合本週的表現,給自己打上等級。接着四人小組輪流讀自己的小結,組內同學再進行補充評價,表揚優秀,提醒不足,最後由老師收上來進行抽查,看看學生的小結和綜合評價是否與老師觀察到的一致。在當天的品德課上還會對學生的“一週小結”進行點評,看看哪些孩子認真進行了反思,哪些孩子的反思比較籠統,再進行修改完善。反覆評價和強化,其實就是要讓學生明白:應該從細節方面反思自己的行爲,優點要說出來,缺點也不掩蓋,學會自我反思,認清自己的所作所爲,才能讓自己的在成長的道路上走得更順更穩。
二、         朝會中講述哲理故事,學生在反思中豐富心靈。
從四年級開始,我們班的朝會課就由學生來主持,每週星期二、三、四都按德育處的安排,分別講述禮儀、安全、法制等規則規範的內容。每次選好內容後,主持人要先把內容給我過目,審查合格後再講給大家聽。進入六年級後,我發現主持人很愛選擇一些哲理小故事講給大家聽,有些甚至是些他們覺得很幼稚的童話故事,但聽完後往往同學們會凝神思索,陷入回味之中。我問主持同學爲什麼偏愛這樣的故事,她說:每次讀完這種故事,我都要想想從這個故事中明白了什麼,當我面對同樣的問題時,我就要想想自己該怎麼做,經常讀這種故事,會讓我對生活多一些感悟,多一些思考。問起其它孩子,回答大同小異。
看來孩子們喜歡這樣的故事,是出自心理髮展的需要。於是,三位主持同學行動起來,買來《小故事大道理》之類的書,在《讀者》《青年文摘》中摘取好文章,動員同學們推薦,一篇篇精美、短小的故事就在朝會課上與同學們見面了。
如故事一:
有兩個臺灣觀光團到日本伊豆半島旅遊,路況很壞,到處都是坑洞。一位導遊連聲說路面簡直像麻子一樣,遊客們也抱怨不迭;而另一個導遊卻詩意盎然地對遊客說: “我們現在走的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窩大道。” 遊客們玩得興致盎然,還紛紛拍照留念。  ——雖是同樣的情況,然而不同的心態,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思想是何等奇妙的事,如何去想,決定權在你。 
如故事二:
張三在山間小路開車,正當他悠哉地欣賞美麗風景時,突然迎面開來的貨車司機搖下窗戶大喊一聲:“ 豬!”張三越想越氣,也搖下車窗大罵:“你纔是豬!”剛罵完,他便迎頭撞上一羣過馬路的豬。   ——不要錯誤地詮釋別人的好意,那隻會讓自己吃虧,並且使別人受辱。 
最初是由主持人把故事內容和反映的哲理一起讀給同學們聽,我發現這樣並不能促進同學們聽的積極性,更不能讓他們主動從故事中進行反思,於是,讓主持同學只讀故事,然後把問題拋給同學思考:從這個故事中你獲得了什麼啓示?明白了什麼道理?你有什麼收穫?……逐步有同學參與到故事的討論中來,但仍然沒有達到我設想的目的。於是,我又引導主持同學選擇故事要注意兩點:一是要針對同學們最近表現出來的一些問題選擇;二是結合我們學的課文來選擇。在講完故事後,引導學生不光可以說說獲得的啓示,還可以講述自己與此相關的故事,還可以把自己的感悟寫到日記中去。
記得有段時間,班上同學特別喜歡玩悠悠球,而悠悠球看着一個小玩具,其實價格不菲,從幾十元到幾百元,學生在玩耍時有的要互相攀比,甚至有同學在校外偷悠悠球,針對這些情況,主持人遊嘉懿同學給大家講了《窮孩子與富孩子》的故事,通過一位出身貧寒的安妮,不爲周圍的環境、議論所左右,靠着自己的努力,過上了幸福生活。在聽完故事後,馬上就有同學聯繫到玩悠悠球、手機、MP4、穿名牌鞋等現象進行談論,認爲現在你玩的東西再高檔,那也是父母掙來的,不是自己的功勞,根本不值得炫耀。劉文韜還給大家講了他爲了買悠悠球而努力掙錢、貨比三家買球的經過,晚上的日記中有同學還寫道:
今天聽了遊嘉懿講給大家的故事後,我再也不爲自己家境的貧寒而自卑了。以前,當我看到別的同學穿着漂亮的衣服、玩着從未見過的玩具,我心裏既是羨慕又有嫉妒,恨自己爲什麼會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裏,恨我的父母沒有別人的父母能幹,現在我才明白,我是多麼不懂事。我們的家境雖然窮點,但一樣充滿了歡樂和溫馨,我一樣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想要的生活。記得我們學過一篇課文《母親的純淨水》,母親就說過這樣一句話:再窮,也要看得起自己,要是看不起自己,心就窮了!我可不會做一個“心窮”的人!
你看,一則小小的故事,只要用得恰當,就會引發孩子們對生活的思考,引發他們對自己行爲的反思,而這種反思不是人爲強加上去的,是自然而然流露出來的。而在這種小故事的浸潤之中,我們班的孩子已經把每天的朝會當作了一場生動的德育課,每天聽故事、談感受、講事例已經成爲他們的最愛,他們從這些故事中汲取心靈成長的養料,在故事中反思,在故事中走向成熟。
三、         空閒時個別交流,學生在反思中親近老師。
班主任就是學生接觸最多的人,但我敢說,你對一個學生很深入瞭解不是在羣體之中,而是跟他單獨地溝通交流。這種交流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作爲一名語文老師,我除了和學生面對面的交流外,我還可以在週記、作文、隨筆中更多與學生筆談,有些學生不敢當面跟老師談的事情,卻在隨筆中真情流露,想讓老師聽取心聲,給出一些建議,這其中甚至包括很敏感的早戀問題。
班上有位男生小宇,父母都在覈動力院**基地上班,家裏只有年邁的爺爺和他生活,因爲平時對他關心多些,孩子對我很信任,只要心裏有事,他都會當面告訴我或是寫在日記中聽取我的意見。記得有一次,他在日記中寫道:聶老師,請你幫幫我,我現在覺得自己在發育了,總是覺得很煩躁,內心總有一種衝動……見到女生我有些害羞,但我特別想見到XXX,她各門功課都學得好,每次主持活動點子多,站上去很大方,我很喜歡她,我覺得我愛上了她!你說我該避開她還是和她交往呢?看到孩子的內心獨白,心裏還是一番好笑,我先給他列了兩個問答題:
你只喜歡她不喜歡別的女孩?         是(   )    否(     )
看到別的男孩跟她在一起你嫉妒嗎?    是(   )    否(     )
第二天,我看到他的兩個答案都是“否”,我寫道:這只是喜歡,好感,傾慕,不是愛;你可以和她大大方方地交往。並且我還告訴他,本週的隊會該她主持,你可以去申請一個節目。第二天,我看到小宇跟那個女生、還有其它同學在一起排練節目,那個女生正在很他們講什麼,小宇的眼睛裏流露出崇拜和欣賞的目光。第二天我在他的日記讀到這樣一段話: 今天我開始有些不敢去找她要節目,怕她會拒絕我。但想到聶老師對我的鼓勵,又想到她是中隊長,需要同學們配合她的工作,她一定不會拒絕我的。於是我向她提出表演節目,她根據我的長處,安排我們幾個男生演小品,我們排練時她就在旁邊看,開始我還有些不好意思,後來進入角色後,我覺得很坦然,看她也不覺得害羞了,就跟看其它很熟悉的女孩子一樣。我明白了,這不是愛,這是同學之間的一種好感,一種純潔的**罷了。頭兩天,是我想多了……不用老師苦口婆心地勸說,書面上的交流已經促使孩子在思考,去梳理雜亂的想法,從而調整自己的行爲了。
除了在日記中和孩子們進行書面交流外,每次課間休息、午餐休息,都是我跟孩子溝通的好時光。在這個民主開放的溝通平臺上,我瞭解他們的喜怒哀樂、興趣愛好;關注學生點滴的進步,及時給予鼓勵、表揚,對學生各方面情況瞭然於心。每當要找學生個別交流前,我都儘量打好腹稿,設計談話內容,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要讓他們覺得老師不是在批評他,而是設身處地地爲他着想,他纔會去反思自己的行爲,樂於接受老師提出的建議。
班上的小逸同學是個比較調皮的孩子,由於家庭環境的原因,個性好強,遇事愛推卸責任,記得有次和同學黃泓量發生矛盾,明明是他引起的,他卻反咬一口,說是對方欺負自己,後來在同學的證言下,他不得不低下頭來;還有一次,他沒戴紅領巾,值周學生擋住他時,他說是六年級二班,被彭老師聽到,受到批評教育,班級還被扣分;還有……在幾次事件後,我決定和他聊聊。我先肯定他的初衷是好的:怕班級被扣分,怕同學看不起自己,但事情的結果呢?卻違背了自己的初衷,得不償失。然後我們又一起分析:如果他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又會是什麼樣的?一種是受批評被扣分,一種是因爲態度誠懇免去扣分。這一分析讓他明白了:撒謊比誠實付出的代價更大更嚴重。
經過這次談話後,小逸開始反思、改變自己的行爲。沒完成作業時他敢於承認了,對同學說了髒話他也敢去道歉了……在學校四樓發生“廁所門”事件時,有同學供出他曾在廁所裏追跑,當熊老師調查此事時,他勇敢地承認了此事,還當小助手“審問”了另兩位同夥。在事情調查清楚後,又充當起“義務宣傳言”,到四樓各班進行宣講,號召大家愛護公共設施。熊老師在我們班又大力表揚了他“敢於承擔”的勇氣,他更是高興得手舞足蹈。從那以後,他經常跑來跟我聊天,聊他以前的傻事,聊他現在怎麼克服心理障礙鼓勵自己誠實的……在這時,你會發現,在老師的幫助下學會自我反思的孩子,他更能管理自己的行爲。比起總用規則、制度約束着的孩子,他有更強的自主管理能力。
從我們祖先的“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吾日三省吾身……”“反躬自省”等話語到現代 “教是爲了不教” “管是爲了不管”的教育理念,都體現出一致的觀點:要重視培養學生自我反思的能力,培養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實施自主教育,使孩子們都能成爲有進取意識和創造精神主體,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爲優秀的自我。